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感染者破10万,上海救护车事件视频流出:除了愤怒,我们该反思什么?
我是李月亮 读者 2022-04-04 19:55
图片

文/李月亮 主播/玮玮

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

图片

这两天,上海的一位老人去世的新闻,引起很大争论。

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3月30日,老人突然哮喘发作,状况危急。

家人赶紧打了120和110,邻居和防疫工作人员也都来帮忙救治。

十几分钟后,一辆救护车来到楼下。

但那是二楼邻居叫的,按照规定,不能擅自改接老人。

所以,虽然二楼邻居状况不算紧急,也同意把救护车让给老人,但救援的医生还是坚持带二楼病人走。

老人的家人再三恳求,说老人情况危重,已经没有呼吸了,急需救命。

救援人员不为所动,而且拒绝把救护车上的除颤仪借给老人。

在求助者绝望的嘶吼里,医生关上了车窗,走了。

等属于老人的救护车赶来,已经无力回天。

视频被传到网上,激怒了很多人。

人们大骂医生没有人性。

图片

官方很快做出回应:

这名医生当时虽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如此处置实属不当,已经停职。

图片

这个处理又引起了很多不满。

有网友说,120的医生有严格规定,让接谁就得接谁,不能擅自行动。如果需要抢救别人,要急救中心指派才可以。

而且因为救护车本来要接的二楼病人是口头承诺同意先接老人的,如果他出了意外,是有理由起诉医生不按制度接诊的。

还有就是,除颤仪其实也救不了哮喘老人。

图片

的确也有道理。

但是,道理很有理,现实却很荒谬:

一个老人生命垂危,急需抢救。

救护车正好来了。

却不能救助老人,而是把另一个不太着急的病人拉走了。

这显然不合情理。

问题出在哪里?

官方说这次的医生处置不当,那怎么才算得当?

这是一道必答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仔细研究,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这一次不探讨,不解决,事情就很可能再次发生,就还会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也还会有医生或者工作人员,因为遵守规定,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我个人觉得,需要讨论的有两点。

第一,制度上,能不能给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一点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情况做出紧急决定。如果他们做了符合情理的行为,万一出了状况,可不可以不担责。

第二,执行上,具体干事儿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判断力和同情心,而不是僵化冷漠地只求自保。

一个文明的社会,第一要有制度保障,第二要有温度托底。

二者缺一不可。

图片

最近疫情严重,意外状况频繁发生。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完全想不到的。

3月中旬,深圳一个年轻妈妈,趁孩子睡觉时出去买东西。

不想,回来的时候,小区封了。

按照规定,她不能再进去。

可是孩子一个人在家睡觉啊。

她不回去,孩子怎么办?

年轻妈妈很崩溃,在小区门口歇斯底里地大叫。

但防疫人员坚决表示“没办法,现在是临时管控,进不去”。

图片

按规定执行任务,本来也没错。

但是对于显然不合情理的情况,能不能“特事特办”?

妈妈后来进去了。和上面救护车案例一样,这需要制度给执行人员一点空间,也需要执行人员有基本的人情味。

图片

还有一个货车司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也觉得挺值得关注的。

现在很多地方都查得严,只要行程码带星,就不让通过。

可是货车司机们全国送货,几千公里行程,途经多个城市,难免路过有疫情的地区,行程码很容易就被挂了星。

而因为这个星,他们就可能辛辛苦苦跑到目的地,却被直接劝返,要求“哪来的回哪去”。

他们拉着一车货,一路上辛苦不说,光油钱和过路费就花了几千,就这样被要求开回去,情何以堪。

关键这些人大多不算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也都有核酸阴性证明。

图片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图片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图片

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网上有很多骂声,骂某个城市,骂某些政策,骂防疫人员……

心情我非常理解,但其实抱怨和大骂都没什么用。

而且现在我们也应该明白了,没有哪个城市是完美的。

当疫情大规模爆发,无论上海、长春,还是武汉、西安,都会犯错,会力不从心,会手忙脚乱。

与其大加批判,不如想想如何改变。

我们最该做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里,一个又一个求助里,总结经验,想想下次如何避免。

疫情短时间显然不会过去,那么在下个城市爆发的时候,能尽量避免再出现这些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能只经历教训,不增长经验。

