《#人生只有一件事#》金惟纯
⭕ 健康生活|第1426天
#健康是一种愿力#
☕️  1.6  自我感觉良好

“自我感觉良好”?原因只有两个:其一,标准太低;其二,觉知太浅。而且通常两者兼具,否则不可能继续“感觉良好”下去。

一位师长也曾经告诉我,舒服的时候要适可而止,而难受的时候可以坚持一下。我当时理解不上去,舒服不好吗,是不是有点自虐啊,现在看来“舒服”很可能就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需要警醒。反省的日子很苦,因为要直面自己的成见、缺点、甚至不堪,却是跳出舒适圈的不二法门。

今天学到了“内疚”和“惭愧”的差异:内疚是脑的作用,明知不对,却不想面对,因此会带来逃避和压力,自然是苦;惭愧是“心”的作用,感受到不足,愿意面对,带来的是动力和解脱,不但不苦,反而感觉更加良好。

以后要更多的以“惭愧”之心来面对自己、改变自己,而不是迂回、视而不见。

配图来自于本书封面

五台山善住寺(龍王廟)文殊讲堂:一起学《坛经》:般若品(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卷(第六段)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自己是一本无字天书  修多罗是印度音,就是“经”的意思。六祖这里说一切的佛经,不论大乘小乘,不论在十二种体裁的经中怎样说,都是因为有了众生,才可能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了众生,那么一切万法都失去了作用,何况佛法。因为有了不同根器的众生,佛才分别说了十二门的法。为什么“智慧性方能建立呢”?一是佛能说,二是众生能听懂——因为众生本具佛性智慧嘛,不然,佛说这些法有什么意义呢?古今一切万法,都是来自人的认识,都是人与环境的矛盾的产物。如果没有人的认识,哪里去找这些法呢?三是因为人世间的众生有那么多的烦恼,陷在生老病死之中不得解脱,佛才相应地说了那么多的法。有一个烦恼,就有一个相应的法,两者是相依互存的,关系是可以转变的。烦恼可以转为菩提,愚人可以转为智者,凡夫可以转为佛。六祖巴不得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是佛,所以一再把话挑明:“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以自心顿见真如本性。”
  老修行中常有这么一句话:自己就是一本无字的天书,里面什么法都有。但一般人不知道翻自己这本书,老是在外面求秘方、求口诀、求密传。六祖在这里处处强调这点。“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自心内有知识自悟”,所以,一定要认识自己就是一本天书,要在自己身上用功夫。有的人读经读迂了。看到六祖说:“不悟佛是众生”就火冒三丈,佛还会迷吗?还会不悟吗?当然佛是不可能迷的,六祖这里用的是反语,让众生增强信心,从而强调了“自性”、“自悟”这一关键问题,把话也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但真正要众生悟入也不是容易的,你说祖师们急不急呢?唐代道吾禅师看见老师药山禅师接引两个师弟,其中一个师弟老是上不了手,回答不出,道吾在一旁急得把自己的手指都咬烂了,他在想,这么简单明白的事,你为什么还不能懂呢?你为什么不能在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呢?你就是真如,为什么不能直下便是呢?
  这里要谈一谈善知识的作用。六祖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五祖是善知识,对六祖的大悟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六祖悟后又干什么呢?是不是到山里去了,到净土里去享福呢?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还没有得度,怎么能不管呢?悟后的六祖又成了众生的善知识。要知道,大道无私,佛法无私,里面是没有什么秘密而言的。佛法是众生的法。没有众生,哪来的佛法?不度众生,就不是佛法。所以对世间的事,要积极去做,要多为众生着想。有的人关在家中修“报化”,不知为众生做事才是你修报身,化身的根本道场,自私自利的那个心,怎么修得来报化呢?六祖确实是明眼人,他处处为众生着想。对上根的人,六祖希望他们“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对下根的人,不能自悟的人,六祖希望他们“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所以,一般人能找得到“解最上乘法”的善知识依止,是有大福份的。佛教中常说:“人生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嘛,那解最上乘法者就更难遇到了。“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只有善知识才能帮助你把自己本来具有的菩提心发动出来。
  这里再强调一下自己的这本无字天书。六祖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六祖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佛都可以从自己这部天书中产生出来啊!可惜一般人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但如果遇到了大善知识的开示,便能自见。大家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求道的心,求解脱的心,是否迫切而坚决呢?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我想,如果求道的心迫切,并持之以恒,那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必定会有花开见佛的日子,乃至“一悟即至佛地”。
