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了我20了,好像陈奕迅的十年都是十五年前的事了,祖国母亲七十华诞,而她一百岁那年,我五十。时间真可怕,写下这段文字我怕时间太快我把什么忘下。
前两天翻这一年的相册图片,突然觉得人是会变的,前半年还在用b612后半年就开始用轻颜了。有时候也感叹怎么这一年就过去了,明明我还在穿着小裙子四处溜达,现在怎么就穿着厚厚的准备过冬了。
这一年也有好多遗憾,比如没去成上海,六级也没过还没去上沈阳,写下的2019愿望好像还差一些没完成,没做到每天背单词,每天读一本书。但好像也蛮丰富的,去了好多趟自己喜欢的城市,买了好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依然是那个喜欢自己看电影,自己逛街,自己吃火锅,自己看海,自己做一切的小女孩。
其实挺感谢的,就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在最无助的时候总有人帮忙,在特别暴躁的时候总有人倾听,有特别特别多我要感谢的人,却又不知道无从感谢。我特别想把时光永远停在这里,这里有我最美好的青春,有我最爱的人,还有特别多爱我的人……可我知道时光只能往前走。
小时候许的愿望好像现在也没几个实现的,但至少我在我梦想的轨迹,在学我最喜欢的专业,在我最喜欢的国家,做着特别多我喜欢的事,这不就够了。虽然我知道今年的愿望可能也不太会实现,但是我也要默默许愿,希望…(嘘……生日蛋糕蜡烛燃起的时候我在许,不然就不灵了)
特别喜欢的八个字送给自己:平安喜乐,顺遂无忧
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做到这八个字就没有遗憾了。愿这漫长渺小人生,不负我每个光辉时分……

交谈中,如果有一个是“自以为自己可明白了”的,那么哪怕另一个是“懂得啥是真明白且确实能明白”的,也可能会在俩人遇到“问题”时,在表面,“一时”,起“争执”。

起因,有人会说是由于双方各有误解,但俺想说,也不尽然。

在我看,“自以为明白的人”对“真能明白”的人是有误解的,因为他对他自己都是“自以为是的偏颇见解”,又怎能对他人有真正的了解呢。

而“真能明白”的人对其并不是“误解”,而只是“一时没弄明白”的不了解而已,所以也懂得提问。这首先在心理上就是有区别的,在行为状态中也自然不同,在彼此表面有了“矛盾”时,由于这个根本心态性质的不同,做法和收获也是各不相同。

这两类人在一起,如果遇到了问题,那么提问的人大多数都是“真能明白”的人,被提问的大多数都是“自以为明白”的人。而如果“问题”结果造成了“矛盾”,那就“一定”是“真能明白”的人是提问者,不然,很难引起矛盾与争执。

因为,“自以为明白”的人,是不会直接给出对方想要的答案的。因为他更多的心念放在了“我已经很明白了”,而并没有看见问题本身~去解答问题本身。他只会不停的想阐述自我所知,或动不动就埋怨对方没懂自己说的~没听明白自己说的~打断了他说话等等,而没空去看对方为什么打断你,为什么你会只觉得是对方没懂你说的,没心思去看自己是不是也没懂对方说的……总之,只是满心的认为“我懂你问的问题,是你没明白我说的”,没错啊,对方要是懂,谁还问你啊……可你并不能全心全意的解答问题,而会盲目的陷在“你不如我懂,没明白我”之上纠缠,不能直指问题本身让对方听明白。

而“真能明白的人”提了问,只是针对不明白的问题本身提个问,听了你说的,结果还是不够明白,也会追个问,或者因为你说的,又想到了其他问题,也会继续询问。而在“自以为明白”的人眼里,这种“追问”却会成为“不虚心~啥也不懂的争辩”,成为认定对方“不懂自己说啥”的理由……“能明白的人” 确实 “不能”懂这种“过于”自以为是的人在说啥,“自以为明白的人”也压根儿就没说明白什么,或者,说了太多跟答案无关的东西,盖过了原本简单的答案。

如果“真能明白的人”在这个看似争辩的过程中看见了对方与自己不停掰扯埋怨的“真实目的”,“明了”了其行为的真相,比如更多的是在给他自己辩驳使其自我感觉能更良好,并不是什么为你“好”,也不是在解答你的问题,便不会再与其多言。

有人会说,“啥都能明白”了还会有啥“问题”?当然会有。只是每次遇到问题“有能力”整明白,哪怕此刻整不明白,也“有能力”容下这个“不明白”,也自然能真正容下别人的不明白或指点或容纳,不会觉得自己啥都比别人懂,别人都是毛病……

