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把老藏锁 悠悠高原情】
慢慢洗去锁身上厚厚的油泥,繁复的铁剪银花纹重新现世。浦发银行拉萨分行援藏干部陈治龙脸上笑意满满,“又是个好藏品。”

藏锁,是一种冷门的收藏,但是陈治龙却乐此不疲。“进藏工作五年多,我总共收藏了近300把藏锁,少有人问津的老物件成了我的‘心头好’。”陈治龙说。

2016年进藏前,陈治龙从未见过藏锁。第一次知道藏锁,是2017年春节旅行期间,在书店翻阅一本讲述中国古代器物的书籍时,他偶然在一页上看到了藏锁。当时,陈治龙觉得书上的图片形制精美,和自己工作的地方又有些关联,就把它记在了心里。

没想到,缘分总是来得突然。回到拉萨后不久,他就在八廓街附近冲赛康的集市上与藏锁首次相遇。在一处摊贩前,他看到了主人在贩卖一个黑色的挂件,仔细一端详,正是一把藏锁。陈治龙当即向老板询问价格,买下了这把小小的藏锁。回到家,他把这个沾满了锈迹和油泥的藏锁认真清理出来,黑乎乎的小饰品变得光亮起来,不大的锁面上布满西藏特色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光,和在书籍上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

兴趣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几年间,陈治龙有空便去各种市场逛逛,收藏了许许多多形制各异的藏锁。“和其他地区的铜锁不同,藏锁多为铁制,不少上面有铁剪银(内地称为错银)纹饰。锁的大小不同、打开方式不同,就让这个简单的日常物件有了无穷趣味。”边说着,陈治龙边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藏品:一把长约20厘米的大锁,需要两把钥匙配合才能打开;一把小锁,需要用长条形的钥匙从一个特殊角度插入,再用巧劲儿才能打开;有的藏锁,上面铭刻着铸造的时间和使用场所,可以用于研究那个年代西藏的社会生活……

拿起一个拇指大小的藏锁,这是他的藏品中体积最小的一把,但锁的两面分别是精美复杂的阴刻和阳刻铁剪银纹饰。陈治龙回忆起自己与这把藏锁相遇的过程。最早他是在网络平台上看到一位内蒙古藏家在出售,看到这把锁的精巧尺寸,陈治龙马上就被吸引了,立即向卖家询问。没想到,藏友却告诉他,“锁已出售,图片仅供观赏。”

陈治龙感到有些失落,感慨自己和这把锁“失之交臂”。但是没过几天,在另一个朋友处,他又一次看到这把挂念的藏锁,原来正是这个朋友知道陈治龙的收藏兴趣,为他抢先买下了这把藏锁。

“网上和线下的朋友圈在这一刻产生了交集,让我觉得世界充满巧合。”陈治龙感慨。

这些藏品背后,不仅是陈治龙,更是有很多中国古锁具收藏家,通过共同的爱好到了一起,互相交流、探讨、研究。开始收藏藏锁后,陈治龙结识了很多朋友。在一个中国古锁文化推广群里,陈治龙遇到很多天南海北的锁具爱好者。大家在收到一个心仪的锁具,或者是遇到关于锁具收藏的问题后,常在群里留言提问,相互交流锁具收藏的心得体会与困惑疑问。如果群友有相关的知识,都会在群里积极回复。

藏锁,是这个群里的小众藏品。每当陈治龙把自己的珍藏发到群里,大家都会连连赞叹。藏锁源自祖国内地的传统广锁,又结合了西藏地域的特点有了不同的发展,锁身上錾刻的花纹热烈奔放,锁梁部分又特别短,和藏式家具的锁攀(家具上挂锁的部件)相适应,钥匙的形制实用又具有艺术感,很多内地锁具藏家都对藏锁感到很稀奇。“藏锁是一个能把民族的审美融入其中的日用品种类,藏锁不少工艺和其他地方的锁具有相通之处,中华民族器物工艺的交流交往交融,在藏锁中就有所体现。”陈治龙说。

一些商家也看中了锁具及其配套钥匙的文创开发价值。在西藏经营着一家文创公司的方堃对陈治龙收藏的铁锁很有兴趣:“锁在中华文化中有看守财富的内涵,以藏锁和钥匙为原型做一些藏地文创饰品,一定会有不少人喜欢。”

