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佛陀涅槃日,请让我们念三遍“佛陀最后的遗教”来忆念佛陀。。。

佛陀不久进入了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宏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

  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流泪不止,后来大家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没有甚么用,要紧的提出有关如何使未来正法久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才是。经过商量以后,公推阿难请问佛陀道: “佛陀!我们弟子大家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

“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
“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甚么而安住呢?
“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去调伏呢?
“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呢?”

佛陀慈祥恺悌的回答道:“阿难!你代表大家提出这四个问题来问我,确实非常重要。

“你们不要这么悲泣,要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还是在世的话,一定不会像你们这样;大迦叶此刻还在途中,我涅槃前他是来不及赶到。你们要认识法性,佛陀如果以应身住世的话,这终是无常之相,唯有佛陀进入涅槃,你们依法而行,才是佛陀常住在世间!“我现在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的记着:

  “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戒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槃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槃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

  “阿难! 你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佛陀的悟处,佛陀的说法处,佛陀的涅槃处。要紧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别的不用挂心,现在不要悲伤,赶快去娑罗双树间为我敷座设床。”

佛陀的话,听得阿难和大家更感动!更伤心!

佛陀在娑罗双树间,左近有五百力士听说佛陀将要进入涅槃,大家都来向佛陀顶礼。这以后,又有一个外道须跋陀罗,年龄已一百余岁,在外道中是很有学识道德的长者。然未闻正法,始终没有开悟。这一天听说大觉佛陀要在这里涅槃,想到慧灯将要熄灭,法船将要沉没,他不得不带着勇气匆忙的前来向佛陀请教,以打破他胸中一向的疑团。须跋陀罗到达娑罗双树,穿过重重跪在地下皈依佛陀的人,正当阿难侍奉着佛陀,阿难一见来者是个外道,怕他是来和佛陀辩论,赶快向前阻拦道:“请你不要再来打扰佛陀,佛陀今夜将要涅槃。”须跋陀罗向阿难尊者要求道:“正是因为听说佛陀将要涅槃我才来的。我此时已感觉到佛世难遇,正法难闻,请你帮忙,我心中有个疑团一定要佛陀才能解决!”这时候,阿难是再三的辞谢,须跋陀罗是再三的请求。大悲的佛陀,不舍众生,听到求道者的声音,即喊阿难道:“阿难!他不是来和我论战的,他是须跋陀罗,是我最后的弟子。让我去除他的疑惑,让他来和我见面。”

阿难没有办法,只得带须跋陀罗引见佛陀,须跋陀罗很是欢喜的问道:

“佛陀!世间上所有的沙门、婆罗门、六师外道,都说自己是一切智人,又说除他以外,其他的宗教都是邪宗邪教,自己所行的是解脱大道,别人都是错入歧途。这样互相非难,这正邪究竟如何分别呢?是非究竟以甚么为标准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得到解脱呢?”

佛陀欢喜微笑着回答道:

“须跋陀罗!你问得很好,我很高兴为你解答,世间上无论那一个修行者,如果他不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他就不能认识诸法的根本;他如果不修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圣道,他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就不能获得自在和解脱。

“须跋陀罗!世间上谁的法中有三法印和八圣道呢?我以真实的话告诉你,唯佛陀的法中才有八圣道,唯有佛陀的教法中才有真正解脱的沙门,唯有佛陀才是一切智人。

“须跋陀罗!观察外道的教法,他们不依三法印,没有八圣道,当然就没有解脱的修道者。虽然他们说有,那不过都是妄言。

“须跋陀罗!我八十年前四月初八日降生在王宫,后来受教育时也曾被六师外道所迷。我十九岁的那年二月初八日出家,三十一岁的那年十二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成道,今天是八十岁的二月十五日,我于午夜在此娑罗双树间涅槃。

“须跋陀罗!从我成道的时候起,这个世间上才真正的有沙门;我涅槃后,留正法于人间,信仰的人定能获得解脱,佛陀才真正是一切智慧之源。”

