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就是这样子,你能放下多少算多少了,全力以赴地集中精神,念南无阿弥陀佛了!但是,你要开大般若智慧,你的烦恼才会减少啊!所以,听《楞严经》,是有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的,绝对不会障碍你往生极乐世界的。
记得,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彻底放下,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课,你要见真,就是要这样的功夫啊![在众生现前身中,舍此则无真可显,故阿难求索真心之后,如来十番显见,即显此也;请修之后],请修就是请求如何修行,叫做请修之后。[所指入门,亦指此也]。也就是在见真心才开始修行,依此真心为修行的本因。如果用现在大家听得懂的名词,就是碰到一切境界,你能如如不动,就是用这个心修行。

修学佛法的人更幸福,更能懂得什么叫做快乐,他根本就不需要借重假的这个境界来娱乐自己。六祖讲的:惠能心中常生智慧,不知和尚叫我做何功德?他不知道要做什么啊?自性本来就是功德啊!六祖到五祖那边,惠能心中常生智慧,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心中常生智慧,心中就安乐解脱;心中常生智慧,就寂静妙常。为什么叫做寂静?因为诸法本空,是你内心自己在闹啊!妙常,[妙]就是不可思议。[常]就是真常。也就是你的六根,更非他物,你六根里面就有这种功夫,见一切相,心如如不动;闻一切声,心如如不动;嗅一切香、臭,心如如不动。

在眼叫做见性;在耳叫做闻性,鼻就嗅性,等等。六根统统就是同一个本性。

要记住!识心、根性不二性,这个要特别的注意!你千万不要把生灭的识心跟真常的根性打成两段,完了!佛法是不二法门,你认识生灭意识心不可得,那个刹那就是根性,就是转识成智。所以,不能打成两段,意思就是:不能逃离这个现实社会,而求解脱,你要面对现实,才能讲超越。识精就是本性、就是真心,把带了少分的妄的第八意识除掉,就是本体!

【岂不观元明,元清净之语乎?能生诸缘者:以识精即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根据《成唯识论》、《大乘起信论》,叫做染净和合,染的、净的各占一半。那么阿赖耶识从哪来呢?从真如,就是如来藏性一念不觉而生三细,三细就是第八阿赖耶识跟末那识,那个业相、转相、现相这三种微细,那个时候还没有妄现境界。所以,境界为缘长六粗是后来能所,就是见分、相分再演化出来,那么,就是粗糙的境界了,叫做境界为缘长六粗。一念不觉生三细,全部在心里面微细的执着;境界为缘长六粗,就已经在境界上能所不断讨论了。所以,以识精就是第八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叫做染净和合。

[本具精明之体],虽然被染污,但是,也有真知。[由此识体],识体,就是识之体性[即如来藏]。也就是如来藏一念不觉,变成阿赖耶识,这个唯识学里面讲,叫做第一能变;第二能变就是第七意识,第七意识就是我法二执;第三能变就是前六识。识者能变也,这个唯识的定义讲得很清楚,识就是能变,由微细的变到粗糙的执着,而返回不去,跑不回去!