  有人说只有上根利器的人、大知识分子才能学禅宗,下根的人就不能学。其实这是外行话,禅宗是三根普摄,对文化低的人更为适宜。你想,佛教中的其它宗派,如中观、唯识不知要读多少年的书才入得进去。玄奘大师在印度十六年,一部《瑜咖师地论》就学了整整三年。后来回到长安,介绍“一本十一论”,一本就是《瑜伽师地论》,因为其中的内容太多了,到了后来就有十一种“论”来帮助理解《瑜伽师地论》。要把这十一部论看完,就是大学者们,没有几年的时间,通看一遍都困难。再说《般若经》就有六百多卷,玄奘大师翻译完毕后累得要命,说:“唉!我终于把这部经译完了;这部经大概与东方人有缘,总算没有业障,还一口气把文翻译完了。”六百卷,通看一遍要多少年啊!所以中观、唯识才是上根利器之人搞的,他们聪明,记忆力又好,没有文化的人对这些哪里谈得上学呢?禅宗内没有别的,只有一部经,就是你自己,你认得你自己就了事了。这么直截了当,这么简便易行,与有无文化毫无关系。
  再说一下“无念”。一些修行的人不懂六祖这个“无念”的真意,很久以来,都以为般若三昧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任何念头。这种说法误人不浅,禅宗后来的衰微,也与这个错误的理解有关,所以有必要再次申说一下。其实六祖在《坛经》中涉及到“无念”的几个地方都是解释明白的。不知那些人为什么产生那样的误解。我认为,这是因为后人把“无念”两字执着了,不结合佛法作彻底的研究,认为只这两个字就够了,佛法也可以不讲了,祖师们的开示也不必听了;一说用功,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因为一想就“有念”嘛。于是经也不看,论也不看,戒律也不管,参话头也只参一个,等等等等。总之无事可作,无事可言,好事、坏事做不做都一样。这就把一个好端端学佛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废物,头脑也越来越简单。他们认为,因为“无念”嘛,就是要扫除一切思想内容。须知这种“无念”决不是六祖大师强调的那个“无念”。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思不想对身心的调节也还是有益处的,如一些工作劳累下来,练练气功,扫除杂念,使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放松,得到较好的休息和恢复是可以的。如果认为这就是道,就什么都可以不干了,什么都不想了,成年累月在那儿空坐,那就大错了。
  “念”在佛法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记忆,即以不忘失为性;二是指系念,即把某件事情放在心上。两者相近而不同,都是精神和思想的重要功能,没有这个功能,思想就没有积累和创造。修行的人,非但要用这个功能,还应把它锻炼得更加有用才行。所以,无念若理解为不思、不想、不忆、不系念,那就危险了。
  但六祖大师这里的无念的真解是什么呢?就是六祖紧接着说的“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偏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其己灵不昧,神用无滞的感知能动;二是不染不著,不受拘系,超然于相对的自在。也是我们上面谈到的,是清净常流的一念,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念。若在修行上达到了这种火候,当然就会“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乃“至佛地位”。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注意里面的尺度。阿弥陀佛

熟读此文学好太阳篇,就能轻松治好很多病了[马到成功][马到成功]高绍芳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临床中见到头痛、项强、恶寒时,提示为太阳病,其脉象为浮。脉浮说明病变位于表而不在里。
(一)太阳经证
太阳经证又可分为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太阳温病三种证型。太阳中风证又称为太阳表虚证,太阳伤寒证又称为太阳表实证,太阳温病则属于汗出受风而体内津液受损。这三种证型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其治疗原则,郝万山老师总结的“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让笔者受益不浅,遵此施治,屡收良效。
如何区分太阳经证中的三个证型呢?其有典型的鉴别要点:太阳中风证,有汗;太阳伤寒证,无汗;太阳温病,发热、口微渴、舌质红绛。
1. 太阳中风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注:原文后的阿拉伯数字为《伤寒论》原文序号,全书同)
[病因]风寒袭表,以风为主。
[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
发热是气血外达,正邪相争所致,所以发热、发高烧并不见得是坏事,这就是邪正交争的发病观。汗出是卫外不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卫气不固,营阴失守就会导致汗出。恶风是汗出腠理疏松,不胜风寒所引发。
[脉象特点](浮)缓。浮则为风,浮则为表;缓是脉来得较慢,说明体内营虚。肌腠被伤,经气外泄,营阴不足,就像水流,水特别少的时候过不来,此时就会变缓。
[治法方药]太阳中风证为太阳表虚证,治法为调和营卫,主方用桂枝汤。

