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美文 | 许江:大学的望境 ——论大学的建造与“大学”精神

按:许江,1955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1年至今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其“葵园” 系列创作涵盖油画、水彩、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著有学术文集《视觉那城》《一米的守望》《南山肖像》《拆解与重建》《大学的望境》《远望者日记》《文与画》《葵望》《葵园手札》等。

《大学的望境》一文写于2005年,系当年6月在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演讲稿,时值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正进行一期建设。本文提出中国大学建造的“望境”理想:大学的望境既是大学校园中的山水相望之境,亦指青春岁月面向历史文脉、价值观念、精神素质的心灵塑造之境,同时是一所大学学术精神不断深化的土壤。本文不仅影响和指导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建设,令整座校园深具“人文山水、精神家园”的诗性品质,成为大学“望境”营造的典范,同时树立了“空间建造与精神塑造共构”的大学建造理念,阐扬着“望境塑人”的育人思想。



近年以来,中国大学校园之建造呈现出惊人的发展态势。从设计方案及完成状况看,皆显示出同样惊人的趋同性。其原因颇多,但深藏其后的主要原因却在于相当多的人们对大学校园所持的功能化理解及其基础上的划一的建设要求。高大的校门,中轴的景观绿化带,中轴线端点上耸立的图书馆,左翼的长排教学大楼,以长廊相连,右翼则上校本部、体育馆等公共空间。校园的一侧,常常有一片面积可观的体育场,其后往往是学生的生活区……大学就这样被规范地规划为数块,就这样被建造成一个整齐分明的空间,一个全然功能化的空间。一个寸土寸金、功能完满的空间,一个没有“空”的空间。

当代大学校园是无“空”的空间,首先在于它没有“山水”。传统书院依山傍水,得山水之精神,亦得仁智之乐。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是国立艺术院,初建之时,并无专门校舍,以一个银元租来白堤上的罗苑作为校址,学子与湖山日夕相伴,得以体味自然之意,从而凝聚、生发出国立艺专绵延伸展的活的历史和心迹。而在今天,“自然”已然被排除出大学校园之外,成为文明教化的“他者”。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在大学建造中重视保持如山水般气韵的营造,给学子们心中留下一丝面向自然的神往和亲近。

当代大学校园是无“空”的空间,还在于它的工具理性。大学一方面是一个知识共同体,它用一种半工业的模式,通过各科系的劳动分工构建起“知识全体”;另一方面,大学又是教化众人的学校,通过各系科将“知识全体” 分解为学科单元加以传播与讲授,是再生产式的教育平台。我希望提醒的是:即使是“博雅教育”与“通人教育”,也依然未能摆脱功能化的空间规划与意义架构。

专业化、工具化只是技术化的外在表现,其要害与基础是一种知识论意义上对于世界的对象化。这种对象化在思想家海德格尔看来也同时意味着“人成为主体”和“世界成为图像”。现代大学的理念与贡献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确立了一个人本主义的立场与知识体系,这个立场与知识体系维系着一系列“观点”,并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视像。其间稍有不慎,就会拘于此一观点、彼一观点,无论彼此,皆是由一点而观,是由人之立场将世界把握为图像,或将世界如图像般对象化。日常德语中有一词weltbild, 是“世界观”或“宇宙观”的意思,而海德格尔却将之用作“世界图像化”,表达人的表象活动将世界把握为“图像”。大学校园的自然之境,无功用的“空”境,正可以消解这种功能主义和对象化倾向。这正是我所说的“望境”之由来。

“望境”是所望之境、望中之境,既是“望”的界域,又是日常相“望”演化而成的意境。古人观山水的意义在于追摹自然和畅发心神,这是一种特殊的望境。山水画宗师宗炳所说的“含道暎物,澄怀味象” 乃是“与天道精神相往来”。认为山川的形质可作为“道”的供养之资。所以,山川便可成为贤者“澄怀味象”之“象”,贤者由此与道相通达,与天地精神相应合。此处所说的“道”,实即“精神上得到的艺术性地自由解放”。从山形水貌中看出它的趣灵,并接受其四时变化的蒙养,感受其中蕴藏的由有限通向无限的性格,可以满足人精神上的自由解放的要求。今天,在自然山川离我们远去的时代,校园山水的意义,是在坚硬致密的学科规训中,在建造物内的漫游与生活中,不断地回望青山。那门、窗、廊是一个个变化着的镜框,那墙、檐、屋、宇也皆可成为人与自然相安的界面。