[见分乃转本有智光],本有智光就是真如了,[为能见之见分]。就开始带妄了,[要缘八识本体自证分]。缘就是依靠第八意识本体的自证分,自证分分出见分跟相分,就像蜗牛的二只角,蜗牛的二只角一只是见分,一只是相分,缩回来,都是蜗牛的身体。相分、见分缩回来都是自证分,精神跟物质缩回来,统统是如来藏。

佛陀看的,一切色法,都像X光透视一样的缘起无自性,一切虚空是心所影现出来的。所以,虚空跟色法,其实,都是如来藏性所影现的。但是,众生不一样,把它切割内跟外,因此空晦暗中,结暗境而成四大之色,带起相分。我们这个色身也是结暗境成四大之色。山河大地也是,带起相分,相分就是外境了,把它切割开来,而事实上,我们这个色身的元素,跟宇宙的元素是一样的,本来不可分内、外的,但是,我们因为摄取了少许的宇宙当中的四大为自我,又死执不放,所以,变成切割了,我是我:山河大地是山河大地了。所以,带起相分,为见分所缘之境,见分就是八识见分。

[而本生识海],本生是原来的,而原来的这个心识之大海,叫做识海。而原来的心识的大海,[还是缘不到]。为什么?没有办法反缘,因为从来没有歇。还是缘不到,为什么?他拼命往外,他怎么缘得到呢?你告诉这个众生:世间是假相,谁相信呢?每一个众生都认为这个世间缘起缘灭都是真实的,拼了老命,也是要追求到手啊!所以,从来没有歇即是菩提的道理。就像眼睛一直往外看,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一样;如来藏性一迷了,变成了见相二分,阿赖耶识;如来藏性一念不觉,变成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自体分,又变成了见相二分,精神跟物质彻底的分开,由微细一直延伸,变成粗糙,所以,跑不回去了。而本身识海还是缘不到。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第640集|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
淨法師:什麼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第632集
淨法師:不肯放下是什麼原因-第633集
淨法師:七情五欲都是煩惱、都是枷鎖-第634集
淨法師:虛偽高下是妄心不是真心-第635集
淨法師:一切諸佛世尊為什麼出現在世間-第636集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最基本的,讀經、讀註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我們希望《無量壽經》能念三千遍,三千遍能背誦了,念老的註解至少要看三十遍,這分量很大。 三十遍能幫助你斷疑惑,微細的疑惑都斷掉了,你信心堅定,不會再改變。 世出世法你都能應付得了,你能夠聽一切經,能夠學一切法,不為它干擾。那就是什麼?決定不干擾、不破壞我念佛求生淨土這一門。 看得多,愈多堅定自己的信心,為什麼?你看所有的法門都要很長的時間修學,靠自力,沒有人能幫助你。 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自己只要具足信、願、念佛。易行道,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 漏掉的是什麼?不相信,信心動搖。學什麼我都可以學,信心不動搖,然後你所學的幫助你信心更堅定。 這個就是古人所說的,廣學為的是什麼?為了專攻。 廣學不是說你學一門就想修一門,不可能的事情。學盡無量法門了,還是我這門好,我這門什麼?我肯定有把握做到,我決定能往生。 往生到極樂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之法你全得到了,圓滿證得。 這就是一門即是多門,多門即是一門,歸到這個信願持名;信願持名展開,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無量法門。 你要認識,你不認識就壞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照見一切法門是什麼?《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六祖惠能大師的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就是能生的自性,一切就是所生的萬法。 一切即一,萬法就是自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自性就是萬法。 這樣說大家能不能體會?一是能生,萬法是所生,一切是所生,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就是照見一切法門的智慧。 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一切法門就是自性。 這個法門適合自己的根性、適合自己的程度,你修學就不難。 如果不適合,太難了,那修起來很費力氣,搞了多少年都搞不清楚,這個時候要覺悟,這法門不適合我修。 好像生病吃藥,吃了很久的時間不見效,趕快換個醫生,另外換一種處方。藥要對症了,一服藥就起作用,藥到病除,你病就好了。這是智慧! 我們自己沒有能力選擇法門,佛陀在世的時候,每個人見佛陀,佛陀教給他的法門馬上就見效。 為什麼?佛陀證圓滿的智慧,他能看出眾生根性,無量劫以來你曾經修過哪些法門。 對你過去所修很熟悉的法門傳給你,你就感到很容易,很有效果,道理在此地。 佛陀滅度之後,佛的這些弟子們,菩薩、聲聞、緣覺他們沒有佛那麼圓滿,但是他也有幾分,他也能幫助我們選擇,也選擇得很好。 現在是佛法末法時期,出家這些大眾沒有證阿羅漢果,剛才說了,連初果也沒證得,大乘,初信沒有證得;換句話說,都是凡夫。 凡夫選擇法門沒有把握,自己在摸索。 還好佛祖慈悲,知道我們沒有能力選擇法門,又找不到人幫助我們選擇法門,這個時候怎麼辦? 