2. 太阳伤寒证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病因]寒邪袭表。
[主症]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
太阳伤寒证虽然也有发热的症状,但是这个发热和太阳中风证不一样,并且患者体质强和体质弱的情况也不一样。体质较强者,恶寒与发热并见;体质较弱者,先恶寒后发热或者不发热。所以发热并不能作为太阳伤寒证的诊断标准,患病时阳不能够达于四肢,阳气到不了的地方必然是寒的、怕冷的,所以必恶寒。寒邪外束,寒凝血瘀,经脉当中运行的是气血,经脉受损,气血受阻,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以体痛。风寒外袭,毛窍壅滞,卫气不通,胃气上逆则导致呕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着凉就开始恶心打嗝,喝点生姜红糖水也许就解决了,或者用个热水袋暖暖就解决了,这就是“寒者热之”的具体应用。
[脉象特点]脉阴阳俱紧。紧脉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紧脉的脉象特点是脉势紧张有力,坚搏抗指,脉管的紧张度、力度均比弦脉高,其指感比弦脉更加绷急有力,且有旋转绞动或左右弹指的感觉,但脉体较弦脉柔软。这种脉象多见于实寒证,疼痛和食积等。
[治法方药]太阳伤寒证为太阳表实证,治法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为麻黄汤。

3. 太阳温病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6)
[病因]“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病因与寒邪密切相关,至于发病与否则与体质有关。
[主症]口微渴,发热,项背强直。
体内的津液损伤,人要饮水自救,则出现口渴。津液称为阴液,津液损伤了,阳相对而言偏旺,所以出现发热。津液不能滋润经络,导致经络拘急,项背强直。
[脉象特点]脉来浮数。汗出,体内的热就偏盛,数则为热,所以脉是浮数。
[治法方药]治法为辛凉解表,主方为葛根汤。

(二)太阳腑证

太阳腑证分为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邪气内入膀胱经,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硬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怎么区分蓄水证和蓄血证呢?蓄水证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证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蓄水证是小便不利,就是水停在那里,不能够进行正常的代谢,所以称为太阳蓄水证;蓄血证是小便自利。简言之,对蓄水证和蓄血证的区分,就是小便的通利与否。

1. 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病因]本证由太阳病汗不得法所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汗出损伤津液,导致胃中津液不足证;二是外邪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形成太阳蓄水证。
[主症]烦躁不得眠,口渴,微热,脉浮,小便不利。
太阳病无论中风还是伤寒,均当发汗,但都不宜过汗,过汗必然伤津,使胃中津液亏乏,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干气燥,故致烦躁不得眠。水蓄于内,阳气不能化气生津,故可见口渴。但此时不能大量饮水,否则会有水停胃中之弊。需让患者少少饮水,使胃得滋润,津液慢慢恢复,待胃气调和则不药而愈。若津伤较重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其他方药进行治疗。内陷表邪随经入腑,邪与水互结,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气化则水行,气不化则水不出,因而小便不利。太阳病过汗后,表邪内陷,但仍有部分表邪羁留于表,故可见到微热、脉浮等症状。
[治法方药]蓄水证是邪入膀胱气分,治法为利气化水、外散风寒,主方为五苓散。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利水渗湿,能够通利全身之水。臣以茯苓、猪苓助君药利水渗湿,茯苓利三焦之水,猪苓利下焦之水。佐以白术补气健脾以运化水湿,合茯苓既可彰健脾制水之效,又可奏输津四布之功,把全身的水利到下焦,从小便而解。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并可辛温发散以祛表邪,一药而表里兼治。蓄水证是因为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而致水气停聚,气化功能差是因为阳气弱,阳气弱是因为心火不能下移小肠,致使下焦过寒,用桂枝能够把心火导到下焦去,让下焦暖起来。

