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禅——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从“祖师禅”这个角度,我想我们今天作一个说明,我想说以“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作为一个基础。当然,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五大法则是什么呢?就是六祖大师见性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这五句是对自性的赞叹,就是我们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第一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佛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说自性本自清净。

  我们修禅首先就一定要有一个绝对的自信,要完整地接纳自己。只要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完美,自己不够好,自己有好的部分有不好的部分,那个时候你就活在大脑思惟里面。我们的教育把我们由一个自然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人,所以像古人所说的“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为什么说“圣人不仁”呢?因为他教化人,他另外有一个什么?他会建立这个世间的秩序,他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而你一旦接受教育以后,你一定会展现你好的一面,隐藏你不好的一面,而一旦你一直隐藏你不好的一面的时候,你的能量一直在流失,去维持那个二元分裂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凡夫不能觉悟的根源。因为我们的能量水平一直很低,一直在流失。所以,首先一定要有绝对的自信,深信自己本自完美。从灵性生命来说,一切都是灵性生命的游戏,从这个角度来呈现。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见五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明白,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说,弟子来,“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看,这个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就求作佛。我们如果见师父的话,一定是说:“哎呀,我求我身体好,我事业遇到困境。”有没有谁敢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啊?有没有这样的担当?当然你现在鹦鹉学舌,那么说就已经不是了,那已经是知识的碎片,而不是当下的智慧了。所以一定要有这个样的顶天立地的心胸,这个是我们禅修的基础。

  第二句是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这是“八不中道”,科学进步了,我们更容易理解了,实质上也就是指物质和能量互相转化,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我们都知道了。微小微小的物质如果把它彻底转化为能量的时候,核能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无形的能量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物质生起来了,实际上它并没有新生;当有形的物质转变成无形的能量的时候,我们认为灭了,灭实不曾灭。

  这个“本不生灭”,我们其实可以借助一些简易的禅法来修,比如说,我们可以修一个“幻变三摩地”。她的修法就是三句窍诀:昼修幻身,夜修梦幻,后修光明。“昼修幻身”就是你要自己独处一个静室,沐浴焚香以后,对着一面大镜子来坐好;第二步就是你仔细地观察,不停地赞美这个镜子里面的自己每一处的优点,一直到你能够假戏真做,你真正地喜欢自己,而一旦你生起这个喜欢的心就马上要停止。又开始批评自己,挑这个镜子里面的这个影像自己的每一处的毛病,一直到真的讨厌这个我。那么在这个赞叹与批评之间,你一直这样去修的时候,你就会醒悟:实际上镜中的我只是一个影像。同样的,我们这个身体也只是一个影像,只是我们的灵性生命所幻现出来的、自显现出来的一个影像而已。这个时候可以契入到“身如幻”,一切外境皆如幻。

  实际上她的修行可以包含现分、明分、空分这三部分。我们是讲前面的现分这么一点点。打个比方,像我们在看电视,电视里面种种人物,我们看到他是幻,是虚幻的,对不对?种种人物都是虚幻的。如果我们融入到,我们以为自己就是镜中的人物的时候,我们会起实执心,会有种种的忧悲喜乐。我们在外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些都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电视机外面的自己也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实际上内外都是没有差异的,都是如幻显现的。

  第三句就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佛性中本自具足无量的光明,无量的福德。我们这个法界和宇宙是本自具足的,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当我们切断跟灵性生命的联系的时候,跟我们存在的本源的联系被切断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不足,我们会觉得匮乏。所以,大脑思惟就会使我们跟本自具足的灵性能量切断了。因此我们开始担忧自己的生存,因此成为掠夺者。

  其实宇宙之中从来不缺乏能量,缺乏的只是有效的关注和运用。我们如果开启灵性智慧的时候,我们当然知道整个法界的能量不可以被灭,也不可以被创造,本自具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其实本质上都是能量。能量是不灭的,不过是形式在转化而已,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个我们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就已经是经过印证的事实了。但是同时,能量是可以转换的。我们的修行从法相上来说,就是从振动频率低的,密度大的能量,能够升华到振动频率高的,密度小的能量,这样就能够超越凡夫身和心的束缚,一直到彻见本来面目,亲见本来面目。

