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他对我刚才所说的回应:
转————
成功的婚姻有三個要素:#恩典、#真理 和 #時間。
 
#恩典 的意思不是「因為你表現很好,所以我愛你。」很多時候我們總在無意間以 #表現 來衡量愛「如果你表現不好,我就不愛你。」
 
我聽過一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有個美式足球隊獲勝,結束後記者採訪一位球員的爸爸:「你一定非常以你兒子為傲」
結果那位父親回答:「是的,我非常以我兒子為傲,但我以他為傲是因為他是我的兒子,不是因為他今天贏球。」做父母的可能常以表現來衡量對孩子的愛,也無意間用同樣的模式對待另一半。
 
#恩典 代表一種無條件的愛,但這樣做並不是要寵壞對方。除了恩典,我們也需要有 #真理,也就是原則和方向,如果對錯不分,會為婚姻關係帶來混亂。
 
例如,當有一方外遇時,並不能因此認為一切沒關係,忍忍就過去了⋯⋯我們因為愛,而有原則,但在原則裡有許多恩典,這樣才能有成功的關係。
 
最後,我們也需要明白,關係並不會下一秒立刻轉變,而是需要時間。
 
#關係顧問 #愛 #婚姻 #原則

前段时间看到一段话“每个人的起点和境遇不同,但人生而为生共同的底色都是关于梦想、勇气、自由、孤独和爱”
这让我想起了在一席中听过的黄晓丹的演讲《随时间而来的真理》她用优美的古诗向我们讲述千百年来人类的共同底色:梦想、勇气、自由、孤独和爱。
今天读黄晓丹写的《诗人十四个》在前言她写“这本书设计成小小的,适合携带的样子,陪你度过下一个春天”
这种诗人的浪漫一下击中了我。
#在春天,读一本关于诗的书。#