这并非空穴来风。陈治龙记得,自己有一次看中了一把锁,但是锁具的钥匙却不见了。经询问,原来是一名外地游客在购物时,专门购买了藏锁的钥匙用作挂件,却没有把锁具带走。“这说明,很多人对锁和钥匙这类事物都有感情。”陈治龙说。

这些年玩收藏,陈治龙最大的遗憾,就是关于藏锁的文字记录几乎是空白,让他感觉“藏锁收藏是一个人在奋斗”。“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们也希望更多人进入藏锁收藏的行列,能帮助藏锁作为一种器物,找到其所处特定历史背景和时空价值。我愿意把我的藏品拿出来与更多研究者分享,我们共同发现藏锁蕴藏的文化意义。”陈治龙说,“专家说,铁匠在西藏历史上地位很低,所以铁锁没有太多文字记录。我收藏的铁锁,如果有机会让这些无名者在历史记载中留下痕迹,那就是对这些工匠作品最大的肯定。”

“未来我会把这些锁具都捐赠给博物馆。”陈治龙介绍,“让更多人看到西藏的传统工艺,让后人重视并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中发掘文化遗产的价值,这是我作为援藏工作者的心愿。”
#这就是中国风##出道吧新星#

百把老藏锁 悠悠高原情#格桑花开新西藏#

慢慢洗去锁身上厚厚的油泥,繁复的铁剪银花纹重新现世。浦发银行拉萨分行援藏干部陈治龙脸上笑意满满,“又是个好藏品。”

藏锁,是一种冷门的收藏,但是陈治龙却乐此不疲。“进藏工作五年多,我总共收藏了近300把藏锁,少有人问津的老物件成了我的‘心头好’。”陈治龙说。

2016年进藏前,陈治龙从未见过藏锁。第一次知道藏锁,是2017年春节旅行期间,在书店翻阅一本讲述中国古代器物的书籍时,他偶然在一页上看到了藏锁。当时,陈治龙觉得书上的图片形制精美,和自己工作的地方又有些关联,就把它记在了心里。

没想到,缘分总是来得突然。回到拉萨后不久,他就在八廓街附近冲赛康的集市上与藏锁首次相遇。在一处摊贩前,他看到了主人在贩卖一个黑色的挂件,仔细一端详,正是一把藏锁。陈治龙当即向老板询问价格,买下了这把小小的藏锁。回到家,他把这个沾满了锈迹和油泥的藏锁认真清理出来,黑乎乎的小饰品变得光亮起来,不大的锁面上布满西藏特色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光,和在书籍上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



兴趣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几年间,陈治龙有空便去各种市场逛逛,收藏了许许多多形制各异的藏锁。“和其他地区的铜锁不同,藏锁多为铁制,不少上面有铁剪银(内地称为错银)纹饰。锁的大小不同、打开方式不同,就让这个简单的日常物件有了无穷趣味。”边说着,陈治龙边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藏品:一把长约20厘米的大锁,需要两把钥匙配合才能打开;一把小锁,需要用长条形的钥匙从一个特殊角度插入,再用巧劲儿才能打开;有的藏锁,上面铭刻着铸造的时间和使用场所,可以用于研究那个年代西藏的社会生活……

拿起一个拇指大小的藏锁,这是他的藏品中体积最小的一把,但锁的两面分别是精美复杂的阴刻和阳刻铁剪银纹饰。陈治龙回忆起自己与这把藏锁相遇的过程。最早他是在网络平台上看到一位内蒙古藏家在出售,看到这把锁的精巧尺寸,陈治龙马上就被吸引了,立即向卖家询问。没想到,藏友却告诉他,“锁已出售,图片仅供观赏。”

陈治龙感到有些失落,感慨自己和这把锁“失之交臂”。但是没过几天,在另一个朋友处,他又一次看到这把挂念的藏锁,原来正是这个朋友知道陈治龙的收藏兴趣,为他抢先买下了这把藏锁。