所以我想,一个城市在经历一波大疫情之后,能不能细致地复盘一次。

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每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而且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你曾经被封控,遇到很多麻烦,也有很多思考。

那就可以说说,你认为封控策略如何调整会更合理,居委会如何服务会更高效。

大家各抒己见。

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有价值的讨论,肯定比破口大骂有意义。

图片

整个3月,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了10万例,波及29个省份。

前几天,国家卫健委还说,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已经报告的感染者超过3.6万例,近期还会增加。

现在看,奥密克戎的传播是真的厉害。

跟原始的新冠毒株,简直不像一个品种。

上海的几番尝试也表明,一旦流传开来,小范围的防控很难搞定,最好用的清零手段,还是“大面积封控”。

最近新闻说,奥密克戎又出现了升级版“XE”,传播力更强。

所以我们短期内肯定还摆脱不了疫情,封控在所难免。

可一个“封”字,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就会出现上面的种种问题。

我们眼下最务实的做法,是尽量让封控的安排更合理,代价更小。

不能因为孕妇核酸证明过期4小时,而无法入院,导致流产。

不能因为隔离的老人不会团购不会接龙,就吃不上菜。

其实城市管理者应该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疫情期间,社会不得不制定一些应急措施。

而临时性的政策,大多不完美,一定会有极端的情况出现,比如妈妈出来买个菜就被封在外面了。

这种时候,还是要有“特事特办”的灵活性,不能两手一摊眼睛一瞪,用一句“要遵守规定”处理所有的情况。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人应该有人情味,有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前两天有个新闻,很触动我。

湖北黄冈,一位老人去世了。

儿子媳妇匆匆忙忙从上海赶回去,却必须要在酒店隔离,不能送葬。

老人火化当天,灵车特意绕行到隔离酒店。

儿子儿媳穿着防护服,跪在路边送别。

这场景让人泪目,也让人感慨。

其实按照规定,隔离人员是不能离开酒店房间的。

但工作人员允许夫妻俩穿着防护服,出来跟老父亲告别。

既保证了防疫,也考虑了隔离者的需求。

这就是人情味。

灵车特意绕行到酒店,让他们可以拜别。

这也是人情味。

病毒冷酷,但人应该有温度。

图片

3月29日,吉林有一个不起眼的新闻。

防疫点,几个志愿者在工作。

一位车主特意把车停在他们附近,还在后车窗上贴了一张纸条:

车未锁,志愿者可进车休息!最起码挡风!

图片

防疫人员们看到,都觉得很暖心,也真的进去睡了一觉。

我特别想给这个车主点赞。

疫情当下,社会亟需帮助。

有感染者需要救治,有辛苦的工作人员需要休息。

有隔离的孩子需要照顾,有买不到菜的老人需要帮助……

有很多的事情,我觉得都不是仅靠制度就能解决的。

在制度没有到达、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人性的温度。

确切地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提供做力所能及的帮助。

面对疫情,我们所有同胞都是一个整体。

我们都是局中人,都应该善意地去参与,力所能及地给困境之下的同胞以温暖和便利。

疫情的寒冬也许很久都不会过去,这就格外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小暖阳。

专家有智慧,领导有担当,执行者有善意,老百姓有素质。

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寒冬里,感受到暖意。

谢谢你看完文章,还请点亮“在看”并“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六旬女子听信销售连吃3年牛初乳,癌症复发后醒悟】#杭州一超市打着卖绿色食品的名号卖保健品# 这些频繁购买高价保健品的老人,内心究竟有怎样的需求和呼唤?卧底的一个星期里,记者几乎每天都能看见陈阿姨和曹阿姨,她们把“垦荒人”超市当成了家,把这里的销售当成了家人,不仅自己买还自愿当“说客”,而季阿姨则是另一类老人的代表,他们直到绝症复发,才无奈从保健品泥潭中抽身。#杭州垦荒人被立案调查#

1】把销售当家人,她们自愿当“说客”

陈阿姨很外向,很乐意跟销售们聊天。她似乎很享受被销售追捧的过程,比如在旅行的大巴车上被销售半跪着喊阿姨我爱你,比如被三四个销售围着让她介绍客人。

在“福利旅游”的景点,陈阿姨说道:“这景点我已经来过无数遍了,这次我是带着任务来的,要帮销售说服一位阿姨买牛初乳。”“阿姨知道你们不容易,所以阿姨能帮的都会来帮的。”

一会,陈阿姨和另一名阿姨一边说着吃牛初乳胶囊的种种好处,一边告诉她“你要办一张金卡,金卡划算。”

“金卡多少钱?”

