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宝歌 》
浅释
对佛法僧
三宝的礼赞

大家都很熟悉
《 三宝歌 》,

佛教界重大法事活动都是在
《 三宝歌 》声中拉开帷幕。

唱《 三宝歌 》
能建立我们对三宝的神圣信心。

这首歌里浓缩了佛教很多内容,
是对佛教信仰的总核心 ——

“ 皈依三宝 ”
内容的概括。

词作者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界泰斗,
民国年间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一生为佛教改革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曲作者弘一大师是一位近代的高僧,
在早年历尽尘世间的繁华之后,
放下一切出家。

其时,
他在世间的书法、
音乐、
戏剧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出家以后,
在佛教的行持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是一位旷世奇才。

《 三宝歌 》
用了三段歌词
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礼赞。

第一段是赞扬
“ 佛宝 ”。

“ 佛 ”梵文称为
“ 佛陀 ”,

歌词里是
“ 佛陀耶 ”,

“ 耶 ”
是梵文和巴利文的尾音。

“ 佛 ”
是觉悟的意思,

有三个特点 :
第一要
“ 自觉 ”,

就是自身明白、
洞悉宇宙人生的真理;

第二是
“ 觉他 ”,

像菩萨,
不仅自觉,
还能令众生觉悟;

第三是
“ 觉行圆满 ”,

就是说佛所修的觉悟之行,
对宇宙人生的洞彻,

达到了彻底、
究竟的境界。

第二是
“ 法宝 ”。

“ 法 ”
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内容很广,
“ 二谛总持 ”、
“ 三学增上 ”,

都是法的内容。

一般来讲,
菩萨行的六度,

乃至八万四千种对治烦恼的法门,
都称为法,

因为只有彻见宇宙、
人生的真相之后,

才能知道心中所呈现的烦恼是什么,
然后再运用方法来对治它们。

所以,
法从认识的角度来说,
就是真理;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

就是对治、
解脱烦恼的方法。

第三是颂扬
“ 僧宝 ”。

梵文的
“ 僧 ”叫
“ 僧伽 ”

( 念qié,
不是念jiā ),

是“ 和合众 ”的意思,
指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出家众的教团,
主要专指出家人。

这个“ 宝 ”字就有无量的意思了。

我记得自己在武汉宝通寺皈依的时候,
道根老和尚给大家说皈依,

他说《 瑜伽焰口 》里
有一段对三宝的赞叹 :

“ 夫三宝者,
千生罕遇,
万劫难逢。

皈依者,
福增无量。

礼念者,
罪灭河沙。

譬如灵丹之妙药,
疗百病以蠲除 …… ”

《 法华经 》里
有个比喻
“ 盲龟遇浮木孔 ” :

一只瞎眼的乌龟在茫茫的大海里,
五百年才能浮到水面伸头呼吸一下,
结果一伸头正好遇到从海上漂过来的一段木头;

木头上有一个洞,
乌龟一伸脑袋,
正好伸到洞里去了,

你想想这个概率是多少,
就知道多么多么难。

世界上宗教信众最多的并不是佛教。

信佛教的人非常少,
信佛念佛的人在佛教里被称为
“ 人中芬陀利花 ”,

在《 观经 》里边讲 :

“ 若念佛者,
当知此人,
是人中芬陀利花。”

芬陀利花,
梵语是白莲花的意思,
象征着念佛人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

能够遇到佛法就是得到了无量的佛的无价珍宝,

因此,
《 三宝歌 》唱的时候,
不光要有对三宝的恭敬,

还要有富足感 :

我是一个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珍宝的人,
我是人中的芬陀利花,
我是佛亲自授记的,
我们大家将来必定成佛!

第一段对佛宝的赞叹 :

“ 人天长夜,
宇宙黮黯,

谁启以光明?

三界火宅,
众苦煎迫,

谁济以安宁?

大悲大智大雄力,
南无佛陀耶!

