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ᴮᵒʳⁿ ˢᵉⁿˢⁱᵗⁱᵛᵉ, ˡᵒⁿᵉˡʸ ᵃⁿᵈ ʰᵃᵖᵖʸ·
生而敏感,孤独而快乐
2.
ᴮᵒʳⁿ ᵃ ˡᵃʸᵐᵃⁿ, ˡⁱᵏᵉ ᵐᵒⁿᵉʸ ᵃⁿᵈ ᵐᵒᵛᵉᵈ.
生而俗人,喜欢金钱和感动
3.
ᴸᵒᵛᵉ ⁱˢ ᵗʰᵉ ᵐᵒˢᵗ ᵈⁱᶠᶠⁱᶜᵘˡᵗ ᵗʰⁱⁿᵍ ⁱⁿ ᵗʰᵉ ʷᵒʳˡᵈ.
世间万物,爱最难缠
4.
ᵀʳᵃᵛᵉʳˢⁱⁿᵍ ᵐᵒᵘⁿᵗᵃⁱⁿˢ ᵃⁿᵈ ʳⁱᵛᵉʳˢ, ᵗʰᵉ ʷᵒʳˡᵈ ⁱˢ ʷᵒʳᵗʰ ⁱᵗ.
遍历山河,人间值得
5.
ᴵᶠ ʷᵉ ᶜᵃⁿ ᵐᵉᵉᵗ ᵃᵍᵃⁱⁿ ᵐᵃⁿʸ ʸᵉᵃʳˢ ˡᵃᵗᵉʳ, ʷᵉ ʷⁱˡˡ ᵇᵉ ᶠⁱⁿᵉ.
多年后若能重逢,道别来无恙
6.
ᴬ ʷⁱˢᵉ ᵐᵃⁿ ᵈᵒᵉˢ ⁿᵒᵗ ᶠᵃˡˡ ⁱⁿ ˡᵒᵛᵉ, ᵇᵘᵗ ᵃ ᶠᵒᵒˡ ⁱˢ ᵗʳᵃᵖᵖᵉᵈ ᵇʸ ʰⁱˢ ᶠᵉᵉˡⁱⁿᵍˢ.
智者不入爱河,愚者为情所困
7.
ᴹᵃʸ ᵗʰᵉ ʷᵒʳˡᵈ ᶜᵒⁿᵗⁱⁿᵘᵉ ᵗᵒ ᵇᵉ ᵃˡⁱᵛᵉ ᵐᵃʸ ᴵ ˢᵗⁱˡˡ ᵇᵉ ᵐᵉ.
祝这个世界继续热闹,祝我仍然是我
8.
ᴵ ˡᵒᵛᵉ ᵍᵃˡᵉ ᵃⁿᵈ ˢᵖⁱʳⁱᵗˢ, ˡᵒⁿᵉˡⁱⁿᵉˢˢ ᵃⁿᵈ ᶠʳᵉᵉᵈᵒᵐ.
我爱大风和烈酒,也爱孤独和自由
9.
ᵂʰᵉⁿ ʸᵒᵘ ʷᵃˡᵏ ᵃʳᵒᵘⁿᵈ ᵗʰᵉ ᵐᵒᵘⁿᵗᵃⁱⁿˢ ᵃⁿᵈ ʳⁱᵛᵉʳˢ, ʸᵒᵘ ʷⁱˡˡ ᶠⁱⁿᵈ ᵗʰᵃᵗ ʸᵒᵘ ᵃʳᵉ ʰᵘᵐᵃⁿ ᶠⁱʳᵉʷᵒʳᵏˢ.
绕过山河错落,才发现你是人间烟火
10.
ᴰᵒ ⁿᵒᵗ ᵈⁱˢᵗᵘʳᵇ ᵗʰᵉ ᵖᵃˢᵗ, ᵗʰᵉ ʳᵉˢᵗ ᵒᶠ ˡⁱᶠᵉ ᵒⁿˡʸ ʷⁱˡˡⁱⁿᵍ ᵗᵒ ˡᵃᵘᵍʰ.
不为往事扰,余生只愿笑
11.
ᴺᵒ ᶠᵉᵃʳ ᵒᶠ ʷᵒʳᵈˢ, ⁿᵒ ᶠᵉᵃʳ ᵒᶠ ʸᵉᵃʳˢ.
不惧人言,不畏岁月
12.
ᴵ'ᵛᵉ ʰᵉᵃʳᵈ ᵗʰᵃᵗ ᵗʰᵉ ʸᵒᵘⁿᵍ ˡᵃᵈʸ ʰᵃˢ ᵃ ᵍᵒᵒᵈ ᵍᵒᵛᵉʳⁿᵃⁿᶜᵉ. ᴵ'ᵈ ˡⁱᵏᵉ ᵗᵒ ʰᵉᵃʳ ᵐᵒʳᵉ ᵃᵇᵒᵘᵗ ʰᵉʳ ᶠᵒʳ ᵗʰᵉ ʳᵉˢᵗ ᵒᶠ ᵐʸ ˡⁱᶠᵉ.
听闻小姐治家有方,鄙人余生愿闻其详
13.
ᵀʰᵉ ᵉⁱᵍʰᵗ ᵗʰᵒᵘˢᵃⁿᵈ ˡⁱ ᵐᵒᵘⁿᵗᵃⁱⁿˢ ᵃⁿᵈ ʳⁱᵛᵉʳˢ ˢˡᵒʷˡʸ, ᵈᵒ ⁿᵒᵗ ᵐᵉᵉᵗ ᵃᵍᵃⁱⁿ, ᵃˡˢᵒ ᵈᵒ ⁿᵒᵗ ᵏⁿᵒʷ ᵉᵃᶜʰ ᵒᵗʰᵉʳ.
这八千里山河慢慢,再不要相逢,也不要相识了
14.
ᴹᵃʸ ʸᵒᵘ ᵇᵉ ʸᵒᵘʳ ʰᵉʳᵒ, ⁿᵒᵗ ᵃᶠʳᵃⁱᵈ ᵗᵒ ˡᵉᵃᵛᵉ, ⁿᵒᵗ ᵃᶠʳᵃⁱᵈ ᵗᵒ ᵇᵉ ᵃˡᵒⁿᵉ.
愿你能成为自己的英雄,不惧离别不怕孤独
15.
ᴵ ʷⁱˡˡ ᵃˡʷᵃʸˢ ᵇᵉ ˡᵒʸᵃˡ ᵗᵒ ᵐʸˢᵉˡᶠ, ʳᵘⁿⁿⁱⁿᵍ ᵗᵒʷᵃʳᵈˢ ⁱᵈᵉᵃˡ ᵃⁿᵈ ᶠʳᵉᵉᵈᵒᵐ.
我将永远忠于自己,披星戴月的奔向理想与自由

