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越秀山故事》征文连载(30)

清代兵部尚书给镇海楼题写的对联不止一副

作者:邓辉粦

目前,悬挂在镇海楼五楼的对联,是清代兵部尚书彭玉麟所题,一般说法这是他为该楼题写的唯一对联,但从老照片中,我们发现这个说法有误。

近日,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城标•城史——广州历史陈列》主题展览的布展格局调整全面完毕,并从12月1日起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预展。笔者在第一时间参观了这个展览,其丰富的展品和全新的布局让人眼前一亮,由这个展览的触动,不禁联想起最近从老照片中发现清代兵部尚书彭玉麟给镇海楼题写的另一副对联的事情。

1 华辰公司拍卖的一幅老照片的图像,这是镇海楼顶层神坛的正面全景。图中对联上下联各有6字可以辨认,从款识中可以看出对联的题写时间是光绪十一年即1885年。照片还表明文昌、关帝二神像上面的“文武圣神”匾额也是彭玉麟题写的,扁额的落款清楚地表明题匾的时间和彭玉麟当时的身份
2 最早的镇海楼照片,是从观音阁(今孙中山纪念碑位置)那个山头上拍摄的。罗西耶摄于1858年,距今已经近160年了。
3 这幅镇海楼照片见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杜德维相册,是从楼的东南方向拍摄的,拍摄或照片的收藏时间是1893年。此时,楼内已有彭玉麟撰写的两副对联。
4 这是现在的镇海楼,笔者摄于2017年12月1日。
5 美国盖蒂中心一本相册中的一幅照片(摄于1900年),画面是镇海楼顶层文昌、关帝二神像左侧的两位配神。照片右边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的下联,落款“衡阳彭玉麟撰书”及下联的几个字清晰可辨。
6 这也是镇海楼顶层神坛的正面图景,图中一群外国人在文昌、关帝二神像前开餐饮酒。照片右边的配神后面露出彭玉麟对联的上联及上款的部分内容 。
广州博物馆馆址之一镇海楼,位于现在的越秀公园内。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这座五层楼以壮观瞻。

镇海楼曾叫“望海楼”,因当时在楼上可以望见珠江(广州人称“江”为“海”),又因楼高5层,故又称“五层楼”。
历史上镇海楼曾五毁五建,最近的一次改建是1928年,将砖木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29年,镇海楼成为广州博物馆(当时叫广州市市立博物院)。2013年3月,镇海楼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海楼作为一座名楼,不同时期,楼内的对联应该是有所不同的。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兵部尚书彭玉麟奉旨来广东办理防务。他在广州期间,给镇海楼撰了一副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星,目空今古;五百载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对于这副对联,有评论解读说,联中“故侯”指朱亮祖,镇海楼是他建的,如今人亡楼存,可证历史沧桑。“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则是有感而发,当年彭玉麟因中法战争率兵至广东办理防务。他是主战派,反对和议,但最终只得“泪洒英雄”了。此联先咏楼,后写人,意境磅礴,不失为一幅佳联。

据《镇海楼名联话旧》一文作者陈叔垣先生说,少时他曾随其父登镇海楼,亲见三楼悬挂木雕对联,下款署为“宫保雪琴彭玉麟”(宫保是官衔,雪琴是彭的字)等字,五楼则悬挂两广总督瑞麟书写的“镇海楼”三字。
就是说,这副对联当时悬挂在三楼,是彭玉麟本人书写的。彭的手迹后来遗失,改由叶恭绰、沈演公、吴子夏等书法家“补书”。现在这副对联悬挂于五楼,且用两种字体,由两位书法家书写。