昭朗万有,
衽席群生,
功德莫能名。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人天长夜 ”,
以“ 人天 ”
概括六道——

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 人天长夜 ”
实际上说的是众生长夜,
不是单纯地说人天,

是说所有的众生在生死的流转里面没有解脱的机会,

就像在漫漫的长夜里看不到光明。

“ 宇宙黮黯 ”,
宇宙,
是我们众生所生活的世界。

“ 黮 ”
念dǎn音,

比喻黑暗、
蒙昧。

“ 黮黯 ”,
是说众生因为心中有烦恼,

所以眼睛是蒙蔽的,
看一切都是黑暗的。

“ 谁启以光明 ”,
在人天长夜和宇宙黮黯这样的状态之下,

谁能够开启令我们解脱的光明呢?

“ 三界火宅,
众苦煎迫 ”,

“ 三界 ”,
指的是欲界、
色界、
无色界,

我们生活的娑婆世界称为欲界,
色界就是一些天人。

这是从众生的精神状态来分的。

欲界看重物质,
有很多的爱欲;

色界的天人,
已经断掉了爱欲,
但是还有物质形象,
有天人的色身;

到了无色界,
众生只有精神状态,
连形象都没有了。

普通众生轮回六道都不出这三界的范围。

“ 火宅 ”,
也是《 法华经 》的一个比喻,
比喻四面火起的房子。

这个火,
既有外在的火,

就是世间不安、
国土危脆、
各种各样的灾难和一些不吉祥的事;

同时内心也有无数的烦恼在煎熬我们。

所以,
内外交困,
就好像生活在已经着火的房子里。

“ 众苦煎迫 ”,

有很多苦在煎熬、
逼迫我们。

众苦,
佛教一般讲八苦 :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 谁济以安宁 ”,

谁能够给我们安宁呢?

这是第二问。

第一是谁给我们光明,
第二是谁能给我们救济。

接着答案说,
佛能指给我们光明,
给我们救济。

“ 大悲大智大雄力 ”,

这三个“ 大 ”
概括了佛的功德。

“ 大悲 ”,
悲是慈悲,
不恼害众生,
不忍众生受苦。

慈能与乐,
悲能拔苦,

给予众生快乐,
解脱众生的苦难,
就叫慈悲。

我们普通人讲慈悲,
可能因为对象是我的亲人,
是我的同修,
是我认识的人等等,
会有条件。

但是像观音菩萨,
是“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

没有条件,
不分彼此。

“ 大智 ”就是
“ 般若 ”。

这个般若智慧不是世间人所理解的那种聪明或者学识。

大家知道
“ 六度 ” ——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 智慧 )。

只有有了般若的时候,

前边的布施、
持戒等才能称为波罗蜜。

波罗蜜是什么?

到彼岸,
能够引导我们渡过生死的河流,
从生死轮回的此岸达到涅槃解脱的彼岸。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这些跟其他的宗教是共通的,

但是
“ 般若 ”
是不共的,

只有具足
“ 般若波罗蜜 ”,

前面五度才能够把我们引向解脱的彼岸,
所以佛教里说,
六度中如果缺了般若波罗蜜,

前面的五度就像盲人一样 ——
“ 五度如盲,
般若如眼 ”,
没有般若波罗蜜没办法达到解脱。

“ 大雄力 ”,
大雄指伟大的英雄。

《 华严经 》里说,

“ 如来智慧不思议,
悉知一切众生心,
能以种种方便力,
灭彼群迷无量苦。

大雄善巧难测量,
凡有所作无空过,
必使众生诸苦灭,
栴檀林神能悟此。”

“ 大雄善巧 ”
就是形容有佛无与伦比的力量,
能够降服一切世间的邪恶势力。

“ 南无佛陀耶 ”,
“ 南无 ”
就是皈依、
顶礼。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
所以很重要。

皈依三宝,
身心就能够得到安宁、
解脱,

这是皈依三宝的威德之力。

在《 俱舍论 》里就说,

皈依以何为义呢?