须跋陀罗听闻佛陀的真理之音,心中的迷雾顿时开朗,当即证得阿罗汉果,他顶礼佛陀的圣颜,发愿作佛陀住世最后的弟子,并就在佛陀身旁先入涅槃,大家见了都很感动。

佛陀以吉祥卧的姿势卧在娑罗双树之间床上,很多的弟子围绕在佛陀的四周,大家都是揩鼻抹泪。这时,风息林静,鸟兽没有鸣声,树木之皮流出水滴,百花都萎谢凋零。整个的世间都现出寂寞萧条的现象。

佛陀心如止水,和平常说法没有两样,静静的向诸弟子作最后的遗教:

“诸比丘弟子!我涅槃以后,你们要尊敬珍重波罗提木叉,善为受持,不要遗忘。戒就是指导你们的大师,你们持戒,如贫穷的人得到宝物,如黑暗中燃起明灯。这和我住世,没有甚么不同。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弘通正法,从事自利利他和救人救世的真理运动,不要贪图财利,不要贩卖贸易安置田宅。你们修道利人,自有人供养,不用为生活操心。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奉行正法,不要占相吉凶和咒术仙药,不要结好贵人,亲厚媟慢,你们应该节身时食,清净自活;要端心正念求度,不要显异惑众。

“诸比丘弟子!你们更应该节制六根,不要让六根追逐六尘,以免放逸堕落。好像管理凶悍的恶马,一定要用辔制,不然,将会把人牵坠入陷坑之中。恶马之害,只有一世,六根之害,殃及累世,这是不能不谨慎注意。

“诸比丘弟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以心为主,大家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好像人的手中拿着蜜器,动转轻躁,观看到蜜,不见前面举步就有陷坑。放纵心意,好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你们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的境界。

“诸比丘弟子!你们接受到饮食供养,应当作服药之想,好和坏都不要增减。不要起贪嗔之心,饮食不过是为资养色身,除去身体的饥渴。受食要如蜜蜂在花上采蜜,但取其味,不损食香,不要多求,以免坏其善心。

“诸比丘弟子!假如有恶人前来伤害你们,你们当自摄心,不要起嗔恨的念头;更要护口,不要说恶毒的语言。你们要知道放纵嗔恚的心,就能妨碍修道,破诸善法,坏好名闻,失去一切功德之宝。忍的美德,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能够行忍的人,才是有力大人!假若不能用欢喜之心,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就不能称做有道的智慧之人。

“诸比丘弟子!你们不要有骄慢的心,不要有谄曲的心,不要有欺诳的心,不要有悭吝的心,心宜端正,以质直为本。

“诸比丘弟子!你们应当知道多欲的人,苦恼亦多;少欲的人,才是住于安稳的世界。你们要脱离苦恼,就要知足,知足之法,才是幸福安乐之道。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勤于精进弘法修道,则事无大小,就没有困难之处,好像涓涓的细流,也能凿石穿山,进入大川巨海;否则,对于弘法的家务,利生的事业,常常懈废,如同攒木取火,未热而息,虽然要想得火,火怎能自动跑出来呢?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不忘正念,一切烦恼恶魔就不能侵入。
你们要做勇猛的将军,披着重铠,持着禅定的刀刃,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佩着智慧的利剑,知道世间生灭的法相,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

“诸比丘弟子!在生死的大海中,你们要撑好智慧的法船,渡过愚痴爱执的浊流,燃着智慧的灯光,走过无明闇冥的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慧,才能进入三摩地。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记好我说的法,不要忘失。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者不行,过不在导。

“诸比丘弟子!我所说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宇宙人生真理,今我将要涅槃,如有疑者,可速问我,我当为你们解答。”

夜是静静的,没有别的音声,只有佛陀说法的音声,月光分外明亮,流星划过长空,诸比丘弟子呼吸不敢有声,聆听佛陀最后的法语。最后佛陀问大家对四圣谛、十二因缘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如是三问,大家都默默无言,因为都没有疑惑,当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就对佛陀说道:

“佛陀!我们了解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真理,在这个世间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陀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教法不可令异。”

佛陀非常安静,没有一点疲倦的样子,这就是将要进入涅槃的佛陀吗?叫人真难以了解,诸比丘弟子都在黯然的啜泣。

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在禅宗里有一则公案:当初,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正是梁武帝主政的时候。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平常建筑寺院、广度僧侣、印经造像,甚至自己素食、讲经,可以说布施、修福,做了不少功德。当他听说从印度来了一位高僧达摩祖师,就礼请他到宫中问法:“朕自从主政以来,建寺度僧,行善不断,请问有什么功德?”

