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灿股份会议纪要20210623
董秘:
1)发展历程:18年上市,做铝合金压铸;20年收购法国百炼,完善压铸工艺路线,从低压铸造/高压铸造/重力铸造都有对应的技术能力
2)产品:传统压铸小件,底盘系统,车身结构件(前减震、扭力盒、A柱/B柱,承力部件),副车架,三电系统(电机壳体、电控相关产品)
3)客户:传统tier 1客户如采埃孚、麦格纳、博世;传统主机厂如奔驰、大众、比亚迪、吉利、长城;新能源客户如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广汽新能源
4)竞争优势:
a. 车身结构件,11年开始布局,进行大模具和设备的研发。在车身结构件领域,竞争对手只有4家外资企业,国内做车身结构件的很少,体量在1/2千万,公司做到3.7亿
b. 完整的工艺布局,收购法国百炼,高压/低压/重力铸造都有了供应能力。高压效率最高,壁厚薄,做车身结构件;低压做前后副车架,电机壳,结构是异性/中空的
c. 重力铸造是法国百炼的优势工艺,铝制刹车卡钳市盈率冠军,市场份额40-50%,欧洲供应宝马副车架,涡轮增压涡壳
d. 通过百炼进行全球工厂的布局,国外买地建厂,招人风险大,收购百炼以后布局全球,百炼在全球有10个工厂,可以布高压产线,提供高压铸造海外产能,同时在国内布局重力产能
Q&A:
Q:未来2-3年capex计划?
1)目前国内4个工厂,佛山、宜兴、天津、南通;宜兴做低压/重力铸造,其他三个工厂做高压。百炼在国内3个工厂
2)工厂投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投设备;接下来会在安徽合肥建厂,在认证过程中,除此以外,大的建厂投资已经没有了。
3)18年上市以后报表不太好,17-19年是capex投入的一个过程;19年天津工厂匹配大众国五转国六,停产半年,对公司盈利影响大,匹配大众;20年已经有一些业绩释放,但是一次性的并购费用影响20年公司业绩,还做了股权激励,对于公司的业绩也有一些影响;去除股权激励和收购费用,净利率10%
4)百炼20年H1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H2恢复的不错,20年全年微利;21年Q1表现不错,欧洲企业净利率偏低,20%的毛利率,4%净利率,产能利用率达到80%
Q:产能利用率?
1)全工厂在60%+,近年已经完成了产能的布局,未来就是产能释放和爬坡的过程
2)佛山工厂75%出口,过年和疫情的影响导致利用率低
3)南通工厂主要负责车身结构件和新势力客户,车身结构件产能利用率在80-90%,小轻量化压铸件在60%
4)天津工厂是全自动化工厂,主要供大众和长城,大众受芯片影响大,产能利用率较低,在开发宝马的产品
5)宜兴工厂去年新建成,下半年开始量产
Q:车身机构件运输费用对业绩影响?
1)运输半径在6个小时内影响不大,运输费用的提升大概就是1-2%;和客户协商共同承担
2)以南通为中心,6个小时内已经可以覆盖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车客户
3)公司在天津/宜兴/佛山都有工厂,可以有效地覆盖从南到北的关键客户集群区域
Q:非热处理材料的认证情况?是否和材料供应商签独供协议?协议效力有多久?
1)在开发两款材料,一款通过认证问题不大
2)第二款流动性更好,还在开发,接下来会向主机厂推
3)从11年开始做车身结构件的研发,一直有和材料供应商合作,他们只供我们,我们也只能买他们的产品
4)一体化压铸,材料是一方面,压铸的模具和压铸工艺/过程的管理也很重要
Q:和蔚来/宁德一体化电池盒的研发进程?如何兼容换电和电池盒一体化?
1)电池盒是两个趋势,一个是铝型材焊接,受力性能会更差一些,不能作为承力部件
2)第二个是将电池盒作为车身结构件的一部分,需要承力;铝型材的力学性能不差,但是焊接点部分的力学性能会比正常部分低70%
3)公司在推的电池盒是两种方式:a. 用低压做,是一个铝合金pack,包含上下,公司只是做中间的一个框架;b. 突破亿纬锂能的项目,用高压做,形状比较小,用4500吨压铸机来做
Q:主机厂做电池CTC会用一体式压铸的工艺?
1)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电池盒很大,之前没有人想到用压铸来做,所以用铝型材的焊接来做,但是成本更高,效率更低
2)高压2-3分钟一个,低压5-6分钟一个,压铸出来就是一个整体;铝型材做出来还需要切割再分块焊接起来,压铸在成本和效率方面都会有优势
Q:特斯拉一体化压铸材料是火箭研发团队来做,壁垒很高?
1)壁垒是有一些的,材料主要分为铝硅系/铝镁系/铝锰系,基础的材料都是铝,只是有不同的元素配比,之前类似的材料都有,只是在现有的材料上不断地做优化和应用
2)大家都是取试出来的,公司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来试,主要试的是铝硅7镁系/铝硅9镁系,自己试出来的效果流动性比特斯拉大,就是一个微量元素的配比然后不断地尝试,不是无法逾越的壁垒
Q:国内其他压铸厂是否掌握非热处理材料?
1)公司有积累,很早就开始积累车身结构件的工艺,可以很快地切入一体化压铸,公司的材料不比特斯拉做的差
2)车身结构件竞争对手一直说要做,但是能够做起来体量的只有文灿,鸿图目前只有广汽的单子,体量在1/2千万
Q:一体化压铸的模具比传统压铸大,公司在一体化压铸的模具研发布局?
1)模具的精细化/研究/布局是关系到产品成型的关键因素,公司95%的模具都是自产的
2)公司在改造自己的模具制造工艺来适应一体化压铸的工艺
Q:公司6000吨设备试产的良率情况?
1)设备8月份到,10月份安装完毕,目前主要是做前期的准备,设备非常大,厂房的地基/龙门吊都需要加固