以上是已知的历史和现实,下面说说史无记载的最新发现。

近日重览老照片,我发现彭玉麟还为镇海楼题写过另一副对联:“星斗摘寒芒,古今谁具摩天手;乾坤流浩气,霄汉常悬捧日心。”对于此联,一般的说法是彭玉麟题湖南岳阳楼或湖北黄鹤楼的,这其实是误传,彭玉麟的这副对联,是题写在广州镇海楼上的。有图有真相,老照片有力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盖蒂中心收藏了一幅摄于1900年的镇海楼内景照片(图5),画面是镇海楼顶层文昌、关帝二神像左侧的两位配神。配神前面的香炉上刻有“镇海楼”3个字,说明照片摄于镇海楼无疑。照片右边的柱子上,就显示出这副对联下联的“浩气,霄汉常悬”几个字,清晰可辨。在下联落款位置,还有清晰的“衡阳彭玉麟撰书”字样。彭玉麟祖籍湖南衡阳,出生于安徽安庆。
2016年,华辰公司拍卖的一幅老照片(图1),画面是一座神坛的正面全景,正中是文昌、关帝二神像,左侧的两位配神与盖蒂中心照片的神像相同,说明亦是摄于镇海楼。此老照片中,也显示了该对联的上联和下联中共12个字,分别是“星斗摘寒芒,古”和“乾坤流浩气,霄”,而且从款识的上款“光绪十一年岁次乙酉(1885年)孟秋上澣(同浣,即上旬)”,清楚地知道对联的题写时间。
不但如此,华辰公司在拍卖这幅照片时的说明也写着,镇海楼五楼文昌、关帝二神像上面的“文武圣神”匾额亦是彭玉麟题写的。该扁上款是:“(光)绪十一年岁次乙酉秋仲上澣”,与柱子上的对联题写时间只差一个月;下款是:“办理广东防务兵部尚书彭玉麟敬题”,表明了彭玉麟当时的身份。这个身份,也是彭玉麟题写镇海楼对联时的身份。
除了上述两幅照片外,我们还可以从第三幅镇海楼内景的老照片(图6),佐证这副对联确是彭玉麟题于镇海楼的。这幅照片也是镇海楼顶层神坛的正面图景,图中一群外国人在文昌、关帝二神像前开餐饮酒。照片右边的配神后面露出彭玉麟对联上联的几个字:“寒芒,古今谁”,以及上款的部分内容。
总而言之,兵部尚书彭玉麟1885年在办理广东防务时至少给镇海楼撰写了两副对联,而不是史料记载的一副。
这一偶然的发现,应该是给镇海楼丰富的历史增加了一个生动的细节吧?