达摩祖师回答:“了无功德!”

梁武帝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做了那么多善事,你不但不赞美我,怎么还说没有功德呢?”因此不免对达摩祖师心生反感,而达摩祖师也觉得与他无缘,于是拂袖而去。

达摩祖师回答“了无功德”,错了吗?梁武帝认为自己造寺庙、度僧尼、印经典、说佛法,有功德,错了吗?都不错!梁武帝所作建寺度僧的功德,是有为的功德,多做多得,少做少得。达摩祖师讲的功德,是功德性,自性的功德本来具足,并不因为我现在布施、做慈善,功德就有所增加,不做就有所减少。所以有为的功德可以说多说少,无为的功德性则不能论多论少。

在《金刚经》里也提到福德与福性的问题。福德,从因果来讲,当然可以论多论少,行善修福,多做多得,少做少得;福德的自性,则不容以有无的对立观念来论多论少。所以,达摩祖师从本体上来讲功德,梁武帝还没有那样深的领悟,所以彼此不能相契。

梁武帝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君王,其实也就是因为他在过去世曾经布施、行善。因此,在佛门里有一首赞叹梁武帝及说明布施功德的偈语:

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

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过去世曾是一个樵夫,有一天,打完柴回家的途中,突然下起雨来,他看到一尊佛像在露天里被雨淋着,就把戴在自己头上的斗笠布施给这一尊佛像。由于他布施的功德,后来感得成为一代帝王的果报。

不过,这种有为的果报并非究竟,譬如,即使做了帝王,福报用尽,还是会再堕落。所以,福德可以说多说少,说有说无;而福德性,即使是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五趣流转,六道轮回,我们的真如自性、福德性,始终没有损减分毫。

因此,布施、设斋究竟是否有功德,就看是从什么层次来讲。如果从有为法来看,布施必定有功德。布施犹如播种,有播种,因缘成熟,必然有收获。所以布施是无尽的宝藏,你有布施,你就有储蓄,就有果报。一个人如果每天光是贪图别人的东西,是贫穷;常行喜舍,才是富贵。

布施也不一定要用钱财珍宝去布施,你心地善良,可以用说好话布施;你心里面有丰富的力量,可以用为人服务来布施。即使你不会说好话,没有力量为人服务,只要人家做好事,你心里随缘欢喜,随喜也是布施。每个人心里都有随喜、随心、随口、随力的功德宝藏,所以我们应该把储蓄在我们自己心田里的宝藏,随时布施,这才是致富之道。

布施是“人天三福行”之一,布施是通往人天的道路,你有布施,你就有道路,就能到达目标。布施如桥梁,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沟通,如同过河须要桥梁。布施是人我之间的桥梁,我说你的好话,我就能和你沟通,我有利益给你,帮助你,我就能和你沟通。

布施如田地,你有田地,你才能有收成,你有布施的种子,将来才能开花结果。过去有一个小女孩,父母双亡,沦为乞丐。有一天,她到寺院去拜佛,看到很多的信徒打斋供众,当下生起一念随喜的好心;但是摸摸口袋,身上只有一个铜钱,是过去在垃圾堆上捡到的,就把它拿出来布施。大和尚知道了,亲自来为她上堂说法,为她诵经祈福。

这个贫穷的小女孩离开寺院以后,走到一棵大树下休息,不久就睡着了。这时皇后刚逝世不久,国王心里烦闷,和大臣出外郊游、打猎,见到树下发光,向前一看,是一个犹如仙女下凡般千娇百媚的女孩,非常欢喜,就把她迎回宫里,立为皇后。

本来是一个贫穷的女乞丐,一下子贵为皇后,她心想:“这必定是我布施所得到的功德、福报。”因此,为了感恩图报,她就从宫里带了财宝,要到这个寺院里去作大布施。

途中,她心想:“当初我只布施一块钱,住持大和尚就亲自来为我诵经祝福,今天我再到寺院去大布施,这个大和尚不知要如何重视我呢?”

