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成针在唐代能实现吗#
不能。别说就唐代的技术条件,现在的技术条件也不能在不作其他处理的情况下,用铁杵做出合格的针。
0. 预备知识
0.0 针的概念
0.0.1 现代汉字“针”:
a.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线。
 b.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
 c. 用针扎治病:~灸。
 d.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头。
0.0.2 古代汉字“针”(来自《康熙字典》)
《廣韻》之林切《集韻》《正韻》諸深切,音斟。《說文徐註》俗鍼字。所以縫也。《易·乾卦各從其類疏》若磁石引針,琥珀拾芥。《天寶遺事》唐宮中七夕結彩樓,瓜果酒炙,祀牛女。妃嬪各執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爲得巧。
又姓。明隆慶舉人針惠。
又《方書》針灸法。互詳後鍼字註。
又蟲名。《古今注》蝌蚪,一名針。
又書法。有垂露體,懸針體。《庾信·謝趙王啓》垂露懸針,書恩不盡。
又《廣韻》之任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枕去聲。《集韻》縫也。
又刺也。
0.0.3 针的猜测
古语“针”中,没有明显提到针状物这个概念(即今义b),注射用针更不可能。
而针灸针,看一下《黄帝内经》。如果硬要说磨成针灸针,那……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閗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日大针,长四寸。閗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因此,猜测老妇应该需要一根缝衣针。

0.1 铁的概念
一般,我们认为铁是指生铁。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在2.11%--4.3%,并含C、Si、Mn、S、P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
(这里还有个概念叫熟铁:用生铁精炼而成的比较纯的铁。含碳量在0.02%以下,又叫锻铁、纯铁。熟铁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丝,强度和硬度均较低,容易锻造和焊接。唐代肯定是没有这种“铁”的,唐代的“熟铁”虽然也是指较纯的铁,但最多达到低碳钢,即碳含量低于0.25%的碳素钢……)

0.2 生铁的性质
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
0.3 对于铁杵材质的猜测
生铁中的白口铁或灰口铁。
公元前6世纪前后,中国就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块炼铁和生铁冶炼两种工艺,几乎是同时产生,这两种方法在我国历史上曾长期平行发展,在不同情况下发挥各自的作用。 在战国早期,我国创造了白口铁柔化术。即通过长时间加热,将白口铁中的碳化铁分解为铁和石墨,消除大块的渗碳体,这对提高铁的柔性起了良好作用,战国中期以后,铁器已取代铜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

