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抑郁?有可能是睡得太太太晚了!

早睡一小时,抑郁风险下降23%。

JAMA Psychiatry和Nature旗下的Molecular Psychiatry曾不约而同发文,通过多达几十万人的大样本研究,探讨晚睡与精神健康尤其是抑郁障碍之间的关系。

图1: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的关于晚睡与精神健康的论文

【你的睡觉时间不一定符合身体需求】

在百万年的进化中,人类的生物钟为了适应自然的昼夜节律,会在一个相应的时间段内(比如24小时左右)震荡。而我们的身体代谢——包括神经内分泌——会根据这个生物钟来运作,比如在某个时间段分泌某种激素或释放某种化学因子,来帮助或者促使我们完成神经活动以及其他代谢活动。

在这个层面,目前研究发现,人类当中有两种类型的生物钟,一种是早睡早起“百灵鸟”型,一种是晚睡晚起“夜猫子”型。前者的生物节律更加接近自然节律,与正常日照循环的相位差不太大。而后者的生物节律相位较长,导致与自然节律出现了相位差,因而容易产生一些问题。

当然,“夜猫子”型的节律并不是夸张到了昼伏夜出或者半夜两三点还在蹦跶,现有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晚睡型和早睡型之间的相位差大约是2小时。所以如果长期半夜两三点没有睡觉,并不是因为昼夜节律是夜猫子型,可能是出现了严重的生物节律异常,需要治疗。

除了生物节律之外,在大规模电气化的当代社会,还存在着社会节律——普遍存在的夜间光照让原本的自然光照时间大幅度延长,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律被打乱。这种状态使得生物节律和社会节律之间出现了时间差,这样的时差导致了相当多的睡眠问题——尤其对晚睡型节律者。

【早睡型节律的人精神健康更好】

JAMA Psychiatry和Nature旗下的Molecular Psychiatry发布的两篇研究得出了同一个结论——早睡型生物节律的人,精神健康情况更好,后者的研究提示,这一类人群比晚睡型健康程度高29%。

在JAMA Psychiatry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两家大型基因库的84万例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拥有早睡型基因的人,其发生抑郁障碍的风险较平均水平下降23%,统计数据显示,这部分人睡眠时间中位点每提早1小时(该研究全人群睡眠中位时间点为3点,平均睡眠时间段为夜间11点到次日早晨6点),风险因素可下降为原先的0.77(95%置信区间:0.63-0.94)。研究者将研究范本缩小为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临床诊断的患者之后,这一趋势依然奏效。

这篇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拥有早睡型基因的人,发生MDD的风险更低一些。

在Molecular Psychiatry的研究中,这个结论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这份研究中,研究者调研了449,660基因数据库样本,其中62.6%为早睡型。在这份调研中,早睡型人群的特征显示为女性、较低的BMI、吸烟者较少。

研究者统计发现,早睡型人群与晚睡型人群相比,抑郁症状出现的风险为0.79(95%置信区间:0.77-0.81),抑郁障碍风险为0.84(95%置信区间:0.82-0.88),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CIDI)和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诊断标准下的抑郁障碍严重性出现下降,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GAD)发生风险为0.83(95%置信区间:0.79-0.87),焦虑障碍严重性也同样下降。

也就是说,早睡型的人群,抑郁、焦虑的风险较晚睡型更低,发生疾病后其病情严重性也更低。

另有研究发现,晚睡型人群发生精神分裂症和ADHD的风险更高。

【为什么晚睡型的人精神健康风险高】

晚睡型生物节律者,本身其节律相位就比自然节律更长,也就是如果要适应其自身的生物节律,那么他的作息会和自然光照节律产生一定量的错位。而同时自然光照节律又影响人类的代谢调节。

也就是说,晚睡型节律者其生物节律和自然节律之间本身存在着矛盾,而不像早睡型节律者,生物节律基本与自然节律吻合。在这种错位之下,晚睡型节律者的精神健康风险因素本就已经升高。

