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心,就要认识到世间四个真相。

第一个,世俗的社会,凡夫的世界,是杂乱无章的。我们在生活中,每一天需要面对不同的人、事,每天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工作劳动,交结应酬,有多少婆婆妈妈的事情需要去处理。但是处理到最后,自己的问题都处理不了,还要别人来帮我们收拾残局。所有拼命追求到的东西,在死亡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剩下一堆骨灰让别人看见了也讨厌,还把它送到山里面去。凡夫的世界,就是杂乱无章,就是如此的不净。

第二个,苦不堪言。从生到死,你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绪,注定你是痛苦的一生。如果你的内心的力量不够,哪怕有一点快乐,也是依附于别人的。比如别人给你好处,帮助你了,你觉得很开心:“哎呀,我的父母、师长、领导对我都很好,我很开心。”平时你很得意,可是到死的时候却两手空空,那说明其实你原来的得意是假的,是不真实、也不持久的。自己的心如果不长肉,别人给你的肉也是臭的。所以我们所依赖的五欲六尘,它给我们带来了生命,也带来了生活当中的苦。大家问问自己,好的要贪,不好的就生气,然后没有好也没有不好的就傻乎乎的。人的这一生,一眨眼就过去了,可是你这一生,从生下来到现在,你是越来越清净了,还是越来越贪欲,越来越生气,越来越烦恼,越来越无奈了呢?

人之所以做人,是因为他对善恶能够平衡。我们现在做人是苦乐掺半,或者苦多乐少,就是我们过去对痛苦和快乐都能平衡。我们在生活当中也看到很多人,他们遭受了一些灾难,遇到一些逆境,他能坦然面对;遇到一些快乐和成功,他也不会飘飘然飘起来,也能够保持平衡。如果你现在的行善是靠自己的毅力去坚持的话,总有一天你会坚持不住的。你如果明白了自己的心,这个心可以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外在环境带来好处,而这个心的本质是没有自我的,你认识到了这一点,就是“三界若空花,轮回即是梦”,梦中醒过来,一切都了然。

如果你客观地、仔细地观察,几十年的人生,有些人还觉得挺漫长的,不知道怎么度过,空虚、寂寞、无聊。如果我们现在找不到心的根源,我们注定还要继续受苦。

不断提醒自己:你本来什么都没有!

净界法师 

那么我们讲到这个,我们凡夫的造业呀,从浅到深有两种差别:一个是善恶的差别,一个是染净的差别。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教育,他也会因为恻隐之心、慈悲心,去做一个慈善的事业,比方说布施,比方说持戒,比方说忍辱,他会造一个善业,但这个善业有没有办法超越生死,一般人是很难的,因为第六意识它是管善恶这一块,它管不了染净这一块。所以,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你不调伏第七意识的时候,你总是在第六意识里面下功夫,你大概就是一个好人,今生呢做一点慈善的善业,来生创造一个安乐的果报,如此而已。那么我们要把这种善业,提升到清净的无漏业,那你就要面对一个问题了,就是自我意识的问题了,那这是一个严肃的生死问题了,就是你是不是能够对你的执著,产生一定的调伏。我们的执著啊,一般来说,这个自我意识,这种主宰性,表现在三块:第一个,人。有些人他专门执著人,对这个六亲的感情特别重,你看他儿子对他不孝顺,但是他儿子跟他要钱,他一定会钱给他,没办法呀!这个非理性的。所以无明就是说,你看佛菩萨也执著呀,你要说他执著也对呀,他执著度化众生!但是他是理性的,因为他这个是合理的。合理的执著我们叫愿力,不合理的执著这就是盲点,就是说你不合道理,但是他不会得到教训,他下一次还会做同样的事情。第二个他执著事,他执著他的事业。第三个,执著他的钱财。你看我们一般来说,任何一个稍微有一点小小判断力的人,都知道说你赚再多的钱,你都带不走,对不对?但是一个人执著钱的时候,他会牺牲生命去赚钱,这个是非常不合理的。就是说你没有生命,你有钱有什么用呢?但是他还会去赚钱,这个就是盲点,这个是没办法沟通了。所以,只有修空观,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

