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

“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以上,是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日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2021创投峰会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李振国介绍了光伏产业过去这些年的发展,聪投的整理纪要显示,他认为,即便是现在的技术水平,光伏的经济性也已经够了,问题在于它是不连续的能源。

他把能源碳中和分成力四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并且给出了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概念存在的三类投资机会。

聪投整理了李振国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

今天这个题目本身是讲创新的,创新真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

去年咱们讲的“无科创、无未来”,这句话也十分对,而且隆基过去这些年发展历程,起因也是因为我们创新做得比较好,才会在全球有竞争力。

但是创新还是要建立在势和方向上。

所以我今天就想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在下一步能源变革过程当中,碳中和的背景下,能源的发展趋势。

想让碳中和终极目标更容易

碳达峰一定要提前

自去年9月20号提出两碳论这个目标之后,紧接着是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全球几十个国家在过去这些年也相继宣布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的政治共识。

碳中和的逻辑是什么?

这个图是咱们国家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在这40年的变化,

咱们现在有1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碳汇不到10亿吨。

到2060年,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只能排几亿吨,就是你跟碳汇平衡的这一部分。

右边这个图就是我们一次能源的结构变化。

今天85%是化石能源,15%来自于清洁能源,到2060年要实现调个头,这对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来讲,挑战十分巨大。

达峰好讲,但是达峰越晚,对碳中和的挑战越大,如果真正想给碳中和终极目标做出一些更容易的路径,达峰一定要提前。

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10年前,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过去这些年,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然,取得突破的很大原因就是技术创新。

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的时候是1块四五,也是因为市场成长得比较快,但是产业链没做好充足的准备。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光伏已经成为当地最便宜的电力能源。

过去10年里,光伏发电,它降本达到了接近80%的水平。同期的像海上风电、陆上风电也有20~30%的降低幅度,跟光伏比起来还是要慢一些。

即使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

光伏经济性也够了

它的问题是不连续

同时,咱们也可以看到,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右边这个图,今年年初的时候,沙特阿拉伯一个光伏电站,上网电价1.04美分一度电,已经印证了。

为啥那个地方便宜?

它的土地就在沙漠上建,确实是不要钱的。

第二,它用的是欧盟和日本不到1%利息的资金成本。

最后,外面那两个圈特别小。当然,它的日照可能比我们好一点,这个不是主因。

咱们国内,如果看后面的非技术成本、资金成本、土地税费这些接入成本,

说句通俗的话,虽然导致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贵了,但是这些成本的实际受益人要么是地方政府,要么是金融机构,要么是电网。说句俗话是,肉烂在锅里了。

站在国民经济内循环的角度,它参与国民经济内循环,只是由于利益分配、只是导致一些左口袋右口袋的事情,并不是大家发展光伏需要支付出的社会成本。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它的成本已经很低了。

我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即使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光伏支撑起我们今后几十年的能源变革和碳中和道路,它经济性够了。

当然我们企业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还需要继续提高光合的转换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让人们利用这种清洁能源的时候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更低一些,这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这种间歇式能源,需要把它的缺陷克服掉,才会在未来庞大的社会能源供给体系里面,发挥主流主导的作用。

碳中和路径分为四个阶段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下面我稍微详细介绍一下。

第一阶段:非物理性的脱碳

引入调节机制

德国电力系统里面

“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第一阶段就是非物理性的脱碳。

就是通过引入机制,比如说像现在水电在电源里的占比还是蛮高的,每年的发电小时数是三四千个小时,那就意味着除了汛期没有调节能力之外,其他时期都是很灵活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给水电很强的机制,让他深度参与调节。

很多时候,我们十分大型的水电站,每天是在平均发电,即使在不是来水量很足的情况也是这样,它完全可以分时段发发电,但是我们没给机制。

火电的灵活性调节机制也没有给,最近国家应该是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市场机制,形成需求侧响应。

这几项措施在国外已经形成很强的好的效应了。

比如说,咱们国家“风电+光伏”在整个电力供应里面只占10%,

大家可能觉得在消纳的时候已经面临困难了,但在德国电力系统里面,“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而且德国并没有大规模应用储能,

它还是靠一些我刚才讲到的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体制,包括需求所响应的一些手段进行的调节。

当然它有一个比我们好的条件,它的天然气发电占比比较高,天然气发电的灵活性也要更强一些。

第二阶段: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升级改造常规水电站

第二个就是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升级改造常规的水电站。

就是在以火电为主导的能源体系里,抽水蓄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没被显示出来,因为火电可以通过自己的出力调整来平衡电网。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里,抽水蓄能的作用会比较大。

