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心靈-第794集

「何謂真實之際?」下面給我們個解釋, 「正如蓮池大師《疏鈔》中,所開口便道者: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背向。大哉真體,不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 這就是真實之際,這些話是形容,這是真心,是我們自己的真心。 真心靈,我們今天講反應非常敏捷,明是智慧,洞是洞察,徹是徹底究竟,這對什麼?對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 自性起作用,自性本的,它的樣子湛寂常恆,湛寂是不動,湛然、清淨、寂滅,沒一個妄念。 我們常常介紹給同學,提醒同學,自性是什麼樣子?不起心不動念就是自性起作用。 起心動念是阿賴耶起作用,阿賴耶是迷。我不用妄心,我用真心,真心是覺,本覺、自覺,靈明洞徹,湛寂常恆,它起作用就是大覺。 下面還是形容這兩句話,非濁非清,濁是染污,清是清淨,它有沒被染污?沒。 惠能大師見性,頭一句話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那個清淨就是此地非濁非清。濁跟清是相對的,沒濁哪來的清?沒清哪來的濁?它是相對的。 自性裡頭找不到一法是相對的,沒,所以它也沒背也沒向,它是一體。所以佛也眾生,佛是覺,眾生是迷,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迷悟。 它在哪裡?處不在,時不在,那是真心。佛完全明白,為什麼?所障礙他全放下。我們今天障礙放不下,所以沒見到真相。我們要努力去放下,放下之後真相大白。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從今日起,我們要作佛!不幹別的,就是要成佛。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心想事成」,我們心想成佛,當然就會成佛,想成菩薩就成菩薩。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宇宙萬法是從哪裡來的?就是我們想像而現的。心裡想什麼,就現什麼,所以想佛就現佛,想三惡道就現三惡道。

《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為眾生成佛機熟人而說的。你是成佛機熟的人嗎?

(三)『大乘』

「大乘」:喻也。乘以運載為義。此經所示,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是能乘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強名大乘。

乘,是運載的交通工具。經中的大乘是比喻。「大乘」這個名詞,是不得已勉強建立的,故說「強名」。佛法是平等法,沒有大小。大小乘是從眾生種種分別、執著上假設建立的名稱,使初學的人容易理解。

大乘法是菩薩所修的道法。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

大乘是對小乘說的,小乘人只求自利,而對他人無慈悲心。大慈大悲是由平等心生,佛心是平等的,佛對眾生應機說教,佛在世時,任何人遇到佛沒有得不到利益的。

我們「能念的心,本來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佛的意思是覺,覺悟的心就是佛,佛是覺悟的意思。誰覺悟?心覺悟!心迷了就是眾生,覺悟了就是佛,所以生佛平等,都是一個心。心有沒有覺迷?心沒有覺迷,是人有覺迷。覺悟了,我們的心就叫作佛;迷惑了,我們的心就叫作眾生。其實真心之中,也沒有佛,也沒有眾生,也沒有覺,也沒有迷。常寂光裡無一物嘛。我們細心去體會,「能念的心,本來是佛」這一句意思很深。能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覺心。不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迷心。你要問,我的心什麼時候才能覺悟?念阿彌陀佛就覺悟。什麼時候迷?不念阿彌陀佛時就迷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古德講,「起心念佛」是始覺,開始覺悟;「所念之佛」(就是所念的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覺。起心念佛就是始覺和本覺(合拍了)。始覺跟本覺不二,是一個覺,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就成佛!你要把佛忘了,就是迷惑,就是顛倒。所以,這一句佛號,二六時中決定不可以暫忘。大師以這個意思解釋「大乘」,圓滿到了極處。能念的心,是「能乘大」。所念的佛——阿彌陀佛是究竟覺,這是「所乘大」。所以古德說,念佛法門是大乘中的大乘,圓中之圓,專中之專。真是不可思議!

