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身边事# 【千村万户看小康|莒县岳家村:摆脱“三丢人”变身“小康村”】
作者:

杨润勤 吴宝书 栗晟皓 葛平飞

岳家村迈出脱贫致富“三大步”,百姓钱袋子鼓起来,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摆脱“三丢人”变身“小康村”

图:以前,岳家村脏、乱、穷,村民住土屋茅草房。

图:如今岳家村楼房林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民过上了幸福滋润的小康生活。

旭日冉冉,清风拂面。7月25日早上6点,莒县城阳街道岳家村老年幸福公寓前的广场上音乐声响起,一队队老人舞了起来,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74岁的王瑞平和他71岁的老伴刁桂英走出幸福公寓来到广场上。他们要去沭河公园散步,记者随他们一同前往。问他日子过得咋样,还有啥愁事,他兴奋地一拍手:“日子好得很,三室一厅的公寓是村里免费给的,拎包入住,水电暖也免费;一日三餐免费吃,四菜一汤,天天吃得好;春夏秋冬,村里发衣服、被褥;还有戏班子、康复治疗中心……”

来到沭河公园,这里一河清水、两岸绿色、花香鸟鸣。望着河水,王瑞平说,过去岳家村脏、乱、穷,“三丢人”,当时有句顺口溜说:“进了岳家村,花篓(用柳条编织的筐)不离身,晴天飞沙土,雨天泥一身;土屋茅草房,巷子窄又长,夏天满街泥,冬天如冰场。”

王瑞平话锋一转:“咱们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还得从36年前许书记上任说起。”

王瑞平所说的许书记,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岳家村社区党委书记许传江。1984年,许传江刚上任时,乡亲们对他提出了“三个要求”:有活干,有饭吃,一碗水端平。为满足乡亲们的要求,实现乡亲们的愿望,36年来,许传江带领乡亲们迈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三大步”。

想要“有活干、有饭吃”,就得琢磨如何致富。许传江带头,拿出自己做生意赚的钱,带领村民翻土压沙、改良土壤,盖了十几个大棚,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种上苗,免费送给村里最困难的户。随后又发动党员带头建大棚,一年后,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了大棚,那时一个棚年收入1000多元,岳家村迈出了脱贫第一步。

第二步是办企业,让村民“有活干”。大棚的建设让全村人有饭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村里想发展、村民想致富,光靠种地还不行,还得上项目,让村民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同时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经过考察,村支部发觉油漆市场很有潜力,便带领全体村民横下一条心,集资上项目。在大棚种植中尝到甜头的村民,纷纷响应。为女儿买嫁妆的钱拿出来了,为儿子盖房的钱拿出来了,卖鸡蛋的钱也凑起来了,七拼八凑,最后凑了25万元办起了油漆厂。可油漆质量老是不过关,许传江担心丢了老少爷们的血汗钱,心里火急火燎。

经过多方打听,村支部得知青岛有一位赵姓工程师掌握油漆生产技术,立刻将其请回岳家村,攻克了技术难关。油漆厂当年盈利7万元,全村人的精气神一下子起来了。

后来,村里又引进了银河制衣、诚凯制衣、东旺食品等企业,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集体经济也一步步发展起来。再后来,村里盖写字楼、商场对外出租,村集体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最让全村人高兴的是,岳家村原是沭河边上城郊村,县里修银杏大道、跨河大桥,建沭河湿地公园,这里一下子变成了城市的中心,做生意的机会越来越多,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20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仅红火不行,还要滋润。滋润就是村里人的综合幸福指数。”许传江说,村支部的第三步融入了“一碗水端平”的公心理念。“百善孝为先”,早在2007年,村里投资3150万元,建起了老年幸福公寓,对60岁以上老人实行免费集中供养,既让村民充分享受村集体发展的成果,又解除了子女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创业。到2009年,村里有线电视、网络入户率达100%;学校、医院、超市、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眼下的岳家村人,日子越过越实在,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老狼联手苏阳共同打造专辑《九曲》 沿黄九位音乐人用歌声讲述家乡故事】在原创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2》热播的这个夏天,由麦田音乐主理人老狼联手宁夏音乐人苏阳,邀请到来自黄河沿岸的其他8位音乐人共同创作的音乐合辑《九曲》也于7月15日正式上线。来自山西、河南,甘肃、青海,山东、陕西以及宁夏等地的音乐人张浅潜、欧珈源、张佺、苏阳、胡格吉乐图、马飞、闫泽欢、王应天、刘东明,加入“黄河今流”艺术计划,从对故土的记忆和受黄河的滋养出发,用民谣、独立、流行等音乐形式打造了《九曲》这样一张在精神及地域空间上均具备相当跨度的音乐合辑。

《九曲》的每首歌都值得拍一部电影,这是麦田音乐主理人老狼对《九曲》的评价。这次,他和苏阳,一个作为监制,一个担纲制作人,共同完成“黄河今流”计划,这也是宁夏音乐人苏阳继音乐纪录电影《大河唱》后的再上路。