中国从西到东海拔落差很大,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

再加上我们原来的河流流域里,本身是基于流量建设的水电站,可以以比较小的代价升级为抽水蓄能的功能,将来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

第三阶段: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

最后,大概要10-15年的时间,化学储能的经济性会起来,

到那个时间更大规模的使用新能源,再加上化学储能,将支持我们整个的电力调节,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第四阶段:绿氢的引入不可或缺

最后就是在深度脱碳这个环节,绿氢的引入是不可或缺的。

今天,全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有42%是来自电力系统,

主要是以燃煤发电为主,但是大部分并不是在电力系统中产生的能源形式。

随着电力能源电气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按照目前的能源结构比例,来自电力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会上升。

但仍然有大部分的,比如说类似能源化工领域里的冶炼,钢铁冶炼里现在是一年十几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它是靠焦炭作为还原剂把铁里面的氧脱出来,这个二氧化碳排放用电是没办法取代的。

包括远距离运输,像远洋运输,航空运输不可能背个蓄电池跑,因为能量密度太低了。

包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问题,

取暖这个事情可以用电,但是在北方的冬季晚上,把电都调节到那个时候供应,代价太高了,而这个时间绿氢的引入就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像钢铁冶炼可以用氢取代焦炭,通过氢还原把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能源化工里面现在的灰氢变绿氢。

当然大家不要简单的认为用电解水就是绿氢,要看你用的电是什么电,按现在电网的能源结构比例来算。

现在电解水制氢追踪下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煤制氢还要高,要拿真正拿绿电制氢得到的氢才是绿氢。

但绿电又是间歇式的,很有可能将来大规模的绿氢的获得,就是用绿电间歇式制出的绿氢,就是它的未来获得的形式。

碳中和背景下

能源概念有三类机会

在碳中和这个背景下,站在能源的概念上来说,将来有哪些机会?

就是三类机会。

第一,三年以前我说光伏到2030年,每年全球新装机容量会到1000GW,

很多人觉得我还是蛮激进,但是现在站在碳中和的角度倒推,到2030年那个时间1000GW是不够的。

所以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第二块是围绕着平衡能源的。

因为它是一个间歇式的能源,要把它达到平衡,涉及到储能类的这一部分,也是将来需要大量去做的。

当然为电力进行调节的储能的需求量,可能比动力汽车略小一点。

第三块就是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隆基过去取得的成绩

依赖于自己的创新

这就是方向,如果我们要去创新,想要去做一些科研,这些将来都是有大场景的情况。

隆基在过去这些年,我们取得的成绩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创新。

就像我们在刚才看到的,为什么能把硅片从100块钱能降到几块钱,中间是大量的(研究实验)。

比如说,像我们10年以前拉单晶,除了多晶硅料的成本,那时候要300多块钱,现在我们做到不到20块钱,这中间就是多次拉晶的技术(研究)。

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我们过去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十分巨大的,每年都是几十个创新项目。

在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确确实实是有重大的创新,让光伏的成本降得更低。

隆基要做好三件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下一步,隆基有三件事情需要做好。

第一个还是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让光伏的转换效率变得更高,成本更低,这也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第二个就是在产能规模上,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保持住一个百分之三四十的市场份额,这样才能现实为能源转型服务,同时也能摊薄我们的成本。

第三个就是在碳中和的道路上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

比如我们在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上,在三四个月前入股森特股份,包括我们在3月31号也成立了一个氢能公司,在这些方面我们都会去做好。

原创 慧羊羊 鹤九 来束光

“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

“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以上,是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日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2021创投峰会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李振国介绍了光伏产业过去这些年的发展,聪投的整理纪要显示,他认为,即便是现在的技术水平,光伏的经济性也已经够了,问题在于它是不连续的能源。

他把能源碳中和分成力四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并且给出了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概念存在的三类投资机会。

聪投整理了李振国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

今天这个题目本身是讲创新的,创新真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

去年咱们讲的“无科创、无未来”,这句话也十分对,而且隆基过去这些年发展历程,起因也是因为我们创新做得比较好,才会在全球有竞争力。

但是创新还是要建立在势和方向上。

所以我今天就想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在下一步能源变革过程当中,碳中和的背景下,能源的发展趋势。

想让碳中和终极目标更容易

碳达峰一定要提前

自去年9月20号提出两碳论这个目标之后,紧接着是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全球几十个国家在过去这些年也相继宣布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的政治共识。

碳中和的逻辑是什么?

