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将来时),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现在时),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过去时)。——加西亚 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君问归期未有期,(过去时)

巴山夜雨涨秋池。(现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将来时)

却话巴山夜雨时。(将来时 过去时)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同学们:无论你是早已平安到家或者原来的学校,还是正奔波在返乡的路上,抑或正坚守在温暖的智博宿舍里,老师都真诚地祝贺大家已成功接近了升本之旅的最后里程。近一年的时光,也许并不顺利,或许也并不耀眼,但每一个勤奋的身影都在闪闪发光。

多年以后,当你站在胜利的领奖台上时,一定会怀念那些艰难抗疫的日子,或许原来是在参与一场全球生物阻击战;两月以后,当你收到本科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你可能会油然想起在智博的日日夜夜与点点滴滴。……

君问归期已有期,

考场胜负在今昔。

何当共赴智博里,

却话升本抗疫时。
(大家都来造句玩游戏吧[哈哈])

同学们,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不要因为未知的将来而放弃已知的现在。最后的两周,多看看模拟题,反复读读课文和诗歌散文阅读的原文及答案,梳理一下大作文的写作思路和应用文的格式要求。

“智”在必得,奋力一“博”;缤纷七月,有你有我!

#小子说老子#
《小子说老子》第十一章•胡适的解读与问题

这里,小子要引入提倡过“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治学方法的民国大师胡适先生对此一章节的理解,来看看民国时期公认的思想家、哲学家对这一章节是怎样理解的。

《胡适留学日记·卷四》记录如下:

【五三、读《老子》“三十辐共一毂”:

(七月七日)(小子注:此处为“民国三年七月七日”,即1914年,此时胡适23岁)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

此章王辅嗣注不甚明晓。陆德明《音义》“当(丁浪反)无有车(音居)”,则以当字作抵字解,而“当其无有车之用”作一气读,言抵其无车时之用也。此解亦不甚明晓。

吾以为“当(平声)其无(一读),有车之用(句)。”谓辐辏于而成车,而用车之时,每一辐皆成之一部分,即皆成车之一部分,用车者但知是车,不复知有单独之辐矣,故当其无辐之时,乃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句),当其无(读),有器之用(句)。”成器之后,已无复有埴,即埴在器之中矣。室成之后,户牖但为室之一部分,不复成——之户牖矣。譬之积民而成国,国立之日,其民都成某国之民,已非复前此自由独立无所统辖之个人矣。故国有外患,其民不惜捐生命财产以捍御之,知有国不复知有己身也。故多民之无身,乃始有国(此为近世黑格尔(Hegelian)一派之社会说国家说,所以救十八世纪之极端个人主义也)。此说似较明显,故记之。

王荆公有《老子论》 (《临川集》六十八卷) ,中解《老子》第十一章甚辩,可资参证。(四年七月廿三日记)(小子注:即1915年,此时胡适24岁)

此说穿凿可笑,此“无”即空处也。吾当时在校中受黑格尔派影响甚大,故有此谬说。——六年三月自记。(小子注:“民国六年三月”即1917年,此时胡适26岁)】

以上,是民国大师胡适先生在其《胡适留学日记·卷四》中的完整记录,摘录于此,也请读者朋友们自行思考。

需要说明的是,很明显,胡适先生对老子《道德经》的这个第十一章节,是花了很大心思思考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胡适先生分别在1914年、1915年、1917年三年时间里,也就是说在他23岁、24岁、26岁三个时间段,都曾关注与思考过这“第十一章节”的内涵。

这三个阶段的记录过程,同时也说明,在这个问题上,胡适先生的思想态度,是有很大变化的。

为此,小子又特别查询资料,找到了王安石的《临川集·卷六十八》,其文记载如下:

“其书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夫毂辐之用,固在于车之无用,然工之琢削未尝及于无者,盖无出于自然之力,可以无与也。今之治车者,知治其毂辐而未尝及于无也,然而车以成者,盖毂辐具,则无必为用矣。如其知无为用,而不治毂辐,则为车之术固已疏矣。今知无之为车用,无之为天下用,然不知所以为用也。故无之所以为车用者,以有毂辐也;无之所以为天下用者,以有礼、乐、刑、政也。如其废毂辐于车,废礼、乐、刑、政于天下,而坐求其无之为用也,则亦近于愚矣。”

由此可以看出,胡适先生对这“第十一章节”确实是非常关注的,也同时说明他对这一章节的内涵,是有“种种疑惑”的。讲难听一点,就是胡适“也不清楚”这一章到底讲什么,故他找到了王安石对这一章节的“注解”。

胡适说“王荆公有《老子论》,中解《老子》第十一章甚辩,可资参证”,说明胡适还是比较赞同王安石的观点,所以,他引用了王安石的注解“可资参证”,来证明他在“民国三年七月七日”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但是,又过了两年时间,时间转向了“民国六年三月”即1917年时,胡适则又在日记中增加文字记录:“此说穿凿可笑,此‘无’即空处也。吾当时在校中受黑格尔派影响甚大,故有此谬说。——六年三月自记。”

也就是说,到了1917年胡适26岁时,他给他曾经日记中对这一章节的评价是“此说穿凿可笑”、“有此谬说”。说明他完全“推翻”了他自己曾经的“理解”。

但是,胡适先生又接着来了一句:“吾当时在校中受黑格尔派影响甚大,故有此谬说。”也就是推脱说,他是因为受黑格尔派影响,才导致“有此谬说”。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胡适之错呢?还是“黑格尔派”之错呢?

