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物壮即老(修身)

​译文(帛书版)

​积德深厚的人,如同天真无邪的婴儿。蜂蝎毒蛇不蛰刺他,凶禽猛兽不攻击他;他虽然筋骨软弱柔嫩,小拳头却握得很紧;虽然还不知男女交合之事,生殖器却能自动翘起,坚硬挺拔。这说明他精气十分充足;他即使整天号哭,喉咙也不会沙哑,这说明他气血十分调和。

知静和是自然的生态,知自然而不妄为明。纵欲贪生就会引起灾祸。欲念主使精气就叫作逞强。事物过于壮盛就会走向衰老,这就叫违反了“道”的法则,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消亡。

​解析

​本章重点说的是人的最佳状态。蜂虿(chài)虺(huǐ)蛇弗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弗搏。有句成语,叫做“蜂虿起怀”,意思是祸害侵身。当人能达到最高境界,也就是进入到无我的赤子状态,无我,无欲,无为,不会伤害任何事物,自然也不会招致外物的伤害。这与五十章讲的“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是异曲同工的。

物壮即老,​本章也蕴含了“物极必反”的理论,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会朝着相反方向转化。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要学会掌握“度”,适可而止,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章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自三十八章開始,是《老子》下篇,又名“下經”,整個連起來,上經講“道”,勉強給它一個範圍,是講“道之體”,講“道”的根本。下經講“德”,“德”是講用,在古代文學上解釋“德”為“得”,好像一個東西得到手裡,所以是“德者得也”。現代的名詞是說其成果、效用。

下經開始講“德”,就是講“道”的用,以及它的現象。下面很多的話,看起來是一樣,仔細研究起來,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上經講“體”,下經講“用”。舊的觀念說,上經講“道”,下經講“德”。所以,同樣的字句,從“道”的角度看,與“德”的角度看是不同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下德 上仁上義上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上品的道德,以現在觀念而言,就是說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一個大善人,並不以為善是了不起的好事,他做善事,只是他的普通行為,表面看不出是在做善事。如果讓人看得出他是“善人”,是在做道德的事,這已經差太遠了。

上古的文化,對於道德的行為,始終注重四個字,就是“陰功積德”。主張做好事要“陰”的一面,不是“陽”的一面,要使人看不見;為別人做了好事,別人並不知道,幫助了別人,受幫助的人也不知道。這就是陰德,這也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以老子的觀念來看,所謂 “下德”,是不上品的道德。“不失德”就是已經被人看出來 的德行,那是著了相,所以是“下德”。依佛家來講,“著 相”就不高明了,《金剛經》也是叫我們不著相。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這句話是解釋上品的道德行為,是說做了善事,看不出來他在做善事。“上德無為”是說上 德的作用,是合於形而上的道體;“而無以為”是說他在作 用的時候,是自然的,不會給人看出來,沒有一個目標,也是很輕松地把一件事做了。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等而下的“下德”,就差一點了,是有所作而有所為的,看起來孜孜為善,人人知道他是好人,又做好事。這是劃分“上德”與“下德”的原則標準。

下面解釋“德”字的無為,繼續說到“仁”。“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這個“仁”字的說法,與“德”字一樣,如果重複起來,亦有四句,這就不重複了。“仁”字之後就是“義”,“上義為之,而有以為”,解釋這句話,與前面相同:上品的仁義,是看不出仁義,看得出來所做是仁義的事,已經差得多了,所以那是假貨,伪造的假藥。

“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仁”、“義”過了就是“礼”,真正的“礼”並不是代表礼貌,礼貌是中國文化“礼”的一種,“礼”字是我們國家民族文化的根本之一。中華民族被稱為“礼義之邦”,並不是說中國人看到人就作揖叩頭才叫作礼,那只是礼仪、礼貌。真正的“礼”是高度的文化,以現在的觀念而言,文化包括一切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歷史文化,乃至個人做人做事的原則規律等等,所謂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社會等等一切都包括在內,這都是“礼”。

老子說,“上礼為之”,真正的“大礼”,所注重的文化究竟是什麼?那是形而上的基礎,那個最高處“而莫之應”,那是看不出形態的。所以,我們中國自己認為文化衰微的時候,會給自己粉飾門面,去把老子這句話解釋成我們的文化沒有衰微,“莫之應”,只是你們看不出來而已!