#三联美食# 常熟是江南一方福地,古来唤作“虞城”,得名于境内一座“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虞山。

说起虞山,是绕不过兴福寺的,南朝出了一位“爱江山更爱佛祖”的“和尚皇帝”。上既有天子以身事佛,下亦不乏刺史舍宅为寺。

于是,兴福寺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刹。很多年前,我从虞山北麓一路下行,石径幽长,寺前涧泉淙淙,林后幽鸟鸣啭,古柏森森,一抹黄墙掩映在烟岚环翠间;落红有声,禅院安静得很。

一股萦绕着泥土的山林气息与与古刹中浮漾着的梵音浑然一体,融入悠远静穆的空气中,传递着禅的灵性。一如唐朝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所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模样。

游罢兴福寺,不吃上一碗本土蕈油面是引以为憾的。在虞山脚下、兴福寺隔壁,有一块被古树环绕的盆地,这是一个市井烟火气十足的露天茶馆,稀疏凌乱地摆着几十张四方桌和竹椅,两三人一桌摆龙门阵,一支烟、一杯茶,从茶米油盐聊到风花雪月,不经意间时光就从指缝中溜走了。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泡在茶水中的城市”,若你来到常熟,便会被如火如荼的喝茶场面惊倒。常熟人喝茶,不似广东人那般注重茶点精致,叉烧包、虾饺……济济一堂,亦不及福建人喝功夫茶那般讲究茶道艺术,他们不讲究地点,不拘泥于场合,甚至连喝什么茶叶也无所谓,山林间、园林里、庭前屋后、街头巷尾……

