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美国和欧盟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不断加码,然而它们制裁的不光是俄罗斯,还波及了世界其他国家——随着俄乌军事冲突的持续,另一场危机——粮食危机,已在路上。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俄乌冲突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供给减少,或让多国陷入粮食危机。#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面临多重危机,现在本应是国际社会在俄乌之间劝和促谈、携手应对全球挑战之时,然而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媒体却再次利用危机兴风作浪,从中寻找抹黑中国的“兴奋点”。“中国已出现粮食短缺”“中国在全球市场疯狂囤粮”……它们炮制了一个又一个耸人听闻的谣言。《环球时报》调查发现,虽然外部挑战严峻,但由于进行了周密且长远的部署,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4亿多人口不但能到点吃饭,而且越吃越好。各项数据都表明,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中国不仅“家底厚实”,还有宽阔的“护城河”。

“为打击俄罗斯,美国准备饿死全世界”

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之前,许多人或许并不了解,乌克兰其实是谷物、蔬菜、禽肉等食品的主要出口国,有着“欧洲粮仓”乃至“世界粮仓”的美誉。同样,俄罗斯也是小麦等农产品以及化肥的主要出口国。因此,俄乌持续的军事冲突引发了人们对多国是否面临饥饿风险的担忧。据媒体公开报道,目前俄乌两国黑海港口已经没有货物运输,乌克兰的粮食出口限制和俄罗斯遭到的大规模经济制裁正使全球供应链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小麦供应。俄乌两国都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环球时报》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俄罗斯小麦约占全球供应量的17%,俄罗斯和乌克兰合计占全球小麦出口的近30%。此外,俄乌两国共占全球玉米供应量的17%、大麦的32%、葵花籽油的75%。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乌克兰出口的小麦和玉米中,40%运往中东和非洲国家。亚美尼亚、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和厄立特里亚,这些国家几乎所有的小麦都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此外,土耳其、埃及、孟加拉国和伊朗等国也有60%以上的小麦来自俄乌两国。多家媒体的报道显示,俄乌冲突恶化后,上述传统从乌克兰进口小麦和玉米的国家已不得不寻找新卖家。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3月17日警告称,中东和北非地区已经出现食品价格上涨,相关影响正在向更多脆弱国家扩散。

俄乌军事冲突还使乌克兰的农作物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3月29日发出警告,称该组织在对乌克兰19个州进行评估后认为,随着冲突的发展,乌克兰能否收获现有农作物、种植新作物或维持牲畜生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联合国粮农组织紧急情况和复原力办公室主任保尔森表示,冲突可能会严重扰乱乌克兰数以万计小农的生产。为支持更广泛的救济工作,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呼吁各方向乌克兰提供5000万美元资助,但目前只有10%的资金到位。

“灾难之上的灾难”——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比斯利3月29日向联合国安理会做简报时,曾这样形容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并认为世界正在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粮食不安全。比斯利警告称,萨赫勒地区、北非和中东地区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可能在今年6月和7月恶化,因为这些地区的小麦和其他主要粮食供应大部分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而6月和7月原本应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小麦等农作物收获的季节。

俄乌军事冲突导致粮食供应量下滑,而更糟的是,美国威胁制裁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化肥的消息传出后,全球化肥价格开启新一轮上涨,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不安全的风险。据世界粮食计划署估算,美国对俄白化肥的制裁措施,或将导致一些国家的粮食产量下降50%以上。

要知道,俄罗斯对全球化肥市场至关重要:俄罗斯化肥年产量超5000万吨,占全球化肥产量的13%。在出口方面,2021年,俄罗斯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出口贸易值均位居世界前三,占比均在15%-20%,是国际市场重要的化肥供应方。

农业大国巴西对俄罗斯化肥的依赖度就非常高。巴西是全球咖啡、糖、大豆、玉米、棉花、小麦等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同时也是化肥的最大进口国,85%的化肥供应都来自进口,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合计占其进口总量的28%。《纽约时报》近期报道称,巴西近一半钾肥来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现在只剩下3个月的库存。巴西全国大豆农民协会已指示成员在本季节减少使用钾肥,而巴西大豆的产量也可能因此减少。

“为打击俄罗斯,美国准备饿死全世界”,俄罗斯《观点报》曾这样形容华盛顿对莫斯科的制裁。话语虽然有些夸张,但现实却着实令人忧心。

外媒恶意炒作“中国粮食危机”

