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改變
​從頭開始
​[太阳]
不負期待
冷調莫蘭迪
感謝我的可樂老師
忍不住自戀來一波[可爱]

對北方飲食最多的記憶,就是餃子和拉麪。
​太想吃餃子,特別特別想——結果素餡都有雞蛋。。。對于一名斷蛋奶的素食同學而言,餃子無望。
​遇到一家蘭州拉麪館,喚起對辣白菜蓋面的回憶,點了一份——結果,不是拉麪,是機器麪。而且辣白菜裏的鹽和醬夠我吃一個月了。。。

​原本想著補充一下午餐。
​現在,只能認真地,一點點消化這個失敗的決定[允悲]

素餃子,辣白菜蓋面——​等我回北方了,要吃個夠!哼~[吃瓜] https://t.cn/R2WxBs1

#吉星和尼克#之#人间滋味#

开油锅

过年,平时再会过日子的人家,譬如我家对门的林奶家,日常炒菜只用插在油瓶里的鹅毛掸一下锅,到了年边上,也是烈火烹油的滋啦啦响着,油烟滚滚油香滚滚。

炸圆子、炸熏鱼、炸小扎,哪一样不需要香油来洗礼?定量香油不够?总有乡下的七姨娘八舅母拎瓶把香油上来。我家乡的香油就是菜籽油,俗话里的香油我家乡直接称呼麻油。

炭炉子上,炒锅里,大半锅香油。首当其冲是炸圆子。肉圆子、藕圆子、糯米圆子。糯米煮熟了,稍微冷一点,加盐,拌入大量的葱花,搓成圆子,放到油锅里炸。刚出油锅的糯米圆子滚滴滴地烫,钻鼻子地香,透心地糯,我妈知道我们的小心思,用筷子搛几个起来放到碗里,拿到一边吃去,别在油锅边蹿来蹿去,油烫着不是小事情。

藕圆子。洗净的藕用藕擦子擦成藕糜,藕擦子是铁皮做成,上面用钉子敲出无数个洞眼,捏住藕对着凸出的钉子孔使劲摩擦,藕糜从另一面冒出来。将一盆藕糜,那会儿我们家脸盆的用途远不止洗脸,一脸盆藕糜加盐、葱,搅拌后搓成圆子,下油锅炸。藕圆子没有糯米圆子香韧,但绵软也是一大优点。

最后炸肉圆子,其实炸肉圆子并不费油,要是肥肉的比例太大,油会越炸越多。为什么不先炸肉圆子?过年切记要少说话,嘴巴的功能最好单一到吃,安全系数比较高。但正是因为先炸糯米圆子和藕圆子,保证了糯米圆子和藕圆子的纯正。猪油,尤其是肥肉里滋出来的油,遇到糯米和藕,跟小鲹鱼一样,总是有点儿捣乱的意思。

纯粹香油炸出来,其实藕圆子糯米圆子也就这个时候最好吃。下回再见是饭锅头的搪瓷盆子。蒸透的藕圆子糯米圆子虽然油乎乎的,但是不脆不香,它最好的时光是短暂的,而且生不逢时,和它们一起出场的是肉圆子。

肉圆子是大戏,是黄金女主角。将瘦肉肥肉剁成肉糜,香葱也剁进去,生姜也剁进去,统统剁成肉糜,我老爸左右开弓拎着两把菜刀一阵子剁。那只从桂林带回来的铁木砧板被剁得一阵阵乱颤。剁好肉糜,加豆腐,当然纯粹的肉圆子更受我们的欢迎,但是一来的确很硬,外婆吃不动,更重要的是肉太贵,肉的数量有限,而用有限的肉炸出尽可能无限的圆子,这就要添加一些东西,对,豆腐。可是豆腐的添加也是有分寸的,少了,不足以表达出添加的意义,多了,圆子会馊,据说豆腐很作馊。就像有的人喜欢惹事一样。

我还记得我爸搓肉圆子,不是搓,是从虎口挤出来,轻轻丢进油锅,虽然一年只炸一次肉圆子,动作娴熟轻盈。我们都很想尝一个,但是肉圆子一般是炸的大半熟,要熟透了得好好炸一会儿。我们不敢在厨房逗留,因为你不知道随口一句话可能就招忌。比如什么火大了火小了,圆子多了少了扁了,你正吧唧吧唧那儿说呢,老妈刷过来一筷子头,稳准狠。

轻易不会坐一锅油,既然坐上了,该炸的不该炸的都炸一炸,那就再炸一锅小扎吧,我们叫小扎,读轻声。将面和好揉好,摊薄折起,切成两厘米宽,抖开了再切断成五厘米长,下油锅炸成金黄酥脆。这就是小扎。因为很费油也因为很好吃,耗费特大,我们当然喜欢吃,我们什么不喜欢吃?