(四)『無量壽』

「無量壽」含義無量。梵文「阿」譯作「無」,「彌陀」譯為「量」。這個「無量」指一切無量,智慧、德能、才藝、壽命均無量,都是本來具足的。六祖在五祖會下開悟的時候說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我們所求的無量以壽命為第一,如壽命短,什麼都幹不成,所以,無量壽的「壽」字有代表性。

梵語阿彌陀。阿彌陀三字密語,含無量義。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全都包括在內了。

在經題中,「無量壽」三個字是主,最重要的就是這三個字。

梵語「阿彌陀」,譯為「無量壽」。阿彌陀三個字是密語,就是密咒,是咒中之咒。有人問道,念佛人還要不要念楞嚴咒、大悲咒、往生咒等等?當知「阿彌陀佛」是咒中之王,念阿彌陀佛,那些咒就不要念了,都包括在咒王之中。你念那些咒,不能包括阿彌陀佛;你念阿彌陀佛,把那些神咒都包括在內了,無上的神咒,無上啊!《心經》最後的「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說的就是阿彌陀佛,不要去找別的,彌陀名號即是無上神咒。名號含無量義。

「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實際上,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裡,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光明,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無量的一切都包括在裡面。一一皆是無量無邊。在無量無邊裡,哪一個無量最重要?當然壽命最重要。如果沒有壽命,縱然有無量的財富,誰去享?所以一切無量裡,以壽命為第一。

取這第一義,最重要的是真正的無量壽,道道地地的無量壽。也有同修看到經上說,將來阿彌陀佛佛法緣盡了的時候,也入涅槃,觀世音菩薩接著就成佛。這樣說起來,阿彌陀佛的壽命還是有量的。怎麼可以稱無量壽呢?是的,佛在經上確實有這麼一說,觀世音菩薩滅度之後,大勢至菩薩接著成佛。

可是,阿彌陀佛的壽命,你去算算看,能算得出嗎?佛在經中說,假設十方眾生都證得辟支佛果,神通皆如目犍連,共同計算,盡他們的壽命都算不出來。那只好說「無量」,真的是無量壽。

阿彌陀佛是不是真的入滅?本經上說「於此中下而現滅度」。在上根心目中,佛沒有滅度;示現滅度是給中下根人看的。可見滅度是示現的,不是真的,真的是無量壽。所以我們不要懷疑,不要打妄想。

「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整個西方極樂世界,一句「阿彌陀佛」都包括盡了,沒有一法能超出其外。這一部經,字字句句也在一句「阿彌陀佛」含攝之中,也出不了阿彌陀佛範圍之外。

不僅是本經,西方,乃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依正莊嚴,種種萬法都不出這一句「阿彌陀佛」範圍之外。這才知道,這句名號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念佛法門,雖然看起來很方便,很簡單,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一教就會,常念常熟。可是要把它念好,念得一心不亂,念得三昧成功,就很不容易,這要有一個過程。比如我們要拿一根線,把一百零八粒佛珠串在一起,連接起來,不要使它斷線。念佛也要這樣,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唐朝有個大詩人白居易,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對修的念佛法門非常誠懇,他這樣說,我把他說的話原文給大家讀一下:

「余年七十二,不復事吟哦。

看經費眼力,作事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

行也阿彌陀,住也阿彌陀,

坐也阿彌陀,臥也阿彌陀。

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

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

這就是白居易大詩人的一段話,他念佛就是這麼念的。

如果我們念佛人能夠像白居易這樣,誠心誠意放下一切,持名念佛,沒有不成就的,這叫做念茲在茲,一心念佛。

我曾經讀過一首詩,叫作行住坐臥四時念佛詩。

現抄錄如下,與同修們共同分享。行住坐臥分四段。

(一)

行時正好念彌陀, 一步還隨一佛過,

足下時時遊淨土, 心頭念念離娑婆。

傍華隨柳須回顧, 臨山登水莫放他,

等得阿儂生極樂, 十方去來任如何。

這是行念佛。

下面看住:

(二)

住時念佛好觀身, 四大之中那一真,

我與彌陀非兩個, 影兼明月恰三人。

空房漸朽應難往, 淨土雖遙尚易生,

何日如蟬新脫殼, 蓮花胎裡產金身。

這是住時念佛。

坐:

(三)

坐時念佛足跏趺, 身在蓮台華正敷,

毫相分明隨念見, 金容映現與心符。

事如夢幻元空寂, 理到圓融非有無,

何日池頭捧雙足, 親蒙頂上灌醍醐。

最後臥念佛:

(四)

臥時念佛莫開聲, 鼻息之中好繫名,

一枕清風秋萬里, 半床明月夜三更。

無如塵累心難斷, 惟有蓮華夢易成,

睡眼朦朧諸佛現, 覺來追記尚分明。

我讀這首詩的時候,我覺得說得太全面了,我們每個人可能都能從中受益吧。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常识】竹林七贤】人文常识——竹林七贤