“望境”是自然之境,也是心境。这是人在自然中的栖息与安居—这不仅与山水照面,而且与山水的诗意照面;不仅是自然之物境,也是一种心境;不仅是心所面对的境域,而且是由心而成就的境域。遭遇与经受本是经验的原始含义,而随着近代实证科学的发展,经验中的“经受”因素渐渐隐没,而客观化的“观察”的成分却越来越突出。从作为参与和经历的经验,到作为观察的经验,经验者就从侧身其中转变为置身事外。自然这心—物的交融境域也就由生存论环节被摆置为我们面前的知识论的对象。面对自然的对象化状态,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到:铸造今日之学子的精要,正在于开启这由心之所安而成就的望境—心境。

“望境”还是“问境”。望境牵引出的是一番在望与问、眼与心之间的追索与应答。望是一种无限遥远处的凝视,是gaze, 也是一种询问。望与问之间的学问是开启心灵之道。在柏拉图那里,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心灵转向”。这个引导心灵转向的过程,柏拉图称之为periagoge。periagoge是将心灵引向超越个别事物的理念中去,使之直面“事物自身”。为此,必须引导心灵一步步向上,从低层次渐渐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使心灵远离可感知的存在,去看真实的东西。以柏拉图的观点,教育与哲学的任务是一致的,都是教导人们面向真实,而抵达真实之途正是一个不断寻求“正确地看”的过程。为此,柏拉图强调“综览”,即epagoge。epagoge就是通过综览整合的方式达到真,因而它常被译为“归纳”,但实际上,它与归纳有相当差别。后来培根所说的归纳法,是从许多经验事实中,通过一系列规定得出结果,其认识对象是规律,而非作为万物之本源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大学》中作为基础的“格物致知”,也时常被错误地等同于“归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 物。”又云:“物格而后知至......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耳熟能详的话阐明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序列,可以说是一个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大道循环。对于这个内圣外王的大道,朱子说:“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他同时也援引程子之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此谓知之至也。”由此可见,“格物致知”是心物之间以“理”为中介的贯通之道,也即万物我心“一以贯之” 之道,与全然从经验事实而来的归纳以及系统的对象化研究有根本差别。此处,我之谓“大学”所望、所问者,并非与心灵相对立的外在的自然对象,而是那与心灵共构同化者。正如叶秀山先生所说:“格物”不是一般的“观察”“研究”,而是指把物放到它应在的“位置”上去。“致知”既不是一般知识论意义上的“认知”,也不是单纯道德意义上的“(致)良知”,而是形而上的“知物”“知己”;“知物”亦即“知己”,“知己”亦即“知物”。望与问的修养正是在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之间。“问”是心灵的远望,“望”是心灵的扣问。望境是审问慎思、学问相望之境,更是存在的发问与应答。故望境即“问境”。



今日大学建造之精髓绝不仅仅是校园对自然景物的容纳, 而在于“大学”之道的贯彻。清末民国初,国人曾以“格致学” 翻译“自然科学”,所造成的后果却是science遮蔽、取代了“格物致知”,“格致”隐没在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之下,心—物、理—气的贯通被知识论的实证观察替代,这种理解去“大学”之道可谓远矣。但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以及大学内部的学科系统正是在类似的理解之下确立起来的。

在当代教育语境中,“大学”之道的贯彻方式不必是“内圣外王”的士大夫实践,而可体现为一种经验事物的批判性机制。这几年,我院部分青年老师在本科教学中增设了一系列具有文化研究性质的“调研计划”,将“望境”延伸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第一个例子是现在正在进行着的“中山公园计划”。这个计划所要“看”的是每个城市都有的“中山公园”。这个包含着民族记忆与国家叙事的“社会装置”在全国各地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中山公园”计划既非捕捉现实,又非单纯的“记录”现实,这是一种类似 “社会学扫描”的观看姿态,是一种穿越时光、刺破历史残像的亲历与省视,更是一种将自身与社会、历史融合为一的特殊的“望境”。

