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考源
据王国维考证,《山海经》中的帝俊,也就是帝喾,亦即卜辞中的“高祖夒”,但他不同意郭璞认为帝俊就是帝舜的说法[13](P412-413);而郭沫若先生经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山海经》中的帝俊既是帝喾,又是帝舜,帝喾、帝舜、帝俊、高祖夒实为一人(神)之分化,他在《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文中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总结说:“知帝俊为帝喾又知帝俊为帝舜,则帝舜实即帝喾”[14](P225),又说:“其在殷人则只知有上帝=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而已。更约言之,则知有高祖夒一人而已。由高祖夒一人乃化而为帝俊、帝舜、帝喾三人。”[14](P226)后来他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文中重申了自己观点,他说:“王氏根据这些论证断定帝俊即是帝喾,亦即卜辞上的‘高祖夒’,而同时否认帝俊之为帝舜。王氏的考证自然较郭璞更进一境,但在我看来,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实是一人。”[15](P326),又说:“总之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卜辞中的‘帝’便是‘高祖夒’,夒因音变而为喾为俈,又因形误而为夋为俊,夋、俊又由音变而为舜,后世儒者根据古代传说伪造古史,遂误帝俊、帝舜、帝喾为三人,这是明白地可以断言的。”[15](P327)这些论述无疑都是非常正确的。但是,郭老却不认为黄帝与帝俊有什么关系,他说:“帝俊在《山海经》中为至上神之‘帝’,与黄帝并无血族的关系。”[14] (P223)
那么,《山海经》中的“黄帝”是否与帝俊有关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经作过一番考证,根据《海经》的本文和相关文献可以知道,黄帝和帝俊实为一人(神),兹引于下:
关于黄帝即帝喾之事,在《山海经》中即有明证,凡有二例:
1、《大荒东经》曰:“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郭璞注:“猇,一本作号。”其《海内经》曰:“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郝懿行《笺疏》曰:“《大荒东经》言黄帝生禺猇,即禺号也;禺猇生禺京,即淫梁也。禺京、淫梁声近。然则此经帝俊又当为黄帝矣。”
2、《海内经》曰:“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袁珂《校注》曰:“此义均即《大荒南经》与舜同葬苍梧之舜子叔均(商均),亦即《大荒西经》‘稷之弟台玺生叔均’之叔均及此经文稷之孙(按此“孙”字当是《说文·至部》中那个上孙下至的字之残泐,《说文》言其“读若挚”,殆是以此字假“侄”,叔均乃后稷之弟台玺亦即三身之子,故曰“稷之侄”)叔均,均传闻不同而异词也。”《大荒西经》曰:“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此始均即叔均,叔均本周之先人,周人姬姓即姒姓,古文姒皆作始,故亦曰始均。《海内经》言叔均乃帝俊之孙,《大荒西经》又言乃黄帝之孙,则知黄帝即是帝俊,《天中记》卷十一引路氏(疑是《路史》)曰:“帝俊是黄帝字”,也认为帝俊就是黄帝,陈耀文说此言“无稽”,可这个说法恰恰是对的。盖“黄帝”本非神人名,而是一个神号或者尊号,即上帝,而其名则是喾(舜、俊、夒)也。[1]
后来读《古史辨》第七册(上),见杨宽先生《中国上古史导论》,才知道我的看法杨宽先生早就有过论述了,他说:
“《山海经·海内经》云:‘帝俊生禺号’,而《大荒东经》云:‘黄帝生禺猇’,朱起凤《辞通》云:‘猇乃号之讹,然则帝俊即黄帝之别名矣。’(本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此说是也。案《大荒东经》云:‘禺号生禺京,禺京处北海’,郭注:‘即禺强也。’《海外北经》又云:‘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名曰禺强。’‘京’、‘强’乃声之侈弇,则禺京即禺强,则禺猇亦即禺号,而黄帝亦即帝俊也。帝俊本为殷之上帝,亦即舜,郭沫若已明证之,则黄帝之即上帝与舜又审矣。《路史注》称《董氏钱谱》引《世本》言‘少昊,黄帝之子,名契。’按《左·昭十七年传》‘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是少皞又名摯,摯、契本亦声之转(从郭沫若说),摯、契据《史记·五帝本纪》、《殷本纪》皆帝喾所生,而《世本》书等又谓黄帝之子,是黄帝又即帝喾,帝喾即帝俊,本殷之上帝也。”[5]( P198)
笔者所论仅就《海经》本文而言,杨先生所论则颇多旁证,然的出的结论却是完全相同:《山海经》中所说的“黄帝”就是“帝俊(喾、舜)”。
《国语·鲁语上》引展禽的一段话说:“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礼记·祭法》中说:“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个说法当是春秋时代的观点,此时人们已经对上古历史不甚了了,已经不能知道黄帝就是帝喾、帝舜,因此发生了此等混乱,而展禽说“商人禘舜”,而《祭法》却说“殷人禘喾”,还残留着帝舜就是帝喾的影子。但是由这个记载我们也可以明白:虞、夏、商、周其实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黄帝。
《陈侯因齐镦》铭文中称“高祖黄帝”,陈(田)齐本出于妫姓,为帝舜之后,学者有解释此言“高祖黄帝”是因为帝舜也是黄帝之后,如顾颉刚先生就认为“高祖者,远祖也。齐为陈氏,陈本祖舜,今更以黄帝为其祖,则舜亦黄帝之裔矣。”[4](P179)其实大谬不然,帝舜就是黄帝,所谓“高祖黄帝”也就是“高祖舜”。
舜在战国时代被称为“重华”,《楚辞·离骚》云:“就重华而陈词”,王逸注:“重华,舜名也。”《大戴礼记·帝系》(亦即《世本·帝系姓》)里也说:“瞽叟生重华,是为帝舜”,《史记·五帝本纪》也采用了这个说法,其根据来源不详。然战国时代多为一些古帝王加了一些很令人费解的名称,如说帝尧名“放勋”(当来自《尧典》),大禹曰“文命”(当来自《大禹谟》),而帝舜名“重华”来历不明,虽然《古文尚书》本《舜典》里有“重华协于帝”,但这极有可能是出于后人伪造,不可靠。但是舜名“重华”这个事儿一定是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最主要的问题是,“重华”也是木星(古称岁星)的名字。在西方一些古国,多把木星视为至上神之星,如古巴比伦认为木星是马尔杜克,古希腊认为是宙斯,古罗马认为是朱庇特,都是至上神,而中国古代木星就一命“重华”,《开元占经》卷二十三引《石氏》曰:“岁星,他名曰摄提,一名重华。”可见至少在战国时代就认为帝舜是岁星(木星)之神。
