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非法非非法
第九段(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说:须菩提!你的意下如何?上面讲了“法尚应舍”的道理,我现在再问你,如来是不是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是不是有所说法?
须菩提已经完全理解了佛所说“法尚应舍”及一切法皆不可得的道理,于是回答说:如我解佛所说之义,法无定法,就是说所有的法包括佛用语言所说的法,没有一法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无常的,既然是变化无常的,就说明一切法及一切名相都是虚无的,在虚无中也就没有一个名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称法,也不存在如来有所说法。
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说:因为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是不可取,也不可以用语言来言说的,为什么不可取不可说呢?因为这些法属于“非法”、属于“非非法”。所以不可取、不可说。
以上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的是唯佛一人所得之无上智慧,为梵语的音译,意译“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知。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知。新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是指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由此可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既是佛道、也是佛智,表示明了一切法、觉了一切义,其智慧在凡夫俗子的世智辩聪和出世间三乘圣人的般若智中,都是无与伦比的,差距很大,现比较如下:
1、凡夫智慧尽是无明:看近不看远、见前不见后;只知今生,不知前世、不知来世;只知人生、不知胎卵湿化四生;只知人世,不知三界,更不知十方佛国,四圣净土;只知财色名食睡,不知禅定解脱;只怕生死,不怕因果等等。世智辩聪者为人中凤凰,可取功名利禄,却难逃六道轮回,生死流转。
2、声闻智慧犹如萤火:声闻虽观四谛,悟得空理,但是还不究竟,仅能自度,不能度人。犹如萤火虫的光芒微弱,仅能自照而不能照物。
3、缘觉智慧犹如星光:缘觉虽观十二因缘,悟真空之理,但是对于中道妙谛仍然不能明了,好比天边的星辰虽然发出光芒,但是不能照到更远的幽暗处。
4、菩萨智慧犹如月光:菩萨虽然具有胜于声闻缘觉之智慧,但是根本惑业未断,所拥有的智慧有多少之别,好比月亮有盈有亏,光芒也就强弱不等,室外可照、室内难入,非圆满之智。
5、佛陀智慧犹如日光:唯有佛陀的智慧能觉了诸法实相不增不减,悉知十方诸世界的名号及众生的名号、先世因缘、来世生处,以及一切心相、结使、善根等宇宙诸法,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处,对世出世间一切法,无不了知通达,所以称为“正遍知”。
由此可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佛智、也是果号,果号就是佛,是大乘修行人要获证的终极目标。就体相而言,为诸法中的无上大法。既然如此,为什么须菩提要说如来所说的这些法为不可取、不可说的“非法”、“非非法”呢?
如果要搞清楚为什么不可取、不可说的道理,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非法”?什么是“非非法”?“非”为不是的意思;“法”为世出世间一切法,又名诸法,诸法中自然也包括佛法,因为佛法是属于出世间法。一切法在《百法明门》中归纳为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一、色法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共计百法,这百法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类,以心法、心王及无为法为佛法纲宗。
“非法”指的就是诸法中不论是物质类如日月星辰及人我众生等、精神类如思想意识等,统统都不是法。为什么这些看得见想得到的东西通通都不是法呢?因为这些法是阿赖耶识因无明妄动而生的幻相,这些幻相当体即空,在清静无为的真如自性里是本来就没有的,这本来就没有的法,能称为法吗?当然不能!因为这本来就不是法,所以称为“非法”。如果认为这是法,就会心生执着,执着这是佛法、那不是佛法等,由此障碍空寂之体,从而丧失佛性,堕入空有二边论,不能得真解脱。
明白了“非法”的道理后,那么“非非法”又是什么意思呢?“非非法”是指千万不要认为“非法”不是法,其实“非法”就是法,就是法的“非法”,叫“非非法”。
“非法”是空、是无为法,如果执着于空,是二乘知见,不能得究竟涅槃;“非非法”是有、是有为法,如果执着于有,是凡夫或外道知见,不能出轮回。如果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如来有法可说,不是落入执空的“非法”中、就会落入执有的“非非法”里,所以,如来所说的“非法”、“非非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道理在此!
须菩提说:如来所说法,大致可分为非法、非非法这两大类,也就是空、有二法,空有二法是如来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所用的方便法,以此导入空有不二的诸法实相中。一切“圣贤”都用此二法开导众生,在度化众生时都是以无为法为主。但由于一切贤圣的证悟有级次上的高低,各自的理解程度就有深有浅,所以,他们在教化众生时就有究竟或不究竟的差别。
此处说的“圣贤”是两个概念,即圣人和贤人这两大类,圣人和贤人又各有大小乘之分,小乘圣人是指证得声闻四果及辟支佛果的人、小乘贤人是指证得预流果前七贤位的人。大乘圣人是指证得初地至十地菩萨位的人,称为十圣;大乘贤人是指证得地前十住、十行、十回向位的人,称为三贤。
这些大小乘圣贤们,都是修无为法而成就的,但他们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比如小乘圣贤讲的只是四谛十二因缘法,证果只能证声闻或辟支佛果,得的是小果而不是大果;大乘圣贤讲的则是四摄六度及一佛乘法,证的是究竟佛果。所以,须菩提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这个意思。

