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在淮海中路一间洒满阳光的厨房里,赵荣华热起锅子来。案板上的五花肉已经收拾停当。“我爸爸做菜是‘老三篇’,上海传统家常菜,最拿手的就是红烧肉,所以我骨子里面相信上海味道就是红烧肉,两个月必须吃一回解馋。”但赵荣华烧起菜来,已经和父辈大不相同。

他用平底锅爆香青葱和姜片,将五花肉煎到微黄。“猪油煸过以后特别香,而且高温可以封住肉里面的水分,肉质不容易老。但也不能煸太长时间,猪皮会硬。”他往锅里倒红酒——而非上海人家常用的料酒或是黄酒。“我们的红烧肉做得好,就和法国的鹅肝一样,软糯丰腴。

法国人用酸甜果味的东西来搭配鹅肝,找那个味道的平衡点。我做红烧肉也是这样。红酒有果香、有酸度,能够综合红烧肉里的甜味和油腻。”酱油、冰糖下锅,肉在锅里小火焖了三刻钟,眼见汤汁快要收干,赵荣华淋了些日本料理常用的味噌下去:“现在真正好的黄豆酱油很难找了。红烧肉酱香味要浓,味噌正好可以用来提味。”这一份肉,裹着亮晶晶的酱汁,甜得恰到好处,果然如他所说:“配一碗白米饭,一口闷,下饭菜,下得嚇死人。”

一道小时候“外婆常做”的面拖小黄鱼同样被赵荣华弄出了花样。他用全麦面粉和生粉混合做面浆,再向面浆里淋少许油——这是日本天妇罗的做法。锅里油温七成,他提溜着收拾好的小黄鱼,裹上面浆,在油锅里转一圈,用筷子蘸点面浆洒在正在烹炸的鱼上。这也是天妇罗的技巧,使外壳更加蓬松酥脆。

鱼出锅,赵荣华拿出浓稠的黑醋汁,在盘子里勾出线条。“七分意大利黑醋加三分冰糖,小火慢慢熬成,”他解释说,“混搭小黄鱼,味道会更丰富。前几天意大利米其林三星厨师西莫·博图拉(Massimo Bottura)来上海,我吃了他做的菜,其中用到了他珍藏40年的黑醋汁,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灵感。”

不惑之年的赵荣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对上海味道的改造与这座城市的变迁同步。从前,赵荣华家就住在现在上海新天地所在的位置,太平桥。

他记得小时候,家里出门的几条街上遍布小吃摊。一家叫“春园”的铺子有鲜美的小馄饨和黄芽菜肉丝春卷。那时候流行“小笼馒头”,“外面是发酵过的面皮,里面裹肉馅”。他爱吃大汤团,猪油芝麻的馅子,也爱“四大金刚”,呛饼、油墩子、粢饭团和粢饭糕。当然少不了生煎,“下面的底薄而脆,上面的皮薄而有弹性,肉馅结实,大口咬下去都是汤水,一不小心就会溅得一塌糊涂”。

普通人家的孩子并没有太多机会上餐馆,婚宴就是盛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场景,在一家饭店二楼,台子上有条很大很漂亮的松鼠鳜鱼。一桌菜好不好,就看一道松鼠鳜鱼。小孩子等着鱼上来,吃完可以下桌玩了。”

1996年,上海开始改造太平桥地区52公顷的旧城。也就是这一年,已经学了4年厨师,做惯了上海菜、广东菜的赵荣华赶上最时髦的一阵风,成了西餐厨师。那以后,意大利菜、日本菜、东南亚菜、美式餐饮他都上过手。他在外滩三号的一家西餐厅做热房主管。一天,一个美国女记者穿着厨师服到厨房里来采访,他负责向她介绍厨房的运作方式。临走时,她问他:什么时候可以一起吃顿饭?