第二个例子是“眨眼”超短影像计划。由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严格限定时间的单元影像实验,创作一系列长度为两秒的短片。在这里,教学计划直接将课题涉入人对世界的特定的感受要求中,在那个生的活的经受的层面上遭遇和解决技术的问题。在这个计划中,“眨眼”所寓示的“瞬间”被影像视觉化了,学生们试图把握“眨眼之间”所发生的和所见的,并且尝试着用摄像机在“眨眼之间”完成叙事。奥古斯丁说:“时间是什么?你不问我,我还知道;你一问,我竟茫然无所知。”经过“两秒”实验,他们才真正体会到时间的张力以及影像的叙事容量。两秒现身为丰富多彩的时间感受,两秒的故事被延伸到各个方向,在这里,“眨眼”为我们所见,在这里,眨眼是“决定性瞬间”—超出瞬间的一瞬,它不仅仅是凝固,而且也是一种特殊的“望”。在这转瞬之“望”中,把世界保存在它自身之中, 世界仿佛自己在呈现发生着。



望境又是“远境”。中国古代画学中有所谓“三远”,三远之说,首要人在山中,饱游沃看,人的观视不在一点之上,而在游动中,则所得之山,不唯一侧一面之观,然后得全山于胸中, 所谓“胸中丘壑”,“一山兼千百山”。得山水者作画,在展纸之间,己心游天外,虽咫尺之距,却如在山峦丘壑之中。这是一种礼、仪,是“祭神如神在”的庄重仪式。画者借此礼,入隽淡的远境,由此而得超越。此远境含三种向度的观测与体味,来统摄山中游观之所得。“高远”者,从山中看山壑,观山高,此上下关系;“深远”者,从前山看后山,窥山背之景,此前后关系。“平远”者,从近山看远山,望远景,此远近关系。此三远总括所得,将山水活化于心胸,如造化般生成。

望境之望,将三远的空间向度变为时空相交的向度。“深远”者,前山与后山,不仅指“位” 之前后,亦含此时与彼时之意;不唯面面观,亦含时时观。“溯”,原有回踪与追深的意思。是故,溯望则回望今昔,融此时与彼此,自有“深远”之意;俯望则俯察周遭形势,自有“高远”之意;瞻望则长眺未来远景,自有“平远”之意。“远”是一种境,“望”是一种远。今日大学之建造,最缺的正是这种远境。溯则深,俯则高,瞻则远。此溯望、俯望、瞻望三种姿态, 抚今追昔,切空入时,审势怀远,希望得“远”境之深意,从而造化般地生成一片新家园。

里尔克在他著名的《论山水》中,不止一处提到山水的“远”。他说:“列奥那多画中的山水都是他最深的体验和智慧的表现......才能用山水中的事物给我们的生存以一种新的解释。”里尔克似乎一直在讲述山水从人世中的出离,在他看来,山水唯其疏远才可以“给我们的生存一种新的解释”。而他所说的“山水”,却绝非一种对象化的客观自然,不是物理的集合,他真正要说的,却是“在一种缓慢的‘世界的山水化’的过程中,有一个辽远的人的发展……在我们时代的中间,一个‘未来’已经开始了:人有如一个物置身于万物之中,无限地单独,一切物与人的结合都退至共同的深处,那里浸润着一切生长者的根。”

里尔克所热情讴歌的,不仅是世界的山水化,更是这种“世界山水”向着人的遥远的回望。远望之远却不只是距离之远,更加不是与人的隔离,而是心之悠远,是由望而生出的澹泊旷达的“远境”,它指示着一种内在的遥远。体味到远,才能有所期待,在期待之中,才能够守其志业。艺术、学术不只是工具,更是贯彻终身、安身立命的人生志业,这一点体现着“大学”之道,也是当代大学建造的精魂所在。

“清清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依稀梦见之”……“大学”之道作为“望境”“心境”“问境”与“远境”,应在大学之中,活化在校园之中,也即活在我们心中。它朝朝暮暮陶养着我们,转化而为我们每个人的人格和心胸,转化而为每个生命的生长与安顿。
#中国美术学院[超话]# #晚安,国美# #国美美文#

生计,像一场紧盯着地面的觅食,盯久了,人的目光会变得象鸡一样短浅、黏稠,体态也因贪婪而臃肿起来。……是的我们必须仰望点什么。必须时常提醒自己,让疲倦的视线从物面上移开,从狭窄而琐碎的槽沟里昂起,向上,向着高远,看一看那巍峨与矗立,看一看那自由与辽阔、澄明与纯净……
——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

