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累计确诊75例,双“毒王”袭城,这波疫情要跨春节了?

八点健闻
2022-01-27 09:22鲲鹏计划获奖作者,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截至今天凌晨,北京检出本土阳性感染者75例,病例外溢至4省7地。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毒王奥密克戎和老毒王德尔塔凑到了一起,同时在一个城市传播,且病毒源头至今仍有争议。

到1月26日,丰台区已开展了第三轮全员核酸,北京市的其他与感染者相关的地区也陆续开始了小规模的全员核酸,而在北京之外,不少省市正在紧急调整自京返乡的政策……

临近年关,在北京这座2000多万人口的城市里,这波疫情虽未现暴发之势,但持续爬坡的病例,让不少市民担心,春节前这场疫情,将成为一场持久战。

奥密克戎与德尔塔齐至的双线疫情
从传播链上来看,北京的本轮疫情是一场奥密克戎毒株和德尔塔毒株共同发起的双线疫情。

1月15日出现的奥密克戎毒株的病例,被视为本轮疫情的首发,幸而斩断及时,随后多日的新增病例基本来自管控人群,累积病例6例,自22号起已无新增病例。

1月18日,以一位朝阳寻亲大叔检出阳性为标志的另一条“德尔塔毒株冷库传播链”开始,并迅速成为是本轮疫情的主要扩散链。

这条德尔塔病毒引发的传播链围绕着3个冷库发展(“房山区北广阳城大街8号的冷库”、“丰台区玉泉营果品冷库”和“丰台区西南郊冷库”),集中特征是:已发病例直接或间接与冷链物品或相关从业人员有关,多点物传人,传播轨迹清晰。

从1月19日,房山冷库的两名冷库装卸工最先被测出阳性后;1月21日,玉泉营果品冷库与西南郊冷库的相关工作人员首次被检出阳性。其后,德尔塔病毒在冷库工作人员的邻居、同事与家人中逐步扩散。

值得关注的是,房山区北广阳城大街8号的冷库与另外2个冷库相距28公里左右,从目前公开的疫情通报看来,3家冷库人员唯一的交汇点是位于丰台区的华兴饭庄。截至目前,多名感染者曾有前往华兴饭庄的轨迹。

此后,大兴区、朝阳区与西城区维持百日的零新增纪录,相继被打破。

截止发稿前,德尔塔病毒传播链累积病例达69例,其中位于西南郊冷库的相关病例最多。

传播疑似与冷链有关,使得人口超过2000万的北京本就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变得更为吃紧。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王培玉告诉八点健闻,北京此次疫情,一个是被污染的国际邮件引起,另一条传播链是通过冷链引起的物传人,而且是多点传播给几个来过冷库的人,进而感染他们的家人和密接者。

冷链的影响也体现在了外溢方面。只用了10天时间,疫情已从北京外溢至山东的济南、聊城,山西的大同、辽宁的沈阳及河北雄安、保定、三河共4省7地,且这些地区发布的感染者轨迹显示,这些外溢大多与冷链或冷链从业者有关。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大海对八点健闻表示,本轮北京疫情并不算出乎意料,无论在北京还是全国其他地区,冷库是防疫的薄弱环节,有可能成为疫情的“爆破窗口”。


正在核酸检测的人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屡屡破防的北方冷库
新发地之后,冷链引起的疫情屡屡上演,成为了与输入病例并列的本土传播之源。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分析,冷库的速冻及低温库在-22℃~-30℃以下,在这个温度条件下,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20℃保存的鸡肉表面,20天后仍有活性,且阴冷潮湿的环境利于病毒保持活性,工人在冷库与过期肉食品丢弃的堆放点(被动物接触到)频繁往来,有被“物传人”的风险。

而且相比常温条件,冷库消毒效果也会打折,王培玉向八点健闻解释,冷冻物品很难彻底消杀,消毒剂只能作用于物品表面,冰层及被冰覆盖的地方很难触及。

2020年7月,大连暴发了118人疫情,疑似起源于某海鲜公司的加工车间。

11月,天津海联冷库出现关联2例感染者,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在发布会上介绍,此次疫情感染来源为北美进口猪头。

12月,大连市发生了一起由冷链工人感染外溢引发社区传播的疫情,共造成83人感染。

屡屡破防后,大连要求冷链产品“批批检测、件件消毒”,从口岸到冷库转运全程闭环管理,对冷链企业冷库实行派驻制,挂牌负责,冷库一线人员固定、集中居住,人和环境每周至少做一次核酸检测,确保全覆盖、无遗漏。

