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行[超话]##周末去哪儿# 【送你八张邀请券快来海口打卡这些古迹遗址吧!】
五公祠(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
五公祠号称“海南第一楼”,清光绪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为纪念唐宋间被贬谪来海南岛的唐朝名臣卫国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纲、忠简公赵鼎、庄简公李光、忠简公胡铨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称。
李德裕在唐代文宗和武宗时两度出任宰相,他内制宦官,外抑藩镇,为国家安定作出很大贡献,后因朋党之争被贬海南岛并死于此,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都是南宋时期的主战派。李纲和赵鼎都曾两度拜相,李光是宋高宗时的参知政事,胡铨任宋高宗时的枢密院偏修。李纲等4 人都是在金兵入侵的年代被秦桧等投降派迫害而贬到海南岛的。这5位精忠报国的名臣虽遭贬谪,但丹心不泯,在兴修地方公益事业、传播中原文化和培养人才方面,为当地人民做出不少贡献。
五公祠古迹紧连一片,雄伟壮观,历代骚人墨客多慕名到此一游,故自古有“琼台胜景”之称,今为海口八景之一——“圣祠叠翠”。

天后宫(地址:海口市龙华区中山路87号)
在独具特色的骑楼建筑中,有一座不甚显眼的仿古牌坊,这里就是海口天后宫,一处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庙,俗称“妈祖庙”。它的门面有“富昌”“宝丰堂”“曾荣兴”三个商号,属于南洋建筑风格,院内殿堂则完全是中国南方传统抬梁式结构,古色古香、庄严威肃。廊宇分为前庭、正殿和两侧厢房,用料上乘,做工精细,是海口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之一。
海口天后宫内的天后祀奉等历史脉络、文化仿佛在诉说着妈祖文化在当时的盛行和辉煌。

海瑞墓(地址:海口市丘海大道39号)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青天”,一个是宋朝包拯“包青天”,另一个就是明朝海瑞“海青天”。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嘉庆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乡试中举,后经两次会试未中而被派为福建南平县教谕。不久,又先后出任浙江淳安、江西兴国知县。任内,海瑞清丈田亩,均平徭役,平反冤狱,廉洁自恃,深得百姓拥戴。
海瑞墓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是万历皇帝亲自点派海瑞的学生兼同乡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的。悠悠400多年,海瑞墓经历了无数的历史风雨,但一直被他的家乡人很好地保护着。目前,经过几年改造的海瑞墓园修葺一新,正门石碑坊上的阴刻丹红大字“粤东正气”,在海南强烈的阳光里熠熠生辉。相信重新开门迎客的海瑞墓,会给游客带来更多新鲜的体验。

琼台书院(地址:海口琼山区府城中山路8号)
琼台书院(现为琼台师范学院)是海南一处著名的古迹景点,同时又是一所传道授业、培育人才的学校。清初康熙年间,陕西武功人焦映汉赴任雷琼兵备道,在当时海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琼州府创建琼台书院,历经漫漫历史沧桑,筑起了一道靓丽的历史文化风景线,积淀下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精髓。
琼台书院共有三进院落,整体结构窄而长。书院的主体建筑魁星楼是一座砖木结构建筑,魁星楼前有两座古铜色的人物塑像,两人皆为琼台书院历史上可大书特书的人物。其一为掌教张岳崧(1773年-1842年),他是科举时代海南第一名“探花”。另一人则是 《搜书院》故事中的掌教谢宝(1682年-1742年),为进士出身。
琼台书院会聚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大多名士学者,为琼州学子考取功名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据目前资料显示,古代海南的书院有70多所,至今仍保留有书院讲学、藏书等主要功能的只有琼台书院。这也是我国极少有的仍以古代书院命名、在原地办学的高校。

