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上海众多社区纷纷倒退回“母系社会”。

我身边的朋友大多数都是一线城市进城务工人员,所以这次在上海被封控在家中的朋友也很多,我通过与他们聊天发现了一个很鲜明的社会规律,我认为这种社会形态很有社会学的分析价值。

首先,普遍性的基层自组织的确立: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说过,石家庄封城一个月,我八十多岁的外祖父与外祖母隔离在一个小区,他们压根不会使用网购,全靠社区干部、居委会和志愿者的帮助,非但没有饿肚子,隔离结束后物资还存了一冰箱。但是上海的疫情中,基层组织是缺位的(这个上一篇文章中分析过,本文就不展开叙述了),所以市民普遍构成了“基层自组织”——反正该处理的问题都得处理,没有组织来,那就“自”组织。

最有研究价值的内容就在这些“自组织”的内部,我通过跟我这些朋友们聊天,并查阅了相关新闻与其他上海市民的自述,发现了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这些基层自组织,具有鲜明的原始社会中“母系社会”的特点。

在封控的生活中,小区居民会自发组织团购,而团购的组织者往往是女性:她们负责联系团购,联络居民,制作Excel表格,收取费用……而男性则更多成为体力劳动的志愿者:团购来了负责卸车,再挨家挨户发放物资。老人家则提供技术指导,年轻人帮他们团物资,他们教年轻人做饭技巧。

就我所知的众多故事来看,上海人民在基层自组织过程中发挥了充分的主观能动性与互帮互助精神:团购“团长”劳心劳力,联系各种渠道,有的时间来不及收钱,直接自己垫付,还要跟商家与配送斗智斗勇,绝对是一个非常考验综合能力的岗位;志愿者物资搬上搬下非常辛苦,尤其是类似鸡蛋等物资的卸货与搬运,同样需要很强的技巧性。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团长们的Excel技巧掌握得越来越溜,志愿者们的装卸水平也不断精进,大家在老人家们的指导下做饭水平日新月异……是在疫情倒春寒之下,难得的温馨画面。

我觉得这里非常值得分析的现象就在于,各小区的组织形式与原始社会“母系社会”有几分类似:女性作为团长,负责组织生产、采集与分配;男性搬东西,就是负责狩猎,防御野兽与建设工作;老人负责技术传承与精神象征,并会做一些辅助性工作。而且我查了查数据,发现初步估算,参与团购的女性团长占95%,不管这个数字是否精确,都说明了我所了解的这个现象并不是个例,而是具有普遍性研究价值的。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了人类社会由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发展的观点,现代人类学研究证实了这一论断,并进行了诸多细化:比如母系社会中人们并非“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是母系家族拥有经济与政治权力,“子”是属于“娘家”的,舅舅们也往往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的母系部落发展为父系部落,同样也有很多母系部落往往因为父系部落的征服而消亡。

母系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家族中女性长老、或母系家族中男性(舅舅、舅爷),掌握了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的分配权。因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女性普遍从事采集工作,男性从事狩猎工作。狩猎这种事要看运气的,搞不好就跟钓鱼佬一样“空军”了,但是女性采果子往往是旱涝保收的,这样女性在生产中的地位就高于了男性,所以社会架构由母系家族展开。等到了部落从迁徙变为定居,农耕生产方式的普遍出现,男性体力优势就展现出来了,尤其是在战争中的优势,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古代人类文明社会了。

当然上海的现象不能完全类比“母系社会”,但是我很好奇的是,女性做团长、男性做志愿者这种分工是如何发生的:是女性主动掌握了团购渠道,男性发现自己也得干点什么,于是选择了装卸与配送?亦或是男性认为有体力优势,必须负责装卸与配送,所以女性去负责定菜与团购工作呢?