目前的社会节律总体要求早起,这一节律更适应早睡型节律者的需要,使得晚睡型节律者被迫早起,形成一种强制的时间差,甚至出现严重的睡眠不足、形成睡眠债务、导致发生睡眠障碍以及种种情绪障碍甚至精神病性疾病。如果晚睡型节律者尝试在周末补眠,偿还睡眠债务,则会在之后的工作日进一步导致节律紊乱。研究人员发现,周末补眠的晚睡型人员可与工作日形成3小时的时差,且睡眠时间远高于工作日。

图3:社会节律和生物节律在晚睡者当中形成的时间差可达到3小时

比较幸运的是,总人群当中,早睡型人群数量偏多,且随着年龄的改变,人类的生物节律会发生改变,一些青春期或青年期为晚睡型的个体,在年龄增长之后,生物节律会逐渐转向早睡型。有研究表明,晚睡型人群当中,男性占比更高,因此总人群统计显示,男性睡眠类型通常比女性晚,但是到40-50岁以后,这个差异会消失。

但是,对于早睡型人员来说,如果被迫晚睡,同样也会发生精神健康受损的风险。

目前,临床上已经观察到,睡眠和生物钟中断或紊乱,将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人的警觉性、注意力、记忆力、反应能力和决策等高级执行功能会受损。昼夜节律受损,将会影响神经代谢,导致参与情绪调节的神经递质系统的节律活动发生改变,从而引发情绪障碍。而由于部分精神疾病,比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本身与失眠高度相关,反过来又将进一步破坏昼夜节律和睡眠节律,使得神经内分泌进一步受到影响,发生恶性循环,加重疾病。

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中。2019年发表于Lancet Psychiatry的研究显示,中国人当中精神病的终生患病率为16.6% (95%置信区间:13.0–20.2),尽管相对较低,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患者数量巨大,达到了2亿3千多万。其中焦虑障碍终生患病率7.6%(95%置信区间:6.3–8.8),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6.8%(95%置信区间:5.8-7.8),都在1亿左右。

精神健康与环境和人类行为有较大关系。社会节律要如何更适应人群的生物节律,来保障大多数人的健康,这甚至超越了医学范畴的庞大课题。

来源: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这些人 这座城 | 一个个滨城地标奇迹,一个个默默付出的“你”……】

过去的十年

  各项发展策略在天津次第展开

  “三个着力”为发展指明方向、标注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同下一盘棋

  “一基地三区建设”功能明确定位清晰

  “制造业立市”传承历史发挥优势

  “871生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双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这座城市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民生为大

  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里

  时代发展的大成就

  也写着你我的小成长

  学了新手艺,有了新工作

  做出了新成绩,获得新荣誉

  换了新车,买了新房,开了新店

  ……

  有衣食住行里的小确幸

  也有民生温度里的获得感

  那些从各地来到这里的新天津人

  都在努力奔跑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将自己与这座城市融在一起

  天津这十年

  你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也感谢你的付出

  周大福金融中心、滨海文化中心、于家堡高铁站、天津港码头……滨海新区的天际线越来越高,地标建筑越来越亮眼,成为新的“打卡胜地”和城市名片。

  城市繁华、港口忙碌景象的背后,离不开建设者的辛勤打造,随着“津滨双城”发展战略的实施,滨海新区的建设者们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我为“滨城”筑地标

  凌晨1点,裴鸿斌轻轻地用钥匙打开了家中大门,轻手轻脚在客厅内换了家居鞋和睡衣,到孩子们的房间门口,往里面深情地望了望。

  “孩子们等到你十一点多,实在困得不行了。”妻子说,“等抽出时间的时候,一定带孩子好好出去玩几天。”

  这样的场景裴鸿斌家时常出现,作为滨海第一高楼周大福项目的副总工程师,住在集装箱搭成的房间内是日常惯例,偶尔能回趟家,也常常是凌晨了,孩子们已经睡着了,而转天一早他又接到紧急任务,在孩子们起床前,他又忙着到项目上上班去了……