“不让冷库工作人员回家集中居住,各地都在这么操作,原则上是这么要求,但很难实现,长时间全程闭环会给工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赵大海说。

2021年11月,大连再破防,首站定点冷库大连科强食品有限公司一名工人确诊后牵出了食品厂、大学城等多处聚集疫情,12月食品厂、检测门诊、消杀公司及相关职能部门的42名责任人被追责。

“尽管科学上很难证实具体传播路径,但这个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常荣山告诉八点健闻,“冷链,特别是冷库感染的风险此前被低估了,此次北京冷库疫情也再度提醒,发生过类似疫情的北方城市,要将冷链工人作为高危人群重点监控”。

多位专家建议,要提高冷链工作者的核酸检测频率,由每周一次至少提升到3-4天一次。

一位流行病学专家还建议,常规检测也要注重对冷链垃圾的环境采样,因为不排除经冷库处理的过期冻肉、食品垃圾引来的猫、狗、老鼠及其他动物在传播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一旦发现冷库感染者,可快速启动对城市内相关从业者的全员核酸”,常荣山告诉八点健闻,冷库从业者工作、生活轨迹相对单一且集中,早发现快筛检或可避免外溢。

春节后结束?
本次北京疫情何时可以结束?

“应该大约1-2周,就能控制住”;

“可能还会持续10天左右”……

多位专家向八点健闻研判,本轮北京疫情已到中后期,传播链条较为清晰,尚未出现社区传播,预计不会再大规模传播,春节后几日能结束。

赵大海解释,所幸此次疫情以冷库传播为主,是链条相对较窄的传播,并非宽口径的社区暴发。

王培玉则告诉八点健闻:北京这波疫情目前的情况,一方面是北京控制传播链条比较迅速,并未扩散至社区;另一方面,此次冷库传播的链条上是德尔塔毒株,如果是奥密克戎毒株的话,可能传播范围会比目前更大。

当然,在春运人口大流动的当下,令公众和各地紧张的还有外溢风险。

已外溢至4省7地,这让不少省市紧急调整自京返乡的政策,地方的社区管控人员与返乡者交谈的电话中,最常听到的一句叮嘱往往是:“政策每天都在变,返乡前一定要再和我们确认一次。”

王培玉认为,目前北京疫情的传播链已经调查得比较清晰,密接与次密接都得到了相关管控,进一步外溢扩散的风险不大。

赵大海表示,北京在疫情早期监测与精准防控上仍有可提升的空间,但此次针对密接与次密接的管控、摸清源头与传播链的时间,也并不算晚,否则北京目前外溢的零星病例,早就成了“大暴发”。

北漂一整年的打工人们,也实时关注着北京疫情态势的变化,返乡者的希冀很简单,只希望自己工作与生活的一小片天地,不因出现新增病例被划至中高风险区域,自己能够安安稳稳地返乡过春节。

【寻找消失的唐招提寺五重塔】

没错,唐招提寺也有塔。不仅有,而且还是一座体量巨大的五重塔。这座塔曾经十分恢宏,被万人膜拜,但因为早年被毁,且五重塔遗迹所在处并不对游客开放,以至于去过唐招提寺多次的朋友们都未必注意到它的存在。从《唐招提寺境内案内图》中就能看到,自经藏南侧的小路一直向镇守社走去,在路的右手边就有被称为“东塔迹”的一处标识。此东塔即唐招提寺五重塔(下文称:五重塔)。

宽政三年(1791年)刊行的《大和名所图会》中就描绘了当时唐招提寺境内的面貌,能看到画面左下角有屹立着的五重塔。这里我就不具体考证这张图绘制的具体时间了,大概说下基本情况。《图会》中右侧可看到完整的戒坛堂,戒坛堂在弘安七年(1284年)有过一次兴建,至庆长元年(1596年)毁于地震(1),元禄九年(1696年)重建。可以断定《图会》中展现的应是重建后的戒坛堂,故绘图时间应是在1696年与1791年之间,可能更加接近《图会》刊行的十八世纪末。

