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维新# 【郭嵩焘:“汉奸”或“先知”——面对晚清大变局,一个独醒者思考与苦闷】

题记:2007年,中南大学孟泽教授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主讲郭嵩焘,后出版《洋务先知郭嵩焘》。最近修订再版,更名《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郭嵩焘,这个“苦闷的先知”,当年对中国社会何去何从的思考,直到现在,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可能仍然“超前”。老何写读书心得《睁眼看世界:“洋务先知”郭嵩焘的“独醒之累”》,虽感同身受,几欲“抓狂”,仍觉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从老孟处索来“湖湘讲堂”之“答客问”:《“汉奸”或“先知”》,且看作者“坦白”自己的心之思,与“苦闷的先知”的隔世的“苦恋”。

问:听说你在“湖湘讲堂”开讲郭嵩焘,我和我的朋友,对此充满期待。
我有点迷惑的是,湖湘近代以来,建功立业、赢得大名的人物多矣,你为什么会选择郭嵩焘?郭嵩焘生前身后都不“得志”,他身上有很多是非,很多尴尬,很多怨愤,其性格似乎也并不完美,“功业”更难言卓著。

答:是的,湖湘近现代,伟人很多,以至于今天,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舍湖南无以言中国”的湖湘“英雄谱”。而郭嵩焘,在很长时期内,甚至未必是一个能够让人乐于接受的“正面人物”。但是,当“湖湘讲堂”邀请我讲一个湖湘人物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郭嵩焘。我一点也不觉得我的判断和选择是轻率的,我甚至觉得,重新认识郭嵩焘,是我们的时代是否成长了足够澄明的理智和理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想说出这样的意思,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不仅有雄浑的激情,也有清澈的认知和理性的判断,不仅有集体的奔赴,也有高明到近乎“异端”的省思。
而郭嵩焘,正是最能够代表后者的人物,在某一个时段,他甚至是唯一的,因此有所谓“独醒之累”。
郭嵩焘(1818-1891)与曾国藩、刘蓉有金兰之谊,与左宗棠是“发小”,但他的知名,并非如曾国藩、左宗棠等同治中兴名臣那样,因为有显赫的“功业”,而是作为“湘军”台前幕后重要的运筹者,作为洋务运动中最有见识的思想者和实践者,作为晚清首任驻外公使——以钦差大臣身份于1876年至1879年出使英国、法国,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思想、精神与人格魅力。
他对于西洋文明的理解和判断,对于晚晴现实的洞察与传统文化的检讨,在他的同辈中罕有能够企及者。
在某种意义上,郭嵩焘的认知、思想、勇气和精神历程,抵达了一个传统士大夫所能抵达的极限。说他的思想可以延伸到戊戌变法,延伸到辛亥革命,延伸到“五四”,说他是“洋务先知”,并不夸张。谭嗣同、梁启超等,都曾表达过对于郭嵩焘的无限景仰。正如汪荣祖先生所说的,他是那个时代中,最勇于挽澜之人,我们追踪其人,印证其时、其地,很可觉察到他的孤愤与无奈。他的思想过于先进,同时代人难以接受,也很少接受;他的个性貌似恭俭,骨子里其实非常自负与固执。当时的人们,觉得众人皆醒他独醉,今天看来,实在众人皆醉他独醒。
然而,郭嵩焘执着之深,正可见其信心之坚。这种信心,源于一种道德勇气,更源于一种在郭嵩焘的时代极其难得的求“真”务“实”的知识勇气。
描述郭嵩焘,我们可以对中国近代史有一次特殊的领略,领略其中与我们自身的作为并非无关的屈辱和悲哀,领略先知先觉者的苦闷与激愤,领略一个“芬芳悱恻”的性灵,领略一段充满戏剧性的人生。在一个重新开放的时代,在至今并未出离“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也就是说,在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中国的现代转型,依然未完成时,我们可以因此而获得重要的启示与教益。

问:为什么郭嵩焘至今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其人生的“悲剧”内含是什么?