  “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属于超高层建筑,高度达到了530米,建设过程中基础施工、垂直运输、BIM的应用是三大难点,也是我们工程的三大亮点。”为了建造这座滨城地标建筑,裴鸿斌和工友们天天泡在项目现场,日夜加班的破解种种技术难题,保证了项目安全、如期的完工。

  “成绩的背后是付出。”除了对技术的考验,对身体的考验也是种持续着。冬日在几百米高的超高层上施工,寒风凛冽气温要比平地上还低上许多,风力更是迅猛,而夏日炎炎就仿佛日头直接晒在了头上一般。“建设过程中这种‘煎熬’比比皆是,但是也有‘甜蜜’的时候,看着这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滨海第一高楼创造者一个个技术‘奇迹’,是我们这些城建工作者最大的骄傲。”

  “周大福”带来的幸福感

  周大福金融中心是超高层建筑的代表,站在其顶层,可以俯瞰滨海之景,天际线一览无余。这里也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津箍棒”,和广州的“小蛮腰”一样成为无数人念念不忘的“网红”旅游地。

  在2014年至2018年间,作为项目书记的马春元也一直为这里的建设忙碌着,记者曾十余次到访项目现场,和其一起亲眼见证着这座超高层的长成。

  闲下来的时候,马春元会站在项目现场大门的外面抽上几根烟,借以疏解压力,同时思考着如何破解难题……

  “项目的诸多难点,需要进行内外的沟通协调,我们时常傍晚还在加班加点的开会,因为这个项目地处滨海市中心,项目建设所占的面积有限,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一件事是,在经过了10个月的协调,我们才确定好了堆放钢框架材料的堆放场地,因为项目建设的工期紧张,所以那阵子经常后半夜才睡觉,希望通过加紧工作尽快协调下来场地。”

  滨海第一高楼,从建设一开始就带着施工难度大的“基因”。“比如,周大福金融中心塔楼基坑最深处为负32.3米,是房建领域施工难度大、开挖深的基坑。主要依靠地下连续墙进行支撑,而地下连续墙是否有渗漏点无法用肉眼观察。项目采用了智能化的管理技术,即ECR检测技术,对连续墙渗漏水中微弱离子的运动进行高灵敏度测量,并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了加固处理,这样,就可以防止后期开挖发生渗漏了。”马春元回忆那段从打地基开始就遇到技术难题的日子。

  随着周大福金融中心的拔地而起,站在顶层上已对周边的地平线建筑已经可以一览无余,“你能看到滨海新区这边的建筑物越来越多,空地在逐步地减少,滨海文化中心也建设了起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这就是城市建设、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

  滨海第一高楼的成功建设,给中建八局带来了更多知名度,马春元从工作中收获了成就感,“这个作品成为了超高层建筑的代表作,也是目前滨海的第一高楼,它让天津这座城市更加现代化,也让我们这些城建工作者感受到了社会价值感。”

  向海要舞台

  如果说滨海第一高楼的建设是向上要空间,天津港的建设则是向海要舞台。

  天津小伙李金扬正是天津南港项目的建设者之一,这样的过往十年,他的日子苦中有甜。

  他曾经受着南港岸边淤泥上的风吹日晒、严寒酷暑,和工友一起吹填造陆,住着集装箱房子;也经历了娶妻生子,工作稳定小有所成,逐渐成长为项目负责人的收获,作为一名建设领域的工作者,城市在逐渐变化着,他的生活和这些变化交织着,他感到充实且幸福。

  201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金扬就是进入了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虽然本科就是学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但是刚进入单位参加工程现场一线工作的时候,还是需要很长一段适应期。”

  刚入职,就加入了天津南港项目,工程主要包括挖泥、地基处理等。在这里工作,和原来城市的生活完全不同,荒无人烟未被开发的海岸线,和工友们在现场工作,当时李金扬负责查看现场。夏季和冬季是最难熬的,日晒风吹、严寒刺骨,有段时间晚上住着的是集装箱房屋,周边没有什么城市配套设施,工期也很紧张,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

