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考源
据王国维考证,《山海经》中的帝俊,也就是帝喾,亦即卜辞中的“高祖夒”,但他不同意郭璞认为帝俊就是帝舜的说法[13](P412-413);而郭沫若先生经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山海经》中的帝俊既是帝喾,又是帝舜,帝喾、帝舜、帝俊、高祖夒实为一人(神)之分化,他在《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文中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总结说:“知帝俊为帝喾又知帝俊为帝舜,则帝舜实即帝喾”[14](P225),又说:“其在殷人则只知有上帝=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而已。更约言之,则知有高祖夒一人而已。由高祖夒一人乃化而为帝俊、帝舜、帝喾三人。”[14](P226)后来他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文中重申了自己观点,他说:“王氏根据这些论证断定帝俊即是帝喾,亦即卜辞上的‘高祖夒’,而同时否认帝俊之为帝舜。王氏的考证自然较郭璞更进一境,但在我看来,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实是一人。”[15](P326),又说:“总之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卜辞中的‘帝’便是‘高祖夒’,夒因音变而为喾为俈,又因形误而为夋为俊,夋、俊又由音变而为舜,后世儒者根据古代传说伪造古史,遂误帝俊、帝舜、帝喾为三人,这是明白地可以断言的。”[15](P327)这些论述无疑都是非常正确的。但是,郭老却不认为黄帝与帝俊有什么关系,他说:“帝俊在《山海经》中为至上神之‘帝’,与黄帝并无血族的关系。”[14] (P223)
那么,《山海经》中的“黄帝”是否与帝俊有关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经作过一番考证,根据《海经》的本文和相关文献可以知道,黄帝和帝俊实为一人(神),兹引于下:
关于黄帝即帝喾之事,在《山海经》中即有明证,凡有二例:
1、《大荒东经》曰:“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郭璞注:“猇,一本作号。”其《海内经》曰:“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郝懿行《笺疏》曰:“《大荒东经》言黄帝生禺猇,即禺号也;禺猇生禺京,即淫梁也。禺京、淫梁声近。然则此经帝俊又当为黄帝矣。”
2、《海内经》曰:“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袁珂《校注》曰:“此义均即《大荒南经》与舜同葬苍梧之舜子叔均(商均),亦即《大荒西经》‘稷之弟台玺生叔均’之叔均及此经文稷之孙(按此“孙”字当是《说文·至部》中那个上孙下至的字之残泐,《说文》言其“读若挚”,殆是以此字假“侄”,叔均乃后稷之弟台玺亦即三身之子,故曰“稷之侄”)叔均,均传闻不同而异词也。”《大荒西经》曰:“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此始均即叔均,叔均本周之先人,周人姬姓即姒姓,古文姒皆作始,故亦曰始均。《海内经》言叔均乃帝俊之孙,《大荒西经》又言乃黄帝之孙,则知黄帝即是帝俊,《天中记》卷十一引路氏(疑是《路史》)曰:“帝俊是黄帝字”,也认为帝俊就是黄帝,陈耀文说此言“无稽”,可这个说法恰恰是对的。盖“黄帝”本非神人名,而是一个神号或者尊号,即上帝,而其名则是喾(舜、俊、夒)也。[1]
后来读《古史辨》第七册(上),见杨宽先生《中国上古史导论》,才知道我的看法杨宽先生早就有过论述了,他说:
“《山海经·海内经》云:‘帝俊生禺号’,而《大荒东经》云:‘黄帝生禺猇’,朱起凤《辞通》云:‘猇乃号之讹,然则帝俊即黄帝之别名矣。’(本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此说是也。案《大荒东经》云:‘禺号生禺京,禺京处北海’,郭注:‘即禺强也。’《海外北经》又云:‘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名曰禺强。’‘京’、‘强’乃声之侈弇,则禺京即禺强,则禺猇亦即禺号,而黄帝亦即帝俊也。帝俊本为殷之上帝,亦即舜,郭沫若已明证之,则黄帝之即上帝与舜又审矣。《路史注》称《董氏钱谱》引《世本》言‘少昊,黄帝之子,名契。’按《左·昭十七年传》‘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是少皞又名摯,摯、契本亦声之转(从郭沫若说),摯、契据《史记·五帝本纪》、《殷本纪》皆帝喾所生,而《世本》书等又谓黄帝之子,是黄帝又即帝喾,帝喾即帝俊,本殷之上帝也。”[5]( P198)
笔者所论仅就《海经》本文而言,杨先生所论则颇多旁证,然的出的结论却是完全相同:《山海经》中所说的“黄帝”就是“帝俊(喾、舜)”。
