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维新# 【郭嵩焘:“汉奸”或“先知”——面对晚清大变局,一个独醒者思考与苦闷】

题记:2007年,中南大学孟泽教授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主讲郭嵩焘,后出版《洋务先知郭嵩焘》。最近修订再版,更名《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郭嵩焘,这个“苦闷的先知”,当年对中国社会何去何从的思考,直到现在,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可能仍然“超前”。老何写读书心得《睁眼看世界:“洋务先知”郭嵩焘的“独醒之累”》,虽感同身受,几欲“抓狂”,仍觉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从老孟处索来“湖湘讲堂”之“答客问”:《“汉奸”或“先知”》,且看作者“坦白”自己的心之思,与“苦闷的先知”的隔世的“苦恋”。

问:听说你在“湖湘讲堂”开讲郭嵩焘,我和我的朋友,对此充满期待。
我有点迷惑的是,湖湘近代以来,建功立业、赢得大名的人物多矣,你为什么会选择郭嵩焘?郭嵩焘生前身后都不“得志”,他身上有很多是非,很多尴尬,很多怨愤,其性格似乎也并不完美,“功业”更难言卓著。

答:是的,湖湘近现代,伟人很多,以至于今天,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舍湖南无以言中国”的湖湘“英雄谱”。而郭嵩焘,在很长时期内,甚至未必是一个能够让人乐于接受的“正面人物”。但是,当“湖湘讲堂”邀请我讲一个湖湘人物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郭嵩焘。我一点也不觉得我的判断和选择是轻率的,我甚至觉得,重新认识郭嵩焘,是我们的时代是否成长了足够澄明的理智和理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想说出这样的意思,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不仅有雄浑的激情,也有清澈的认知和理性的判断,不仅有集体的奔赴,也有高明到近乎“异端”的省思。
而郭嵩焘,正是最能够代表后者的人物,在某一个时段,他甚至是唯一的,因此有所谓“独醒之累”。
郭嵩焘(1818-1891)与曾国藩、刘蓉有金兰之谊,与左宗棠是“发小”,但他的知名,并非如曾国藩、左宗棠等同治中兴名臣那样,因为有显赫的“功业”,而是作为“湘军”台前幕后重要的运筹者,作为洋务运动中最有见识的思想者和实践者,作为晚清首任驻外公使——以钦差大臣身份于1876年至1879年出使英国、法国,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思想、精神与人格魅力。
他对于西洋文明的理解和判断,对于晚晴现实的洞察与传统文化的检讨,在他的同辈中罕有能够企及者。
在某种意义上,郭嵩焘的认知、思想、勇气和精神历程,抵达了一个传统士大夫所能抵达的极限。说他的思想可以延伸到戊戌变法,延伸到辛亥革命,延伸到“五四”,说他是“洋务先知”,并不夸张。谭嗣同、梁启超等,都曾表达过对于郭嵩焘的无限景仰。正如汪荣祖先生所说的,他是那个时代中,最勇于挽澜之人,我们追踪其人,印证其时、其地,很可觉察到他的孤愤与无奈。他的思想过于先进,同时代人难以接受,也很少接受;他的个性貌似恭俭,骨子里其实非常自负与固执。当时的人们,觉得众人皆醒他独醉,今天看来,实在众人皆醉他独醒。
然而,郭嵩焘执着之深,正可见其信心之坚。这种信心,源于一种道德勇气,更源于一种在郭嵩焘的时代极其难得的求“真”务“实”的知识勇气。
描述郭嵩焘,我们可以对中国近代史有一次特殊的领略,领略其中与我们自身的作为并非无关的屈辱和悲哀,领略先知先觉者的苦闷与激愤,领略一个“芬芳悱恻”的性灵,领略一段充满戏剧性的人生。在一个重新开放的时代,在至今并未出离“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也就是说,在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中国的现代转型,依然未完成时,我们可以因此而获得重要的启示与教益。

问:为什么郭嵩焘至今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其人生的“悲剧”内含是什么?