“ 七贤简介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但其作品都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最后因与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而导致分崩离析。
1. 山涛

山涛(205年—283年),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山涛是竹林七贤中最年长的一位,且“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都是山涛发现的,而向秀也是由山涛发现并介绍给嵇康和阮籍认识,因此山涛是竹林之游实际的组织者和人事核心。同为竹林七贤的王戎对他的评论是:“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虽然山涛与嵇康、阮籍情意甚笃,但是志趣其实并不相同,从嵇康与之绝交一事,可以看出山涛走的是另一条仕途道路。
2. 嵇康

嵇康(223年-262年)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国至(今安徽宿州市西南)人。他崇尚老庄,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讲求养生服食之道,著有《养生论》。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巨源),后来投靠司马氏,当了吏部尚书,曾劝他出去做官,他遂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加以拒绝。嵇康所撰《声无哀乐论》,认为同一音乐可以引起不同的感情,断言音乐本身无哀乐可言,而其目的则在于否定当时统治者推行的礼乐教化思想。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嵇康因为善弹此曲而著称,曾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因此被称为绝唱。此外还有《琴赋》《难自然好学论》《赠秀才入军诗》等作品。
4. 向秀

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魏晋间文学家,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与嵇康等友善。向秀本隐居不出,景元四年 (263)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此时写作《思旧赋》。后任散骑侍郎,又转黄门散骑常侍。向秀好老庄之学,当时《庄子》一书虽颇流传,但旧注“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作《庄子隐解》,解释玄理,对玄学的盛行起了重大推动作用。但向秀未注完《秋水》、《至乐》,后来郭象在《庄子隐解》的基础上补完《秋水》、《至乐》注释,又加发挥成为今日所见的《庄子注》。
5. 刘伶

刘伶(约221年-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州)人,魏末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刘伶好饮酒,唯著《酒德颂》一篇。
6. 王戎

王戎(234年─305年),字濬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西晋大臣。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七贤中年龄最小、最庸俗的一位。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惠帝时,官至司徒。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
7. 阮咸

阮咸,字仲容,“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叔侄二人时人并称为“大小阮”。他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山涛认为他“贞索寡欲,深识清浊,万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职 必绝于时”, 但晋武帝认为他耽酒浮虚而不为所用。有一次,他的亲友在一起喝酒,他也来参加,不用酒杯,而是用大盆盛酒,喝得醉醺醺的。阮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为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有著作《律议》传世。

模拟题

01
(单选题)魏晋时期,有七位思想家常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竹林七贤”分别是(

)。
A.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B.嵇康、阮籍、曹植、山涛、向秀、孔融、刘伶
C.嵇康、阮籍、道安、曹植、向秀、孔融、山涛
D.嵇康、阮籍、慧远、刘伶、王戎、阮咸、向秀
【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纵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肆意欢宴。后遂用“竹林宴、竹林欢、竹林会、竹林笑傲”等指放任不羁的饮宴游乐,或借指莫逆的友情;以“七贤”比喻不同流俗的文人。故正确答案为A。

公基研究院
02
(单选题)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

)写给山涛的。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写给朋友山涛(字巨源)的一封信,也是一篇名传千古的著名散文。这封信是嵇康听到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荐举他代其原职的消息后写的。信中拒绝了山涛的荐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不可加以勉强。他强调放任自然,既是对世俗礼法的蔑视,也是他崇尚老、庄无为思想的一种反映。故正确答案为B。

公基研究院
03
(单选题)《广陵散》是被称为“竹林七贤”中的(

)善弹,后被当做“绝唱”的代名词。
A.山涛

B.嵇康
C.向秀

D.阮籍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嵇康因为善弹此曲而著称,曾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因此被称为绝唱。故正确答案为B。

公基研究院
04
(单选题)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的安徽籍竹林七贤精神领袖是(

)。
A.向秀

B.嵇康
C.刘伶

D.王戎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竹林七贤”是曹魏正始年间文坛的代表作家,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
A项错误,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好老庄之学,作《庄子隐解》,是注《庄子》中很有影响的一种。
B项正确,嵇康,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C项错误,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性嗜酒,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生活。
D项错误,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
故正确答案为B。