《国语·鲁语上》引展禽的一段话说:“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礼记·祭法》中说:“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个说法当是春秋时代的观点,此时人们已经对上古历史不甚了了,已经不能知道黄帝就是帝喾、帝舜,因此发生了此等混乱,而展禽说“商人禘舜”,而《祭法》却说“殷人禘喾”,还残留着帝舜就是帝喾的影子。但是由这个记载我们也可以明白:虞、夏、商、周其实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黄帝。
《陈侯因齐镦》铭文中称“高祖黄帝”,陈(田)齐本出于妫姓,为帝舜之后,学者有解释此言“高祖黄帝”是因为帝舜也是黄帝之后,如顾颉刚先生就认为“高祖者,远祖也。齐为陈氏,陈本祖舜,今更以黄帝为其祖,则舜亦黄帝之裔矣。”[4](P179)其实大谬不然,帝舜就是黄帝,所谓“高祖黄帝”也就是“高祖舜”。
舜在战国时代被称为“重华”,《楚辞·离骚》云:“就重华而陈词”,王逸注:“重华,舜名也。”《大戴礼记·帝系》(亦即《世本·帝系姓》)里也说:“瞽叟生重华,是为帝舜”,《史记·五帝本纪》也采用了这个说法,其根据来源不详。然战国时代多为一些古帝王加了一些很令人费解的名称,如说帝尧名“放勋”(当来自《尧典》),大禹曰“文命”(当来自《大禹谟》),而帝舜名“重华”来历不明,虽然《古文尚书》本《舜典》里有“重华协于帝”,但这极有可能是出于后人伪造,不可靠。但是舜名“重华”这个事儿一定是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最主要的问题是,“重华”也是木星(古称岁星)的名字。在西方一些古国,多把木星视为至上神之星,如古巴比伦认为木星是马尔杜克,古希腊认为是宙斯,古罗马认为是朱庇特,都是至上神,而中国古代木星就一命“重华”,《开元占经》卷二十三引《石氏》曰:“岁星,他名曰摄提,一名重华。”可见至少在战国时代就认为帝舜是岁星(木星)之神。
楚人的至上神曰“东皇太一”,见《楚辞·九歌》。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他这个解释笔者认为有问题,“东皇太一”不应该读为“东皇、太一”,而应该读为“东、皇太一”。“太一”也作“泰一”,就是上帝,《史记·天官书》正义说得很明白:“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很怀疑“太一”就是“帝”字的缓音所变),则“皇太一”的意思和“皇帝”全同。“东皇太一”就是“东方的伟大上帝”,故《东皇太一》中称之为“上皇”。这应该是指岁星,因为古人认为岁星是居于东方的,如《开元占经》卷二十三引《石氏》曰:“岁星,木之精也,位在东方,青帝之子。”而岁星之神即重华,亦即帝舜,故所谓“东皇太一”其实就是帝舜,也就是黄帝——把木星视为至上神的显示,与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的观念是完全一样的。
总之,黄帝故事以《山海经》之记载为最早,而《山海经》中的黄帝即上帝,亦即帝俊、帝喾、帝舜和卜辞中的高祖夒,他是虞、夏、商、周共同尊奉的高祖上帝,这个完全可以断言。
五、卜辞中的“高祖夒”
殷墟卜辞中有“高祖”名“夒”者,合称“高祖夒”,其字甲骨文写作“ ”(《合集》10067),为一猿猱形,王国维释为“夒”,即“猱”之本字,今学界多从之。但是这个考释是有问题的。
卜辞中自有用为动物猿猱字之“夒”,作“ ”(《合集》21102),它与高祖之名用字基本相似,但最大的区别就是高祖名字手爪向上,而动物名字手爪向下,二者绝不混淆。手爪向下的字,卜辞言田猎的时候“获”之,则释为猿夒之“夒”固无问题;而高祖之名字,显然非“夒”。而且帝喾之“喾”古音溪母觉部,“夒”为泥母幽部,根据古音通假的惯例,两个字声母相同或相近(双声、旁纽双声)通假的可能性最大,即使是不同韵部也有通假的可能;而如果声母差距较大,即使是同韵部也难通假。“夒”为泥母字,舌头音;“喾”为溪母字,喉音,二者声母差距很大,故言“喾”是“夒”之音转,可知其难。于省吾就提出异议,认为“这个字以读憂(忧)较为合理,字形象以手掩面而哭,帝喾之喾与憂也同音。”[3](P1499引)
按:金文中用此手爪向上的字为“憂”,如《无忧卣》、《毛公鼎》“欲我弗作先王憂”,容庚《金文编》解释“憂”字是“象以手掩面之形”[16]( P384)。按:于、容二先生之说得之,卜辞这个高祖名之字实际上就是“憂”之本字,象夒以手掩面忧惧之形,不当释为“夒”,王国维的考释不正确。其憂惧字不用人形而夒形者,盖古人造字,不徒要象其形、会其义,还要谐其声,“憂”字从“夒”作,正为谐其声,二字古音同幽部也。
“憂”古音影母幽部,“喾”为溪母觉部,影溪旁纽、幽觉对转,故“憂”可音变为“喾”。而后或依形隶定此字为“夋”,《帝王世纪》言“帝喾名夋”,确有古传为依据,于《山海经》则作“俊”,后更音变为“舜”(同文部)。
同时,卜辞中高祖之名还有一种写法是“ ”(《合集》33276),象夒反持戌(斧钺之象形)拄于身后。关于这个字,学界争论颇多,笔者认为这个字象夒持戌反拄于身后,乃会其依靠之义,同时亦从夒的声,即“靠”之本字。“靠”字古音溪母幽部,与“憂”为旁纽双声、同部叠韵,故卜辞中一写作“憂”,一写作“靠”,以其音近之故;“靠”、“喾”均从告声,同溪母双声,幽觉对转叠韵,故此亦即喾也[17]。郭沫若认为:
“(卜辞)神话中之最高人物迄于夒,夒即帝喾,亦即帝舜,亦即帝俊。帝俊在《山海经》中即天帝,卜辞之夒亦当如是。旧说视帝喾、帝舜为二,且均视为人王,乃周末学者之误会。舜、喾以前,伏羲、神农之属,可无论矣。”[18](P362)