一只热水瓶、一个玻璃杯、几钱茶叶,两三老友围坐,处处皆是茶馆。一杯茶,并不是常熟人的全部,一碗面,在常熟人心目中同样占有重要位置。常熟人的一天,是被一碗面叫醒的。

我找到了老字号面馆“望岳楼”,打量起价目牌,浇头花样倒是不少:大排、爆鱼、焖肉、素浇……与苏式汤面相差无几,价格在几块到十几块钱不等,唯独蕈油面,30元一碗,这个鹤立鸡群的价位,吸引了我的眼球,怀揣着十二分新鲜和好奇,咬咬牙点了一碗蕈油面。

蕈油面的“浇头”很简单,即采自虞山上的松树蕈,美食家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夸赞此物:“求至鲜至美之物于笋之外,其惟蕈乎!”用蕈作“浇头”的面,鲜到眉毛也掉下来,因此,当地有“尝过松树蕈,三日不思荤”的说法。

说起“蕈”这种菌类,《吴菌谱》中记载“出于树者为蕈,生于地者为菌”,可见,只有从树底下长出来的菌物方有资格唤作“蕈”。虞山又称“乌目山”,因吴王直系先祖虞仲卒葬于此,遂更名“虞山”,帝王陵地,松柏成荫,密林的滋养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菌类生存环境,虞山上野生菌蕈诸如鸡枞菌、鸡脯蕈……林林总总约有几十种,其中,更为高级罕见的松树蕈,对环境要求几近苛刻,除了只生长在适宜温度、湿度的松柏混交针叶林地,还“嫌老爱嫩”专挑树龄短的“鲜肉”松底下扎根。每逢黄梅、初秋两季,山上的松树蕈才开始生长,一个个形似蘑菇,色呈淡棕,等过了季,顿消逝的无影无踪。

山里人凌晨两三点钟就要上山采蕈,趁露珠未干,把蕈采下来,当地人管采蕈叫“捉蕈”,或蕈与人参相似,长脚会跑,故有“捉”字一说,采摘之难,可见一斑,松树蕈稀少难觅,到底长在哪里,无迹可寻,须一处处仔细翻寻,而每个采蕈山人心里自有一张“藏宝图”。

野蕈这物什,或有毒性,在《如懿传》里,卫嬿婉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登上大宝,便偷偷嘱咐心腹在皇后的儿子十二阿哥永璂的每日膳食中加上一道野蕈的配菜,吃了会上瘾、产生幻象,吃久毒素在五脏六腑累积蔓延至一定程度,便会不治身亡。

野蕈有毒无毒,全凭捉蕈人多年练就的一双慧眼,把刚采摘的新鲜松树蕈带回家,与鸡枞菌、鸡脯蕈……混合在一起制成蕈油,其味特别鲜香。

捉蕈难,制蕈油亦不易,刚采下的野蕈里有小虫子,须撕去表面一层膜衣,清洗干净,在盐水中浸泡三、四个钟头,用纯正的上等农家菜籽油熬制成“蕈油”。

先支起大铁锅,倒入菜油,煸炒出香,将姜块拍松后投入锅内,烧到锅内冒青烟时,放入八角、茴香等佐料,然后将蕈投入油锅爆炒,移旺火加酱油、盐、糖等调味烧煮到位,冷却后即成食用蕈油。用虞山特产松树蕈熬制的蕈油,才是常熟人认可的家乡味。

蕈油面端上桌,是苏式风格的红汤细面,一抹面条齐齐整整铺在碗里,宛若古代女子的发髻,汤内散布的棕色蕈块便是松树蕈了。

面要趁热吃,轻轻夹起面条,放至嘴边,吸溜一口越过舌尖,蕈油特有的鲜香在面条的热力作用下充溢喉舌,面条脱胎换骨般回味甘长,难怪小小一勺蕈油,把兴福寺素面推上江南“素面之王”的头把交椅。

再看野蕈,细细长长,口感紧实有嚼头,有点似嫩肉,又类野菌,咀嚼中还带着松树本身特有的丝丝芬芳。这素食、素味,倒也颇合本地人与世无争的性情。

在江南,一道美食背后大抵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近水楼台先得蕈,最早的时候,兴福寺僧人入山采摘食材,觅得此物,爆炒熬汤,做成素面浇头,供与僧人或招待香客食用。