这个图是咱们国家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在这40年的变化,

咱们现在有1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碳汇不到10亿吨。

到2060年,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只能排几亿吨,就是你跟碳汇平衡的这一部分。

右边这个图就是我们一次能源的结构变化。

今天85%是化石能源,15%来自于清洁能源,到2060年要实现调个头,这对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来讲,挑战十分巨大。

达峰好讲,但是达峰越晚,对碳中和的挑战越大,如果真正想给碳中和终极目标做出一些更容易的路径,达峰一定要提前。

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10年前,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过去这些年,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然,取得突破的很大原因就是技术创新。

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的时候是1块四五,也是因为市场成长得比较快,但是产业链没做好充足的准备。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光伏已经成为当地最便宜的电力能源。

过去10年里,光伏发电,它降本达到了接近80%的水平。同期的像海上风电、陆上风电也有20~30%的降低幅度,跟光伏比起来还是要慢一些。

即使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

光伏经济性也够了

它的问题是不连续

同时,咱们也可以看到,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右边这个图,今年年初的时候,沙特阿拉伯一个光伏电站,上网电价1.04美分一度电,已经印证了。

为啥那个地方便宜?

它的土地就在沙漠上建,确实是不要钱的。

第二,它用的是欧盟和日本不到1%利息的资金成本。

最后,外面那两个圈特别小。当然,它的日照可能比我们好一点,这个不是主因。

咱们国内,如果看后面的非技术成本、资金成本、土地税费这些接入成本,

说句通俗的话,虽然导致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贵了,但是这些成本的实际受益人要么是地方政府,要么是金融机构,要么是电网。说句俗话是,肉烂在锅里了。

站在国民经济内循环的角度,它参与国民经济内循环,只是由于利益分配、只是导致一些左口袋右口袋的事情,并不是大家发展光伏需要支付出的社会成本。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它的成本已经很低了。

我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即使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光伏支撑起我们今后几十年的能源变革和碳中和道路,它经济性够了。

当然我们企业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还需要继续提高光合的转换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让人们利用这种清洁能源的时候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更低一些,这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这种间歇式能源,需要把它的缺陷克服掉,才会在未来庞大的社会能源供给体系里面,发挥主流主导的作用。

碳中和路径分为四个阶段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下面我稍微详细介绍一下。

第一阶段:非物理性的脱碳

引入调节机制

德国电力系统里面

“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第一阶段就是非物理性的脱碳。

就是通过引入机制,比如说像现在水电在电源里的占比还是蛮高的,每年的发电小时数是三四千个小时,那就意味着除了汛期没有调节能力之外,其他时期都是很灵活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给水电很强的机制,让他深度参与调节。

很多时候,我们十分大型的水电站,每天是在平均发电,即使在不是来水量很足的情况也是这样,它完全可以分时段发发电,但是我们没给机制。

火电的灵活性调节机制也没有给,最近国家应该是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市场机制,形成需求侧响应。

这几项措施在国外已经形成很强的好的效应了。

比如说,咱们国家“风电+光伏”在整个电力供应里面只占10%,

大家可能觉得在消纳的时候已经面临困难了,但在德国电力系统里面,“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而且德国并没有大规模应用储能,

它还是靠一些我刚才讲到的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体制,包括需求所响应的一些手段进行的调节。

当然它有一个比我们好的条件,它的天然气发电占比比较高,天然气发电的灵活性也要更强一些。

第二阶段: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升级改造常规水电站

第二个就是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升级改造常规的水电站。

就是在以火电为主导的能源体系里,抽水蓄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没被显示出来,因为火电可以通过自己的出力调整来平衡电网。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里,抽水蓄能的作用会比较大。

中国从西到东海拔落差很大,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

再加上我们原来的河流流域里,本身是基于流量建设的水电站,可以以比较小的代价升级为抽水蓄能的功能,将来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

第三阶段: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

最后,大概要10-15年的时间,化学储能的经济性会起来,

到那个时间更大规模的使用新能源,再加上化学储能,将支持我们整个的电力调节,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第四阶段:绿氢的引入不可或缺

最后就是在深度脱碳这个环节,绿氢的引入是不可或缺的。

今天,全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有42%是来自电力系统,

主要是以燃煤发电为主,但是大部分并不是在电力系统中产生的能源形式。

随着电力能源电气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按照目前的能源结构比例,来自电力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会上升。