所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我们跟灵性智慧、跟灵性生命重新连接以后,我们就知道,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只是大脑思惟所产生的幻相。由于这种幻相我们信以为真,就产生了恐惧,因此成为一个掠夺者,成为一个永不满足者,就不能够知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觉醒的标志之一,就是心彻底满足了,不再去追寻了,不再去向外追寻,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解脱。

  第四句就是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八不中道”里面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对我们树立见地是非常好的,但是其实除了《中观宝粑论》比较容易入之外,其他都不是容易的。尤其是在《七十空性论》里面,她怎么样来透过缘起来层层显空,是有完整的修证次第在其中的。有完整的显空,空不可以被证,而只是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有一个入手的方便,就是像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论》,像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都是我们能够入中观的方便。

  我们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自性的“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这一些。我们且说一个“不常不断”好了,现在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领悟了,不代表我们证得了。我们领悟了,我们听明白了,这个只是一种知识而已,是大脑的识性运作。那么,什么是“不常不断”呢?比方说,我们过去做了一件事,无论是善事还是恶事,这个事情的现象都消失了,对不对?为什么到后面,我们还会招感恶果呢?为什么?因为虽然现象消失了,但是它的作用力还在,它的作用力还会留下来。现行熏种子,熏在阿赖耶识里面,熏在含藏识里面。所以的话,从现象消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是“不常”;从它的作用力留下来这个角度,我们说它“不断”。所以其实觉醒的人就是洞见了诸法实相,这个时候他的心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能够深刻地洞见到:灵性生命是永恒的,没有出生没有死亡,不经创造而存在,不受小我的身体的束缚,也不受小我的人格结构的束缚。

  第五句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我们修行是要怎么样?是要证得我们佛性的“体、相、用”。实际上“体”是空,“相”是明,“用”就是觉,空、觉、明。所以不要错误地认为,听到空性智慧就总是偏到“空”的这一边,那么你在禅修实修的时候一定会产生障碍的,“空、觉、明”都应该要去修持。从“觉”这个角度来说,在佛就称之为大悲德、悲德,其实就是指万事万物的生机,万事万物的生命力。当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大脑思惟模式的局限、行为模式的局限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开始契入到心性自解脱的阶段。

所以说,如何去展现我们的勃勃生机,展现像万事万物一样的勃勃生机,这个实际上就是开启我们内在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那当然就是灵性的智慧。所以说,心性自解脱契入法性,法性自解脱契入平等性,平等性自解脱成佛。这样的修持,她的次第先是从心性的解脱开始,不被我们自身的人格结构、人格的局限性、大脑思惟方式的局限性所限制,能够契入万事万物的法性。

  像禅宗里面的青原惟信禅师上堂的时候所说的:老僧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前面的第一个阶段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是被他的思惟方式所局限,只看到万事万物的相,看不到法性;后来能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候,是看万事万物都是看到法性,但是还有一个法性在,所以会被这个法性束缚住,所以要超越这个;更进一步是契入到平等性,契入平等性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清净,不是那个清净和染污相对的清净,而是绝待圆融的清净,这个时候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道”。在教理上面来说的话就是清净地菩萨,八、九、十地菩萨,但是仍然还是要修持平等性自解脱。

  这是我们略说祖师禅如何能够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选自大愿法师《亲见本来面目》

离欲禅师传奇

36岁出家
与人打赌当住持

1887年,离欲禅师出生重庆,他的家族世代经商,颇富资财,他聪颖过人,秉性刚毅,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私塾读书,好景不长,15岁那年,家里经商失败,家道中落,他饱尝人情冷暖,深感世事无常。

一天,在姑母家中,他发现了一本《金刚经》,读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时,突然顿悟,萌发出了出家的念头;可当时家里还有母亲需要照顾,便放下了出家的想法,直到他36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他厚葬母亲后,遁入空门,法名觉空,字离欲。

出家后,他经常挨师父打骂,但从未心生怨恨,他知道,这是师父在消除自己的业障,所以,愈加深切忏悔,也更加勇猛精进。佛家有云:打不退,骂不退,才是佛祖的好宝贝!他深深的悟到了这一点,直到晚年,怀念起师父时,他总是感恩戴德,总劝说弟子们:“我们佛门弟子,讲冤亲平等、众生平等,肚量要大些才好,不应该有憎恨心、分别心。”