“网上和线下的朋友圈在这一刻产生了交集,让我觉得世界充满巧合。”陈治龙感慨。

这些藏品背后,不仅是陈治龙,更是有很多中国古锁具收藏家,通过共同的爱好到了一起,互相交流、探讨、研究。开始收藏藏锁后,陈治龙结识了很多朋友。在一个中国古锁文化推广群里,陈治龙遇到很多天南海北的锁具爱好者。大家在收到一个心仪的锁具,或者是遇到关于锁具收藏的问题后,常在群里留言提问,相互交流锁具收藏的心得体会与困惑疑问。如果群友有相关的知识,都会在群里积极回复。

藏锁,是这个群里的小众藏品。每当陈治龙把自己的珍藏发到群里,大家都会连连赞叹。藏锁源自祖国内地的传统广锁,又结合了西藏地域的特点有了不同的发展,锁身上錾刻的花纹热烈奔放,锁梁部分又特别短,和藏式家具的锁攀(家具上挂锁的部件)相适应,钥匙的形制实用又具有艺术感,很多内地锁具藏家都对藏锁感到很稀奇。“藏锁是一个能把民族的审美融入其中的日用品种类,藏锁不少工艺和其他地方的锁具有相通之处,中华民族器物工艺的交流交往交融,在藏锁中就有所体现。”陈治龙说。

一些商家也看中了锁具及其配套钥匙的文创开发价值。在西藏经营着一家文创公司的方堃对陈治龙收藏的铁锁很有兴趣:“锁在中华文化中有看守财富的内涵,以藏锁和钥匙为原型做一些藏地文创饰品,一定会有不少人喜欢。”



这并非空穴来风。陈治龙记得,自己有一次看中了一把锁,但是锁具的钥匙却不见了。经询问,原来是一名外地游客在购物时,专门购买了藏锁的钥匙用作挂件,却没有把锁具带走。“这说明,很多人对锁和钥匙这类事物都有感情。”陈治龙说。

这些年玩收藏,陈治龙最大的遗憾,就是关于藏锁的文字记录几乎是空白,让他感觉“藏锁收藏是一个人在奋斗”。“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们也希望更多人进入藏锁收藏的行列,能帮助藏锁作为一种器物,找到其所处特定历史背景和时空价值。我愿意把我的藏品拿出来与更多研究者分享,我们共同发现藏锁蕴藏的文化意义。”陈治龙说,“专家说,铁匠在西藏历史上地位很低,所以铁锁没有太多文字记录。我收藏的铁锁,如果有机会让这些无名者在历史记载中留下痕迹,那就是对这些工匠作品最大的肯定。”

“未来我会把这些锁具都捐赠给博物馆。”陈治龙介绍,“让更多人看到西藏的传统工艺,让后人重视并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中发掘文化遗产的价值,这是我作为援藏工作者的心愿。”

#三联美食# 在淮海中路一间洒满阳光的厨房里,赵荣华热起锅子来。案板上的五花肉已经收拾停当。“我爸爸做菜是‘老三篇’,上海传统家常菜,最拿手的就是红烧肉,所以我骨子里面相信上海味道就是红烧肉,两个月必须吃一回解馋。”但赵荣华烧起菜来,已经和父辈大不相同。

他用平底锅爆香青葱和姜片,将五花肉煎到微黄。“猪油煸过以后特别香,而且高温可以封住肉里面的水分,肉质不容易老。但也不能煸太长时间,猪皮会硬。”他往锅里倒红酒——而非上海人家常用的料酒或是黄酒。“我们的红烧肉做得好,就和法国的鹅肝一样,软糯丰腴。

法国人用酸甜果味的东西来搭配鹅肝,找那个味道的平衡点。我做红烧肉也是这样。红酒有果香、有酸度,能够综合红烧肉里的甜味和油腻。”酱油、冰糖下锅,肉在锅里小火焖了三刻钟,眼见汤汁快要收干,赵荣华淋了些日本料理常用的味噌下去:“现在真正好的黄豆酱油很难找了。红烧肉酱香味要浓,味噌正好可以用来提味。”这一份肉,裹着亮晶晶的酱汁,甜得恰到好处,果然如他所说:“配一碗白米饭,一口闷,下饭菜,下得嚇死人。”

