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演说念佛之无上大利

有人问寿公,念佛有何利益?寿公答曰:“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1是众生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

2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见性之慧灯。

3是破地狱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

4是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总持之要门。

5如十方虚空之无际,是广大一性之圆明。

6开黑暗之明灯,脱生死之良方。

7渡苦海之舟航,出三界之径路。

8是本性弥陀,是唯心净土。

9即是化佛,即是本师。

10最尊最上之妙门,无量无边之功德。

11诸大善信,但要记得:这一句阿弥陀佛,

12在怀莫教失落,

13念念常现前,时时不离心;

14无事也如是,有事也如是念,

15安乐也如是念,病苦也如是念,

16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

17如是一念分明不失,又何必觅归程。

18所谓,一句弥陀佛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宁不信乎!宁不念佛乎!”

一、众生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

有其因必有其果,五戒为人,十善生天,四禅八定生色无色界天,如是功行已经很难,然尚未出世,还在轮回升沉中,如《正法念处经》言:

无始生死中,业网覆世界;

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涅槃经》言: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若能专称弥陀佛名,则不论圣凡善恶,皆能往生弥陀净土,不但脱离轮回,且能广度人天,岂非出世之妙道(不可思议谓妙),成佛之正因(非邪定、不定谓正),如昙鸾大师言: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法照大师言:

但能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瓦砾”者废物也,指三界凡夫,“金”者黄金也,指成佛作祖。只要念佛,必得往生净土,即得超凡入圣、成佛作祖;无上大利,焉可思议!善导大师言:

誓到弥陀安养界,还来秽国度人天。

二、三界人天之眼目,明心见性之慧灯

有眼无灯不见,有灯无眼不视,念佛能脱三界业系,功德远胜五戒十善四禅八定,故念佛是人天眼目;若不念佛,则人天如盲,不见出离之妙道。善导大师言:

念佛即是涅槃门。

法照大师言:

念佛成佛是真宗。

故念佛即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之慧灯,若不念佛,成佛何期?

是故:能知念佛往生,虽愚亦智;不知念佛往生,虽智亦愚。印光大师言:

念佛之人,勿自仗聪明智慧,须抛之于东洋大海外。

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

三、破地狱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

虽一生未遇佛缘以学佛,未遇善缘以行善,唯遇恶缘以行恶,临终狱火突至,一称名号,火化红莲,诸邪业系不碍,群魔冤亲远避。

可知:念佛音声,如狮子吼,狮子一出,百兽潜迹。

亦如:一灯入室,长暗顿明;一佛当令,群魔退听。

善导大师言: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四、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总持之要门

一大藏教所说之法,总言八万四千,八万四千,皆纳于一句弥陀名号,弥陀一句,总持八万四千。故弥陀名号是万德之所归,如法然上人言:

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

古德结言:

阿字十方三世佛,

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故弥陀名号是大藏之骨髓,是总持之要门,是出世之妙道,是成佛之正因,是人天之眼目,是见性之慧灯,是三宝之结晶,是万德之所归。印光大师言: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

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脚注。

五、十方虚空无际,广大一性圆明

弥陀名号,名即法体,名体不离,名体相即,且三身即一身,依正一如,故但念佛名,功德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真如一性之圆明,不离名号故。法然上人言:

至极大乘意者,体外无名,名外无体。

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大愿业力所构出,令万德让与行者;他力难思巧方便,使一称超过众善。知识广赞,猛火为凉风;善友教称,金莲如杲日。名号大利无上功德也。

六、开黑暗之明灯,脱生死之良方

人天长夜,宇宙黮暗,唯无量光佛是明灯,念佛可破三界之长夜。

法无高下,对症则良。但念弥陀,虽不断见思二惑,亦出生死,且生涅槃之极乐。故念佛是超凡入圣成佛作祖之良方也;五浊凡愚,无此良方,生死焉脱!