“才两万多,你买得多送得也多。”

“不过你看吧,阿姨知道,你们有时候说一百句都抵不上阿姨帮你们说一句的。”陈阿姨转头对记者说。

陈阿姨育有一儿一女,但平时独居,提到子女便不再多说了,“幸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陈阿姨买不起店里最高端的多肽和孢子油保健品,但是热衷于给店里的每一个销售拉业绩。她还会教新来的销售,“多黏黏老人,看老人的衣着判断她有没有钱,多陪笑脸。”她也会关心他们“有没有按时吃饭”。

帮忙推销,陈阿姨什么东西都不要,“阿姨不是贪小便宜的人,你们需要阿姨,阿姨就过来。”她甚至会主动冲到新员工培训的课堂里,告诉他们,“加油干,阿姨相信你们能行!”

曹阿姨虽然没有陈阿姨来“垦荒人”的时间久,但她热衷于把身边的邻居、亲戚、朋友等等社会关系都介绍到店里。

曹阿姨每天准点来店里报到,没有一个销售是不认识她的——“阿姨,又来上班了啊!”店员对她调侃道。

曹阿姨一个月退休金不高,只有4000元,“自己存一点,儿女给的红包攒一点。”她就这样省吃俭用,但买“垦荒人”的保健品很大方。

在一次测评会上,曹阿姨叫来了她的邻居。邻居刚刚在理疗店交了十万块,虽然对牛初乳胶囊很心动,但实在拿不出钱来买。眼看着局面僵持不下,曹阿姨说:“我卡里还有4000多,先帮她刷一箱,有钱的时候再给我就行。”销售赶忙掏出订货单,让邻居先付定金。

邻居掏出钱包,里面有两百元和几张零钱。“饭钱留下,其余交定金。”邻居还在慢腾腾地拿钱,曹阿姨就一把拿过她手中的200元,交给了销售。“先给她记上。”曹阿姨说。

“她有钱,卖了房子之后和儿子对半分了,但是去年儿子又把原本属于她的一半中大部分都要走了,说是帮她理财。”曹阿姨对销售私语道,“我怀疑啊,她儿子根本就是把她的钱给花了。不然,她每次问她儿子要钱怎么那么费劲,都要吵一架。”

说起邻居的儿子,曹阿姨说,“年轻人仗着自己身体好,根本不需要重视健康。我们老人自己花钱保健康,可他们还要来管我们……”

这样帮别人垫付的事情,曹阿姨做了多次,“我那个朋友吃牛初乳拉肚子,要退货,我就把她的退货都吃下来了。”曹阿姨说道。如果客户有退货,对销售而言就意味着没有业绩。曹阿姨觉得这些小孩子“太辛苦”,不忍心看到他们的业绩惨淡,于是自告奋勇,买下了所有她介绍朋友的那些退货。

充当说客的老顾客有很多,她们并不能得到实质的金钱奖励,只有免费的鸭汤和水饺,但她们钟爱参加聚会时“热闹”,也享受劝单成功时的“成就”,为此“垦荒人”还会在测评会上为她们颁发证书,巩固这种成就感。

2】她从保健品抽身,但一切来得太晚

季阿姨是另一种老人的代表。

她有三个女儿,年轻时,她和爱人离婚,独自抚养了老二和老三长大,如今老二和老三都各自有了美满的家庭和事业。她也跟着空了下来,每天最大的任务就是帮老二遛狗。

时间长了,她身边也没有爱人陪伴,女儿和外孙都各自忙着事业和学业,家里也都请了保姆,不需要她来操持,时间长了,寂寞笼罩了她的全身,无论是旅游还是去跳舞,抑或是上老年大学,她都没办法从中收获太多的快乐。

开始买垦荒人的保健品是在她患上乳腺癌做完手术的第十五年。

那时她63岁,季阿姨开始惶恐,前夫在这个年纪已经不能行走,前夫得的是脑癌,给了她非常沉重的打击。

她开始给自己“找事做”,比如频繁地遛狗,遇到垦荒人的销售,就是在一次遛狗的途中。

也是差不多的经过,季阿姨从销售小伙身上感受到了源源不断的热情,还有对她健康嘘寒问暖地关心。

有一次,销售甚至直接陪她做了一次体检。

在她这个年纪,钱已经不太重要了,所以当销售告诉她牛初乳可以增强免疫力时,她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了。