为什么小子在这里,要引入这么一大段,似乎与《道德经》的解读无关的内容呢?小子是为了说明,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思想改观”,也可以说是“思想境界”的差异。好比这里的“胡适”就是如此,他推翻了自己以前的“观点”。

当然,不得不说,胡适先生能在23岁、24岁、26岁这个年龄段,能对老子的《道德经》有深刻感悟,确实说明他有超凡的思想与才华。但是,纵然如此,又或者他后来成为了民国一代大师、一代思想家、一代学者,可是,这些头衔并不能代表他的理解就足够正确与深刻的。

至少,这里所说的问题,就是一个例证,说明了胡适先生是读不懂老子《道德经》的啊,或者说,胡适对老子《道德经》的领悟境界,还是比较浅显的。

我在本书的“第五章”的解读中,也曾引用过胡适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大纲》(1917年)的有关文字。我当时就说是——“胡适先生的‘胡说’”:“这里只能说胡适先生自己没有明白老子的话而已……这同样只能说胡适先生读不懂《道德经》,实在是胡适‘胡说’。”

可以说,这是小子对胡适先生之于“中国哲学”的整体评价;在这个层面讲,胡适先生对“中国哲学”的了解是不够深入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入门。

又据资料查询,据说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原本是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并且是他1917年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义”。在1918年7月又经过整理,8月由蔡元培作序,最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在1919年2月出版并引起轰动。

如果参合上面引用的《胡适留学日记·卷四》中的完整记录,则说明此《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较其日记时间“民国六年三月”即1917年相差无几。由此也可以基本推断,在此书出版的大致时间中,胡适整体对老子思想,或对《道德经》思想是有着巨大的误解的。故此需要引起我们后世学者足够的重视与警视。

为什么小子在此处,要重点强调胡适先生的这个“不起眼”的学术问题呢?

这里,并不是有意针对胡适先生本人,而是因为胡适先生对“中国哲学”的错误理解,对中国文化本质产生了“严重曲解”。

一方面,因为这是胡适先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的博士论文,这是对外的“英文论文”,是向美国学术界或英语体系界介绍“中国哲学”的“著名论文”,这会导致西方社会严重误解“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这可能直接导致西方(或者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导向,乃至误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百年误解”。

另一方面,胡适先生又曾将其作为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义”,也可以推断说,他至少影响了当时中国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北大学生),令他们对“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产生了“误解”与“曲解”。这也是“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一大损失。

后世评价《中国哲学史大纲》时说,其书给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展示了现代学术的研究方法。不可否认的是,胡适先生的研究确实有其当时的历史意义与价值,但与此同时,他也将“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深深地“曲解”了,而分发给中国人乃至全世界。

所以,这一问题,应该引起后世学者的重视与警视。也有可能,不仅仅世界误解了“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而且许多中国人自己(包括胡适先生)也有可能一直误解了“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而我们的历史,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种种误会中向前发展……

(注:此段关于胡适先生论述《道德经》第十一章节的文字内容,为小子于2020年1月10日夜所增添文字。

因为写作此书的上、下部间隔时间较长,当初此章节的文字解读仅1500字左右,为了增加一些字数,以免显得此章节解读的字数不足,故另作特别补充。

又因为小子近期恰好阅读到《胡适留学日记》中关于对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的内容解读,故引用于此,但确实也是因缘巧合,才作此补充,否则即没有补充的必要。

当然,小子也可以作其他另外的义理补充,反正读者朋友阅读到文章的时候也未必知道。但是,小子决定,仍然要引用胡适先生的日记内容作为一个补充,也可以为读者朋友们提供另一种“解读”的“思考方法”。

数年以前,小子当时有说法是:“而是直接从事物之‘利用’方面而看‘有’与‘无’。”当时虽有写,但并没有深入阐述,故显得较为浅显。数年以后,小子对此处的“利用”一说,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故不免有所感受。

但是,小子现在已决定,不再作另外的“理解”补充,也就是说,继续保留本人在2013年7月1日当时的写作内容;无论思想深浅,都作为本人在25岁时的思想记录。

为什么如此呢?一方面原因是,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的思想领悟是有所不同的,小子本人是如此,胡适先生也是如此,至少胡适先生自己的日记过程在此处就是一个证明。

(据说,胡适先生在有生之年,曾一再承诺,要将《中国哲学史大纲》的下半卷完成,可是却始终没有完成。所以,小子也不知胡适先生的“下半卷”要如何写作,或许他也准备有所更改,也不一定呢。)

另一方面原因是,每个人对文字的领悟力,也是有所不同的,不同的人感受文字的思想境界也有所不同。这就好比,在禅宗的许多公案里,同样是相同的一句话,有的人能开悟,有的人是迷悟。而关于这些问题,小子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也都是有所表述的,有心的读者朋友,自己可以进一步深思。

至于小子本人在2020年1月10日时的新的“理解”是什么呢?可想而知的是,当有读者朋友阅读到本书时,早已不是什么2020年1月10日了。所以,知道那个“理解”,也没有什么用。但是,请不要轻视了这个,因为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大道的表现之一。还有会者否?一笑!)