七、渡苦海之舟航,出三界之径路

六道苦海,唯佛能渡。一沙虽轻,直沉海底;重石乘船,可达彼岸。

三界长夜,五戒十善四禅八定,尚未能出;但念弥陀,十万亿程,一念即至,古德谓之径中径又径也。

八、是本性弥陀,是唯心净土

禅家极智慧而明心见性,常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然与弥陀及其净土相较,何啻天渊。以弥陀及其净土,乃经五劫之思惟,永劫之熏积;吾人即虽明心见性,尚未三祇百劫,况乎五劫永劫之弥陀!然若但念弥陀,往生其土,则光明寿命,同佛无异。

九、即是化佛,即是本师

弥陀名号与弥陀佛体,一而二,二而一,名体一如故。

法身无形无声,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为度众生,垂名现形,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之万德洪名。

故弥陀名号,是弥陀化身也,亦是念佛人之本师本佛本尊也;离弥陀名号,何处觅弥陀,何处见本师乎!

十、最尊最上妙门,无量无边功德

《大经》言: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

阿弥陀佛,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小经》言:

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十一、诸大善信……

五浊恶世,皆是恶人,以有三毒故,所修善行,皆不真实。

《地藏经》言:

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昙鸾大师言:

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印光大师亦言:

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唯有念佛,《小经》赞言:

善男子、善女人。

《观经》赞言: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十二、在怀莫教失落

念佛人与佛同在同行同出入,念佛人与佛机法一体不离。善导大师言: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观经》言:

佛入我心,我入佛心(取意)。

是故念佛人,念佛是其生命,是其人生,是其生活。

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

既是念佛人,即如善导大师言“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向”与“专”,显示“不兼余”,亦即不兼念余佛余咒以回向,不兼修余行余法以求生。

无论何时、何地、何缘,闲忙顺逆,苦乐生死,悉皆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步步、声声、念念,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大师言: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印光大师亦言: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

十八、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但能专念弥陀,不别杂行杂修,则净土莲华日灿,金台身影常辉。

已非娑婆凡夫,已是极乐圣数;一旦报谢娑婆,弹指即生西方。(转载.)