从一开始的牛初乳,到后来的多肽、灵芝孢子油,成批成批的保健品开始堆在厨房里。

季阿姨太害怕生病了。

曾经乳腺癌的化疗让爱美的她成了秃头,那时她买了各种样式的假发,在旅行的过程中也要带上三顶才能出发——美了大半辈子,到了老年,她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

于是,她恐惧乳腺癌的复发,她觉得,只要自己按照销售说的,按时吃牛初乳和多肽,就能增强免疫力,战胜癌症。

女儿不是没有劝过她警惕,但季阿姨觉得,这是她抓住健康的绳索,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

更何况女儿忙于经营公司,很少过问她的健康。

她曾经和女儿爆发过一次最为严重的争吵,女儿委屈地问:“我给你钱,孩子也不用你养,我们家还有保姆,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什么非要跟保健品过不去?”

季阿姨吼道:“那你能给我健康吗?你能让我不得癌症吗?”

可是,连着三年吃牛初乳,并没有阻止癌症重新找上季阿姨,在她66岁这年,季阿姨体检查出了肺部的癌细胞,乳腺癌复发,癌细胞扩散转为肺癌。

这一次,季阿姨躺在病床上,来轮流照顾她的是自己的三个儿女。

至于那个销售,在季阿姨癌症复发之际还希望她能回购产品,季阿姨在电话里表明自己生病,因为心情不好,她在电话里痛骂了一顿销售没有良心,卖给她没用的产品。

挂了电话之后,这个销售再也没联系过她。

也是从生病开始,季阿姨意识到,牛初乳并不能让她不得病,销售也不会让她更健康。

此后,她甚至不愿意向家人之外的任何陌生人提起这段经历。

季阿姨终于和女儿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和解,但这一切来得太晚了。

今年的一月,季阿姨没有撑过这个冬天。她离开之后,女儿把家里那些过期的,还没吃完的通通丢进了垃圾桶。

妇女还是女神?
原创 白鹿 Dr昕理学 
妇女节刚刚过去,有人给我们提问:
“老师,网上很多人为了女神节,妇女节的称呼吵起来了!有人不喜欢妇女的称呼,觉得那是老女人的称呼,有人不喜欢女神的称呼,觉得是消费主义的陷阱。你们怎么看?
而且我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好像我身边那些最讨厌‘妇女、大妈’称呼的女性,好像往往是我认识的人里面最早结婚,最想结婚的人。她们的行为为什么这么割裂呢?”
“讨厌‘妇女’的称呼“和“渴望早早结婚”,这两个行为看似矛盾对立,实际上则是同一条逻辑,都是在男性凝视下自我审视的客体思维。
我想起我的一个同学,大学一毕业就结婚了,结婚前夕她对我们哭诉说:“我好害怕结婚,结了婚以后我就再也不是少女了,以后我就和你们不一样了,我就变成妇女了。”
安慰她之余,另一个同学问她:“你害怕结婚变成妇女,那你干嘛还这么早结婚?”
而我当时其实没懂她在担心什么,我回答她:“你已经20多岁了,早就成年了,不结婚你也不是少女啊。”
直到后来我看到一篇文章,指出在父权视角下,出于对女性生育价值的物化,无“所属”的少女,地位高于有“所属”的妇女,是因为“前者的价值来源于‘待价而沽’,而后者遭到轻蔑的原因则是‘落地贬值’”。
我一下子悟了当年的女同学为什么产生了看似矛盾的心态与行为:她恐惧和焦虑的是“落地贬值”,哪怕她原有的美好品质一样都没改变,但她的“价值”却“一经沽出”就大打折扣;但是她又必须要趁着“价值”最高的时候“沽”出最好的“价格”,因为“少女”的“价值”是有“保质期”的,生育价值随着年龄增长亦会降低,哪怕她的美好品质都没有改变,但自身“价值”亦会因“过期”而大打折扣。
有这个话题讨论,我个人认为是好的,说明女性正在逐渐夺回话语的阵地,开始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开始很多女性觉得“妇女”这个称呼不好,因为以往社会舆论中刻画的“妇女”形象都是负面的:没有收入的“家庭妇女”、没有文化的“无知妇女”、没有时尚的“农村妇女”,没有青春的“已婚妇女”……很多女性觉得要走出这样的桎梏,女性的角色不应该困于这几种框架,而应该追求自己大放光彩,所以称呼一再改变:女王节,女神节,女生节,女性节,女人节……等等。