根据早期铁器的金相检验,中国的块炼铁和生铁可能是同时产生的。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是战国冶铁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此时早期的块炼铁已提高到块炼渗碳钢,白口生铁已发展为展性铸铁。至迟到西汉中叶,灰口铁、铸铁脱碳钢兴起,随后又出现生铁炒钢(包括熟铁)的新工艺。东汉时期,炒钢、百炼钢继续发展,到南北朝时杂炼生鍒的灌钢工艺问世。至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冶炼技术体系已基本建立。
1. 材质选取层面:为保证工程结构或机械的正常工作,构件应有足够的承受规定载荷的能力。
1.1 强度要求(抵抗破坏的能力):
灰口铁:含碳量较高(2.7%~4.0%),碳主要以片状石墨形态存在,断口呈灰色,简称灰铁。熔点低(1145~1250℃),凝固时收缩量小,抗压强度和硬度接近碳素钢,减震性好。用于制造机床床身、汽缸、箱体等结构件。
白口铁:白口铸铁是不含石墨的铸铁,几乎全部的碳都与铁形成碳化三铁,具有很大的硬度和脆性,不能承受冷加工,也不能承受热加工,只能直接用于铸造状态。
那么,问题就来了,请问老婆婆手里的棒棒是白口铁还是灰口铁?
如果是白口铁,那么不能承受热加工,自然不能成针。
如果是灰口铁,几种常见灰口铁的抗拉强度:HT250—250MPa;HT300—300MPa;HT350—350MPa
那么就算它是D=1mm的针,抗拉强度取常见几种灰口铁中的最大值350Mpa(而老妇手中的棒棒应该没有这个强度,毕竟这个值是现代工艺下的常见灰口铁的强度最高值)。
拉力
弯曲力
(这里由于只有较少的材料会给出抗弯强度,而脆性材料抗拉性能比抗压差很多。因此取抗拉强度来作为抗弯强度设计值)
好了,这最大弯曲载荷,就不要玩了……拿中碳钢的抗拉强度来看,为600~1100MPa,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1080Mpa,感受一下╮(๑•́ ₃•̀๑)╭
1.2 刚度要求(抵抗变形的能力)
在刚度方面,灰口铁表现还行。因为毕竟是脆性材料,没什么塑性变形就断了。
算它达到
1.3 压杆稳定性要求(受压的细长杆保持原有直线平衡状态的能力)
同1.2,在直线平衡转为曲线平衡前,它就断了。
1.4 正确的针的材料
淬火的钢,如中碳钢、马氏体不锈钢等都是可以的。 (..•˘_˘•..)
2. 工艺设计层面:这层面上要考虑经济性,可行性,规范性等等等等
2.1 夹具设计
老太太,请问您加工到后半段打算用什么夹具来定位和夹紧你的针呢?
2.2 工艺流程
我就问问,老太太,您老打算把热处理这个工序放哪? ๑乛◡乛๑
2.3 工序卡
哈哈哈哈哈哈……
2.4 毛坯设计图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3. 科普一下:
3.1 现代制针的流程
缝衣针的生产流水线上一共有12道工序,分别是拉丝、校直、切断、磨尖、制鼻、磨鼻、热处理、研磨、串亮、精磨针尖、抛光、包装。”缝衣针的原料是直径6.5毫米的钢丝。在多次拉丝后变成适合针精细的粗胚,然后再根据需要切成针的长度。最小的9号针,拉丝后直径仅为0.55毫米。缝衣针的针尖则是五六台磨尖机从不同角度磨削而成。 制针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制鼻”,也就是加工出针的穿针孔。这一道工序中又包括压型、冲孔和切鼻三道工序。先是在钢丝中间冲压出两个针孔的形状,因似鼻孔也称针鼻,再冲掉针鼻内的钢皮,最后用磨鼻机将针鼻内外的锐边棱角磨削光滑。磨鼻机每分钟可磨针鼻2500根。为增加针的硬度,还要将其淬火,电镀,然后就分装出厂了。
3.2 古代的制针
明代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载了古人如何制针: 首先,将铁块锤成小细条,在钻有小孔的铁尺中把铁条用力拉过,细铁条就变成粗细 一致的铁线。 其次,将铁线逐寸剪断,一端锉尖,一端锤扁。在锤扁的那端作为针鼻钻上孔,并且打磨平整,就出来了针的初步形态。   当然这还是半成品,需要进一步制作,古人接下来把这些针当作菜放到锅里,慢炒,而且是用细火。再加上土末、豆豉、松木灰等“佐料”。这些“佐料”的量要把针覆盖住。(我们可以认为是在做“表面渗碳”) 炒完之后,还要蒸。蒸的时候,要将两三根针头留在外面。等到外面的针头能够用手捻碎时,就不用再蒸了,起锅。还要最后完成一道工序——淬火。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因为淬火决定了针的软硬程度。
其实,至唐代,中国的炼钢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在前面的各种黑科技,有春秋时期的“固体渗碳技术”,战国时期的“脱碳制钢技术”,三国的“百炼钢”,南北朝的“灌钢”。
唐朝时,生产力大幅度提升,钢普遍被用在了农业和手工业上。(づ ̄ 3 ̄)づ
BUT,要想铁杵磨成针,那是违背科学规律和行业经验的。因此,铁杵磨成针是反智的,不马克思的。꒰๑´•.̫ • `๑꒱

#衡水身边事# 【一双老布鞋 踩出的“麻唐”健康扶贫产业】

 提起老布鞋,人们会不约而同想起小时候妈妈纳的“千层底”,它既代表了一种传统手艺,在许多人看来又是一段记忆,一种情怀。但在当地党委、政府各项政策的扶持下,老布鞋在武邑县青年企业家吕少军手中却获得了新生,一双老布鞋硬生生踩出了一条健康扶贫产业和电商经济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他的老布鞋不但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传承了传统手艺,最多时还吸纳300多名农民就业,成为当地著名的扶贫重点企业。