在全球粮食安全面对极大不稳定性的背景下,一些外媒也找到了抹黑、攻击中国的新角度。在炒作所谓中国“粮食危机”的过程中,最常见的论调是“中国的粮食供应危险了”“中国已出现粮食短缺”。名声比较臭的“美国之音”在3月的一篇报道中声称,虽然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但是除原本就有的耕地流失等“内忧”外,俄乌冲突的“外患”也将使中国“缺粮危机”雪上加霜。《华尔街日报》发文称,俄乌冲突引发中国“粮食不安全”。印度TFI Global新闻网写道:“在中国,没有人想当农民。土地正在变得有毒,(农业)回报率很低,使得农民很难成为可行的职业选择。此外,来自中国农村的人正在向城市中心迁移,以寻求更好的生活。”

“俄乌冲突的确推高了国际粮价,但这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是很小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首先,从中国粮食的进口组成来看,大豆和小麦是中国进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但这两种作物都大部分来自美国,而不是俄乌。

陕西一所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吃饭。

李国祥表示,其次,中国粮食主要还是依赖国内生产。“前些年确实有农民觉得种粮不赚钱,但这几年情况明显改善,现在是农民到处抢地种。比如东北的一些农民告诉我,他们现在种一亩玉米可以赚1700-1800元。”李国祥称,“美国之音”等外媒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外媒炒作中国粮食问题的第二大论调是,中国在全球“抢粮、囤粮,推高全球粮食价格”。《日本经济新闻》声称,为缓解“粮食危机”,中国大量进口并囤积粮食,甚至导致一些国家出现饥荒。还有外媒污蔑“中国像没有明天一样疯狂囤粮”。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批驳。“中国其实并不缺少作为主粮的小麦,进口主要是为了调剂国内品种余缺,比如进口一些饲料用途的玉米和小麦,”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并不存在所谓的“粮食危机”,更没有“在全球疯狂囤粮”。

相反,中国专家认为,中国的进口不仅有助于促进国际市场的稳定,还有利于保证中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对华贸易逆差国家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美国等国家总是对中国的粮食进口有很多意见。当我们进口粮食比较多时,它们说中国面临‘粮食危机’;当我们减少进口时,它们又说我们是贸易保护主义。”李国祥表示,美国舆论这种“逢华必黑”的做法实在是“让人遗憾”。

为何外媒热衷于炒作中国的“粮食危机”?CNN此前的一篇报道或许能让人们一窥它们的真正用心。去年11月,CNN援引中国商务部鼓励民众储存一定数量生活必需品的通知报道称,中国“粮食危机”引发民众焦虑和对政府“不信任”。专家认为,外媒对所谓中国“粮食危机”的炒作,本质上还是“中国崩溃论”的又一版本。恰逢俄乌冲突,西方试图借此向中国施压,让中国的态度向西方希望的方向转变。此外,外媒炒作中国“粮食危机”,有助于转移民众对本国国内经济状况的不满。

手握多张“王牌”,中国能保证14亿多人不饿肚子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的粮食供应安全吗?客观的数据会给我们答案。“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食、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算了这样一笔账。他介绍说,去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4公斤,今年达到483公斤,比去年增加9公斤,所以在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中国都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粮食产量已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实,中国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问题完全有切实保障。李国祥说,国际上对粮食的定义比较宽泛,国内对粮食的定义一开始主要包括大米和小麦等基本口粮,而现在玉米以及大豆等都被囊括在粮食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李国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粮食安全取决于供给,而供给主要由生产、库存和进口三者共同决定。截至2021年,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连续18年丰产,尤其是2015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目前中国粮食库存规模大,足够安全。”清华大学国际生物经济中心主任王宏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2021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的21%,眼下俄乌冲突或增加中国粮食进口成本,但不可能动摇中国粮食安全以及“吃饱没问题”的基本格局。李国祥也赞同他的观点。根据历年的数据,中国人均粮食年消费量上限未超过300公斤,中国人“年年有余”的祈福早已成为现实。

除了持续稳定的供给,中国粮食库存也有“相当厚实的家底”,其中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了70%。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小麦分析师孙恒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以小麦为例介绍说,中国小麦完全能够自给,虽然每年也会少量进口,但主要用于品种调剂,用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前中国小麦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可以满足国内一年以上消费需求。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粮。去年,中国玉米进口出现大幅增长,但也是在这一年,玉米价格的上涨使得农民播种积极性得到提高——2021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达6.50亿亩,比上年增加3090万亩,增长5%,尤其是作为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东北地区,单产提高明显。2021年,玉米产量为5451亿斤,比上年增加238亿斤,增长4.6%,再加上进口和库存,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粮食储备,并在2008年粮食价格危机后开始稳步建立国家战略储备。