但是当她来到寺院时,大和尚见都没有见她,只叫一个知客师为她诵经祝福。皇后不免感到生气、失望,后来知客师说:“施主!上一次你来,虽是一块钱,但那是你的真心里全部所有,至诚恳切,那一块钱的功德无量无边,大和尚当然要为你诵经祝福。现在,你布施的财宝虽然多,不过,在我慢心之下,不算很多,所以,由我为你祝福就够了。”

布施,有所谓“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有时候,同是布施一块钱,功德应该是一样的,不过,你的一块钱布施给国家修桥舖路,布施给学生做奖学金,这样的功德未来性就很大了;我的一块钱只是用来布施给儿女打牌、吃喝玩乐,由于田不同,对象不同,功德因此有胜劣。同样的对象,你的一块钱布施给青年做奖学金,我的一块钱也是给青年做奖学金,不过,你的心里望报,你的心量很小,我的心广大无边,如此我的一块钱功德就大了。因此,布施主要在于我们的发心;发心不同,功德就有胜劣之分。一念虔诚,即使布施一块钱的功德,有时候与布施百万的功德是不相上下的。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很希望儿子能到寺院里过一段出家的生活。就如同现在的泰国,要想取得公民的资格,一生当中一定要出家一次,也等于台湾的役男要服兵役一样。因此,他把已经做到翰林的儿子,送到寺院里去修行参学。这个翰林学士到了寺院,先从沙弥做起,每天必须打柴、推磨、种田、担水,弄得身心疲累不堪。有一次,他从山下挑了一担水回到山上,忍耐不住心里的不满,而发牢骚道:“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意思是说,我身为翰林,却在这里挑水给你们出家的和尚吃,你们和尚吃了,怎么能消受?

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正好给从旁经过的住持大和尚听到了,就说:“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意思是说,我只要一炷香,你万劫的供养,我都能消受。所以,出家人修无为法,你有为的功德,布施多少,都能接受。

布施的最高境界,要能三轮体空──没有布施的我,没有受施的人、没有所施的物,我、你和所施的物,都能不着相,这才是真正的无相布施。所谓“空心不空境,空境不空心,心境两俱空,心境俱不空”。如此功德就有大小之分了。

说到布施得福的多少,有时候布施很多,得到的功德很少,有时候布施的财物有限,得到的果报却很大。为什么会施少得多,或施多得少?施多得少,是因为有望报的心,有利害心;施少得多,则是因为出发心是为了利益他人,是用恭敬心布施,所以布施的功德,诚如前面所说:“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布施的果报究竟如何分胜劣?有时候布施田胜财劣,就如过去佛世时,有一天,佛陀经过一个地方,一个儿童欢喜地捧了一钵土供养佛陀。因为布施的对象是佛陀,田很胜,虽然所施物泥土很劣,功德却奇大无比。有时候财胜田劣,例如用珠宝布施给穷人。有时候田财俱胜,例如用黄金七宝布施给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有时候田财俱劣,例如用剩菜剩饭给乞丐吃。

有时候心财不同,心很重,财很轻,例如佛经里所说的“贫女一灯”,贫穷的女子布施一盏灯,心很重,财很轻。有时候财重心轻,例如前面讲过的贫女变皇后,最初用一块钱去布施、打斋,那是心重财轻,但是后来她贵为皇后,虽然布施的钱财很贵重,却用贡高我慢的轻心布施,所以,虽为皇后,也只获得知客师替她诵经祝福。

有的是心财俱重,也就是用恭敬心来布施贵重的东西,例如须达长者布施只树给孤独园,用黄金铺地,这是心财俱重;还有心财俱轻,心也轻,财也轻,例如用傲慢心给穷人一块钱,还要叮咛:“下次不可再来了喔!”这是心财俱轻。