答:近代历史联系着我们今天的选择,也联系着我们对于悠久的华夏文明的认知与评价。我们远没有从近代历史的是非恩怨解脱出来。如果说鸦片战争以来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到今天为止并未完结,中西文明的交汇和融合,并未休止,那么,我们就得承认,对于有些人、有些事的判断,我们不仅依然身陷近代以来的是非恩怨之中,而且也依然处于并未定型的未来文化与文明的牵引和调整之中。
只是,我们毕竟走到了今天,我们的国家空前地开放了,我们自己也空前地开明、理性了。如此,近代历史中有多少人与事,需要我们去重新打量,以便接近历史的真实呢?又有多少判断需要我们去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人性与人道,最恰当地维护和提升个人和民族的尊严?我们需要继续以满清当局者或者任何一个时代当局者的是非、恩怨、哀乐作为我们自己的是非、恩怨、哀乐吗?或者相反?我们可以把世界文明的流转演变,仅仅作民族立场、道德立场、政治立场乃至特殊的政党立场上的打量吗?或者必须超越这种民族立场、道德立场、政治立场和特殊的政党立场?
郭嵩焘就是需要重新打量的人,围绕在他身边的是非,也是需要重新打量的是非。
郭嵩焘在世的时候,就被指目为“汉奸”,这从何说起?“汉奸”一词,内含了长期以来汉民族最敏感的屈辱与自尊。对此,在我们的文化人格中,甚至已经获得某种近乎生理的反应,而常常中断了理性的认知。
郭嵩焘与僧格林沁曾经共事,不止是一般的脾气的不对,简直“道不同”。而僧格林沁却真的打沉了几艘英国人的船,打死过几百名英国人。连曾国藩也觉得1840年以来,国家一直不得舒展,僧格林沁在天津大沽口痛击英国人,总算出了一口浊气。李鸿章因此还赞叹僧格林沁和郭嵩焘,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名士,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皇帝有赏,举国庆贺。当是时也,郭嵩焘却是不见欣悦反而郁郁寡欢。
巡抚广东时,与左宗棠生出嫌隙,除了性格的冲突之外,郭嵩焘或者左宗棠是否真的有对不起朋友的叵测居心?
在上海续娶钱氏女,举城皆知。但郭嵩焘很快就“了结”了这一段婚姻,以至引发热议。在郭嵩焘的年代,明媒正娶可不是儿戏,那是“伦理之始”,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我们全部的家国制度,就是从这种最初的伦理开始建构的。那么,郭嵩焘此举是否意味着对迤逦千年的家国伦理的玩忽?
出使英、法,郭嵩焘让自己的副使刘锡鸿劾奏了“十大罪状”。他按照朝廷的意思所作,由前五十天出使日记编成的《使西纪程》,开始由总理衙门刷印发行,接着又遭禁毁版。以至有大臣以此为由参劾他“有二心于中国”。事情果真如此?
郭嵩焘晚年认为,中国要三百年才可能真正振兴,才可能由器物的改变,教育的革新,人才的崛起,延伸到制度、人心、风俗的真正改善。这是先知之明还是牢骚之辞?
发生在郭嵩焘身上的事,有的很琐碎,很闹心,甚至不像是我们想象中的大人物上应该发生的,他的反应似乎也不是大的政治家应该有的反应,这当然也“得益”于他写作了几十年的日记的发现,而郭嵩焘的日记,又不像曾国藩或别的人那样,把它当成自己修炼心性的功课,自我修饰的文本,当成示范后人的教材,而写成了自己真实的所见所思所想的日记,自我倾诉的日记,吐槽的日记,让我们得以窥见他内心世界的波动——各种指责、焦灼、苦闷、牢骚、批评、愤怒和一己的洞察与发现。
按照我们今天的认识,“古代中国的‘国家’是中心明确、边界模糊的一个‘文化概念’。‘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就是说,凡是和我一个文化的,都可以是一个国家;反过来当然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以理解为凡是和我文化有差异的,就是四夷,不属一个国家。”“凡是文化上不服从、不认同的,都是‘异邦异俗’。所以,在古代中国,国家、文明、真理在空间上是重叠的,于是,常常说‘天下一家’、‘海内有知己’、‘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在这种说法的背后,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矛盾:一方面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特殊主义,一方面是普遍主义的世界观;既是只有一个文明中心的世界观,又是文明普遍适用,真理放之四海皆准的世界观。”(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晚清对于西方的拒斥,某种意义上就是此种“特殊主义”及其所建构的“普遍主义”—— 它曾经建构了一种经典的文明——共同导演的结果。只有翻过这一页去,伴随着屈辱与悲愤的不平衡也不平等的历史记忆,才会真正有所改观。当中国文化终于生长出了更加具有生命力与涵盖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它才可能拥有新的“天下”,而且是通过文化去化同的“天下”。此时,其“特殊主义”的“普遍主义”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就是一种普遍主义之下的特殊主义,而不是通过特殊主义建构的普遍主义。
从特殊主义出发的普遍主义,到建构具有普遍性的特殊主义,从中国中心主义的坍塌到重建民族国家的新的主体性,这不止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郭嵩焘在此一不能回避的历程中,贡献了远高于流辈的见识和智慧。或许,这种见识和智慧正是他与他的时代、他的周遭格格不入的重要原因之所在,使得他的生平和仕途,更加举步维艰,坎坷不断,充满争议、攻讦乃至毁谤,也充满传奇色彩。
本文转自https://t.cn/A66rLC2f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孟泽著 岳麓书社。题词内容:独醒之累!https://t.cn/A66rLC2V