諸佛如來共同給我們選擇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就是念佛法門,求生淨土的法門,阿彌陀佛的法門。 這一個法門就是一切法門,一切法門能治的病,這個法門全能治。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我們只要抓住這個法門,你肯相信,你一生就成佛,真的,不是假的。你一生決定能證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能達到這個境界。 要多長的時間?一般人念到功夫成片,如果他真的不懷疑,真的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一天念十萬聲,萬緣放下,頂多三年,就成功了。 念佛好,別打妄想了,佛念不好,有妄想夾雜在裡頭。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念佛方法,「不懷疑」,不懷疑是真信、真願,這不懷疑; 「不夾雜」,沒有妄念、沒有妄想,世出世間一切法完全放下,不夾雜;最後「不間斷」。 這念佛的祕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三年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清淨心出來了,經題上的「清淨平等覺」,第一個得到了,這個清淨心就是小乘四果的心,大乘十信菩薩的心,很快成就。 得到這個成就,雖然還有壽命,不要了,求阿彌陀佛來接你往生,佛會來接你往生。 如果還在這個世間,不想往生,為什麼?在這個世間成佛快,比極樂世界快。極樂世界是風平浪靜,一帆風順; 這個地方是大風大浪,大風大浪你能夠通過,所以古德講的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道理在此地。 惡緣太多,障礙太多,你都能夠通過,順利通過,不受干擾,這個功德了不起。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會疏》裡頭說:「佛道正見,名為法眼。」佛道,成佛之道,正知正見,這叫法眼。 無論什麼法門,只要你持之以專、持之以恆,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淨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法眼。由上可見,法眼者,了達眾生種種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應機施與,而度脫之。」 這後頭幾句話是黃念祖老居士說的,「由上可見」這些話下面的話都是念老的話。 了是明瞭,達是通達,眾生種種根器,現在眾生是什麼樣的根器,能接受什麼法。 所以要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法一定要應機,不應機,說了等於沒說,為什麼?他不得受用。 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首先自己要認識自己,自己不能度脫,哪有能度人的道理! 度人一定先度自己,自己學佛得真實受用,說話就踏實,說話就肯定了,為什麼?沒有懷疑。 自己還沒有得度,半信半疑,你怎麼能教別人相信? 這是善知識難求,善知識很難遇到,遇到善知識是緣分。 我的這三個老師大緣分,少一個都不成功,我都不能成就。 方老師介紹我入佛門,我們誤會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從來都不碰它,沒有這個念頭說去碰碰佛教,沒有。 我跟方先生學哲學,老師跟我講一部哲學概論,最後的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從這裡入門的。 老師教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學哲學,「大乘經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這麼介紹給我,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入門跟別人不一樣。​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第640集|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
淨法師:什麼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第632集
淨法師:不肯放下是什麼原因-第633集
淨法師:七情五欲都是煩惱、都是枷鎖-第634集
淨法師:虛偽高下是妄心不是真心-第635集
淨法師:一切諸佛世尊為什麼出現在世間-第636集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最基本的,讀經、讀註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我們希望《無量壽經》能念三千遍,三千遍能背誦了,念老的註解至少要看三十遍,這分量很大。 三十遍能幫助你斷疑惑,微細的疑惑都斷掉了,你信心堅定,不會再改變。 世出世法你都能應付得了,你能夠聽一切經,能夠學一切法,不為它干擾。那就是什麼?決定不干擾、不破壞我念佛求生淨土這一門。 看得多,愈多堅定自己的信心,為什麼?你看所有的法門都要很長的時間修學,靠自力,沒有人能幫助你。 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自己只要具足信、願、念佛。易行道,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 漏掉的是什麼?不相信,信心動搖。學什麼我都可以學,信心不動搖,然後你所學的幫助你信心更堅定。 