其實,真正的“礼”,看不出“礼”的作用,普通的人更是不懂,所以“攘臂而扔之”,膀子一舉就把它丟掉了。大礼看起來好像是礼一樣,其實真正的礼貌,在鄉下偏僻的地方可以看到,人們表示歡迎的方法,不懂得叩頭作揖,更不懂得握手鞠躬,只要一看到人就叫:“哦!客人來了!”這就是礼。可是我們都市中講究礼貌的人,看到這種礼“攘臂而扔之”,揮手丟之,認為鄉下人沒有受過教育,不懂礼貌。其實,那才是對的,那是至誠自然的礼。甚至他只說一聲:“嘿!你來了!”真不曉得有多麼親切!那是真正的礼。只不過我們在都市社會搞慣了,看到這個情境“攘臂而扔之”,覺得自己倒霉,碰到這個沒有教養的人。這都是因為我們不真正懂得礼的原故。

這一篇文字雖然很淺,意義卻頗深,因為老子講到了道、德、仁、義、礼等五個階段。上經已經講過了“道”,這裡不再講了。這一篇他究竟說些什麼呢?這與《易經》的《係傳》一樣,就是一篇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描述,也可以說是對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感叹。嚴格地說,他是感叹人類文化的退步。站在東方道德文化的立場來看,乃至以西方宗教文化的道德角度來看,人類沒有進步,只有退步;也就是,物質文明是越來越進步,精神道德的文明越來越退步,越衰弱。假使我們不仔細留意去讀,會覺得老子這些文章沒有什麼道理,何必啰唆!實際上,這裡《老子》所說的,等於《礼運·大同篇》孔子感叹人類文明的退化一樣。

德仁義礼失後該若何
“故失道而後德”,上古的人個個有道,只要講到道,大家都是有道之士。時代嚮前,“道”漸行消失,才產生了“德”,用“德”作為行為的標準。“失德而後仁”,時代更嚮前走,到孔子的階段,拼命提倡“仁”。到了孟子戰國時代,“仁”又靠不住了,又提倡“義”。每個時代產生的思想主張,所表達、號召的都不同,所以說,“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到了“礼”這個階段,包括有了法制,“礼”與“法”是連在一起的,因為社會人心壞了,所以在文化教養方面,希望個個有“礼”。

“礼”是屬於教化方面的,教育亦難成功,人長大後進入社會,競爭使彼此相互傷害。所以,只好構成法律,就是“礼”而後有“法”,“法”沒有效用之後而有“刑”,不守法的人,只好把他抓來用刑了。若連刑都不起警嚇作用時,那就無法講了。所以說,老子這裡是一種感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在老子的時代,社會已經退步到提倡“礼”的階段。我們要如何讀老子的書呢?我們看人類社會,整個世界科學文明的發展,在工商業發達的國家,教育跟著也普及了。照說,教育越普及,人應該越好啊!可是,事實上天下思想反而越亂,社會的犯罪行為越多。反轉來看鄉野的地方,鄉野之人沒有受過教育,他卻不敢犯罪,行為比較朴實。所以說,人類缺乏忠信才需要“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一生從事教育的,深深感覺到所謂教育,不知究竟是過還是功,教育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人讀書是為了多得知識,不過,是有知識好呢?還是沒有知識好?在我個人來說,現在深深感到,當年如果不讀書,現在不曉得多舒服!很後悔自己年少的時候,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不去學耕田?春天種田多舒服啊!知識越多痛苦越深,學問越渊博煩恼越大。所以很多人對道德學問的觀念極為擔忧,不但忧國忧民,學了佛的人,還要擔忧眾生。你說,這個知識對我們有好處嗎?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就是預知,等於西方宗教說的“先知”,東方稱之謂“神通”,也就是未卜先知。一個人坐在那裡打坐,希望能曉得明天的事,曉得前世的事,可是老子說:“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有了神通的人,最後家也丟了,都變成了精神病。不要以為有神通就有好處,其實有了神通,智慧越大,痛苦越大;沒有智慧的人,還只是擔忧明天怎麼吃飯;有了智慧的人,要擔忧未來的世界怎麼變,又要忧愁社會怎麼變,也就是擔心這芸芸眾生要怎麼變。自己肚子都度不了,還要度眾生,這就是“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從老子這個論點看來,他好像是一個笨人,而且越來越笨。但是,不必驟下斷語,再看他下面的說法。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老子說真正的大丈夫,走實在的路子,只有修道。道是什麼?無為。依照佛家來講,就是“萬缘放下”,大丈夫不走微末的路子,要走實在的路子。“道”就是把所有的知識,一切統統丟開了,聪明智慧都丟掉,回歸到朴實無華。“去彼取此”,去掉那些外表的華丽知識,找回自己生命本來的朴實。老子的榜樣是什麼呢?就是“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回歸到在媽媽懷抱時期那個狀態,什麼都不知道。你罵他時是笑笑,那多好啊!罵與贊揚都差不多,沒有分別。牛奶與剩菜混在一起,他也不分別,那都是“朴”,回到那個朴實的身心。