然后,最近两年,因为觉得“女神节”“女王节”已经成了购物节消费节的代名词,而与妇女解放、尊重女性的初衷逐渐远离,于是抵制“女神”称呼,重回“妇女节”的呼声也逐渐高了。
有这样的讨论和思考是很好的现象,是要打破人们对女性的种种刻板印象。
但是如果结果变成了“妇女”和“女神”互掐,反倒再次陷入了客体向主体自证的陷阱。
有人对我说:“不喜欢‘妇女’这个词,是因为已婚妇女的那种围着厨房锅台转,三句话不离老公孩子的家庭妇女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我问她:“为什么家庭妇女、已婚妇女这些词会成为贬义词呢?这只是一个特点,又不是一个缺点,为什么会成为侮辱攻击人的用法呢?‘家庭’是贬义词吗?已婚男子是贬义词吗?有没有想过‘已婚家庭妇女’成为贬义词的原因,不是因为‘家庭’,不是因为‘已婚’,不是因为‘妇’,是因为‘女’呢?”
在厌女的语境下,任何词语,只要沾上“女”字就会变成贬义词,就会被污名化。
妇女=没地位+没文化+没青春+没自由;
女神=没脑子+肤浅+只会花枝招展+沦为消费主义陷阱的韭菜……
最近的争吵,是不是就围绕着这几个贬义的关键词?那咱仔细想想,这些贬义的特性,又是谁定义和规定的呢?
以往大家不喜欢“妇女”这个词,觉得固化和矮化了女性的刻板形象,觉得换一个词就好了——没想到吧?换了“女神”,“女王”这样的好词儿,最后还是要被污名化和矮化。
所以发现了没,关键不在于用什么词汇,而在于谁去定义这些词汇,以及怎么定义这些词汇;关键不在于具体的话语,而在于话语权。话语权不在自己手里,莫说是女神,就是女财神,女爷爷,女天王,女皇帝,换什么称呼都白搭。
所以女性现在就是要把主体的话语权争夺回来,自己来重新定义“妇女”、定义“女神”,而不是作为客体被主体凝视的定义下,急着与“妇女”割席,与“女神”割席,与其他任何不同类型的女性割席。
叫什么名称无所谓,关键是主体性要在自己手里——我是一个大写的“人”,不是一件商品,不由别人来定义我的价值。
叨叨昕诚心发问:“那我在妇女节的时候说,我没有送你礼物,是因为你是少女,不是妇女,不用过妇女节,你怎么没有生气呢?”
鹿说:“因为你常说的:孤证不立。我们判断一个人说话的动机,还要结合其平时一贯的言行举止,不必因为一个词汇去揣测对方的用意,然后给人定罪。
最近也有不少人表示,想祝对方节日快乐,都不知道该用哪个词了,不知道对方是妇女派还是女神派的,说什么都怕冒犯了别人。那我觉得倒没有必要这样。
如果一个人平时就经常物化女性、贬低女性、压榨女性,那么他说出‘你是少女,不是妇女’的时候,其心态就不可谓不猥琐了。
如果你平时一直是尊重女性的,你管我叫女神也好,少女也好,你就只是想让我高兴罢了。比如你说我是‘少女’而非‘妇女’,因为从定义上而言前者确实比后者年轻,你的用意可能就是想夸我年轻而已,毕竟谁不爱听别人夸自己年轻呢。结合你平时也经常自称‘少男’来表示不服老,可见你在用‘少女’这个词的时候,没有什么恶心的用意。”
我的一个朋友说:“我不喜欢妇这个词,因为它从一开始的造字就充满了压迫的意味,‘婦’ ,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意思就是女人拿着扫帚,伺候丈夫,服从丈夫。”
另一个朋友说:“但是新中国的妇女,是‘妇’,不是‘婦’,是女性有能力推翻压迫我们的大山的意思。”
已经2022年了,妇女,少女,女性,女人,女生,女孩,女神,女王……都是好词儿,我们不要自己搞对立分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种淋浴方法应在宝宝2-3岁后进行。2024.05.16 天气热 心情懒懒记录一下五月的爱与被爱喳喳给我拍的胶片宝宝合照(开盲盒般的幸福画面,好喜欢喳喳)妮妮给
  • (百年孤寂)宋心月陆晏安(在线无弹窗收藏就看)小说全文阅读宋心月.8a}#Wp< [给力]书名:《百年孤寂》 [给力]主角:宋心月陆晏安 全文请到公#众#号【
  • 人活着,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在疾病面前,钱都是纸,所以,别奢求金山银海,只要一生活得健健康康,就是这辈子最大的富有。起床,泡了杯热茶,打开冰箱拿出前几天买的韭菜
