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蕅益大师: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为助!

原文: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为助。正助合行。如顺风之舟。更加板索。疾到岸矣。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亦多。记数尤为稳当。真操实履之士。岂求异愚夫愚妇哉。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示石友
白话文:
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这是一法门圆摄百千法门,并不是举一废百。但必须一门深入,以念佛为正行,其余一切戒定慧等行持为助行。正助合行,如顺风之舟,又增加了风帆,很快到达目的地。念佛方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方法也多,以记数法尤为稳当。这样真实修行的人,难道还追求一定要与愚夫愚妇有所不同吗?
——佛弟子敬

宗杲禅师:决定信心

来源:大慧宗杲禅师书信

示妙智居士(方敷文务德)

从上诸佛诸祖,真实为人处,先教立决定志。所谓决定志者,决欲此生心地开通,直到诸佛诸祖无障碍、大休歇、大解脱境界。无决定之志,则无决定信矣。佛不云乎:“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又云:“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如来地即大休歇、大解脱境界是也。

在昔归宗拭眼禅师,曾有僧问:“如何是佛?”宗云:“我向汝道,汝还信否?”僧云:“和尚诚言,焉敢不信?”宗云:“只汝便是。”僧闻宗语,谛审思惟,良久曰:“只某便是佛,却如何保任?”宗曰:“一翳在目,空华乱坠。”其僧于言下忽然契悟。这僧初无决定信,闻归宗直指之言,犹怀疑惑,欲求保任,方能自信。归宗老婆心切,向他所乖执处,以金刚王宝剑用事,劈面便挥。这僧方在万仞崖头独足而立,被归宗一挥,始肯放身舍命。

又罗山法宝大师,尝致问于石霜普会曰:“起灭不停时如何?”石霜云:“直须寒灰枯木去,一念万年去,函盖相应去,全清绝点去。”罗山不契,复持此语问岩头。问声未绝,被岩头震威一喝曰:“是谁起灭?”罗山于言下大悟。

又教中说:“菩萨修行,从初地入第八不动地,为深行菩萨,难可知,无差别,离一切相、一切想、一切执著,无量无边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离诸諠诤,寂灭现前,乃至入灭尽定,一切动心忆想分别,悉皆止息。”谓从初地至菩萨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行,得无功用法。身口意业念务皆息,谓不起第二念。又怕人理会不得,更引喻云:“譬如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为欲度故,发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寐寤,既寐寤已,所作皆息。菩萨亦尔,见众生身在四流中,为救度故,发大勇猛、起大精进。以勇猛精进故,至不动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如生梵世,欲界烦恼皆不现前,住不动地亦复如是,一切心意识行,皆不现前。”第八地菩萨,佛心、菩萨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现起,况复起于世间之心?世间心既灭,寂灭心即现前。寂灭心既现前,则尘沙诸佛所说法门一时现前矣。法门既得现前,即是寂灭真境界也。得到此境界,方可兴慈运悲,作诸饶益事。是亦从决定志、乘决定信成就者也。若无决定志,则不能深入如来大寂灭海。

无决定信,则于古人言句及教乘文字中,不能动转。如六祖大师为江西志彻禅师说常、无常义,彻问祖曰:“弟子尝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师慈悲,略为宣说。”祖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善恶一切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祖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祖曰:“《涅槃经》,吾昔者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祖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甚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也。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此亦彻禅师决定志中乘决定信,而感报祖师决定说之一也。

又记得安楞严看《楞严经》,至“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处,不觉破句读了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沉吟良久,忽然大悟。后读是经,终身如所悟,更不依经文。此亦决定志中乘决定信、依义而不依文字之一也。