楚人的至上神曰“东皇太一”,见《楚辞·九歌》。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他这个解释笔者认为有问题,“东皇太一”不应该读为“东皇、太一”,而应该读为“东、皇太一”。“太一”也作“泰一”,就是上帝,《史记·天官书》正义说得很明白:“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很怀疑“太一”就是“帝”字的缓音所变),则“皇太一”的意思和“皇帝”全同。“东皇太一”就是“东方的伟大上帝”,故《东皇太一》中称之为“上皇”。这应该是指岁星,因为古人认为岁星是居于东方的,如《开元占经》卷二十三引《石氏》曰:“岁星,木之精也,位在东方,青帝之子。”而岁星之神即重华,亦即帝舜,故所谓“东皇太一”其实就是帝舜,也就是黄帝——把木星视为至上神的显示,与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的观念是完全一样的。
总之,黄帝故事以《山海经》之记载为最早,而《山海经》中的黄帝即上帝,亦即帝俊、帝喾、帝舜和卜辞中的高祖夒,他是虞、夏、商、周共同尊奉的高祖上帝,这个完全可以断言。
五、卜辞中的“高祖夒”
殷墟卜辞中有“高祖”名“夒”者,合称“高祖夒”,其字甲骨文写作“ ”(《合集》10067),为一猿猱形,王国维释为“夒”,即“猱”之本字,今学界多从之。但是这个考释是有问题的。
卜辞中自有用为动物猿猱字之“夒”,作“ ”(《合集》21102),它与高祖之名用字基本相似,但最大的区别就是高祖名字手爪向上,而动物名字手爪向下,二者绝不混淆。手爪向下的字,卜辞言田猎的时候“获”之,则释为猿夒之“夒”固无问题;而高祖之名字,显然非“夒”。而且帝喾之“喾”古音溪母觉部,“夒”为泥母幽部,根据古音通假的惯例,两个字声母相同或相近(双声、旁纽双声)通假的可能性最大,即使是不同韵部也有通假的可能;而如果声母差距较大,即使是同韵部也难通假。“夒”为泥母字,舌头音;“喾”为溪母字,喉音,二者声母差距很大,故言“喾”是“夒”之音转,可知其难。于省吾就提出异议,认为“这个字以读憂(忧)较为合理,字形象以手掩面而哭,帝喾之喾与憂也同音。”[3](P1499引)
按:金文中用此手爪向上的字为“憂”,如《无忧卣》、《毛公鼎》“欲我弗作先王憂”,容庚《金文编》解释“憂”字是“象以手掩面之形”[16]( P384)。按:于、容二先生之说得之,卜辞这个高祖名之字实际上就是“憂”之本字,象夒以手掩面忧惧之形,不当释为“夒”,王国维的考释不正确。其憂惧字不用人形而夒形者,盖古人造字,不徒要象其形、会其义,还要谐其声,“憂”字从“夒”作,正为谐其声,二字古音同幽部也。
“憂”古音影母幽部,“喾”为溪母觉部,影溪旁纽、幽觉对转,故“憂”可音变为“喾”。而后或依形隶定此字为“夋”,《帝王世纪》言“帝喾名夋”,确有古传为依据,于《山海经》则作“俊”,后更音变为“舜”(同文部)。
同时,卜辞中高祖之名还有一种写法是“ ”(《合集》33276),象夒反持戌(斧钺之象形)拄于身后。关于这个字,学界争论颇多,笔者认为这个字象夒持戌反拄于身后,乃会其依靠之义,同时亦从夒的声,即“靠”之本字。“靠”字古音溪母幽部,与“憂”为旁纽双声、同部叠韵,故卜辞中一写作“憂”,一写作“靠”,以其音近之故;“靠”、“喾”均从告声,同溪母双声,幽觉对转叠韵,故此亦即喾也[17]。郭沫若认为:
“(卜辞)神话中之最高人物迄于夒,夒即帝喾,亦即帝舜,亦即帝俊。帝俊在《山海经》中即天帝,卜辞之夒亦当如是。旧说视帝喾、帝舜为二,且均视为人王,乃周末学者之误会。舜、喾以前,伏羲、神农之属,可无论矣。”[18](P362)
这个说法可算揭破了一个古史上的秘密,那就是:可能直到西周时期,神话传说中最早、最古的人物(或神)还是黄帝或帝喾(舜),根本没有比他时代更早或地位更高的人(神)了;伏羲、神农之类就是有,也当都是在他之后或之下,断然不会早于或高于他。后来的传说中,黄帝之前又有了许多古帝王,均当出于后人之追加附益,也就是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的意思: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早、越详细;越是后出的人物,排列的次序越是靠前,譬犹集薪,后来者居上。
这里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就是在三代人心目中这个上帝帝喾不是虚无缥缈的人物,而是实实在在有的人,是他们能追述到的最远古的祖先,自己就是他的后代,因而称之为“高祖”,郭沫若就指出:“由上所论足见殷代是已经有至上神的观念的,起初称为‘帝’,后来称为‘上帝’,……但这殷人的神同时又是殷民族的宗祖神,便是至上神是殷民族自己的祖先。”[15](P324-325)在上古三代人心目中,自己的祖先死后都要登天为神,而自己的最高祖先自然就是最高的神,于是就把当成上帝,所谓至上神,他们对至上神和宗祖神的崇拜是融为一体的,故上帝即高祖,高祖即上帝,概念一也。
到了殷末周初的时候,特别是周代,对上帝的崇拜和对祖先的崇拜逐渐分离,因而上帝逐渐退化为一个高居于上天的神灵,成了“天”的化身,开始变得虚无缥缈起来。郭沫若认为上帝的概念“大约在殷周之际的时候又称为‘天’:因为天的称谓在周初的《周书》中已经屡见,在周初彝铭如《大丰簋》和《大盂鼎》上也是屡见,那是因袭了殷末人无疑。”[15](P324)顾颉刚先生就“帝”与“天”关系作过一番论述,他说:
“‘帝’与‘天’为同纽字,故二字常通用。《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长发》曰:‘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生商者‘天’也而即‘帝’也。《周颂·思文》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大雅·文王》曰: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所配者‘天’也而即‘帝’也。《文王》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又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文所在者‘天’也而即‘帝’也。又说商之孙子曰:‘上帝既命,侯于周服’,又曰:‘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发此命者‘帝’也而即‘天’也。凡此种种,皆足证‘帝’与‘天’为互文。故单言之曰‘上帝’、‘上天’、‘皇帝’、‘皇天’,合而言之则曰‘皇天上帝’。”[4](P176)
他说“帝”就是“天”的根据,实际上就是周代的文献,因为在周代上帝已经被虚化成天的化身,故“帝”、“天”互用,是不足为怪的。