  “我还算幸运的,因为家住在津南,可以一周回家一次,还有很多工友家在外地,半年才能回家一次。”这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子那段时间被晒得黑黑的,“我深刻体会到了,城市建设者的不容易,两年间,我们吹填造陆等工作全部完工,看着我们的‘作品’,之前付出的辛苦觉得特别值得。”

  2018年,李金扬工作稳定成了家,2019年有了可爱的宝宝。“因为我们城建工作者经常要住在项目部,所以孩子主要就由妻子带着,挺感谢家人的付出和对我工作的支持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结婚后的李金扬来到了天津其他区的项目部工作,城市建设者的身份却从未改变。“现在正在建设湿地公园生态环保项目,我们负责顺着河道进行相关工程的修建。”在这里李金扬已成长为项目负责人。

  毕业接近十年了,他在工作中辛苦付出着,也收获着成长,一个个被公司建成的项目诉说着“滨城”的发展,也见证着他们这些城建人的成绩,“我爱天津,作为城建人,我们会努力把它建设的更加美好。”

  (津云新闻记者张赫洋)

【这些人 这座城|一个个滨城地标奇迹,一个个默默付出的“你”……】https://t.cn/A66uog6G

  过去的十年

  各项发展策略在天津次第展开

  “三个着力”为发展指明方向、标注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同下一盘棋

  “一基地三区建设”功能明确定位清晰

  “制造业立市”传承历史发挥优势

  “871生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双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这座城市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民生为大

  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里

  时代发展的大成就

  也写着你我的小成长

  学了新手艺,有了新工作

  做出了新成绩,获得新荣誉

  换了新车,买了新房,开了新店

  ……

  有衣食住行里的小确幸

  也有民生温度里的获得感

  那些从各地来到这里的新天津人

  都在努力奔跑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将自己与这座城市融在一起

  天津这十年

  你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也感谢你的付出

  周大福金融中心、滨海文化中心、于家堡高铁站、天津港码头……滨海新区的天际线越来越高,地标建筑越来越亮眼,成为新的“打卡胜地”和城市名片。

  城市繁华、港口忙碌景象的背后,离不开建设者的辛勤打造,随着“津滨双城”发展战略的实施,滨海新区的建设者们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我为“滨城”筑地标

  凌晨1点,裴鸿斌轻轻地用钥匙打开了家中大门,轻手轻脚在客厅内换了家居鞋和睡衣,到孩子们的房间门口,往里面深情地望了望。

  “孩子们等到你十一点多,实在困得不行了。”妻子说,“等抽出时间的时候,一定带孩子好好出去玩几天。”

  这样的场景裴鸿斌家时常出现,作为滨海第一高楼周大福项目的副总工程师,住在集装箱搭成的房间内是日常惯例,偶尔能回趟家,也常常是凌晨了,孩子们已经睡着了,而转天一早他又接到紧急任务,在孩子们起床前,他又忙着到项目上上班去了……

  “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属于超高层建筑,高度达到了530米,建设过程中基础施工、垂直运输、BIM的应用是三大难点,也是我们工程的三大亮点。”为了建造这座滨城地标建筑,裴鸿斌和工友们天天泡在项目现场,日夜加班的破解种种技术难题,保证了项目安全、如期的完工。

  “成绩的背后是付出。”除了对技术的考验,对身体的考验也是种持续着。冬日在几百米高的超高层上施工,寒风凛冽气温要比平地上还低上许多,风力更是迅猛,而夏日炎炎就仿佛日头直接晒在了头上一般。“建设过程中这种‘煎熬’比比皆是,但是也有‘甜蜜’的时候,看着这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滨海第一高楼创造者一个个技术‘奇迹’,是我们这些城建工作者最大的骄傲。”

  “周大福”带来的幸福感

  周大福金融中心是超高层建筑的代表,站在其顶层,可以俯瞰滨海之景,天际线一览无余。这里也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津箍棒”,和广州的“小蛮腰”一样成为无数人念念不忘的“网红”旅游地。