你要训练经常把生命归零,从生命的原点来面对人生,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反正你只有两个选择:你是要站在“有”的角度,然后无奈地面对“无”,就是从“有”的角度来面对“空”?还是从“空”的角度来面对“有”?站在“有”的角度,你迟早会失去一切,你站在“有”的角度来面对“空”,你人生是很无奈的。你站在“空”的角度来面对“有”,我本来就没有,但是我还是不排斥外在的因缘。菩萨观一切法空,不坏世间的假名、假相、假用。你站在“空”的角度来面对“有”,你是自在的。反正人生是两块:一个空、一个有,看你要站在哪一边。所以《楞严经》中,佛陀对我们的一个开示,就是说,我们应该站在“空”的角度来面对“有”;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因缘”。这样子训练,你临终的时候,你不管有什么样的因缘刺激你,你不容易心随境转,这是第二点。除了“提起佛号”,第二记得“安住空性”,不断地提醒你自己:你本来是什么都没有的,好的没有,坏的也没有。

南无阿弥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淨法師:這四個字,真正是大總持法門-第68集

  一個凡夫成佛,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成佛道,沒有別的,就是「看破、放下」四個字而已。所以千經萬論,無量法門,你要是總歸結到最後就這四個字,這四個字才真正是大總持法門。這四個字意義之深、境界之廣,實在是不可思議。等覺菩薩放下最後一品生相無明,他才圓成佛道,還是放下。所以說世法、佛法統統要放下,你自性的智慧才能開。

早餐開示 1998/8/4

  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又幫助你看破,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這兩個交互,這是我二十六歲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的。我向他老人家請教,契入如來境界的祕訣,他就跟我講看破、放下。看破是什麼?明白了;放下是什麼?放下是做到了。你明白一點做到一點,做到一點又明白一點,又明白一點又做到一點,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沒有別的。我感謝老師,頭一天就把這個祕訣告訴我,我學了六十年了,一點都沒錯,真是這樣的,所以我們明白了。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46集)2011/1/2  

  不肯放下永遠不會有進步,身心世界全部都放下了,徹底放下了,他就圓成佛道。所以說等覺菩薩還有最後一品生相無明,他把那個生相無明放下,那就是圓滿成佛。真正功夫總不外「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又幫助你看破,輾轉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這一些法身大士他們用功的祕訣就在此地,沒一樣放不下。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十七)(第4集)2000/10/12

  再跟諸位透露一個消息,你放下多少,你就得到多少。「捨得」這個名詞是佛教的,你捨得愈多,你得的就愈多;你要不肯捨,你就不能得;捨就是放下。如來果地上連最後一品生相無明都捨了,他得到的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大圓滿,智慧德相圓滿。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十七)(第4集)2000/10/12

  放下跟看破是相輔相成的,你能夠放下一些,你就多看清楚一分;能多看清楚一分,你就又能夠多放下一些。換句話說,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成佛道,就是看破、放下相輔相成。六波羅蜜裡面,般若波羅蜜是看破,其餘的五度都是放下,你們想想對不對?布施是放下貪心,持戒是放下惡念,忍辱是放下瞋恚、放下嫉妒,精進是放下懈怠、懶惰,禪定是放下散亂,統統是放下。般若是明瞭,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六波羅蜜歸納起來就是看破、放下四個字,我們要真幹。

太上感應篇(第24集)1999/6/11

  實在講,整個佛法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就是定跟慧,也就是章嘉大師所說的看破、放下;也就是教下常講的止觀,止就是定,觀就是慧,智慧觀,止就放下。我們今天為什麼放不下?不了解事實真相,誤以為這個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真的,所以放不下。如果你真知道了,擺在面前什麼都是假的,連自己身體是假的,自己念慮也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就容易修定,不想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407集)2012/7/2

  樣樣都要放下,樣樣都要看破,不但世間法看破,佛法也要看破,為什麼?佛法不是真的。《金剛經》上,佛說得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佛法,佛法都要捨,何況這個世間?世間叫非法,焉能不捨?統統捨乾淨,那個願力、心力它就起作用,這個作用就是自然成就。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48集)2011/6/11

  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講到行為,行門上我們也有五句,「看破」、「放下」,這兩句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講般若的總歸結,般若經到最後就是歸結到看破、放下。看破、放下之後,你的生活就自在了,所以「自在」、「隨緣」。最後一句,「念佛」求生淨土,自己念佛求生淨土,普遍勸導一切眾生念佛求生淨土,自行化他統統圓滿。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9集)1996/4

  無論修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可以歸結到看破、放下,二門;二門展開是無量法門、無邊際的法門。這兩門,我們無論從哪個門都進不去,為什麼?沒看破,沒放下,我們還是住在六道之中不能超越。真正把這四個字做到,看破、放下,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個人生到哪裡去了?生到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去了。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263集)2013/4/16

  所以佛法的修行,不外乎看破、放下。看破,了解事實真相,這看破;真看破了,你就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你就成佛。佛跟眾生沒兩樣!