#虚空济[超话]# 《了凡四训》——摘自线上课✅
第三讲《立命之学》务积德和爱①
“地之秽者多生物 水之清者常无鱼 余好洁 宜无子者一”这个时候开始自我反省,自我总结,为什么不能登科第?为什么命里无子?自己开始总结,有哪些原因导致我没有子嗣的。当一个人一旦开始反思,开始反省的时候,其实无论有没有关联的事情,自己都会联想,总结的第一个原因地多秽所以才能生物 水之清者常无鱼,自己太好洁净了。什么意思呢?这个洁净不只是说他好干净,而是不懂得藏污纳垢太洁身自好了,有点高傲才会这个样子,一个人如果太过于高傲,身边的气数并不旺。一个人过于洁净的时候,就不会滋养很多东西。

之前我经常讲一个故事,管仲这个人,包括诸葛亮也是很赞扬这个人,自比管仲乐毅,管仲这个人就是一样的,他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名相,当时齐桓公想要找一个相的时候,找到了鲍叔牙,当时是齐桓公的老师,让他做相,鲍叔牙跟管仲是很好的朋友,他就讲了这样一番话,如果你想治理好我们这个诸侯国,我是可以做相的,但是如果你想在春秋争霸,我是做不了的。

说:“那谁可以”,他说:“管仲可以”,为什么管仲可以,鲍叔牙就讲了一句话,说:“因为管仲这个人可以藏污纳垢,而我这个人善恶太过于分明,眼里不容沙子”。所有能做领导的人都是懂得藏污纳垢的,这个藏污纳垢不是贬义词,是形容一个人可以包容很多事情,可以看懂很多事情,但是,他是大智若愚的,看懂而不说破,他懂得包容。

一个人和一些事情不好的那一面,而去用他好的那一面,这点极其重要。如果一个人太洁身自好的时候。会发现他容不下很多东西,不会滋养万物。这里面形容“地之秽者多生物”你看看大地是不是这样的,什么东西都能承载。

比如说:“你看养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养花要想养的好,要用很多污秽的东西的,比如说:“米汤、粪水”用这些东西花长得好。但是你太过洁净的人,会嫌那些味道不好,怎么样怎么样的,你的花反而就养不好。你在做事情当中是不是一样的,如果你这个人太过于善恶分明,看不得那些不好的事情,看不得那些人身上不好的缺点,你无法做成事情的,非常难。所以有的时候你看,我们看电视的时候,是不是总也在吐槽,明明那个人就是坏蛋,怎么那个君王就是看不到吗?是看不到,而是他能看到那个人好的那一面,他用的是好的那一面,他包容的是他不好的那一面。

所以你会发现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生育万物的,了凡先生自己总结说:“这方面自己是有缺陷的,是有缺点的,是不足的”。这里的包容是指了什么呢?你只有能容纳那些不好的事情,不好的人的存在,才能生育万物。他的性格跟他没有子嗣是有关联的,了凡先生深深的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是他没有子嗣的第一个原因。

“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没有子嗣的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说:“我性格是善怒的而和气能育万物”

比如说:“我们讲即使是一个植物、花草、树木,包括我们种的庄稼,都是需要微风、细雨、暖阳,都是需要和气的这些东西才能孕育万物”。

包括我们总讲一句话叫什么呢?和气生财,如果你不是在一个和气的、平静的、这样的状态和氛围当中,怎么能生起财物呢!

包括你看我们现在在企业当中也是一样的,即使在一个家庭当中也是一样的,你会发现一个家庭的氛围,如果他是和谐的,是和气的,每个人在这个地方才能滋养身心呢!你想一想一个暴躁的环境下,一个很急躁的环境下,人的身心怎么能舒适呢!怎么能生长万物呢!