  在2014年至2018年间,作为项目书记的马春元也一直为这里的建设忙碌着,记者曾十余次到访项目现场,和其一起亲眼见证着这座超高层的长成。

  闲下来的时候,马春元会站在项目现场大门的外面抽上几根烟,借以疏解压力,同时思考着如何破解难题……

  “项目的诸多难点,需要进行内外的沟通协调,我们时常傍晚还在加班加点的开会,因为这个项目地处滨海市中心,项目建设所占的面积有限,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一件事是,在经过了10个月的协调,我们才确定好了堆放钢框架材料的堆放场地,因为项目建设的工期紧张,所以那阵子经常后半夜才睡觉,希望通过加紧工作尽快协调下来场地。”

  滨海第一高楼,从建设一开始就带着施工难度大的“基因”。“比如,周大福金融中心塔楼基坑最深处为负32.3米,是房建领域施工难度大、开挖深的基坑。主要依靠地下连续墙进行支撑,而地下连续墙是否有渗漏点无法用肉眼观察。项目采用了智能化的管理技术,即ECR检测技术,对连续墙渗漏水中微弱离子的运动进行高灵敏度测量,并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了加固处理,这样,就可以防止后期开挖发生渗漏了。”马春元回忆那段从打地基开始就遇到技术难题的日子。

  随着周大福金融中心的拔地而起,站在顶层上已对周边的地平线建筑已经可以一览无余,“你能看到滨海新区这边的建筑物越来越多,空地在逐步地减少,滨海文化中心也建设了起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这就是城市建设、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

  滨海第一高楼的成功建设,给中建八局带来了更多知名度,马春元从工作中收获了成就感,“这个作品成为了超高层建筑的代表作,也是目前滨海的第一高楼,它让天津这座城市更加现代化,也让我们这些城建工作者感受到了社会价值感。”

  向海要舞台

  如果说滨海第一高楼的建设是向上要空间,天津港的建设则是向海要舞台。

  天津小伙李金扬正是天津南港项目的建设者之一,这样的过往十年,他的日子苦中有甜。

  他曾经受着南港岸边淤泥上的风吹日晒、严寒酷暑,和工友一起吹填造陆,住着集装箱房子;也经历了娶妻生子,工作稳定小有所成,逐渐成长为项目负责人的收获,作为一名建设领域的工作者,城市在逐渐变化着,他的生活和这些变化交织着,他感到充实且幸福。

  201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金扬就是进入了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虽然本科就是学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但是刚进入单位参加工程现场一线工作的时候,还是需要很长一段适应期。”

  刚入职,就加入了天津南港项目,工程主要包括挖泥、地基处理等。在这里工作,和原来城市的生活完全不同,荒无人烟未被开发的海岸线,和工友们在现场工作,当时李金扬负责查看现场。夏季和冬季是最难熬的,日晒风吹、严寒刺骨,有段时间晚上住着的是集装箱房屋,周边没有什么城市配套设施,工期也很紧张,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

  “我还算幸运的,因为家住在津南,可以一周回家一次,还有很多工友家在外地,半年才能回家一次。”这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子那段时间被晒得黑黑的,“我深刻体会到了,城市建设者的不容易,两年间,我们吹填造陆等工作全部完工,看着我们的‘作品’,之前付出的辛苦觉得特别值得。”

  2018年,李金扬工作稳定成了家,2019年有了可爱的宝宝。“因为我们城建工作者经常要住在项目部,所以孩子主要就由妻子带着,挺感谢家人的付出和对我工作的支持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结婚后的李金扬来到了天津其他区的项目部工作,城市建设者的身份却从未改变。“现在正在建设湿地公园生态环保项目,我们负责顺着河道进行相关工程的修建。”在这里李金扬已成长为项目负责人。