此外,还有施受的不同,有时施者清净,受者不清净,例如我们到监狱里,或到一些苦难的地区去布施,我们是慈善为怀布施,布施的人心很清净,可是接受的人心里不清净。有时施者不清净,受者清净,例如有人偷窃别人的东西,然后再到寺院里去添油香,去做功德,这是布施的人不清净,接受的人清净。有时施受俱清净,例如宝积佛用香、花供养佛陀;又如无尽意菩萨用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这就好像有道德的人礼敬有道德的人。有时施受俱不净,布施和接受的人都不清净,例如盗贼窃盗赃物给贪官污吏,金钱来路已经不正,又再拿去贿赂,这就是施受俱不净。

因此,说到布施,有时候同样的布施,但因钱财用法不一样,对方接受的心态不一样,而我布施的出发心也不一样,功德就有胜劣之分了。所以,《六祖坛经》里说布施“了无功德”,因为有为法的功德是可多可少的,唯有我们本体的功德性才是不增不减,无多无少,这是学佛者应有的认识。

《假如王一博穿越成百里二郎》44:

夫子虽然早已退隐,不问世事,但听说是故人百里虎的孙辈求见,还是破例见了百里家的二郎。

王一博叉手行礼:“多谢夫子前来相见。”夫子抚着胡须点头道:“ 昔日我与令祖父相交莫逆,你是故人之后,又有事找到我,我自然是要见一见的。不知你所为何事?”

“家祖曾多次提及夫子学识,赞佩不已,在下也十分仰慕。在下今日前来,是听闻夫子与在下的祖父曾同在春秋学宫共事,想多了解一些关于春秋学宫的事。”王一博在长辈面前向来规矩知礼,对夫子也是礼数周到的提出问题。夫子果然喜欢这样的年轻人,他呵呵一笑道:“你们这些小辈不知道,当年的春秋学宫是前太子愚效仿稷下学宫所建,意在拢聚人才。前太子拢聚人才不拘一格,文人雅士、渊博大儒都有,也有像你祖父这样的精通百工之术的人才。”

“在下听闻家祖在春秋学宫受人排挤,想来也并不得前太子青眼?”王一博试探着又问。夫子连连摇头:“不知你听了何处传播的谣言?令祖父当年极受前太子看重!前太子是皇室难得的学者,但他成立春秋学宫之后的那些年,却更喜好钻研百工与术士之术……令祖父与河东柳家的柳适都是当年前太子看重的人。只可惜,前太子被贬至巴州,又身故之后,春秋学宫也没落了,改名叫北溟书院没多久,后来也不了了之,那些学者才人也都散了……”

“河东柳氏?”王一博心中一动,“柳家这样的名门望族,向来高傲超然,竟也会让子弟去那种掺杂着寒门学子的春秋学宫供职吗?”夫子微微皱起眉头回忆着过去,良久才道:“柳适当年虽年纪轻轻,却耽于炼丹修道,在名门望族的柳家,也属于离经叛道的子弟,并不受家族宠爱,反倒与春秋学宫中的寒门才子们相交甚好。”

“可柳适后来却做了柳家家主……”王一博若有所思。夫子却道:“春秋学宫即已不复存在,柳适年岁渐长,不再随性妄为,再回归柳家继承家主之位,也不是不可。”

“那家祖何时离开的春秋学宫呢?”王一博又问。夫子捻须回想:“昔日我被朝廷调去了弘文馆,令祖父具体何时离开的春秋学宫,我也不太清楚了……不过你可以回去问问家中的老仆,这些往事,他们总会有记得的。”

从夫子处离开,王一博打发申非去联络五叔找机会相见,而他自己边思考着手头上已有的线索,边回百里府。走着走着,王一博直觉被人跟踪了,他警惕地四下看了看,并没发现什么人,但他却不敢大意,加快了脚步拐入一条深巷。