但仍然有大部分的,比如说类似能源化工领域里的冶炼,钢铁冶炼里现在是一年十几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它是靠焦炭作为还原剂把铁里面的氧脱出来,这个二氧化碳排放用电是没办法取代的。

包括远距离运输,像远洋运输,航空运输不可能背个蓄电池跑,因为能量密度太低了。

包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问题,

取暖这个事情可以用电,但是在北方的冬季晚上,把电都调节到那个时候供应,代价太高了,而这个时间绿氢的引入就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像钢铁冶炼可以用氢取代焦炭,通过氢还原把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能源化工里面现在的灰氢变绿氢。

当然大家不要简单的认为用电解水就是绿氢,要看你用的电是什么电,按现在电网的能源结构比例来算。

现在电解水制氢追踪下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煤制氢还要高,要拿真正拿绿电制氢得到的氢才是绿氢。

但绿电又是间歇式的,很有可能将来大规模的绿氢的获得,就是用绿电间歇式制出的绿氢,就是它的未来获得的形式。

碳中和背景下

能源概念有三类机会

在碳中和这个背景下,站在能源的概念上来说,将来有哪些机会?

就是三类机会。

第一,三年以前我说光伏到2030年,每年全球新装机容量会到1000GW,

很多人觉得我还是蛮激进,但是现在站在碳中和的角度倒推,到2030年那个时间1000GW是不够的。

所以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第二块是围绕着平衡能源的。

因为它是一个间歇式的能源,要把它达到平衡,涉及到储能类的这一部分,也是将来需要大量去做的。

当然为电力进行调节的储能的需求量,可能比动力汽车略小一点。

第三块就是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隆基过去取得的成绩

依赖于自己的创新

这就是方向,如果我们要去创新,想要去做一些科研,这些将来都是有大场景的情况。

隆基在过去这些年,我们取得的成绩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创新。

就像我们在刚才看到的,为什么能把硅片从100块钱能降到几块钱,中间是大量的(研究实验)。

比如说,像我们10年以前拉单晶,除了多晶硅料的成本,那时候要300多块钱,现在我们做到不到20块钱,这中间就是多次拉晶的技术(研究)。

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我们过去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十分巨大的,每年都是几十个创新项目。

在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确确实实是有重大的创新,让光伏的成本降得更低。

隆基要做好三件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下一步,隆基有三件事情需要做好。

第一个还是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让光伏的转换效率变得更高,成本更低,这也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第二个就是在产能规模上,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保持住一个百分之三四十的市场份额,这样才能现实为能源转型服务,同时也能摊薄我们的成本。

第三个就是在碳中和的道路上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

比如我们在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上,在三四个月前入股森特股份,包括我们在3月31号也成立了一个氢能公司,在这些方面我们都会去做好。

原创 慧羊羊 鹤九 来束光

同样是高ROE,为何中信建投没有中金公司吃香?

21世纪经济报道: 自与中信证券合并传闻烟消云散后,中信建投的市场关注度急转而下。
尽管其2020年ROE指标仅次于东方财富、全行业排名第二,但东方财富和中金公司被市场、分析师们热捧,中信建投却显得相当落寞。

中信建投往日风光不再

基金业协会发布了2020年各家券商的经营数据排名。从ROE的角度来看,东方财富、中信建投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同为头部券商的中金(21.500,+3.37%)公司,2020年ROE则排名第五。

ROE全称为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高的ROE意味着有相对较高的挣钱能力。多数券商似乎很认可东方财富和中金公司的挣钱能力,因此在每次券业点评时都不遗余力地推荐。而ROE同样较高的中信建投,今年以来在券商的日常荐股名录里几乎寻不见影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翻看今年以来多家券商非银组的日常研报,在重点推荐和关注的个股中,不曾发现中信建投。

去年年初,一则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合并的传闻,把中信建投的股价直接推高,一直到七八月开启小牛行情,中信建投的股价随即被捧上云霄,一度达到60多元,非银分析师们卖力推荐、纷纷重点关注中信建投。但随着合并传闻被否,迄今中信建投的股价已经从去年8月中旬的60元高位腰斩,分析师们对它的热情全然消散。

有卖方分析师称,现在如果推A股,主要推长期价值的,比如中信、华泰、东财。中金和建投只会推荐其港股,这两家公司基本面也不错,但A股估值偏高,有点贵。只是,港股投资人对中金公司H股的偏好要高于中信建投H股,其认为中金公司H股更具长期投资价值。

2018-2020年,中信建投的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6.73%、11.48%、18.16%,呈持续快速提升态势。

中金公司这三年的ROE分别是8.68%、9.46%、13.00%,要略逊于中信建投。

目前,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的市净率都在4倍左右,市场却更热衷追捧中金。

中金、建投短长之争

在头部券商中,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的ROE连续两年稳居高位。那么,是什么业务为它们带来这样亮眼的表现呢?