2)公司的材料/模具已经开始在做模拟分析
3)已经有主机厂客户开始和公司共同进行产品的持续开发,需要公司帮助厂家的产品设计进行优化
Q:公司在零部件自主设计的投入?
1)目前主要是帮主机厂进行一个设计的优化和参数的匹配
2)蔚来先把设计思路提交给公司,公司来做一个设计的优化,蔚来的ES8/ES6/EC6车身结构件都是公司做的;最初的时候蔚来在车身设计的积累很少,蔚来把图纸给到公司,公司帮蔚来的扭力盒减重三分之一,后纵梁减重一半
3)主机厂的图纸没法直接应用
Q:模具成本?
1)还没有具体产品,模具都会向客户收费
2)车身结构件的模具价格都在百万以上
Q:车身结构件市场份额?
1)21年公司车身结构件收入6.5-7亿,外资在3-4亿,国内竞争对手在1/千万
2)之前车身结构件都在B级车以上大规模应用,B级车以下没有用
3)特斯拉车身结构件只有Model S/X有,Model Y的后底板是用了一体化压铸后底板,Model 3车身结构件用的少
Q:和海外竞争对手成本优势?报价差距?
1)成本有一些优势,但是差距不大,竞争对手也在国内建厂
2)公司产品质量不比外资厂差
3)公司服务更快/更好
4)有些比较难的产品不会比外资报价便宜,其他的便宜可能10%左右
Q:车身结构件的国产替代趋势?
1)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恒大,基本上新势力客户车身结构件都在文灿
2)奔驰车身结构件就是5家供应商(文灿+4家外资),每家分一些
3)大众meb没有车身结构件
4)宝马主要是用两家供应商,没有降本压力,供应链相对封闭
Q:原材料/订单受芯片紧缺影响?Q2是否有恢复?
1)原材料涨价是短期影响,客户端有季度调价,少量客户半年一调整,后面都会传导给客户,Q2的价格是基于Q1的原材料价格,6月份原材料价格稳定下来,传导会持续到Q3
2)大众缺芯,国内第一大客户,Q1影响较大,4月份大众比Q1还差,5月份第3/4周回升一些,主要看Q3/4情况,Q2压力很大;Q2营收不会降,毛利会有较大影响,大众的量下来以后毛利会降下来。
3)毛利较一季度会有下滑
Q:订单能见度?
1)5-6年,除非车型换代,供应商不会换
Q:一体压铸领先步伐能够领先多久?竞争对手买设备也能做?
1)公司看好一体压铸,一些供应商还在观望,公司最先订购大吨位压铸设备,一体压铸设备的生产周期在6-8月,IDRA唯一一台现货6000吨被公司定走
2)竞争对手不是买了设备就能做,公司11年开始研发车身结构件,经历10年200+项目的研发走到今天,车身结构件目前国内也只有公司做出来,一体化压铸更难,公司的领先优势会更大;如果车身结构件是买设备就能做的,公司在国内车身结构件的领先就不会这么大,因为现在4400吨以下的设备是很容易买到的
3)模具/材料/压铸管理是主要的壁垒,并不是说主机厂给我一套模具,供应商把产品一压就能做出来。案例:给特斯拉供前减震的时候,公司先让公司生产半年,后续公司把模具封装好给特斯拉,特斯拉自己生产,但是特斯拉用同样的模具和设备生产了几个月以后良品率都没有超过50%,又把模具寄回给公司让公司来做
4)压铸是将铝熔融为流体再进行固化成型,冷却水的布局、周边机的设置、采用的压力参数等是公司通过200+项目的经验积累下来的know-how
5)主机厂在推第一代/二代车型打开市场的时候很关注车身的品质,不会给没有经验的供应商去试,新势力客户现在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对交期的要求很紧,订单都在文灿
6)车身结构件的壁厚都在2-3mm,主机厂客户拿到结构件产品回去装配,如果产品质量不好,在装配过程中裂了,这一批产品都需要更换,试错成本很高
Q:车身结构件毛利率?
1)毛利率还可以,难度高
Q:外资厂商在一体化压铸的进展情况?
1)国内看好趋势,在没有客户的时候愿意去投资;外资厂商流程很严,很难在没有客户的情况下去花钱去采购设备
2)新势力客户需要看到你先有设备/模具/生产能力再下订单
3)公司最开始在国内做车身结构件所以拿到奔驰订单,然后拿到特斯拉订单,新势力再跟随找到文灿
Q:未来capex占营收比重?
1)短期主要是就是这7台机器,还在考察9000吨机器,如果9000吨机器合适还会订9000吨机器,到22年底之前没有大规模订机器的预期,看明年的具体情况再定后续的投资情况
2)9000吨机器主要包括后底板和电池盒,电池盒现在主要是低压在做,切换到高压的话用9000吨机器
Q:目前的大吨位压铸机能否满足下游新势力客户的需求?
1)和客户的合作已经聊得很深,谈的一年需求大概是12万件,一体化压铸产品的研发周期在1-2年,所以2台6000吨压铸机能够满足短期的需求,22年下半年会根据订单的情况来投资新的机器
2)最快的产品放量大概在22年底,所以目前的设备可以满足短期的需求
Q:海外百炼工场一体化高压压铸的布局?
1)不排除未来在海外布局高压压铸,目前主要是在国内布局
2)会率先在墨西哥工厂去匹配一些高压的产线,压铸在美国能做的厂商不多,压铸工业都转移国内,叠加北美疫情的恢复,美国北美对于压铸厂的需求缺口是非常大的
Q:21年业绩预期?
1)预期是国内1.5亿利润,百炼1.5亿利润,目前百炼的问题不大,国内需要看大众的情况
Q:主机厂未来会和压铸厂合作做一体化压铸?
1)不排除和主机厂合作
2)特斯拉自己做做的也不太好,良率不高,公司有信心做的更好
Q:主机厂对一体化压铸的接受情况?
1)新势力走的很前面
2)有传统主机厂在和公司谈,会把一体化压铸用在下一代产品上
Q:为什么有信心能把一体化压铸做的比特斯拉好?
1)在车身结构件的压铸有积累
2)力劲和公司签了合作协议,公司能够更有效地去向力劲反馈设备工艺的改造方向
3)特斯拉用三板机,公司用两板机,公司认为两板机更适合做车身结构件。#股票##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华友钴业交流2021.04.15