巷子中有些拐角可供藏身,王一博疾走几步闪到一处隐蔽的拐角处,没多久传来脚步声,跟踪他而来的竟然是内卫北斗君。“北斗君是在找我吗?”王一博从拐角处现身,李北七猝不及防,来不及躲避,只得道:“百里二郎误会了,我只是查案子误入这条巷子,迷路了。”他边说着,边打量这条巷子,观察到这里即僻静又脏乱时,眼中逐渐露出凶光。

王一博也察觉到了李北七的眼神不善,虽然不确定此人到底是不是奉御郎派来对付自己的,但王一博还是决定诈他一下,再伺机脱身,他望向李北七身后忽然道:“月华君!”

李北七闻言猛地回头,却发现身后空无一人。王一博趁此机会转身就跑,李北七发觉上当后手中刀鞘飞出,直接打在王一博的膝弯处,“啊……”王一博腿上一痛,踉跄着扑倒在地上。

他翻身坐在地上,看着李北七在他面前举起了佩刀。“月华君!”王一博再次唤了一声月华君,李北七冷笑一声:“你以为我还会上你的当吗?”手起刀落……

“铮”的一声,李北七手中的刀被人用刀格挡开,月华君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李北七?果然是你!你为何跟踪二郎?还要害他?”

“阿月……你、你怎么来了……”李北七大吃一惊,明明……他得到的消息是阿月不在百里二郎身边,他才跟踪他,想趁机除掉他!月华君眉头紧锁的走到二郎身边,俯身搀扶他起来:“二郎可无碍?”

王一博把全身上下拍了拍才道:“无碍,就是腿软摔了一跤……不过你若晚来片刻,就不好说了。”月华君看向李北七:“我回百里府的路上看到了你,想找你问问兄长近来如何,却见你跟踪二郎……李北七,回答我,为何要害二郎?”

“阿月!奉御郎被百里二郎气到吐血,我…我只是……”李北七脸色难看的瞪着百里二郎。

“兄长被二郎气吐血?兄长何时见了二郎?为何会吐血?”月华君听闻兄长吐血,脸色也不好看。王一博无奈叹息:“今日你出门后,奉御郎就闯入百里府,大概有所误会,说要让我给你偿命……我急着入宫面圣,先一步离开,并不知奉御郎为何会吐血,北斗君说是被我气的,更是不知从何说起?”

“百里二郎,你莫要推卸责任!”李北七怒喝一声,“阿月,奉御郎就是被他气吐血了!”

王一博淡然开口:“哦?那北斗君不妨说说,今早奉御郎擅闯百里府,我如实解释月华君并没被困春秋道别院后山,亦未曾受伤,请问我哪句话说得重了,能令奉御郎气到吐血?”“我……”李北七本性老实,并不会编造谎言,今日奉御郎在百里府中,百里二郎的确未曾说过一句重话,可偏偏百里二郎一走,奉御郎就吐血了……

月华君听着二人的对话,心中反复掂量。兄长擅闯他人府第,而二郎并未说一句重话……她了解李北七,若是此刻二郎有一句不实,李北七都不会哑口无言。而二郎已经告知兄长自己并未受伤,安然无恙,兄长应该也不是担忧自己的安危,那么,兄长为何还是吐血了呢?是什么让兄长急怒攻心?

“阿月……”李北七见阿月沉默不语,心中不免担忧。月华君看向他:“别说兄长吐血之事与二郎无关,就算与二郎有关,你也不该滥用私刑,私自跟踪二郎意图伤害他!李北七,咱们是内卫,职责是奉天承御、护卫神都,你怎可无视法度以泄私愤?”