  毕业接近十年了,他在工作中辛苦付出着,也收获着成长,一个个被公司建成的项目诉说着“滨城”的发展,也见证着他们这些城建人的成绩,“我爱天津,作为城建人,我们会努力把它建设的更加美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孩子们口中的冯老师叫冯芳,今年35岁,现在一家幼教培训机构任职。孩子们口中的冯老师叫冯芳,今年35岁,现在一家幼教培训机构任职。
  • 黑龙江:160项科普活动组成科普盛宴拉近科技与公众的距离2019-05-20 10:45:01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丽云 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第19个科技
  • ”人像2—还是我:“好像那个 父母爱情故事 很上一辈”直男:“我觉得你这张嘴有毒 越说越像”跟钢铁直男友好相处至今的秘籍大概就是 打铁还需自身硬 当你比他还直的
  • 霉变指数:霉变指数偏大,空气较潮湿或气温较高,大部分物品易发生霉变,请妥善保存,注意防霉。感冒指数:较易感冒,请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换气,少去人群集中的场
  • 迷离劫(2022)没有一个艺术家不爱自己的缪斯,看到后来缓缓意识到这是一封导演写给张曼玉的情书,坦诚至极。p4全剧最佳,我莫名的好爱这句hhhh或许有没有人知道
  • * 顾客成为你的合作伙伴为你赚取财富,提高顾客忠诚度* 员工变成你的合作人,解决招人难、养人难、薪资高的问题。  星颜美自上市以来,已经有很多的案例了,这将会是
  • 今天有个妹子来找我看婚姻,她是群星12宫双鱼,水水瓶,这是一个第六感非常灵敏的配置,只要她不愿意装傻,往往就很难被骗到,她说与前男友交往一年多了,她一直不喜欢吵
  • !!
  • #赖声川##赖声川专属剧场上剧场#【宝钢股份坚持产能扩张 2024年产能预达8000万吨】钢铁行业处在弱周期之中,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也复杂多变,但宝钢股份(
  • 这个团没有爱,只有无尽的争吵,不明的诬陷,这个团没有未来,也登不上国际舞台,为什么我还在追?因为伯远他真的爱男团,从他儿时小小的梦开始,看那些闪耀的舞台开始,他
  • 不仅能够在项目前帮我强韧肌肤,也是我项目后舒缓修护维稳的宝藏单品~现在我啊护完肤看半天都不肯放下镜子!皮肤状态也是愈发的健康,即便是遇到不稳定的环境或者是高压状
  • 湖州、嘉兴2市还按照“上海采样、外送检测”的模式,作为援沪固定核酸检测基地,入驻500余名专业人员承担检测任务。在本地疫情形势一度趋紧的情况下,杭州、宁波、湖州
  • 闹市区在很多人认为都是最佳选址,一般刚起步都是从最普通的花店开始,选址上很多店主对自身经营定位不精准,经营成本增高,建议选择当地花市门店。闹市区在很多人认为都是
  • ”(那时候她还是天上的四叶菡萏仙子啊)应渊也说他不再是青离应渊帝君,额头上也没有仙印了,看起来是在凡间生活了。虎子完全就是…梦中男友类型 我真的真的真的很喜欢这
  • 6、银座股份(600858) 现价:5.49元净利润:8816万所属行业:零售 同样是我行我素的行情走势,今年一年的行情到现在几乎没动,仅4月份冲到了7.8元
  • 生命中许多的错失,是因为我们不坚持、不努力、不挽留,然后欺骗自己说一切都是命运。世间存在着因果报应的法则,如果思善行善,你的命运就会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 。这个下午,仿佛从光怪陆离的梦中回到现实,明亮又真实。
  • “那已经在时间中流浪的天使们呀,太傻在时间的尽头等待着我们,等待着我们与太傻再次合为一体,那是我们本来的样子。我有个小小的梦,有一团深藏的火,有一颗不很勇敢的
  • #井胧[超话]# #世界阅读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那些看过的书和爬过的山都会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每个孩子都是一粒含苞待放的种子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小小的梦
  • 当了妈妈她就不是她了吗,妈妈们曾经也是小女孩儿的啊。这句话可以赞美,但是不可以绑架,没有人可以要求妈妈该怎么样,每个妈妈都可以去追求自己,我希望所有的妈妈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