尽管九位音乐人的年龄、风格、表达形式各不相同,但本次均以黄河为母体,以自己家乡的民间音乐和母语为素材进行创作演绎。山西、河南的童谣,甘肃、青海的花儿,山东、陕北的民歌,都是一次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之间的可贵对话。张浅潜的《忧伤的花儿》用青海花儿打底;胡格吉乐图的《光明》用蒙古语吟唱;闫泽欢的《随时记忆》里有山西童谣;刘东明的《拉魂腔》唱起的是百转千回的柳子戏;张佺的《种地不种河滩地》改编自甘肃花儿“尕马儿令”;王应天的《大堤》民间小调、戏曲、方言里都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高山上长出的绿韭菜,越过了冬天,走过了千山的马儿,站在了河边,喝下这滚烫的烈酒,唱过黑夜,河水没有劲头,也不再回来……”专辑中,苏阳自己的《高山上的绿韭菜》力量感依然爆棚,词曲化自宁夏民歌,开口便勾出灰黑山脉的高远线条,由鼓和电吉他扮演奔流时的黄河。“写歌的时候,想的全是家乡户户院子里拢的葱和韭菜,又绿又香,生生不息。听歌的时候,灌进耳朵里的却全是烈酒和黑夜……”苏阳在采访中这样说到。这些声音,来自古早的吟唱,却又走过很长的岁月唱着今天;这些情感,可以回溯到黄河,却绝不止于这条河和这片土地,而是属于每一个离家的人,每一个有根的灵魂。

故乡,故土,土地,黄河这些词对于生活城市化进程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有些遥远甚至陌生,但对于音乐人来说却总能勾起创作欲望、找到创作灵感。在这个独立音乐只能在选秀中获取流量和影响力的时代里,《九曲》用一个群像的方式呈现根源在今天的音乐生态里仍然生长的多元可能性。苏阳说,“黄河流经的地方都是营养”。九位歌手,九曲黄河,每人代表黄河流经的一省,以故乡记忆为出发点,让民间音乐和本真生活的根源在现代性的创作里继续生长。(宁夏日报记者 姜盼)

【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都市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自2024年始姚宝珍,李梅红,小改,刘红应该更加卖力拉屎犒赏咀儿庙里的黑池龙王(屁)扫把星狗………………自2024年始世人如若知咀儿庙里有个黑池龙王在心里当做刚
  • 小时候不理解,为什么老人总喜欢坐在路边,而且一坐就是半天,直到我走过很多路,失去了很多人,然后再回到这里的那一刻了,我好像明白了,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
  • !!
  • 通过询问患者本人及家属,并结合相关部门大数据信息比对,形成确诊病例行程轨迹如下:病例1:3月13日至3月15日居住地:柠檬树旅店(浑南区白塔街98-5号);3月
  • 爱丁堡今天全天飘雨,绵绵细雨和这座中世纪的魔法古城气质特别吻合——神秘、浪漫、孤独、自恋……我脑补出这样的电影画面:苏格兰人几乎不爱打伞,雨中奔跑的两个人,一个
  • (建议参考官方的三明治用法)最后是我硬让运营给我开的红茶水乳:我觉得非常好用,平价,适合学生党,年轻肌肤以及日常追求精简护理的人群,针对中至混合、(包括油痘肌肤
  • 20240609 lisa上海演场会这是我看过国内最嗨的演唱会了,从头嗨到尾,终于看到老织的现场了 燃爆全场自不必说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太强,“侬好 大噶好 吾是
  • 亲嘴啊干嘛”好颠 吃了早餐我一觉睡到一点!真的太普通了,湛江不花钱就能看!
  • #丁程鑫[超话]##丁程鑫你好星期六##丁程鑫这是我的岛# 遇见你之前 我随遇而安 遇见你之后 我以你而安. . #丁程鑫别挡高圆圆泼秦霄贤
  • 我看不到你的努力p17我这话用的是吗结尾是在问你是只打输或者平吗,我要是自嘲我会用嘛结尾最后是她的主页,大家可以避避雷,有任何问题可以问我,我也可以提供所有的聊
  • 我们全程班42小时,包资料,包答疑,按部就班的跟着学,就可以考一个理想的成绩。我们全程班42小时,包资料,包答疑,按部就班的跟着学,就可以考一个理想的成绩。
  • 生日之际想祝愿你的事情很多,虽然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到,虽然听起来很像唠叨,总之——希望你多诉苦,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希望你不要总是报喜不报忧;希望你不要总是忍
  • 7位カラー配色メロウリブロンT¥4,180(税込)個性的な配色でおしゃれ見えが叶うトップス!6位パフニット5分袖Tee¥5,280(税込)パフ袖がポイントのデイ
  • 下午在公园附近,两个警车的两个警察在对一位坐在马路牙子上的60多岁的老人问话 感觉是家庭有困难了…警察这份职业也是见证人间疾苦最多的职业之一,成年人的世界几乎
  • #王者荣耀[超话]#安卓QQ区共号滴滴,女英雄皮肤基本都有,包里还有颗荣耀水晶会换瑶典藏,后期有好看皮肤会买,不乱动东西,不改名字, 每日紫星币,背包 点券不动
  • 等你来,岂敢让夏花荼靡岁月,暴风急雨又烈阳亲爱的,请相信,一颗心,一份真挚的爱我等你,等你来我热烈而又温暖的胸怀。#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
  • 到时候若不激活就不能用了或不激活就不能用AMD X3D超大缓存后再考虑激活的事情[笑而不语][笑而不语][笑而不语])这是为了pc端暖5而装的机,就起名叫“苏暖
  • 有不少人,「少想为什么,多想怎么做,想全是问题,只有做才是答案,找原因没有用,找方法才有用,想做什么事,马上去做,不需要考虑清楚每个细节,不需要想明白会面对哪些
  • 绝无可能然后突发奇想去搜了一下符玄的mbti,是entj啊啧啧啧,女王,我的女王大人,我就知道我的一切幻想是有所依据的啧啧啧,原来这么早我就已经深深被符玄绑住了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答苏武书 李陵〔两汉〕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