我个人判断,这两件事情的发生,并不存在先后顺序,就好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是同时发生的生产分工。

根源就在于疫情之下被封控的小区,生产力水平非常之低,降到了原始社会的层面。比如出现了频繁的“以物易物”现象,这就是低生产力水平的体现,所以出现母系社会的特征也就毫不意外了。

为啥原始社会能搞公有制、人人平等呢,因为不这样搞就活不下去了,就被大自然战胜了。就像为啥团长们能放心大胆地垫上自己的钱一样,因为你但凡有一家不给钱,那以后团购就不带你了,你准备饿死吧。所以在这种普遍匮乏的大前提下,“群体无意识”地复制了原始社会的模式。

另外一点也是我一直提的,家庭中男女所承担的家务劳动比例是不平等的,普遍来看女性往往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相关阅读:《我们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但问题的根源不在年轻人身上》)。所以团购买菜这种事情,在文化“潜规则”之下成为了女性所负担的责任。在这次上海疫情之中,能在社交网络上看到许多家庭主妇吐槽自己丈夫“没用”的。男权制的社会分工之下,普遍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现象,女性被间接剥夺了社会劳动与社会上升通道,成为了婚姻与家庭的附属品。然而疫情之下,“社会”这个“外”没有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生活成为了一切中心。这样“母系社会”的出现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

我写这篇文章是想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体现。上海疫情之下以街道、社区、居民楼为单位的小个体所展现出的特质,是非常有社会学的分析价值的,本文只说了一些很浅显的东西,希望能有学者做更深入的研究。

第二,居民自下而上的主观能动性固然重要,疫情期间互帮互助的故事固然感人,但这终究还是类似“原始年代”的“母系社会”组织生产模式。在现代社会中,充足的物资补给、发达的物流运输、完备的政府组织架构、积极的社会治理,本可以不需要居民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如此卖力。我总是喜欢用我亲身经历过的石家庄的疫情来举例子,我八十多岁的外祖父外祖母单独隔离在一个小区里,完全不会网购的他们靠居委会、社区干部、志愿者的帮助顺利度过了疫情——这就是现代组织的功效,它终究是要比自发的“以物易物”“母系社会”先进的。

尤其是基层自组织也有失效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小区都会建立成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原始共产主义”氛围,有的地方因为种种原因与巧合,已经提前进化到原始社会互相攻伐的阶段。虽然是极少数恶性事例,但也确实让人寒心,因为大家最近看到的阴间新闻已经够多了,我这里就不再叙述了。所以我们不能把一切寄希望于基层自组织的完备,还需要有承担更多责任的先锋队在,每个人民要是觉悟都这么高,大家早就跑步进入到共产主义了。先锋队在抗疫工作中不可缺位。

这里不只是在暗示上海,很可能各个地区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央行宣布降准,告诉我们7大信息

4月15日晚间,央行宣布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

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央行负责人表示:

1、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2、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

主要看点:

1、此次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比上一次少,上一次是在去年12月6日,释放的资金量高达1.2万亿。

2、此次降准实施时间在本月20号以后,意味着本月20号公布的最新一期LPR不会下降。

通过降准,我们可以大致观察出2020年疫情后,货币政策出现了“偏松-略紧-偏松”的转变。

1、2020年3月-2021年3月:这段时间的主要标志有3个,一是降准,二是MLF操作量大,三是广义货币M2增速保持在两位数(听不懂的后面我会讲)。

2、2021年3月-2021年7月:主要标志,一是没有降准,二是M2增速降为个位数。

2、2021年7月-现在:主要标志是又进入到降准周期。

一、何为降准?

降准和降息被称为力度最大的货币政策工具。降准是“印出货币”,降息是“让钱更便宜”。

降准是怎么做到的?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主要盈利点是存款贷业务,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从中赚取利息差价。

储户在银行存100块钱,利率2%,对银行来说,最优的效果是把全部的100块钱都拿去放贷,利率5%。

但在现实中做不到,监管规定,银行每吸收一笔存款需要冻结一定比例的资金,之后才能拿去放贷。冻结的资金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冻结的比例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假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100块钱的存款,银行需要冻结10块钱。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降准,把存款准备金率降到5%(只是举例,现实中不可能降那么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银行只需要冻结,剩余的95元可以拿去贷款了。

可见,降准后会带来:流动资金更加充裕、贷款能力明显增强。

二、为什么要降准?

