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年画# #遇见艺术# #艺术# 以前,民间常有一些固定搭配的吉语对联,比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等等。用于馈赠新婚夫妇的,常用的#对联# 里有一种用典颇多,就是“吹箫堪引凤,攀桂喜乘龙”。#中国美术馆# 收藏的一对清代杨柳青门画正是这个题材。
在“吹箫堪引凤”的画面上,有一个胖娃娃坐在凤凰身上,背着一只戟,戟上挂磬。戟谐音吉,磬谐音庆,磬挂戟上,戟上磬下,寓意吉庆。在“攀桂喜乘龙”的画面上,也有一个胖娃娃骑在龙身上,背着一只耙,耙头呈如意形,挂着对鱼装饰。如意字如其义。对鱼为佛八宝之一,佛八宝也称八吉祥,就是佛教推崇的八种吉祥物,其中对鱼表示活泼健康,充满活力,佛教认为鱼喻示超越世间、豁达解脱,有永生之意。如意和对鱼,寓意如意长生。
“吹箫堪引凤”典出弄玉萧史的神话传说,详见讲述“龙凤呈祥”年画的那篇博文。“攀桂喜乘龙”则涉及两个典故:一个是“乘龙”,另一个是“攀桂”。
先说“乘龙”。“乘龙”常与佳婿相关,最有名的就是成语“乘龙快婿”。在神话传说方面,上述萧史弄玉神话在宋《太平广记》卷四《神仙四•萧史》的故事结尾中已经出现乘龙的说法:“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在历史文献方面,“乘龙”表示佳婿见于《楚国先贤传》:“孙儁、李膺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快婿”则典出《魏书·刘昞传》:“……昞遂奋衣来坐,神志肃然,曰:‘向闻先生欲求快女婿,昞其人也。’瑀遂以女妻之。”
再看“攀桂”。“攀桂”常和“#折桂# ”寓意相同。最初的典故出自晋代郤诜的一段趣事。《晋书.卷五二.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这是说,郤诜以“桂林之一枝”来比喻自己举贤良对策的才能为天下第一。古人把科举及第比喻成折桂,也说攀桂,这个寓意由上述故事发展而来。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谓:“世以登科为折桂;此谓饍说对策于东堂,自云桂林一枝也。自唐以来用之。”可见,从唐代开始,“折桂”、“攀桂”就与考取功名建立了密切联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就写诗祝贺说:“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
为何用桂树而不是其他植物呢?原因也比较简单,过去科举考试,每年秋闱大比刚好在农历八月,恰逢桂花盛开时节,故借以祝福学子们高中进士。
这样来看,“攀桂喜乘龙”不仅寓意嫁得佳婿,而且也祝福夫君科举及第,有双喜并至的祝贺之意,与上联“吹箫堪引凤”放在一起,加之画面上的大胖娃娃,真有十全十美之感,用来祝福新婚夫妇,自然人见人爱。

成语故事:蟾宫折桂
蟾 宫 折 桂

蟾宫:月宫。折桂:折断桂花。中国神话传说中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蟾宫指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近义词:金榜题名

// 成语故事 //

晋代济阴有一个叫郄诜(qiè shēn)的人,他学问渊博,很有才干,不拘小节。未出仕时,州郡的官吏都很崇拜和尊重他,请他出去做官,他一概未答应。

晋武帝泰始年间,济阴太守文立举郄诜应朝廷选。以对策拜议郎,三年后朝廷召为征东参军、徙尚书郎转车骑从事中郎,升吏部尚书。后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一次,郄诜弹劾了崔洪。崔洪是晋代名臣,很恼火,对人说:“我推荐郄诜当了左丞,他有恩不报,反而奏我一本,我真是拉弓自射,自讨苦吃。”郄诜听说了,就去拜见崔洪,说:“从前晋国卿赵宣子(赵盾)任用韩厥为司马,韩厥以军法处死了宣子的仆从,宣子对各位大夫说:‘可贺啊!我真有眼力,选中韩厥当了司马’。”接着又十分恭敬地对崔洪说;“崔公是为国家推举人才,我是以才任职,为国效力,做官各有本份,总要洞察事理才行啊!您为何私下那样说呢?”崔洪感到惭愧,对郄诜越发佩服了。

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在东堂(偏殿)集合百官给他送行,晋武帝问郄诜:“卿自以为如何?” 郄诜回答说:“臣举贤良的对策,为天下第一,好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晋武帝笑了。某侍中认为他狂放不羁,立即奏请免除郄诜,晋武帝说:“不要怪罪。”郄诜在雍州任上,励精图治,威严明断,鞠躬尽瘁。很得百姓拥护。

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蟾宫即月宫,即月亮之宫。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说:“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