自以为明白的人,会认为自己在某种领域中不再会遇见难倒自己的问题了,或者遇到啥样的问题都自认为自己可以整明白,不需要别人指明了,可那并不叫自信,更没有真正的自知,且常常会钻牛角尖自相矛盾的纠结其中没完没了,还会把别人也搞糊涂,表达不清自己认为自己明白的事儿……盲目自负……

我们明白的只能是自己“已经”明白的那些,如果就此“自满”,那确实不会再“有问题”,可那让你自满的感觉只是“假象”,那自我感觉太良好的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只是身在其中的人自己不知道罢了……

“确实能明白”的人,并不会成为造成矛盾争执的起因,但也不等于就没有疑问不会再有话,只是看说什么,怎么说。比如,有疑问,问了,对方若答了,自己清楚了,就得了,还不清楚,会继续问,或换个方式问,如果知道自己暂时不能搞清楚的,或者知道对方说不清楚,也能就此算了。不会纠结其中追究责任,最后把彼此都绕晕……

可是,“自以为明白”的人不会这样,他们一开始就已经把“能明白的人”变成了他们眼中的“不可能明白”之人,甚至在一番自我掰扯之后成为他们“说不明白”的“罪魁祸首”,甚至把对方也拉下水,跟他解释自己没有,也白费,自以为明白的人是很难承认他们自己有错误的……

因为“自以为明白”的人,首先已经“认定”了他人不如他自己明白,这自然会让他“总觉得”是“对方”没能明白自己说的,还“总觉得”是因为自己“还没说明白”所以对方没懂,甚至可能已经回答了对方问的问题,对方已经说懂了,他也还会高高在上的继续想“不,他肯定没听懂,因为我还没说完我知道的全部,我还得跟他说说,别让他以为自己好像就全懂了”之类的想法,总之看起来各种不放心,实则跟对方问的问题本身毫无关系,还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对方知道的太肤浅。可那只是你自己“自以为是”带来的瞎操心,自以为自己知道的“更多”,可这与对方有何关系呢……别人并不需要,你给那么多,到底这是谁需要的呢……

真明白的人,即便遇到自己一时说不清的事儿,也不会过于担心别人听不听得懂。如果别人不想听了,也能不再说,自己琢磨去。如果觉得自己说完了且说的很清楚了,也看清了对方“立场”(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了,就不会再纠结对方懂没懂自己~懂多少肤不肤浅的什么,然后给人讲没完……为什么自以为明白的人总会跟人讲没完,因为他一直觉得对方不如自己懂……为什么真明白的人会有完,因为他清楚,大家彼此彼此,无论懂不懂,懂多少,都是各自自己的理解,是各自自己的过程,他们清楚无论怎样都跟自己有关也没关,更清楚面对问题时,只针对此刻能看到的,来解答问题就好,不会多想,不会自我意淫,能“适对方的时,适彼此的度”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能适可而止。不会留一手,不会“提前”预测对方能明白多少,然后说多少,而是在交流中观察对方的接受程度和反馈,讲述自己所知所想。这才是交流,而不是仅仅一问一答,按过去的经验来判定眼前的人,再作答。

“自以为明白”的人,是不会听进别人说的任何话的,真的不懂倾听,更别提倾诉,说出来的也更多的是替自己找理和贴金的话,只会一个劲儿的说他自己认为对方“不懂”的,这让对方怎么“懂”呢……最终目的也并不是什么谁懂,而更多是在寻求那被认同后的胜利感,填补自己缺失的成就感与虚荣心……

可这就“有可能”造成你与人交谈中让对方搞不清你在说啥的局面,就可能会“一时”造成彼此的纠缠,这期间也没有真正的互动与交流……原本“有能力明白”的人会“一时”搞不清“自以为明白”的人那些无关问题本身的话是啥目的,啥原因,就会追问。而“自以为明白”的人,自己原本就并不知道自己说那些话的真实目的是啥样的,又怎能让彼此都明白什么呢……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无法产生共鸣的对话,其中必然是道不同着的,两个人的“目的”就不一样,说不到一起去,只能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吵。一个说话的“目的”是“我明白,你不懂,我得给你说懂”或“我比你明白多了”,一个说话的“目的”是“我有不明白的地方,恰巧你明白,我问出来只是想知道我问的问题的答案而已”。我已经知道在这个问题上你比我明白了,所以才会问你,而不是问别人,可你说了那么多别的,岂不是废话……这得多不自知,多不自信,多信不过别人对你的了解与认知啊……

所以遇到问题,既要懂得询问他人,倾听问题与答案,更得懂得独立思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别人的能力……

让一个自以为明白的人来做主导,结果很简单,就是各种麻烦波折纠结争执……最终两败俱伤,一团浆糊,他还得挺委屈无奈,而别人要么再无话可说,要么再也不会与其有瓜葛……自以为明白的人,心底从没有爱……也让人无法爱……