答:近代历史联系着我们今天的选择,也联系着我们对于悠久的华夏文明的认知与评价。我们远没有从近代历史的是非恩怨解脱出来。如果说鸦片战争以来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到今天为止并未完结,中西文明的交汇和融合,并未休止,那么,我们就得承认,对于有些人、有些事的判断,我们不仅依然身陷近代以来的是非恩怨之中,而且也依然处于并未定型的未来文化与文明的牵引和调整之中。
只是,我们毕竟走到了今天,我们的国家空前地开放了,我们自己也空前地开明、理性了。如此,近代历史中有多少人与事,需要我们去重新打量,以便接近历史的真实呢?又有多少判断需要我们去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人性与人道,最恰当地维护和提升个人和民族的尊严?我们需要继续以满清当局者或者任何一个时代当局者的是非、恩怨、哀乐作为我们自己的是非、恩怨、哀乐吗?或者相反?我们可以把世界文明的流转演变,仅仅作民族立场、道德立场、政治立场乃至特殊的政党立场上的打量吗?或者必须超越这种民族立场、道德立场、政治立场和特殊的政党立场?
郭嵩焘就是需要重新打量的人,围绕在他身边的是非,也是需要重新打量的是非。
郭嵩焘在世的时候,就被指目为“汉奸”,这从何说起?“汉奸”一词,内含了长期以来汉民族最敏感的屈辱与自尊。对此,在我们的文化人格中,甚至已经获得某种近乎生理的反应,而常常中断了理性的认知。
郭嵩焘与僧格林沁曾经共事,不止是一般的脾气的不对,简直“道不同”。而僧格林沁却真的打沉了几艘英国人的船,打死过几百名英国人。连曾国藩也觉得1840年以来,国家一直不得舒展,僧格林沁在天津大沽口痛击英国人,总算出了一口浊气。李鸿章因此还赞叹僧格林沁和郭嵩焘,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名士,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皇帝有赏,举国庆贺。当是时也,郭嵩焘却是不见欣悦反而郁郁寡欢。
巡抚广东时,与左宗棠生出嫌隙,除了性格的冲突之外,郭嵩焘或者左宗棠是否真的有对不起朋友的叵测居心?
在上海续娶钱氏女,举城皆知。但郭嵩焘很快就“了结”了这一段婚姻,以至引发热议。在郭嵩焘的年代,明媒正娶可不是儿戏,那是“伦理之始”,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我们全部的家国制度,就是从这种最初的伦理开始建构的。那么,郭嵩焘此举是否意味着对迤逦千年的家国伦理的玩忽?
出使英、法,郭嵩焘让自己的副使刘锡鸿劾奏了“十大罪状”。他按照朝廷的意思所作,由前五十天出使日记编成的《使西纪程》,开始由总理衙门刷印发行,接着又遭禁毁版。以至有大臣以此为由参劾他“有二心于中国”。事情果真如此?
郭嵩焘晚年认为,中国要三百年才可能真正振兴,才可能由器物的改变,教育的革新,人才的崛起,延伸到制度、人心、风俗的真正改善。这是先知之明还是牢骚之辞?
发生在郭嵩焘身上的事,有的很琐碎,很闹心,甚至不像是我们想象中的大人物上应该发生的,他的反应似乎也不是大的政治家应该有的反应,这当然也“得益”于他写作了几十年的日记的发现,而郭嵩焘的日记,又不像曾国藩或别的人那样,把它当成自己修炼心性的功课,自我修饰的文本,当成示范后人的教材,而写成了自己真实的所见所思所想的日记,自我倾诉的日记,吐槽的日记,让我们得以窥见他内心世界的波动——各种指责、焦灼、苦闷、牢骚、批评、愤怒和一己的洞察与发现。
按照我们今天的认识,“古代中国的‘国家’是中心明确、边界模糊的一个‘文化概念’。‘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就是说,凡是和我一个文化的,都可以是一个国家;反过来当然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以理解为凡是和我文化有差异的,就是四夷,不属一个国家。”“凡是文化上不服从、不认同的,都是‘异邦异俗’。所以,在古代中国,国家、文明、真理在空间上是重叠的,于是,常常说‘天下一家’、‘海内有知己’、‘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在这种说法的背后,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矛盾:一方面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特殊主义,一方面是普遍主义的世界观;既是只有一个文明中心的世界观,又是文明普遍适用,真理放之四海皆准的世界观。”(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晚清对于西方的拒斥,某种意义上就是此种“特殊主义”及其所建构的“普遍主义”—— 它曾经建构了一种经典的文明——共同导演的结果。只有翻过这一页去,伴随着屈辱与悲愤的不平衡也不平等的历史记忆,才会真正有所改观。当中国文化终于生长出了更加具有生命力与涵盖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它才可能拥有新的“天下”,而且是通过文化去化同的“天下”。此时,其“特殊主义”的“普遍主义”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就是一种普遍主义之下的特殊主义,而不是通过特殊主义建构的普遍主义。
从特殊主义出发的普遍主义,到建构具有普遍性的特殊主义,从中国中心主义的坍塌到重建民族国家的新的主体性,这不止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郭嵩焘在此一不能回避的历程中,贡献了远高于流辈的见识和智慧。或许,这种见识和智慧正是他与他的时代、他的周遭格格不入的重要原因之所在,使得他的生平和仕途,更加举步维艰,坎坷不断,充满争议、攻讦乃至毁谤,也充满传奇色彩。
本文转自https://t.cn/A66rLC2f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孟泽著 岳麓书社。题词内容:独醒之累!https://t.cn/A66rLC2V

要想建立佛法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首先要闻思佛法。如果缺乏闻思,仅仅依靠祈祷,想建立起佛法的三观是很难的。所以, 首先我们要了解三界六道轮回的真相,这是第一个要认识的。

第二要认识的,是我们的内心。汉传佛教的禅宗经常会讲“明心见性”四个 字,“明心”是最重要的,就是明白自己的内心。

多数情况,我们不明白自己的心。比如小时候我喜欢什么?长大 后我喜欢什么?现在我喜欢什么?这些都在变化。但是,我们一直觉 得,“现在喜欢的东西就是我喜欢的,其它的我都不喜欢,这才是我真正需要的。”事实上,这些都是变化的。比如,小时候读书时最喜欢的东西,现在不一定会喜欢和需要。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内心的价值观变了。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智慧和慈悲。
一一巜五加行的重要性》