摘要
产能情况
(1)镍:印尼10.5万吨的镍项目在去年完成了前期调研、各种凭证申请的环节,预计完成需要两年时间。10.5万吨的6万吨湿法中59%华友包销,火法的高冰镍没有类似协议,但华友股权占比70%,拥有较强话语权。
(2)铜:今年11万吨。去年年底PE527已经投产,Mikas尾矿快挖完了。PE527+Mikas合起来有9万多吨产能。
(3)正极材料及前驱体:2030年前达到100万吨。

出货情况
(1)正极材料及前驱体:正极材料在去年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前驱体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认证后也能进入量产。今年我们的产销目标是7-8万吨。
(2)客户结构:前驱体客户70%都是LG体系,一部分直接卖给LG,其他是供给体系内其他公司。目前来说产品供货基本上是全覆盖大部分知名产商的的。

一体化战略考量
(1)钴市场规模受限:整个市场规模大概400-500亿。公司在全球钴市场占比20%。市场份额再往上存在难度。公司认为新能源汽车未来会是改变全球格局的产业,这个市场将会是万亿的市场。
(2)周期波动大:公司认为钴作为周期品来说,它的价格处在中度偏下位置。周期品本质靠天吃饭,公司希望通过产业链的延申来平滑周期品的波动。
(3)布局钴回收:全球钴储量有限叠加新能源汽车需求提升,故钴生意的持续性不够强,公司因此布局钴回收且期望与下游拉近距离以便未来承揽回收业务。目前业签了很多回收协议但目前没有公告。

华金(与LG合作项目)
公司一体化战略与LG保证上游镍钴长期稳定供应的目的契合。产业链一体化能够节省产业链中许多不必要的加工成本,比如结晶、包装、运输、溶解,经测算了一下这方面节省的成本大概在每吨7000元人名币。

高镍路线
目前前驱体总体过剩但是高端产品的产能仍然不足。公司认为现阶段受制于安全性及车厂品牌顾虑,产业链下游对于8系高镍产品得需求没那么确定。同时公司认为目前容百8系的产品并非一家专长,华友也能生产。

前期钴镍暴涨对公司影响
公司认为镍价、钴价大幅上涨是不健康的市场行为。现在镍在整个电池的成本端的比例在40-50%了,所以镍价太高对车厂压力很大,不利于行业发展。我们希望维持合理价格水平1万2每吨,这个价格下50%的毛利我们认为已经合适了。

正文
第二个是印尼10.5万吨的镍项目,该项目在去年完成了前期调研、各种凭证申请的环节。募集资金是在今年二月份正式到位,之后便可投入建设,预计完成需要两年时间。第三是关于正极前驱体,因为正极材料都是由我们主要控股,所以产品、产线的认证相对比较快。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正极材料都已经完成认证;因为疫情原因,本应去年完成的正极前驱体认真有所延后预计会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认证后投入量产阶段。还有一点是我们募投的一个三元前驱体的项目,该项目生产的是8系或NCMA四元的前驱体,在2021年初正式开始建设,预计项目建设期需要2年时间。另外,前几天有色板块,公司涨的挺多,其他几家有色公司一季报情况挺好。我们和上交所预约的是4月15号的晚上,届时我们一季报就会提交。到时具体的数据会给到大家。