1930年,他想效仿济公和尚,云游四海、行脚参学!师父批准后,他身穿破袈裟,背着烂蒲团,走到了乐至县,到报国寺挂单。当时,报国寺正在举行观音法会,四众云集,热闹非凡。离欲禅师对报国寺知客僧说:“我是个穷和尚,别无供养,愿意在殿上打坐七天七夜,陪伴菩萨。”知客僧听后不大相信,信众们也觉得他是在打妄语,于是,法会会首和他打赌:“你如果真能打坐七天七夜,不吃不喝,我愿拜你为师,留你当住持。否则赶出山门!”

离欲禅师微笑不语,走到大殿一侧,盘腿跌坐,转眼间,7天过去了,离欲禅师没有起身,又过了3天,禅师才出定,所有人都惊呆了!人们当即争着礼拜皈依,法会会首也信守承诺,离欲禅师成为报国寺住持。当时,报国寺年久失修,禅师发大愿:重修报国寺,数年之间,报国寺焕然一新!

02

医术神奇
治愈无数绝症离欲禅师大慈大悲,除了弘扬佛法以外,他还有非常精湛的医术,只要有前来求医的人,他都会随缘施治,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1935年,离欲禅师来到成都,川军师长范绍增,因子弹深入肩胛骨,发炎剧痛。

医院让他截肢,他不肯,请来一位法国医生治疗,每次诊费400银币,连治40天后,疼痛更加剧烈了。一天,他偶遇离欲禅师,请求禅师为自己医治,禅师随手给了他2颗蜜枣,他服用后,便感觉疼痛缓解,一觉睡醒后,肿痛全消,感觉身下有什么东西,用手摸起来一看,竟然是子弹头!他大为震惊,万分感谢,供养了离欲禅师10万银元!当时川北大旱,饥民遍野,离欲禅师“以工代赈”,不但建成了一座古佛寺,还养活了无数灾民。

禅师神奇治病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国,有人专门前来求医,四川乐至县的唐孝良得了肝癌,他到市里、省里去治病,医生都给他判了死刑。于是,他求离欲禅师医治,禅师见他心诚,便给了他个偏方,不到半年的时间,唐孝良感觉自己的身体好了很多,到医院去复查,神了,他的癌症竟然痊愈了!所有人都觉得震惊无比,唐孝良逢人便说:“我这条命是禅师给我的呀!”离欲禅师以医济世的故事,在民间传扬的实在太多太多,他行菩萨道,以医济世,度化了无数众生!人们都称赞他:“药师佛在世”!

03

清心寡欲 农禅并重
预知往生 选奇人继承

禅师一生生活俭朴,布衣蔬食,不但号召寺院僧众开垦荒林,他自己也俭朴清苦;

他常年住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房间里一张三尺多宽的旧木床,床上的土麻布蚊帐,老蓝布的被褥和床单;

一张烂草席,一个土蓝布包糠壳的枕头,深浅不一的补丁遍布其上,共有一百多个;一张旧书桌,一把旧竹椅,一个装满杂物的旧衣柜,纵使后来寺院重修完成,他也不肯住新房子、用新家具。

1986年盛夏,101岁的离欲禅师带领弟子一行数人,背上行李,去东山寺拜祭本空禅师。在距东山寺还有七八里山路的地方,有人劝离欲禅师坐滑竿,离欲禅师拒绝道:“修行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吃苦。走路也是修行。”随行的众人一听,为之震动,心中也领悟到一些什么。

1992年春节刚过,禅师就吩咐人做白衣白帽,僧众感觉很奇怪,纷纷问为什么,禅师说:你们别管。过了两个多月,禅师说:我欲病危,让出门在外的弟子都回来吧。人们心生疑惑:离欲禅师明明目光炯炯、气朗神清、耳聪目明、头脑清晰,怎么就病危了呢?远方的弟子们赶忙往寺院赶,走到距城4里的地方时,突然闻到阵阵异香飘来,回到寺院,跨进禅师寮房后,又闻到了这种香味,只见师父正在寮房踱步,安详如常,毫无病态。

他见弟子们回来了,就端坐在木椅上,说:“庙子头的接班人张妙首,他现在文殊院,是解放前的大学生,当过考取的县长,他就是这个庙子的接班人,法名叫昌臻,立刻披剃……”人们赶忙去寻找这个名叫张妙首的人,4月17日凌晨5点,禅师的喉咙里发出痰鸣声,人们赶忙去找医生,医生跑来,按太阳穴,摸了脉,摇头表示:“已经走了!”