认识赵荣华时,莫云刚刚开始在中国的美食记者生涯。她本就出生在一个跨文化背景的家庭。母亲是上海人,8岁离开上海去西班牙,随后到美国定居。

赵荣华描述岳父母家的厨房:“你能想到的世界各地的任何调味品,都能在那里找到。单单是芥末就有十几种之多。”在莫云记忆里,母亲“从来不会做两道一模一样的菜”。赵荣华赞叹岳母对食材充满想象:“比方做豆腐,她会放奶酪进去,让人意想不到,但是非常好吃。”

爱情在厨房破土,被美食滋养成长。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在上海相遇,一拍即合。

赵荣华在外滩三号工作的时候,每天都要忙碌12个小时以上,但无论多晚回到家里,他都要给莫云做一道菜。莫云对他的手艺充满了赞叹。这让赵荣华大为惊讶:“从前我没有觉得厨师是个什么高尚的职业。我也给我以前的女朋友做吃的,她并不会赞美,甚至在向其他人介绍我的时候会羞于说我的工作。在莫云这里,我第一次感到这门手艺是值得尊重的。”

同样,赵荣华的经验和人脉为初入美食报道的莫云打开了厨房秘密的大门。相处的前10年,两人一起去上海各种餐馆试菜。“每天都去新的餐厅,认识新的厨师。”从5000元一位的分子料理餐厅到广园路菜场对面的灌汤包和辣肉面:“骑着一辆电动摩托车,两个人每天到处跑。”

莫云也爱上海味道,熏鱼、酒香草头、腌笃鲜,胃口好的时候,丈夫的红烧肉她能吃掉一整盘。但赵荣华家的餐桌,从来不会连续两天出现一种风味,那是一桌世界美食的流水席。1年前,赵荣华开了一家潮汕火锅店,那个时候上海吃四川火锅的风头刚过。没想到,一年来,沪上的各个档次的潮汕火锅“开了不下1000家”。生意之好令赵荣华大为意外,第二家分店已经开张。

今天的上海好像赵家的餐桌,在灯红酒绿的林立餐馆中,本帮菜反主为客,成了边缘角色。这倒并不奇怪。曹聚仁在《上海春秋》里回忆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本来,天下美食佳味,集中在扬州,到了近百年间,才转到上海来。上海本地,并没有什么特色的菜味,可是,这个吃老虎奶长大的城市,她就吸取全国的精华,加上了海外奇珍,成为吃的总汇。”

听说我要寻找本帮菜,赵荣华带我去拜访了他的两位朋友。身材瘦削的孙伟轩原本是一位足球运动员,90年代初,他从市级队伍退下来,被安排进宾馆学厨4年,在一些本帮菜餐馆陆续烧了8年菜。他2010年创业做本帮菜馆“弄堂筵”。

2012年店面扩大时,他相中了武夷路附近一处小楼。把店面转手给他的上一位餐馆老板说,这里19世纪中叶的时候就有一家小酒馆,叫“悦宴九馆”。这个故事打动了他。小楼位置僻静,做的是回头客生意。他的顾客绝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上海本地人,拖家带口的来吃家宴。

本帮菜馆大不易,孙伟轩觉得自己是讲情怀的。“上海各类餐饮输入非常多,论本帮菜,好餐馆两只手的指头就数得过来。消费人群年轻化,年轻人讲新鲜口味,喜欢外来的味道。从经营说,火锅是可以标准化的,本帮菜不能。

比如红烧,糖和黄豆酱油的比例怎么放,什么时候放,调料和火候的把控都是需要有功夫的。没有10年厨龄,烧出来的菜完全不能看。有些菜系的馆子可以开得大,可以有中央厨房,完成一道菜的前四个步骤,但本帮菜最多只能完成前两个步骤,只能进行原料粗加工。原料、人员,成本就都上去了。”

弄堂筵打“怀旧”牌,孙伟轩觉得,许多本帮菜馆为了迎合客人,已经将菜品的口味改得离谱了。他的初衷是做“不改良的本帮菜”。但事实上,“改良”似乎不可避免。

传统上,本帮菜用青鱼做熏鱼,但孙伟轩用三两到三两半的小鲳鱼,“肉质好、刺少、鱼身扁,容易入味”。鲳鱼块经过两次油炸:第一次定型,第二次炸酥。出锅的鱼块浸入孙伟轩留了十几年的“老卤”里。他嫌白糖腻,在老卤里放的是麦芽糖和冰糖。做松鼠鳜鱼,他借用了粤菜的糖醋汁,除了茄汁和冰片糖,还加了西餐常用的OK汁和微有辣味的喼汁。