这个说法可算揭破了一个古史上的秘密,那就是:可能直到西周时期,神话传说中最早、最古的人物(或神)还是黄帝或帝喾(舜),根本没有比他时代更早或地位更高的人(神)了;伏羲、神农之类就是有,也当都是在他之后或之下,断然不会早于或高于他。后来的传说中,黄帝之前又有了许多古帝王,均当出于后人之追加附益,也就是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的意思: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早、越详细;越是后出的人物,排列的次序越是靠前,譬犹集薪,后来者居上。
这里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就是在三代人心目中这个上帝帝喾不是虚无缥缈的人物,而是实实在在有的人,是他们能追述到的最远古的祖先,自己就是他的后代,因而称之为“高祖”,郭沫若就指出:“由上所论足见殷代是已经有至上神的观念的,起初称为‘帝’,后来称为‘上帝’,……但这殷人的神同时又是殷民族的宗祖神,便是至上神是殷民族自己的祖先。”[15](P324-325)在上古三代人心目中,自己的祖先死后都要登天为神,而自己的最高祖先自然就是最高的神,于是就把当成上帝,所谓至上神,他们对至上神和宗祖神的崇拜是融为一体的,故上帝即高祖,高祖即上帝,概念一也。
到了殷末周初的时候,特别是周代,对上帝的崇拜和对祖先的崇拜逐渐分离,因而上帝逐渐退化为一个高居于上天的神灵,成了“天”的化身,开始变得虚无缥缈起来。郭沫若认为上帝的概念“大约在殷周之际的时候又称为‘天’:因为天的称谓在周初的《周书》中已经屡见,在周初彝铭如《大丰簋》和《大盂鼎》上也是屡见,那是因袭了殷末人无疑。”[15](P324)顾颉刚先生就“帝”与“天”关系作过一番论述,他说:
“‘帝’与‘天’为同纽字,故二字常通用。《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长发》曰:‘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生商者‘天’也而即‘帝’也。《周颂·思文》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大雅·文王》曰: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所配者‘天’也而即‘帝’也。《文王》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又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文所在者‘天’也而即‘帝’也。又说商之孙子曰:‘上帝既命,侯于周服’,又曰:‘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发此命者‘帝’也而即‘天’也。凡此种种,皆足证‘帝’与‘天’为互文。故单言之曰‘上帝’、‘上天’、‘皇帝’、‘皇天’,合而言之则曰‘皇天上帝’。”[4](P176)
他说“帝”就是“天”的根据,实际上就是周代的文献,因为在周代上帝已经被虚化成天的化身,故“帝”、“天”互用,是不足为怪的。

“黄帝”考源
据王国维考证,《山海经》中的帝俊,也就是帝喾,亦即卜辞中的“高祖夒”,但他不同意郭璞认为帝俊就是帝舜的说法[13](P412-413);而郭沫若先生经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山海经》中的帝俊既是帝喾,又是帝舜,帝喾、帝舜、帝俊、高祖夒实为一人(神)之分化,他在《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文中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总结说:“知帝俊为帝喾又知帝俊为帝舜,则帝舜实即帝喾”[14](P225),又说:“其在殷人则只知有上帝=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而已。更约言之,则知有高祖夒一人而已。由高祖夒一人乃化而为帝俊、帝舜、帝喾三人。”[14](P226)后来他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文中重申了自己观点,他说:“王氏根据这些论证断定帝俊即是帝喾,亦即卜辞上的‘高祖夒’,而同时否认帝俊之为帝舜。王氏的考证自然较郭璞更进一境,但在我看来,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实是一人。”[15](P326),又说:“总之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卜辞中的‘帝’便是‘高祖夒’,夒因音变而为喾为俈,又因形误而为夋为俊,夋、俊又由音变而为舜,后世儒者根据古代传说伪造古史,遂误帝俊、帝舜、帝喾为三人,这是明白地可以断言的。”[15](P327)这些论述无疑都是非常正确的。但是,郭老却不认为黄帝与帝俊有什么关系,他说:“帝俊在《山海经》中为至上神之‘帝’,与黄帝并无血族的关系。”[14] (P223)