重要的是我妈喜欢,我爸上赶着炸一点,他和面揉面动作又麻利,我妈还半推半就呢,我爸已经和上面了。一年到头我爸都不在家,不赶着这个时候讨个好卖个乖还想不想日子过?

前几年我在妇幼保健院门口等车,看到边上有个叫四季春的小店,玻璃柜里有小扎,买了半斤回家,我妈现在也还是喜欢,没事嚼两根,就听到咯吱咯吱声。这个东西要想偷嘴是不成,吃一根好大的动静。

还要炸熏鱼。不过这得另起油锅。炸鱼后的油腥气,只有平时烧菜用。

炸圆子的油可以倒进放肉圆子的小坛子里,将肉圆子养到来年的二三月里都不坏。炒青菜放几只肉圆子,又有油又有肉,省了不少事儿。街坊邻居谁不说老唐家会过日子。我妈是个勤俭持家的主妇,也顾惜着一家子老小,靠着那一小坛子肉圆子吊着,把我们兄妹三个养得壮壮实实。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身膘都没跌下去。

--唐玉霞

#三联美食# 成都的面馆大都很小、很窄,开在那些布满绿荫的小街深巷里,不奢华却很有人气。常见睡眼惺忪的男男女女,身着睡衣睡裤、脚穿拖鞋从小区走出来,专程到小街面馆吃上一碗小面。

那些在家整日打麻将的人,懒得开火,打个电话到附近面馆,伙计便用托盘送面上门。小区停电、停水时,人们会吃顿面应付一下,这时面馆生意特别好。成都人将小面视作简易美食,价格低廉、经济实惠,是应时之需,一种居家生活的点缀和调剂。

然而,身处美食之都,不讲究一点就难以生存。除举世闻名的川菜外,成都小面也颇有特色,之所以能成为成都人不可或缺的美食,在味道上很是下了番功夫。

传统的成都小面,品种繁多,有红汤、清汤、杂酱之分。论浇头,又有红烧鳝鱼、红烧肥肠、红烧牛肉、红烧排骨、海味臊子等。论品牌,担担面、谭豆花面、牛王庙怪味面层出不穷。当地电视栏目《食不可挡》深入民间探访美食,绘声绘色向大众推荐小街深巷的各式美味及做法,收视率极高,对小面的繁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蹄花面、猪肝面、脑花面、鸡杂面是近年来涌现在成都街头的后起之秀,迎合成都人嗜吃内脏的刁钻胃口。周边市县也不甘寂寞,纷纷抢滩成都,宜宾燃面、邛崃奶汤面、羊马查渣面、兰州拉面、荣昌铺盖面、广汉金丝面令成都人大快朵颐,口色生香。我那些成都出身的同学们,在外闯荡多年,见多识广,然每提及成都小面的滋味,就会乡愁萦怀,唯有在彼此微信互动图片中聊以慰藉。

提起四川的面,不得不说的就是担担面。担担面是四川民间极为普遍且颇具特殊风味的一种著名小吃。其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随后传入成都,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

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只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蹄膀。现在成都、自贡等四川地区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目前,成都、自贡等地为了让保持原来的素面风味,会以四川特产叙府芽菜为主要配料。

另一家"谭豆花面"则最初源于“谭豆花”,开业于上世纪40年代初,始初为一摊担,摆在成都“安乐寺”大门口,业主姓谭名玉光。开设之初,以经营豆花和面条为主。

由于所制的豆花麻辣厚淳,味道可口,经济实惠,随至随吃,深为食者喜爱,为别于其他豆花,人们为其名之“谭豆花”。后来由于声名鹊起,开店经营后店名也冠其“谭豆花”,后迁至成都闹市区盐市口。“谭豆花”经50余年的经营,发展成为成都著名的小食店,其当家品种“豆花面”“酸辣豆花”等,更是成为了一大具有代表性的“成都名小吃”。

我还吃过一碗最绝妙的杂酱面,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猛追湾桥头的招牌脆臊面。尽管店面装修很简陋,但吃者众多。我在其厨房看到,仅佐料多达10余种,只见师傅用一小勺每样佐料都配一点,最后成品麻辣鲜香,仅一个“香”字可形容。

仔细分析杂酱面味道构成,最基本的是酱油、醋、糖、熟油辣椒、花椒油、葱花、味精,味型麻辣咸甜。在此之上,或加入叙府芽菜,或蒜泥,或芝麻酱、花生酱增香。如,在宜宾燃面中,芽菜和花生碎必不可少;有的放入蒜泥,味道更鲜香;我家里,我母亲的杂酱面总会有芝麻酱的影子,口感更加醇厚。