一道油酱毛蟹,蟹下油锅前需要裹淀粉。他试验了许多回,选了一种荷兰土豆粉,“用量小,挂壁裹料作用好,蟹黄蟹膏不会流失”。不过他不会在这道菜里加更多新鲜调味料。毛蟹和年糕炸过之后下锅红烧,只放酱油、糖和水。“高汤都不用。毛蟹本来已经很鲜,放别的东西就抢味了。”孙伟轩最得意的改良,是把梅干菜和上海酱鸭一起烧。梅干菜吸满了浓厚丰润的酱汁,以上海人的标准看,“下饭最好”。

孙伟轩开的是平价餐厅,赵荣华的另一位朋友方元走的是高端路线。“福1088”餐厅在沪上的名头很响。镇宁路上,三栋奶黄色水泥拉毛墙的西班牙风格老宅子并排在一起。门口没有招牌。镇宁路一带是旧上海的富人区。这三栋老宅中的一栋原本是方家的祖宅。

方元的曾祖父方旭东任过张作霖的财政部长,后来专攻铁路地产等实业,攒足钱后来上海定居,买下这宅子。解放后,老洋房里搬进“72家房客”,方家也一直住在这里。20多年前,住户陆续搬离,方家重新收回房子,方元的母亲就着地方开了一家“福园”餐厅。餐厅的招牌菜是一道用硝、盐、酒等腌制的硝蹄。2006年,方家把相邻的两栋宅子也并进来——他们原本属于李鸿章的小儿子和上海阜新面粉厂老板孙多森。

走进今天的“福1088”餐厅和走进“摩登时代”老上海大户人家的宅邸没有多少区别。在一间用于招待VIP客人的房间里,一块“生福轩”的匾额挂在墙上,是书法家谭泽闿民国二十四年(1935)所题。拼花的瓷砖地板在灯光下显出油亮的包浆釉色,一只中西合璧的红木橱柜和一张梳妆台分立在房间的两头。它们都是上世纪20年代的老家具。梳妆台两侧各有一把30年代的单人皮沙发。瓷砖、吊灯、家具都是方元一家从古董商手里收来的。

“专门请人看过,确定是老上海的东西,”方元说,“并不是因为开店才这么做。有这个情结。房间风格的复原依据我爸爸妈妈小时候对宅子的记忆。这是自己的家,所以一切都做得特别细心。”他让我留意一人高的深棕色木质护墙板,房间里那些可能扎眼的电灯开关都小心地藏在了里面。

悉心打造的旧上海迷梦自然需要称得起的菜式。方元推荐一道金黄浓艳的金必多浓汤——20年代起风靡上海滩的海派西餐富贵菜。一条一尺半长的鲥鱼气势磅礴地端上桌来。鱼身上码了火腿片和醪糟,清蒸出一汪鹅黄清透的汤。火腿的咸香和醪糟的清甜衬着鱼鲜。鲥鱼没有去鳞——上海人的讲究,“鲥鱼吃鳞不吃肉”,“鳞片连接的地方有胶质,最美”。

贵价餐厅会在普通食材的菜肴上格外讲究些功夫。酒香豌豆尖,只取豌豆尖最嫩的那一截,确保口感无渣。九块红烧肉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为取到最漂亮的五花,“一大块肚方,修掉一半”。

赵荣华最爱一道清炒豌豆:“小时候吃豌豆,我爸会先打招呼:‘给你炒个豌豆,时令货!’”方元的豌豆自然不同于家常货色。“豌豆太老的发干,太嫩的里面是一包水,我们只取恰到好处的那些。40斤云南豌豆,只能挑出10斤豆子。”小豌豆油亮亮、绿莹莹,小玉籽一般盛在瓷调羹里,放进嘴里,像鱼子酱一般崩裂开来,满口清甜。