通常,财务分析人士会用杜邦(76.210,-4.20%)分析法来拆解ROE,ROE=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由于券商的业务同质化较为严重,所以有一定规模的中型及大型券商,其总资产周转率较为接近,没有太大的差异。

但是,另外两项财务指标却揭示了两家券商的核心差别。

2020年,在45家上市券商及其金控公司中,中金公司的权益乘数(7.22)排名行业第一,远高于行业第二的中信证券(5.37),最高的权益乘数代表着最高的资产负债率,也就是杠杆;而净资产收益率(30.69%)则排名行业第19位,这意味着,如果以净资产收益率来看,中金公司只是一个盈利能力排名中部的公司。

而中信建投的权益乘数(5.28)和净资产收益率(40.84%),都是45家上市公司中的第3位。尤其是净资产收益率,剔除小券商华林证券及盈利能力超强的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中信建投这一指标可以说在传统大中型券商中排名第一,也就是业务挣钱能力更强。

这样对比下来,同样是高ROE,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的差异就很明显了——中金公司得益于更高的杠杆,而中信建投得益于其业务的盈利能力。

那么,为什么市场更喜欢高杠杆,而不是更好的盈利性呢?

因为券商转型方向之一的资本中介(衍生品)业务,就需要加上杠杆,以提供充足的资金。

国内券商的低ROE,曾经成为行业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2019年底,券商的佣金率下降造成经纪业务弹性降低;监管变严叠加此前市场回落,投行业务的收入连降两年;资管新规的政策下,券商资管的扩张亦被勒上了紧箍咒。彼时,券商们都在思考转型,并期望提升自己的ROE。

对于如何提升ROE,有券商提出两种路径,分别是发展资金型业务和手续费业务,这两项也对应着后来券商们的转型方向——衍生品业务、财富管理及资管公募业务。

而上述业务里面,财富管理及资管公募业务对券商的资本要求不高,但衍生品业务要求券商有足够的资本。提升杠杆、有更多的资金,才能更好地从事衍生品业务。而发展衍生品业务,也就是资本中介业务,是当前券商们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金公司的财富管理和衍生品业务受到机构的双双看好,亦有机构将中金公司对标小而美的“友邦保险”。国泰君安研究人员对中金公司评价称,公司20年金融资产快速扩张,其中客需型的衍生品业务预计是金融资产扩张的最主要原因。金融资产扩张带来公司投资业务20年实现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87.0%,是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公司整体业绩增速超过行业的最主要原因。

与中金公司对比起来,虽然中信建投的衍生品业务转型同样受到投研人员们的关注,但市场却未对其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抱有过多预期。

2020年,中信建投在衍生品业务方面收获了不错的增长。过去一年,公司场外期权业务新增规模人民币2464.85亿元,同比增长25.01%;收益互换新增规模人民币410.48亿元,同比增长257.47%。

但是,分析人员们却未对中信建投的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抱有多大的预期。2020年,中信建投的财富管理业务利润率较上年下降9.86%,是所有主要业务中盈利能力下滑最大的业务分支。

实际上,对比中金公司的高杠杆,中信建投主要靠业务的盈利能力支撑起了其ROE排名,具体来说,则是投行和自营投资。

2020年,中信建投的四大业务中,投行、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自营+经纪)两项业务的营业利润率较上年增长,而财富管理、资管两项业务的营业利润率较上年下降。(营业利润率代表某个业务的挣钱能力高低)

由于券商们的经纪业务同质化非常严重,且中信建投过去一年并未出现大量关闭线下营业部、或者客户数爆发式增长,因此猜测“自营+经纪”业务高营业利润率主要来自自营投资的贡献。根据海通证券数据,2020年,经纪+自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中信建投排在行业第五,而剔除掉排在前面的中小券商,中信建投在中大型券商中排名实际上是第一。(由于中小券商的业务基数小,经营数据上的变化很容易带来百分比的大波动)

投行业务方面,中信建投的投行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本就高于中金公司,不论是从项目收入还是跟投获得的收益,中信建投都有出色表现。且2019年开始,中信建投就对投行进行改革,通过调整员工薪酬制度以实现压缩人力成本。并在近日,媒体直接爆出由于受到集团的指示,中信建投的员工出差标准下调,将对投行人力成本进一步压缩。而隔壁中金公司,在去年回到A股上市并完成募资后,开启了一轮的人员扩张,反而增加了其人力成本。