中国粮食安全还有一个重要的基础支撑,那就是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是中国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支撑。唐仁健在两会期间强调,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关键是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在耕地上,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在进口方面,公开资料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的粮食进口没有受到影响。《华尔街日报》援引农业市场数据提供商AgFlow的数据称,2020年,中国购买的谷物和油菜籽比2019年增加26%。2021年,中国粮食进口量增长11%,并在今年1月和2月继续呈同比增长。

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2022年中国粮食安全仍然没有问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秦玉云2月25日表示,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此外,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1.65亿吨,第四季度超过3600万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将增加今年的市场供应。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保供稳价的物质基础非常扎实。秦玉云指出,中国能够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3月5日在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唐仁健表示,在粮食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中国都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民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也吃得越来越好。全文:https://t.cn/A66nQlGs(《环球时报》4月12日8版文章,作者 白云怡 倪 浩 沈维多 黄兰岚 林小艺)

极移与远古南极文明灭亡之谜(下)
远古高超的物理学知识
需要怎样的科学能力和知识,才能在经历了极移这样的大灾难后仍然得以存续?
主流的学术理论普遍认为,新仙女木期前后的人类以邓巴数字——也就是一百多人左右的团体为界限,在这个人数范围内进行狩猎采集的生活。
有一个著名的先史遗产名叫“安提基特拉机械”。最有力的说法是,它的功能是将天体的运动精确再现,是一种天文模拟装置。随着近些年技术的进步,才得以对金属的内部进行正确扫描。结果显示,“安提基特拉机械”的内部有着许多令人费解的地方。
比如,通常情况下,齿轮和齿轮重叠的部分会有很大的厚度差异。若是在宽度厚的齿轮上连接薄齿轮,由于彼此的功率差异,很快就会产生缺口。但不知为何,“安提基特拉机械”的齿轮厚度相差甚远,而且没有任何机械上的意义。
除此之外,需要极端扭矩的齿轮轴,通常需要在正方形的孔上穿过相同形状的轴,这样才能长时间保持不动。相反地,不需要扭矩的地方就不需要固定齿轮轴,这一点在机械工程学上是常识。可是“安提基特拉机械”却没有运用这一常识:某些情况下使用盒型轴,某些情况下则使用圆形轴。从中看不到设计的一贯性。
最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有好几处像是用铆钉连接了齿轮和轴线的修补处。如果进行这样的维修,中长期内很难让机器整体正常运转。不仅如此,在这台机器中甚至还发现了在功能上毫无用处的齿轮和传动轴。
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这台机器是机械性的失败品呢?其实不然。因为它的齿轮本身非常精巧,若是想在现代再现“安提基特拉机械”,能做到这一点的技师在世界范围内恐怕都找不出10个。
尽管如此,似乎只能认为将那些没用的轴和轴孔、称得上强度过剩的部分组装起来的人,完全不懂机械工程学。那么,矛盾之处究竟该如何解释呢?
在学术界完全没有关于这台机器的研究,甚至连复原模型都是在推测中组建而成的。但毫无疑问,它在设计上的确存在明显的知识欠缺。或许是因为这些天文计算设备都是在新仙女木期以前的文明中制造出来的,这台机器只是运用了以前文明中能够理解的一部分,或者只是拙劣的仿制品。