救济为义,
救济众生是三宝的含义,
皈依三宝能够解脱众生的一切苦恼。

“ 昭朗万有,
衽席群生,
功德莫能名 ”,

是对佛陀功德的赞扬。

前面是发问,
总说佛有三种德行 ——
“ 大智大悲大雄力 ”,

然后表示自己对佛的皈命,

接下来是对佛的赞叹、
赞礼。

“ 昭朗万有 ”,
佛陀的智慧光明能够照耀一切。

这一句跟前面
“ 人天长夜,
宇宙黮黯 ”
是相对应的。

“ 衽席群生 ”,
“ 衽 ”
是衣襟,

“ 席 ”
是卧席

( 古人一般在地上铺席子 ),

“ 衽席群生 ”
是从我们古代的一个词
“ 衽席侍子 ”
化运过来的

( 这个词是说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
用衣襟将他包裹起来安置在床上,
好好地照顾 );

用母爱来形容佛陀对众生的关爱,
是说他用大慈悲来衽席群生,
使众生得到平安。

“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是说我现在才明白,

只有佛才是我们真正要皈依、
能够皈依的地方。

“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这告诉我们皈依不是暂时的,
它给我们确定了一个期限 ——
尽形寿。

我们只要还活着,
就不能放弃对三宝的皈依。

这里
“ 信 ”
是第一步,
信仰;

“ 受 ”
是接受佛陀的教法;

然后还要
“ 奉行 ”,

勤快地、
尊敬地照着去做。

“ 奉 ”,
是双手把它托起来,
表示尊重。

这句讲的是对三宝修学的层次。

第二段对法宝的赞叹 :

“ 二谛总持,
三学增上,
恢恢法界身;

净德既圆 ,
染患斯寂,
荡荡涅槃城!

众缘性空唯识现,
南无达摩耶!

理无不彰,
蔽无不解,
焕乎其大明。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二谛总持 ”,
谛就是真理,

二谛指真、
俗二谛。

佛教讲一切事物,

一般都用真、
俗来概括。

什么叫真谛?

佛陀能够证得的真理,
超越了世间的虚妄,
证得了真实,
叫真谛;

俗谛是我们所见到的世间的现象,
是虚幻的。

真、俗都是真理,

俗谛也是真理,
只不过凡夫迷于俗谛,
不能认识真谛;

菩萨真、
俗两谛都看得明白,

所以缘起不碍性空,
性空不碍缘起,

菩萨认识事物是从真、
俗两个方面。

“ 总持 ”,
就是涵盖一切法,
包含无量的含义。

佛法是以真、
俗二谛来总摄一切。

“ 三学增上 ”,

三学就是戒、定、慧 :

戒律防非止恶,
禅定使我们专心一处,
精神不散乱,
才能够开发智慧;

增上就是加强力量。

戒、定、慧能够在解脱道上助我们一臂之力,

使我们得到解脱。

“ 二谛总持,
三学增上 ”,

二谛是讲缘起性空、
真空妙有的关系,

三学是指修学的内容,
前面是认识论,
后面是实践论。

“ 恢恢法界身 ”,
“ 恢恢 ”,
广阔广大;