琼台福地(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文庄路关帝巷18号)
在海口府城文庄路关帝巷内的琼台福地,伴随着这片土地走过了1000 多年的历史,承载了宋元明清数个朝代的沧桑。
在关帝巷口就能看见一块牌坊,上边苍劲有力的写着“琼台福地”四个字。漫步巷中,两旁民宅高低错落,透过敞开的宅门,不时可以看见石磨,石水槽、古井等历史痕迹。走出小巷,左右两侧的百年古榕令人清凉拂面,抬头一看,便望见平地突起的一个山丘——抱珥山。山上古建筑群层阁复叠,雕梁画栋,这就是历史上的“琼台福地”。
古时,琼台也是海南的代名词。相传,由于海南岛地形像一直缩颈神龟,宋太祖担心它会伸出头来威胁皇朝,便将州城迁来神龟缩头处。1073 年,在琼台设立琼管安抚司统管全岛行政,借以镇住龟头,因此当时的人便称此为“琼台”。
公元1403年,海南卫指挥使杨义在山顶立“琼台福地”石碑坊一座,公元1488年,抱珥山被挖,建起关帝庙,1757年,巡道张介祺顺民意修复琼台福地,这里便成了文人墨客游览之地、平头百姓祈求安康之乡。

秀英炮台(地址:海口市龙华区世贸南路5号)
秀英炮台与天津大沽口炮台、上海吴淞炮台、广东虎门炮台同为清代晚期闻名遐迩的海岸炮台,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2006年时,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0年,清政府为抵御法军入侵,命令各军严防沿海各口岸。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视察海口形势后,下令建造秀英炮台。炮台建筑在离海岸约200米的小山丘上,面向大海,居高临下,遥控着整个琼州海峡。秀英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如今,炮台周围高楼林立,唯独沉默的巨炮可以让人们忆及海口过去忧患沧桑的历史。

鼓楼(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文庄路鼓楼街27号)
鼓楼,又叫谯楼,也叫文明楼,是一座土木结构、古朴大方的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海南卫指挥使王友在已废元谯楼故址上修建,也是府城现存体积最大的古城建筑。鼓楼的作用在于保证安全,方便巡更查岗,如果遇到危险或是发现敌人可以迅速通报,有报警的功能。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鼓楼是清乾隆五十三年修缮过的,其报警的功能渐渐减弱,但由于地势高,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登高望远,感怀抒情的地方。有文人赞美登楼以观赏海天一色美景的诗句:“百尺危楼瞰大荒,万家烟火正微茫;浮图七级凌霄汉,荡海千帆破夕阳。”可见它自古就是旅游胜地。
鼓楼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楼下城庸宽厚,下临旷野,有石级拾登,直通城门。原楼高三层,现仅存二层,均受历代珍视,故屡毁屡建。从鼓楼碑文记录,可知它近500年来的兴替迁易。鼓楼自始建至今历尽沧桑,是海口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之一。

明昌塔(地址:海口市琼山区国兴大道与海府立交口东南侧)
据《琼山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琼州知府涂文奎、给事中许子伟(海瑞的学生)为振兴海南文风,在塔光村(现为塔社区)、下窑村(现为夏瑶村)一带募建明昌塔,于1597年建成,该塔七层八角,塔高34米,是明代琼北最高的宝塔,与当时的五公祠遥遥相望,登塔便可举目望海,被誉为琼州第一塔。损毁后的明昌塔残骸遗迹仅存“观文成化”和“臣许子伟稽首敬祝”两块残碑,但相关历史材料和文学作品保存较完好。
2019年明昌塔重建完工,如今西处于风光旖旎的美舍河国兴大道段。
(来源:新海南)

【“红”配“绿” 绘就幸福底色——海口塔昌村走上乡村振兴之路】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树德村委会塔昌村,曾是海南革命先烈冯白驹、李明、刘秋菊等同志战斗过的地方。1926年,这里建立了琼崖第一批党组织,琼崖人民在党的引领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革命事业舍生忘死,奏响了一曲曲英雄赞歌。塔昌村曾三度被国民党反动派和日寇围剿和烧杀,如今,这座浴血重生的“红色村庄”,正乘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开启新征程,踌躇满志奔进新时代。(记者 钟起的 通讯员 许晶亮)