這個就是古人所說的,廣學為的是什麼?為了專攻。 廣學不是說你學一門就想修一門,不可能的事情。學盡無量法門了,還是我這門好,我這門什麼?我肯定有把握做到,我決定能往生。 往生到極樂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之法你全得到了,圓滿證得。 這就是一門即是多門,多門即是一門,歸到這個信願持名;信願持名展開,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無量法門。 你要認識,你不認識就壞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照見一切法門是什麼?《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六祖惠能大師的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就是能生的自性,一切就是所生的萬法。 一切即一,萬法就是自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自性就是萬法。 這樣說大家能不能體會?一是能生,萬法是所生,一切是所生,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就是照見一切法門的智慧。 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一切法門就是自性。 這個法門適合自己的根性、適合自己的程度,你修學就不難。 如果不適合,太難了,那修起來很費力氣,搞了多少年都搞不清楚,這個時候要覺悟,這法門不適合我修。 好像生病吃藥,吃了很久的時間不見效,趕快換個醫生,另外換一種處方。藥要對症了,一服藥就起作用,藥到病除,你病就好了。這是智慧! 我們自己沒有能力選擇法門,佛陀在世的時候,每個人見佛陀,佛陀教給他的法門馬上就見效。 為什麼?佛陀證圓滿的智慧,他能看出眾生根性,無量劫以來你曾經修過哪些法門。 對你過去所修很熟悉的法門傳給你,你就感到很容易,很有效果,道理在此地。 佛陀滅度之後,佛的這些弟子們,菩薩、聲聞、緣覺他們沒有佛那麼圓滿,但是他也有幾分,他也能幫助我們選擇,也選擇得很好。 現在是佛法末法時期,出家這些大眾沒有證阿羅漢果,剛才說了,連初果也沒證得,大乘,初信沒有證得;換句話說,都是凡夫。 凡夫選擇法門沒有把握,自己在摸索。 還好佛祖慈悲,知道我們沒有能力選擇法門,又找不到人幫助我們選擇法門,這個時候怎麼辦? 諸佛如來共同給我們選擇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就是念佛法門,求生淨土的法門,阿彌陀佛的法門。 這一個法門就是一切法門,一切法門能治的病,這個法門全能治。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我們只要抓住這個法門,你肯相信,你一生就成佛,真的,不是假的。你一生決定能證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能達到這個境界。 要多長的時間?一般人念到功夫成片,如果他真的不懷疑,真的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一天念十萬聲,萬緣放下,頂多三年,就成功了。 念佛好,別打妄想了,佛念不好,有妄想夾雜在裡頭。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念佛方法,「不懷疑」,不懷疑是真信、真願,這不懷疑; 「不夾雜」,沒有妄念、沒有妄想,世出世間一切法完全放下,不夾雜;最後「不間斷」。 這念佛的祕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三年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清淨心出來了,經題上的「清淨平等覺」,第一個得到了,這個清淨心就是小乘四果的心,大乘十信菩薩的心,很快成就。 得到這個成就,雖然還有壽命,不要了,求阿彌陀佛來接你往生,佛會來接你往生。 如果還在這個世間,不想往生,為什麼?在這個世間成佛快,比極樂世界快。極樂世界是風平浪靜,一帆風順; 這個地方是大風大浪,大風大浪你能夠通過,所以古德講的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道理在此地。 惡緣太多,障礙太多,你都能夠通過,順利通過,不受干擾,這個功德了不起。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會疏》裡頭說:「佛道正見,名為法眼。」佛道,成佛之道,正知正見,這叫法眼。 無論什麼法門,只要你持之以專、持之以恆,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淨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法眼。由上可見,法眼者,了達眾生種種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應機施與,而度脫之。」 這後頭幾句話是黃念祖老居士說的,「由上可見」這些話下面的話都是念老的話。 了是明瞭,達是通達,眾生種種根器,現在眾生是什麼樣的根器,能接受什麼法。 所以要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法一定要應機,不應機,說了等於沒說,為什麼?他不得受用。 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首先自己要認識自己,自己不能度脫,哪有能度人的道理! 度人一定先度自己,自己學佛得真實受用,說話就踏實,說話就肯定了,為什麼?沒有懷疑。 自己還沒有得度,半信半疑,你怎麼能教別人相信? 這是善知識難求,善知識很難遇到,遇到善知識是緣分。 