整个宇宙的存在都叫法界。

佛的法身是遍一切处的,
它和法界是等量的,

所以叫做法界身,
也称为法身。

恢恢法界身,
就是宽阔广大的法身。

一则#道家故事#,发人深省!
《太平广记》第十七卷讲述了一个引人省思的故事。
裴谌、王敬伯、梁芳三个人结为超脱世俗的好友。隋炀帝大业年间,三个朋友一齐进白鹿山学道。他们认为长生不老的仙药一定能求着。至于腾云驾雾,羽化成仙的功夫,只要苦修苦炼,也是早晚能成功的。
然而,他们经过十几年的内功修炼,采集仙药,历尽千辛万苦,手脚都磨起了老茧,却仍然什么也没得到。
一、王敬伯与裴谌之差
后来梁芳死了,王敬伯对裴谌说:“咱们背井离乡,抛弃了世间豪华富贵的生活进入这深山老林,听不见美妙的音乐,吃不到美味的佳肴,看不到美丽的女色。离开华美的府第住进茅屋,以享乐为耻,自甘寂寞过著如此清苦的生活,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得道成仙,有朝一日能骑鹤驾云到蓬莱仙宫去过上神仙的日子。
就算成不了仙,也希望能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然而如今仙境渺渺不知在哪里,长生也没什么指望,我们如果继续在这里苦熬,只能死在山中了。我打算立刻出山去重新过豪华的生活,乘肥马穿轻裘,欣赏音乐亲近美女。

游遍京城胜地,玩够了再去追求功名宦位,以求在世间显身扬名。纵然不能饮宴于天宫瑶池,不能乘着天马神龙,听凤歌看鸾舞,不能日日与神仙为伴,但是在人世上身居高官,身穿紫袍腰系金带,每天和高官显贵在一起,还能使自己的图像挂在天子为功臣特建的‘凌烟阁’上,该多么荣耀。咱们为什么不回去呢?何必白白死在这空山里!”
裴谌说:“我早已看破红尘,人间的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大梦初醒的人怎么可能再回到梦境中去呢?”

二、王敬伯出山任官,再见裴谌
王敬伯任凭裴谌怎样挽留也不听,一个人出了山。当时是唐太宗真观初年,王敬伯不但恢复了原任的官职,而且在旧职的级别上被新任为左武卫骑曹参军。大将军赵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不到几年他就升任为大理寺的廷评,穿上了红袍。有一次他奉命出使淮南,坐船走到高邮,当时他的船队仪仗森严,威风十足,江上的民船都躲著不敢走。

这时天下著小雨,忽然有一只小渔舟出现在官家船队前面,船上是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夫。划著桨很快地驶过船队,像一阵疾风。王敬伯心里很不高兴,心想我是朝里派出的使臣,谁都对我敬畏回避,怎么这个渔夫敢如此放肆?仔细一看。那渔夫竟是当年和他一起在山中修道的裴谌。于是赶快派船追上去。

三、江鱼飞鸟各有天地,各有乐趣
把裴谌追到后,王敬伯命手下人把裴谌的渔船连在自己大船的后面,请裴谌上了大船,进舱坐下,握著裴谌的手说:“老兄当初坚持不和我一起出山,抛开了世上的功名利禄,一意修道,但如今你又得到了什么呢?不还是个江上的渔夫吗?所以我看修道的事如同捕风捉影,太坑人了。

古人尚懂得人生苦短抓紧享乐,甚至点着灯烛不让夜晚虚度,何况青春年少白白扔掉岁月呢?我出山后才几年就做到了廷尉评事,由于我办案公正受到朝廷赞赏,天子特赐我穿红袍系金腰带。

最近淮南有一件疑案一直定不了案,案情上报到大理寺,皇上命令派一个干练的官员到淮南复审疑案,我被选中,所以才有这次淮南之行。我现在虽然还算不上飞黄腾达,但比起山中的老翁还是要强得多吧!裴兄你却仍像从前那样甘心在山中埋没了自己,我真是不能理解啊!不知裴兄需要什么东西,我一定满足你的要求。”

裴谌说:“我虽是个山中的平民,但早把心寄托于闲云野鹤。我像鱼一样在江里游,你像鸟一样在天上飞,各有各的乐趣,你何必向我炫耀你那些浮名微利呢?人世间需要的东西我都非常充足,你能送我什么呢?我和山里的朋友一同到广陵卖药,也有个歇脚的地方。在青园楼的东边,有一个几里宽的大樱桃园,沿着樱桃园,园北有个行车的门,那就是我家。你公余之后如果有空,可以到那里找我。”裴谌说完,就潇洒地离去了。