因为在某个结构部分,保留了原始的设计和意图。那是各个天体轨道正确运行所不可或缺的部件,设计出这个的人不仅掌握了天文学的知识,还掌握了宇宙物理学知识,理解了天体运行与重力、引力和离心力有关,天体之间双向施加影响,星体才会运动。
那么“安提基特拉机械”是出于什么目的被制作出来的呢?
首先,其上方的圆盘明显可以进行替换,可以嵌入多个可选的齿轮。也就是说,这台机器很有可能是用于预测天体轨道的机器的一部分,是一件重新制作出来的作品,也就是逆向工程的产物。
机械式的天文模拟装置
和先前的X光片相比,板子上雕刻的文字更能体现粗糙感。
如果是由操控超精密机器的工匠手工雕刻的话,绝对不会出现文字粗细不同、文字弯曲、没有留白、中途把文字写小的雕刻方式。将齿轮的电子显微镜放大照片和板子进行对比,差异非常明显。
直到近几年还被认为只是齿轮的部分零件,通过电子显微镜确认后发现,其使用了多种结构偏芯功能,即中心轴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改变的机能。这些齿轮究竟起到什么作用,至今仍是谜。
能制造出如此精密的齿轮,文字却是手工雕刻的,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如果该机械只是单纯地具有日历的功能,就没必要特意再现基于开普勒定律的天体运动。
如此一来,答案就只有一个了。“安提基特拉机械”是文明程度远远超过了书写下这些文字的文明的遗产,其原本的功能是模拟天体运行——可以说这才是最为合理的解释。
也就是说,尽管失去了动力来源,但在新仙女木期以前的文明仍然开发出了能够进行计算的机械式天文模拟装置。
切割花岗岩的古代切割技术
接下来,就是技术问题。
在经歷了陨石撞击所带来的灾难后,为了度过长达1000年的黑暗时期,人类不得不建造庇护所。当然,他们会选择地基坚固的地方,并向地下进行挖掘。
考虑到人口增加,以及伴随而来的家畜增加等情况,庇护所必须具备可扩建性。为了解决在地下实现可扩张性这一相互矛盾的条件,强有力的切割工具就是必不可少的。
近年来,人们意外地证实了这种强力切割工具的存在,地点在吉萨的大金字塔。
在这座大金字塔的内部——通常被称作“王之棺”的地方发现了切割的痕迹。照片中的筒状痕迹,从平行走向来看,应该是由高扭矩的工具所造就。这也是被许多考古学家所认可的。
但是,以什么形式、以什么为动力制造出这样的痕迹,答案尚不可知。不过这样的工具在过去的确存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过去也曾发现过钻孔时留下的“钻芯”。
这神秘的出土文物一度被认为是做了一半的玻璃杯。后续的研究表明,这是钻芯,不过能够切割花岗岩的金属却是在近代才出现的。
而且这种越到顶端越细的独特形状,竟与大金字塔内部的王之棺上发现的切割痕迹特征完全一致。或许在这里,被用于切割的工具就是在黑暗的1000年间必不可少的工具吧。因为仅靠锤子很有可能使得地下构造因震动而坍塌。
古人在空中飞翔
在选择建造地下庇护所的地点时,既要判断该地地基是否稳定,也必须进行包含周围地形在内的综合性的判断。
这就必须要使用到航空技术,才能从上空进行整体观察。既有容易受洋流和偏西风等影响的地区,也有可能发生预料之外的危险情况。这就需要至少能够达到宇宙高度的飞行技术。
阿尔贝提努斯·德维加地图上,绘有一个类似眼睛形状的东西。那是在南极也很有名的沃斯托克湖的所在地。地图上还能看到三叉戟一样的、看起来应该是建筑物的东西。通过图像扫描推测,在这个地方有三条类似河流的物体。
扫描图像上地势极为低洼的地方,在地图上也是低地,位置关系也相当准确。在海拔高度悬殊的南极大陆,很难想象仅凭地面勘测就能得出如此准确的测量结果。这也可以说是利用人造卫星,或者超高高度的飞行技术进行测量的证据。
值得探讨的是,他们为什么要制作如此详细的地图呢?或许是因为在新仙女木期以前的文明时期,这片土地是最为发达的地区,是大城市的所在地,是首都,是世界的中心地这样的地方吧。
那么,像这样能够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测量探查的飞行器,究竟是什么呢?关于这点,有学者认为它们或许是古印度叙事诗《摩诃婆罗多》中提到的维马纳、从南美出土的“黄金飞行器”等著名的类似先史遗产的文物。若是使用这样的飞行器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建造庇护所的地区,似乎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或许,在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新仙女木期以前的文明时代,最大限度地利用了10年左右的准备时间,尽可能地保护更多人免受大灾难的伤害。
但即便如此,在新仙女木期因环境的巨变还是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当时所有的先进科技和科学智慧,还一并失去了神的性质、神的智慧。