“福1088”虽然走老上海的步调,但菜肴已经不完全局限于上海菜了。方元一方面觉得,传统本帮菜做不出太多花头,没有新鲜味道客人不会买账。另一方面他也曾试图去上海周边郊县发掘一些“老味道”,但又嫌加工方法“太原始”,“农家菜,上不得台面”。

毫无疑问,本帮味道在变。就像他小时候记忆里的那些东西:“从前的馄饨皮是碱水皮,发黄的”;现在最红的生煎“吃上去就是和小时候的完全不同。难吃谈不上,就是不对劲”。方元的坚持,是在厨房里无论如何要有土生土长的上海厨师:“真正的上海厨师长已经很少了。本帮菜的厨师算到现在已经有第五代。”

他提到84岁的本帮菜泰斗李伯荣:“李伯荣算第二代,他吃过第一代本帮菜大师的菜。他的徒弟又以他为蓝本,然后是第四代、第五代。”真正的本帮传统味道是什么?那好像已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遥远想象了。“据说,李伯荣黄金时代的手艺真的是非常好。”方元喝一口茶,幽幽地说。

《在上海,什么才是真正的“本帮滋味”?》作者 / 徐菁菁

【 #首版成都米其林指南来了#!你喜欢的餐厅上榜了吗?[思考]】1月6日,米其林正式发布了首版(2022年)成都米其林指南完整榜单,包括1家二星餐厅,8家一星餐厅和13家必比登推介餐厅,以及特别奖项——米其林服务奖。

“作为四川省首府、国际都市,成都有旖旎的风光名胜,丰富的历史宝藏,更有等待米其林指南探索发现的美食锦囊。成都美食的种类之多令米其林指南评审员印象深刻。即便岁月变迁,对传统的敬重之心让川菜经典焕发新的活力。风格鲜明的味道、奇巧精湛的技法、独具特色的食材让川菜风靡五湖四海,备受食客喜爱,”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格温达·普勒内克(Gwendal Poullennec)先生表示,“我们十分自豪地欢迎成都加入米其林指南大家庭,在世界美食地图上又点亮一座美食之城。”

自1900年创立以来,米其林指南始终坚持初心:与全球美食爱好者分享美好的饮食体验。热爱美食的匿名评审员们走遍世界,追寻值得与大众分享的杰出餐厅。餐食品质是评审工作的唯一焦点。以全球统一的五大准则为标尺,米其林指南专业的评审员团队以求实、谨慎的态度评估本地餐饮品质,同时也将地方饮食传统与文化纳入考量。

成都首家米其林二星餐厅面世

2022年成都米其林指南榜单将第一个成都米其林二星授予玉芝兰餐厅。

玉芝兰在其低调私密的用餐空间里呈现多道优雅精致的菜式。餐食采用上乘食材,以突显食物原本味道的手法烹调。店主兼主厨兰桂钧是当地餐饮界传奇人物,从厨30余年,将精致川菜带到大众视野中。

而在首次入榜的米其林一星餐厅行列中,川菜在多元层面的传承和发展呈现出成都餐饮业肥沃土壤和勃勃生机。

柴门荟

柴门荟,主打创意川菜,精挑细选各类优质食材,并提倡不时不食。四川出生长大的主厨有着深厚的川菜情结,希望为世界呈现全新的川菜形象。他致力于尊重传统的创造,并耐心打磨,力求将每道菜完美呈现。

成都宴

成都宴,以粤菜为基础,融入川菜元素,口味温和而不失辣度。妙龄乳鸽采用18天大的中山鸽子烹制,皮脆多汁。餐室采用铜板墙壁,搭配特色灯箱及太阳神鸟装饰,既时尚又富特色。