清朝末年,曾先后担任同、光两朝帝师翁同龢在告老还乡后,经常去兴福寺与法灯大师谈经论禅,住持常以蕈油面款待,翁同龢吃过盛赞不已。

到了民国,在大都市呆闷了的宋庆龄、宋美龄两姐妹,去常熟乡下采风,游罢兴福寺,在寺外林中野炊,侍卫从庙里端出几道素食和蕈油面,吃刁了嘴的宋氏姐妹用过后,居然赞不绝口,“想不到一个小地方也有这么好吃的菜和面”。有了“第一夫人”打广告,兴福寺蕈油面自此名扬天下。

很多年后,我又记挂起了兴福寺一碗面,买了张常熟客运车票,下站台等公交之际,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向我打探千年古刹兴福寺怎么走,闲聊之中,得知也是慕名远道而来一尝其鲜的,遂结伴而行。老地方依旧竹林落叶、鸟语花香,只是露天桌椅见缝插针,且座无虚席。

望岳楼修葺得焕然一新,蕈油面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择了一棵百年老树下的座头,照旧点了一碗纯松树蕈油面,周遭都是端着面碗或埋头吃面的人,在一片“呲溜溜”吮面声响中,不分贵贱,无论贫富。

兴福寺恐怕自己连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千多年前,一首唐诗,让它荣登“网红”之榜;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一碗素面,再度让它红遍江南。

《这碗面,何以成为红遍江南的“素面之王”》作者 / 申功晶

#碳中和##双碳目标##低碳##碳达峰#
【碳中和:凭“空”制出液态燃料】

“云里铜乌风作籁,天边金掌露成霜。”这句宋诗是对金铜仙人承露盘的生动描述,表明在古代人们就懂得从空气中“捕获”所需成分——水了。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空气。只不过如今的研究大大增加了科技含量,其中的趋势之一是注重空气中碳的转化与利用。例如,微藻生物固碳技术,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产燃料、化学品和食物等;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通过金属催化,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天然气,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今天,让我们关注——

瞄向空气中碳的转化利用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重视空气中碳的转化和利用呢?这主要从两点考虑——

首先是从物质上看。作为碳基生命,生物都需要碳,所以很自然地想要把空气里的碳转化为食物。

其次是从能量上看。供能所需的有机物都含有碳,而它们释放能量后会变成二氧化碳散发到空气中。如果把这些二氧化碳再转化为储能物质,就可实现碳中和,即碳的收支相抵,减轻温室效应。

去年,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为应对粮食危机和气候变化提供了一条很有前景的策略。这是受光合作用启发,人类智慧对自然智慧的一种模仿。

无独有偶,近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设计了一套利用阳光和空气直接生产液态烃或甲醇燃料的装置,为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提供了又一条光明之路。

据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报道,这种装置在日常条件下运行,能在一天7小时的工作时间内生产32毫升甲醇。

众所周知,自然界有一条重要定律,那就是质量守恒。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数目不增不减,只是发生重新结合,从一种连接方式转化为另一种连接方式。就像一个班级调换座位后重新划分小组一样,又进行重组,但班里的人没有变。

如果我们想要得到甲醇或其他液态烃类燃料,那么制备它们的原料也应含有同样元素,即碳、氢、氧。空气属于混合物,里面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其中二氧化碳约占0.04%,水蒸气和其他杂质约占0.002%。

这就为以空气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提供了可能:经由空气捕获装置收集和纯化,可得到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纯度98%)和水(污染物低于千万分之二)。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燃料。

鉴于直接转化比较困难,一种权宜之计就是先把它们制备成合成气,即氢气和一氧化碳。这是制备许多化工原料的原料气。这套实验装置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与三氧化二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分别被还原为一氧化碳和氢气,而三氧化二铈被氧化为二氧化铈。氧化产物二氧化铈还可通过吸热,还原为氧气和三氧化二铈,便于再次循环利用。

市面上,三氧化二铈价格大约为1万元/吨,称不上昂贵,且可循环利用。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进入反应设备后,生成目的产物液态烃或甲醇,也就是空气燃料。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想到,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路线里,也有合成甲醇这一步,但那里用的是氢气还原,而这里用的是三氧化二铈还原。