  过去

  曾三度成“无人村”,大家齐心协力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4月13日,记者从海口府城出发,沿着海榆东线一路向南,行驶60余公里,便来到了塔昌村。七旬村民陈绵兴从小听着村庄的革命历史故事长大,他得知有记者来采访,主动为记者介绍起那一段红色历史。

  1926年初,塔昌村建立了中共党小组。同年,塔昌村成立党支部,成为琼崖农村第一批党支部之一,琼崖特委还在塔昌村建立了情报交通站。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久,琼崖发生四二二事变。此后,塔昌村多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清剿”。

  “我的爷爷陈文会是琼崖第一批党员之一、塔昌村情报交通站第一任站长,他被敌人装进‘猪笼’游乡示众,然后被抛进白石溪(该村附近)深潭活活淹死,尸骨无存。”陈绵兴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来,在外地坚持斗争的党员和群众悄悄回到村里,塔昌村又焕发了生机,恢复了人气。

  1928年至抗日战争胜利期间,塔昌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这个仅有150多人的小村庄,先后有50多名共产党员、90多名群众为革命事业奉献出了宝贵生命,村庄三度成了“无人村”。抗战胜利后,全村仅剩下9人。“在战争年代,塔昌村户户是堡垒户,人人是硬骨头,无一人变节。”陈绵兴说。

  “1951年,塔昌村发生了两件振奋人心的事情。”陈绵兴告诉记者,当年,中央人民政府南方革命老区根据地访问团赞誉塔昌村为“红色村庄”,并授旗授牌为“革命模范村”;村民傅楫经作为代表到北京出席国庆大典并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来自党中央的关怀令幸存的塔昌村民格外振奋,大家齐心协力,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起了家园。

  现在

  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参与建设,美丽乡村快速发展

  如今的塔昌村,是一座“红色文化公园”,村道两侧的树上挂满了红旗。村史馆前,有一座名为“红色塔昌”的雕像,4名琼崖纵队战士手举红旗、紧握钢枪,坚定地目视前方。村口有一座建于2010年12月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塔昌红色历史,背面镶刻着塔昌村57位党员和烈士英名录。村中修复了4处革命旧址纪念碑——中共琼定县委成立旧址、中共琼文印刷局旧址、琼崖华侨回乡抗日服务总团旧址、中共琼崖特委第四届第九次执委扩大会议旧址。在革命战争年代,冯白驹、李明、王白伦等琼崖革命领导人,在塔昌村民的掩护下,曾多次在此办公和秘密聚会。

  站在塔昌村史馆的廊前举目四望,绿树环村围绕郁郁葱葱,栋栋小别墅和红色革命纪念物掩映其中,干净规整的水泥路、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处处可以感受到红色情怀的熏陶,感受到美丽乡村的快速发展。

  塔昌村小组组长张新建介绍,现在的塔昌村是在当初塔昌村旧址上建起来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全村从没有一间房子,发展到盖起一栋栋小别墅。“今天,塔昌村的人口已发展到了28户128人。近百年来,塔昌村坚定不移跟着共产党走,当年革命先烈的事迹,激励着现在的塔昌人继续前进。”张新建说,2007年,塔昌村民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成为海口市最早一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村庄之一;2009年响应政府号召进行文明生态村建设,在政府的扶持下,自筹资金作为集体建设资金,自觉投工投劳积极参与村庄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012年,村民们集思广益,花大心思做了村庄发展规划图,建了篮球场和村务议事亭,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3年,塔昌村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投工投劳,整合资金”原则,开展海南革命老区第一个美丽乡村和省级统筹示范村创建。2020年,塔昌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在几次创建中,每个塔昌人都竭尽全力投身于村庄建设中去,并在生活中做到了互相帮助互相谦让。”张新建说。

  未来

  “红色塔昌”的乡村振兴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我们从小听老人讲先辈们的故事长大,从小受红色革命精神熏陶。”村民傅后彬介绍,他家有4位先辈是烈士,“我堂叔傅烈军便是琼崖纵队‘五虎将’之一,被誉为‘神枪手’,1942年牺牲。”