在成都文殊院的张妙首,16号知道师父找他后,赶忙跑到汽车站,可最晚的一班车也已经开走了,他只能坐17号的早班车,https://t.cn/A6xnXA2S ,张妙首赶到报国寺,走进师父的寮房,心情非常沉痛,立即跪在恩人面前,顶礼参拜。

张妙首当即出家,法名昌臻,后来,报国寺在昌臻法师的带领下,愈发清净庄严!

离欲禅师的墓碑上刻着“世寿107岁”,有人曾问:“师父,人家说你瞒了岁数,是吗?”

禅师说:“何必要说那么大嘛!”

后来,经过四川佛教界人士的调查,结果表明,禅师确切生年1868年,终年124岁!#佛法看世间#

道教法术中的变化之术及隐身法!

道教变化之术由来已久,在汉代已经有不少著名的善于变化之术的方士,至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就有相关记载:变化之术中,比较大的只有《墨子五行记》,本来有五卷。刘安没有仙去时抄出其中的要点,成为一卷。方法是用药用符,能够让人飞行上下,隐藏自己,而且沒有固定的形态,含笑着变成妇人,面孔一绉,成了老头儿,蹲在地上,又变为小孩子,执着木棍,立即长成树林,种下种子顷刻生成瓜果可以吃,画地便成了江河,撮一把泥土变成山,坐那儿便可召来各种美味佳肴,至于凭空兴云、起火,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其次有《玉女隐微》一卷,也能够变化成飞禽走兽的形象,以及金、木、玉石,兴云致雨达到百里方圆,兴雷也能如此,渡大河用不着渡船和桥梁,分身成千人,借着风高飞,在没有空隙的地方进出自如,能吐气变成七彩,坐于原处却看到八极以外,以及地下的事物,放出光芒达到万丈之高,暗室中自能生出光明。但是作法中要步星纲几十种,步法曲折能以弄清,很少有人能够踏准的。至于《淮南鸿宝》和《淮南万毕术》,都不及这本书的。

又有一种白虎七变法,取三月三日所杀的白虎头皮,活骆驼身上的血,虎血,紫绶带,鞋上的花纽儿,和浮萍一起,于三月三日混种下。初长出的草象芝麻苗,结有果实,就用这果实再种,长一次,产生一次变异。共七次种植,用其果实合成药,也能够用来变化形体改变面貌,随意飞行或潜行水底,和《墨子五行记》、《玉女隐微》差不多。除此之外,就不足谈了。

这里说的几乎包括了道教中大部份变化之术。

从内容上看,变化之术可以分为变化自身和变化外物两大类。前者主要为变形易貌、化凡为仙及隐显随心的各种法术;后者有兴云布雨,使万物有无、异类互变等法术。大多数变化之术都以步罡、掐诀、符咒等手段,加以本身炼气、存想等构成,也有相当一部份使用了某些药物,造成了某些化学或者物理变化。

变化外物的法术比较常被提起的有搬运、豆人纸马、缩地脉、划地成河乃至装天等,有些只见于神仙传说,有些则在道书中留下了方法,如道书中有关于“草豆法”的记载,即撒豆成兵、斩草为马,与平常说的豆人纸马差不多。它的核心是用咒术。画灰用坛,置香盘、净水,用大豆一斗二升、净草一束安于坛心,披头作咒,并用《起灵符》等法器,据说可以将之咒成活人活马。缩地脉,神仙家言,地脉随意伸缩,千里可缩成一寸。

如学得此法,“往往甚速於飞空”(《金锁流珠引》卷一七)。据说东汉的费长房得过来壶公传得此术,能缩地脉千里。有的道书说如果学成地轴禹步,存想二十四位地轴神,可以开一寸之地而为万里江山,或万里江山摄为一寸。其法载在《金锁流珠引》卷二七,主要方法是用符箓,掐诀步罡。