此外,以猪油入面,面条滋味更绵长。最后,再加入牛肉脆哨、猪肉臊子,就成就一碗香喷喷的成都杂酱面。各种佐料用量精细,不多不少恰恰好。

其实,无论是担担面、谭豆花面、脆臊面、宜宾燃面,都属素椒杂酱面,只是放入的干臊子各具特色,味道方面略微差异。成都人最爱吃素椒杂酱面,其制作之精细,口感之绝妙让英国留学生扶霞流连忘返。她在《花椒与鱼翅》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成都担担面美妙滋味,以及老成都闲适的民俗风情,引得业界轰动一时。

成都还有一类取名稀卤面的面品,因制作成本高,现市面上已绝迹。我做的冬笋臊子面、蘑菇臊子面也属于稀卤面的一种,可谓一绝。每次哥哥从外地回家,我都会以这两样面为他洗尘。

稀卤面,以盐、胡椒提味,味道咸鲜,主要靠食材本味提鲜,如冬笋的清香、蘑菇的鲜美。若放入其它调料,就会破坏食材的本味。冬笋与蘑菇须事先剁成碎粒,与猪肉臊子同炒,然后掺水兑成清臊子汤,略施芡粉。在蘑菇臊子汤中,我还加入大量蒜粒,滋味更香浓。

按此味型,还可进行发挥,配以不同食材,如:木耳笋子臊子面、香菇木耳鸡蛋臊子面、番茄黄花木耳臊子面等。稀卤臊子面味道鲜美,宜选搭薄韭菜叶子碱水面,营养远在杂酱面之上。

小面虽小,做好了盈利却不薄。成都老百姓想做点生意,首选开面馆。近年来,小面馆遍地开花,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做面馆虽然辛苦,却比开餐馆等相对简单容易。成都人口稠密,食客众多,只要人勤快,延长营业时间,味道过得去,总会有点毛利。倘若身怀绝技,有一两个当家面品,就会顾客盈门,集腋成裘。

我工作单位地处东区,附近的居民区开了一家豇豆面馆,同事们口口相传,说味道上乘,于是前去一试。面馆仅豇豆面一个品种,10元一碗。油噜噜的猪肉臊子、香喷喷的泡豇豆粒覆盖在热气腾腾面上,将面和匀,品之咸甜微辣,有蒜香、芝麻香、面香,确实美味可口,让人欲罢不能。

店内窄小,设施简陋,人手仅2人,老板娘煮面,老板收钱兼收拾碗筷。老板说,每天只卖中午一顿,但回头客来了一拨又一拨,好的就这一口。同事们暗地里分析:一天要卖几百碗,加之成本低廉,利润颇丰。问之美味秘笈,老板笑道:关键在于佐料地道,如产自本地的酱油、醋、辣椒、蒜、白糖等,离开了本山本水的滋养,就难以成就一碗看似简单的成都小面。

豇豆面的味道固然不错,但在成都,美味的小面数不胜数。这是成都人的口福,也是成都人的骄傲。

《在成都,一碗小面有多少种吃法?》文 | 苑丛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驾驶证被扣57分?
  • 冠军夫妻吵架 丈夫怒吞妻子奖牌!| 910 V资讯
  • 漂流5个月获救 两女子带着宠物狗上演真人版“鲁宾逊漂流记”
  • 高晓松万圣节晒自拍,没有刻意扮鬼却把网友吓哭了
  • 百万豪车住进老鼠座被咬烂 为抓鼠车被拆得只剩壳
  • 吴尊老婆首露面!她是吴尊16岁的初恋,相恋18年甜蜜如初
  • 西湖边最美女警走红 男游客争相求合影
  • 两大二手车网互撕,人人车起诉瓜子网索赔一亿……
  • 驾驶证被扣57分 驾驶人:我没开车去过这些地方
  • 大V向范冰冰道歉真相是什么?大V向范冰冰道歉事情始末是这样的
  • 小贱日报 | 练武冠军夫妻吵架,丈夫竟怒吞妻子的……
  • 北京城:出现最蠢-假车牌!!!
  • 陕西特大盗掘古墓案告破:秦雍城遗址现盗洞 警方勘查追踪
  • 相声演员陈寒柏辱骂北京队大傻X!你丫真是玩大了!
  • 韩就萨德三不承诺 外交部就中韩关系等答记者问
  • 《请回答1988》中年阿泽金柱赫车祸去世,永远温柔的绅士一路走好!
  • 坑|串串店一个鸡翅穿11根签 两女生一顿吃了640根
  • 热点|男子骑车闯红灯险遭货车碾压 电动车“断头”
  • 王俊凯社交账号曝光!晒照低头看窗外
  • 子承父业!杨威儿子杨阳洋参加体操比赛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