推断绘于十七世纪末的《唐招提寺伽蓝图》中也展现出了五重塔的样貌。这张图对寺院建筑的表现更加写实,五重塔的台基、门窗、勾栏、相轮均描绘清晰。不过仔细比较两图,其实能看到一些区别。诸如:台基、链接塔刹的铁链等。这里很难说孰更接近真实情况。

承和二年(835年)年由鉴真的徒孙丰安撰写的《招提寺建立缘起》。其中有写道“平城天皇复钦先帝之崇师。更仰和尚之尘躅。粉则珎则建制底(塔婆)。似多宝之涌出。”由此可知,五重塔是因平城天皇(806年-809年)的御愿而兴建的。再看看《日本纪略》中“弘仁元年四月甲申条”中的记载“遣散位外从五位下江沼臣小并等,造招提寺塔。”由此可知,五重塔的建造较寺院内其它建筑迟很多,直到弘仁元年(810年)才开工。弘仁元年是平城天皇的继任者嵯峨天皇的年号,也就是说在平城天皇发愿建塔后,直到嵯峨天皇时期佛塔才开工。

以上就是唐招提寺五重塔的缘起。至于“案内图”中提及的“东塔迹”,个人觉得,整个寺院内就从未存在过西塔。也就是说,无论平城天皇当时如何进行了发愿,但直至当下 这座塔烧毁时,就从未有过另一座塔进入过开工建造的状态。所谓东塔或许指的仅仅是位于寺院东侧的塔。《招提千岁传记》中对西塔有过两句话的介绍,提到“今唯迹尔”四字,看上去西塔是有遗迹的,但今日也没有看到任何资料对此遗迹的存在进行过解释。我持续关注吧。

【唐招提寺五重塔兴毁历程】
弘仁元年(810年)
四月五重塔开工《日本纪略》、《招提寺建立缘起》

承和二年(835年)丰安撰《招提本源流记》
(《招提寺建立缘起》的原本)

康安元年(1361年)
六月因大地震致五重塔相轮破坏严重,回廊等倒塌
《嘉元记》

宽文十一年(1671年)
因地震塔之相轮及水烟震落
《招提千岁传记》

元禄十四年(1701年)
义澄撰《招提寺千岁传记》

享和二年(1802年)
六月五重塔及镇守社被雷火焚毁
《奈良井上町年代记抄》等

从目前我能找得到的文献中可以看到,五重塔在810年之后经历了数次地震和维修,到享和二年时因雷火而彻底焚毁,此后没有再重建。经过以上论述,想必大家对五重塔被毁一事应该有了大致概念了。其实从位置上看,五重塔的建造并不在寺院最初的建造规划中(非核心建筑),属于平安时代增建的。但这确实提醒了我们“唐招提寺也是有塔的”这一事实。那么这座塔现在的情况如何呢?我们还能看到这座塔存在过的痕迹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人曾经到访过五重塔所在的区域,但由于不开放的原因,无法直抵塔基旁。根据搜集到的网络图片,可以看到塔基仅剩土堆,长满草木,若不标示出来恐难发现它的存在。

图7-11就是日本网友拍摄的塔迹图片,从中难以看出塔的规模。好在江户时期的文献《招提千岁传记》中提到这是一座“高一十二丈,五层之大塔也”,也提到“塔中安置四佛尊像”,“四角柱画如来八相”,未提及塔的平面规模。一十二丈大概是今日36米高,若为真的话则是一座真正的高塔,较法隆寺五重塔高出约4.5米,接近京都法观寺五重塔的高度。此外,在《日本的木造塔迹》中提到此塔台基单边长度为11.8米和11.2米,其余没有提到更多。在查阅早期的寺院考古资料中,看到五重塔周围曾设有塔院,向西开门,有回廊。

以上就是目前能够一探五重塔规模的全部资料,看来我们知道的还是很少的。好在唐招提寺内有一处秘境,至今还保存着五重塔的一些遗物。这个秘境就是位于寺院西北角落的醍醐井户,平日造访的游客并不多。醍醐井户的院落内堆放着若干巨大的础石,据说就来源于五重塔的遗址。这些础石分上下两部分,呈不规则椭圆形。下部埋于土内,上部承柱的部分是覆盆形。经测量覆盆部分直径在82-94cm之间、覆盆高约12cm、出榫直径约22cm,显然来自一座体量巨大的建筑物。