生计,像一场紧盯着地面的觅食,盯久了,人的目光会变得象鸡一样短浅、黏稠,体态也因贪婪而臃肿起来。……是的我们必须仰望点什么。必须时常提醒自己,让疲倦的视线从物面上移开,从狭窄而琐碎的槽沟里昂起,向上,向着高远,看一看那巍峨与矗立,看一看那自由与辽阔、澄明与纯净……
——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无羁》 肖战 闻笛声 独惆怅云深夜未央 是与非 都过往 醒来了 怎能当梦一场 红尘中 毁誉得失如何去量 萧萧血热刀锋凉 山高水远 又闻琴响 陈情未绝 卧荻花
  • dɪərɪ 4️⃣9️⃣9️⃣—5️⃣0️⃣0️⃣ MOOD 减肥打卡第12天 #减肥打卡# 小哥的婚礼很顺利,有偷听到饭店的服务员说,这新郎可真帅,
  • 念只是生命的后记。要明白,若与一些人和事的离别是你无法承受的伤,便不要拿它来和命运做交换,在它消失前转身挽留,将你最珍视的拥进怀中;然而,若一切已然成了散落风里
  • 月圆家好,中秋节快乐 女儿终于早点睡了,毕竟明天要上课了 忍不住了又看了一遍萤火之森 第一次看是2011年偶然看到的 从此每年都要拿出来看几遍 看一遍哭一遍,再
  • 今天终于把回信给写了~ 之前工作时候的一个女孩子,记得最开始因为纪律原因还被我批评过,后来忘了怎么个过程,她就老爱来找我了~再然后会往我的悄悄话信箱投信,后来我
  • 【文苑[心]】人生,简单行走便会快乐 平常人,平常事,越简单越好,简单是一种美,简单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幸福。简中静谧,简中逍遥,若能做到心底透明、清澈,简单
  • #美到心间的话[超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一个天文现象。当朔在初一出现比较晚时,望就出现在了十六。甚至会到十七。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每逢农历初一,
  • 叮!大英博物馆走完。完成卢浮宫梵蒂冈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三大欧洲博物馆成就~ 罗塞塔石碑。亡灵书。楔字板。博物馆书写历史。大英博物馆真书写。历史。 其实博物博物。若
  • #李钟硕[超话]#210920 A-man ins 更新: [NAVER POST] 화보의 교과서 [이종석]! ⠀ 불어오는 가을바람과 함께 더욱
  • 星际穿越,诺兰的又一神作,本来应该上一年就 在电影院看的,但是由于时间等问题,一直拖到现 在。再交完程序设计作业的晚上,当做是对自己的奖 励,一口气看完了这部长
  • 跟练了三天终于找到一个适合我的有氧减肥视频。咋说呢,没有基础的,稍微做点运动就喘的,手脚不协调的,跟就完事了。这个没有地板动作,没有波比跳,出汗都是缓缓地,细细
  • 20210908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于晓璘 郭耀嵘 郭俊宇 孙礼杰 李磊 丁辰西 连江维 曹牧之 赵嘉艳 我的最后一场花束啦! 详细的repo实在写不动了,
  • #深圳青年戏剧工作坊[超话]##[爱你]戏剧圈魔戒原来真有!# 魔戒和戏剧太配了吧[酷] [并不简单]国内也可有,戏剧坊文创IP这下有着落了[喵喵][doge
  • 水,是不是下到心上的雨 作者:暮野 雨 在我来时刚刚漫过这车轮下的青山 水光潋滟 风掀云 独为我烧红一坡的晚霞吧 没有雷声的云天 彩虹依旧 没有开始的未来
  • #星座#深入描述十二星座的话 白羊座:耿直过头,想说什么就说不会憋 金牛座:好色起来简直饥不择食 双子座:A....静如瘫痪动如癫痫 巨蟹
  • 语言和文字生来本应是照亮人间的光。 语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和最有利的武器,是光是暗,一念之间,一切不过在于你想要按下的是开是关。 黑暗里总充斥着不同声音的
  • 2021.9.22 Tay:2 ทุ่มตรง ที่ Clubhouse ห้ามพลาด!! กด Follow ไว้เลยที่ > อย่าลื
  • 这两天真的好充实,好久没拍写真也拍到了,有意思的拍了产品图,今晚更有趣拍了求婚现场,每天在电脑面前等甲方爸爸的消息修改海报,哥哥回来以后天天去蹭吃蹭喝(我爱重庆
  • 【哈尔滨新增5例本土病例,厦门两地调整为高风险地区】#利州战疫# 22日0至12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5例(哈尔滨市巴彦县4例、哈尔滨市南
  • 万岁山真的牛!每一次都能带给我们惊喜。 实景话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真的赞,舞美简直酷死了!《打铁花》表演是真的震撼,有好多个瞬间,让我觉得一大群流星奔向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