“黄帝”考源
据王国维考证,《山海经》中的帝俊,也就是帝喾,亦即卜辞中的“高祖夒”,但他不同意郭璞认为帝俊就是帝舜的说法[13](P412-413);而郭沫若先生经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山海经》中的帝俊既是帝喾,又是帝舜,帝喾、帝舜、帝俊、高祖夒实为一人(神)之分化,他在《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文中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总结说:“知帝俊为帝喾又知帝俊为帝舜,则帝舜实即帝喾”[14](P225),又说:“其在殷人则只知有上帝=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而已。更约言之,则知有高祖夒一人而已。由高祖夒一人乃化而为帝俊、帝舜、帝喾三人。”[14](P226)后来他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文中重申了自己观点,他说:“王氏根据这些论证断定帝俊即是帝喾,亦即卜辞上的‘高祖夒’,而同时否认帝俊之为帝舜。王氏的考证自然较郭璞更进一境,但在我看来,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实是一人。”[15](P326),又说:“总之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卜辞中的‘帝’便是‘高祖夒’,夒因音变而为喾为俈,又因形误而为夋为俊,夋、俊又由音变而为舜,后世儒者根据古代传说伪造古史,遂误帝俊、帝舜、帝喾为三人,这是明白地可以断言的。”[15](P327)这些论述无疑都是非常正确的。但是,郭老却不认为黄帝与帝俊有什么关系,他说:“帝俊在《山海经》中为至上神之‘帝’,与黄帝并无血族的关系。”[14] (P223)
那么,《山海经》中的“黄帝”是否与帝俊有关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经作过一番考证,根据《海经》的本文和相关文献可以知道,黄帝和帝俊实为一人(神),兹引于下:
关于黄帝即帝喾之事,在《山海经》中即有明证,凡有二例:
1、《大荒东经》曰:“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郭璞注:“猇,一本作号。”其《海内经》曰:“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郝懿行《笺疏》曰:“《大荒东经》言黄帝生禺猇,即禺号也;禺猇生禺京,即淫梁也。禺京、淫梁声近。然则此经帝俊又当为黄帝矣。”
2、《海内经》曰:“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袁珂《校注》曰:“此义均即《大荒南经》与舜同葬苍梧之舜子叔均(商均),亦即《大荒西经》‘稷之弟台玺生叔均’之叔均及此经文稷之孙(按此“孙”字当是《说文·至部》中那个上孙下至的字之残泐,《说文》言其“读若挚”,殆是以此字假“侄”,叔均乃后稷之弟台玺亦即三身之子,故曰“稷之侄”)叔均,均传闻不同而异词也。”《大荒西经》曰:“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此始均即叔均,叔均本周之先人,周人姬姓即姒姓,古文姒皆作始,故亦曰始均。《海内经》言叔均乃帝俊之孙,《大荒西经》又言乃黄帝之孙,则知黄帝即是帝俊,《天中记》卷十一引路氏(疑是《路史》)曰:“帝俊是黄帝字”,也认为帝俊就是黄帝,陈耀文说此言“无稽”,可这个说法恰恰是对的。盖“黄帝”本非神人名,而是一个神号或者尊号,即上帝,而其名则是喾(舜、俊、夒)也。[1]
后来读《古史辨》第七册(上),见杨宽先生《中国上古史导论》,才知道我的看法杨宽先生早就有过论述了,他说:
“《山海经·海内经》云:‘帝俊生禺号’,而《大荒东经》云:‘黄帝生禺猇’,朱起凤《辞通》云:‘猇乃号之讹,然则帝俊即黄帝之别名矣。’(本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此说是也。案《大荒东经》云:‘禺号生禺京,禺京处北海’,郭注:‘即禺强也。’《海外北经》又云:‘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名曰禺强。’‘京’、‘强’乃声之侈弇,则禺京即禺强,则禺猇亦即禺号,而黄帝亦即帝俊也。帝俊本为殷之上帝,亦即舜,郭沫若已明证之,则黄帝之即上帝与舜又审矣。《路史注》称《董氏钱谱》引《世本》言‘少昊,黄帝之子,名契。’按《左·昭十七年传》‘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是少皞又名摯,摯、契本亦声之转(从郭沫若说),摯、契据《史记·五帝本纪》、《殷本纪》皆帝喾所生,而《世本》书等又谓黄帝之子,是黄帝又即帝喾,帝喾即帝俊,本殷之上帝也。”[5]( P198)