  “把中国真正好的东西,首先存留下来,再就是推广出去,这就是我挖掘和发展老布鞋产业的初心,也是我今后的使命。”武邑县南石村手工制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吕少军这样说。

  吕少军老布鞋的品牌名称为“麻唐”,两字也蕴含着他的理想初心。吕少军介绍,“麻唐”中的“麻”即布鞋的原材料棉麻,寓意产品用料考究,质量上成。“麻唐”布鞋采用最原始的制造工艺,鞋子全部使用棉麻材质,从打袼褙、裁剪鞋底、包沿条、纳鞋底、绱鞋等工艺完全采用手工制作,所用材料也都是传统的健康材料。这样做出来的鞋子才是健康的产品,穿着才舒适,且轻便防滑,冬季保暖,夏季吸汗透气。而“唐”指的是发源于盛唐,既寓意着布鞋工艺传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他要将这一工艺传承下去,打造成全国著名品牌。

  而吕少军的布鞋产业源于他奶奶缝制的一双老布鞋。他说自己是偶然进入电商行业的,大学毕业后,吕少军从事的是品质管理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有一次,出于好玩,他便试着把奶奶手工缝制的布鞋拿到网上去卖,一双鞋竟然收入100多元。这给了吕少军很大启发:老布鞋代表着传统健康,符合当前消费者所追求的消费理念,如果老布鞋样式再经过创新,融入更多的现代流行元素,一定会大有市场。而当地也储存着大量的布鞋熟练工,大都是闲散劳动力,方便组织,也利于规模化生产。

  一有想法,吕少军就大胆地进行实践。最初,吕少军的奶奶做布鞋,做好了他就放到网上卖,但效率太低,老人熬夜干活,一天才能做两三双。后来,吕少军的奶奶就找村里的老人一起做,但数量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2014年,吕少军正式成立了南石村手工制品有限公司,注册了“麻唐”品牌。

  公司成立后,同年“麻唐”系列布鞋产品便入驻淘宝网,成为了当时平台上较早从事纯手工千层底布鞋时尚化设计和销售的品牌之一。随着“麻唐”品牌的发展壮大,其“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也发展起来。

  “这双布鞋是中国风的,时尚感很强,属于轻奢品,能卖到280元一双,虽然贵,但照样有人买,许多明星和舞蹈演员非常推崇。”在武邑县大紫塔乡南石村麻唐布鞋扶贫工坊,储满了种类繁多的成品布鞋。吕少军挨个介绍着,“而这双鞋,则采用了中国最好的做布鞋的材料‘礼服呢’,材料是从猪鬃中提炼出来的,即便雨天,粘上泥水,拿湿布一擦就干净了,除了滴水不会湿,还透气。这种民族风绣花鞋是年轻时尚女孩的最爱,可搭配汉服穿。黑色布鞋则是追求养生的人士所青睐的……”

  吕少军的布鞋产业也越做越大,公司也越做越正规,由最初的“家庭作坊”,发展到现在,线下已有固定批发商近10家,并且在阿里巴巴、京东和淘宝有了专营店,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布鞋的年加工能力也达到了10万双,花色样式也由一两种发展到上百种。收入也从开始的几十万元发展到如今的600万元。

  今年受疫情影响,再加上部分地区快递停发、生产车间复工较晚等原因,销售额受到很大影响,其中网络销售量就减少了30%。吕少军没有等靠,而是创新销售思路,快速适应市场形势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将布鞋的线下和网店等重要的销售阵地拓展至快手直播平台。吕少军直播所带的货,不限自己的布鞋,不少农户的农产品滞销也找他帮忙,产品涉及水果、蔬菜、鸡蛋等众多县域内的特色农副产品,吕少军的“网红”直播经济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吕少军布鞋产业之所以有这样的发展,离不开武邑县委、县政府的扶持。2018年,武邑县把扶贫工坊建设列入全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和年度产业项目实施计划,并制订了《关于加快扶贫工坊建设推进精准就业扶贫实施方案》,在资金、用地、就业补贴等方面予以支持。而吕少军的“麻唐”布鞋就是受益者之一。