或许是陈绮贞最为哲学的一首歌词。
深夜自我批评:其实吧,自己还是缺了那么点坚持的劲儿,学东西或是做事都是三分钟热度,欠火候。从学吉他,到学日语,到考雅思,会但不完全会,真要说拿点什么证明自己水平呢,抱歉没有。对事物缺少“钉钉子”精神,惰性太强。如果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很多东西也就这么算了。
至于自己不坚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不需要”。比如说我为什么要考雅思呢,费用不低,我也没有出国的打算。于是买了的书做了的题又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所以说考证其实挺重要的,沉没成本够大,也就逼着自己去做了。在这种状态下考了经济师,主要原因还是对工作加薪“有用”。
至今坚持最久的事情是活着,不过也就是惯性罢了。安安稳稳的,没什么岔子,但是也不会有什么新意,就是这样平淡如我哈哈哈[doge]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力量,也体验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环塔拉力赛虽然闭幕了,但阿克苏的美景和这段难忘的经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 ”楼下那么黑,她一个人在里面都会害怕,就别说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了。”他要让顾晚秋躺地上一天,现在是夏天,睡地上也不会有多冷,何况还有地毯。
  • 我终于揪出那一点他态度上的不对劲来,在我青涩的爱语过后,他不在意不回应不提及,并不是忽略这暴/露出的万分之一,而是一种不知名的尊重……他这件事后,没有真正扼杀爱
  • 不值得为这些人和破事烦恼,毕业之后就88啦,有缘就江湖再见,每个人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能为你驻足的人不多,珍惜那些值得的人[抱一抱]过好每一天,生活是自己的,
  • 以前的点歌牌大家都绞尽脑汁地想出好的idea然后成功点上歌;现在的点歌牌都是大家在绞尽脑汁地想怎么夸月天儿,怎么才能让五大爷知道我们真的真的很爱他们,怎么才能让
  • ”这时我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随口说了一句:“哦,没事,高速费平台会帮你结算的,送我上去就行”(PS:因为服务区通常离收费口不远, 一上一下高速费有没有五块钱
  • #以闪亮之名[超话]# 能不能给我们的女儿配置一些酷一点的手持道具啊抠子,怎么每回我打扮的酷炫一点了都只有可爱软萌或者华丽贵妇的内种,要么时尚都市丽人,OL通勤
  • 我以为他真心后悔,想和我复婚,哪怕我不接受,可是心里总有一些痛快,所以当我听到他和星彩公司合作,看到小猫落在游戏室的围巾时,那种像是被人耍了的感觉,又冒了出来。
  • 第二个渠道是线上渠道,买广州最顶级复刻表线上渠道主要有某某、某某等等渠道,很多电商平台都是可以买到复刻手表的,这点大家不要不相信,不信你去电商平台搜索劳力士,肯
  • 后来刷wb的时候遇到了@生命是一场无法回映的电影 ,她带我进了果宝阁,才真正开始了我没日没夜的sj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开心,每天都有进步,看着自己从第一级到
  • 你说所有杰迷都是你的人生 你同样也是我们的人生 也是我们的信仰和能量补给站 你说太阳不好当啊 确实 但是你知道吗?如你所说 我们真的没有跟错人人生的绝对记忆靠的
  •   晋嫣似是想到了什么又说:“噢,对了,斩神剑下死,是没有轮回的。我按下快门,试图捕捉这美景的瞬间,但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少了点什么,因为最美的风景,永远在眼里,在
  • 正式倒计时30天成长了九个月的我对大大小小的事情多了几分老练 也流失了当初的鲜活的激情 对周遭世界见怪不怪渐渐不爱很多东西 也很难再猛然爱上新的东西原来体验增多
  • 虽然我每次都声称自己写的是情感类型的故事,还信誓旦旦地到处发毒誓是新手进阶,但总是写着写着就硬核起来了,测着测着玩家就说头秃了 那我就更正一下我之前的不当言论
  • 其实第一天搬进来时,睡到半夜突然有股很强的压迫感迫使我睁眼、然后迷迷糊糊目击到有个黑影扑了过来把我吓醒了 现在都不知道是梦还是别的什么[干饭人]不过后来就再没见
  • 在寂静的深夜,我回想起那些与你共度的时光,每一个瞬间都如星辰般闪耀在我心间。#檀健次爱情有烟火# TJC #檀健次元莫#童年,乃是生命中最璀璨的星辰,谱写着世间
  • 能随顺心流做事的人,内在都有任性的底气“无需感动他人,也不需得到别人肯定,这始终是自己的事。很多人对生活失去信心,认为努力与否都有命运在安排,索性就不去思考人生
  • 这个小朋友 早上五点多就精神满满的醒来了 开心的叽叽喳喳 玩耍 串门 口服疫苗 还是一如即往的听话 是个名副其实的乖宝宝 这个小朋友 度过了二月闹 黄昏闹 每
  • 将心比心,我既然连房子都没有,哪我和陈汉英有神经病跑到武昌区房地产公司交房地产税,玖万陆仟元是嫌自己的钱多了吗?俊杰说,自己离退休还有十年,女朋友还没有确定下来
  • /啊~ 我知道我知道!•᷄ࡇ•᷅不是说知道嘛! /以为问知不知道这个词~啊哈 那知道胎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