我的這三個老師大緣分,少一個都不成功,我都不能成就。 方老師介紹我入佛門,我們誤會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從來都不碰它,沒有這個念頭說去碰碰佛教,沒有。 我跟方先生學哲學,老師跟我講一部哲學概論,最後的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從這裡入門的。 老師教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學哲學,「大乘經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這麼介紹給我,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入門跟別人不一樣。​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名24岁攻击手出自大巴黎青训,在2019年夏天以1300万欧元的身价投奔的将诶按的莱比锡效力,过去的三个赛季里已一共出战131场比赛,收获了42个进球和47次
  • 看的时候没有联想到电影版《永不消逝的电波》更多的是想到了电影《风声》同样是用类型片的视听语言把主旋律题材拍的很好看,而且在表现地下工作者的感情和信仰方面都能撼动
  • 11、情如流水,爱似桃,,以我浮生,渡君一梦。10、可惜时光之里山南水北,可惜你我之间人来人往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苦酒折柳今相离,无风无月也无你。
  • ”肉麻肉麻哈萨克斯坦背叛俄罗斯,与美国眉来眼去,冷眼旁观俄乌冲突至今,早已忘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多次表态尊重乌克兰主权完整,不承认顿巴斯独立,不承认克里米亚公投
  • 然而错误提示不期而至【本账号已经无法在本服务器购买更多房产了】好家伙我只是想帮忙搬个家而已,又不是买新房,把我卡得死死的至于吗?【关于FF14房子抽选】和大家说
  • 由于是散文集,不需要为了故事情节发展一直连贯地读下去,加上季老的文风淳朴恬淡,情浓而不矫作,特别适合在放松的午后倒上一杯热茶,随意翻开一页打发下午的时光。虽然作
  • 遭遇婚姻暴力的美君决意带女儿离家出走,无法回公司任职、憎恶投靠故乡父母,又不愿对丈夫低头……当现实人生遽然崩溃,孤独的她只能将自己禁闭于公寓,一再地唠叨充满断片
  •  广场(原创歌词)风在这里飘荡吹不尽我的忧伤那一次离别竟成了牵魂的白月光广场再怎么宽广也稀释不了心惆怅你说你要去远方没想到那个地方竟是那么远连影子都茫茫我在城市
  • 不同明度的蓝与白,可以构成#水曜日# 与#月曜日# 不会出错的青春活*力感。而灰与赤的搭配,让#火曜日# 的美有些别具一格。
  • (二)限时限行道路:天福街、中心街、仁和街、升平街、吉祥街、金桂街、石桥街南段、庄园街、安惠里街,对以上道路每日9:00-18:00时实施机动车封闭限行,禁止所
  • #国际不打小孩日##儿童文学##读书# 《光明风暴:天船历险记》中,勇敢的探险家布莱茨托姆先生对一对儿出生时就失去母亲的双胞胎儿女,从来没有打骂过,而是用他深沉
  • 直播预告 | 2022年“医学科研设计、写作与投稿”全国巡回讲座第五场--福建医科大学专场科学研究是医疗决策的最佳依据来源,在 #循证医学# 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仅仅靠阅读或听闻,很难真正了解、体验空性,一定要有实际的修行,切实对治烦恼,见地才能日益清晰稳固。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开悟”那样只是增加了知识和傲慢,对自我的执
  • 分析考核指标可以看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持续改善民生有机统一,正是无锡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也折射出这张“高分答卷”很高的“含金量”。位次的“前”与“进”所投射
  • 那么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以下9点,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长寿命:一、饮食很重要饮食当然很重要,西安交大最新的研究发现,在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全因死亡中,饮食不健康占到
  • 只等我,透过岁月,打捞起,满心满眼的情意 …… ……永远不知道,在下一刻,在下一个地方,会有哪一个人,不早、不晚,不远、不近,与你重逢,为你等在那里。历尽沧桑
  • 这p2放现在不给你封个古偶丑男都算不错了,拉踩仪态气质p3哪里有,真就是以前互联网不发达的好日子没人黑,遍地都是神和经典,人老岁数大了不起,他上赶着拉踩骂你审美
  • 没撒葱还是有点腻,以后做这个不能买粗的苦瓜,细的才好p7 (没放味噌没放裙带菜没放豆腐的)茄汁香菇味噌汤~除了原料不齐都很完美了(×)p8 番茄炒蛋翻得太快,蛋
  •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在校或工作(待业)期间表现良好,未受过任何刑事处罚;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 无奈中,我先找了被他挑动的员工谈话,他们表示考核的调整的确给他们带来压力,但将会积极开展工作。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你的工作还没有让别人看到显著成绩,这时不要和你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