四、王敬伯访裴谌,心境更换
王敬伯到广陵十几天后,空闲时想起了裴谌的话。就去找裴谌,找到了樱桃园,果然有个车门,一打听,果然是裴家。王敬伯被领着往里去。起初周围挺荒凉,越走景色越好。走了几百步后,又进了一个大门,门内楼阁重重,花草繁茂,好像不是凡人住的地方。雾气笼罩,景色无比秀丽,无法形容,阵阵香风袭人,令人神清气爽,飘飘然好像身在云中。

王敬伯此时的心情也大大转变了,觉得为官宦实在没什么意思,自己的肉体像只死老鼠般卑贱,看他那些同僚也像蚂蚁一样卑微了。

不一会儿,听见轻微的佩剑撞击的声音,两个青衣女子出来说:“裴郎来了。”只见一个仪表堂堂、衣冠华贵的人来到面前,王敬伯赶快下拜,抬头一看,竟是裴谌。
裴谌安慰王敬伯说:“你长期在人间做官,久吃腥膻的鱼肉,心中尽是贪欲私心,像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使你步履艰难哪。”裴谌把王敬伯请到客厅,只见门窗屋梁都装饰著奇珍异宝,屏风帐幕都画著仙鹤。

不一会儿,四个青衣女子捧著碧玉的盘子进来,其中的器皿光彩照人,不是人间有的东西,摆上来的美酒佳肴也从来没吃过。天快黑时,裴谌请王敬伯入席,在室内点起了放射多种彩色的灯,照得室中光彩迷离。又叫来了二十个奏乐的女子,一个个都是绝代佳丽,列坐在王敬伯面前。

五、王敬伯意志不坚,修道未成
裴谌说:“王敬伯是我山中的朋友,由于修道意志不坚,扔下我下山,离别十年了,他才做到廷尉,他的心已经完全归于凡俗了。”裴谌就叫她们演奏。歌曲和音乐虽然不像演奏古代名曲《云门大卷》和《韶乐》后能引来凤凰,但旋律十分清亮,宛转动听,宾主敬酒酬答十分快活。
到天快亮时,裴谌召来管家让他送赵氏回去。并说:“这个厅堂是九天画堂,凡人是不能进的。但我过去和王敬伯是修道时的朋友,可怜他为世上的荣华迷了心窍,自己甘心赴汤蹈火,聪明反被聪明误,工于心计反害了自己,从此将在生生死死的苦海中沉浮,看不到彼岸,所以才故意请他到这里来,想使他开窍醒悟。今天一见之后,将来很难重逢。”

裴谌又对王敬伯说:“你身有公务却在这里住了一宿,你的下属和郡里的官员会因找不到你而惊惶的,你就先回你的驿馆吧。在你没有回京复命前,还可以再来看我,尘世上的路漫长遥远。人在世上常常会有千愁万虑,望你多多珍重。”王敬伯也谢辞了裴谌。五天后,王敬伯公务完毕要回京了,就偷偷又去找裴谌,想向他辞行。但到了樱桃园,门内再也没有裴谌的华贵府邸,只是一块长满野草的荒地,他满心惆怅地回去了。

神仙的法术能达到这个程度,就是为了制造幻境来迷惑人吗?当然不是,而是为启迪人们坚定修道的意志,这是平常人不能理解的。

这虽然是一个过去小道修炼的故事,但是讲出了一个真理:修炼人只有坚定地在修炼路上走到底,才能功成圆满,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悔之晚矣!