妙智居士有决定志而乘决定信,于此一段大事因缘,矻矻孜孜,以彻证不疑为决定义,但未得喷地一下耳。因以此轴求指示,故引祖师为志彻禅师、岩头为罗山、安楞严破句读《楞严经》悟道数段葛藤,且作他时喷地一发之契券云耳。
阿弥陀佛 https://t.cn/RRUda5w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真的很感谢朵妈一手把我这个生活白痴培养成了能自己动手的吃货。所以,已然“成熟态”的父母,去学一门新东西吧,体会初学者的经历。
  • 她的话让他想到:「如果我们果真拿走这位有智慧且高贵的女士的钱财,将来一定会被处罚。这群小偷明白他们的恶行后,就出家加入僧团为比库,并且得到输屡那的教诲后,到林子
  • 年前生活切片1⃣️上次在上海只看了第一本,太喜欢了,所以在kindle上都购入啦2⃣️继《瑞克和莫蒂》之后又入坑的美漫,第一季的第一集真的是吓到我了,但就是好喜
  • 」Kay隨後亦轉發片段:「我對自己嘅廚藝同埋自己人生,其實一直都充滿信心,直至到……0:36嗰1秒。」Kay隨後亦轉發片段:「我對自己嘅廚藝同埋自己人生,其實一
  • 人到绝境是重生,半山腰总是很挤的你得努力去山顶看看,人生这道题怎么选都有遗憾,真正的强者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心掏出来,睡一觉又是信心百倍,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 去翻了一下你的微博 真的好奇怪 从第一条像大家展示你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微博 明明还是个青涩的男孩子啊 怎么就22了呢 感觉还是以前那个会给我们分享日常 分享
  • 但是,二三分钟的垃圾时间让C罗这位伟大的球员出场,是尊重吗?C罗是过分了,但曼联与滕是不是也需要反思?
  • 有些事,实在办不到的,就算了吧,别总是勉强自己,凡事顺其自然就好。有些事,实在办不到的,就算了吧,别总是勉强自己,凡事顺其自然就好。
  • 由于小黄是个资深球迷,重要球赛自然一场不想落下,于是开赛前,小黄特地给太太开了个小会,讲了关于世界杯的各种重要性,最后,以“承包下半年家务活”为条件和太太约法三
  • 风雨欲来的海边,一幅女性背影的油画置于沙滩,看似平静的海面实则暗潮涌动,画与海彼此交融,虚实难辨……#消失的她概念海报# 影片故事聚焦于一起关于“她”的失踪案件
  • 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
  • 当然了,为了让你很贵妇范儿毫不心疼挖一坨糊脸,这里他们把眼霜四大模块精简到两个:即时抚纹+持久抗衰。接下来的数据也不是我说的,他们自己的报告:使用过这款面霜的志
  • 只需要保佑我健康吖~昨天头好晕,不知道是不是感冒了,但是没有发烧,只是头晕➕有点鼻音(不过u1s1我真的好喜欢自己带点鼻音的声音啊哈哈,一有点鼻音,恨不得让全世
  • 《校草家白兔精室友又Ruan又撩》 作者:糯米米路酒路隐 黏人好Se磨人兔子Jing学渣守美颜盛世校草轻微洁癖学霸弓 ✨文案: 开学前一天路隐好心救了一只兔
  • ​​​最艰难的求娶,写完了,也许会让你们想的角度都不一样[笑cry][笑cry][笑cry]有点儿长,慢慢看。怎么办,感觉看完唐朝诡事录后,完全中毒了,其他电
  • 从最初一个“换脸”的故事设定,到如今虽然不完美但多多少少让大家喜欢的故事,这其中有太多需要感谢的人和需要感恩的事。我们的编剧大大,一个内心有无数奇妙桥段和大爱的
  • #马天宇三国机密# [心]#马天宇英雄本色4# 马天宇百度贴吧签到第365天 特此纪念[心]日常想你[心] @馬天宇 当初懵懂地点击下各种签到第一天的时候其实根
  • 比如你小学的字和大学的字能一样吗,一模一样的那叫复印麻衣相法#张士玉一萍易学# 手掌特别肥厚者,主其人重视物欲,性欲亦较强,缺乏高尚思想。当然这种抱团4 v 2
  • 如果一个人眼睛坚定有力,则说明这个人神闲气定;眼眸明亮的人,必定是心胸正直的人。如果一个人眼睛坚定有力,则说明这个人神闲气定;眼眸明亮的人,必定是心胸正直的人。
  • 二、北京中演互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8.12.7日刚成立,北京南斗就在2018.12.25日和2018.12.27日两次和一个刚成立的公司合作,其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