主要原因只有一个:稳增长。

经济永远都会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取得动态平衡。

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稳增长的比重会上升,反之,防风险的比重在上升。

目前经济主要风险是通胀风险上升(疫情影响、俄乌局势影响),宏观负债率高(受货币增速、资产回报率影响)。

考虑到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稳增长、稳增长,所以需要降准、需要货币适度增长。

三、为什么很少听到欧美等国家降准?

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为什么高?

主要是中国01年加入世贸后,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顺差扩大。按照规定企业赚得美元等外汇需要结汇,即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在这个获得中央行获得大量的外汇储备(今年3月末我国外储规模达31880亿美元)。另一方面,大规模“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必然导致市场上的人民币“泛滥”。

这时候央行采取的措施是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冻结商业银行更多的资金,从而限制其货币派生能力(放贷),收紧市场的流动性。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粗略认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准是放水,升准是抽水。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相比其它国家高得多,比如2011年一升达到21.5%。

现在又为什么降准呢?主要是因为稳增长,另外是因为中国法定存款准备率仍高,有下调空间。

还有一点,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到一定规模,达到高基数后,外贸增速有所放缓。也就是说通过“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方式创造的人民币减少,这时候只能是通过降准来增加人民币了。

欧美国家之所以很少降准是因为它们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低,没有降准的空间。比如发达国家的存款准备金率只有1%、2%。

四、此次降准能创造多少货币?

我们一般认为,广义货币(M2)总量是社会上的总货币量。截至3月份广义货币总规模接近250万亿。

广义货币(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当前的货币乘数大约是7.5倍,此次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约5300亿,这5300亿可以粗略地认为是基础货币。

那么理论上此次降准最多可创造广义货币(M2):

广义货币(M2)=5300亿×7.5=3.9万亿

五、降准后,还会降息吗?

利率改革后,我们理解中的降息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存款层面:存款基准利率下降,这个利率从2015年到现在就没有动了,如果下降影响很大,短期内下降可能低,长期来说下降是必然。

最新的消息是:利率自律机制鼓励中小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上限。

据财新、财联社等主流媒体:据悉近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BP)左右;这一要求应并非强制,但做出调整的银行或将对其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有利。目前,已经有地方城商行收到了通知。

如果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降,也算是一次定向降息。

贷款层面:

1、MLF利率,它是商业银行从央行那借钱的利率,是最重要的政策利率。

2、LPR利率,它是被称贷款指导价,所有的贷款利率都以它为参考。LPR利率每月20号公布。

MLF利率、LPR、降准它们之间的关系:MLF利率降那么LPR必然降,降准后LPR有可能降,也有可能不降。

MLF利率一般一个月公布一次。本月的MLF利率在15号公布。结果显示1年期MLF利率维持在2.85%,与上月持平。

那么此次降准后,是否会起到降息的效果(LPR降)?本月基本没有可能了,因为降准25号才实施,但LPR本月20号就会公布。但有可能让5月20号的LPR下调。毕竟之前也发生过,比如2021年12月降准之后,1年期LPR下调了5个基点。

六、各球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情况是怎样?

我上面说过,疫情之后,中国货币政策出现了“偏松-略紧-偏松”三个阶段。由于前期中国对疫情控制得比较好,经济很快恢复,货币政策随后转入略紧阶段以防风险。

而现在全球主要国家刚刚走出疫情,前期宽松的政策开始退出,转而进入加息潮中。

可以这么说,目前主要国家正在进入中国已经走过的第二阶段。

目前宣布加息的国家已经有:美国、新西兰、加拿大、韩国等。

总体上路径是:减少印钞-加息-缩表

七、降准会有什么影响?