芳香景

芳香景,烹制地道川菜。大厨是著名的川菜大师,其厨房团队尽力忠实复刻旧时川菜菜式,当中不乏制作费时、工序繁复的功夫菜品。招牌菜还有夫妻肺片、麻婆豆腐、雪花鸡淖等。

马旺子

马旺子酒楼,源自四川眉山,始创于1923年。餐馆现时由第四代经营,在成都只此一家。菜式调味贴近本地人口味。毛血旺使用新鲜猪什、鳝片等制作,是这里的招牌菜。其他川菜如担担面、甜烧白和宫保茄香虾球也是本地食客的心头好。

谧寻茶室

谧寻茶室,位于博舍酒店的清朝四合院建筑内,环境雅致且充满韵味。厨师运用本地优质食材,发挥创意制作出多款清新可口的精致素食,还有富有本地特色的菜肴,如鸡枞菌油炆麻婆豆腐、素辣味火锅等。大厨曾在世界多地工作,希望在谧寻茶室打造一期一会的用餐体验。

银锅

银锅,致力将世界各地的优质食材结合川菜的烹调手法,炮制出一道道川味菜肴。土罐贡椒叶熏烤乳鸽、灯影鱼片等别具水准。海产菜品选择多样,凉菜由拥有三十多年经验的师傅主理,同属必试之选。

松云泽

松云泽,厨师团队师承川菜大师张松云,店名有“铭记张松云先生恩泽”之意。厨师以超过20道菜的定制套餐,展现川菜的精巧细腻。菜式多元,多款手工菜式尽显超卓厨艺。大厨早年爱上川菜烹调,并在张松云大厨的指导下打磨技艺、积累经验。他的菜品都是在尊重传统基础上的精巧演绎。

许家菜

许家菜,作为品牌总店,开业至今逾十载。主轴为川菜,菜单按味型搭配,同时也供应一些地方菜式。不能错过限量供应的鸡豆花,即点即制,配上经两天熬煮的清汤,鲜美醇厚。

13家必比登推介餐厅

“必比登推介”是米其林指南中另一广受关注的评级,由舔着嘴唇的米其林轮胎先生(必比登)的可爱形象代表,被标注在指南中美味且超值的餐厅旁。

首批成都“必比登推介”餐厅人均消费一般都在300元人民币以下,涵盖了各色面食、小吃和镬气十足川菜小炒,饮茶文化也从中可见一斑,温暖生动的城市生活图景跃然眼前。

禅悦素食

禅悦素食,菜式以地道四川口味为主,套餐内容根据节气,每15天更换一次。食客可选用口感味道多样的仿荤菜肴。

陈麻婆豆腐 (青华路)

陈麻婆豆腐 (青华路),相传于清朝同治元年,陈麻婆创作出麻婆豆腐这道经典料理,经过百载后这老字号已是成都人尽皆知的美食据点。此招牌菜以保温性强的石锅烧煮,搭配米饭特别有滋味。其他菜式如钟水饺、荷叶粉蒸肉均价廉物美,值得一试。

喜玉饺子酒

喜玉饺子酒,所有饺子均为每天新鲜包制,饺子皮也是依店家配方制成。菜单供应六款饺子,特别推荐猪肉香菇饺和牛肉芹菜饺。

凤栖梧

凤栖梧,价廉物美的地道餐厅,主要提供川菜及茗茶。店内以包厢为主,每间房内均设有品茶区域,亦有专业茶师团队为客人泡茶。

芙蓉凰

芙蓉凰,菜单上一道道传统川菜全由经验丰富的厨师团队主理,当中更不乏工序繁复、坊间少见的菜式,其中招牌菜雪花鸡淖。饭后甜品则首选口感香甜软糯的回锅烧白。

老成都三样面

老成都三样面,深受食客欢迎的传统面店,提供传统老成都面食,分为“老三样”、“新三样”和“再三样”三个类别。其中以老三样中的素椒杂酱面最受欢迎,面条拌以杂酱、豇豆粒和手工红油,香浓美味。红沙冰豆花口感顺滑又解辣,推荐于餐后品尝。