跟悟道法师学 净土集

【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
  在这里善导大师又引用《弥陀经》上这一段经文。《弥陀经》我们佛七每天都念一部,《弥陀经》大家读得都很熟悉了。这里引用《弥陀经》当中佛所说的,『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赞叹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的庄严,依正庄严,依报的环境,正报的佛菩萨、清净大海众,这个在《弥陀经》正宗分的前半部就是给我们赞叹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劝一切凡夫』,这句话是重点,我们可不能轻易看过。我们现在是凡夫,什么叫凡夫?凡是没有出离六道生死轮回都叫凡夫。没有出离六道,起码你要证得小乘初果须陀洹,大乘圆教初信位菩萨,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这个是最低标准的。须陀洹跟初信位菩萨虽然还没有超越六道,根据《四十二章经》,佛跟我们讲,小乘证得须陀洹果,还没有证阿罗汉之前,就还在三界里面。但是他超越三界时间是可以预期了,最长就是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必定证阿罗汉,超越六道。有的根性比较利的,他不用这么长时间,这是讲一般根器比较钝一点,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就超越三界。所以他虽然还没有超越三界,但是超越三界的时间可以预定了。
  我们还没有证得初果须陀洹,就是三界中八十八品见惑还没有断干净,超越三界就没有时间表了。可以说,你要哪一生、哪一世修行证得这个果位,才可以预期超越三界的时间。如果一生当中达不到这个目标,那可以说遥遥无期,没有期限的,都在六道里面,出不去。还没有证得初果之前,纵然你修禅定功夫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还是凡夫,只是他们是高级凡夫,我们人道是比较下阶层的凡夫,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高级的凡夫。但是禅定功夫有时间性的,时间虽然很长,长总是会到的,时间一到,定力退掉,又往下堕落,又要开始轮回。所以六道里面统统是凡夫。最低标准,你要证得初果须陀洹。虽然他入圣人的位次是小小圣,但是他不会堕三恶道。虽然在六道,他只是天人两道,人间天上七次往返,他就超越六道。在人天道,在六道里面,他决定不堕三恶道,证得位不退。这个位子,他就不是凡夫,他是圣人了,他是好像一年级一样,入学了,他一年级了。以大乘圆教五十一年级,五十一个阶级,他是第一年级,他已经入学了。我们还没有入学,还在门外。是小小圣,但是他们是圣人,不是凡夫。还没有证得这个果位之前,统统是凡夫,我们现在就是凡夫。我们现在在人道,不但是凡夫,而且实在讲是业障深重的凡夫,这一点我们自己要承认。
  凡夫遇到净土法门,我们真的就有希望了,有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超越三界,就是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这个净土法门叫带业往生,你那个见思惑一品没断,一品没断,具足信愿行,就能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再去断。这个对我们凡夫来讲,我们就有希望了。这个条件,在所有的法门里面,都不能超越三界的。不管什么法门,大乘小乘,显宗密教,你要超越六道,见思惑要断干净;你要超越十法界,尘沙无明,尘沙惑要断尽,无明惑起码破一品,破一品就超越,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一般通途法门修学,它这个层次方法门径很多,不一样,但是它的标准就是断烦恼。烦恼有三层,像衣服三件,第一层是见思烦恼,最粗重的,见惑,思惑,见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见思惑断干净,还要断尘沙惑;尘沙惑断干净,还要断无明惑,才超越十法界。这个断惑,那个难度就很高了。
  我们净宗只要有一点点伏惑的功夫,就能蒙佛力加持,接引往生西方,带业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我们往生,我们凡夫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我们现在居住在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我们现在住在娑婆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就是圣人跟凡夫共同居住的世界。十方诸佛的凡圣同居土都有三恶道,有六道,六道当中有三恶道。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跟其他十方诸佛的凡圣同居土,不同的就是它那个凡圣同居土圣人跟凡夫共同居住,但是它那个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它没有三恶道。我们念《弥陀经》,天天念,这段经文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所以它那个凡圣同居土只有人天两道。而且人天两道,那边的人跟天人他的寿命都是无量寿,这个也是十方世界没有的。那个世界非常的奇妙,你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你同时可以跟上面的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在一起,没有障碍,在这个世界是非常特殊的。其他诸佛世界,上面通下面,那没有问题;下面不能通上面,有障碍,你修行没有到达那个层次,你就见不到。我们凡夫一品惑没断,信愿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跟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平起平坐。说是圣人,烦恼一品没断;说是凡夫,他又有这个能力,所以这个世界真奇妙。这个世界的依正庄严,我们认识得愈清楚、愈深入,我们信愿之心就会增长、就会提升。
  另外对我们娑婆世界的情况,也要认识清楚。认识清楚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看破。看破是什么?看清楚这个世界的事实真相,看清楚了,看透彻了。真看清楚、看透彻了,才放得下。不然,劝我们放下,很难。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放不下,虽然遇到这么殊胜带业往生横超三界的法门,我们还是没分,因为关键要信愿。所以能不能往生?关键在信愿之有无,蕅益祖师讲得很清楚。你愿生极乐,你必定要愿舍娑婆,舍就是要放下,你才能生到极乐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放不下,你怎么能往生?你放不下,就是你的障碍。所以佛劝一切凡夫,在《弥陀经》,佛劝我们劝了四次,要相信,要发愿,劝信、劝愿,劝了四次。一般是劝三次,一般都是三次而已。这个《弥陀经》,你看劝了四次,可见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讲,『一日七日』,这《弥陀经》讲,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七天而已。《弥陀经》七天是讲一个阶段,有的人他念一天,他就一心。这个一心不乱,我们现在读的译本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在玄奘法师翻译的《弥陀经》,他是根据原来梵文经典,原来梵文的经典是讲一心系念。此地讲一心专念,跟一心系念它意思是一样。一心专念,这个条件就比较宽松;一心不乱,条件就比较高。翻译的文字不一样,这个意思也都讲得通,一心不乱也讲得通。我们净老和尚在讲席当中也常常给我们讲这个道理,他说一心不乱,我们做到一心专念。一心专念,我们功夫还没有达到一心不乱,临命终佛来接引,佛放光注照,放光注照就是佛力加持,把我们的功夫就相对的提升,从一心专念提升到一心不乱,这是我们净老和尚常常讲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现在如果能做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具足信愿,一念、十念一定能往生。关键,如果你真信切愿,念佛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也是可以往生,因为有佛力加持,关键在信愿。特别愿它是一个中心,你愿不愿意去西方?如果你真信切愿,念佛,佛力就加持,你就感觉得很明显。
  信愿行,我们也常常跟大家提到中峰国师的这个开示。中峰国师这个开示,也是很有道理。他也给我们开示讲信愿行,给亡灵开示,也就是跟我们开示。我们现在就是信,要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接引十方众生往生这个事情,相信这个事实。相信我们遇到这个净土法门,我们这一生往生西方,我们都有分,要先相信这个。中峰国师的开示。这个信,「信而无行,即不成其信」。虽然信,我们现在,我们也相信,如果不相信,也不会来念佛,更不会来参加佛七了。信,大家都有。信,我们怎么证实我们相信这桩事情,相信有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如果有个人来问我们,他知道我们在念佛,我们念念要往生极乐世界。有个人来问我们,问我们说极乐世界你看到吗?阿弥陀佛你有看到吗?你怎么办?你没看到,你也不能说看到,不能打妄语骗人,打妄语也不行,那个堕地狱的。如果你给他回答说:没看到。没看到,你怎么能证实它真有?他就会提出这个质疑。提出这个质疑,我们听起来也满有道理的。很有可能,人家这么一质问,我们的信心就会开始动了,到底有没有?我们要怎么样信心才坚定不移?就是中峰国师讲的,你要透过这个行,蕅益祖师在《弥陀经要解》也是这么讲的,行就是念佛,念佛这个行来证实你相信的这桩事情,来满你的愿望。你不是愿生西方吗?你怎么样才能满你的愿?念佛才能满你的愿。
  怎么证实这个信心?中峰国师开示得非常好,他也是引用经典,「《楞严经》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开就开悟了。《楞严经》又讲,「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弥陀经》讲,「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你现在如果念到功夫成片,你就感受到了;功夫深一点,见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到佛,见到极乐世界,那你见到了,你还会怀疑吗?当然不会怀疑了。现在我们为什么会怀疑?因为你没看到。没看到,如果再人家给我们一问,我们那个疑又增加了。怎么样断疑?就是念佛。念佛这个功夫,我们没有达到一心不乱,念到功夫成片,你就可以见佛了。这个见佛有现前见,定中见,梦中见,当来见,当来见就是要往生的时候见。临命终的时候,《弥陀经》讲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现前了,跟观音势至现在你的面前,那个时候见。平常,你还没有临命终,你念到功夫成片比较深的,你就会见到了。
  佛在什么时机会现?你见如不见的时候,他就现了。因为佛一定是帮助我们功夫的,他不会来破坏我们功夫的。佛看看,你这个人一现,你就发狂,把你的功夫都破坏了,他不会现给你看。但是像慧远大师一生见四次,他不说,临终要走的时候才说。海贤老和尚,我们师父上人讲,他可能见了无数次,他都不讲。那就可以常常现给他看,因为他不会乱讲,不会去炫耀,佛就会现。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所以你念到这个功夫,虽然没见到佛,但是你这个心跟佛的心已经连上线了,你自己会感受到。虽然没见到佛,但是你会感受到,你自己很清楚。你念到有连上线了,你感受到了,那临命终佛一定会现前。佛他不会随便现,除非你念到一心不乱,你随时见到佛,那个都没有问题,因为你已经不乱了。功夫还不到,还要再加强。所以我们打佛七,也就是行这个念佛,我们主要是要帮助我们信愿的。所以「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定就是决定,这是肯定的一个言辞。