游西方极乐世界恭聴阿弥陀佛说法<一>

济公活佛降民国六九年九月五日(岁次庚申年七月初廿六日)

诗曰:无尘落得一身轻。净土勤培方寸耕。

果满功德归极乐。天边海角任游行。
济佛曰:处处可闻学佛修道者,到底学佛修道是怎么一回事呢?依老衲看来并没有什么,“问心!问心!”而已,心如能“无愧”,我看接近佛不远了。离心即无佛可寻,如一寺中空无一物,自不能称为寺;人身中若无心,焉能成为人?所以愿众生是一个“有心人”。心可变化多端,一个制衣师傅可以制成千奇百怪的衣服,人心即“师傅”可以将自己面貌身形变化不同,要变“佛”变“魔”都是随心所欲,每一个人都是“魔术师”,你要什么花样,走什么脚步,变什么把戏,任你变了。老衲希你变好人、变神仙、变圣佛,切莫将自己变成魔鬼,让人畏惧讨厌,那么你就太傻了。变好坏由己一手造成,到时候若把自己变成地狱鬼怪,或变鸡鸭牛犬,一照镜子,吓了一跳,怎么变成这副“模样”,那时只怪你手法不高明变错了!听老衲的话吧!本来面目若走样,请赶快变回来,否则,一旦变为“成品”,后悔就来不及了。今日我将带贤徒杨生游西方极乐世界,拜会阿弥陀佛。
杨生曰:我已坐穏莲台,请恩师起程吧!
济佛曰:……已到了,杨生速下莲台。
杨生曰:喔!来到此地,满地金银、琉璃所铺,还排列着一重重整齐栏杆、树林、罗纲,均非凡品,各闪出亮光,是人间所未见的绝境!
济佛曰:西方极乐世界,为阿弥陀佛所居之处,这就是“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我们前去拜会佛尊,聴其说法。
杨生曰:前面有一大殿,是否为佛尊居处?
济佛曰:是也!前面为“弥陀殿”,我们前去参礼。
杨生曰:遵命!这里有许多修成正果的高僧及居士模样之人,他们面貌慈祥,口中似在念佛,声音悠扬、寂静,令人闻之心中舒畅。
济佛曰:他们都是在世修学佛道之人,因功德圆满,故能到极乐世界。……已到圣殿,我们进去参礼佛驾。
杨生曰:遵命!进入殿内,中央坐着一位法相庄严的佛尊,满身毫光,令人起敬。弟子杨生参礼佛尊,今日有缘随恩师来到极乐圣境,参礼阿弥陀佛,请佛尊指示佛法。
阿弥陀佛曰:善哉!人念“阿弥陀佛”,我却念“众生是佛”,众生轮廻六道,身受苦痛,故我发四十八宏愿,造就极乐世界,于此化一净土,教人一心念佛修道,念念不忘我佛,我当接引来此。但若凡业未净,念佛不能专心,佛自散形,纵有慈悲之手,力弱无法相渡。故希众学修佛法,首必净业了尘,自造净土,否则难以有成。今日喜见凡界杨善生入我弥陀净土法门,特示数语,资作参悟,你有何疑问,尽可说之,我自相答。
杨生曰:感谢佛尊赐我机会。叩问佛尊,刚才您说:“世人皆念阿弥陀佛,我却一心念众生是佛。”我觉得真有意思,请佛尊解释其意如何?
佛尊曰:善哉!你果然有智慧,众生日夜念阿弥陀佛,望我度他上极乐世界;我日夜念众生是佛,希望众生与我不二,若能体会我意,将尘世化为净土,婆娑世界即成极乐国,我亦想到人间净土逍遥自在一番!
杨生曰:佛尊所言有妙意,若人间化为极乐,您想投胎下凡吗?
佛尊曰:只要人间与此地相同,我愿意下凡。
杨生曰:众生都想超升极乐世界,是否为颠倒之想法呢?
佛尊曰:因世人业障深重,痛苦烦恼不绝,故苦业牵绊,极想脱苦得乐,祈望我佛加渡,以求解脱诸苦,如此叫“觉悟、回头”,苦认苦作乐,执幻为真,才是“颠倒”。
杨生曰:既是如此,要如何才能仗佛引度出苦?
佛尊曰:唯有“念佛、学佛”一途!
杨生曰:这么简单吗?
佛尊曰:“一声阿弥陀,便到极乐国。”“学佛学得像,与佛无两样。”
杨生曰:佛尊说得甚妙,愿再开示明白些!