公基研究院
05
(单选题)孔融是(

)的代表人物之一。
A.建安七子
B.竹林七贤
C.明代前七子
D.明代后七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B项错误,竹林七贤有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C项错误,明代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
D项错误,明代后七子是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余日德、张佳胤。
故正确答案为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把油灯放在佛陀面前的众灯之中,自立佛前,发誓祈愿:“如今我贫穷困苦,只能用此小灯供养佛陀,祈愿以此功德,让我来世得到智能和光明,灭除一切众生的愚昧黑暗。把油灯放
  • “年少时我们有足够多的理由去认真喜欢一个人,而长大后我们有同样多的理由去认真辜负另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
  • やっと分かった純で欲という4文字、これこそ姉、妹の食いしん坊の男だ!小さい滝くらいありますからね(笑)。
  • 对有实力可以自主复工的企业,要督促其尽快全面复工;对资产大于负债、资金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通过纾困基金、并购贷等形式,由政府平台公司果断接手,先复工再清算。对有
  • #张佑赫[超话]# 【arcadebarseoul 20200212 ins_】今天是90‘KOREA HIPHOP DAYDEUX,玄镇英,Taiji Boy
  • #SLH新成员#这座迷人的新巴洛克式城堡最初是一位19世纪男爵为他心爱的妻子而造如今已成为一座别致的童话度假胜地匈牙利·图拉博塔尼克城堡BOTANIQ Cast
  • #宋雨琦可盐可甜# #宋雨琦未来可期# 【图片】220916 更新@宋雨琦_G-I-DLE 相关1P[©ACBFuse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雨琦个人小相机【
  • 肖战安热沙品牌代言人 恭喜肖战 恭喜安热沙 肖战好帅 肖战正能量艺人 肖战我喜欢你 小飞侠喜欢优秀青年演员肖战 肖战顾一野 王牌部队肖战 肖战唐三 肖战斗罗大
  • 其实对于狐狸而言,小王子爱不爱自己,有没有留下或许并没有关系,她用心爱了,也用心帮助她所爱的人学会去爱,这样就已经够了。小王子选择离开了这里,临走的时候玫瑰向他
  • 【“女生最想成她票选” 2人妻竟狠赢千年一遇美少女夺冠】在竞争激烈的日本演艺圈当中,想要大红大紫除了要有坚强实力外,亮丽的外表更是不容或缺的。越是想要越是在意,
  • 14、洗碗机买谁家:方太、老板、西门子。14、洗碗机买谁家:方太、老板、西门子。
  • 忽然间,我觉得生命好神奇,才短短一个星期,就让从和他们的相处中,更加懂得爱,懂得珍惜生命,更害怕失去…才一个星期,误以为小蓝飞走使我如此伤心…希望他们永远健康的
  • 想起从前那么多喜怒哀乐,我觉得我和下沙是血肉相连的,它是我一生的白月光了,我曾在那里许下最真挚的誓言,我要陪你走过的,不止学林的秋,我要带你成长的,不止青涩的忧
  • 小时候不懂那句“严重似情侣讲分手”现在再去回味 感觉每一句都好好“实实在在踏入过我宇宙 即使相处到有个裂口”每一句都是他在唱 每一句唱的都是我们一开始说“没法当
  • 此间六杀青宅家,似近又远,就是聚不了,只得托物言情了。这世间,如若思念有声,早已如雷灌耳,震耳欲聋。
  • 张威呢,和我在一起收获最多的就是快乐了吧[笑cry]我们的感情也是平平淡淡的,有培养出来的默契也有拌嘴争吵,他会陪我一起笑,会看着我闹,会听我唱的歌,对我很有耐
  • 七七八八试用过不少牌子的卸妆膏,且初依旧是我的心头爱!这个和柚子是我本命卸妆[苦涩] 我已经购买过!
  • 6月份MPV销量排名TOP15:MPV市场表现不一,只有五菱宏光和别克GL8突破了万辆大关,但它们都出现了同比大跌,丰田赛那、传祺M8和本田奥德赛入榜前五,丰田
  • 但能坐等吃的,何乐而不为呢[嘻嘻])结果因为太赶出门,忘记了去接距离家里1.5km的卢姑娘,被狠批了![鼓掌]刘爸爸告知,今年减产了,如果是丰收年,连摘两个星期
  • 但很遗憾的是以上清晰这部分是前情提要,本文的主线是主角这一辈,写得很混乱,我大概捋了一下是这样的:主角小木和发小们活在民国,前面也有一段美好时光,但好景不长,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