一道小时候“外婆常做”的面拖小黄鱼同样被赵荣华弄出了花样。他用全麦面粉和生粉混合做面浆,再向面浆里淋少许油——这是日本天妇罗的做法。锅里油温七成,他提溜着收拾好的小黄鱼,裹上面浆,在油锅里转一圈,用筷子蘸点面浆洒在正在烹炸的鱼上。这也是天妇罗的技巧,使外壳更加蓬松酥脆。

鱼出锅,赵荣华拿出浓稠的黑醋汁,在盘子里勾出线条。“七分意大利黑醋加三分冰糖,小火慢慢熬成,”他解释说,“混搭小黄鱼,味道会更丰富。前几天意大利米其林三星厨师西莫·博图拉(Massimo Bottura)来上海,我吃了他做的菜,其中用到了他珍藏40年的黑醋汁,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灵感。”

不惑之年的赵荣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对上海味道的改造与这座城市的变迁同步。从前,赵荣华家就住在现在上海新天地所在的位置,太平桥。

他记得小时候,家里出门的几条街上遍布小吃摊。一家叫“春园”的铺子有鲜美的小馄饨和黄芽菜肉丝春卷。那时候流行“小笼馒头”,“外面是发酵过的面皮,里面裹肉馅”。他爱吃大汤团,猪油芝麻的馅子,也爱“四大金刚”,呛饼、油墩子、粢饭团和粢饭糕。当然少不了生煎,“下面的底薄而脆,上面的皮薄而有弹性,肉馅结实,大口咬下去都是汤水,一不小心就会溅得一塌糊涂”。

普通人家的孩子并没有太多机会上餐馆,婚宴就是盛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场景,在一家饭店二楼,台子上有条很大很漂亮的松鼠鳜鱼。一桌菜好不好,就看一道松鼠鳜鱼。小孩子等着鱼上来,吃完可以下桌玩了。”

1996年,上海开始改造太平桥地区52公顷的旧城。也就是这一年,已经学了4年厨师,做惯了上海菜、广东菜的赵荣华赶上最时髦的一阵风,成了西餐厨师。那以后,意大利菜、日本菜、东南亚菜、美式餐饮他都上过手。他在外滩三号的一家西餐厅做热房主管。一天,一个美国女记者穿着厨师服到厨房里来采访,他负责向她介绍厨房的运作方式。临走时,她问他:什么时候可以一起吃顿饭?

认识赵荣华时,莫云刚刚开始在中国的美食记者生涯。她本就出生在一个跨文化背景的家庭。母亲是上海人,8岁离开上海去西班牙,随后到美国定居。

赵荣华描述岳父母家的厨房:“你能想到的世界各地的任何调味品,都能在那里找到。单单是芥末就有十几种之多。”在莫云记忆里,母亲“从来不会做两道一模一样的菜”。赵荣华赞叹岳母对食材充满想象:“比方做豆腐,她会放奶酪进去,让人意想不到,但是非常好吃。”

爱情在厨房破土,被美食滋养成长。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在上海相遇,一拍即合。

赵荣华在外滩三号工作的时候,每天都要忙碌12个小时以上,但无论多晚回到家里,他都要给莫云做一道菜。莫云对他的手艺充满了赞叹。这让赵荣华大为惊讶:“从前我没有觉得厨师是个什么高尚的职业。我也给我以前的女朋友做吃的,她并不会赞美,甚至在向其他人介绍我的时候会羞于说我的工作。在莫云这里,我第一次感到这门手艺是值得尊重的。”

同样,赵荣华的经验和人脉为初入美食报道的莫云打开了厨房秘密的大门。相处的前10年,两人一起去上海各种餐馆试菜。“每天都去新的餐厅,认识新的厨师。”从5000元一位的分子料理餐厅到广园路菜场对面的灌汤包和辣肉面:“骑着一辆电动摩托车,两个人每天到处跑。”

莫云也爱上海味道,熏鱼、酒香草头、腌笃鲜,胃口好的时候,丈夫的红烧肉她能吃掉一整盘。但赵荣华家的餐桌,从来不会连续两天出现一种风味,那是一桌世界美食的流水席。1年前,赵荣华开了一家潮汕火锅店,那个时候上海吃四川火锅的风头刚过。没想到,一年来,沪上的各个档次的潮汕火锅“开了不下1000家”。生意之好令赵荣华大为意外,第二家分店已经开张。