佛尊曰:念佛初由“念念不忘”,终至“念过即忘”。由念“阿弥陀佛”,念至“自性真佛”,自(久)念成佛,先自念为佛,久念(炼)成真,日后世人自然念你为佛。一心不乱,一言不差,与阿弥陀佛心心相映,故云:“一声阿弥陀,便到极乐国。”既认自身是佛,了悟心性,一念佛则佛现于前,一举足则脚踏净土,众生业重,烦恼多端,出声念佛,吐出苦气,减轻苦业,是为念佛妙处。佛有戒律、规范、行仪,若能一一学成,并无二样,自证涅盘,成正等正觉。
杨生曰:念佛如吐“苦气”,用以减轻苦业,是一帖心灵治疗妙药,未知众生念佛时,您的感觉如何?
佛尊曰:众生拜祷皈依念佛,以解脱俗念忧心,不起妄念,露现佛心,此时我心可与念我者相通,三世业主,闻佛名号,恭敬礼拜,我佛即予度化。故虔诚念佛可以消灾解业,净化心性,众生念佛时,空谷传音,我耳如响,佛心感动,定来相助。
杨生曰:曾闻念佛可以带业往生极乐世界,是否有此事呢?
佛尊曰:带业往生,非指免去一切罪业。凡一心念佛,任何环境之下,不退道心,可以上进极乐世界,再加修炼,以待业净,化生净土。业障不去,如幔遮门,不见光明,我以佛光普照,令其身洁心明,一切恶业顿消,以入佛地。此地还有许多修道院(七宝池)│消业所,专为带业者提供修炼之用。带业往生者,系指未念佛前所造之业,皈依佛门之后,一心念佛忏悔前业,我感其诚,自会相渡。若仅念佛,再造诸恶业,不知忏悔,所念佛号如云山阻隔,丧失其真,故无法带业往生净土。所以修净土法门者,一是口净、心净、身净,则净土近,还要积善修德,切勿口佛心无佛,须心服(佛)口服(佛)│没话讲。我因观末法众生,沉迷五蕴,轮廻六道,加之天运变迁,时代日新,物质兴盛,奢华无忌,四十八宏愿不能了。为普度众生,特开方便法门,劝人一心念佛,简易佛法,修行捷径,众生若还不知修持,恐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佛本至公,虽开方便之门,若口念弥陀,心如蛇蝎,佛亦不敢近前引渡,非佛不慈,实因自己远佛。但愿世人从今起踏上净土(法门),则尘业自有落尽一日,万勿自弃,毁灭灵根。
杨生曰:佛尊慈悲开方便法门,不少老弱妇孺手提念珠,声声念佛,虔诚之情,令人崇敬,据弟子感觉,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应当有更微妙意义,祈佛尊再予开示?
佛尊曰:佛无妄言,念佛可以超升。何以能超升极乐?盖念佛可以摒去杂念,让心灵安静,所行不背道违规,人在造恶作孽时,口中已忘“阿弥陀佛”,所以如能日夜“阿弥陀佛”念在口中,口念心想,久之,心口如一,佛性显灵,断恶根,萌道芽,净土长出菩提树。念佛可令心神忘记痛苦烦恼,产生禅定作用,故“净”即“定”,定能生慧见佛,精神欢喜,心灵有所寄托。念佛时心中产生宁静安和之气,可以调和暴戾不正行为、消弭阴暗念头,还可让阴灵得到解救。念佛正如世间人播放轻松音乐,可令听者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挂罣,痛苦与不安。故勤修道者、病患者、心神不安者,当勤念佛号,定有妙验,助其离苦得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北京国安##中超联赛##中国足球#这地球不只是人类的家也是这些小动物的家.这些天耳朵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一条犯了错因此,全世界的流浪猫狗都被
  • 「适合发朋友圈的可爱短句文案」 ❶泡面加蛋 烦恼滚蛋 ❷生活幸福 猪猪发福 '' ❸小猫在午睡 地球在转圈 ❹凡事看得开 生活才能嗨 ❺我欲乘风归 养
  • “因为不是让你去办的,”我冷冷地勾唇,“口头说着要林清妍永远消失,实际上还是心软了。在笔者看来,至少应该关注以下三点:第一,狗主人不能总把“我家的狗不咬人”挂