#明天高考# 历史上考中进士有很多叫法。
最常用的叫法是“及第”,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上了榜了就是及第。
【披宫锦】唐朝进士及第披宫袍,后称中进士为“披宫锦”明代张萱《双寿图为汤太史嘉宾题》:“皇华使者紫薇星,身披宫锦来蓬瀛”。袁枚《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特指考中进士,也说“登第”。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 袁枚《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登龙门】龙门是个地名,又称禹门口。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指出了龙门之难登,但只要登上龙门,就可以成龙,故有“一登龙门,身声价十倍”之说。于是,人们就借此来比喻,把因得到名流推荐而得提高声誉的人称为登龙门。
【烧尾】据“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当鲤鱼跳上龙门时,就会“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所以唐代的举子考中了进士后举行的盛宴,其中的一道菜必须是烧鲤鱼,这种宴会被称为“烧尾宴”。因此,又有人称中进士是“烧尾”。
【折桂】郤诜曾在与晋武帝的一次对答中,以月亮中的桂树枝指代稀世的珍宝,比喻出众的人才。后来白居易写诗祝贺其弟连中三元及第,写道:“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就是用折桂比喻中进士。
祝高考考生金榜题名蟾宫折桂!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本人有编制,所以希望未来的他也有编制,工作稳定,工作社会地位高,医生律师老师军人加分,如果是医生的话干外科加分(不是歧视内科,个人偏好)有职称加分(ps我也
  • 我们都应该学着去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去交会让自己开心的朋友,去爱不会让你流泪的人,去看喜欢的风景,吃喜欢的美食,生活就该是美好温柔的幸福而不是比赛,希望我们
  • 电影是分两条线讲网络暴力的故事,剧情在荒诞的同时又显得很现实,主要讨论网络谣言荒诞又巨大的破坏力,充分体现了网络里的随便一句话,落到个人头上可能是影响终身的一块
  • 活动期间,保障小组紧急调拨两台应急通信保障车,优化调整周边基站配置,提高网络稳定性和容量,实现在马拉松起点、终点,同时承载5000人使用的能力。例如,OPPO的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最美的风景,不在终点,而在路上,最美的人,不在外表,而在心里,愿你所有的遇见,都能成为心中的美好
  • 留下最后一个北京ip 以前读研的时候想着 好想赶紧毕业啊 好想永远永远离开北京 讨厌北京 今天就要走了 又开始舍不得 舍不得北京的人 经历 感受 快乐不快乐 还
  • 缺医少药没办法没条件,各类方法可以用用,但不效的,问题严重的,该去医院检查拔刺儿总没错的。骨鲠卡顿不凶险的(这个是大前提)胆大医从性强的,这类办法备着就比没有强
  • 153、根治痔疮特效方:1,冰片、樟脑,各10克,放入容器里, 加沸腾的开水适量,熏洗,日2~3次。 163、治疗气管炎秘验方: 内服药:生桑叶200克,
  • 3k厂百达翡丽手雷复刻表搭载的机芯是一款真正的完美复刻了百达斐丽Cal.324机芯,这款表其实很多大厂都是购入正品开始的设计研发,但是并不是购入正品就代表达到了
  • ”林晓兰裹好衣服后,解释道:“我和严立恒昨晚什么都没发生,宋小姐请放心,我不会缠着他的。”女人坐在一旁的真皮沙发上,把玩着自己新做的指甲,只扫了林晓兰一眼:“我
  • 大概是年纪上来了 又或许是想分享的人就在身边 这几年真的很少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日常了 出去玩拍的图也懒得p放在相册里发霉 前几日QQ突然弹出横幅让我去看看“那
  •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 觉得很有趣,三年了,就不管是小白以前角色会带着前一天飞诠释演法的痕迹。喋喋不休的嘴巴、不讲究的卫生、从垃圾堆里捡来的食物...每一样都在挑战褚涯的忍耐限度,褚涯
  • 25吉林艺术学院设计考研丨艺术概论进度25艺术概论、艺术学概论等书还没开始的小伙伴抓紧了哇现在艺术概论第5节左右 现在开始的小伙伴要补补前面的回放!25考研的小
  • 文章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则进一步探究了这种历史性别观念的持续性影响(比如下图2就展示了不同性别群体的劳动参与率,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仍然系统性地低于男性,国家层面
  • 你伪装成义无反顾的模样让人信赖,一切都是为了稳住这平和的局势的伪装,用最少的成本试图哄骗住所有的人,但是实际是不会言行一致,只是相信你的人在原地执着。自诩要坚定
  • 有公司家长一起铺路,周围有人给他压力吗那自然是没有的,一切来的那么容易,他哪有必要珍惜羽毛,他连吊毛都不用在乎。在峻豪被狂带的路上,一句两个男的我不敢一句顺航是
  • C厂劳力士格林尼治型可乐圈m126710blro与m126719blro细节对比 对于clean厂来说,也是一家专攻劳力士复刻表的厂家,对于腕表细节方面处理的
  • 在深圳看了五月天的演唱会也算是圆了学生时代的梦hhhh关于南方人看不腻的雪❄️看了两次雪1月在哈尔滨,虽然雪化的差不多了......还有12月的北京 论南方人对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告诉《热评》以批量方式曝光网络谣言典型案例,能够以正视听,让网友举一反三,起到警戒作用;对影响比较大的一些谣言,也能进行二次辟谣和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