醍醐井户前现存的础石仅5-6个。根据一些网络说法,可能是在明治维新后被当地一些身份难以证实的人变卖干净了。而《日本的木造塔迹》一书中也对塔心础的去向有过介绍“五重塔之心础大小为1.9×1.6×1.36m,孔洞直径86cm,深度29cm。整个孔洞有被扩大的痕迹,原因是后来被砖移到别处作为洗手盆来使用。”根据唐招提寺第81代长老森本孝顺所著的《唐招提寺》一书中的记载,心础在塔毁很久后被送至东京都椿山庄安置。大概就是在这个时期被人改造成了洗手盆。目前在网络上仅能找到一张据说为椿山庄管理者提供的心础照片。

图1:唐招提寺境内案内图

图2:《大和名所图会》

图3:《唐招提寺伽蓝图》

图4:醍醐寺三宝院本《招提寺建立缘起》

图5:《日本纪略》

图6:五重塔迹所在的树林区域

图7-9:五重塔迹

图10-11:醍醐井户

图12-13:散落的础石

图14:塔心础

以上就是目前我所知的关于唐招提寺五重塔的全部情况。只能说,在历史上有千千万万座佛塔都经历了相同的遭遇吧。希望众人能记住这一座。

觉世真经注解(5)

爱兄弟

共父同胞,连枝同气。至亲至近者,莫如兄弟。则宜敬宜爱者,亦莫如兄弟矣。爱字是从心性中流出,非如嗜物之爱,可以从吾所好也。念兄弟为父母之同体,则爱之在双亲矣;思兄弟如手足之难离,则爱之在一身矣。况四海之人,皆如兄弟,岂有骨肉可薄待者乎?田氏紫荆,姜家大被,古人之爱兄弟而留令名者,指不胜屈,是宜效法者也。彼阋墙致衅者,揆其故,无非因小失大,见利忘义而起。其始不知自返,其既遂莫念同枝,甚至冰炭不投,水火争胜,骨肉相残,其愚何似。夫孩提之童,无不知敬其兄也,岂有遽成此等事者?唯不知兄弟之爱,遂来离间之隙,不能尽爱兄弟之实,使有嫌歉之生。故人能尽此爱字,则式好无尤,为一家之大顺矣。孝弟是为仁之本,二事实一事也,故兄弟既翕,则父母亦顺。

注:田氏紫荆,昔有田氏三兄弟,共同生活在一起,等到田三娶亲后,不想田三嫂很刁钻,没几日便吵着要分家。田大很公正,将所有房产钱谷三份拨开,但是堂前有一棵大紫荆树,正在开花时节,极其茂盛,就与两个兄弟商议将树砍倒,粗木三截分开,其余枝叶论秤分开。商议已妥,只待来日动手。天明时,田大唤了两兄弟同去砍树,不想到了树下看时,那紫荆树枝枯叶萎,全没了生气。见此,田大向树大哭,两个兄弟就说:兄长何以如此痛惜?田大说:我不是在哭树,想我们兄弟三人产于一姓,同父同母,就好比这树枝枝叶叶连根而生,分开不得,昨日议将此树分为三截,树不忍分离,一夜枯死,我们兄弟三人若分离了,亦如此树枯死,岂有荣盛之日?我所以悲哀呀。田二、田三闻哥所言,无不动情,就说:难道人还不如树么?遂相抱痛哭不已。然后不再谈及分家之事,各自高兴,惟有田三嫂口出怨言。田三要将她逐出,哥嫂劝住。田三嫂十分羞惭,还房自缢而死。后来田大再去看那棵紫荆树,枝枯而活,花萎重新,急唤田二、田三前来相看,各自都嗟讶不已。自此后田家累世同居。且有诗为证:紫荆花下说三田,人合人离花亦然,同气连枝原不解,家中莫听妇人言。

姜家大被,《百孝图》中有这样一则记述:东汉姜肱,字伯淮,与兄弟仲海、季江相亲相爱,情同手足。虽然长大后他们各自都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但兄弟间仍不忍分离,便作了一床很大的被子,夜晚兄弟三人同床共被而眠,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佳话:姜家大被以同眠,宋君灼艾而分痛。

指不胜屈,指:手指;屈:弯曲。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形容为数很多。

阋,xì,争吵。

揆,kuí,揣测。

其既,随即。

冰炭不投,比喻彼此合不来。

式好,《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后常以“式好”谓骨肉和好。

无尤,没有过失。出处:《老子》:“夫唯不争,故无尤。”