  • #6in1必胜[超话]# 看过来『齿轮』PK〈6IN1〉强势登陆 强强联手 实力帅飞‼️队长『全能ACE』苏新皓❤️ 队员『唯一Rap担』左航『女团舞之光』余
  •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眼花缭乱的房价、工作、内外局势等等。 那些堪破迷雾、发现本质的明白人应该都有深层次的领悟。 可让夫子尴尬头皮发麻的是,有些大V盲目鼓吹提升学历就能走上人生巅
  • 晚上冬梅姨请客,她和开心妹妹亲热的踢球,一起写作业,爸爸给她俩拿了零食,小姐俩写完作业又互相出题回答。下午爸妈接她放学,高兴的一只手牵一个,蹦蹦跳跳,还假装委屈
  • 若是想要体验更具特色的购物场所,东门老街和华强北电子世界是你的最佳选择,这里有丰富的商品和独特的购物环境,让你尽享购物乐趣。推荐的餐厅有老街新村餐厅、宝源煲仔饭
  • 置顶=库 不定时推歌博主 近期主 ff14 饼((来点新鲜出炉饼饼吧 喜欢冬夏,喜欢二人季节,喜欢宇宙,透明,海洋生物,青春,美少女 ff14 陆行鸟区
  • 他是自称歌手演员导演的素人、选秀多次永远在出道路上的回锅肉、偷懒耍滑无冕之王、非著名格格巫代言人、飞不飞升蹭了再说信条的坚定贯彻者,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他蹭不到的
  • 夏天带什么手表,大家来分享一下高仿欧米茄星座哪里买2000多的高仿江诗丹顿江诗丹顿精仿一比一江诗丹顿男表图片,机械键盘什么牌子好新版安卓系统提供用户更灵敏更人性
  • 米饭盲品环节,同一种米,搭载不同的电饭煲,表现高下立判:红饭,油亮饱满、软硬适中,吃口略带回弹、不粘牙,香甜自带回甘和一丢鲜味,来自松下顶配天花板、进口机PA
  • #921组合[超话]# 早安 ~仙米们~祝我们宇宙超级无敌可爱帅气的猪崽崽 Xy.小一 生日快乐愿猪崽崽 年年长康健 岁岁皆平安[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即使
  • Day 342024.05.13"The Cat 貓貓" Art Processing... "金髮麗人"這次的猫毛发
  • 硬要说的话……上来就挂了的男主的妈,长得有点像《奥丁领域》女主成年版,算是角色中唯一的惊喜了[允悲]我对剧情的要求那么高,这游戏剧情那么烂,但我还是觉得《圣兽之
  • ”他沉默了几秒,接着说,“前段时间我和我有过联系,她还没有彻底接受你丈夫,但是她说他们之间已经坦诚地谈过了很多事,其中应该包括你,我没想到她有一天会成为小三。”
  • 可能我还是不适合做生意的人,我去一个地方找店铺,我会看好多天,如果一个地方那个行业已经饱和我就不会掺一脚,因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真的不好做,起码自己良心上过不去,
  • 仔细说,工作两个月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了自己比起工作还是更爱读书,从而坚定了我的学术之心[拜拜]这个班谁爱上谁上吧!第二季短短开头五集就塞了包括但不限于【老套且
  • 你可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吊坠、耳环、手链,甚至是家居装饰品,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你个性的展现。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体验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也享受到了清洁和美丽的双重
  • B赏 彩画 B4大小C赏 方巾D赏 橡胶杯垫E赏 PALMLISE 小手办F赏 DEFORME-X 假面骑士 圣刃 小手办G赏 DEFORME-X 假面骑士 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