变化自身的法术,有飞行虚空、存神驭气、隐沦、分形及一般地变形易貌等等,此类法术种类也很繁多,其要义在于使自己神通自在,打破一切时间空间和通常的自然规律的束缚。这类神通假如真的拥有,那便具有常人所不具备、且难以抗拒的异能,这种异能又可用于不同的目的。因此,它们的传播既可以造福于民,也可加祸于民。所以,道门中对此类秘术的传授有严格的规范,不允许传给心术不正之人。而且认为即使学得正法,若是用于不正当用途,那也会招致失败。正如崂山道士的故事中,王生学了穿墙而过的法术,但妄想用之于入人内室为盗,结果在墙上碰得头破血流。

这类变化自身的法术,大抵也用符咒诀步为主,而且常要配合以内气的运转,和存思,有时也要用药物,如移形易貌(易容术),便要用药。不过,药料的配方都秘而不宣。这种改易容貌的方术只能算是小术,比较重大的法术,如隐沦、分形(分身法)、存神驭气等,便要求带符箓,精存思,内气充盈,踏罡步斗纯熟。这里以隐沦为例,稍事说明。

隐沦,又称隐遁,俗称隐身法。据说能修成此法,便能够使自己的形迹在别人眼皮底下消失,甚至连鬼神也不识自己下落,那么任何灾难也无法临身了。这种隐沦之法,在魏晋时已经有相当系统的发展。

《抱朴子内篇·杂应》记载说:有人问隐沦之道,我说:神奇的方术有五种,坐在那里突然消失也算在里边。但是对增长寿命并没有什么好处,而且在人间无缘无故显示这种神通,反而招致怪异的评议,不足以随便施行。只是可以备来应付兵乱和危急之时,不得已时才使用它,可以免除灾难。服用《大隐符》连着十天,想隐身便向左转,想显身则向右转。或者用玉丸涂在人身上;或是用蛇足散,或是怀中藏著「离母之草」,或是折下青龙之草,身体伏在六丁的方位下;或者进入竹园之中,手中执著「天枢之壤」;或者依河洛书河图的样子造一座石房子,而隐在云层的荫影之下;………或可变为小儿,或可变为老翁,或可变为飞鸟,或可变为走兽,或可变成为草,或可变成树木,或可变形为六畜,或依傍树木成树木,或依傍石头就变成石头,依傍水变成水,依傍火变成火,这此都是所谓移形易貌,不能全部都隐藏的。

从这些记载看,当时的隐身法,主要有用符和用药两大类。用符的,比较高级,可以让人全隐,用药的,则要差一些,只能随不同的环境,变成和环境一样的东西。至於具体的运用方法,抱朴子没有详说,实际上是有特别的讲究的。比如,所谓伏于六丁之下,是指处在六丁的方位,六丁在何处,是需要推算的,而且一般说来,走至这些方位,步伐有一些特殊的样式,即所谓的踏罡步斗。后世隐沦之术的发展,在大抵上沿著用符、用药和对方位的推算、步伐的规定,或者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路数。只是更加强调法师自身运气存想的决定作用。