今天的上海好像赵家的餐桌,在灯红酒绿的林立餐馆中,本帮菜反主为客,成了边缘角色。这倒并不奇怪。曹聚仁在《上海春秋》里回忆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本来,天下美食佳味,集中在扬州,到了近百年间,才转到上海来。上海本地,并没有什么特色的菜味,可是,这个吃老虎奶长大的城市,她就吸取全国的精华,加上了海外奇珍,成为吃的总汇。”

听说我要寻找本帮菜,赵荣华带我去拜访了他的两位朋友。身材瘦削的孙伟轩原本是一位足球运动员,90年代初,他从市级队伍退下来,被安排进宾馆学厨4年,在一些本帮菜餐馆陆续烧了8年菜。他2010年创业做本帮菜馆“弄堂筵”。

2012年店面扩大时,他相中了武夷路附近一处小楼。把店面转手给他的上一位餐馆老板说,这里19世纪中叶的时候就有一家小酒馆,叫“悦宴九馆”。这个故事打动了他。小楼位置僻静,做的是回头客生意。他的顾客绝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上海本地人,拖家带口的来吃家宴。

本帮菜馆大不易,孙伟轩觉得自己是讲情怀的。“上海各类餐饮输入非常多,论本帮菜,好餐馆两只手的指头就数得过来。消费人群年轻化,年轻人讲新鲜口味,喜欢外来的味道。从经营说,火锅是可以标准化的,本帮菜不能。

比如红烧,糖和黄豆酱油的比例怎么放,什么时候放,调料和火候的把控都是需要有功夫的。没有10年厨龄,烧出来的菜完全不能看。有些菜系的馆子可以开得大,可以有中央厨房,完成一道菜的前四个步骤,但本帮菜最多只能完成前两个步骤,只能进行原料粗加工。原料、人员,成本就都上去了。”

弄堂筵打“怀旧”牌,孙伟轩觉得,许多本帮菜馆为了迎合客人,已经将菜品的口味改得离谱了。他的初衷是做“不改良的本帮菜”。但事实上,“改良”似乎不可避免。

传统上,本帮菜用青鱼做熏鱼,但孙伟轩用三两到三两半的小鲳鱼,“肉质好、刺少、鱼身扁,容易入味”。鲳鱼块经过两次油炸:第一次定型,第二次炸酥。出锅的鱼块浸入孙伟轩留了十几年的“老卤”里。他嫌白糖腻,在老卤里放的是麦芽糖和冰糖。做松鼠鳜鱼,他借用了粤菜的糖醋汁,除了茄汁和冰片糖,还加了西餐常用的OK汁和微有辣味的喼汁。

一道油酱毛蟹,蟹下油锅前需要裹淀粉。他试验了许多回,选了一种荷兰土豆粉,“用量小,挂壁裹料作用好,蟹黄蟹膏不会流失”。不过他不会在这道菜里加更多新鲜调味料。毛蟹和年糕炸过之后下锅红烧,只放酱油、糖和水。“高汤都不用。毛蟹本来已经很鲜,放别的东西就抢味了。”孙伟轩最得意的改良,是把梅干菜和上海酱鸭一起烧。梅干菜吸满了浓厚丰润的酱汁,以上海人的标准看,“下饭最好”。

孙伟轩开的是平价餐厅,赵荣华的另一位朋友方元走的是高端路线。“福1088”餐厅在沪上的名头很响。镇宁路上,三栋奶黄色水泥拉毛墙的西班牙风格老宅子并排在一起。门口没有招牌。镇宁路一带是旧上海的富人区。这三栋老宅中的一栋原本是方家的祖宅。

方元的曾祖父方旭东任过张作霖的财政部长,后来专攻铁路地产等实业,攒足钱后来上海定居,买下这宅子。解放后,老洋房里搬进“72家房客”,方家也一直住在这里。20多年前,住户陆续搬离,方家重新收回房子,方元的母亲就着地方开了一家“福园”餐厅。餐厅的招牌菜是一道用硝、盐、酒等腌制的硝蹄。2006年,方家把相邻的两栋宅子也并进来——他们原本属于李鸿章的小儿子和上海阜新面粉厂老板孙多森。