2. 蓄血证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病因]太阳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与血相搏。
[主症]小腹急结或硬满,如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小腹急结或硬满是因太阳病不解,表邪随经化热入里,与血结于下焦少腹部位。如狂是因热在血分,扰乱心神,神明不安,故躁动不安,似狂非狂。小便自利提示病在下焦血分,膀胱气化功能未受影响。身体发黄是蓄血发黄,病在血分,血热相结。
[脉象特点]脉沉结。血蓄于里,瘀阻络道,脉道不利,所以脉沉而滞,甚则沉结。
[治法方药]太阳蓄血证多表现为表里同病,其治疗当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如果表证未解先解表,如表解后而蓄血证不除再治里,否则易致外邪进一步内陷使病情转重。表邪解后,有如狂、小腹部拘结不舒者,说明蓄血证已成,且病势尚轻浅,可选桃核承气汤为主方,活血化瘀,通下瘀热。

(三)太阳病兼证

在临床上,感冒不是简单地照着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这些证型发病,而是复杂多变的,还会出现兼证。

1. 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
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例如:患者体型肥胖,素有喘疾,体内停有痰饮,又出了汗,得了太阳中风证,同时喘疾又发作了,这时候就用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那么为什么要加厚朴和杏子呢?厚朴有专门理气宽肠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可见很多患者尤其是小儿,感冒、发热的同时会出现咳喘,这即是因为大肠堵了,所以医生会用消积止咳口服液。加杏仁是因为它能够速降肺气,使肺气不上逆,而止咳喘。

2. 太阳病兼项背强
太阳病,项背强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太阳病,项背强 ,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
太阳病兼项背强 (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者用桂枝加葛根汤,实者用葛根汤。临床见到项背强 这个症状,应该立刻想到葛根这味药,葛根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项背强痛。

3. 太阳病兼热郁于内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38)
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者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者用大青龙汤。

4. 太阳病内夹水饮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太阳病内夹水饮(干呕,痰饮),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治以小青龙汤。
【验案选录】
笔者曾治疗一个患者,原本是咳嗽,不愿意吃中药,输了 7 天液也没好。找我看的时候,我给她开了 3 剂小青龙汤(因为输液就容易把寒湿引进来,所以用小青龙汤)。患者吃完 1 剂,一晚上咳嗽吐痰不断,吐出来的都是那种白色的黏液性东西,吐了半盆。患者很奇怪,说她好几天不吃饭了,为什么会吐出来这么多东西?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三焦系统被水所阻了。我说接着吃,快好了。结果 3 剂药下去,疾病痊愈。汗、吐、下三法是中医祛邪的三条途径,也就是说给邪以出路。当然吐法现在不太容易被患者接受,但是临床上当用还是要用。当患者心下有水气的时候,我们仍然会用到小青龙汤。

5. 太阳中风而水气痞积胸胁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152)
如太阳中风而水气痞积胸胁,症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硬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者,用十枣汤攻之。
十枣汤的组成为大戟、甘遂、芫花、大枣,前 3 味药在临床中不常用,因其有毒。我认为“是药三分毒,合理使用才是硬道理”,临证治疗就是用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以恢复平衡。
用十枣汤的时候,剂量一定要到位。我一般大戟、甘遂、芫花 3味药各用 0.5g。将 10 个肥硕的大枣掰开,放 3 碗水,煮成 1 碗。先喝多半碗大枣水,再把甘遂、大戟、芫花药末溶到剩下的大枣水里,然后服用,一般患者喝完药会感觉到从咽部到胃部都是热热的。这3 味药笔者都亲自试尝过,故知道其反应,以备和患者交流。当然,笔者并不建议大家都去尝试。
如果痰饮停留在人体上部,可能会吐;如果停留在人体下部,可能会腹泻。所以患者服完药之后,可能会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而这恰恰是十枣汤的峻猛冲荡之势,可以把体内潜伏的病邪排出来。