  • 但他也实在算是幸运吧,还能找到这样一个女人,是他乱糟糟世界里还保留的最后的干净了。“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奶奶觉得没有开封可能没有问题,就带给孩子喝。
  • 拿到十万大奖的乔旭赛后十分兴奋:“来到黄河之滨比赛令我期待了很久,这次比赛既跟老朋友会面,又游览了黄河岸边的美丽风景,还拿到了最想要的一个冠军,我觉得真是太开心
  • 追星带给了我很新的体验感,我个人的追星计划都是围绕着见面展开,但我觉得见面之余还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去看看沿途的风景,开阔视野,认识很多新朋友,和新朋友深入地交流,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今天的第三首歌是网友 乐乐巴布 点播的ANU的《FLY》歌词整体讲述了对自由的向往,对灵魂归处的探寻,听着它,你会片刻放掉所有人世间的烦恼,让自己飞到一个相对纯
  • 我跟在他后面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跟丢了,晚上骑车中途遇到一位交警把他拦下了,我在后面以为是没带头盔交警开始训话了,我立马掉头混在车队中过了马路,同事回头再一次疑惑
  • To我最最最爱的书欣哈喽我的小宝 没想到你已经出道七周年啦我们也已经四年零十五天了很感谢你在我青春最黑暗的时候为我点了光时间真的好快好快当时在青你初次认识你那时
  • 3. 检测样本:亲子鉴定需要采集相应的样本进行检测,如唾液、血液、毛发等,不同样本的采集和处理方式不同,价格也会有所不同。5. 鉴定的复杂程度:鉴定的复杂程度也
  • 那个在图书馆偶遇的瞬间,那个在操场上的黄昏…… TYNUers,快来分享你的美拉德浪漫故事吧!让我们在这个秋天,再次感受那份青春的温暖和美好。
  • 不是什么好消息❸大规模经济刺激,发债和搞活股市,对楼市形成支撑但如果说楼市,将会陷入两个月的低潮,那也未必,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必须注意到国庆
  • 【轻松拿捏城堡婚纱照的高级感!】解锁城堡婚纱照优雅与浪漫不曾缺席假装是出国蜜月旅行假装我们才刚刚认识精致蕾丝高定礼服搭配深色系西装夕阳氛围自带高级感透过镜头捕捉
  • 好一个人间正义,言语之间,不仅俄罗斯打击乌克兰,是对的,还有替我们清理外围,挡子弹的意思,这等国民,真的,傻的让你惊掉下巴。很多热心网友,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现在
  • 你的魄力,看似是一时的抉择,实则,都是你自身的智慧,在你脑海里,为自己铺垫了好运的痕迹,有了好运的征兆。就如电视剧《风吹半夏》里,许半夏处事大多时候,都是奔着目
  • 【行走的微博】 重庆市区掠影(2) −−−−矗立于悬崖边上的洪崖洞 作为重庆流量最高最有名的网红景点,洪崖洞的名号实在是太响亮了。因此,洪崖洞这个庞大的立体
  • ”当天是辅导员邵洋老师的生日,她郑重地完成了捐献登记,在自己生命诞生的纪念日作出这个决定,她觉得特别有意义。可能是刚考完研,英语一如既往的烂吧 昨天寺院遇老外,
  • #电视剧周生如故[超话]# 美人骨,世间罕见。如此,方可现冬藏石榴,皮干籽仍红润而眠也。
  • 赛段涵盖了长白山北、西、南三大风景区,让选手们在茫茫林海、环山公路以及天池主峰比赛时,也能充分感受到长白山自然生态环境的魅力和骑行乐趣。     “我们来自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