笔者所论仅就《海经》本文而言,杨先生所论则颇多旁证,然的出的结论却是完全相同:《山海经》中所说的“黄帝”就是“帝俊(喾、舜)”。
《国语·鲁语上》引展禽的一段话说:“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礼记·祭法》中说:“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个说法当是春秋时代的观点,此时人们已经对上古历史不甚了了,已经不能知道黄帝就是帝喾、帝舜,因此发生了此等混乱,而展禽说“商人禘舜”,而《祭法》却说“殷人禘喾”,还残留着帝舜就是帝喾的影子。但是由这个记载我们也可以明白:虞、夏、商、周其实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黄帝。
《陈侯因齐镦》铭文中称“高祖黄帝”,陈(田)齐本出于妫姓,为帝舜之后,学者有解释此言“高祖黄帝”是因为帝舜也是黄帝之后,如顾颉刚先生就认为“高祖者,远祖也。齐为陈氏,陈本祖舜,今更以黄帝为其祖,则舜亦黄帝之裔矣。”[4](P179)其实大谬不然,帝舜就是黄帝,所谓“高祖黄帝”也就是“高祖舜”。
舜在战国时代被称为“重华”,《楚辞·离骚》云:“就重华而陈词”,王逸注:“重华,舜名也。”《大戴礼记·帝系》(亦即《世本·帝系姓》)里也说:“瞽叟生重华,是为帝舜”,《史记·五帝本纪》也采用了这个说法,其根据来源不详。然战国时代多为一些古帝王加了一些很令人费解的名称,如说帝尧名“放勋”(当来自《尧典》),大禹曰“文命”(当来自《大禹谟》),而帝舜名“重华”来历不明,虽然《古文尚书》本《舜典》里有“重华协于帝”,但这极有可能是出于后人伪造,不可靠。但是舜名“重华”这个事儿一定是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最主要的问题是,“重华”也是木星(古称岁星)的名字。在西方一些古国,多把木星视为至上神之星,如古巴比伦认为木星是马尔杜克,古希腊认为是宙斯,古罗马认为是朱庇特,都是至上神,而中国古代木星就一命“重华”,《开元占经》卷二十三引《石氏》曰:“岁星,他名曰摄提,一名重华。”可见至少在战国时代就认为帝舜是岁星(木星)之神。
楚人的至上神曰“东皇太一”,见《楚辞·九歌》。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他这个解释笔者认为有问题,“东皇太一”不应该读为“东皇、太一”,而应该读为“东、皇太一”。“太一”也作“泰一”,就是上帝,《史记·天官书》正义说得很明白:“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很怀疑“太一”就是“帝”字的缓音所变),则“皇太一”的意思和“皇帝”全同。“东皇太一”就是“东方的伟大上帝”,故《东皇太一》中称之为“上皇”。这应该是指岁星,因为古人认为岁星是居于东方的,如《开元占经》卷二十三引《石氏》曰:“岁星,木之精也,位在东方,青帝之子。”而岁星之神即重华,亦即帝舜,故所谓“东皇太一”其实就是帝舜,也就是黄帝——把木星视为至上神的显示,与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的观念是完全一样的。
总之,黄帝故事以《山海经》之记载为最早,而《山海经》中的黄帝即上帝,亦即帝俊、帝喾、帝舜和卜辞中的高祖夒,他是虞、夏、商、周共同尊奉的高祖上帝,这个完全可以断言。
五、卜辞中的“高祖夒”
殷墟卜辞中有“高祖”名“夒”者,合称“高祖夒”,其字甲骨文写作“ ”(《合集》10067),为一猿猱形,王国维释为“夒”,即“猱”之本字,今学界多从之。但是这个考释是有问题的。
卜辞中自有用为动物猿猱字之“夒”,作“ ”(《合集》21102),它与高祖之名用字基本相似,但最大的区别就是高祖名字手爪向上,而动物名字手爪向下,二者绝不混淆。手爪向下的字,卜辞言田猎的时候“获”之,则释为猿夒之“夒”固无问题;而高祖之名字,显然非“夒”。而且帝喾之“喾”古音溪母觉部,“夒”为泥母幽部,根据古音通假的惯例,两个字声母相同或相近(双声、旁纽双声)通假的可能性最大,即使是不同韵部也有通假的可能;而如果声母差距较大,即使是同韵部也难通假。“夒”为泥母字,舌头音;“喾”为溪母字,喉音,二者声母差距很大,故言“喾”是“夒”之音转,可知其难。于省吾就提出异议,认为“这个字以读憂(忧)较为合理,字形象以手掩面而哭,帝喾之喾与憂也同音。”[3](P1499引)