6. 太阳病兼里虚不足
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太阳病是否传变,要看脉静还是脉数急。若患者脉跳得特别快,那么这个病接下来会发生传变;若患者脉和缓,提示病情已经趋于稳定,一般不会发生传变。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从证上看,若病邪在太阳经,没有出现其他经证的表现,就没有发生传变。例如无 “口苦,咽干,目眩,欲呕”等少阳病症状,或无“烦躁”等阳明病的表现,就表明没有发生传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本文摘自《中医临证辨治经验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详情见下图[交税](未公开稿图敬请期待)走过阳春三月踏过姹紫嫣红的四月天一回头发现已与五月并肩携手同行这个季节抬头便是蓝天放眼遇见花艳一些风景入心便是美丽将其收
  • (我说我贴的有故事会有人看懂吗) 主要胶带:ENJO:时旅之梦套组@ENJO手帐工作室 露比:秋日片段 温柔日记@梨露露露比 本子:AlterEgo镜面活页
  • 如果你有长期的规划要做品牌,也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个要解决价格体系,叫同款同价;第二个要错品,线下卖的产品跟天猫京东抖音卖的要有错品;第三个如果你有线下直营门店
  • 【北京798艺术区】#北京看展##北京旅游#UCCA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佳作书局逛完展览再看一看书店,文创
  • 除了个人外,每个月会扔掉大量纸箱和瓶子的便利店也是不回收这些的,晚上便利店会把多余的纸箱直接放在店门口,然后就会有人捡走了。#垃圾分类# 纸类,是我们生活中的必
  • ​本店不出售重毛燕和轻毛燕,只有干净度高的燕窝,疏盏也没有,有印尼原装014工厂的燕碎(MESS A)#宁国吃货# ​放心买,炖煮不费事,简单安全营养都有了。
  • 爱的别名是牵挂,夜幕降临思念开始蔓延,爱你的心是我不变的永远。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花开不浮躁,花落不忧伤,以一颗静若如莲的心,静享美好时光。
  • 《戴老师魔性诗词课》戴建业人生本就是顺逆交替的,没有人一生都是一番坦途,顺境之中很多人都会轻而易举地度过,但是一旦深陷到逆境之中,就会有许多人自乱阵脚,做一些没
  • 《博山炉变》中,亦详细描写了他研制的蒸香器具,蒸香完全没有火焚的烟燥之气,有了蒸香的上好炉具,春天的玉兰花瓣,冬天的梅花坠瓣,都被董若雨采来当作香,《非烟香记》
  • イントロはまるで雪が降ってるような感じで、切ない秋や冬にぴったりな曲です❄ ドレスはみーぱんさんとお揃いでした! 第1席秋寂し 月光を見る 国思う曹茂忠(中国男
  • 都不能说是假茅台了,是跟茅台不沾边了。有茅说:“老哥,在亲戚家看到这样一瓶酒,这是?
  • 刚到的时候,云层太厚,以为看不着乞力马扎罗了,下午出来的时候就看到了雪顶,真的是在有生之年看到了乞力马扎罗,做作地带着《乞力马扎罗的雪》拍了一张合照,这周要把它
  • 三省五县齐发力   2019年11月,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调研时发现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的案件线索,经初步调查,认为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和相
  • 」他承認年齡最初會成為自己的壓力來源:「一開頭會覺得,如果我輸咗畀個13歲嘅,諗到呢度就會好驚,但係之後睇到比賽就會知道,依家13、14歲嘅都好犀利,反而想令自
  • 五一假期回两天邻居哥哥等我到9点 上车塞给没吃饭的我面包和小鱼仔妈咪10点卡点让我到家就有刚出炉的饭菜和床头的温水姐姐婆婆特意留的塘里小龙虾姐姐带童童回老家一起
  • 5.把人性看得很透彻的人,已经具备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他经得起人生的风风雨雨,也扛得住一切大风大浪。承上启下,屋中阴影里的老温继续发疯,定下下一步计策,
  • 双面熊熊服 返场公告价格:41r (与之前上新一样的jia格) 满200成团 不成团会退款 wd:坠可可联盟dian铺首页有youhui券哦发货时间 7月(不受
  • 面对新环境新机遇,在2021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提出:“产、学、研、用”联合起来,在世界难题中迎接挑战,在愿景驱动下探索方向,让
  • 一对一培训,手把手教!!
  • 还伴随着淡淡的清香,使用时让心情也跟着自在飞扬了起来温和橄榄皂严选优质橄榄油製作的经典植萃皂,拥有温和洁淨力,将肌肤包裹在天鹅绒般柔软的泡沫中 ; 而柔美的精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