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第640集|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
淨法師:什麼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第632集
淨法師:不肯放下是什麼原因-第633集
淨法師:七情五欲都是煩惱、都是枷鎖-第634集
淨法師:虛偽高下是妄心不是真心-第635集
淨法師:一切諸佛世尊為什麼出現在世間-第636集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最基本的,讀經、讀註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我們希望《無量壽經》能念三千遍,三千遍能背誦了,念老的註解至少要看三十遍,這分量很大。 三十遍能幫助你斷疑惑,微細的疑惑都斷掉了,你信心堅定,不會再改變。 世出世法你都能應付得了,你能夠聽一切經,能夠學一切法,不為它干擾。那就是什麼?決定不干擾、不破壞我念佛求生淨土這一門。 看得多,愈多堅定自己的信心,為什麼?你看所有的法門都要很長的時間修學,靠自力,沒有人能幫助你。 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自己只要具足信、願、念佛。易行道,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 漏掉的是什麼?不相信,信心動搖。學什麼我都可以學,信心不動搖,然後你所學的幫助你信心更堅定。 這個就是古人所說的,廣學為的是什麼?為了專攻。 廣學不是說你學一門就想修一門,不可能的事情。學盡無量法門了,還是我這門好,我這門什麼?我肯定有把握做到,我決定能往生。 往生到極樂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之法你全得到了,圓滿證得。 這就是一門即是多門,多門即是一門,歸到這個信願持名;信願持名展開,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無量法門。 你要認識,你不認識就壞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照見一切法門是什麼?《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六祖惠能大師的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就是能生的自性,一切就是所生的萬法。 一切即一,萬法就是自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自性就是萬法。 這樣說大家能不能體會?一是能生,萬法是所生,一切是所生,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就是照見一切法門的智慧。 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一切法門就是自性。 這個法門適合自己的根性、適合自己的程度,你修學就不難。 如果不適合,太難了,那修起來很費力氣,搞了多少年都搞不清楚,這個時候要覺悟,這法門不適合我修。 好像生病吃藥,吃了很久的時間不見效,趕快換個醫生,另外換一種處方。藥要對症了,一服藥就起作用,藥到病除,你病就好了。這是智慧! 我們自己沒有能力選擇法門,佛陀在世的時候,每個人見佛陀,佛陀教給他的法門馬上就見效。 為什麼?佛陀證圓滿的智慧,他能看出眾生根性,無量劫以來你曾經修過哪些法門。 對你過去所修很熟悉的法門傳給你,你就感到很容易,很有效果,道理在此地。 佛陀滅度之後,佛的這些弟子們,菩薩、聲聞、緣覺他們沒有佛那麼圓滿,但是他也有幾分,他也能幫助我們選擇,也選擇得很好。 現在是佛法末法時期,出家這些大眾沒有證阿羅漢果,剛才說了,連初果也沒證得,大乘,初信沒有證得;換句話說,都是凡夫。 凡夫選擇法門沒有把握,自己在摸索。 還好佛祖慈悲,知道我們沒有能力選擇法門,又找不到人幫助我們選擇法門,這個時候怎麼辦? 諸佛如來共同給我們選擇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就是念佛法門,求生淨土的法門,阿彌陀佛的法門。 這一個法門就是一切法門,一切法門能治的病,這個法門全能治。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我們只要抓住這個法門,你肯相信,你一生就成佛,真的,不是假的。你一生決定能證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能達到這個境界。 要多長的時間?一般人念到功夫成片,如果他真的不懷疑,真的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一天念十萬聲,萬緣放下,頂多三年,就成功了。 念佛好,別打妄想了,佛念不好,有妄想夾雜在裡頭。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念佛方法,「不懷疑」,不懷疑是真信、真願,這不懷疑; 「不夾雜」,沒有妄念、沒有妄想,世出世間一切法完全放下,不夾雜;最後「不間斷」。 這念佛的祕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三年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清淨心出來了,經題上的「清淨平等覺」,第一個得到了,這個清淨心就是小乘四果的心,大乘十信菩薩的心,很快成就。 得到這個成就,雖然還有壽命,不要了,求阿彌陀佛來接你往生,佛會來接你往生。 如果還在這個世間,不想往生,為什麼?在這個世間成佛快,比極樂世界快。極樂世界是風平浪靜,一帆風順; 這個地方是大風大浪,大風大浪你能夠通過,所以古德講的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道理在此地。 惡緣太多,障礙太多,你都能夠通過,順利通過,不受干擾,這個功德了不起。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會疏》裡頭說:「佛道正見,名為法眼。」佛道,成佛之道,正知正見,這叫法眼。 無論什麼法門,只要你持之以專、持之以恆,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淨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法眼。由上可見,法眼者,了達眾生種種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應機施與,而度脫之。」 這後頭幾句話是黃念祖老居士說的,「由上可見」這些話下面的話都是念老的話。 了是明瞭,達是通達,眾生種種根器,現在眾生是什麼樣的根器,能接受什麼法。 所以要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法一定要應機,不應機,說了等於沒說,為什麼?他不得受用。 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首先自己要認識自己,自己不能度脫,哪有能度人的道理! 度人一定先度自己,自己學佛得真實受用,說話就踏實,說話就肯定了,為什麼?沒有懷疑。 自己還沒有得度,半信半疑,你怎麼能教別人相信? 這是善知識難求,善知識很難遇到,遇到善知識是緣分。 我的這三個老師大緣分,少一個都不成功,我都不能成就。 方老師介紹我入佛門,我們誤會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從來都不碰它,沒有這個念頭說去碰碰佛教,沒有。 我跟方先生學哲學,老師跟我講一部哲學概論,最後的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從這裡入門的。 老師教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學哲學,「大乘經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這麼介紹給我,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入門跟別人不一樣。​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第640集|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