Q&A
Q:目前公司现在做高镍产线的存在明显技术壁垒吗,有没有希望通过高镍摆脱赛道一直以来成本驱动的模式?
A:制造业无非分两种驱动因素。一是产品领先,即我能做出来而同行不行,或者我能比同行早几年做出来。我们公司内部对三元前驱体的定位是“带有一点科技含量的大宗商品”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趋势是没问题的,当新能源汽车到千万辆、材料到四五百万量的时候,行业不会存在明显技术壁垒,因为技术壁垒的存在不会让行业有如此高的量产。三元前驱体只能算有一些科技含量,这里头技术优秀的产品溢价不会给太多或者太长时间。产品领先本质是我能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他是否用得上,剩下的是客户愿不愿意长期用你的产品(成本)。我们对外一直宣称的是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我们有上游矿区资源,中游硫酸钴硫酸镍生产线,下游有三元前驱体及回收业务。我们是市场化全产业链一体化做的最全的公司。从原材料端来看,我们控制了源头便控制了结尾,即拥有上游资源优势便拥有了原材料低成本供应的优势。另外一点更重要的是,资源端的保证确定了产线上游对下游钴、镍、锂长期稳定的供应,这是LG及其他公司现在希望和华友合作的原因。其次,产业链一体化能够节省产业链中许多不必要的加工成本,比如结晶、包装、运输、溶解,对华友来说这些步骤可以省去。前几天我们测算了一下这方面节省的成本大概在每吨7000元人名币,所以同样型号同样的技术、同样的管理团队,我能有相当大的节省,这是我们公司能做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Q:容百现在高镍8系的产品会有竞价优势吗?
A:我认为现阶段产业链下游对于8系高镍产品得需求没那么确定。可以看到现在从5系到8系,在能量密度上升得同时安全性掉得业很快,对于一家大车产来说,低安全性背后存在很大的品牌顾虑。所以我们认为短期8系得产品普及不会有那么快,但是8系肯定是未来的趋势,只是安全性是必然在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容百8系的产品我并不觉得技术牛到只有他们能做我们不能做。

Q:中期来看,公司前驱体、正极钴镍是否都转向自供,自供比例大概是多少?
A:我们现在远期(2025-2030年)目标是全自供。我们目标2030年成为新能源材料的领导者。届时产能会在100万吨左右。目前华友的价格是很清晰的,在价格之下的持续发展路径也相当清晰。

Q:最近钴镍涨价炒作对于公司的影响有多少?
A:从我们的角度来说镍价、钴价大幅上涨是不健康的市场行为。我们印尼湿法项目成本按照到时镍价1万2来算,测算出来的综合成本在4500-5000。就算钴价维持现状,我们的赚钱也很多,50%的毛利很满意,短期超额收益非必要。以1万2钴成本来算,我们算的综合成本硫酸镍按8千算,但现在涨到2W其实算不正常的。之前上投、富国来公司调研时候,老板认为现在镍价格飙涨的2万是不健康的,不利于行业发展,就算涨上去我们也想它下来。但这次涨价后一周内就发消息,一开始市场也没啥反应。晚上12点发的新闻,4、5点钟期货价格跌停,而且第二天接着跌。现在镍在整个电池的成本端的比例在40-50%了,所以镍价太高对车厂压力很大,不利于行业发展。我们希望维持合理价格水平,50%的毛利我们认为已经合适了。但是现在市场有一帮人的确在炒华友镍价涨价——业绩弹性这个逻辑,所以镍价下跌他们就会跑。

Q:前驱体的单吨一季度净利润能在5000水平吗?
A:净利润不太好拆。但单纯从加工费来说我们和同行差不多,且我们是一体化,中游中间材料都是自供的。从华友披露的毛利来看17%,但单纯从加工环节来看没有那么高,主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短生产周期的生意不会给很高的溢价。

Q:从之前亿纬参与定增来看,咋们和亿纬之间的合作关系是?
A:钱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长期战略合作,稳定上游供应的问题。他们也是看好华友的业务。

Q:钴的需求端拆分?
A:1)手机电脑无人机为代表的3C;2)新能源汽车三元电池,这两部分需求占量产钴的5%左右。剩下的的是一些消费电子、催化剂等

Q:中伟的高冰镍情况如何?
A:从总投资来说,他们单吨投资比我们少很多。我们4.5万吨的镍金属总投资30多亿,他们是1万吨5亿左右。在技术路线上应该是差不多。

Q:公司觉得镍价维持在什么水平比较合理?
A:1万4-1万6,接近50%毛利水平,这样有利于整个电池产业链的放量。50%毛利我们已经很舒服了,但是继续涨价太不健康。

Q:和LG合作的华金那边出货情况怎么样?
A:正极材料在去年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前驱体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认证后也能进入量产。今年我们的产销目标是7-8万吨。正极材料目前是在上市公司体外,未并表。我们自有5.5万吨产能,合资公司有4.5万吨产能,但合资公司设计认证问题。去年有3.3万吨主要是由自有的5.5万吨产能贡献。去年是出于打产期,所以产量未打满,今年计划打满。

Q:现在来看如果整个一体化,整个成本运营会有什么影响?
A:从加工环节来讲,节省了结晶、包装等环节,每吨节省6000-7000;资源方面影响不大。
这也是同行体现在杠杆的毛利率差异的原因。但是每家规模不一样导致具体测算时候包含哪些环节也不用。虽然报表很复杂,但是大多在玩文字游戏。我们2020年新能源材料占出货17%,这17%不单纯是前驱体,它也包含了有色端、三钴硫酸镍的加工。