#知天命岁时记# 自从六月底结束工作,步入退休阶段,从七月开始的整个夏天,除了特别的安排之外,几乎都是在“晨起写作,上午写笔记,中午冥想,下午卧读,晚上运动,临睡冥想&阅读”这样的规律作息中度过的。每天要做的这五件事,基本上既能保证充裕丰富的阅读时间,也能使人充分享受放松的时光。目前看来,这个节奏是比较适合我的。尤其下午卧读,简直洞天福地[嘻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阳光信用#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以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
  • #任嘉伦[超话]#[色]#任嘉伦央视春晚# rjl#任嘉伦2022虎年央视春晚# rjl #任嘉伦2022央视虎年春晚#rjl #任嘉伦祁连山# rjl#任嘉伦
  • 绝了,当初是被卖相蛊惑买的,然而讨厌荔枝味和玫瑰味甜品的我本人也要夸一句,口感太绝了[泪]两种味道不冲突并且不算浓郁,可以接受,而且还能吃到一点点荔枝果肉和玫瑰
  • 今天培训,我们足够幸运,我也是足够幸运,虽然没有付出什么,还很丢脸,但是我的队友都很好,我们每个比赛都是第一,我感觉我真的很幸运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更让人幸福,我不
  • 第二本《我有一个超能力.超级喜欢你》:书名都是游戏上摘下来的,书里19个故事全是她用“七日霜飞和艾鹿薇”两个不同笔名在网络平台.公众号发表过的旧稿,两个番外还是
  • 【#到2035年我国改善和拆迁需求占9成# 未来楼市新增需求有三类】过去二三十年,房地产市场的飞跃式发展,当前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36平,未来中国楼市
  • 【包税中国】SS大促全场5折起,这几家再看看哦~: ▶衣服 || Acne Studios || Ader Error || AMI女生 || AMI
  • 25日,记者再次来到国际汽车城,5天的时间,这个所谓的“垃圾转运站”里面的垃圾没有明显变化,上次记者特意留意了一碗吃了一半的面条依然散落在垃圾场内的地面上。“这
  • 我相信很多小伙伴们还在观望着是否入手,作为头一批先行者,不出一期使用干货实在对不起其它三星粉丝入手之后第一感受就是大气,因为大,所以比一般手机更沉手一点,拿着很
  • 我原以为我足够了解你的生活日常,可我发现看过再多与你有关的小说和电视剧都不足以接近你一次来的震撼,我突然就明白了之前很多次你的欲言又止和偶尔的失联,也许是凌晨的
  • #贵阳中医风湿病医院# #贵阳中医风湿病医院官方#【三甲名医会诊通知】贵阳中医风湿病医院“名医工作室”揭牌成立暨全国三甲风湿名医团首届联合会诊将于7月18日-1
  • 江南烟雨多年似,人老珠黄话童趣。前尘路,谁人寄,念平生,煮水谁诉。
  • 在第一,二阶段,大多数人追求好用不贵是首选择,恰逢国内大规模工业化,如何把产品做便宜,是商家最大的竞争力,也是市场的核心需求。品牌,中国李宁,顾客把它对标耐克、
  • 王涛告诉记者,目前丝路科学城科学中心组团正在以肉眼可见的变化持续更新,项目旁边的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项目也在顺利推进,不远处的西安高新区第二十九小学已经投入使用,
  • [挤眼]现在的孩子怎么都是这样鬼精灵鬼精灵的。红宝君在这建议大家,在娱乐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哟 ! 不要吓到别人了呢。
  • 我们就问老板,能不能把这两盘包烧留着,等我逛完植物园回来吃下半场。我想本地人下午四点都要提前订的烤鱼肯定好吃,立刻转过去问她们是哪家。
  • (文/梅州日报记者:江婵 朱绮辉 图/梅州日报记者:连志城)梅花是梅州的市花,梅州自古以来就有“梅花之乡”的称谓,域内多见古梅,梅州人爱梅、赏梅更是蔚成风气。”
  • 总之就是有些凌乱,用几件事推动了主角的成长但环境和背景的渲染都没有到位,导致我作为观众并没有太大共情。朱一龙和杨恩又确实演技非常好,我甚至感觉这部电影对演员的塑
  • 今天抽送的是张大春历时十五年填坑作品四季书之《南国之冬》。《南国之冬》作者由与知名电影人的探讨引入故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串起了那些可能出现在电影中的历史传说
  • 评论区一起分享下吧[吃瓜]~#郑在聊房# (图源网络)#郑在聊房#2021年郑州买房最真诚的四条铁律:抛弃焦虑一、平平淡淡的老破小,可以趁着这波小阳春卖掉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