  傅后彬继承了革命先辈勤劳勇敢的品质,如今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家里新盖起了两层小楼。记者看到,傅后彬家门口挂着“美丽庭院”、“共产党员户”“文明卫生户”等示范牌,前庭后院种满了花草,家中各种电器一应俱全。据介绍,他种植胡椒等经济作物,还做收购胡椒的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们三兄弟,各盖了一栋小别墅,还都买了小汽车。”傅后彬说。

  不只是傅后彬,塔昌全村人的生活都越来越好了。除了发展胡椒、青桔、柠檬、槟榔、蜜柚等产业,还有多名村民做起了生意,收购胡椒、橡胶、青桔等农产品,在镇墟上开水泥店、茶店等。

  “我家里种有8亩胡椒,还有5亩柠檬、蜜柚,生活越来越甜。”村民陈绵荡说,塔昌村卫生环境整洁,村民待人和善,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红色村庄’塔昌美如世外桃源。”张新建说,在革命先烈精神的激励下,该村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成立塔昌观光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示范引领”两大作用,创新“党建+合作社+农民”三位一体的建设发展新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民”,服务“三农”发展的新路径,带领村民不断致富。此外,还将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旅游相结合,发展农家乐和民宿,打造红色文化公园,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追寻革命足迹、体验红色文化,走出了一条属于“红色塔昌”的乡村振兴之路。

  目前,塔昌村盖起了24栋小楼房,绝大部分村民都买了小轿车,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胡椒村、富裕村。塔昌村整洁的村道旁,竖着一块宣传牌,上面写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而这也正是革命老区塔昌人的真实写照。

#主流媒体看萧县# 【安徽萧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亮点纷呈】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凭借有利的的地理位置,把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着力打造“一城三区一基地”(徐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省级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先行区、淮海中心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宜居宜游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推动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找准定位,坚持高位推进,服务发展新格局

结合国家及省、市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提出打造“一城三区一基地”的目标任务,明确“十四五”时期萧县发展的目标定位。

2021年以来,出台《萧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落实国家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任务分工方案》等文件,确保支持政策用足用好,聚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

坚持高质量发展,聚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协同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强思想观念对接。2021年1月4日,经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政府和萧县人民政府友好协商,本着公平公正、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原则,签署《泉山区人民政府 萧县人民政府 深化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干部人才交流机制,优先从全县经济综合部门选派3批年轻干部赴徐州市挂职锻炼;落实宿州市和上海市张江高新区战略合作,通过市县共建筹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建成第四代产城融合社区。2021年6月4日与上海房德科创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约;8月12日,与华企云谷集团签约打造华企云谷(淮海)智能园区项目;9月29日与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加强规划政策对接。编制了《萧徐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概念性研究规划》。明确萧县“东陇海重要支点、徐州城市副中心、大龙城东部门户”总体定位。着力打造“交通畅达产业创新的综合性城镇组团、农业现代生态优质的宜居性功能片区、生态颐养文化浓郁的5A级风景名胜区”,助力徐州西南方向发展。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高标准推进产业协同。签约打造萧县•浙江汽车配套产业园项目。目前该产业园已经开始建设,第一批次2家企业投产,第二批次1家企业投产。产业园建成以后,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以上,税收达1.2亿元以上,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推动创新共育。2022年3月29日,与上海、浙江开展“云招商”,达成了10亿元航讯航空智造产业和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无刷电机、汽车电子扇总成项目落户萧县的合作意愿。促进设施共享。推进交通互通互联,构建“4+N”交通路网。白虎山路和皇藏大道北延工程已完成立项工作。徐州—淮北—阜阳高速公路项目(萧县段)计划今年6月完成开工前期准备工作。