翕,xī,和顺。

父母亦顺,兄弟和睦,则父母心中顺悦,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粉丝也没有说他就是第一了,看不得别人说他!生活还得继续,日子还得过,孩子还得养,父母还赡养,你想改变,除非你变得强大,但是你终归是啥也不是,那就别矫形了,面对现
  • ✪演出时间 :9月21日 周六 20:00 ✪票价:普通¥380 | VIP¥680 购买VIP门票的观众可凭票获得:优先入场权;3unshine首张实体专辑《
  • 3、我们也有过美好的回忆,只是让泪水染得模糊了。这种生出来就是为了成为一种审美标准的男人,不说能够看到他心里那火,路过的人看到些烟就是幸运了。
  • 乙木的人天生是很聪明的,也比较重视异性的涵养深度。乙木的人天生是很聪明的,也比较重视异性的涵养深度。
  • 但防水等级低,性价比不高推荐指数:❤︎❤︎❤︎.德希顿——7005-B智能款1499对安装环境没有要求,冬天可以充当浴霸。功率稍大=些推荐指数:❤︎❤︎❤︎❤︎
  • 对真修行人,要求的是功德不是福报。  真正有福报而真心修行的人,佛菩萨和护法,绝对不会让他们奢侈挥霍,很快的耗尽福报。
  • 一场疫情,给了““模式+平台+金融+线下渠道”运营整合一次“灵魂大考”线上逐步取代线下已是“顺势而为”但传统的线上运营操作系统也已“面临迭代更新”的大考:1、微
  • 未来这样的时期,此对于众生暂时与究竟有绝对的利益,无量的要诀、方便法,伏藏在山、水、虚空等等之中,然而恶世的众生要具足修持这些妙法的因缘是很困难的,这些都是众生
  • 「BWevery」20210216和dew、nani、tay一起到oishi办公室拜访(可能有录制节目)有合影若干。igs更新7则,礼物认证和感谢2则,和朋友玩
  • 卸妆不到位是产生#闭口#粉刺等皮肤问题的根源,所以每天晚上都要认真做好卸妆清洁工作。6▫️做事认真,有责任心,一但加入不轻易退出大家好 又来卖破烂了(不是❗️请
  • #肖战最好的你[超话]##肖战斗罗大陆# ❤️#肖战余生请多指教#新年快乐啊,大家过年好❤️今日互夸:新年快乐啊,我们来了,要好好照顾我们的宝贝啊,希望接下来的
  • ♡ —————————————————— ♥先来说说制作步骤重合的部分:1⃣️清洗,切片,浸泡浸泡这一步和做猪肝粉时是一样的,加入柠檬片,挤一些柠檬汁,姜去皮切
  • #深圳# 【来自深圳大鹏的《灯火里的中国》将唱响央视牛年春晚】2月10日晚,辛丑牛年央视春晚节目单一出,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支持、大鹏新区组织创作,田地作词、舒楠作
  • 深圳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面,政府出台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南,“营养“两字意义重大,从学生餐到学生营养餐,这是政府和社会重视孩子食育教育的第一步,让需要营养的下一代,
  • #平顶山月老# 【350号男嘉宾】 出生年份:1991 年龄:28 星座:摩羯 民族:汉 身高:177 体重:90 常住地:平顶山市叶县 学历:高中 职业:公务
  • “能在这里每天和大家交流——读书,生活,情感,甚至吐槽——我很幸运很高兴。比较宅,比较安静,性格大多数还是比较温柔的,偶尔心血来潮会去旅游,爱吃 也会做,不接
  • Certain things may seem harmless. But some activities just aren't safe to combin
  • 春节假期期间,手机里拍的照片还没有20张,离家的号角已经吹响,安逸的日子总是过不够,毕竟谁不喜欢舒适圈儿…… 体会到一个人真正的离开,是全家团聚的时候,涌上心头
  • #聊斋志异##睡前故事# 从前,有一书生,名叫安幼舆。一夜,他在山中迷路,忽然见到不远处有灯火,便向那里赶去。没走几步,突然有一老汉走来,拄着拐杖,腰背弯曲。
  • 今日份#北京·景山公园[地点]# 打卡~久违的大风天儿,冻的上牙打下牙[笑cry]第一次去景山,第一次俯瞰北京的风景,也算值得了✌️电影选择了#你好李焕英[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