1、股市:单次的降准不会对A股产生直接影响,有研究表示:

历次降准落地后一周市场上涨概率较高,创业板指与沪深300上涨概率均达六成;而从涨跌幅中位数看,降准落地后一周创业板指表现优于沪深300,风格上成长和消费优于周期和金融。

不过,降准很难对次日的股市产生显著影响,一是因为降准已经有预期,不新鲜。二是降准的宣布到正式兑现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如果拉长来看,降准周期就是宽松周期,也是低利率周期。多次降准的必然发生质变,指数反弹是大概率的。

2、楼市:降准对楼市有直接影响。

1.降准意味着银行资金更充裕,放贷能力更强。购房者和开发商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

2.利率有可能下降。有时候降准会导致LPR下降,相当于实际贷款利率下降,这时候对楼市或多或少都有影响。

今年楼市在缓慢回升的过程,少数城市成交量已经起来了。随着降准降息次数的增加,有更多城市楼市回暖还是值得预期的。

3、人民币汇率:

本月直到现在没有降息,而是降准就是避免汇率波动。

4月11日上午,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一度倒挂,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764%,而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是2.75%,美10债收益率高于中10债这是2010年以来的第一次。

降准虽然也会使人民币汇率走低,因为钱少了,市场利率会降。但是降准不会那么直接,因为LPR是“实际贷款利率”,而不是国债收益率。

中美之间的利差主要还是比较国债收益率。

人生第一次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棒的自己
每集35/分钟左右,真的是每一集都有泪点,直戳心脏,直击灵魂。相似的情感,相似的情景,又真又实。
从一个婴儿诞生世界为之改变,一切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关于万物之始,我们总是心存浪漫,然而对于其中的艰难,有时候我们却无法预料。当我看到人生初见的春和景明让我"哇哇哇哇"[泪][泪][泪][泪][泪],当我听到穆庆云的诗我的心揪成一团,我无法想象她是如何挺过一个个黑暗的夜晚,吃过一顿顿只有一个人的饭菜。是,作者说的对,人类最强大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豁出一切的勇气。当我看到这一句世界上最动听的话“你的肿瘤是良性的”时,我自己陷入回忆久久不能自拔。当我看到残友培训基地的一张张笑脸,心里更多的不是怜悯而是尊重和敬佩,当看到王昭军再次遭遇火灾时,我真的问了上天好多个“这到底是为什么啊?”一句“老伴”,一生相伴,这几位老人的相守让我也很明白婚姻其中的意义和承诺,还有太多太多太多的感动,很喜欢老巢爷爷的诗:千般难舍千般舍,万事不甩万事甩。愿你我一生平淡而有意义♥️♥️♥️♥️
1.出生
2.我快被妈妈搞疯了
3.我在爸爸看不见的地方偷偷长大
4.当兵
5.上班
6.结婚
7.进城
8.买房
9.相守
10.退休
11.养老
12.告别
生活就像一条溪流,身在其中时,你总是很难去察觉到其中变化的力量
生的对立面不是死亡,而是遗忘,当你老到忘记什么是爱?我拿什么来爱你?
"朋友"12画,"恋人"12画,"爱人"12画,"家人"12画,12是四季的写照,12是人生的缩影。#纪录片推荐 #纪录片 #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纪录片分享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人生第一次 #高分纪录片 #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纪录片推荐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现在虽仍有不良商家用虹鳟冒充三文鱼,但是虹鳟鱼已无法在市场上再冒充三文鱼卖。现在虽仍有不良商家用虹鳟冒充三文鱼,但是虹鳟鱼已无法在市场上再冒充三文鱼卖。