漫得

漫得,店名是四川话“慢点儿”的谐音,寓意客人放慢脚步,好好感受四川口味。日间供应四款面食及配菜,晚上则以家常小菜为主。门外更设有手推车,现点现做怀旧小吃蒸蒸糕。

明婷小馆

明婷小馆,凭味美的传统四川美食深获客人欢心。菜品选择丰富,招牌菜有口感丝滑的脑花豆腐和一些创意菜式如手工榴莲春卷。

茉小馆

茉小馆,提供多种面食。骨汤杂酱面的汤头经六小时熬煮,浓郁可口。手工水饺和抄手同样讲究。

组织向南

组织向南里罗列了多款充满镬气、分量十足的四川炒菜,招牌菜包括青椒绝情鸡、烧土黄鳝等,味道出众。此外,还提供丰富的凉菜选择和一些季节限定菜式。

庭院399

庭院399,供应多款河鲜菜式,当中以脆鳝最受欢迎。店家采用来自内江山区的土黄鳝,放入以多种香料熬制的汤汁中泡煮,并于上桌时淋上滚油,肉质爽脆鲜嫩。

渝九香

渝九香主要提供老成都川菜,是地道传统的街坊小店。招牌菜蒜泥白肉同时兼备肉香与蒜香,是极佳的开胃凉菜。辣子鸡的鸡肉经急火翻炒下酥香爽脆,又麻又香,也相当出色。

转转会 (莲花南路)

转转会 (莲花南路),作为品牌的总店,供应家常川菜,价格实惠,菜式辣度温和,朴实而可口,受到不少本地人支持。餐厅气氛亲切温馨。

2022成都米其林服务奖

米其林评审员在成都深入考察餐厅和美食的同时,不忘发掘和展现优秀餐饮人的专业风采,并首次在成都颁出米其林服务奖。

雷敏女士获得了本次米其林服务奖。她来自同样入选首版成都米其林指南的漾亚·雍雅合鲜 (桐梓林东路)餐厅。雷女士注重细节,拥有丰富的业务知识,了解顾客需求。工作自如、热情而勤恳,服务过程中的沟通和节奏掌控到位。

除以上奖项,同时还有28家餐厅上榜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原米其林餐盘餐厅)。(川观新闻)