#敬麦cp[超话]# 深夜碎碎念~谈谈仅代表我本人主观意识上对bbmm的看法or2
首先我是怎么认识他俩的:
bb:一直路好~觉得人很有意思,看过明侦和其他综艺,知道他身边几个关系好的…剧的话只看过一部分,没有开端这么上头。
mm:初恋那件小事电影版的我很喜欢,所以也看了mm那版,蛮好看的,嗑过一阵子的剧cp。潮流合伙人也看了~
P1:去年5.31知道他俩要拍戏,我和闺蜜的聊天记录哈哈哈[哈哈]
然后对这部戏有印象但是没有关注,直到今年开播。因为对他俩都有好感,播了我就立马点开看了。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好剧,我感觉至少五刷了[允悲]哈哈哈~
因为是追着看的,一上来感觉节奏感很好,第一次被震撼到是张警官的眼神,问mm怎么知道他姓张的时候,那个眼神吓到我了。然后就推荐给身边闺蜜看~一开始也没想着嗑cp,就感觉整个剧爆好看,细节很多,来来回回刷等更新。
第二次被震撼到就是最经典的那块儿,mm被捅,bb反杀,bbmm末日情侣下车拉手走。那会感觉也不是说有什么cp感…他俩在剧里真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爱情,很像mm说得他们是生死搭档,比友情更浓厚,比爱情更震撼。然后像bb发的微博那样,激动的睡不着…那一周的更新真的等得很艰难。
然后直播,是我嗑cp的开端~嘿嘿,真的不对劲喔bb~[哈哈]首先,如果你跟我一样认为他俩都不是炒cp的性格,那你可以继续往下看,反之就不用看啦。然后,我个人主观结论:他俩szd也在一起了。
认识bb算蛮久了,虽然只是路好。但是我觉得他是个极有分寸感的人,尽管大家说他直男、注孤生啥的。他对异性的态度很明确,我觉得他把“他知道某人是女性”和“他把某人当女性”分得很清楚。所以我个人主观认为他根本不愿意炒cp,如果看起来他对某个女性不一样,那是他把对方划在自己可以信任的范围内了。比如tsy,我觉得他俩真的是蛮好的朋友。不一定多常联系,但至少彼此信任有事儿就开口的那种。
所以直播里就真的很好嗑,我嗑得几个点(主观意识,仅供参考。)1⃣️互叫老师2⃣️bb多动症晃晃悠悠只露笑眼3⃣️bb被mm说开机他让她先说的反应4⃣️说危险发现时的反应5⃣️bb手伸来伸去,但我觉得就是想伸出来摸mm头6⃣️没有理由怀疑丹姐
好像写得太长了…我后面直接列锤到我自己的嗑点了
1⃣️微博发和mm单独双人非“剧照”合照➕转发mm发的合照(个人理解如果单纯宣传剧,可以发“剧照”带tag哇~毕竟一起走出循环穿新衣裳,干嘛发私下你一张我一张的拍立得[偷笑]可以翻翻bb以前的微博,出现非“剧照”的异性合照并且只有单独俩人的都有谁~)当然这个不是说佐证他俩就在一起了,只是真的“无话不谈”好朋友啦~
2⃣️全网关注cp向二创甚至mm单人二创,哈哈哈后者真的蛮离谱。就算他俩仅仅是私下关系不错,私下互传欣赏侃侃大山就挺好。但偏偏bb就不啊…收cp漫改图,换微博背景拥抱图,评论妹妹单人图,换小号情侣头像还没截干净。(当然一切可能都只是误会,只是bb嗑自己剧cp和mm上了头[哈哈])
3⃣️前后脚20:22 20:33发换衣服解锁皮肤的微博~这个我自己蛮嗑的,不是所有卡点都要一刀切成巧合和臆想~但有的加减乘除或是啥的确实也没必要~然后bb微博发的白色*2金麦色*2,小只发了白色*2,评论有人问是发一样的吗,白白卡点21:29说不一样,少两张~
4⃣️bb自己cue“lnr”的梗,其实有些人把这个看成侮辱性的词语真的没必要…这个形容词是有参照物的,bb自己cue就是把角色拉出来到现实他俩确实有客观上的年龄差,但是who cares?wf拿这个说cpf无脑嗑血糖侮辱人,cpf也拿来自我检讨…但事实上人家双方都回应过的啊,bb把mm当成成熟有魅力的女性,mm把bb当成完全没有代沟并且有趣逻辑清晰的同龄人。在现在人的感情观面前,我觉得年龄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了。而且也没有那么夸张吧,mm有她的成熟魅力,bb也有他的少年感和稚气。我总觉得当你反复拿一个点死死否定一个观点的时候,恰巧是除了这个你拿不出别的来佐证你的观点了。[笑cry]
5⃣️bb好兄弟jbr微博cue脱单宣传,小cue吻戏、脱单礼物…这个我是嗑到了,因为讲实话,jbr➕bb俩人都不是mm这个年纪的人了,俩人加起来都60了吧…你觉得他俩是啥样的人品性格分寸感呀?要拿一个19岁小姑娘开玩笑?[汗]还是说觉得cpf单纯幻想,其实说得根本也不是mm相关,但是就是偏偏要在开端爆期间大伙儿嗑cp上头期间cue这些云里雾里的东西?
就列这些,细枝末节的没啥必要都要写出来。因为在我这里就是已经是确定的了~但是,我也想说,嗑cp没啥的~谁不喜欢美好的人事物,谁不喜欢人类高质量情侣呢?
哪怕他俩现在在一起,也不代表永远都会在一起;他俩没在一起,也不代表永远都不会在一起。可能性是很多的…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但是如果你是属于“他俩没官宣=他俩是假的”,那就别难为自己也别难为他们了[允悲]他们不是嗑糖工具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我嗑过的真人cp有陈qe&Alan、吴子棋、方陈氏等等…直球情侣真的很甜~但也不会吃饱了撑的天天发糖取悦他人。毕竟彼此长久的陪伴才是最浪漫的~

#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采风去世# 【越剧金派创始人金采风:电台唱出来的"越剧超女"】2012年9月,钱江晚报记者曾采访过金采风,并发表《越剧金派创始人金采风:电台唱出来的"越剧超女"》一稿。

原文如下:

此次采访,是在“活兰贞”的闺房里进行的。

不过,这位“大家闺秀”的生活相当节俭,房间里只有写字台、梳妆台几样古朴的家具。

只有床头挂着的《盘夫索夫》的剧照,透露女主人曾经红极一时的身份与地位。

金采风是越剧“金派”创始人,她主演的《盘夫索夫》《碧玉簪》等众多剧目,已经成为越剧艺术的经典;她所塑造的严兰贞、李秀英等艺术形象,被誉为“活兰贞”、“神秀英”。

眼前的金采风已经82岁高龄了,但嗓子依然响亮,比个兰花指,模样俏得很。提到越剧,就越发神采飞扬了。

记者去的时候,客厅里放着两个大箱子,敞开着,里面全是各种制作精美的珠钗、头饰,“这几天天气好,拿出来晒晒,不然会坏的。”