淨土大經科註(第320集)2012/5/2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管她怎么嗷嗷,看显示就知道是不是在“装可怜”pian人,就不拿开[喵喵][喵喵]说明书非常详细,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问shang家,很耐心很温柔解答问题哦!真的是
  • 活动期间严禁在任何平台(海鲜市场/qq群/微博群/超话等)出卡换卡 一旦发现不予发货并拉黑有任何疑问询问@李瑞Leeseo邮局 或者v店客服卷发➕关注,抽两位L
  • 2.手套色布偶和重点色类似,重点色四爪是深色,手套布偶四爪是白色,看起来像带了个白手套,古时候叫踏雪寻梅❄️。六,信他,想他,恨他,痛恨他[捂脸]就是把情绪转换
  • 新手养狗|5⃣️种适合懒人养的小型犬‼️狗狗在人类社会已经无处不在了,被称为人类最好的朋友,有它们陪伴的日常,铲屎官就很难处于emo状态,因为能感受到狗狗无条件
  • 大学的时候 诺爸给我买过最贵的一样东西 应该就是刚认识我的时候的见面礼 我一直留到现在的那只毛熊了后来的礼物 除了我自己选的 出自诺爸手笔的只有9.9-小70
  • 愛美 @ aimi_sound の音楽まわりの裏をプロデュースしている者よ。ちなみに今度開催される #AIMISOUND# ツアーのプロデュースも私が担当してい
  • 朱莉安在地上捡到了一袋糖果,她不停地叫着母亲的名字,她希望能碰到其他的人,可是雨林中只有她自己的回声。这个17岁的小姑娘尽管孤单害怕,可还是鼓足勇气,拖着伤腿开
  • 夸朋友的花好看,过几天就收到一样颜色的花;想吃酸辣粉,朋友给我做好甚至不需要我买材料;看到别的好朋友拍的照片视频自己也想拍,朋友说叫我找地方立马拍;朋友们会一条
  • 一个人做坏事不仅促动了 自己过去的恶业 感召恶果 同时也促动了与最近最亲的人的共业 使恶的共业 加速成熟,所以做坏事前想想,坏事做成后 ,不仅自己感召恶果,身边
  • 她:对的,我还要红包,大红包[让我看看]我:要几个呀?(最好能一块上春晚)哦吼吼[赢牛奶][赢牛奶]路上遇到一个学生,她:老师你到底啥时候才结婚[让我看看]我:
  • 在这件事情中,周先生已经在两个月前收了房子,可开发商为了图自己方便还是随意安排人居住,这样做明显是不合理的。而物业对这件事情一问摇头三不知,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 4、要记人好处,和人共事,心怀感恩,别光说别人的对错,其实自己也不完美。2、一定要知足,知足,不是你的,不争不抢不辩,是他人的,不贪不羡不求,心宽有福,懂得惜福
  • 前晚與昨日自煮自食餐食小記:換了另一町家宿,空間雖較寬朗爽亮,但廚房從尺度到設備都縮減不少,加上大餐吃得多了,遂煮食也隨而漸偏簡單清淡,點到為主,純粹享受此季當
  • 孩子也并不总是为了“做坏事”才有秘密,有时孩子虽然知道有些事情是成人不允许的,但是他们悄悄尝试也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者孩子对事情是否“正确”的标准与成
  • 号里还有8800粉钻,下个活动不用愁了[羞嗒嗒]毕业啦,和非常非常喜欢的两位老师合了影,安排他们比了❤️,一直的cp梦在我心中圆满了去年非常着急等一个结果的时候
  • 但是,今天我带货的这咖啡得到我们小橙子的盛赞(已知她喝了我好多好多样品,我保留追究的权利)[心]FC家的咖啡,第一点,没啥,就是好!大家放心,我家小橙子的品味比
  •   更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寻找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的治疗靶点,研究人员通过对肿瘤微环境和FOXA2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seq)分析发现,FOXA2可以直
  • 通知各组,下面进行关键性技术论证,论证1,魔法磁场和能量融合论证,导入爱德文第四定律:“魔法阵的磁场强度和本身没有区别,改变得是物质的构造和能量的大小和反粒子称
  • ” 齐司礼盯着蛋糕看了良久,直到我怀疑自己的擅作主张惹了他生气,才说:“你自己做的?哎明天天气预报下雪,突然感觉一年快到结尾了,一年马上就过去了依旧是往常一样
  • りんりーん9月22日Lucky²はデビュー1周年を迎えました✨✨✨いつも応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そしてっ!16年ぶりのコラボレーションを果たしたMISIA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