俺很感恩俺自己,能真正的“自说自话”,有问题也能“自问自答”的写下来……写的过程自己理清了,明白了,别人看了,无论说什么,我都不会跟人再掰扯,因为俺深知,自己知道的再多也只是自认为,除非有人说的又勾起我的思考,那我也会摘下来跟自己掰扯,对方爱回不回,爱说啥说啥,爱咋想咋想,爱怎么认为我就怎么认为,我看,也只看自己在乎的点,不跟其掰扯别的……因为我深知,跟谁掰扯,都是“自己”的事儿……

曾经因此说了很多废话,至此,此事可以撂笔了,再不会给“自以为明白”的人机会来“主导”俺~跟俺胡搅蛮缠的掰扯任何并不需要掰扯的事儿……也会尽自我觉知之最大能力让自己不去成为那样的人……

最后借老克的一段话,结束这个冥想过程吧[握手][心]……

哈喽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会不定时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看到喜欢的故事、希望大家会喜欢

总有人能看到你隐藏起来的悲伤
我微信里有一个特殊的好友,她发给我的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2019年5月,是一个小女孩在大笑着的表情包。可遗憾的是,她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100多天了,我再也收不到她的消息。
我和她在不同的部门上班,接触不多但也有来往,每次见面她都很热情。她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老公在银行上班,孩子刚满3岁。她工作能力很强,在公司人缘也不错。
就是这样一个工作顺利、生活幸福的人,在今年5月的某个清晨,在老公刚刚睁开眼,孩子还没睡醒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从客厅的窗户跳了下去。拖鞋整齐地摆在地板上,她自始至终一声不响,连句再见都没说。
参加她追悼会的那天,我拼命回想她的样子,在我记忆的大多数角落里,她都是温和的、亲切的、笑着的。唯独有一次,她编辑了一长段微信消息,发到了公司的工作群里。
那条消息是她在抱怨加班工作带给她的压力,但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回复她。大家都背着她说: " 那谁谁谁疯了吧,是不是想被领导叫去喝茶?不想干辞职呗。 "
在那之后,她还是老样子,工作努力待人热情。好像那一次长篇大论的发泄,只是偶尔心情不好的证明,谁也没想到她会自杀。
当她从这个世界上离开之后,很多人才猛地联想到她发在群里的那条消息。那也许是悲剧的起点,也许只是很多线索里的一个端倪,但无论如何,那条消息在当时的确无人问津,这促使她在后来藏起了所有真实的情绪。
我后来又点开过她的微信,她朋友圈的背景图是一家三口的照片,下面的签名是 " 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不争、不抢、不矫情。"
那一刻我突然很心酸,在我心里她就是那种淡淡的女子,从没争抢过什么。可是,在岁月静好的表象背后,是被她藏得好好的痛苦。
她或许也怕表露痛苦会让她变成异类,所以在小小的尝试过后,她选择给痛苦筑一个坚硬的外壳,在旁人看不透打不破的外壳里面,是一颗一点一点被击溃的心。
我想起英国作家马特·海格,他24岁时患了抑郁症,不得不离开西班牙,和家人一起回到英国。在和西班牙的房东道别时,房东热情挽留,并且反问: " 你们为什么不待在这里?马特会好的,他看起来没事啊。 "
后来,马特在《活下去的理由》里写到: " 头脑最怪异的地方是,即使里面惊涛骇浪,外表也可以风平浪静,除你之外的其他人根本看不出来。你的瞳孔可能放大,说话可能前言不搭后语,皮肤可能在流汗,但全世界都对你的痛苦视而不见。 "
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有脆弱、有焦虑、有暴躁,也有失落和难过,有些情绪超脱了我们能够控制的范围,但不应该被质疑,而应该被给予最真诚的理解。
生命脆弱但可贵,我希望在那些受伤的人面前,我们都能成为温暖的存在,不是去较真这件事有没有那么难,不是去劝慰说这件事不值得难过,而是安安静静的,听他们抱怨、发泄、甚至崩溃。
而当有一天,我们自己也受困于情绪时,希望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理解和被爱。
大多数看似善意的劝告和宽慰,对真正置身痛苦的人来说都是更加致命的打击。如果情绪、疾病本身是一个杀手,那身边人的不理解和淡漠,就是在把一个原本已经抑郁的人,推向枪口的正中央。
就在不久前,我家小区一个29岁的女孩儿跳楼自杀,当场身亡。我从小区人心惶惶的气氛里多多少少听到了一些传闻,大家都在说,女孩家里催婚,她不想结,想不开就跳了楼。