黄呆子
——回忆小时候的烧饼店

上午10点多才去的郭记烧饼,人家已经没有糖烧饼,也没有咸烧饼,只一炉炉的在做黄烧饼,大概是因为这种烧饼卖不完可以十个一袋的灌起来、扎起来,摆几天也不会坏,而且有很多农村人看产妇和新生儿,还是喜欢用这种过去的方式,说是方便用鸡汤或是什么汤煮了这种烧饼给产妇吃很有营养,因为在我们前面的一位女顾客就买的二十个,说去看什么亲戚的所谓“送汤”。
黄烧饼,更像是原味的意思,也可能是因为表面近乎无芝麻的只有面的黄颜色,而我们小时候是叫“黄呆子”的,没人会叫“黄烧饼”,而为什么叫“黄呆子”的由来,虽也疑惑过,但并不曾十万个为什么的好问,似乎就像从小学说话时,人家说天上的是“太阳”,我们也便认识了是“太阳”,那“黄呆子”自然也就认为是“黄呆子”了。
那时候的小镇界首,似乎只有一家烧饼店,位置在北大街头,隔一条马路就是南大街。南大街街头有爸爸的父母家,北大街的最北头就是妈妈的娘家了。我大概4、5岁时,妈妈带着我和妹妹搬到了下河边的徐爹爹家,那时爸爸还在扬州的哪个小学校里教着四年级的数学。徐爹爹一个人住,他的孩子们都在外面,于是徐爹爹住着一是冷清,二是多点收入的意思吧,除了他自己住的一两间,其他的就租给了两三户人家。
在4、5岁之前的南大街,我肯定也少不了吃北大街街头烧饼店里的油条、烧饼、早早饼、麻团等,但我对这些不太有记忆,甚至搬到下河边住的4、5年里,肯定也会吃到这家店里的油条、烧饼、早早饼、麻团等,我也一样对这些不太有记忆。直到9岁的暑假又搬回南大街,只是依然是租的房子住,比在下河边的大了一些,可能是徐爹爹家的房子有什么变化了吧,是因为太老了被外地的孩子接回身边、所以把房子卖了?还是因为什么?模糊中好像是徐爹爹去了天上,房子被他的孩子卖了。
住回南大街以后,去烧饼店的次数多起来。那时候我们的早饭更多是烫饭,就是一早把昨晚多的饭放在锅里加上水煮开,配上萝卜干、榨菜或者豆子咸菜、咸鸭蛋的。也有一早煮粥吃的,那是因为昨晚没饭或饭不够烫了,煮的粥吃着比较浓稠,米粒也比烫饭里的大一些、软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家门外走出大院子再几步远就有胡爹爹的豆腐店可以买豆浆喝,还是我和妹妹对早饭的要求高了一些,很多个早饭可以烫饭或粥配油条,也可以直接买烧饼夹油条,或者早早饼夹麻团等。虽然作为孩子总会做些跑腿的活,我和妹妹轮流去买、高兴时也一起去买,因为有换了花样的早饭起早一点、多跑一点就会很勤快。如果单独买油条,我们会只带一根筷子去,把油条等同于穿在中间。如果买烧饼这些,就先是编的那种小篮子还是碗、盘的,直到后来有塑料的pi子,现在是叫塑料篮子还是篓子?
寒假和暑假的时候,早上的时间空闲了,就不用像上学时那样着急,哪怕多等一会也无所谓。记得烧饼店是公家的,意思就是打烧饼、榨油条的只是做着他们的工作,他们只拿工资。里面大概三个人吧,记得其中有一位是同学的姨娘,因为小时候生过病,个子又矮被又驼,而且不怎么说话。每每看她忙榨油条或收钱拿烧饼什么的,想起同学高大到至少一米七的妈妈,真不敢相信她们是亲姐妹,小小意识中有些对生病的恐惧。还好后来她也嫁了人,是个至少一米七五的大高个,因为他也来烧饼店一起打烧饼卖油条了。听到说是农村人想娶个有供应户口的,好让以后生下的孩子都不再是农村人,那时候有那个历史和年代的局限?好像就我们小镇看着会有很多不般配的婚姻,有农村女孩情愿找离婚或老婆死了的大好几岁的男人,也有明知男方不能生育也愿意嫁到镇上来的。后来还有衍生的因为娶了农村老婆生了孩子也是农村户口,这做父母又不甘心,后来有个买户口的政策,在80年代花个8000块买户口的。似乎那同学的姨娘在结婚几天没来工作以后,稍微话多一点了,脸上偶尔也有笑。
黄呆子,是早上卖的烧饼,表皮上最多只几粒芝麻,不像下午才做才卖的插酥烧饼,无论甜的咸的,面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很拥挤的芝麻。偶尔也有多洒了芝麻的时候,其实最多也就十几粒,但对我们小孩子已经很雀跃了。我们一般把油条放在黄呆子的中间,然后抓着烧饼的两边往中间一合的意思,可以把露在上面的油条先一口口咬了。也可以先把油条像折叠一下,再夹进黄呆子里,手上不会有那么多油,只是嘴巴要张大些来吃。而黄呆子夹麻团吃并不多,似乎那是早早饼的搭档。在中秋节前后,黄呆子还可以夹月饼吃。要把刚买回来的热的黄呆子给爸爸用小刀从上往下剖开一大半,把一半的月饼塞进去,再合上来吃,似乎月饼也就不那么甜、腻了。