走进今天的“福1088”餐厅和走进“摩登时代”老上海大户人家的宅邸没有多少区别。在一间用于招待VIP客人的房间里,一块“生福轩”的匾额挂在墙上,是书法家谭泽闿民国二十四年(1935)所题。拼花的瓷砖地板在灯光下显出油亮的包浆釉色,一只中西合璧的红木橱柜和一张梳妆台分立在房间的两头。它们都是上世纪20年代的老家具。梳妆台两侧各有一把30年代的单人皮沙发。瓷砖、吊灯、家具都是方元一家从古董商手里收来的。

“专门请人看过,确定是老上海的东西,”方元说,“并不是因为开店才这么做。有这个情结。房间风格的复原依据我爸爸妈妈小时候对宅子的记忆。这是自己的家,所以一切都做得特别细心。”他让我留意一人高的深棕色木质护墙板,房间里那些可能扎眼的电灯开关都小心地藏在了里面。

悉心打造的旧上海迷梦自然需要称得起的菜式。方元推荐一道金黄浓艳的金必多浓汤——20年代起风靡上海滩的海派西餐富贵菜。一条一尺半长的鲥鱼气势磅礴地端上桌来。鱼身上码了火腿片和醪糟,清蒸出一汪鹅黄清透的汤。火腿的咸香和醪糟的清甜衬着鱼鲜。鲥鱼没有去鳞——上海人的讲究,“鲥鱼吃鳞不吃肉”,“鳞片连接的地方有胶质,最美”。

贵价餐厅会在普通食材的菜肴上格外讲究些功夫。酒香豌豆尖,只取豌豆尖最嫩的那一截,确保口感无渣。九块红烧肉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为取到最漂亮的五花,“一大块肚方,修掉一半”。

赵荣华最爱一道清炒豌豆:“小时候吃豌豆,我爸会先打招呼:‘给你炒个豌豆,时令货!’”方元的豌豆自然不同于家常货色。“豌豆太老的发干,太嫩的里面是一包水,我们只取恰到好处的那些。40斤云南豌豆,只能挑出10斤豆子。”小豌豆油亮亮、绿莹莹,小玉籽一般盛在瓷调羹里,放进嘴里,像鱼子酱一般崩裂开来,满口清甜。

“福1088”虽然走老上海的步调,但菜肴已经不完全局限于上海菜了。方元一方面觉得,传统本帮菜做不出太多花头,没有新鲜味道客人不会买账。另一方面他也曾试图去上海周边郊县发掘一些“老味道”,但又嫌加工方法“太原始”,“农家菜,上不得台面”。

毫无疑问,本帮味道在变。就像他小时候记忆里的那些东西:“从前的馄饨皮是碱水皮,发黄的”;现在最红的生煎“吃上去就是和小时候的完全不同。难吃谈不上,就是不对劲”。方元的坚持,是在厨房里无论如何要有土生土长的上海厨师:“真正的上海厨师长已经很少了。本帮菜的厨师算到现在已经有第五代。”

他提到84岁的本帮菜泰斗李伯荣:“李伯荣算第二代,他吃过第一代本帮菜大师的菜。他的徒弟又以他为蓝本,然后是第四代、第五代。”真正的本帮传统味道是什么?那好像已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遥远想象了。“据说,李伯荣黄金时代的手艺真的是非常好。”方元喝一口茶,幽幽地说。