那么,《山海经》中的“黄帝”是否与帝俊有关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经作过一番考证,根据《海经》的本文和相关文献可以知道,黄帝和帝俊实为一人(神),兹引于下:
关于黄帝即帝喾之事,在《山海经》中即有明证,凡有二例:
1、《大荒东经》曰:“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郭璞注:“猇,一本作号。”其《海内经》曰:“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郝懿行《笺疏》曰:“《大荒东经》言黄帝生禺猇,即禺号也;禺猇生禺京,即淫梁也。禺京、淫梁声近。然则此经帝俊又当为黄帝矣。”
2、《海内经》曰:“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袁珂《校注》曰:“此义均即《大荒南经》与舜同葬苍梧之舜子叔均(商均),亦即《大荒西经》‘稷之弟台玺生叔均’之叔均及此经文稷之孙(按此“孙”字当是《说文·至部》中那个上孙下至的字之残泐,《说文》言其“读若挚”,殆是以此字假“侄”,叔均乃后稷之弟台玺亦即三身之子,故曰“稷之侄”)叔均,均传闻不同而异词也。”《大荒西经》曰:“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此始均即叔均,叔均本周之先人,周人姬姓即姒姓,古文姒皆作始,故亦曰始均。《海内经》言叔均乃帝俊之孙,《大荒西经》又言乃黄帝之孙,则知黄帝即是帝俊,《天中记》卷十一引路氏(疑是《路史》)曰:“帝俊是黄帝字”,也认为帝俊就是黄帝,陈耀文说此言“无稽”,可这个说法恰恰是对的。盖“黄帝”本非神人名,而是一个神号或者尊号,即上帝,而其名则是喾(舜、俊、夒)也。[1]
后来读《古史辨》第七册(上),见杨宽先生《中国上古史导论》,才知道我的看法杨宽先生早就有过论述了,他说:
“《山海经·海内经》云:‘帝俊生禺号’,而《大荒东经》云:‘黄帝生禺猇’,朱起凤《辞通》云:‘猇乃号之讹,然则帝俊即黄帝之别名矣。’(本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此说是也。案《大荒东经》云:‘禺号生禺京,禺京处北海’,郭注:‘即禺强也。’《海外北经》又云:‘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名曰禺强。’‘京’、‘强’乃声之侈弇,则禺京即禺强,则禺猇亦即禺号,而黄帝亦即帝俊也。帝俊本为殷之上帝,亦即舜,郭沫若已明证之,则黄帝之即上帝与舜又审矣。《路史注》称《董氏钱谱》引《世本》言‘少昊,黄帝之子,名契。’按《左·昭十七年传》‘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是少皞又名摯,摯、契本亦声之转(从郭沫若说),摯、契据《史记·五帝本纪》、《殷本纪》皆帝喾所生,而《世本》书等又谓黄帝之子,是黄帝又即帝喾,帝喾即帝俊,本殷之上帝也。”[5]( P198)
笔者所论仅就《海经》本文而言,杨先生所论则颇多旁证,然的出的结论却是完全相同:《山海经》中所说的“黄帝”就是“帝俊(喾、舜)”。
《国语·鲁语上》引展禽的一段话说:“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礼记·祭法》中说:“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个说法当是春秋时代的观点,此时人们已经对上古历史不甚了了,已经不能知道黄帝就是帝喾、帝舜,因此发生了此等混乱,而展禽说“商人禘舜”,而《祭法》却说“殷人禘喾”,还残留着帝舜就是帝喾的影子。但是由这个记载我们也可以明白:虞、夏、商、周其实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黄帝。
《陈侯因齐镦》铭文中称“高祖黄帝”,陈(田)齐本出于妫姓,为帝舜之后,学者有解释此言“高祖黄帝”是因为帝舜也是黄帝之后,如顾颉刚先生就认为“高祖者,远祖也。齐为陈氏,陈本祖舜,今更以黄帝为其祖,则舜亦黄帝之裔矣。”[4](P179)其实大谬不然,帝舜就是黄帝,所谓“高祖黄帝”也就是“高祖舜”。
舜在战国时代被称为“重华”,《楚辞·离骚》云:“就重华而陈词”,王逸注:“重华,舜名也。”《大戴礼记·帝系》(亦即《世本·帝系姓》)里也说:“瞽叟生重华,是为帝舜”,《史记·五帝本纪》也采用了这个说法,其根据来源不详。然战国时代多为一些古帝王加了一些很令人费解的名称,如说帝尧名“放勋”(当来自《尧典》),大禹曰“文命”(当来自《大禹谟》),而帝舜名“重华”来历不明,虽然《古文尚书》本《舜典》里有“重华协于帝”,但这极有可能是出于后人伪造,不可靠。但是舜名“重华”这个事儿一定是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最主要的问题是,“重华”也是木星(古称岁星)的名字。在西方一些古国,多把木星视为至上神之星,如古巴比伦认为木星是马尔杜克,古希腊认为是宙斯,古罗马认为是朱庇特,都是至上神,而中国古代木星就一命“重华”,《开元占经》卷二十三引《石氏》曰:“岁星,他名曰摄提,一名重华。”可见至少在战国时代就认为帝舜是岁星(木星)之神。