虚云老和尚:古人修行,道德高上,感动天龙鬼神,自然拥护

古人修行,道德高上,感动天龙鬼神,自然拥护,因为道德是世上最尊贵的。所以说:“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鬼神和人,各有各的法界,各有所尊,何以诸天鬼神会尊敬人法界呢?本来灵明妙性,不分彼此,同归一体的,因为无明不觉,昧了真源,则有四圣六凡十法界之分。

如果要从迷到悟,返本还原,则各法界的觉悟程度,亦各不相同,人法界中,有觉有不觉,知见有邪有正,诸天鬼神皆然。人法界在六凡中,超过其他五法界,因为六欲天耽爱女色,忘记修行;四禅天单耽禅味,忘其明悟真心之路;四空天则落偏空,忘正知见。

修罗耽嗔,地狱、鬼、畜,苦不堪言,皆无正念,哪能修行。人道苦乐不等,但比他界则易觉悟,能明心见性,超凡入圣。诸天鬼神虽有神通,都尊重有道德的人,其神通福报大小不同,皆慕正道。

元珪禅师在中岳庞坞住茅庵,曾为岳神授戒,如《景德传灯录》所载:一日有异人者,峨冠拎褶而至,从者极多,轻步舒徐,称谒大师。师睹其形貌,奇伟非常,乃谕之曰:“善来仁者,胡为而至?”