史观真不能非黑即白。再怎么抹黑清朝这种外族统治,但是有个逻辑前提,强盗只会费尽心思的抢劫他内心认定的狗大户。魏晋南北朝对百姓是一种灾难,但对汉文化民族融合未尝不是一种好事。华夏历史自商朝开始其实就和外族密不可分了,唐朝皇室血统一般来自中原之外。更别说以后的几次彻底的外族统治。但千百年不论这么多外族统治者在中原大地如何牧马,他们的故乡起源渐渐遗落,只有大融合的中原文明千古长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StrayKids周边[超话]# 【多收优先 不包 多收可刀】 急出 可对光 无瑕 odd补偿羊 tag深v灿风姐羊go生发带糯、贝雷帽指人糯、新专皮衣比
  • 让自己忙一点,忙到没有时间去思考无关紧要的事,很多事就这样悄悄地淡忘了。让自己忙一点,忙到没有时间去思考无关紧要的事,很多事就这样悄悄地淡忘了。
  • 1.首先要判断市场所处的情绪周期所处的阶段;2.其次要确定题材板块是属于主流题材,还是主流题材的分支,还是支线题材;3.选择的个股是属于主流题材总龙头,还是补涨
  • 上老匾、开新亭、复风貌……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拥有300余年历史的刘家宅重新开放,其以更浓郁的客家味道和更丰富的文化体验,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客家文化打卡
  • (陈珊妮也基本是,但是陈珊妮我觉得更值得挂专辑类)洪佩瑜和曾沛慈是经过音乐博主推才认识的两位女歌手,专辑风格是我喜欢的哈哈哈,还不错,应该是能进一个,觉得风格太
  • 玩个lol比守望先锋还气人我对盖伦这英雄真是有阴影了第一把盖伦站河道上挂机我们都以为是个机器人 结果人家还会打字骂人 刚开始我们有女警我拉克丝他来下路抢ad位置
  • [心][心]~@任嘉伦Allen分享一个小故事我的两个表妹从老家专程来城里看电影 来回六个小时左右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她们看场电影有多难:耗时 路费 饭钱 以及老
  • 不过,属于等翅目的昆虫也只有白蚁,所以此目又称为白蚁目。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白耳鹎(学名:Pycnonotus leucotis,英文名:White-eare
  • 如果参观位于卢兹车站(Estação da Luz)的葡萄牙语博物馆,将欣赏到圣保罗市移民讲述的21世纪移民故事展览。 如果想要亲自探寻贝雅的历史秘密,小葡推荐
  •   太原市各旅游景区纷纷推出了形式新颖、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主题旅游活动,文化游、非遗游、民俗游等旅游产品带各地游客感受“地道中国年”“浓浓山西味”广大市民在家
  • ”在与新冠病毒“交手”三年后,钟鸣首次感染,至于在哪里感染的,钟鸣认为都有可能,之前一段时间里,他身边的病人、医生都是“阳的”风险很多。其实掌握知识、业绩目标、
  • 有意思的是,由山围成的南山水库,阳光照得到,大部分地方西北风不大,好像天下只有这边独暖。#田柾国[超话]# 为了提前给柾国的SOLO做好准备,我们之前联系到一个
  •  从此之后,马老居士对生灵感应之事更加笃信无疑,几十年来无论在运城还是宜昌跟随亲人生活,她都坚持放生长久不懈,即使在家里,她也坚持每天在门外放几把白米饭,去施济
  • 打王者因为在爷爷家,楼上网没那么好,有时候会卡到根本拉不动的程度,同队有人问我怎么不动,然后我解释完了之后,另外一个人说这个锅应该我背,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的确
  • @任嘉伦Allen ✨ [2023]#任嘉伦2023无愧初心# [抱一抱][2023]#任嘉伦全新音乐专辑33# [抱一抱] [2023]#任嘉伦etro品牌
  • 此片将数字化生存与智械危机的内核结合得很绝妙,或许是因为线索埋得够深,所以呈现的深度也是最佳。当图恒宇和女儿在数字世界永生,那千千万万个房间,不免让人想起《星际
  • #烟花升停在星夜#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微博音乐影响力榜#[心]#宋亚轩刘耀文烟花升停在星夜#月明昭昭筑星海,烟火漫漫诉流年 【
  • 周芳解释并道歉说,这事确实自己做错了,当时刚生完孩子,家里开销也大,就想增加点收入,到时好给丈夫一个惊喜。周芳以前顾及夫妻感情,没有问丈夫,现在见丈夫要离婚,她
  • 在前段时间里面,东莞楼市的一个网红二手房小区,南汇城的一套面积为146平的二手房只卖了378万,单价只有2.6万,这个小区之前的成交价最高还冲击过4万一平。现在
  • 三、提升认知,保持开放心态心理学家桑斯坦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信息茧房”:当一个人完全屏蔽外界信息,只能接受单一观点时,就会像蚕茧一样把自己越包越紧,最终寸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