楚人的至上神曰“东皇太一”,见《楚辞·九歌》。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他这个解释笔者认为有问题,“东皇太一”不应该读为“东皇、太一”,而应该读为“东、皇太一”。“太一”也作“泰一”,就是上帝,《史记·天官书》正义说得很明白:“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很怀疑“太一”就是“帝”字的缓音所变),则“皇太一”的意思和“皇帝”全同。“东皇太一”就是“东方的伟大上帝”,故《东皇太一》中称之为“上皇”。这应该是指岁星,因为古人认为岁星是居于东方的,如《开元占经》卷二十三引《石氏》曰:“岁星,木之精也,位在东方,青帝之子。”而岁星之神即重华,亦即帝舜,故所谓“东皇太一”其实就是帝舜,也就是黄帝——把木星视为至上神的显示,与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的观念是完全一样的。
总之,黄帝故事以《山海经》之记载为最早,而《山海经》中的黄帝即上帝,亦即帝俊、帝喾、帝舜和卜辞中的高祖夒,他是虞、夏、商、周共同尊奉的高祖上帝,这个完全可以断言。
五、卜辞中的“高祖夒”
殷墟卜辞中有“高祖”名“夒”者,合称“高祖夒”,其字甲骨文写作“ ”(《合集》10067),为一猿猱形,王国维释为“夒”,即“猱”之本字,今学界多从之。但是这个考释是有问题的。
卜辞中自有用为动物猿猱字之“夒”,作“ ”(《合集》21102),它与高祖之名用字基本相似,但最大的区别就是高祖名字手爪向上,而动物名字手爪向下,二者绝不混淆。手爪向下的字,卜辞言田猎的时候“获”之,则释为猿夒之“夒”固无问题;而高祖之名字,显然非“夒”。而且帝喾之“喾”古音溪母觉部,“夒”为泥母幽部,根据古音通假的惯例,两个字声母相同或相近(双声、旁纽双声)通假的可能性最大,即使是不同韵部也有通假的可能;而如果声母差距较大,即使是同韵部也难通假。“夒”为泥母字,舌头音;“喾”为溪母字,喉音,二者声母差距很大,故言“喾”是“夒”之音转,可知其难。于省吾就提出异议,认为“这个字以读憂(忧)较为合理,字形象以手掩面而哭,帝喾之喾与憂也同音。”[3](P1499引)
按:金文中用此手爪向上的字为“憂”,如《无忧卣》、《毛公鼎》“欲我弗作先王憂”,容庚《金文编》解释“憂”字是“象以手掩面之形”[16]( P384)。按:于、容二先生之说得之,卜辞这个高祖名之字实际上就是“憂”之本字,象夒以手掩面忧惧之形,不当释为“夒”,王国维的考释不正确。其憂惧字不用人形而夒形者,盖古人造字,不徒要象其形、会其义,还要谐其声,“憂”字从“夒”作,正为谐其声,二字古音同幽部也。
“憂”古音影母幽部,“喾”为溪母觉部,影溪旁纽、幽觉对转,故“憂”可音变为“喾”。而后或依形隶定此字为“夋”,《帝王世纪》言“帝喾名夋”,确有古传为依据,于《山海经》则作“俊”,后更音变为“舜”(同文部)。
同时,卜辞中高祖之名还有一种写法是“ ”(《合集》33276),象夒反持戌(斧钺之象形)拄于身后。关于这个字,学界争论颇多,笔者认为这个字象夒持戌反拄于身后,乃会其依靠之义,同时亦从夒的声,即“靠”之本字。“靠”字古音溪母幽部,与“憂”为旁纽双声、同部叠韵,故卜辞中一写作“憂”,一写作“靠”,以其音近之故;“靠”、“喾”均从告声,同溪母双声,幽觉对转叠韵,故此亦即喾也[17]。郭沫若认为:
“(卜辞)神话中之最高人物迄于夒,夒即帝喾,亦即帝舜,亦即帝俊。帝俊在《山海经》中即天帝,卜辞之夒亦当如是。旧说视帝喾、帝舜为二,且均视为人王,乃周末学者之误会。舜、喾以前,伏羲、神农之属,可无论矣。”[18](P362)
这个说法可算揭破了一个古史上的秘密,那就是:可能直到西周时期,神话传说中最早、最古的人物(或神)还是黄帝或帝喾(舜),根本没有比他时代更早或地位更高的人(神)了;伏羲、神农之类就是有,也当都是在他之后或之下,断然不会早于或高于他。后来的传说中,黄帝之前又有了许多古帝王,均当出于后人之追加附益,也就是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的意思: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早、越详细;越是后出的人物,排列的次序越是靠前,譬犹集薪,后来者居上。
这里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就是在三代人心目中这个上帝帝喾不是虚无缥缈的人物,而是实实在在有的人,是他们能追述到的最远古的祖先,自己就是他的后代,因而称之为“高祖”,郭沫若就指出:“由上所论足见殷代是已经有至上神的观念的,起初称为‘帝’,后来称为‘上帝’,……但这殷人的神同时又是殷民族的宗祖神,便是至上神是殷民族自己的祖先。”[15](P324-325)在上古三代人心目中,自己的祖先死后都要登天为神,而自己的最高祖先自然就是最高的神,于是就把当成上帝,所谓至上神,他们对至上神和宗祖神的崇拜是融为一体的,故上帝即高祖,高祖即上帝,概念一也。
到了殷末周初的时候,特别是周代,对上帝的崇拜和对祖先的崇拜逐渐分离,因而上帝逐渐退化为一个高居于上天的神灵,成了“天”的化身,开始变得虚无缥缈起来。郭沫若认为上帝的概念“大约在殷周之际的时候又称为‘天’:因为天的称谓在周初的《周书》中已经屡见,在周初彝铭如《大丰簋》和《大盂鼎》上也是屡见,那是因袭了殷末人无疑。”[15](P324)顾颉刚先生就“帝”与“天”关系作过一番论述,他说:
“‘帝’与‘天’为同纽字,故二字常通用。《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长发》曰:‘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生商者‘天’也而即‘帝’也。《周颂·思文》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大雅·文王》曰: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所配者‘天’也而即‘帝’也。《文王》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又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文所在者‘天’也而即‘帝’也。又说商之孙子曰:‘上帝既命,侯于周服’,又曰:‘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发此命者‘帝’也而即‘天’也。凡此种种,皆足证‘帝’与‘天’为互文。故单言之曰‘上帝’、‘上天’、‘皇帝’、‘皇天’,合而言之则曰‘皇天上帝’。”[4](P176)
他说“帝”就是“天”的根据,实际上就是周代的文献,因为在周代上帝已经被虚化成天的化身,故“帝”、“天”互用,是不足为怪的。

〖三命通会算命口诀全篇(下)〗
算命歌诀(12)
凡五行怕太过相忤,如禄多则贫,马多则病,印多则孤,库多则虚。
生旺多无归宿,死绝多无激扬。
五行不可太相伤,不可太纯粹。贵人马多升擢,常人马多奔驰。
破要伤祸,空要空尽。
所爱者不可毁,所畏者不可旺。先畏后爱为福,先爱后畏为祸。
合多不发而媚,学堂多则无成。
贵人多则巽懦而无立志,禄马太显不可以贵人论。
贵人表里足不可以常人论。
四柱俱阳,口恶心善,四柱俱阴,狠戾沉毒。
拱要拱马,拱禄,拱贵,拱福神。不要拱刑,拱祸,拱岁,拱时。
阴阳贵在均协,病伤要有克制。
凡命丙辛壬癸见戊戌,则当途刃伤折挫。
壬子丙午丙午壬子水木精神,阴阳纯粹。
余位无助亦非常器,加以季秀之气,旷世无忌大德有容,乃丈夫也。
卯酉日出入之地,子午阴阳始分之宫。遇之者,令人往来不定,岁运亦然。
巳亥为两极之地,地天斡旋。寅申为三停之方,邮递往来,如人遇之多执不一。
丑未迟迟,辰戌速速。遇之令人执方,性不通变。辰戌有气,却能建立大事。
丙子人四柱有壬寅,是壬入丙家,克破不美。
庚子见庚午,是五鬼临门。
戊寅见甲寅,甲克其戊。戊寅随势克甲寅,是干支纳音,上下不和。
除别有福神,方为福力。
癸酉见戊寅,戊土克癸水,又金气向绝乡劫煞,元辰居中。
除得月令中秀气,方可为用,亦久而不佳。
庚午丁酉互旺互破,乃旺中破也,不可全为福力。
己未辛酉虽得食,却归死地,终久不佳。
乙丑乙未庚辰庚戌见戊寅大好运亦然。
经曰:如得刚金济,戊寅欲绝不绝成福力。
乙卯见戊寅,戊寅见乙卯,是大好命。
丹阳书云:三奇之际尚有虚声,死绝之中尤存生旺。
盖三合三奇,不合月分则不贵。
如甲戊庚有子午时方贵,乙丙丁有寅卯时方贵。
天元变化书云:乙丙丁正爱酉亥,更看纳音有无交涉。
又云:凡三奇三合带月令中秀气入贵格,亦不免庶出过房作赘。
又云:凡命见三合三奇,而本年不带在四孟。生而得四仲、四季。月日时四仲、四季同论。及胎月日互换干合或六合,而本命不带,皆各日掉太岁,多主离祖孤立,为人不得力少救助。却宜义居假合而立也,
贵命则多倚仗而升进。
凡四柱带三奇三合者,本身不是过房庶出,将来子孙必有过房庶出,随母之子。
古诗云:三合与三奇,清秀更饶肥,不为过房子,便是随母儿。
算命歌诀(13)
凡命前五辰为宅舍,若遇有气及吉神临之,主有好宅,门阀崇峻,子孙华显。
假令甲申人宅舍在丑,十二月生得,天乙临宅为吉。
若居无气及凶神临之,主其宅虚耗,破坏不完,祖业不守。
假令庚午人宅舍在亥,甲子旬亥落空亡,又遇劫杀临之为凶。余准此推。
命后一辰为破宅煞,若在破宅煞中,主无父祖产业或客死他乡。
又看宅纳音与本命纳音相生则吉。宅克身得好宅,身克宅必破散。
假令甲子金以己巳木为宅,二月生系宅旺合有好宅,以身克宅后当破落。
戊午火以癸亥木为宅,九月生宅冠带,十月生宅建,十一月生宅旺。
又值宅生克身必得好宅。若宅鬼旺中生者,有官则吉,无官则凶。
凡禄命虽有休旺,更论其宅以办吉凶。
沈芝云:宅怕犯破。
如甲子人以己巳是宅,如犯亥字其宅受破,命元稍薄,太岁冲年亦须破,须是为长方可断。
如丙子人得辛巳金为宅,遇乙亥流年之类是也。命好亦更动兴作方应。
凡命后五辰为田园,若居有气之乡又福神临之。主田园盈野仓库充实。假令甲子人田园在未,六月生土乘旺气,又逢天乙贵为吉。
若遇无气之乡又凶神临之,主田园瘠薄仓库空虚。
假令戊子人田园在癸未,六月生甲申旬,未落空亡。余准此例。
鬼谷遣文云:马无害【财破】禄无鬼【鬼克】食无亡【空亡】支合无元【元辰】干合无厄【六厄】旺无丧【丧门】衰无吊【吊客】妻无刃【羊刃】财无飞【飞廉】孟无孤【孤辰】季无寡【寡宿】体重须鬼,禄重须官。夫须少,妻须倍,吉须显然,凶须沉味。支干失和而塞,夫妇失时而凶。四柱主本,禄马往来,须分建破。天乙扶持,将德是冲,更办尊卑。有根而无苗实贫而尚可,甘食本气绝而花繁纵子,成而味拙至。
若贵神当位,诸煞伏藏,三元旺相,岂专神煞。
命中用煞,以五行为本,如五行得地无贵,煞而亦贵,虽有恶煞无害于事。若五行不得地,纵有吉煞,亦发不久,如冬月中花耳。
纳音者天地之舞数也,驿马学堂居长生之位,才能官职在旺相之乡,文章富贵处印库之地。如逢衰败则灭三分之一,更遇死绝则去十分之半。切忌空亡冲克,不宜刑害吞食。故同源相成,则天地舞全基本强壮。【同源相成质数为上应数次之】同类相伤,则支神气散理无复合【同类相伤如丁未刑丁丑之类】管辂曰:五行互旺,虽冲气完。五行相克,虽合气散,此之谓也。
或问人生,有始终功名富贵,有一旦崛起忽然骤兴,有始终剥落而中间奋发,有半世淹寋而晚年成就。其故何也?