坚持区域共建,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合作

加快推进萧县-铜山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加强与徐州市铜山区沟通衔接,谋划建设萧县—铜山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进一步对接明确将萧县初步规划的凤城新区、凤翔大道以东,G310以南,苗山、姬村工业园区域纳为萧县-铜山省际毗邻地区建设规划范围,其中启动区分为3片,包括循环园片区、萧泉工业园片区、凤北片区。以产城融合理念,整合凤北新城、萧泉工业园、循环园建设资源,集聚发展,统筹协调。

坚持集群集聚,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

贯彻落实《宿州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行动。根据《宿州市聚焦长三角地区定向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及关于加速融入长三角工作部署,2020年成立驻长三角▪上海、长三角▪浙江投资促进中心。推动与区域行业协会、商会等对接交流,积极对接徐州市安徽商会、上海安徽商会、杭州萧县商会,合作成果显著,占地1000余亩的承接徐州工程机械产业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已落地萧县经济开发区。2021年11月成功举办萧县上海推介会;2022年2月28日,在徐州召开招商引资推介会,集中签约24个项目,总投资达116.2亿元,实现2022年招商引资第一季度“开门红”。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行动。打造“五彩”农业品牌,2022年1月6日,与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打造萧县绿色低碳数字农业示范园项目。实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行动。推动建设徐州至萧县市域(郊)铁路。项目已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目前,《铁路共建合作框架协议》已完成征求意见工作。实施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行动。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投资2亿对北湘西河、港河、申河、毛河4条河道疏浚治理。投资4亿元对废黄河清淤工程(“十四五”期间完成,共分5段进行实施),计划今年开工建设赵台至尹庄段。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行动。积极引进沪苏浙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设立分校、协作帮扶等方式提升萧县办学水平。2021年以来,萧县师范学校分别与苏州科立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知能职业教育服务有限公司、萧县龙城画派艺术研究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成功举办“泉山区—萧县两地教学研讨交流活动”;萧县师范附属小学与徐州市泉山区星光教育集团签订合作结对协议;组织萧县优秀教师代表参加了泉山区项目工作室经验交流暨徐州市沈宁名师工作室成果汇报会。扎实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围绕淮海战役红色文化资源,提升萧县革命老区知名度、打造区域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挂牌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2021年12月获评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实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对接行动。对接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扩大与沪苏浙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事项。设立23个乡(镇)级为民服务中心、275个村(社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实现了县乡村线上线下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线上线下同标准办理。整合原有不动产登记分中心、婚姻登记分中心和公安户政分中心,全部进驻新政务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变“多门”为“一门”。推进“最多跑一次”。同步开设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跨省通办”专窗,积极与长三角地区周边县市对接,依托“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浙里办”“皖事通”等系统平台,目前已分别与江苏、浙江、山东等6个省12个县(市、区)成功签订“跨省通办”协议,构建政务服务战略合作联盟。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批高频事项70项“跨省通办”对接工作。

勇赶大潮,借风起势,着眼大事。

2021年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

宿州等8个皖北城市受到沪苏浙帮扶。宿州市作为被帮扶扶城市受到杭州市帮扶。目前萧县已就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发展水平、合作基础等因素提出与杭州市下辖县(市、区)结对合作意向并报至宿州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一步,根据提出的合作意向,萧县将按照宿州市统筹确定的结对合作安排开展进一步与杭州市合作。

面向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对接徐州淮海新城和国际陆港产业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商贸物流、研发经济、生态居住等以“互联网+”为导向的文化产业。签订并落实萧县—铜山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合作框架协议,逐步打造为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同城化发展示范区、淮海经济区战略支点、徐州都市圈卫星城市、萧县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产城融合新高地。(张浩