“质”“量”兼优的能源利用方式

这条以空气为原料制备液态燃料的路线,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是否行得通呢?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产量。研究人员发现,该装置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一天运行7小时,通过连续17次氧化还原循环,共获得96.2升的合成气。这些合成气,可在装置中进一步加工成甲醇。

装置测得的合成气单程摩尔转化率为27%,产生的甲醇纯度为65%。

剩余未转化的合成气经过6次循环转化后,最终总摩尔转化率为85%。一天运行7小时后,就得到了上述所提到的纯甲醇32毫升。这个产量的燃烧热和一盏功率为9瓦的日光灯照明15小时消耗的电量相当。

当然,这种设备并非只生产甲醇,通过选择具体的合成工艺,也可定制其他烃类燃料。

研究者认为,如果该项成果投入商业应用,将会创造巨大收益。例如,商业规模的太阳能燃料工厂可使用10个定日镜场,假设每个定日镜场收集100兆瓦的太阳辐射热能,系统总体效率为10%,那么每天就可生产95000升煤油,足够为一架载有325名乘客的空中客车提供从伦敦到纽约往返一趟的燃料。

这样看来,产量算是可观,那么这些燃料的质量如何呢?

我们和常规的航空燃料对比一下:目前生产航空煤油的常规方式是重油加氢裂化,产物中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稠环芳烃、重金属等空气污染物。而通过该太阳能氧化还原装置生产出来的喷气燃料,通过燃烧测试表明,有害物质排放显著减少。相比之下,优势明显。另外,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空气可源源不断地获取,从长远来看也更有前景。

在这个太阳能氧化还原装置里,二氧化碳和水在太阳能作用下会转化为液体燃料,而当液体燃料投入使用后又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物质角度考虑,碳排放和消耗相等,所以研究者称其为“碳中和的里程碑”。

从能量角度考虑,在燃料制备过程中,能量大多来自太阳能,而后续燃料燃烧又可根据需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这相当于间接利用了清洁能源。

面向未来发掘“清风”潜力

谈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不直接制备氢气做燃料?这样就不再产生二氧化碳了呀!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氢气作燃料,虽可减排,但不能吸收大气中已有的二氧化碳;二是限于目前的储氢技术,氢能在交通、家居等场景的普及还不现实。

其实,这项成果对未来最大的意义,并不是提供一个终极的能源生产方式,而是提供一个比较有性价比的固碳乃至碳中和手段,同时有望缓解碳氢燃料短缺且不可再生的危机。

此外,研究者算了一笔账:基于当前太阳能燃料系统的工作性能,空气捕获装置捕获量每年达到10万吨二氧化碳时,大约需要45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假设系统总体效率为10%,那么这样一个太阳能燃料工厂每年将生产约3400万升燃料。相比之下,2019年全球航空煤油消耗量为4140亿升,若要完全满足全球需求,所有太阳能发电厂的总占地面积约为45000平方公里,相当于撒哈拉沙漠面积的0.5%。在人迹罕至的荒漠里,除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胜景之外,还可平添几分科技氛围。

这样看来,太阳能燃料系统原料易得、环境友好、占地面积并不大,似乎很容易推广。而实际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的初始投资成本很高,每升常规喷气燃料的成本通常不超过1美元,每升太阳能喷气燃料的成本却到了10美元。所以,其在短期内并不占优。