淨法師:什麼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第632集
淨法師:不肯放下是什麼原因-第633集
淨法師:七情五欲都是煩惱、都是枷鎖-第634集
淨法師:虛偽高下是妄心不是真心-第635集
淨法師:一切諸佛世尊為什麼出現在世間-第636集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最基本的,讀經、讀註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我們希望《無量壽經》能念三千遍,三千遍能背誦了,念老的註解至少要看三十遍,這分量很大。 三十遍能幫助你斷疑惑,微細的疑惑都斷掉了,你信心堅定,不會再改變。 世出世法你都能應付得了,你能夠聽一切經,能夠學一切法,不為它干擾。那就是什麼?決定不干擾、不破壞我念佛求生淨土這一門。 看得多,愈多堅定自己的信心,為什麼?你看所有的法門都要很長的時間修學,靠自力,沒有人能幫助你。 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自己只要具足信、願、念佛。易行道,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 漏掉的是什麼?不相信,信心動搖。學什麼我都可以學,信心不動搖,然後你所學的幫助你信心更堅定。 這個就是古人所說的,廣學為的是什麼?為了專攻。 廣學不是說你學一門就想修一門,不可能的事情。學盡無量法門了,還是我這門好,我這門什麼?我肯定有把握做到,我決定能往生。 往生到極樂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之法你全得到了,圓滿證得。 這就是一門即是多門,多門即是一門,歸到這個信願持名;信願持名展開,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無量法門。 你要認識,你不認識就壞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照見一切法門是什麼?《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六祖惠能大師的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就是能生的自性,一切就是所生的萬法。 一切即一,萬法就是自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自性就是萬法。 這樣說大家能不能體會?一是能生,萬法是所生,一切是所生,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就是照見一切法門的智慧。 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一切法門就是自性。 這個法門適合自己的根性、適合自己的程度,你修學就不難。 如果不適合,太難了,那修起來很費力氣,搞了多少年都搞不清楚,這個時候要覺悟,這法門不適合我修。 好像生病吃藥,吃了很久的時間不見效,趕快換個醫生,另外換一種處方。藥要對症了,一服藥就起作用,藥到病除,你病就好了。這是智慧! 我們自己沒有能力選擇法門,佛陀在世的時候,每個人見佛陀,佛陀教給他的法門馬上就見效。 為什麼?佛陀證圓滿的智慧,他能看出眾生根性,無量劫以來你曾經修過哪些法門。 對你過去所修很熟悉的法門傳給你,你就感到很容易,很有效果,道理在此地。 佛陀滅度之後,佛的這些弟子們,菩薩、聲聞、緣覺他們沒有佛那麼圓滿,但是他也有幾分,他也能幫助我們選擇,也選擇得很好。 現在是佛法末法時期,出家這些大眾沒有證阿羅漢果,剛才說了,連初果也沒證得,大乘,初信沒有證得;換句話說,都是凡夫。 凡夫選擇法門沒有把握,自己在摸索。 還好佛祖慈悲,知道我們沒有能力選擇法門,又找不到人幫助我們選擇法門,這個時候怎麼辦? 諸佛如來共同給我們選擇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就是念佛法門,求生淨土的法門,阿彌陀佛的法門。 這一個法門就是一切法門,一切法門能治的病,這個法門全能治。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我們只要抓住這個法門,你肯相信,你一生就成佛,真的,不是假的。你一生決定能證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能達到這個境界。 要多長的時間?一般人念到功夫成片,如果他真的不懷疑,真的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一天念十萬聲,萬緣放下,頂多三年,就成功了。 念佛好,別打妄想了,佛念不好,有妄想夾雜在裡頭。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念佛方法,「不懷疑」,不懷疑是真信、真願,這不懷疑; 「不夾雜」,沒有妄念、沒有妄想,世出世間一切法完全放下,不夾雜;最後「不間斷」。 這念佛的祕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三年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清淨心出來了,經題上的「清淨平等覺」,第一個得到了,這個清淨心就是小乘四果的心,大乘十信菩薩的心,很快成就。 得到這個成就,雖然還有壽命,不要了,求阿彌陀佛來接你往生,佛會來接你往生。 如果還在這個世間,不想往生,為什麼?在這個世間成佛快,比極樂世界快。極樂世界是風平浪靜,一帆風順; 這個地方是大風大浪,大風大浪你能夠通過,所以古德講的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道理在此地。 惡緣太多,障礙太多,你都能夠通過,順利通過,不受干擾,這個功德了不起。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會疏》裡頭說:「佛道正見,名為法眼。」佛道,成佛之道,正知正見,這叫法眼。 無論什麼法門,只要你持之以專、持之以恆,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淨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法眼。由上可見,法眼者,了達眾生種種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應機施與,而度脫之。」 這後頭幾句話是黃念祖老居士說的,「由上可見」這些話下面的話都是念老的話。 了是明瞭,達是通達,眾生種種根器,現在眾生是什麼樣的根器,能接受什麼法。 所以要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法一定要應機,不應機,說了等於沒說,為什麼?他不得受用。 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首先自己要認識自己,自己不能度脫,哪有能度人的道理! 度人一定先度自己,自己學佛得真實受用,說話就踏實,說話就肯定了,為什麼?沒有懷疑。 自己還沒有得度,半信半疑,你怎麼能教別人相信? 這是善知識難求,善知識很難遇到,遇到善知識是緣分。 我的這三個老師大緣分,少一個都不成功,我都不能成就。 方老師介紹我入佛門,我們誤會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從來都不碰它,沒有這個念頭說去碰碰佛教,沒有。 我跟方先生學哲學,老師跟我講一部哲學概論,最後的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從這裡入門的。 老師教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學哲學,「大乘經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這麼介紹給我,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入門跟別人不一樣。​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其实这是一句暗语,
怎么样,
开悟了吗?