曹海滨)【来源:新华丝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大连齿医生口腔# 咨询热线:0411-83669366「大连矫正牙齿费用」「大连矫正牙齿价格表」牙齿正畸的方式有很多种,金属矫正、半隐形矫正、全隐形矫正等,一
  • 我想要的生活,一定是素而不寂,暖而不腻,且带着烟火的气息,与亲人相暖,与朋友同行,心有可依,情有所靠,不说天长地久的话,只与珍惜相亲,忙了就什么都不想,闲了看
  • 今天有点倒霉呀啊我的校园卡总是和我作对呜呜呜倒霉蛋小汪[玉兔]每天都在犯错,犯傻呜呜呜就算这样,也要学会苦中作乐安慰自己好歹安全地度过了[单身狗]今日份鸡汤[玉
  • 你就是我心里的那颗最甜的糖果,那么请让我今生为你守一世长情(分享自:爱奇艺泡泡圈)【《心有林新》即使世界消失我对你的爱依然在】情之为伤,伤了多少人,煞了多少忆。
  • 其中小崔那句“钢铁部队成为了我人生中最感动的电影”真的好文采[哇](试图掩盖一些猛男落泪的事实hhhhh这一季从最开始出场就喜欢金黄中到中后期开始嗑小崔小吴,可
  • #生活碎片# 最近是各种花盛开的季节,路边都是粉的白的各种各样的花,这样的景色连心情也美丽了呢[太开心]出去时也忍不住拍了几张,发现我的拍照技术还是不行啊~后面
  • 而上述猴场老板表示,实际上能供应实验用猴的养殖场远远不到57家,“很多已经被大型CRO包圆了,实际上不面对市场”。养殖场里的猴子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除了被送进实
  • 善知识,如若闻我谛深所说,以自己罪孽,乃至以佛说经典,有疑惑不信,或有罡骂,当知是人其罪难书。 是故,善知识,种种道,乃至假说妄称,所成教派,于其派中,修
  • 以下为KTV版5018.5.15己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了 今天的《我们聊天吧》节目跟听友聊了2017年中国餐饮业的统计数据,说起吃,大家都彰显吃货本色,我们一起咽着
  • 虽然价格便宜,但是秦穆公却极其尊重百里奚,而此时已经古稀之年的百里奚却自卑地自称“亡国之臣”秦穆公却说:“虞国之所以亡国,是因为国君不任用您,不是您的错。百里奚
  • “遇见你我便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我知你灵魂有趣,心思细腻,你说喜欢那些个最平凡的小人物,就像是周星驰电影里的
  • 正如孟亚辉主编评析的:把市民的幻想高高地捧到天上,然后再把他们重重地抛到地面,可怜可叹可悲的是,我们并不接受教训,只要有人一捧又跑到天上去了……是呀,踏踏实实做
  • 06.一个人值不值得你穷极一生去喜欢,不是看他高兴顺利的时候能对你有多好,而是看他心情不好的时候能对你有多差。10.不开口,谁人能知道你想要什么;不去做,想法就
  • 喂完奶,竟然进入深夜emo时刻,娃那么可爱,胖哥也是很爱我的,但是我为啥就不太开心呢,追根溯源,是我对即将到来的与长辈朝夕相处的生活不乐观的预判,以及放弃工作后
  • 第三,和平、发展、民主、自由、公平、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民主、人权都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只能从本国实际和人民需求出发,探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世界上没有
  • #萬寶竹林[超话]# 【平常语·甘露味】珍惜福报的人懂得珍惜、善用现有的福报,更明白积累福报资粮,让福报不断增长;而不珍惜福报的人,只会损耗、浪费福报,福报自然
  • 看着火红的太阳一点点的从湖边升起,一天的美好生活开始啦!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 #『好像 也不需要什么了.. 』越普通 才真实越平凡 才务实普通 与平凡的琐碎里有着心系于你的真情 等待着 你去领取..盛夏的夜里随风 邮来了一封亲启信里
  • 一个隐居在茶山的民宿我叫它茶之宿其实他真正的名字是:香云小筑!是我们素女会溧阳分会长:周丽老师所打造的周丽老师是位爱茶之人她希望打造一间在茶山的民宿!让到这来的
  • 3、妄心,业来自我们妄心的招感,这也是很多朋友困住的地方,认知模式都知道了,就是终结不了苦境,因为妄心未断,知而犯,贪嗔痴没有放下也不舍放下。无双御守随身护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