鉴于此,研究者拿出方案:呼吁政策支持,为第一代商用太阳能燃料发电工厂创造一个短期市场;实现自我提升,通过规模效应和流程优化,降低关键部件的生产成本,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质量守恒的角度来看,碳虽不会消失,但可转化为一种有益的存在形式,不管是淀粉还是燃料。这些转化途径都不是终极方式,也不是非此即彼。碳中和不会就此止步,未来会出现更多脱碳途径,各自发挥不同作用、适用不同条件。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说出此话的北宋文学家苏轼尽管很有洞察力,但他或许想不到清风不仅能为“无米炊”,还能化作“万金油”。的确,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二氧化碳究竟蕴藏着多大的转化潜力、存在多少种可能的用途。这一切,均取决于人类的想象力,这正是创新和改变的源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无期迷途[超话]#新城公会|一|诚意招人目前九级公会准十级工会适合活跃参加公会战人群秘盟要求不多,只是希望一起玩耍,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还是有几点要求秘盟要求
  • 18.请成为永远疯狂 永远浪漫 永远清澈的存在19.要有大大小小的期待,生活才不会百无聊赖。18.请成为永远疯狂 永远浪漫 永远清澈的存在19.要有大大小小的期
  • 你看我们那一圈朋友,比我有钱的阿姨也很多,做生意做得好,但是不会滋养滋润自己,天天那日子过的干巴巴的,有那么多钱也不出门去旅旅游,天天在自己的圈子里吃吃喝喝,要
  • 奶奶平时说她很无聊,想找人说说话都没有…我不太能理解的,直到我刚刚打完她的24小时突然意识到 如此单一!(但是我这个截图为什么阅读量这么多吓死我了)不知不觉今天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渐渐地,你就长成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小人儿了:爱分享,会疼人,有爱心,懂礼貌,讲道理!我依然只听自己的 用自己起的 用自己喜欢的字 我承认今年是我乱过的 明年
  • NO.4  巳蛇,今天做事有着不轻易服输的精神,而且谨慎细心,所以经你处理的事情都能圆满完成,十分顺遂。NO.8  丑牛,今天会有一些压力,不过只要保持以往的冷
  • 9、亻,人,马遇人为伯乐;但不可双人,马跨双鞍不忠,容易出卖、背叛别人。 8、礻、示,是祭典里的马,军中之马为战马。
  • 在以后的团建中,我会因为和他分到一组而暗暗高兴,别人让我换一下我还不换,太逗了。 再次见就是和团队一起去打暑假工,我们在不同地方上班所以只有在星期天才有可能遇
  • 跨年文案已经给你们准备好啦|朋友圈文案[心]1.“²⁰²³的剧本是:自由且漂亮的大女主”2. 尽可期待平安喜樂 萬事勝意 祝你 祝我 祝我們3. 新一年 新起点
  • 22.把自己当成人生输家那样活,立即会轻松许多。17.如果一件事,不是必须要做,且做的时候你的忍耐感大于喜悦感,那这便是消耗。
  • #文化蓟州# 乡土印记•漏粉蓟州人把加工制作红薯粉条叫做漏粉,一年中,冬季上冻前是漏粉的最佳时机,一是农闲后有了功夫,二是苍蝇少了卫生有了保障,三是西北风一吹容
  • #王源[超话]##王源晒差不多就是这样视频#w #王源新专辑黑胶预览图# y#王源新专辑客厅狂欢# wy#王源说客厅狂欢会出黑胶##客厅狂欢[音乐]#差不多就是
  • 不准出来,要喝水,求人,饿了,求人,拿东西,求人……23早上好像低烧38,之后温度正常。不过这两集真的好降智啊尤其是廖主任 一开头那么精明疑心那么重的人怎么到后
  • 主要也是因为我有点精疲力尽了,我把精力都花在了别的事情上,常常忽略了你的感受。和东哥吵架了,还是一样的问题,我说了三次,吵了三次,这次第四次,我不想说了,我觉得
  • 神漫推荐:《驭灵师》个人评分:9.0简介:驭灵师作者在二次进入自己画的漫画(没有第一次穿越的记忆)凭借有第一次穿越时有记忆时为自己留下的金手指的辅助,和身为作者
  • 下辈子也要让虽然活到现在都顺风顺水,但从来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勇气追梦、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梦是什么的我,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为你们欢呼呀。想想最近一两年越来越懒于社交
  • 前面说了,没有冬季,因此也不必在意“冬天不进行无氧训练”的规定,适当拉高心率是刺激心肺功能,保持状态的好方法。如果你想以后拿冠军,或者也许只是提高成绩,坚实的有
  • 曾有嘉人这样评价,“任嘉伦根本就不是靠脸吃饭的那种明星,当你对他深入了解以后,就知道他的魅力源于他的努力、上进、善良、乐观、踏实等等,而一张好看的皮囊,被注入了
  • 你永远记得说过的话,18年的你说希望能在未来创造一个经典角色,今年夏天你就真的带来了全世界最棒的东方青苍,忙碌工作的同时日常营业和V棣O也从不会缺席。”可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