按:金文中用此手爪向上的字为“憂”,如《无忧卣》、《毛公鼎》“欲我弗作先王憂”,容庚《金文编》解释“憂”字是“象以手掩面之形”[16]( P384)。按:于、容二先生之说得之,卜辞这个高祖名之字实际上就是“憂”之本字,象夒以手掩面忧惧之形,不当释为“夒”,王国维的考释不正确。其憂惧字不用人形而夒形者,盖古人造字,不徒要象其形、会其义,还要谐其声,“憂”字从“夒”作,正为谐其声,二字古音同幽部也。
“憂”古音影母幽部,“喾”为溪母觉部,影溪旁纽、幽觉对转,故“憂”可音变为“喾”。而后或依形隶定此字为“夋”,《帝王世纪》言“帝喾名夋”,确有古传为依据,于《山海经》则作“俊”,后更音变为“舜”(同文部)。
同时,卜辞中高祖之名还有一种写法是“ ”(《合集》33276),象夒反持戌(斧钺之象形)拄于身后。关于这个字,学界争论颇多,笔者认为这个字象夒持戌反拄于身后,乃会其依靠之义,同时亦从夒的声,即“靠”之本字。“靠”字古音溪母幽部,与“憂”为旁纽双声、同部叠韵,故卜辞中一写作“憂”,一写作“靠”,以其音近之故;“靠”、“喾”均从告声,同溪母双声,幽觉对转叠韵,故此亦即喾也[17]。郭沫若认为:
“(卜辞)神话中之最高人物迄于夒,夒即帝喾,亦即帝舜,亦即帝俊。帝俊在《山海经》中即天帝,卜辞之夒亦当如是。旧说视帝喾、帝舜为二,且均视为人王,乃周末学者之误会。舜、喾以前,伏羲、神农之属,可无论矣。”[18](P362)
这个说法可算揭破了一个古史上的秘密,那就是:可能直到西周时期,神话传说中最早、最古的人物(或神)还是黄帝或帝喾(舜),根本没有比他时代更早或地位更高的人(神)了;伏羲、神农之类就是有,也当都是在他之后或之下,断然不会早于或高于他。后来的传说中,黄帝之前又有了许多古帝王,均当出于后人之追加附益,也就是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的意思: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早、越详细;越是后出的人物,排列的次序越是靠前,譬犹集薪,后来者居上。
这里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就是在三代人心目中这个上帝帝喾不是虚无缥缈的人物,而是实实在在有的人,是他们能追述到的最远古的祖先,自己就是他的后代,因而称之为“高祖”,郭沫若就指出:“由上所论足见殷代是已经有至上神的观念的,起初称为‘帝’,后来称为‘上帝’,……但这殷人的神同时又是殷民族的宗祖神,便是至上神是殷民族自己的祖先。”[15](P324-325)在上古三代人心目中,自己的祖先死后都要登天为神,而自己的最高祖先自然就是最高的神,于是就把当成上帝,所谓至上神,他们对至上神和宗祖神的崇拜是融为一体的,故上帝即高祖,高祖即上帝,概念一也。
到了殷末周初的时候,特别是周代,对上帝的崇拜和对祖先的崇拜逐渐分离,因而上帝逐渐退化为一个高居于上天的神灵,成了“天”的化身,开始变得虚无缥缈起来。郭沫若认为上帝的概念“大约在殷周之际的时候又称为‘天’:因为天的称谓在周初的《周书》中已经屡见,在周初彝铭如《大丰簋》和《大盂鼎》上也是屡见,那是因袭了殷末人无疑。”[15](P324)顾颉刚先生就“帝”与“天”关系作过一番论述,他说:
“‘帝’与‘天’为同纽字,故二字常通用。《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长发》曰:‘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生商者‘天’也而即‘帝’也。《周颂·思文》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大雅·文王》曰: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所配者‘天’也而即‘帝’也。《文王》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又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文所在者‘天’也而即‘帝’也。又说商之孙子曰:‘上帝既命,侯于周服’,又曰:‘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发此命者‘帝’也而即‘天’也。凡此种种,皆足证‘帝’与‘天’为互文。故单言之曰‘上帝’、‘上天’、‘皇帝’、‘皇天’,合而言之则曰‘皇天上帝’。”[4](P176)
他说“帝”就是“天”的根据,实际上就是周代的文献,因为在周代上帝已经被虚化成天的化身,故“帝”、“天”互用,是不足为怪的。