只是,由于传统的投行并不是一个具有爆发式的转型方向,即使中信建投在这一方面有优势,却无法吸引投资人看高其股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目前看到的女演员,万能cp感的有杨紫,赵丽颖等,我家小旋子也不错,演了六部剧,我磕了四对,尤其是离人和上游,这是一种能力,一定要好好珍惜! 演一对配一对,
  • 今天去了南京某知名夜市 在俺爸妈的撺掇下买了福鼎肉片,等的时间长不说还吸了好多没有完全燃烧产生的CO,一整个天旋地转 要不是靠着我爸真的就一头栽下去了。也许情绪
  • 真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了#dota2# #OB战队解散##法国疫情# 截至到六月二十号,法国卫生部通过测试新确认11 566例新冠感染者,比7天前的确认人数增加3
  • 随着 17 世纪的发展,男士所穿的高跟鞋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阳刚之气。主打女性时尚百搭前群体使用; 最后就是小哥哥超爱的Watch GT3保时捷版,我的天黑色圆
  • 【【唯爱又廷】我爱的光合作用】#我和爱豆公益同行# 人生的路上,我们总是行色匆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烦忧,但也会有阳光伴着温暖前行,如同又廷的光合作用!有一种心绪
  • 超酷的爵士舞一直是萌萌的梦想~还有同事一起想学爵士舞,一起酷酷辣辣一个夏天 一开始还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到了舞房就打消顾虑啦!她爸跳了十几年的街舞了,老p
  • 根据通告,经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标示为福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阿达帕林凝胶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项目为pH值。经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标示为北海
  • 目犍连和舍利弗跟随过老师,和许多有名的沙门和婆罗门对过话,但是走遍印度,他们都知道自己并没有找到不死之法。有一次,一位尊者在独自坐禅时,正在思考一种能够达到圆满
  • 因为我长期面对电脑工作和熬夜,皮肤毛孔粗大暗沉,在网上看到这款面霜,觉得评价特别不错,特买来试试。因为听说这款的抹平细纹和提拉紧致效果很好,所以我一般会配合re
  • 《长津湖_百度百科》《长津湖》是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段奕宏、欧豪特别出演,朱亚文、李晨、胡军、韩东君等主演的抗美援朝电影 ,
  • 愿老天能看到,听到,也愿你被温柔的善待,会有一个心疼你的人,能给你意见,能给你保护的他快出现,如果确定是你,我一定会紧紧的抱住,也要你久久的护着我,余生很长,相
  • 如果可以,请让他不再变老,我就可以一直陪在他身边;如果可以,请让我变回20岁,我就可以让他在那时拥有一个不那么叛逆的儿子…… @冬“难得的父子照”【小标题】我属
  • ”  没有接触过脱贫攻坚的读者说:“被这本书感动得热泪盈框,没想到贫困村脱贫的背后会有这么多精彩故事!”  阜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燕少红
  • 阿里作为电商平台,互联网广告收入却达到了千亿级别,凭啥?阿里作为电商平台,互联网广告收入却达到了千亿级别,凭啥?
  • 试问,劲仔小鱼干,你处理消费者正常诉求的“劲”去哪儿了?[doge]事不闹大,媒体不关注,普通消费者不声援,厂家就不改错了?
  • 我发现我真的好喜欢查理苏[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最开始是在b站上刷到了光夜的游戏片段,觉得还挺有趣的,就去了解了一下男主。#突然想起了断交很久的朋友#小时
  • 但是,紫色虽说是卑贱之色,但是春秋一霸主齐桓公就偏偏喜欢紫色。 ​​​在古代,颜色是被分为正色与间色的。
  • 第五名【白羊座】白羊的洒脱和不在乎绝对都是装的,表面上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实心里各种在乎。第二名【金牛座】和金牛谈恋爱的那一刻起,你就是金牛的人了,你的一切只属
  • 举报人为了正义揭穿此事出来后接着对11矿隐瞒伤亡事故举报,2021年3月5日中班,11矿开拓三队一名职工因钢丝绳断造成跑车当场撞死,2021年4月11日早班开拓
  • 不过确实提醒了东方甄选,需要特别谨慎,把好品质关,因为有很多人盯着东方甄选,太多网友乐见于“他人高楼起,再高楼塌”俗称喜欢看笑话#木森183的自留地[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