很多时候,不能坚持并不是因为我们不能吃苦,https://t.cn/ROTjlyy只是因为我们做某件事情的意愿不强。我的体力和耐力都不好,长跑常常是忍着头痛恶心硬撑到最后。因为这个原因,每次跑步前我都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加上那些立下的瘦身目标常常不能三两天见效,所以每一次都是心血来潮地开始,虎头蛇尾地结束。可最近这一年,我却很积极地把晨跑坚持了下来。并不是突然间变坚强,而是因为一个特别不起眼的理由:能够一个人呆一会儿。把没起床的孩子交给家人,换上运动鞋,在空旷的街道上吹吹凉风,#瞳创#

同为卡车司机,没想到收入差距这么大!

1、美国卡车司机:我一年能赚36万
2、英国卡车司机:我一年能赚32万
3、法国卡车司机:我一年能赚30万
4、荷兰卡车司机:我一年能赚22万

在美国和英国,开卡车的司机一年能收入30万以上,在中国,年收入在30万以上的,有程序员、医生、机长等,工作都是带有一定的技术性的,对于专业的知识要求很高,像那种普通的劳动者,例如农民工、服务员,亦或是公交车司机,一年的收入可能也达不到30万。

不过我国的生活成本不是很高,比如电费,就没有美国、英国的高,挣得越多,反而越懂得享受,比如英国人还有法国人,大部分人都是劳逸结合,并不像大多数韩国人那样,一直拼命的工作,当然他们对于工作的态度也是非常端正,并不会那么的懒散。

而且他们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有时候甚至会想如何用哪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但是我们大部分中国上班族讲究踏踏实实,在中国加班这个情况要比法国还有英国常见,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勤劳的天性,很多人的工作责任心很强,只要工作没弄完,心里就像有颗大石头一样,完成了工作就倍感轻松。