【7名“慰安妇”制度受害者——她们公开指认,侵华日军暴行再添铁证】#7名受害者指认日军暴行# 据@南京日报 报道,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利济巷分馆工作人员在湖南新确认7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

10月20日至25日、11月18日至26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融媒体记者行程7000多公里,跟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利济巷分馆工作人员,先后两次前往湖南岳阳华容县、平江县和郴州嘉禾县实地调查走访,独家跟拍采访了20多位知情者,详细记录受害老人当年的不幸遭遇,留下珍贵影像资料,为侵华日军暴行再添铁证。

78年前救下5岁女孩,自己却被日军抓走

“妈妈,妈妈啊,我终于找到你啦!……”2021年11月20日上午,在湖南岳阳华容县诚信市场旁的一幢独立小三楼上,84岁的张二英走进卧室,上前抱住坐在床边的97岁的雷金二(雷金安)老人抱头痛哭。

这对“母女”在失散78年后重逢,归功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利济巷分馆工作人员刘广建和湖南志愿者陈栋梁,多年来对“慰安妇”制度受害者走访调查过程中的一次“无心插柳”。

2021年5月,志愿者在华容县钱粮湖镇敬老院的一次调查中,听张二英说起她有一个救命恩人叫雷金莲,78年前想方设法护住了她,自己却被日本鬼子抓走了。小时候,妈妈经常告诉她,永远不要忘记这位救命恩人。

随后几个月,志愿者在方圆20公里的村庄里四处寻找,终于在钱粮湖镇团洲虾找到了92岁的雷金莲老人,老人承认当年被日本鬼子抓去过却否认救过人,并表示自己有个姐姐叫雷金二(雷金安),比她大5岁,今年97了,可能是当地人说话有口音,导致当年被救的女孩家人记错了名字。

2021年10月24日,在雷金莲的帮助下,记者跟随志愿者很快在华容县城联系上了她姐姐的家人并找到了雷金二本人。多年没见面的姐妹俩一见面相拥在一起,妹妹双手握住姐姐的手一直不停抚摸。看到妹妹来访还带来了不少陌生人,雷金二不好意思地嘴贴着妹妹耳边说起悄悄话。后来记者得知,姐姐在问妹妹,是否已经告诉别人自己曾经的遭遇。

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雷金二老人向记者 没讲述了她惨遭日军侵害的经历,以及她救下同村女孩张二英的经过。

雷金二生于1925年7月25日,湖南华容县人,雷金莲的姐姐。1943年春夏的一天,日军来到华容袁家咀扫荡,当时年仅5岁的张二英跟两个小女孩一起在家门口玩。她当时穿着妈妈做的红肚兜,红肚兜里还放了煮熟的豌豆。突然,张二英看到很多人跑了过来,还能听到打枪的声音。雷金二看到张二英站在那里呆呆地不动,就问她日本兵来了为什么不跑?说话的工夫,她就背起张二英往前跑去,因为是土路,加上背着张二英,雷金二没跑多远就跑不动了。这时日军已经快要逼近,雷金二把张二英放在路边的水沟里,然后盖上稻草,告诉她千万别出声,她自己一个人向前跑去。

11月23日,记者跟随志愿者和张二英一起来到当年日军据点插旗码头遗址,现在居住在此的老人告诉记者,这儿就是日本军人的据点,院子的最边处就是活埋人的地方。之后,张二英带着大家一起回到她当年被救的现场,在同村王奶奶的帮助下,张二英找到了雷金二当年帮她藏身的水沟。

回想起当年,张二英在水沟里透过稻草的缝隙看到穿着军装的日军向前追击老百姓。雷金二最终还是没逃掉,被日本兵抓住,在日军据点受到了日本兵野蛮对待,每天都有数量不等的日本兵对其施暴。十几天以后,父亲在得知雷金二被关在日军据点里,于是通过“维持会”用钱把她赎了回来。回家后,父亲也对雷金二说不要对外人讲自己的遭遇。本来家里有渔船,生活较为富足,为了搭救雷金二、雷金莲两姐妹,父亲几乎将家里的值钱东西都变卖了。

张二英全家一直非常感激雷金二的救命之恩,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找救命恩人,她在心里也已经默默将雷金二认作了干妈。今年5月,当得知雷金二还健在时,张二英激动不已,非常想去见一面。11月20日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张二英终于见到了“妈妈”雷金二。

姐妹同为受害者,如今一起站出来讲述那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雷金莲、雷金二姐妹俩虽不是同时被日军抓走的,但都是此次新确认的“慰安妇”制度受害者,两位老人如今愿意讲出过往的惨痛经历,为历史留下一份见证。