Q:加工这块核心是否是赚库存的钱?
A:加工费会有,但因为加工周期短所以价格很低,毛利率也给不高。我们做是因为觉得它市场空间大,可能从现在几万吨到几百万吨。还有一个逻辑是三元前驱体到100万吨的时候,其中铜的部分我们是一直在赚钱,只是根据铜价格浮动赚多赚少的问题。这是三元前驱体的保底利润。剩余的是钴、镍,如果锂将来有合适的机会,我们也会有深度的挖,我们目前既有保底未来也会追逐弹性。这个是按板块来拆的,另外一种测算是按大表来看。具体是分进口端及出口端,进口端是刚果的钴铜矿、印尼的钴镍矿或者其他一些锂矿;出口端是1)3C端的钴酸锂2)新能源骑车电池材料,以及还有一个副产品端。公司买的是原材料,中间的环节全部内部抵消,按照100万吨前驱体来看,营收大概1000个亿,毛利率拍个数,那就是华友的利润,然后铜这块就作为附加值。这是一体化的算法,之前那种是分拆业务板块的算法。

Q:现在公司前驱体成本比其他前驱体产商的低的话,在售价上会有什么变化吗?
A:不太好说。其实对下游来说,原材料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上游原材料的保障。一开始下游要求原材料产商签定向供货协议,但后面不了了之,现在上游可以和多家下游签合同,所以也可以看到我们二期产能现在也在规划。

Q:前驱体的客户主要是?
A:前驱体客户70%都是LG体系,一部分直接卖给LG,其他是供给体系内其他公司。目前来说产品基本上是全覆盖的,现在叫得上名的产商我们都有供货。

Q:今年一季度整车销量火爆,对上游供应端你们有何影响吗?
A:上游前驱体存在两个极端。目前整体是供大于求的,但是中高端的产能满足不了。我们和下游企业一年谈一次价格。如果未来可能紧缺,那么溢价在加工费里已经体现。

Q:目前公司在正极材料这块的布局规划是?
A:2030年前100万吨。

Q:公司自产、受托加工、自供分别指代的是?
A:1)自产是公司用自有的矿,加工完之后出售;2)受托加工的原材料来源是其他公司,我收加工费;3)自供是用公司自有的矿,但生产后只供自己使用。这些都算在产量中,区别在于销售途径。

Q:从公司战略规划来看,似乎想打通产业链布局,但从业内交流来看,产业链上游是更好的赛道,公司在其中是怎样的一个想法?
A:华友最开始做钴,其实跟同行一样,也是在刚果挖矿,国内冶炼。但现在市场给华友及同行估值逻辑不同点就在于公司的一体化战略。我们做一体化的主要原因1)规模:钴市场规模太小,一年量只有十几万吨。整个市场规模大概400-500亿。我们在全球钴市场占比20%。市场份额再往上存在难度,所以如果想做大规模华友就需要更大的市场,所以就看中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公司认为新能源汽车未来会是改变全球格局的产业,这个市场将会是万亿的市场;2)周期属性:公司认为钴作为周期品来说,它的价格处在中度偏下位置。非洲挖矿国内冶炼的模式不亏损但也赚不了大钱。周期品本质靠天吃饭,公司希望通过产业链的延申来平滑周期品的波动;3)钴回收:全球钴储量有限。已探明的有700万吨左右,我们开采的有200-300万吨。

Q:镍未来的布局是怎么看的?
A:镍是我们二次创业的主战场。目前为止我们有6万吨的湿法,4.5万吨火法,共10.5万吨。未来如果湿法成功的话,后续扩产规划也会上的很快。这些都是2021年底建成试产。

Q:3万吨的衢州项目是否不贡献终端产量?
A:它主要生产配套的硫酸镍。

Q:印尼的10.5万吨是纯自用吗?
A:要卖出一部分。其中6万吨湿法里华友股权占比57%。6万吨中59%华友包销,火法的高冰镍没有类似协议,但我们股权占比70%。

Q:关于新能源智能制造材料基地的项目现在如何?
A:当时在拿地上遇到了问题,当地土地的配套设施也没匀出来,所以最后不了了之。

Q:今年三元前驱体的计划销量大概是?
A:7-8万吨。

Q:如果湿法可行的话,镍的成本最终大概是?
A:做到中间品的话4000-5000,如果到硫酸镍要加4000。主要湿法会出现一部分钴,所以在这块计算时会把钴的利润折到一部分镍的成本上。

Q:铜今年会有产量的增长吗?
A:今年11万吨。去年年底PE527已经投产,Mikas尾矿快挖完了。PE527+Mikas合起来有9万多吨产能。#股票##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光伏】阳光电源储能会议纪要20210227

要点
1、储能与逆变器契合度高,早期布局并打开成长空间。储能变流器与和光伏逆变器技术类似,都是将直流电通过电力电子变换输入电网,和逆变器业务有协同效应。2015年公司与韩国三星在合肥成立了两家合作公司,阳光三星和三星阳光,从单独提供储能变流器转变为提供全套储能系统。

2、具备开发集成系统能力,技术优势凸显。储能业务是单独的团队,因为储能系统的专业性比较强。公司储能和光伏都在光储事业部,两大领域在电力电子方面的协同,且有各自的研发中心,公司的优势在于具有自主开发集成系统的能力。目前公司的储能产品只有电芯通过采购,其他环节均由公司自主研发。