惠能回答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米已经舂好了,
但是还有点不干净,
需要筛。

什么意思呢?

见道了,
但是还不透彻。
  
惠能大师没有广学经教,
到了
“ 本来无一物 ”的境界,

也就是教下所讲的法我空境界,
类似的说法,

还有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 虚空粉碎,
大地平沉 ”

“ 泥牛入海无消息 ”,

讲的都是禅宗的重关境界,
这时能够泯一切相,

一切现象不再是障碍,
但是还有无相的执著,
所谓还有微细的能所。

惠能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知道那还不成熟、
不透彻,

完全不以为意。
  
《 坛经 》的后面,
惠能大师针对大通和尚给智常禅师的开示,
有一首偈颂,

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局限性 :

“ 不见一法存无见,
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
自己灵光常显现。”

不见一法,
还有无相境,

就好比还有一层薄云,
遮住了本有的智慧,
不得透彻。
  
“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不知一法,
住于这样的空知当中,
就好比太虚中有闪电一样,

有极微细、
极迅猛的妄念流注。
  
如果认此为了义的佛之境界,
认为这就是到家了,

那就会错认路头,
错失提升机会,
不会再有更透彻的境界。

所以叫
“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用功呢?

“ 汝当一念自知非 ”,

这时应该反观己心的过患,
就能够破除无明,

打开本有的灵光,
让它念念现前。

这是六祖大师彻悟以后对智常禅师的开示。
  
当时六祖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以他自己的能力,
不能够马上进一步突破。

但是他以自己的宿慧,
知道这个境界还不行,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六祖大师彻悟此心的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用锡杖拄地板三下,
就离开了。

惠能大师心知这是一个信号,
于是晚上三更,
他悄悄来到丈室,
这时五祖大师正在等着他,

然后
“ 以袈裟遮围,
不令人见 ”。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传法因缘,
直接涉及到释迦牟尼佛教法下,

三大语系佛法中受众最广的汉传佛教的高度,
直接涉及到整个汉地众生的法身慧命。
  
五祖大师
“ 为说《 金刚经 》,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讲到《 金刚经 》的三分之一,

第十品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的时候,

惠能大师
“ 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这时自性与万法才彻底统一,
打开了佛智,
真正地彻悟。
  
于是他就向五祖大师汇报,
来表达他的悟境 :

“ 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
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
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
能生万法!”