答曰:莫非命也。其始终富贵,乃柱中身主专旺,其所用吉神或官印财食,俱各带禄得令,不偏不党,无刑冲克害。出门行运步步皆吉,故能成材能振耀。绍前人之基业,立当代之功名。不招谗谤不致伤害,保其终始,是命运生旺,体用俱得故也。
其一旦崛起忽然骤兴,由柱中所用贵神,悉皆得位乘旺,又且合格。奈日主无力,不能胜任其福,所以劳困堰寋。倏逢好运,生扶日干,得其强健元命,用神方为我用。我因乘之,虎啸风生大发富贵。是偏气乘和,衰以遇旺,故迎吉而发,前后迥异。
亦有日主强旺,五行煞纯不杂。奈根本原无制伏,富贵不成。惟待运来制伏煞神,化为权柄,功名显达出类超群,制神力旺发福非常。所以骤兴。由贫贱而至极品,全由行运得地方见其兴,如运不至即常人耳。
其始终奋发而中间剥落者,乃柱中日主健旺,用神亦旺,各相力停。为富室朱门之贤子,及其长大成立,要逢好曜。若大运加临元命,见其财而夺之,因其官而伤之,临其印而坏之,逢其食而枭之。遭际此运祸不胜言,所以盛年见倾而不发。
如其恶运一去,又逢好运扶持,使用神一新。譬如枯苗得雨,勃然而兴。鸿毛遇风,飘然而举,不可御也。
若半世淹蹇,晚年成就,乃四柱身强,阳刃比肩,又各争旺。惟财官煞神等物虚浮,轻少无力而成功名。出门行运又非作福之地,所以一生,饥寒劳苦剥落,直至晚年。
顿逢好运,补起财官煞神等物,假煞为权,制伏阳刃。或得权贵而显扬,或起资财而发福,当随五行清浊,以其所遇之运别之。
嗟夫穷通有命,富贵在天,孔子有是言也,岂人智力所能移易乎哉。
算命歌诀(14)
或问兴亡生死?
答曰:凡人命中有煞为用,煞神未制,则为白屋穷途之人,或作豪门卓荦之士,要逢制伏运,假煞而兴。
切不可脱制伏运,一入财乡财能党煞,再遇流年财煞助旺,并力为殃,身主孤寒。克害轻则倾家徒流,重则刑弃其身。煞神并合凶亡可畏,如此阳刃同论。
又有柱中月令,正气官星为一生富贵,惟逢财印则利。官星喜财旺以生之,印旺以护之。故令其人能行仁布德,纬国经邦,权重爵高。
之后煞神得位,岁煞并临,官化为鬼,丧身必矣。
不行煞运或行伤官运,又无印绶制之,伤官得地贵禄遭伤。丧妻克子,剥职生灾,更遇流年党他,必致身亡惨恶。
如有高见明识,知进退存亡之机,而保其身者,不遭非横,亦自己恶疾而终。
又有柱中所专用神,无官煞气,惟偏正财旺。财神当道,隐隐兴隆,积财聚富,但少贵耳。再看行运何如?如逢官禄旺乡,富贵双全。
设有不幸,财神脱局,阳刃相逢,更遇流年冲合阳刃,财神尽伤元命衰绝,阳刃生灾败亡必矣。
生死则以格局论:
如印绶见财,行财运又兼死绝,必入黄泉。柱有比肩,庶几有解。
正官见煞及伤官刑冲破害,岁运相并必死。
正财偏财见比肩分夺,阳刃劫财,岁运冲合必死。
伤官之格,财旺身弱,官煞重见,混杂冲刃,岁运又见必死。有制则伤残。
拱禄拱贵填实,又见官煞,劫亡冲刃,岁运重见即死。
日禄归时,刑冲破害见七煞,官星空亡冲刃必死。
煞官大忌岁运相并必死。
其余诸格并忌煞及填实,岁运并临必死。
会诸凶神恶煞,勾绞、元辰、亡神、劫煞、吊客、墓、病、死宫诸煞,九死一生。
财官太多身弱,元犯七煞身轻,
如丙丁日干,年月时庚辛,加酉运或庚辛年必死。
甲乙日干,庚辛月时夹杂,年运见庚辛必死。若有救则吉,无救定凶。
五行神煞,金多夭折,水盛漂流,木旺则夭,土多痴呆,火多愚顽,太过不及作此论。一不可拘,二须敢断,求其生死,决定无疑。
至若五行生死:
如壬日生在二月行申运即死,生在七月行卯运即死,乃遇生怕死,即死怕生。造化与人事一也,须并看之。
尝谓人之生死,年月日时俱皆前定,姑举一二。
如定兴张易金,嘉熙二年仲秋,以儿妇马睦阁临盆,乞灵宝泉寺当境神梦,金狗、玉鸡、黄羊、青犬次第而至逮生勇九。淮王则戊戌辛酉巳未甲戌八字,果应淮王云孙壅七公相。
亦占嗣于江文通祠,梦始出疲赤犬,再见肥黄狗在路傍,及白马立平地木左复睹赭猪联咬犬尾入屋,上土公相。自忖度乃丙戌戊戌庚午丁亥年月日时成化。岁次暮秋朔后夜半甫生子果验。
又元文式五师生大德,丁未岁正月十七日壬午申时,至明洪武己未元旦,梦中得黄羊触数七十有三至斯际果逝。
其子式敬筹六老,梦数白兔入内,姜沉闺怀,及顺帝十一年仲春甲辰眛爽产淑,正求二者四柱皆辛卯,后人有记云历周,追忆古人心,仰止高山,直到今睆兔两只生梦兆,四重辛卯又逢阴。
又白鸡、银鼠应辛酉、庚子之祥,白鸡在酉值太岁不起之兆。
由上数事观之,人之生死信前定矣哉。
若尹子常梦,巳达午厄寅灭,后见蛇入得金,坠马虎啮皆符。
孝介经三叟梦达逵,逢乙巳对局至成化,三十一年周,是干支登耋寿。四月望日进宣义郎,秩孙干父亦同前。梦后复以正德四年乙巳仲夏,遂升卫侯。又古人祈梦问子孙于土地神,得诗云:犬羊父母青龙子,赤马黄驹与白鸡,孙虎曾同翁属肖丙隆一气,应多齐解者。以其伯子生甲辰,仲子生丙午,叔子生戊午,季子生辛酉,长孙生寅,曾孙生丙戌,推算皆验。是一家祖父子孙,其生皆前定也。
又古人祈嗣社庙,神示诗云:左龙右虎赤同方,只怕炎猴及木羊,三十八年生死隔,风云际会总无常。其后生死年月日时,无不符验。