3、储能市场高增无忧,公司多年位居国内第一。国内多个省份要求新增风光要配套储能方能优先批复,今年政策驱动进一步深化驱动储能市场高增无忧。2020年国内储能装机约2GWh,未来3-5年每年翻番是大概率事件。公司2020年储能发货量超800MWh,连续四年储能排名国内市场第一。储能业务销售收入15亿元且以集成为主,2021年目标较去年翻番。

4、储能技术存在先发优势,系统降价空间仍在。储能先发优势明显,且技术和系统需要和客户共同迭代,需要时间积累。从技术角度看,储能技术种类较多(包括三元电池、铁锂电池、铅酸电池),目前市场倾向于锂电池。系统价格方面,2020年降价显著,0.5C系统价格由年初的2.5元/W降至年末的1.3元/W不到,未来随着规模效应仍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2020年,全年储能发货量超800MWh,收入达15亿元,公司连续四年储能排名国内市场第一。

二、问答环节:
1.我们国内外储能业务模式的种类及占比情况?
2020年,大部分项目是在可再生能源侧加储能。储能主要可分为三种: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去年70%业务来源于发电侧,与可再生能源匹配。海外大部分项目也来源于发电侧,剩下的来源于用户侧和工商业储能。2018年以后电网侧储能的态势急剧下滑,所以电网侧储能占比很少。

2.发电侧占比高,业务主体在哪个方向?对行业今年和三五年后的展望?
今年的市场较去年有希望翻番,国内的市场跟海外有很大区别。国内十几个省份已经要求新增风光要配套储能,但各省配套比例有差别;只有配套储能才能优先接入电网或者优先批复。这一轮储能加装属于政策驱动型。从去年一年执行的情况来看,今年政策驱动型加装还要进一步深化。山东、山西、甘肃、宁夏、云南等一些省份也做了新的储能配套要求。虽然目前整个体量不是很大,但未来3-5年每年翻番是大概率时间。去年一些第三方机构在统计,去年储能装机大概2GWh,未来3-5年装机可以按翻番预测。

3.我们电芯材料的采用主要是那种模式?与央企合作时,我们在EPC方面有什么优势?逆变器和储能,产品集中在储能逆变器里面还是说储能和逆变器是拆分的?
我们战略定位清晰,主要有两个协同:电力电子技术协同,可再生能源市场协同。首先是我们技术的协同:2015年之前,即未与三星合作之前,主要做储能变流器,和光伏逆变器的技术非常相近,协同非常天然,是我们做储能系统的重要优势。其次,我们从2015年开始着力打造系统集成能力,逆变器是中间环节,一头接电池一头接网,作为逆变器厂商对两头都要精通,尤其是电池端。和三星合作后公司积累了电池端优势。我们目前提供的储能产品,只有电芯来源于采购,自己不主动研发,除了电芯都是我们自己开发:集装箱、消防、EMS、BMS、温控等等都是自己开发,和普通的EPC还是有去区别的。我们把储能当成一套产品交给客户,严格上不属于EPC模式。我们的储能和光伏都在我们的光储事业部,因为两领域都存在电力电子方面的协同,但有各自的研发中心;储能有三支研发队伍包括:储能变流器研发队伍,储能系统研发队伍,电池研发队伍,共200多人;平台研发我们也有,包括器件、热设计、结构的研发,为光伏和储能同时提供服务。我们是用的电芯主要来自于采购;三元电池,我们用三星的,因为合作关系;铁锂电池,我们有充裕的选择,比如CATL。电芯要入围阳光的供应闪条件是较为苛刻的,我们需要至少提前半年进行检测,合格后再进行相关的产品开发。

4.系统和电池价格水平?
去年竞争最为激烈,所以去年价格下降很快。0.5C系统价格,去年年初2.5元/w,年底低于1.3元/w,下降了近一倍。今年,价格下降应该不会像去年那样。去年由于存在规模效应降价,但主要降价因素是方案优化、利润牺牲。

5.国内和海外储能业务的盈利水平?
国内不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电力市场,因此储能本身不赚钱,而是一种杠杆,是一种政策推动的产物,暂时没有自身的盈利模式;海外电力市场成熟,储能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辅助服务,可以独立盈利。因此国内开发商加装储能的成本较高,对储能的价格要求也比较高,导致产品毛利并不高。此外国内参与者很多,市场规模不大,竞争非常激烈,一个项目可能出现有20家多个投标,参与者会在利润上让步。

6.不同用户选择储能系统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基于这些需求,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我们具有的优势?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储能的要求存在差异:
第一种场景,可再生能源测配储:不同省份要求不同,比如安徽要求风电配20%储能,1个小时的储能;山东要求光伏配储,配两个小时的时长;
第二种场景,用户侧配储:主要是用来做峰谷的电价差的套利,我们需要算储能系统的度电成本,此情景对产品寿命要求高,每天要循环两次。
第三种场景,火电配储:目的是提高AGC(火储联合调峰调频)收益。配置时长一般半小时,要配2C充放电的电池。
不同场景的核心是电池直流系统的安全设计。1c、0.5c、2c系统的发热量不一样,还需要研究实际运营时长,需按项目设计直流侧的热管理、消防管理等。目前很难说有一款标准化的产品,需根据项目灵活设计。
客户比较同类电池产品会从多方面考虑:
和同行的共性来说,电池的核心要素,第一安全性,第二寿命(早期循环寿命2000、3000次,现在5000-6000次),第三价格。
PCS产品的考虑要素:
对于光伏逆变器来说,核心要素是的充放电效率;储能PCS和光伏逆变器不一样,储能逆变器强调支撑功能与灵活性,需要逆变器离网运行功能、很快的无功能力(响应时间30毫秒以内)、调频能力(响应时间200毫秒以内)、源网荷储能力(响应时间60毫秒以内)、虚拟同步发电机;光伏逆变器强调效率,效率影响盈利水平。很多光伏逆变器企业来做储能逆变器,门槛不高,但高性能的产品性能比较难以研发。