《在上海,什么才是真正的“本帮滋味”?》作者 / 徐菁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氪君领读#1、健身镜集中发售的一年后2、当照「镜子」健身,可以被低成本替代3、无法被替代的是好内容详情请阅读:本文来自 “精练GymSquare”作者:晟杰这
  • 麻溜爬起来上了个厕所以后 思考了一下“妈咪我请个两小时假 7点45再起来吧”我妈:“?”然后说了句:“你现在起来不是来得及回去吗”我:“不去了 再睡会儿”我妈当
  • 【零售两条走起[酷]】一直觉得妞妞男人特别好,其实也见过她男人本人啦,特别努力特别上进的一个大男人[good]今天才知道原来和琴琴对话的是一直是老婆大人呀[污]
  • #夏云轻#2020/4/29曾有人告诉我要敢于去追梦,可是四处碰壁后的心智不坚定就被判定为“不坚强”所以就算说出“再美好的梦也终究会败给现实”这样的话,换来的也
  • 这就是我的烟台,我的大学呀,那年离开时,真的没有一丝留念,只是想赶快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也就让今天的我依然没有一段幻想中情比金坚的友谊,与辩论队的岗各位我知
  • 19.世界的运行规则就是:你变优秀了,其他的事情才会跟着好起来。人间清醒的文案1.“但是”之前的话都是毫无意义的。
  • 真的好喜欢《下一站,幸福》慕橙的忍隐,光晞的果敢,对于慕橙和光晞来说在这个不幸的世界里彼此成为了对方生命里的一道光,慕橙为了让光晞活着离开他宁愿成他生命里的过客
  • 我把所有的温柔和可爱都设置成了仅你可见你是世间最可爱的小星星,我爱了整个宇宙只为和你碰头我暗暗期盼自己赶快变得坚强起来、不卑不亢,好再面对这类无聊事情的时候能淡
  • 而最巧思的是这件小辣椒上,还爬有只小蟋蟀,《诗经》:“蟋蟀在堂,岁聿其逝”感叹时光流逝匆匆,也提醒我们好运向上时,多珍惜身边人事,时无重至,华不载阳。#玉器[超
  • 今天按摩师叫我去帮我处理了下脖子 热敷了下 稍微推了推 她还给我看她手上的茧 说对我很用心[允悲]我说难道这是按我出的吗 她意思是因为给我按的很深沉[笑cry]
  • 功课(感谢 博主)图片来自博主(见水印)侵删你要写夏,就不能只写夏要写凉风,要写荷花,写人间难得的长日与孤霞要写柳荫树下野径斜,溪涧鸣蛙写风光难画,写松窗潇洒写
  • 周三的19时03分,是落日余晖,从西北方而来,给卷云染上路灯同样的颜色。周五的09时29分,是清晨的风,吹拂迎接周末的脸庞,层云也随之舒展。
  • 虽然拥有过的东西会失去,得到过的友谊会离开,想追求的感情还那么遥远,但是,我懂,我懂我身边的一切事与物,我会珍惜。生活并不完美,我依然快乐。
  • 3月27日晚间收到新一轮核酸筛查的封控安排后,华东空管局空管中心在充分考虑管制人员资源配比的情况下,从集中运行换岗休息的管制员中,迅速挑选出一支应急管制队伍支援
  • 【谭八爷代理资格】试吃喜欢并愿意分享给朋友即可成为代理[耶]做代理以后无非下面三种情况1⃣ 不卖货,自家吃实惠又健康!做生意,谁不是从小本买卖做起[笑而不语]永
  • 而书中人物更是鲜活,无论是投机的胡商苏谅、肩负重担的荔枝园主人阿僮、亦或是一辈子是奴隶只被人当了一次朋友就拿命来报的林邑奴、看透官场规则的韩承等等,都仿佛活过来
  •   信为道源功德母,所以要信佛、信法、信僧,但是信仰三宝无非是要人去恶防非,也就是“戒”啊,有恶即止,并且要好好预防,不去造恶;这就是持“戒”呀!此外要信戒,僧
  • 公司在研发上,相较20年,也都投入了超44%的研发投入;我看了一下,公司的供应商中,第一大供应商占据了20%以上,应该是博士伦,欧普也在积极研发新的自研镜片,以
  • ​​​夜里梦见了在学校里,有座桥,下了大雨,所有人都要从桥上过,我跟着他们,可是,到了桥边的时候,抬眼望去都是浑浊翻滚的洪水,一望无际,就特别不能克服心理的恐
  • 【#亚马逊推出无需收银员新技术#,以此帮助品牌和广告商提高销量】据新浪科技消息,据报道,亚马逊发明了一种无需收银员的技术,可以加快人们去杂货店或便利店的速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