雷金莲出生于1930年3月11日,湖南华容县人,老家在湖南华容县插旗镇牧荒队。1943年5月份左右的一天,雷金莲和姐姐在家里,突然有几个日本兵跑进雷家,她后来被带走了。她至今记得当天日军来时,姐姐身上系了一条围裙,正在做家务,日本兵一把抓住姐姐的围裙,姐姐挣脱跑掉了,围裙还留在日本兵手上。雷金莲吓得脚都走不了,只知道哭。被带走后,前面有人带路,后面有日本兵用枪逼着雷金莲跟着他们走,大概走了半个小时,到了一处日本兵营据点。当时的这处据点在插旗码头上(现为莲湖村),码头街上两边有很多茅草屋,日本兵把雷金莲关在其中一间茅草屋里,门口有日本兵把守,院子里还有瞭望台,能够看到有日本兵站在瞭望台上。与雷金莲一起关进去的还有几个周边的妇女,都是被日军抓过来的。被关进去后,每天都有日本人来欺负雷金莲,每次来欺负的时候,日本兵都会大声恐吓她,或者用刺刀逼她脱衣服。隔壁房间都关了其他女孩,雷金莲应该是年龄最小的,其他女孩子都比她大,大家都只知道哭,吓得魂都没有了。雷金莲大概被关了半个月,父亲变卖家产(打鱼船等),花钱找“维持会”的人把雷金莲救了出来。回家后,父亲交代雷金莲,让她不要跟任何人说起这件事情。

雷金莲16岁就嫁了当地一户姓陈的人家。丈夫对她很好,但是七八年没有生小孩,雷金莲就提出了离婚。丈夫说要去领养一个,雷金莲劝丈夫再找一个能够生育的,她不想害了丈夫,所以就坚持跟他离婚了。后来,雷金莲又嫁到了月亮湖村的肖家,成为肖家丈夫的第二个老婆。雷金莲在肖家的堂兄弟里面过继了一个儿子,又把自己家里的侄女儿嫁过来当自己的儿媳妇。

现在雷金莲看到电视里的日本兵,听到日本人的声音都非常害怕。当雷金莲了解了寻访团的来意,她觉得正义的时刻要来到了。

107岁老人是最年长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利济巷分馆的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一起在全国各地走访慰问在世“慰安妇”制度受害者,今年已经是连续第6年。今年,团队在湖南调查新发现并确认了7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

其中一位是来自湖南郴州的李秀青,生于1922年10月4日,湖南郴州嘉禾县石羔村人。当寻访团一行出现在她女儿家大门前,99岁的李秀青老人给大家行了个礼。因为父亲重男轻女,李秀青出生后就当男孩打扮。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李秀青大概16岁左右的一天,甲长保长带人到村里来抓壮丁,大哥闻讯连夜逃跑了。甲长保长知道他们家里还有一个,就带人把当时女扮男装的李秀青抓走编入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23师,在一次战斗中,李秀青左手掌被日军子弹击穿,伤愈后李秀青回到家乡,母亲不让她女扮男装了。1944年年底的一天,日军来到嘉禾县,李秀青跟着几个乡亲在前往李家村的路上被日本兵抓了起来。当天日本兵把李秀青和其他地方抓来的几个妇女关在坦坪镇的一栋青砖大房子里,轮流强暴。几天后,游击队及时赶到,把房门锁砸开将李秀青等几个妇女救了出来。

在湖南平江县,志愿者还找到两位不愿意公开身份的受害者,分别是生于1922年的姜奶奶(化名)、生于1924年的阳奶奶(化名)。姜奶奶曾被日本兵抓去折磨多日,后趁天黑撬开后窗从阁楼跳下,把右脚摔坏落下残疾。阳奶奶被日本兵关在当地被征用的祠堂里连续多日惨遭强暴,至今提及日本人还是浑身发抖。

此次新确认的7名受害者中,年龄最小的是生于1936年9月11日的易菊连,湖南长沙县金井镇人。她年幼丧母,由于战乱家庭十分困难。1944年初夏时节,日军最后一次来扫荡,易菊连拿着一床草席跟着父亲一起逃难,在长沙县王板洞遇到日军部队。当时有几个日本兵手里拿着枪威胁他们,嘴里说着“卜啰卜啰”,大概意思是“不许动”,还有“花姑娘不要跑”。父亲吓得不敢作声,眼睁睁看着易菊连被日本兵抓走。易菊连当时不到十岁,自己还没有一床草席高,就被几个日本兵强暴了。后来,日本兵将易菊连带到一个离家大约10多里的地方,关在一间房子里。她记得是一间茅草屋,窗户不坚固也不高。在那里每天都有日本兵对易菊连施暴,将她折磨得不成人样,造成终身不育。

此次新确认的7名害者中,年龄最大的是生于1915年10月的李淑珍,湖南平江县人。李淑珍过去很多年并没有将此事当作禁忌闭口不谈,而是常常对儿女说起过往,教育儿女不能忘记历史。日军侵略湖南平江时,李淑珍开始还和村民一起上山躲避,但日本兵并未进村扫荡。1944年,当日军第四次进犯平江时,时年29岁的李淑珍索性呆在家里不躲避了。但这一次日军真的来了,李淑珍想逃也来不及了,只能躺在床上装病。日军来到她家里,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她从床上抓走了,之后把她关押在山脚的屋子里。这间屋子原来是村里用做观察哨所之用,日军来了之后就当做临时据点。同时被关的,还有同村的七八名妇女。