“月华君教训的是!”李北七叉手行礼,“可是奉御郎吐血,阿月你该回去看看兄长。”

“你先回去替我照看兄长,”月华君摆了摆手,“我奉圣人谕旨护卫百里二郎,当以他的安危为首任!我现护送二郎回去,还有些事要向他禀报,等晚上我再回去看望兄长。”

“月华君,不然你还是先回去……”王一博知道月华君跟兄长感情深,虽然奉御郎不是什么好人,可月华君的面子他还是要给的。

月华君横了他一眼:“我怕我走了,你再被别的什么人按在地上揍!”说完,率先向巷子外走去。

“喂!别造谣污蔑!我可没有你说的那样没用……”王一博不服气的回了句嘴,但他也知道在这里自己武力值不行,也只得忍气吞声的跟着月华君走出巷子。

李北七望着他们远远离去,眼神晦暗不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在仪式上表示,为更好支持藤岛昭院士团队的发展,为相关研究工作搭建平台,学校依托新组建成立的材料与化学学院,计划成立相关的光电材料和光催化方
  • 10个人生真相 01 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02 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03 酒好喝,是因为它难喝04 做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别人#天地
  • ——王褒《山池落照》10.林表明雾色,城中增暮寒。19.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 但是最最最最最喜欢的还是fly pizza希望等我有机会再去吃的时候不要倒闭[悲伤]9.11~9.12 文通冰室 不知道吃什么的曼谷食堂以及呷哺 我发现呷
  • !!
  • 此影片至今累计近21万次观看,许多网友都被吓坏,纷纷表示近期都不想再吃麦当劳,女孩,我无法想像,我的新恐惧被解放出来了、我甚至不会怪你吐在毯子上。#SKZOO[
  • 【唯美散文诗】说起甜甜的文 真的有很多是我的心头好(毕竟是晋江我最喜欢的作者)但其实印象最深的却是豆瓣都没有介绍的锦瑟甜甜的文此前吸引我的大多是世界观设定或是坚
  • 不需要” “没有什么需要坚持的 你睡觉 睡够了眼睛就会睁开 就会醒来 怎么就需要坚持呢”“当我们需要配上坚持的时候 那我们对那个事情就有了一个误解” “只有懂为
  • 』至于九日作者倒是说了这是段子演绎的,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有。』『哪怕他背负举世骂名,放弃最爱的朋友【aka令狐绹,不管后人再怎么骂散伙人,李桃确实是说过互相最爱】
  •   “投产以来,我们累计投入环保资金5000多万元,采用了国内最先进、最环保的标准设施和生产工艺。  “我们通过对各项生产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实现了环保数据的实时
  • 你可曾看见,淡卷浓墨中渺渺的思念,遥遥的挂牵。你可曾看见,淡卷浓墨中渺渺的思念,遥遥的挂牵。
  • 无论自己的事业有多卑微,维持对它的兴趣;在一生多变的命运中,它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谨慎处理生意,因为这世界充斥着欺诈,但是,不要因此而看不见人间美德;很多人为崇
  • 懂得感恩的人 人学会感恩,才能走得长远曾经听过一句名言:“凡真心帮助别人的,没有不帮助到自己的。”正所谓,助人如助己。人活在世上,要学会感恩。一个常怀感恩之心
  • 罗宾汉交易员已经买了很多基于加密货币期货的ETF的价外周度看涨期权 — 真是高手在民间。罗宾汉交易员已经买了很多基于加密货币期货的ETF的价外周度看涨期权 —
  • !!
  • 我的愿望慢慢的由考试满分发展成会有一个很爱我的男朋友到家人朋友幸福平安前两个愿望都没有实现,但好在最后一个愿望没有让我失望,希望年年如此恩东贝莱专访关于和列维的
  • #成都婚纱照[超话]#四仟纪丨客志分享牧场小调,唯美浪漫清新田园风纪实婚纱照-明朗治愈的光线,成年人的孩子气回归自然,肆无忌惮的玩耍用清新浪漫的画风,治愈了平凡
  • [微笑]超亚X小王子 联医用外科口罩50个【29】我花了44买的,你们都多少钱买的??
  • 我确实把自己哄得蛮开心的……大概只有我开心的时候才想哄别人开心吧。我知道别人也挺苦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一样。
  • 介眉筆下[菊花] 介眉在他的掄珠山館畫瓷:畫山,畫水,畫花,畫鳥,畫人,偶爾畫美人。 他的山水花鳥人物都曾有過收藏。現在基本走掉了。 所藏人物,一件大殘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