彼曰:“师宁识我那?”

师曰:“我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那?”

彼曰:“我此岳神也,能生死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

师曰:“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及汝乎?苟能坏空及坏汝,吾则不生不灭也。汝尚不能如是,又焉能生死吾耶?”

神稽首曰:“我亦聪明正直于余神,讵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愿授以正戒,令我度也。”

师曰:“汝既乞戒,即得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

神曰:“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我身为门弟子。”

师即张座、秉炉、正几,曰:“付汝五戒,若能奉持,即应曰能;不能,即曰否。”

神曰:“谨受教。”

师曰:“汝能不淫乎?”

曰:“亦娶也。”

师曰:“非谓此也,谓无罗欲也。”

曰:“能。”

师曰:“汝能不盗乎?”

曰:“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

师曰:“非谓此也,谓飨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

曰:“能。”

师曰:“汝能不杀乎?”

曰:“实司其柄,焉曰不杀?”

师曰:“非谓此也,谓有滥误疑混也。”

曰:“能。”

师曰:“汝能不妄乎?”

曰:“我正直,焉能有妄乎?”

师曰:“非谓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

曰:“能。”

师曰:“汝能不遭酒败乎?”

曰:“能。”

师曰:“如上是谓佛戒也。”

又言:“以有心奉持,而无心物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而不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悟此,则虽娶非妻也,虽飨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昏也。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妄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无汝孰为戒哉?”

神曰:“我神通亚佛。”

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

神肃然避席跪启曰:“可得闻乎?”

师曰:“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

曰:“不能。”

师曰:“汝能夺地祗融五岳而结四海乎?”

曰:“不能。”

师曰:“是谓五不能也。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谓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谓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且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

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师所授戒,我当奉行。今愿报慈德,效我所能。”

师曰:“吾观身无物,观法无常,块然更有何欲?”

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小神功,使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自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

师曰:“无为是,无为是。”

神曰:“佛亦使神护法,师宁隳叛佛那?愿随意垂晦。”

师不得已而言曰:“东岩寺之障,莽然无树,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

神曰:“已闻命矣,然昏夜间,必有喧动,愿师无骇。”

即作礼辞去,师门送而且观之,见仪卫透迤,如王者之状,岚霭烟霞,纷纶间错,幢幡环佩,凌空隐没焉。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震电,栋宇摇荡,宿鸟声喧。

师谓众曰:“无怖,无怖,神与我契矣。”诘旦和霁,则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植。师谓其徒曰:“吾殁后无令外知,若为口实,人将妖我。”

观此,岳神虽有神通,还不及有道德的人,这就是德重鬼神钦。没有道德的人,要被鬼神管辖,受其祸害。要有道德,就要明心见性,自然就会感动鬼神了。

古来禅师大德,惊天动地,白鹿衔花,青猿献果,天魔外道,诸仙鬼神,都来归依。如真祖师归依观音,财神归依普贤,洞宾仙师归依黄龙,王灵官归依地藏,文昌归依释迦牟尼佛等等。

所以宋朝仁宗皇帝的《赞僧赋》说:“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白鹿衔花,青猿献果。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冬观雪岭山川,蒲团暖坐;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假饶十大魔军,闻名而归正道。板响云堂赴供,钟鸣上殿讽经。般般如意,种种现成。生存为人天之师,末后定归于圣果矣。偈曰:空王佛弟子,如来亲眷属。身穿百衲衣,口吃千钟粟。夜坐无畏床,朝睹弥陀佛。朕若得如此,千足与万足。”