  2018年,武邑县支持“麻唐”布鞋100万元的扶贫资金用于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直接推动了“麻唐”布鞋设计和研发能力的提升,拥有了美工团队和独立研发设计团队。其鞋服文化结合的棉布扎染、刺绣、等工艺也得以实现。除了扶贫资金支持外,“麻唐”布鞋扶贫工坊还能享受在武邑县指定金融机构办理额度不超过100万元的贷款,由县扶贫办安排贴息支持。同时,工坊场地三年的租金,也由政府埋单。

  目前,“麻唐”布鞋的扶贫工坊已发展到三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工坊就业,最多时达300人。扶贫工坊采用的是领料加工模式,工人领料后坐在炕头就能挣钱,共带动上百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我们拿计件工资,做多少拿多少,纳一双小码鞋底能挣15元,大码的能挣25元,我一天能拿50多元。活不累,利用闲散时间就把钱挣到手了。”南石村的张应欣笑着说。在政府的帮扶下,她家在2017年就脱了贫,政府还帮她找了这份工作,收入也有了保障。

  目前,武邑县南石村手工制品有限公司的品牌产品除了“麻唐”布鞋外,还主要运营“蹒跚”“户纳千祥”等品牌,覆盖了成人千层底布鞋、儿童千层底布鞋、成人中式棉麻服饰、儿童中式棉麻服装、手工刺绣饰品、布艺玩偶等产品。吕少军介绍,随着武邑县电商经济的发展,他们也积极响应政府“互联网+”的思路,探索发展方向,现已逐渐形成了“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以销带产,逐渐形成了成熟的运营体系。以后,作为武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在大力发展“麻唐”布鞋产业外,还将重点放在电商助农上,既不让乡亲们的农产品烂在地头,还能将武邑县的特色产品推向全国各地。

  武邑县扶贫办副主任韩新民介绍,“扶贫车间”的功能就是以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解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为目的,以从事农产品初加工、传统手工业、来料加工经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内容,实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就近就业扶贫模式。在武邑县,像“麻唐”布鞋这样,在贫困村建立的“扶贫工坊”就有17家,涉及金属橱柜、硬木雕刻及箱包、布鞋、服装等加工业,已帮助3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了零投资、零风险、零距离就业,推动村集体收入壮大,最终实现企业增效、集体创收、群众脱贫、产业发展“四重效应”。来源: 衡水日报( 小编云久)

【小镇匠人日记,感动全球职人】
《我在挪威做木匠》讲述的是挪威一个普通小镇的木匠的故事。全书以他经手的阁楼改建项目为线索,记录了整个项目的进展始末,从招标竞争、组建团队、工班协作,到竣工。作者生动刻画出木匠、砖瓦匠、钣金工、粉刷匠等体力劳动者们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以此向纯手工业致敬,引发各行各业的职人为之感动深思。
本书并不止于一般意义上的匠人生活,在细致的工艺、繁琐的细节处理、无所不在的问题之外,作者不停探究这一传统工艺的本质,并由此延展出对生活和自我的思考。
全书文字平实幽默,能够轻松带领读者走进挪威木匠的生活,领略北欧小镇风土人情的同时,感受平凡工作的独特魅力。
本书版权销售15国,《经济学人》《朝日新闻》《挪威日报》等联手全球多位知名作家共同推荐!
https://t.cn/AipKj1fp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深圳个税减免15%吸引人才,能否复制到全国|新京报快评
  • 初夏40度!多地“最热天”正常吗?
  • 华为禁令的另一面:特朗普与硅谷的相爱相杀|京酿馆
  • 一球千金!武磊一脚将保级队踢进欧联杯,激动的除了球迷还有这些股东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
  • 一大波老师被实名举报!
  • 这张请假条居然能让语文老师“集体传阅”,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特别关注!新版《各学科答题规范》官方要求,请转给身边每位考生!
  • 第十六届南方医科大学英语演讲大赛通知
  • 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人社部回应了→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
  • 惊呆了!素媛凶手将被释放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Netflix上位,好莱坞“新六大”重新洗牌
  • 6省份深度老龄化,两因素叠加导致,将面临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