2021年11月21日,记者跟随李淑珍的小儿子前往江家洞进行实地考察,一行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来到当年日军关押李淑珍等当地女性的房子。老人口中原先的茅屋已经坍塌,但当时用石头垒造的地基仍存,如今的地基四周长满了荒草与杂树。

曾经在这间屋子里,日军对当地妇女实施性暴力。几天后,日军又把这些妇女转移到据点里进行侵害,稍有不满便拳脚相加,李淑珍在此期间被打伤了背部,后来因为身体承受不了继续蹂躏而被遗弃,家人发现后将她救回。如今同村已被抓走的妇女只剩下李淑珍一人健在,明年家人还准备给老人办108岁“茶寿”。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经认证在世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人数仅剩17人。她们至今都还在等待一个道歉!#勿忘1213#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方灿[超话]##万能cheatkey方灿# 【220811】线上hi touch 方灿相关图片 软乎乎[可怜] 【禁二改商用截去logo,转载请注明出处
  • 在此,北林区人民法院向辛勤工作、默默奉献在各个岗位的全院女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她们是手持法槌,刚正不阿的法官;她们是敲击键盘,认真勤奋的书记员;她们
  • 我始终坚信我在你心中是不一样的,但当我打开我们的聊天记录,大概每次结尾都是我。(更多的祝福就等着我以后慢慢给你说吧[馋嘴]@陈立农 )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陈立
  • (就像臭渣男一样p6.和大侄儿还有小婶儿玩了游戏(好久不玩都没有手感了p7.翻相册翻到的,好怀念在三亚的日子(大概是因为病了所以怀念暖洋洋的日子p8.小妹儿考咖
  • 这两个平行线之所以形成交集,还是因为一次住院,孙雪飞是为特务所伤,赵铁池是因为排险负伤,医院是治疗、探望和陪护之所,却成了他们长情告白之地,惺惺相惜的真诚,心心
  • 继续发布霜冻蓝色预警:预计10月5日和6日的早晨,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地区和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及宽甸、凤城、建昌、兴城最低气温零
  • 被告某茶坊在其经营的网店销售一款茶叶,在该款茶叶名称中使用“信阳毛尖”详情页的展示图上使用了“信阳毛尖”及“信阳毛尖及图”商标。某茶坊称其使用“信阳毛尖”是为了
  • 如诗般浪漫清雅的所在,人在其中,若画中游,心无旁骛,更无纤尘。”伊人秀发如碎,那是我心之归所。
  • 人人都说韩信是战神,我倒觉得并不是他有多厉害,而是他的对手都太笨了。 这个民族就是这样愚昧,人生病,要么就怪生物,要么就怪死去的人,2018年,我大嫂窗台上种的
  • [赞][赞]食材选购技巧1.新鲜的鸡胗购买后不宜长时间保存,最好在二天内吃完。备注666加送同款洁面30ml*2,叠加200-20,到手只要102.4 2件 瑷
  • #香格里拉会会员日#甄选治愈权益,助你在旅途中找回状态!#香逢在6#陷入哪种状态,会让你急需一场治愈之旅?
  • 毕竟抓在自己手里的才是自己的嘛,他对自己忠贞且爱意正浓,而且你也很开心那就OK没问题呀,没什么大不了彼此努力上进就好了;他对你不是那么好也没有关系,又不是必须要
  • 若来生不为人,做一株传说的彼岸花,用一千年去活,用一千年去死,数着自己的命数,在地狱门前,静美之绽放。#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也觉得
  • [好喜欢][污][微风]剧本杀曾经测评你以为手里的蜡烛是你最后的救命稻草,但是当蜡烛熄灭再亮起时,没有人敢保证你会看见什么我当时只想和NPC说你直接把我带走得了
  • 而灵魂得到富养的人,内心是坚韧饱满的,当人生的风雨袭来,他们能够迎难而上,撑篙自渡。对于好多数人来说,天空本是一种风景,可是对于我,天空成为了一种心情。
  •   虽然4月20日0时起西安已解除临时性管控措施,但是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仍旧严峻复杂,4月20日0时-24时,全国新增感染者仍近2万例,国内疫情涉及23个省,
  • #樊振东[超话]##送给ta的心动月亮# ✨【天才少年】樊振东【铁血一单】樊振东【牛奶肌肤】樊振东【最爱灌饼】樊振东【球技on top】樊振东【一骑绝尘】樊振东
  • 之前两人一直被传互动,如今正式公布,恭喜两位[心]娱乐圈明星#尹正#也早早地送上祝福,估计是发文时间太早[哈哈],坐等大批明星祝福[haha]1月4日,李冰冰被
  • (读来的)#jk投稿[超话]##jk格柄原创设计 ##jk格柄##jk格柄原创设计# 朝代系列一一汉汉朝所崇尚的颜色经历了从黑色到黄色再到红色的过程,这三种色彩
  • 【影响寿命的26害】忧愁嫉妒;懒惰发怒;好色好财;烟酒过度;忽视早餐;食物焦糊;晚餐过饱;身体过胖;盐糖过量;滥用补药;情绪忧郁;环境不良;高枕贪睡;以车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