  • #张凌赫[超话]#没收的游戏机玩了许久的俄罗斯方块,我是真的很无聊啊#张凌赫[超话]# zlh#30天安利张凌赫# zlh#张凌赫谢危# day 14[doge
  • 桥梁的贯通,铺开了群众致富的康庄大道,也加快了杨成庄乡乡村振兴的战略步伐。富民桥的修建是杨成庄乡2022年“十项民心工程”重点工作之一,对村民来说,这座桥的通车
  • 百忙之中的你,挤出时间的缝隙,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都分享给我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新疆摄影家# 【像语】过年了大家都得説点吉祥话,初五,恭
  • #人生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扮演自己# 越长大越难做自己,我们要跟着所处的环境走,有很多时候自己讨厌那种感觉,但是自己也要顺从,不顺从做自己好像你会被所有人讨厌,她们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别焦虑,人生总是会有不如意的,生活从来都是泥沙俱下与荆棘并存 ,来日方长,我们带着诚意慢慢来。 ​#每日一善[超话
  • 赵露思 肉丝 Rosy 957 zls 赵ls 赵露s 蒸馏水 自来水 赵露思生图 粉丝 头像 露人 壁纸 新剧 射箭 私服 工作室 身高 助理 穿搭 且试
  • 新品上市【小香实拍】2017秋冬美腻专柜同款 超模走秀款 多用包包.可单肩斜挎手提.专柜原版皮料 搭配编制链条 让时尚精们“浪”起来✨刘雯同款 各路明星/时尚主
  • )​人缘好 有一群兄弟​武力值很高 能保护我并带我一起训练为人孝顺爱吃醋[可怜]#小水滴书单##新余学院##新余学院[超话]#如果你感到无助不妨看看这本书吧[抱
  • #田书臣1026生日快乐#【阿华田的愿望录】阿华田们~[打call]想看#田书臣[超话]# 在生日会现场完成什么样的挑战呢?带上#酷狗首唱会#话题并转发本条微博
  • #你好 黄河守护人#【#男子巡河35年研发9项国家专利#】齐爱民1986年从部队退伍回来后,便被分配至封丘县黄河河务局担任河道修防工至今。守护黄河河道35载,他
  • 2012年以来,榆阳区启动了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引进了耐低温新品种大扁杏和鲜食杏,并提升了种植标准,加强了管护引导,经济和生态效益进一步提升。林果产业惠万家 开启
  • !!
  • 有一种说法叫“眼皮内双的人,比较有内涵”这句话正确吗[吃瓜]眼皮内双的人既不会过度热情,也不会过度冷漠,属于典型的感性与理智平衡的人,而且为人善解人意,情感表达
  • “巨人车”的性质像拼单,车上的人共同喜欢一个人物设定,愿意凑钱拍下为此而做的画。但在这里,只需要花钱,她就可以任意塑造内心的自己,高挑的、美艳的,她也因此获得荣
  • #黄仁俊照亮世界#[亲亲]#黄仁俊清纯钓系# 黄仁俊ᴿᴱᴺᴶᵁᴺ发型专用试验田完美驾驭两色鼬鼬头和黑短寸头无论是什么造型都会带给你满满惊喜不是因为造型够好看️而
  • 全诗的开头为“我一无所有”而结尾是“全世界汇成我”我所想表达的自我意思其实就是,我在经历人生的一切之前是一张白纸,而现在的我是通过我整个个人的世界的全部内容去形
  • 当然,她们这种感受完全是错的,因为渣男之所以成为渣男,是因为大部分女生不要他们,而不是说他有多优秀,就像大粪,没人吃,但并不是因为大粪是什么高端食物,人们都吃不
  • 这个世界,做得好,没人看见,做得差,人人埋怨,好事百件,没人称赞,坏事一件,人人指点,好心好意记不住,一次做错记终生,这就是人性!最难测的是人心,最难堵的是人嘴
  • #文轩[超话]##文轩世界第一初恋# “少年在春意浓稠中破茧而出 风灌满白衬衫 干净 像捧了一碗冬雪” " , ." #文轩[超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