尽管已经许久没有登上越剧舞台,但金采风还是很爱这些伴随她一辈子的行头。金采风说,对戏曲演员来说,行头是天大的事。

料子、绣花、颜色的搭配……在那个年代,剧团都不管,都要自己动脑子折腾的,“每个戏最起码要6套行头,同一场戏不能穿一样的,观众记得很牢的。”

回忆起那三十多年的舞台生涯,金采风说,苦啊。学戏学到皮包骨,眼睛还充血生了麦粒肿。不过,“幸福”二字,才是她回忆的主旋律。因为,遇见了黄沙——她的爱人,也是著名戏剧导演。

在越剧界,他俩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有名的“越剧伉俪”。他们珠联璧合,在艺术和生活上朝夕相伴。

金采风说,黄沙在艺术上带给她的最大的影响,就是老伴毕生追求的“老戏一定要新演”。就是在老伴影响下,她才既尊重传统又不墨守成规。

而现在,黄沙已经不在了,金采风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给他搞一个个人艺术展。

“你就是唱戏不会忘记,其他都不晓得。”这是女儿对金采风的抱怨。

对金采风来说,越剧真的陪伴了她一生,是生命中不能抹去的痕迹。

殊不知,刚登台的金采风,哪怕是跑个龙套,只有一句唱词,她就慌得神都飞走了。

于是,她有了一条不同于他人的“电台成名”之路,直到有了那些个经典的“活兰贞”“神秀英”。

从大导演小明星到恩爱伉俪,丈夫黄沙一直是金采风不曾忘记的思念。哪怕是出书,若不拉上黄沙先生,她便断然不肯。

(以下记者简称“记”,金采风简称“金”)

【梁祝】 电台成名

在所有老一辈的越剧表演艺术家中,金采风的艺术道路是最与众不同的。

她既非科班出身,也没有进戏校专门训练过。她是唯一一个从纯粹的越剧爱好者,成长为一代越剧名家的演员。

记:听说您从小是个戏迷,看过很多名角的戏?

金:小时候,我常去马路对面的戏院看越剧。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邢竹琴……都是我迷恋的对象。

有一次看了《梁祝》,回到家里,脑子里满是小生花旦哥哥妹妹的动人情景,想啊想的,实在熬不住了,就拿起床单,披在身上,在我家那张雕花的红木床上,模仿着刚才看到的动作,像发疯似的,一个人唱了好一会儿。

记:后来您怎么会去学越剧的呢?

金:父亲去世后,家庭经济发生了困难。15岁那年,我考进了雪声剧团越剧训练班,拜师学艺。

但是老师们为生活所迫,整日忙着排练演出,根本没时间辅导我,训练班开了几次课就停掉了。

后来,二十多个同学陆陆续续都走了,只剩下我和另外两位同学,留在剧团当龙套演员。给我们的报酬是在日夜场之间吃一顿 “堂中饭”,当时,我也动摇过,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记:一开始,您演的都是太监、士兵这些跑龙套的角色吗?

金:是啊,我天生胆子小,怕难为情,上了台,灯光一照,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连步子都迈不出去了。一旦要开口,哪怕只是一两句话也要了我的命。

记得头一次开口,演的是清装戏《月光曲》。

演出前我横背竖背,已经滚瓜烂熟了,可一出场,真见鬼,唱词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一句都记不得了。

我愣在台上,胡编了几句,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词……

还有一次,是演《女儿国》,我扮演向袁老师(袁雪芬)饰演的国王报告军情的小兵,虽然只有一句台词,我也不敢小看。

早也背,晚也背,走路背,吃饭背,连倒背也背得出来,这样肯定没有问题了吧。

可一上台,风风火火地喊了一声“报”,袁老师询问“所报何来”,我一面对她那严峻的目光就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

亏得袁老师舞台经验丰富,急中生智地马上朝我叱了声:“下去!”我也响亮地回了一声“喳”,逃到后台。

我这一声“喳”,后来成为大家打趣模仿的笑料。

记:所以你的成名特别不一样,是在电台里唱出名的?