我们的优势:
我们目前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很多所谓的集成商其实是只做系统的一部分,而剩余的从外采购,比如说一家做逆变器的企业直接买别人的电池系统。我们的优势在于具有自主开发集成系统的能力。虽然我们不做电芯,但我们有很大的电芯研发队伍,帮我们选择合适电芯、电池包产品。对手主要有:BYD,TESLA。BYD还是有系统集成能力,从电芯到逆变器都有自主生产,逆变和电池技术都有掌握;特斯拉在国内市场活动少,但全球市场多,也是优势的集成商。

7.系统复杂性高于单独的PCS?未来的玩家会比PCS少吗?
储能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电池企业可以做电池,但电气能力较弱,缺乏电网支撑、缺乏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的能力。客户关心整个储能系统如何与发电侧、用户匹配,如何解决调峰调频的需求,电池企业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8.2021海外业务展望?
国内国外都提供系统集成的产品。我们的储能业务是单独的团队,因为储能系统的专业性比较强。我们的研发总部在合肥,也是国内第一家走出去的储能系统厂家,在美国、日本、澳洲都耕耘了多年。海外一线的技术支持、销售、一共40-50人左右。海外储能系统的毛利高于国内。国内系统毛利比单纯卖逆变器低,但比做光伏EPC高。

9.是否会进入户用市场?户用储能和电源侧储能的差异,这两个环节哪一个壁垒更高?
户用和电源侧储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户用,小功率;电源侧主要是兆瓦、百兆瓦级;两个业务我们都涉足。户用主要在海外,因为居民用电昂贵催生了户用储能市场。国内储能70%是发电侧的项目。
户用、电源侧储能的差异:
户用储能和电源侧储有点类似于光伏的集中式、户用的差别。。户用储能是小的电池包,要安全美观;电源侧储能采用户外集装箱。两个业务我们都有涉及。

10.储能2021年销量规划?是否会出现超行业增速?
全年发货800MWh,销售收入15亿;今年目标较去年是要翻番的,可能还要更多一点。

11.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我们对于电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此消彼长。前两年,我们规模较小,议价困难。这几年,议价容易得多,供应商更愿意配合我们去做集成产品,规模效应出现后议价能力也提高。近年来有电池材料涨价的趋势,但我们还没有对外呈现涨价趋势。

12.别的集成商对外采购多是否会有劣势?我们和同行的差异是否仅仅体现在对外采购程度上?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电芯,电芯企业的配合程度也重要。系统有很多专业能力需要建立,比如消防、热控、温控专业能力。另外,我们把系统当作产品来开发,出厂时会随机挑选系统,做所有的功能测试,而测试需要具备测试条件,比如要接入电网做充放电实验、低穿、并网离网实验,都是系统能力的体现。有的企业,直流的电池系统外购的话,电池和逆变器系统的匹配没有完善,此外通讯、直流、保护方面的匹配都没有完善。过多从外采购会出现匹配性问题,系统有安全风险

13.我们软件系统的优势?
这点需系统性思考,然后考虑各个部件。硬件匹配也包含了软件的匹配。比如说,内部的通讯、通讯协议、通讯干扰等等,都需要大量测试来确认系统的稳定性。

14.15个亿的收入拆分?集成、单独的PCS硬件占比?
收入绝大部分是集成,单独PCS也有,但占比较小。国内收入与海外收入大约平分,海外价格高一点。

15.国内的光伏EPC?光伏逆变储能逆变业务差异?我们的协同如何体现?
我们认为光伏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了,我们仅仅销售光伏逆变器。储能领域,我们做的是系统,专业性强,我们储能系统的销售需要更强的专业背景,如果让光伏的销售来做储能销售比较困难。虽如此,但我们很多客户既是光伏用户也是储能业务,这种情况下,我们协同比较容易;

16.储能系统集成方案有没有先发优势?规模效应能带来成本优势?新进入者有机会吗?
先发优势存在吗?
先发优势明显,先发优势不能仅仅通过聘用相关人才达到。我们的技术和系统需要和客户共同迭代,因为市场还不成熟、没有统一的方案。
规模效应能降本吗?
坐拥了很大的订单之后议价能力相应提高,这属于采购量带来的议价能力。
新进入者能弯道超车吗?
储能技术种类非常多,比如三星的三元电池、铁锂电池、铅酸电池,目前市场倾向于锂电池。至于其他的电池会不会有弯道超车,我们认为电化学技术革新相对缓慢。即使有电池技术更新,替代目前的电化学储能,我们也能及时适配。

17.德州的项目?体量越大盈利越好?
不清楚。去年给英国做得100MW项目,提供调频、基础容量、冬季供暖等服务,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单体项目的。

18.国内不盈利的模式?按照我们的订单或项目来看,会不会不达预期?
国内政策驱动。装机规模越来越大,电网安全要求、消纳要求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储能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经济的方式。现在不加储能,未来容纳新能源的能力肯定不及预期,到时候肯定还要加。