黄呆子,从前有,现在也有,估计将来也一样有吧,只是一代代做着烧饼的人,不知道轮换了多少位?还有旧的、新的多少辛苦手艺人的烧饼店?只是很高兴烧饼店已不仅仅是烧饼店了,就像今天的郭记烧饼店里有豆浆、有面条,甚至还有羊汤,也算是传统和创新“呆”在一起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其实,这一生要时常地给自己做减法,时常的清零自己,让心归于平静,不必匆匆赶路,要学会去享受生活,活在当下,才算不负时光。其实,这一生要时常地给自己做减法,时常的
  • !!
  • 「本團隊即日起推出限定優惠,一天限量2組✅有問有機會,路過走過就是別錯過,快來找我們玩喲」 #台湾自由行[超话]##跟着微博去旅行[超话]##蚂蜂窝自由行[超话
  • 要那种真诚沟通的感觉以下是标题选择,都不行就你来!”4️⃣创始人有一些见面礼要给你。
  • 当何碧玉作出抉择后,国内免不了传来骂声一片,指责她忘恩负义,忘却了祖国的培养,“没有祖国的栽培,你能有今天的成就吗?”何碧玉淡淡一笑:“中国确实培养了我,但美国
  • 26岁走戊子大运,子运为沐浴不顺之地,烦恼较多,与男方运势同步,这样来看你们缘分并不浅,他的运势一般,你的也不多好,这样凑一块正合适,两人又能互相旺运,建议把握
  • #偶像梦幻祭[超话]#推推七周年新相卡 一轮五星 囤货江苏常州tag:es knights 鸣上岚 流星队 仙石忍 undead 羽风薰 乙狩阿多尼斯 ra*b
  • 我一直以来就处处想赢,说完美主义吧感觉是美化了我大抵是有些许焦虑症了希望自己快快调整好吧,保持好心态,累了就休息。我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一点一点的走,不要去攀比
  • 【注: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自西汉置敦煌郡起,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三条主要通道的总汇,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敦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以前我都是一笑而过,但今天,我要说出真正的理由:我现在的努力,都是为了以后有资本去见想见的人,我想见的人就是她,而我的动力,也就源于她! 因为对你的了解,让我
  • 分享:姚若龙《随遇而安》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不怕拼命怕平凡 有得有失有欠有还 老天不许人太贪 挺起胸膛咬紧牙关 生死容易低头难 就算当不成英雄 也要是一条好汉
  • 我简单地跟大家说,你知道一个老人在这个家庭里,他起的作用是什么吗?丈夫是你的天,你是得,你把天和地颠倒个个儿,你这个家能好吗?
  • 当被误赋蓝码后,可向辖区社区、街道、县区疾控中心申诉解码,凭行程卡记录解码。当被误赋蓝码后,可向辖区社区、街道、县区疾控中心申诉解码,凭行程卡记录解码。
  • #超红品牌节##亿点曝光计划# 前段时间,因为换季,洗了衣服总是干不了,即便晾晒几天干了以后总感觉湿颤颤的,所以我入手了卡哇的干衣机,使用了一段时间,必须要分享
  • 任我行 陈奕迅“世上有多少个缤纷乐园 任你行,从何时你也学会不要离群,从何时发觉没有同伴不行,从何时惋惜蝴蝶困于那桃源,飞多远有谁会对它操心,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满
  • 下午去二餐收手抄报,核对信息,拍照,分组2022.11.16螺蛳粉,依旧+了个炸蛋 不知道是吃多了的缘故还是怎么的,这次没有之前吃的快乐拜托 睡个好觉吧! 英语
  • 有的人,真的就只是帮各个部门把文件复印好,如此而已。比如签字笔,基层通常都是做会议记录之类的时候使用,这时,签字笔只要出水顺畅就ok了。
  • 我相信,疫霾很快会散去,忍受了各种流言蜚语的我的城,会在坚韧中更加清亮。 剧中还有一段周志刚与儿子周炳坤在车站吵架的戏,周志刚听着儿子对自己的吐槽,先是隐忍,
  • 6月15日 医院的夜晚总是那么难熬 我躺在冰冷的凳子上 我知道这又将是一个难眠之夜 伴着各种呻吟声 我准备眯一会儿 但还是被惊醒了 我一看时间 半夜三点了 想
  • 于是小朋友们拿上自己的香蕉相互对比起来“我的香蕉黄黄的,没有变黑”“我的香蕉身上有芝麻”“我的香蕉黑黑的,是不是坏了?回到家孩子们赶快拿上画笔把自己认识的水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