金:早先上海有很多家私营电台,经常请演员去唱戏。我很喜欢电台,因为面对的只是一个话筒,但电台外面却有无数听众。所以,只要轮到我唱,唱什么我都愿意。

有时我还一人唱两个角色。譬如唱《梁祝》“楼台会”,我既学范瑞娟老师唱梁山伯,也学傅全香老师唱祝英台。听众打电话到电台问,播音员说是一个叫“金采风”的小姑娘唱的。

日子一久,他们就记住了“金采风”的名字,常常点名要我唱。

【红楼梦】 改工花旦

金采风那时特别用心,对许多重要场子的唱段一字一腔,一板一眼都记下来,回去后再一一记到自己的小唱本上。她常常一人唱几个角色,还可以同时兼唱8种流派。

最早唱小生的她,因为经常在电台“顶唱”逐渐崭露头角后,进入了东山越艺社改演旦角。

记:您刚开始是演小生的,后来怎么改了花旦?

金:因为我的身材比较高,面架比较大,所以刚进雪声剧团时,老师认为我唱小生比较合适。

当听众熟悉了电台上的金采风,也开始注意起舞台上的金采风。一看,是个高瘦个,演的又是男角,不舒服,不适应。

这时我已经在范瑞娟、傅全香老师的东山越艺社,观众纷纷写信给剧团,建议我唱花旦。就我个人而言,我也想唱花旦,我喜欢旦角戏。

不过,各个行当都是一个栗子顶一个壳的。恰好花旦张云霞要结婚了,就让我顶替了她的角色,观众反应也不错。后来,我又在《红楼梦》中担当了袭人一角。

自此,我从生角改旦角算是改定了。范老师说:“你人瘦,改花旦蛮好。”

记:改了花旦之后,行头怎么办?

金:傅全香老师特别热心,当时团里没有适合我穿的行头,我自己又做不起,傅老师看我的个子跟她差不多,便把她的私房行头借给我。

但我的个子比傅老师还要高一些,裙子系上去有点短,只好系低一点。我的脚也比傅老师大,彩鞋穿上去有点紧,脚痛得要命,只好忍一忍,熬一熬,穿了几次也穿松了。

记:一提到你,大家就想到“活兰贞”和“神秀英”。

金:什么“活兰贞”“神秀英”,不过是角色比较对我的戏路,尤其是《碧玉簪》,似乎给观众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连我的家人,比如我妹妹金采凌,也认为我《碧玉簪》演得最好,似乎我本人也有点像李秀英。

【芦花记】 “黄金”伉俪

已故著名戏剧导演黄沙是金采风的爱人, 《梁祝》《西厢记》《追鱼》《碧玉簪》等经典剧目,均出自他手。金采风与黄沙相濡以沫的家庭与艺术生活经历,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记:您和黄沙先生怎么认识的?

金:我们相识时,他已经是一位在戏曲界颇有知名度的导演了,而我还是个不起眼的小演员,又是上下级关系,平时很少接触。

对他的第一印象,我觉得他蛮帅,蛮正派的。身材高挑,面容清瘦。穿得干干净净,袜子永远是白色的,对人也很和气,标准的绅士风度。

记:那什么时候开始有感情的?

金:在我们第一次合作排传统小戏《芦花记》的时候,当时我要演一个狠毒的继母,但我一点都没有感觉,他给了我很多建议。

我就觉得这个导演很聪明,有想法,而且还挺帅的,所以就对他很有好感。后来,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

记:你们平时在一起聊的都是戏吧?

进:我们喜欢一起去看戏。吃夜宵的时候,就说这个戏怎么怎么样,睡觉的时候也讲。

遇到琢磨不准的角色,我会先唱给他听听,因为夫妻关系近,也好提意见,(我唱得)高了低了,好听不好听,他都会帮我指出来。

他一直追求“老戏新演”,他说哪怕一个动作,一个地位的改进,就是在变。老戏出新才能有生命力。

从一桌二椅发展到布景、服装改进等,只要不伤害传统,观众是会满意的。

记:现在的许多越剧也在尝试创新,你怎么看?

金:创新是好的,但我现在还是挺忧愁的,青年演员诱惑太多了。有多少青年演员愿意为越剧做到底,有多少人在练功?有多少人在努力?