何期,
就是
“ 原来 ”或
“ 谁曾想 ”的意思,

原来自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自具足,
本无动摇,
能生万法!

这时惠能大师,
全身揽入法界,
法界即自身,
自身即法界。

《 楞严经 》中讲
此时的境界,
用了一个比喻,

“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
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

若存若亡,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起灭无从。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是对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的

“ 此心 ”
最好的注解。
  
“ 祖知悟本性,
谓惠能曰 :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师、
佛。’”

五祖大师这时知道卢行者彻悟了,
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 ——
到家的境界。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不识本心,
学法没有真实利益。

这是站在成佛第一义的高度来说。

因为佛性本自具足,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关键在于打开本心,
其他的都是因缘法。

但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
对于我们来说,
一瞻一礼都有功德,

所以
“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

哪怕我们以妄想心到了寺院,
称诵一句佛号,
都是成佛的因。

这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
不可偏废。

《 坛经 》里面讲的
很多都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知识、
概念、
结论,

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种种的邪见,
非常活泼,
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执于一端。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发明
“ 此心 ”、

彻悟
“ 菩提自性 ” 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相当于禅宗三关 ——
初关、
重关、
牢关。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也经常引起误解,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如何开示。
  
六祖开示智通禅师说 :

“ 三身者,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听吾偈曰 :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
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
终日说菩提。’”
  
法报化三身,
是我们修行总的目标,

那么六祖大师如何来开示禅宗所成就的三身佛的内涵呢?
  
“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我们本有的菩提自性就是清净法身;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打开菩提自性,
彻悟自性的智慧,
即圆满报身;

“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一切身口意的运作都是我们的化身。
  
那么本性与三身的关系呢?

“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如果离开本性说三身,
那么三身就没有智,
此时就谈不上什么三身。
  
“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如果了悟三身并非实有,
也就是没有遍计所执自性,
那么就证得了四智。

对于报身无有自性可以这样理解 :

报身有两种,
一个是他受用,
一个是自受用。

前面讲的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

是自受用报身,
是证悟法身的智慧;

菩萨的色身,
是他受用报身,
不同的福德因缘,
感得不同,

与众生的缘不同,
众生看到的也不一样。

千百亿化身,
指的是我们利益众生的身口意三业的运作。
  
能够了知三身无有自性,
就能够打开法身所具备的四智菩提,

所以叫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

禅宗所成就的三身,
是自性三身。

直接发明自性,
然后打开四智。

诸佛所具有的四智,

就是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它对应我们凡夫的八识。

以肉身直入佛智,
这叫
“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
这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法门。
  
对于四智的内涵,
六祖大师接下来又开示说 :

“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大圆镜智是指我们清净的本心;

“ 平等性智心无病 ”,
这时第七末那识已经转变了,

不再有一切凡夫所共有的根本心病 ——
我执;

那么妙观察智呢?

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
它清净无染,
观察一切事物没有执取,
见一切法而不起分别想;

前五识则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利益众生的悲用。
  
一定要打开大圆镜智,
“ 在千人万人中,
不背一人,
不向一人 ”,

这才能称为禅师。

如何成就四智?
  
“ 五八六七果因转 ”,

“ 六七因中转,
五八果上圆 ”。

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在因地转成智慧以后,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在果地才能圆满。
  
若依教下唯识宗的教理,
第六意识第一次转智是在初地;

第二次转智是在七地末八地初,
证得无生法忍;

第六意识彻底转成妙观察智是在佛智境界。

那么第六意识一转,
末那识跟着转,

第六意识转变成妙观察智,
第七末那识同时跟着转变成平等性智。

此时,
阿赖耶识才转成大圆镜智;

前五识,
跟着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八识转智的次第,
是基本规律。
  
那么禅宗的祖师,
于转处不留情,

念念亲见本性,
不管动静,

都恒与法身相应,
处于那伽大定之中,

这时八识同时圆成四智,
这是禅宗不共的修行路线。

菩提自性在何处?
  
《 坛经 》中六祖大师这样开示 :

“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我们生命的真性是本有的觉知之性,
菩提妙心我们本有。

但是,
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它,
所以
“ 起心即是妄 ”,

起心动念都是妄念。

“ 净心在妄中 ”,
我们清净的本心就在我们的妄念中。

那么如何来把它发明呢?