变化之不仅是道法中的一大类,而且往往是其它道法的基础,比如飞神驭气之术,在上章奏时便要用到。据《长恨歌传》说,唐玄宗在晚年思念杨贵妃,派了道士运用存神驭气之术,即存想自己的元神驾驭着元气,“上穷碧落下黄泉”去寻找香魂,结果在蓬莱仙岛才找到她。这种存神驭气之术是变化之术的一种,常被称为出神、出阳神,也称飞神驭气。自己在原处不动,元神却可以到处往来,到达形体无法抵达的天府或仙境。如上章奏时,常要出神,往三天之上,当三清或玉帝面,递上章表,奏明事由,面聆神旨,带回有关的信息。章奏通常在祈祷、破幽等法事中使用,存神驭气之术在具体运用中便成了其法事的一部份。
#人生感悟##道教##涨知识##修行# https://t.cn/RTv4Ky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林徽因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
  • 还有一大堆的冲泡奶茶 我这个奶茶脑袋是真的不爱喝白开水 是懂我的[泪]dy刷到的 我的心里只有vvvip才会让我主动分享生活的琐碎日常[求关注]我也想成为这样的
  • 目前已有两根小阳K线的修正,结合昨日的整理修正走法,接下来会转阴再惯性的摔低,故早间的反弹是一个空点,随着日线和4小时的放量,日内短线在摔低之后,低位的空单及时
  • 站在山顶,满山遍野,到处盛开着洁白的梨花、黄色的连翘花、粉红色的桃花,一阵微风袭来,一股幽香直入肺腑,在这如画的春天里,在春花烂漫的气氛中,田野、农舍、山花完全
  • 心无所谓才叫随遇而安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我们没必要假装过的很好,没多少人在乎你好或不好,该吃吃,该喝喝,追求一定基础的物质,在适当让自己精神愉悦一下,你我都是
  • #每日一善# [心][心][心]#阳光信用#厚米私语蓝色,浸润舒爽想象都能令人心动且神往即使初见时未曾沉浸其中触之后已无法单纯用沉迷形容林则徐老先生说过:『海纳
  •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身不由己,又无能为力,在时间面前,我们就是行者,对人生而言,我们就是过客,由不得你选择,必须接受,不允许你退缩,必须前行。”是啊,人生,给自己
  • 我曾经也曾愤世嫉俗,总感觉自己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睁着眼的人”但随着我读的书越来越多,认知不断拓展,我才认识到自己的可笑——这个世界远比我想象中更加复杂,但也没
  • 一些意境超美的冷僻词,领略不一样的中文之美! 1.望舒:月亮神;月亮。 2.瑶碧:清澈的江水。 3.拂衣:归隐。 4.潇碧:指竹。 5.晴曛:日光照射
  • 看了网友发的女主在结婚仪式上那段“你要感谢本美女来拯救你,你共情能力差……”之类的让嘉宾都翻白眼的话,我相信在家世、阅历、颜值、社会地位各方面都优越于自己好几倍
  • 到底要怪我舍不得吵醒它没有关好门还是它觉得我这里让它不舒服跑掉真的觉得油条和拍它的人都超级可爱[抱一抱]感谢没有让它成为流浪猫坚定的选择它我最满意的一张素描在大
  • 2.今天的风可真把我吹明白了,原来没有爱可以,但是没有秋裤不行!12.幸亏我没对象,不然这么冷的天还得出去约会~13.他人笑我穿得厚,我笑他人冻成狗。
  • 在高原,尘埃铺开道路,一只只民族的蝴蝶,扑闪天空的蓝。乡村大舞台,指尖触到的地方,天空一蓝再蓝,眼睛湿润,彩袖飘过的时候,泪水驻足。
  • 虽然龚可能也只是开玩笑,但我就是很敏感嘛,会从言语中揣测别人的心情,一旦感觉别人对我不满了就特别伤心不安莞婷昨天说我是不是得了“必须让所有人喜欢我”的病,我回答
  • 一点都不绿的绿野仙踪#福州美食[超话]#食物治愈4.0牛油果上瘾的几天 牛油果+(日式酱油+芥末) 很赞1⃣️切的好丑 2⃣️面包一定要烤焦焦的 脆脆的感觉 造
  • 爷们儿说:不是嫌弃,是没有哪个女生穿黑袜子的,而且我的那个袜子那么臭[笑cry][笑cry]好吧好吧。✌️尽管生活在忙碌 也要认真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我本人也是有一
  • 9月-10月小记[照相机]图一着迷于你眼睛 银河有迹可循图二 长江图三 这个水果长得很别致 其实它是猕猴桃图四 长岛冰茶和莫吉托 好喝和好听图五 吃早饭需要跨长
  • 人,一撇一捺虽简单,做人一世只百年,却要经历各种各样的难,生活里面有挑战,感情里面有心烦,你我都一样,没谁能避免!你走过的路,你吃过的苦,只有你自己最有体会;你
  • 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充满玩趣又不失时尚,面料是今年火爆全球的达国标绿标环保棉材质!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充满玩趣又不失时尚,面料是今年火爆全球的达国标绿标环保棉材
  • 客厅无主灯设计,餐厅为了搭配岛台选择一字吊灯,灯光打在岛台上,保证照明外,氛围感也很好。全屋通用的奶油色TOP2:牛奶白(67YY 88/044):红遍全网的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