在各种惋惜里,我听到最多的就是: " 怎么这么想不开,连死都不怕,结个婚有什么好怕的? " 很多人在谈论这件事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在当事人的心里,内心的痛苦,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
就好比人们不理解她为什么不伸手拨一拨乌云,但却没发现她没有双手。在质问她为什么不起身跑出阴霾,却不知道她早就断了双脚。
她生活的全部被困在那里,但每一个健康的、生活在阳光下的人,都不明白这有什么好怕的,有什么好难过的,有什么好去死的。
事实是,当苦难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永远无法感同身受。对每一个身处痛苦的人来说,你眼中的鸡毛蒜皮可能是他眼中过不去的沟壑,你觉得大不了的事情可能是他世界里的支柱。
所以,当坏事来临时,你身边的人身处困境,可能你无法理解、无法感同身受,但请你不要说风凉话,不要以你的角度度量她的选择,静静地倾听,真诚地拥抱,或者就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可能就是他重整旗鼓的勇气。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其实并没有真正苦难过,看到有多少挣扎着努力的人,你会觉得你所经历的那些都特别渺小。但有一点真实的感受,那就是似乎从未离开过!
  • 另一方面,邓隆需要证明自己有本事,比如一个人解决了彭宠造反,就是最好的路数。如果说邓隆是邓禹或南阳邓氏的族人,或许将来还有机会,但这事之后邓隆也彻底消失,就说明
  • 喜欢易烊千玺是终身浪漫的开始,521[心]很可惜今天晚上学校的应援我没有参加,只有一个隔空合照,我在理想和现实中终究妥协于现实…考完试,在公交上听着千玺的歌,特
  • 为了能使二季度目标任务稳步推进,迎头赶上,把受疫情影响错失的份额补上来,董事长发出了对标先进找差距,争先创优刷新战绩,“迎战红五月·奋进二季度”大会战的倡议,凝
  • [偷笑]没想到昨晚还能看到和的世纪同框,而且据说这两人还是第一次见面⁉️(我猜应该是第一次被正式介绍认识)看起来不太熟的两人,却是同一个公司的两大star希望2
  • 北京大学在中国(大陆)排名最高,排名上升6位,至第12位,这是该校自2004年QS世界大学排名编制以来的最高排名。北京大学在中国(大陆)排名最高,排名上升6位,
  • !!
  • ★S40灵河高速原神段:1、因管制,宁武站、神池站入口货车间断性放行,一分钟两辆。★高速交警六支队提示:因疫情防控常态化检测,太长高速,太原收费站出口15点至2
  • 【#马云退出太极禅公司董事#一职】工商信息显示:10月16日,太极禅运营主体太极禅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马云退出公司董事职位。现如今,马云仅在太极禅
  • ドレフュス事件は、名前は知っていても、まさに「“あなたが知らない”世紀のスキャンダル」。このカットに人柄が滲み出てると思った。
  • )我:......我的内心:你们老师不是喝香飘飘了,而是吸老汪中毒了[揣手][揣手][揣手]#就这一刻##冒个泡#西蓝集团湖北宜都公司开展“清除杂草,美化站区”
  • 不比不知道,三太的三个孩子真好看,衣品又出众,气质甜美,四太的二个女儿乡土乡息扑面而来,搞不明白这么有钱的人家怎么偏爱拼多多款。还有好多人吐槽的原声台词确实跟角
  • )本人:真巧啊,我下车如果早一点点或晚一点点,两人就遇不上啦。我去不认识你,渴望遇见,只怕你被我的模样惊吓,逃得好远。
  • 甚至新设计视觉上会更厚,还有刘海,很多人不一定能接受,看看老Air也不错,M1够用,8+256某些平台不到7k了,比9499起的新Air性价比高很多。这次整体M
  • #苍井翔太[超话]# 转自推特:1. 睡觉啦!晚安2. 转推:みんな!
  • 不要再喝中药补气血了,气血能不能补的上我不知道,但是能让你肿胀变胖是一定的[偷笑]妍和®️独家蚕茧姜蒸运用日本的纳米技术,精选8斤纯天然的高原小黄姜+42味的名
  • 礼包有网易云礼包,六块钱小衣服和草药,黑白钢琴师,圣诞鹿耳帽子,圣诞床品啥的都有 头像框没买几个,有夜骐头像框,大神头像框cbg750出可以刀。礼包有网易云礼包
  •     县实验中学校长李咏红表示,本次比赛活动充分展现了教职工的运动风采,大家在赛场上尽情挥洒汗水,留下了与讲台上截然不同的生动形象,通过比赛锻炼了身体,赛出了
  • 不计较别人的恶,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谢谢知乎 谢谢知乎 真的很感谢知乎[泪][泪][泪]因为被人恶意攻击 但是他没有说那种不尊敬的话 但是
  • 它粒粒饱满,入口【又香又糯】越嚼越香~用它做主食,健康好吃又饱腹,很适合给家里囤上一些[坏笑]。都是植物提取的,没有依赖性,安全放心~甜甜的很好喝,睡得也很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