这篇赞文,我们要拿它来比照一下,看那一点与我们相应,那一点我们还做不到。如果每句话都与我相符,就能受鬼神尊重,假如“波涛浪起”,而不能“振锡杖以腾空”,无明一起,就闹到天翻地覆,那就惭愧极了。“十大魔军”在般般不如意,种种不现成处能降伏他,则五岳鬼神,天龙八部,都尊敬你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hi 我又活了 我是遥闻深巷中狗叫 一般都在做角色厨 嗑产品的时候很少但时不时会被夺舍下更新属性:m3瞒粉瞒左丕右固定,首页会刷的产品是连红线的。置頂(說起來也
  • 今晚跟朋友打了把游戏 说好久没看过我了想了想 我可能两年没怎么打游戏了 成年人的话题好像都是 “你还在上学吗 还是工作了”“工作了 毕业一年多了” “你现在干
  • #minnie[超话]##minnie梦幻主唱# ღღ 声线多变的实力主唱从不躲高音 Live非常稳✨公认的【概念匠人】多次因为概念消化能力上热帖梦幻魔力【
  • 25条明白后让你不再焦虑的道理 1、别人的生活和我无关,别人的评价和我毫不相干。 2、没有下辈子,这辈子最重要。 3、筷子喝不了汤,勺子吃不了面,凡事别强
  • 1、在我看来,恋爱这件事情本身其实是无所谓利弊的,青年男女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千柴烈火没羞没臊很正常,而且恋爱的成本比较低,大不了。后续我是带了三套猴,我个人带三
  • 虽然大夫人下线了,但是我觉得这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希望九天在平行世界幸福平安大夫人这几句话也送给可爱的你们,永远都要先爱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做自己,要幸福
  • 别人的好,要记得,别人的付出,要珍惜。今天,我二十二岁了,或许我和小时候想象中的不一样,我还在上学,也不够漂亮,可是我收获了很多很多爱,身边永远有人在爱我。
  • 行吟不待杯中酒,对饮何须月上仙。(六)七律 · 依韵有感和诗秋叶先生吴东红觅句寻词杖瘦筇,开轩话圃面迎松。
  • 近年来,为了纪念并且巩固富有成效的双边关系,智利官方每年都要在中国举办规模盛大的宣传活动——智利周,此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据悉,智利驻成都商务处辖区范围包括四
  • (这段时间对我来说很黑暗,而且我完全是jc个人粉,他不上我不会关注hero比赛)这时候AG入局,带着61重组,这个秋天AG得偿所愿,名声也好,这个时候因为jc几
  • 然后他说:这更让我觉得必须给你买一辆车了!然后上班没多久我爸就给我把电话打过来了,一接就是:你走去的?
  • 過了許多年,或者各自有了新的生活,身邊仍然孤單,或者多了一個伴侶,我們早已淡忘多年前的爭吵,開始發覺還是對那份動了真心的感覺,舊愛還是依然那麽暖心,於是打聽
  • 这就是我们ゼミ独有的空气吧或许[嘻嘻]以及,随着接触的人增多和生活深度广度的拓展,现在非常令我享受的交往方和场景式分别是,有共同爱好的伙伴、有共同的经历但交友圈
  • 人简单了,别人也愿意靠近你,心简单了,你眼里的世界也简单了,生命有了朴素无华的气息,那么,净气、风度、品格、魅力就会扑面而来。当我们真的把人生中所有遇到的事情,
  • 新机“DC-TZ95D”是作为“DC-TZ95”的升级机型推出的,主要升级了屏幕,从此前的104万点,升级到了184万点,其他功能以及硬件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 张兰对大s的声明,翻译了一下,下面是文字版一、徐女士说她认识第一秒至今,从来没有伤害小菲的身心,这不是事实!事实上,她用了多少恐吓威胁,甚至以妨害秘密的手段来逼
  • 如果不分步骤勾芡,只是最后倒些生粉水勾芡的话,那个芡汁很容易挂不住豆腐,最后变成水水的感觉。如果不分步骤勾芡,只是最后倒些生粉水勾芡的话,那个芡汁很容易挂不住豆
  • 有史实,有故事,有文物,有图画,犹如一套“古人生活百科全书”让我们全方位了解古人生活的衣食住娱,也学着将日子过的优雅如诗。——不将就一日三餐,不委屈自己的心和胃
  • 这种温暖真的让我在隔离期间看到了光…… 真的真的想在这里说一句:谢谢你! 这是我人生中最好的隔离生活体验,因为有你们的存在,我们在这里过的无比开心~ 真的真
  • ” 新娘浅笑盈盈,戳了戳闻讯赶来准备教训人的程堰:“我都不知道,原来我是白月光呀~” “当然不是,”程堰揽她入怀,“月光太薄太苦,你是驯养我的红玫瑰。!#言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