19.电网侧2020年的量是否比较大?未来3年中国市场新能源电网侧发展怎么样?国网宁德储备项目多吗?
2018年电网侧江苏这边掀起了一波但之后停了。去年也在做,但主要是2018年的已有项目,去年新增基本没有。其中湖南完成了一次招标但还没供货;青海共享储能本身来源于新能源侧配套,集中建设放在电网侧。国网和宁德,投资项目主要还是用户侧和发电侧。
下一步还要看青海这种模式能不能走下去。大部分项目来源还是在发电侧。

20.对于同行的模式主要有哪些?
行业可能性很大,新的解决方案也可能带来更多价值。我们最早提出直流侧储能,解决了很多问题,效率提高成本下降。最终的模式,还是要看能不能为客户解决问题。

21.各家PCS的差异化情况?
储能逆变、光伏逆变硬件平台相似,保护回路、缓冲回路有差别,但拓扑结构还是相似,我们技术积累有优势。包括我们光伏1500V用了10年,现在运用到储能仅花了1-2年。

22.储能和逆变器在产品迭代方面的特点?
本身起步高。储能的产品如果放在十年前看光伏,可能上来就是光伏的四五代产品了,一年之内迭代款数,不到一年就出来一代,再往后就不会那么快迭代。#股票##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每位小朋友都认真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块”一幅五彩斑斓的法治画卷呈现出来,让孩子们对法治教育和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村占据交通优势
  • 我经常被问到,孩子想要脾胃好该怎么做,今天给大家总结一下:1、引导咀嚼别小看这个细节,这是从源头减轻脾胃负担的方式。现在我有一个90天脾胃改善计划,如果家里孩子
  • #任嘉伦[超话]# 任嘉伦「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笔财富, 如果中间缺少了哪怕一个月半个月的事情, 我可能都走不到今天,我是希望自己先有实力,你有了实力,一旦来一个
  • 这虽然让她立体度上,不可能跟特立体的比,在当今审美观下少一些冲击力:陈都灵的天然鹅蛋脸,使得她的圆润里也带骨感,没有过多肉感,跟她本身气质里清冷也对上了大比例+
  • 翻到一张和朋友抱怨前担的聊天记录 现在想想其实我是一个高度利己主义 我需要不停爱别人来实现自身价值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我追你的时候是否开心 我追星就是为了开心就是
  • 吃了感冒药感觉也好多了(说到这个感冒药还是去年这个时候我感冒了我朋友给我买的药 友宝女落泪 今天我朋友知道我发烧了马上就要给我点外卖 让我晚上吃好一点早点好起来
  • #张新成[超话]# ✨ #新花怒放的时候# 【张新成后援会粉丝群管理招新公告】因粉丝群管理调整,现需要多名粉丝管理分别作为星辰之家1-5群、散粉群管理,每个群招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和朋友一起两个人158不限时,有耶耶哈哈拉拉小土黑柴赤柴柯基约克夏法斗泰迪[色]有两只哈哈但是它们都不喜欢我[微笑]没有异味只有小狗味,狗狗们都好粘人(当然也有
  •   我以为他真心后悔,想和我复婚,哪怕我不接受,可是心里总有一些痛快,所以当我听到他和星彩公司合作,看到小猫落在游戏室的围巾时,那种像是被人耍了的感觉,又冒了
  • ……马车里二人丝毫不知外间事,灵萱蹲坐在陆高朗身前,开口说道:“先前阿兄说钱家的事情时我就担心阿月姊姊,后面跑来跑去的反倒是忘记了。陆高朗笑了声:“罚肯定会罚,
  • 门开的一瞬间,我的心也开了,真是一个清凉的世界!人生里很多节点都是突然一个瞬间想通的,并未发生什么大事,也没有高人指点,就是阳光灿烂或者大雨磅礴,盯着从眼前流走
  • 还有一个更残酷的事实是,象征永恒的钻石并非想象中的坚强,钻石在空气中的燃点是850-1000℃,它甚至经不起家用燃气灶的考验。透过现象的迷雾,一切价值都不过是人
  •   我以为他真心后悔,想和我复婚,哪怕我不接受,可是心里总有一些痛快,所以当我听到他和星彩公司合作,看到小猫落在游戏室的围巾时,那种像是被人耍了的感觉,又冒了
  • 各位老铁,我哥们专业,能看到融券类似业务的危害,不喜可笑我,别打我就行!这故事多少有点好笑,但自问自己,如果是那个会计,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 我:……啊真的好疼(配合演出版)在家两天,我爸按了我的痘痘十几次,每次跑过来按完,一脸奸计得逞的坏笑样子[微笑]一句话总结最近的生活:每天只需要考虑 今天去哪花
  • Elton John - A Good Heart:该曲来自他的新专“Wonderful Crazy Night”深情曲调,动人心弦,在MV中向人们传递了他和
  • Elton John - A Good Heart:该曲来自他的新专“Wonderful Crazy Night”深情曲调,动人心弦,在MV中向人们传递了他和
  • 阅读BOOK . 2书名:《遥远的向日葵地》作者:李娟豆瓣评分:9.1李娟的的文字给人安静的感觉,就像一个内心温暖的人坐在你的面前,讲起自己的故事,不疾不徐、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