比如说:“我们静下心来去感受有的企业也好,某一个公司也好或者是一个家庭,你会发现当你的心静一点的时候,你到那个场当中,能不能感受那里的氛围”。

比如说:“这个地方好像就弥漫着一种急躁的气息,我到这里就会觉得特别压抑,而有的地方我去了,就觉得很舒适很清静,其实都是和的那个气在,这个气虽然看不到摸不到,其实我们是可以感受的到的。

这里又开始总结了,只有这种和气的地方,和气的环境,和气的性格,才能育养万物。他说:“但是我善怒没有和气在,所以不能滋养万物”。自然也就是我没有子嗣的第二个原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寺院规模不大,闹中取静,因供奉毗卢遮那佛而得名,虽为古刹,建筑却均是复建,气势十足,唯缺少的最高一尊日本人造的11米11面观音坐像,其文革被毁。代县边靖楼:万里
  • 不知廉耻的极品垃圾残花败柳(陈丽丝)从不工作,在石楼与化龙多条村都有契家佬,一味靠滚男人钱花! 不知廉耻的极品垃圾残花败柳(陈丽丝)从不工作,在石楼与化龙多条村
  • 今天DM自动给我们选择了简单版,最后我们还是以妥协放弃告终。。
  • 最后一期真的是让我又哭又笑 给怪异君打电话借钱那里真的太好笑了hahah 切切:我和鸡打架把鸡打骨折了(怪异君:鸡输了你输了?) 小花:我把老番茄打骨折咯 某幻
  • 弘扬国学传统经典,传播易学八字精典;作者:卜广鉴老师,职业命理师,图片来源网络五行四柱批八字:一生多变动,奔波不停的八字 《1》 四柱中多刑冲者,一生多迁移或外
  • 听完她读的《傲慢与偏见》看到还有《红楼梦》就也听听,也不错啊~听过很多版红楼梦,这版最妙的是居然能演绎出“少年音”的感觉!(怡红公子的呆萌你们懂的❤️)想想看现
  • 生活的强者,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心情时常保持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生活的强者,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心情时常保持积极向上,充满阳光。
  • 7.我始终相信 ,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 ,那些历尽劫数尝遍人间百味的人 ,会更加生动而干净。世间的悲欢离合,月亮的阴晴圆缺,从来都不可选择。
  • 一定要看看图片上的字哦!以及【裸专】和k4u的【海报筒】 家里实在放不下了 我也出 海报筒是两张专辑一个筒 版本随机 5r / 个 不包邮 裸专(由于和盒粉朋友
  • 纪录片《知青 情殇》
  • ✅区市二级医保定点 ✅中医师承理疗服务 ✅传承中医中药学合作 ✅艾灸针灸火罐正骨 ✅乌市飞达职业培训学校基地 ✅高血压病中医特色康疗中心 ✅糖尿
  • 牵了手的朋友,就会一生一起走,没想到半路就撒手,我以为用了心的感情,就能一辈子相守,没料到中途就分手。吉人有天相,在于凡事不违背良,循天道行事,善善言善行,积累
  • [憧憬]#吃货节#都说自己是吃货,你可知道吃货的最终奥义是什么?[doge]会吃又会做,这才是真正的吃货!
  • AKIRA属于新加坡消费电子巨头T.T集团(新加坡上市代码T09.SI)。有三种模式、一键切换使用非常方便:红灯:5H热风烘干/巴氏杀菌 10分钟紫外线杀菌;蓝
  • ——北岛20.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我一直觉得王源是live型歌手,他的情绪在live中会更加外放。
  • 是啊~现在多好~我们比以前的自己更明白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是什么,有明确的三观且不那么容易被影响了,也拥有了疼爱自己的能力,知道比起讨好他人,取悦自己了解自己挖掘
  • 有不少看点(1)建筑风格: 复建后的慧因高丽寺,参照“古高丽寺图”的规模和布局,建筑风格为宋式。(2)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它在尊重传统佛寺格局的基础上,揉合了
  • 特别杰出的文学或小说就不难发现其包罗万象深邃的壮观景象,那是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激情放射出的万丈光芒。更热切认识到生活厚积薄发的力量和平凡里的真知灼见;人性的思想
  •  我选了几个话题,结合生活实例写了心得,合集如下: 1⃣️理念篇之“两顶财富帽” 2⃣️理念篇之“不被机器所取代” 3⃣️消费篇之“双十一,塑造消费观的好机会”
  • #费眼日记#He watches a lot of TV.#帅气和美丽随着审美变化而有不同定义恶心的东西也可能有一天视若珍宝只有可爱无解#社恐但是努力去适应的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