古人谓饮啄莫非前定,况功名乎!况生死乎!况子孙乎!彼不知命而妄图者,其不为鬼神所笑者几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银川爆料# 【春回银川 鸥翔湖城】#银川微闻# 3月11日,成群结队的红嘴鸥出现在 燕鸽湖小区和北塔湖上空与游人嬉戏,尽享春风带来的暖意。每年一月到三四月份,
  • ʜᴀ͟ᴘ͟ᴘ͟ʏ ᴇᴠᴇʀʏᴅᴀʏ̆ 刘宇宁[心]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或者是一树花开,或者是一片美景,或者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份爱。而我这
  • 有朋友来关心近况。想说一切都好。 社科院的每一位我遇到的个体,共同建构了有着哈贝马斯意旨下的,美好的公共空间。这一个月崩溃大哭过,却也多的是一些我称之为福至心灵
  • #正版河图[超话]# 图历新年快乐! 想抽一只小兔子挂件,14cm,颜色可选。 P1是官网图,P2实拍,真的巨可爱,鼻头粉嫩嫩的,软软的像一朵云,超好rua 不
  • 202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精彩回顾。展会同期“5G未来矿山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信科集团旗下中信科移动行业信息化事业部总工程师王树立应邀发表了《网随业动
  • 终于成功了,可,原本那份想要打发成功,想要精心去做裱花,想要亲手创造一份美好的心,已被磨的荡然无存,裱的像屎一样的东西,看着就没食欲,考虑扔掉中。。。 食物,要
  • 生男与生女 江小米预产期到了,周君送她住进了医院。 外边的食品不卫生,.江小米也吃不惯,一日三餐周君就在家里做好了,放在两大保温盒里送去医院,之后再去上班。
  • 百团大战大战———- 第三年,艾略特《四个四重张》第三章的“干萨尔维吉斯”. “Not fare well,but fare forward,voyagers”
  • 做‎天下生‎意 都抵‎不过货源‎保障 不管价‎格多‎便宜 卖‎货最重要是“质”‎的保证 而且不‎管‎你人脉多‎广 你‎个‎人也‎拿‎不到全球数万商品‎代‎理权
  • ❤️‮多很‬产品‮说都‬自己对霉‮有菌‬效果,对细‮阴菌‬道炎有效果,‮没们他但‬有证据!‮们我‬私蔀有‮据证‬,针对念珠‮菌杆‬,大肠杆菌,金‮球萄葡黄‬菌(
  • 【2019年,本田中国HMCI董事长水野泰秀回归本田总部,就任新设立的本田四轮事业本部本部长,两年后10月13日,本田就在中国正式发布在华电动化战略 - 推出智
  • 前几天吃石榴的时候,不小心滴了几滴深红的石榴汁到浅粉的裙子上,洗完后就留下几个黄色的印子,在浅色的裙子上特别显眼,而且是前襟的位置,显得脏。 昨天没事时,一边看
  • 站在女人的角度,我需要问一下有挽回需求的男士们:你真的把她当成此生的唯一,无论如何都要挽回的人了吗? 大部分女人的共情能力是非常高的,如果你之前让她体会到了,
  • #昆明出行#【昆倘高速路银汞山隧道进洞施工】昨日,中国中铁昆倘高速公路项目唯一的隧道工程银汞山隧道顺利进洞施工,这标志着昆倘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预计202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指路不吞必hui】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他做了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事所以成为了神! 记住千万不要有跟人斗的心,不要跟人
  • 有哪些文艺到爆的句子? 1. 我天生不合群。 一向话少,时而冷场。 有过被孤立,有过被诟病。 有过自我质疑,也有到过崩坏的边缘。 合也无味,孤也无味。
  • 东莞美食探店|这家西餐也太牛了吧‼️ 这是一家老板05年从国外回来开创了自己的牛扒店‼️果木石烧牛扒 - 店内环境超哇塞一整面墙都是酒大大的“燃”字真的激动人
  • 【2019年,本田中国HMCI董事长水野泰秀回归本田总部,就任新设立的本田四轮事业本部本部长,两年后10月13日,本田就在中国正式发布在华电动化战略 - 推出智
  • 鲁迅先生说过“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门口的花盆里,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两棵树,一棵是榆树,一棵不是榆树,是杏树。古人云“因荷而得藕,有杏
  • #双眼皮眼型# 平行型——小脸;和小脸搭配,更显得端庄秀气,精致动人,适合大多数美眉,尤其是眉毛眼睛间隔适中、眼角微扬的女孩子。特点是双眼皮跟上眼睑睑缘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