“ 但正无三障 ”,

只要把我们的种种妄心、
邪见都止息,

就能够打开我们本有的觉性,
破除三障。
  
《 坛经 》中还开示 :

“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正是因为有真如妙心,
所以我们才能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 ——

我们的根身世界当时即坏。

我们之所以有
“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

这样的生命基本特征和能力,

正是由于我们有无限自由、
无限广大的觉性。

这是不可复制的,
不是进化而来的,
不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也不会死去。

人工智能再发达,
也不可能有佛性,
这是我们学禅之人应该特别明确的一个认知。
  
《 坛经 》中还开示 :

“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如果能在我们的妄心中见真心,
打开了真心,
也就是发明了此心,

“ 有真即是成佛因 ”,
这才是成佛的正因,
直了成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图一中间那个黑底红色花的,原版有滤镜看不清颜色,但是我做的勉勉强强,但是还是有珠子不对,是花蕊部分的绿色还有扩散的金属色,所以这个也要拆,之后做了正确版本再拆。
  • 万宝龙的产品,往往散发令人一望而知又永不过时的风格气质,从尼古拉斯?瑞士计时表家族可见一斑,这创意甚少品牌可相提并论;近年时光行者系列亦清晰显出品牌的现代今及时
  • 一口气读完《陆乔鸢段牧阳》(小说全文阅读无弹窗)关注即可阅读[困]e|/?2!c‼书名:《陆乔鸢段牧阳》 ‼主角:陆乔鸢段牧阳 ‼小说全文阅读到公#众#号【岁月
  • 湖人队要不要留下克里斯蒂,这两点是球队主要考虑的问题1、未来的成长空间有多大去年在夏季联赛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身体更强壮了,持球能力提高了,投篮命中率也不错,不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 我可否留你,从天涯海角到白头携老,裁烛光微荼,拈落花飘摇,赏风光霁月。@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
  • 但如果发现你真心不够或不回报我的付出,即一秒钟清醒[并不简单]刷xhs又刷到半夜[怒]看到个很戳我的视频《精神疾病娱乐化》 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根本无法理解精神疾
  • 款号:699409 规格:23x22x5cm??1000 GGHorsebit信封链条包到货??Zp售价¥17,500一包3way的绝绝子来咯,买一个可以
  • #台剧关于未知的我们[超话]#小轩杭州生咖 我们精神抖擞的小轩 要做这世间最自在的精灵‍♂️ 自信、骄傲、勇敢、坚定 去爱生命中的每一处热烈 初春的风
  • 上1905电影网客户端,随时随地畅享观看,点击链接即刻观影今日重点推荐:尹志文执导,吴君如、梁仲恒主演的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陈会毅执导,王祖贤、梁家辉、徐锦
  • 总的来说,防止浴室玻璃镜子上出现水雾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但是,使用防雾涂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
  • 分析如下:1、在奇门局中,日干为戊代表你,落兑宫属金,戊下临已为贵人入狱,说明没人帮你,上乘螣蛇说明你现在为这个事也是状态不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临天任星吉星,
  • 第868章“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第869章“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四组44摩饭十七百平5.25我张开骄傲的翅膀,飞向有你的天空,为你投射我的力量,愿陪你光芒万丈。
  • 只是依然不知道谁是薄谁是荷晚上吃饭见了云间老师,本人和她的微博一样有趣[可怜]好喜欢听大家聊云,我们gl 人就是最幸福的[awsl]忘记和图图的痛包合照……我要
  • 博德闪耀最近在主场的2场比赛全都顺利拿下,球队主战状态相当不错。博德闪耀最近在主场的10场比赛有8场输掉游戏数据,球队近期的主场走势十分低迷。
  • 当然,在选择长居之地时,数字游民还需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进行综合考虑,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居住之地。这点温暖厚在那里,让我每每想起他们的时刻,觉得大概除了当下还有
  • #正能量[超话]#司马懿城府有多深,9句话太扎心一,只要利益不发生冲突,无论别人说什么,只说对,不反对!三,话留半口,人防三分,不要一时投缘,就暴露自己的底牌。
  • 所以多和子女优秀的在一起,因为他们家风正,人有正念家有正气,时间久了会影响你的风水。所以多和子女优秀的在一起,因为他们家风正,人有正念家有正气,时间久了会影响你
  • #霉霉包揽公告牌单曲榜前十#【现役女solo天花板】Taylor Swift❤️【唯一】三封格莱美女帝❤️百万销量女solo☝️全球Spotify空降第一全美音
  • ⑦对于双取拉黑这些没有太大感想,所以请随意,如果发现被我偷偷的双了大概就是我最近不小心搞到你对家了,为了大家都高兴只好偷偷双了一个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