《金刚经》离相修善得佛菩提
第二十七段(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佛又重复依次而说:须菩提!以上所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此法是什么相状呢?此法无有高下、无有多少;无男女之分、无老幼之别;无尊卑贵贱、无凡圣智愚,其性一如,绝对平等,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怎样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用四无法,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可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我”呢?我为阿赖耶识缘地水火风借父精母血所成之五蕴身,依因而起、依缘而聚;因缘相合、聚而有我,一旦因缘离散,阿赖耶识,随业流转,地水火风,各归其位,我即烟飞灰灭,从此不再有我。所以这个我,不是真实之我,真实之我,是永生不灭的,为了寻求永生不灭的真实之我,只需识破非真实之我,放下一切虚妄执着,即可见诸法实相,见诸法实相,就能做到“无我”。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人”呢?人与我一样,都是依因感果,因缘所生,五蕴所成,为我之妄心显现,既是妄心显现,显现之相,即是妄相,识得妄相,即见真相,真相无相,即是涅槃妙心,见涅槃妙心,即可做到“无人”。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众生”呢?天地间的生命形态总计有十二类,称名十二类众生、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具体如下:
1、卵生:指从壳而生,如鱼鸟龟蛇之类。2、胎生:指从胞胎而出生,即人畜龙仙之类。3、湿生:指从湿处而受生,即含蠢蠕动之类。5、化生:指从无而忽有,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即转蜕飞行之类,如蚕蜕形为蛾。3、有色:指有形碍明显之色,即休咎精明之类。星辰吉者为休,凶者为咎,萤火蚌珠皆精明之类。6、无色:指无有形色,即空散销沉之类,如无色界之外道。
7、有想:指从忆想所生,即神鬼精灵之类。8、无想:指想心昏迷,无所觉了,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黄头外道化为石。9、非有色:指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10、非无色:指因声呼召而能成形,即咒诅厌生之类。11、非有想:指借他之身,以成自类,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12、非无想:指虽亲而成怨害,即土枭等附土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
关于十二类众生的次序,据《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七所说:“有情世界不出十二,动念初起,迷本圆常,影明遂现,故卵生居首,情爱后起;次有胎生,异爱不同;次分湿化,想心纷扰,取舍多端,成后诸类有色、无色等。”
可见这十二类众生都是迷失了自己本有的妙圆真常,心生无明,随业流转在六道中所出现的轮回相,这些轮回相皆是妄相,识得妄相,即见真相,真相无相,既是涅槃妙心,见涅槃妙心,就能做到“无众生”。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寿者”呢?寿者在世间为长寿之人、在出世间即是涅槃。涅槃又译为“泥洹”“泥畔”等,意译为“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大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涅槃”:原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指通过修行所达到常乐我净的最高境界。
小乘佛教将涅槃分成两种,即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指众生烦恼已断,欲望全无,精神已经进入涅槃的境界之中,但仍有形体存在,肉体尚未死亡;无余涅槃则指众生的六识精神与肉体皆已死亡,彻底跳出了生死轮回的世间。
大乘以“诸法性空”为理念,认为涅槃只是一个假名,进而指明生死涅槃等空花的道理,若执着涅槃、涅槃即是生死,不能得大自在。小乘人执着涅槃,名寿者相,不能得究竟菩提。若能明白涅槃者,即非涅槃,是名涅槃的道理,就能做到“无寿者”。
佛说:在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基础上,再修行一切善法,就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什么是一切善法呢?又该怎样修一切善法呢?一切善法可分为两大类,即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世间善法是以十善法为核心,十善又称为十戒,即: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这十善是从身、口、意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身体行为、思想行为。此“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故称十善法。
由“十戒”而来的“十善”是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五戒十善虽属世间善得有漏之果,却是出世间善得无漏果的基础,非常重要。
出世间善法依次是四谛法:“四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其中的“灭谛”,是灭除三苦、八苦、三灾八难等人生的一切苦及其造成这一切苦的原因,最终证得出生死、脱轮回的阿罗汉道。
十二因缘法:是释迦牟尼佛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指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因果相随,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中。若能观此十二因缘,破除无明,即可证得出生死、脱轮回的辟支佛道。
六波罗蜜法:是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个法门的修行,即可证得生死涅槃两自在的无上菩提道果。以上从十善法到六波罗蜜法,总括一切善法。
佛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为基础,再修以上所说的一切善法,就可以证入佛的一切种智,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也就是说:一切善法从根本上来讲,都不是善法,为什么不是善法呢?因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一切善法恶法都是空,既然都是空,也就没有善法,没有善法而说善法,那么所说善法就不是善法,世间人不明此理,执于一端,认为有善法,其实这个善法就是一个名称而已,是名善法。只有放下一切执着,远离四相四见,在三轮体空中修一切善法,才是真善法,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孙茜回应网友谩骂,辱我老父幼子是底线,网友:祸不及家人
  • 【丹辉语言表演分享】世界动物日 向献爱心给动物的人类们致谢
  • 四川理工学院回应“中秋节要求发祝福短信”:已对当事学生干部批评教育
  • EDG开门红 实力碾压INF
  • 平文涛欠一个道歉 国庆西湖石碑涂写
  • 日照山钢原料码头施工发生沉箱倾覆事故,当时11人落海、9人失踪
  • 摩托车违法闯高速 一人死亡 交警将一律严查严处
  • 警方重新调查C罗 承认想与女方发生关系时遭拒
  • 捆蟹大妈月入万元
  • 甜茶德普女儿恋情曝光 两人互相抱住对方腰身
  • 国庆上高速卖炒粉 网友:网上段子只是为了搞笑
  • 有惊无险!中国女排3-0加拿大迎三连胜对弱队仍暴露一缺点_搜狐体育_搜狐网
  • 安倍改组内阁名单公布:12人首次入阁 6人留任
  • 初中女孩打工失联 民警38小时国庆高速带回
  • 美国发生连续枪击事件,枪手杀害妻子等5人后自杀
  • 兔子虽萌,惹急了也咬人!宠物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 巴西一监狱暴动导致7人死亡 16人试图越狱未成功
  • 死刑!入赘男子砍死岳父!冷嘲热讽酿成悲剧…
  • 西城男孩宣布正式重组回归 将发新专未来还有巡演
  • 人民军队 全面重塑(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