像我有时候就是这样,如果有什么事情没干完,就想立马做完,然后好好的休息一下,比如吃完饭之后我会立马洗碗,而不是玩个一两个小时之后再去洗碗,可能这也跟每个人的性格有关,有些人的性子不急,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慢慢来,但是有些人的性子就比较急,大家认为呢?#财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天干丁火食神可以制煞,丁火似乎没有根基,其实酉金为丁火长生之地,虽然不比寅木帮助丁火力量大,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力量,所以三个条件都能够满足,当然为大贵之格。七煞格
  • 但是主菜上的实在是太慢了,等了酸菜鱼等了近半小时肚子都喝饮料喝汤喝饱了[顶]p4小双的蜜汁角度(当时真的笑的很开心小双觉得这个角度我很美哈哈哈哈哈哈操)p5中秋
  • 粉红色的)宝宝拿起帽子,很认真的放在小人的头上,我一边说一边鼓掌(小人说谢谢诚诚,帮我穿了衣服,现在一点都不冷了,好暖和啊,棒棒!我说(宝宝,我们继续给宝宝穿衣
  • 既然是粉丝,那就说明即使你不爱这个男孩,那也是喜欢过的呀,你怎么忍心,怎么下得去手音乐对我家男孩很重要那首应援曲必须下架必须要道歉不然你也太小瞧我家男孩子了你们
  • 不要轻言一辈子,你慢慢的会发现,感情太短,一辈子太长。有时候,即使应该放手,我们仍紧紧抓住不放。
  • 9月10日,本该是家人团聚共赏明月的中秋节,罗女士却因抗疫工作未能如期归乡,吉阳分局当日将追回的钱款送到罗女士手中,为其送上了一份难忘的佳节礼物与中秋祝福。经了
  • 2022.8.17 最新苹果全系产品报价表图1~2:iPhone 13/12全系列资源机/权益机图3:iPhone 13/12/11系列 全新国行官换机图4:i
  • ”张至顺老道长每次遇见那些执着想得到大道的弟子总是一声叹息,“大道太简单了,没有人相信,很多人修行都从后天入手,什么意守丹田等等,这是一条道,但是我认为最好的办
  • 【“我参与 我健康” 这个社区运动会很贴心】“多亏了社区运动会,我儿子这两天都愿意出门锻炼了。”家住西安市新城区长乐西路街道康家村社区居民吴艳丽感慨道,原来吴艳
  • (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专硕334,论述题20分) 面对郭老师被封,结合社会责任理论和我国对于媒介理论规范,谈谈短视频平台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内蒙古大学,2
  •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料想不到的意外事,完全无法做合理的解释,或许这就是我们人所说的神吧!人做的事情,要是违背天道,都是很危险的。
  • “身份证您慢慢找啊,大姨,别着急”、“你们俩啊,别离那么近,认识也不行哈,保持距离”、“做完核酸,都赶紧回家,别在广场逗留哈”。为了不给群众造成恐慌心理,每到一
  • [允悲]被别人告知其他证据之后 我自己去看了几十遍那个示范小片段和firewalking 根本不能根据分趴判断有没有抢 他们分的不一样 但本来分到的不是c的李希
  • 有许多人以为,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就叫做定,那是大昏沉;有许多道家、佛家中,都把大昏沉当作定,我已看了几十年。——道人说道中等根器的人,不能言下顿悟,必须要修
  • 这个主人看起来还行,那就让你摸我一下吧;喵喵喵,抬头看你,快给我好吃的,我要吃饭,好几天没吃好饿呀;哈哈,挺好玩,那个杯子里面有水,我要去喝两口,于是我把头伸到
  • 2020年的中秋节恰逢国庆节,那晚我和朋友在呼伦贝尔俄罗斯村寨里吃了好丰盛的一桌中秋盛宴,当时外面天气很冷,但是房间里暖和得只需穿短袖,我们跟着俄罗斯大叔的手风
  • 是啊,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得到一个选项就会失去其他的选项,要不说人生这么曲折呢?最后我很难过,一个女生的悲剧,一个那么坚强善良又自主的女生,最后是以那样的结果作
  • 好开心!连续做了两天美梦,必须记录到位! 昨天早上,和乐同学到了一处类似人民公社的片区。有家环境接近森林小屋,温馨可人的书店,一间大的正方形屋子,柜台在中间一
  • 万物的尽头都是一片灰烬世界末日是冰还是火宇宙的终结是一片呜咽多伟大又多渺小的我们最后也会化为虚无无极八卦似的 又毁灭也会有新生新的子宇宙会孕育新的生命体么有谁又
  • 对于成绩中等的女生来说,如果攻读建筑学专业,建议以省内院校为主,优先考虑深圳大学和广州大学,次考虑广东工业大学。请问一下,我女儿目前在广州美院建筑学专业大三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