我觉得搞艺术工作的人,一定要专心致志。我当年就是人家练一遍,我练一百遍,只有我喜欢我痴迷,才能做好艺术,演员,就是要有“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分享最近妹妹和二品默契的买了同款蛋糕,哈哈哈我是妹妹的宝贝,想想就开心呢,所以我就吃了两次同款蛋糕,哈哈哈哈,前一天还因为老吕没有为我准备花束闷闷不乐,二品送我
  • 关于我的梦想,我也肯定能做到,路上的困难肯定也会特别多,但我也觉得我可以的,我有这个信念,我一定可以做到。于是我放慢了脚步,聆听这条路上的声音,欣赏路边的风景,
  • #新车种草#迷你不错,开着上下班,接送孩子上下学,上街买菜,停车,行驶,别提多方便了,贴上我喜欢的车身贴后,更觉得可爱了,非常喜欢五菱宏光迷你这款车,不用交购置
  • 正文给我看的很难受,想叨叨几句,这个文是第一人称视角叙述, 所以开篇就让我觉得像纪实文,它这个题材设定就透着浓烈的be味,前面让我难受的还不是两位主角,而是常
  • 因此,无论是四世三公的贵公子袁绍,名士出身的刘表陶谦,或者是英雄盖世的曹操,都极为希望与他合作。可以说:除了对死敌曹操“不讲究”外,刘备每次跳槽,都没有损害老东
  • 从与媒体联合开展“寻找流浪母亲”行动开始,到2012年为社区居家养老每年向郑州市慈善总会捐赠近百万元,再到帮助百岁老兵恢复其中共党员身份的圆梦0行动……豆雨霞近
  • 夜韬附耳轻说:“瑞雪兆丰年,阿南,你真是南国的福星,你是我的福星…”她伸出手掌,雪落掌中,转瞬即逝,彷佛多年以前,她见过如此大的雪…那时有人说,让她不要忘记他。
  • 所以,要想挽回这类男生,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感情上的弱势方,你要有足够的 吸引力,让情场浪子型男生主动地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所以,要想挽回这类男生,千万不要让自己
  • 但他不太爆分:单场50分6次,单节20分最多的赛季也就3场。大概他真正放开抡,也就是2013-14季的MVP赛季(威少受伤)和本季,再就是上季对雄鹿季后赛了(后
  • 以为自己会永远都拥有这一切,认为生命不会终结,或许还有几十馀的光阴可花,周边的亲朋好友一个一个离开我们,看去也只不过是短暂的难过,没几天雨过天晴,好似全被遗忘了
  • 有了这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俭朴,所以能大方广;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之首。现在的人们,舍弃了慈爱而求勇敢,舍弃了俭朴而求宽广,舍弃了退让而争先,那
  • 从单个煤矿,到被大集团整合,潞阳祥升煤业是蒸蒸日上,但煤矿附近的村民们却遭殃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耕地日益出现大裂缝,甚至塌陷,房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或者塌陷,周
  • 现在没有多快乐,也没有多不快乐,就像到了一个瓶颈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人生亦是如此,再也回不到那个年少时期想哭就哭,想任性就任性的时候了,现在所有的情绪都得
  • 安徽省蚌埠一超市大米所剩无几​蚌埠市商务和外事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还没有接到关于群众抢购生活物资的反馈,当前全市米面等物资供应充足,部分市民可能是受网上不实信息
  • “我是一瓶二锅头 又二 又乖 又上头”嘻嘻 【我喝功德泉对膀胱炎的效果反馈】 大家好,我是一名因为膀胱炎和艾灸结缘的人。身边的人总会影响自身情绪,所以总喜
  • 你永远乐观,永远正能量,永远热爱这个世界,永远喜欢粉丝,永远不让人担心,一直都是报喜不报忧。!
  • 全文见我的公⛰️号:董董投资成长#董董投资成长-文章#动员会上,郭艾伦、周琦就曾经参加娱乐节目所引起的争议表达了歉意,并表示国家队的荣誉高于一切,会好好珍惜。动
  • #高卿尘[超话]##Nine's Look很Nice# ​​​✨#高卿尘into1唯一wink战神#【☀️770,较好以上互,及huí字不吞huí】要确立一个远
  • “学会拍照吧 无时无刻或大或小 记录下来” · 日常碎片文案分享 ❶天气很好 心情很好 ❷杂七杂八的日常. ❸照片里的好天气 · ❹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要学会取悦
  • 不过一直最鼓励我的是狂铁的“越是恐惧,越要战胜它”每次面对自己害怕担心的事情的时候,只要能想到这句话,我都愿意去尝试。如若只是为了发专而发专,他许多很不错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