老子与孔子的对话之二

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老子和孔子,曾有过一次相会,他们的畅言,留下了千古美谈。让我们细细聆听,在研读和品味中,感知古圣先贤的胸襟和智慧!

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行仁爱、复周礼、施仁政,但诸侯国群起纷争,个个都想称雄称霸,渴望高人献计献策富国强兵,而孔子却告诉他们不要争斗称霸,而要善待百姓,善待其他诸侯国,施行仁政,这让野心勃勃的诸侯们很不高兴。处处碰壁的孔子曾经多次问礼于老子,老子对孔子一味强调仁爱礼乐不以为然。

一次老子送别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子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

孔丘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依依不舍地告别老子。

据说孔子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

“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孔子晚年,思想受老子影响,专心著书育人不再寻求功名,思想转向中庸,但他的著作多为其弟子整理其言其行所著,其倡导仁与礼的核心思想依然没有改变。孔子与老子思想的融合之处,体现在他对易经的解读中。

#丹道修炼# 中的“窍”:不得此窍,则终难入于仙道之门!

窍者,天地虚空所成之穴也。天地万物皆有窍,故能运化而不殆。人有窍,故能吐故纳新以养其身,阖辟有度以通天地。生儿育女,生生不息,亦本于窍。此则凡窍之用,形空所成之窍也。窍者虚之乃成,实则无窍也。一虚一实,如同人之脉络呼吸;一阖一辟,方成天地造化之妙用也。

人体处处有窍,契合天地之窍也。人有九窍为大,乃五脏六腑外开之凡窍也。窍开于表者,以通内外也。窍既开,则人体与天地相通,窍之所由也。天有九宫,地有九州,天地亦存窍也。穴位者,人体经络之窍也,穴位形虚空,可通天地之气也。节气者,周天之窍也,形空故能与天地合机,气机合一故有无穷玄妙也。

窍门者,有空乃可通门也。窍门先有窍,而后可通门也。开窍何以开?里开外难开也。故虚者先虚心,里通外自通也。人体中,五官下阴所成之九窍,乃脏腑开窍之所在,窍通内外,窍窍相通,自存玄机也。

凡窍之理既得,再明丹道非凡之窍。盖凡窍者,后天之窍也,有形之窍也;仙窍者,先天之窍也,无形之窍也。凡窍顺开则成,仙窍则须逆修乃开也。

窍何以成?形空则成窍,窍从空而得也。开窍者,使形化空乃成,此后天之窍也。形不空则难容,必闭塞不通也。修持者,首须开窍,窍开则可通天地,可应万物也。所开者,性之窍也。命之窍贵闭而不贵开,性之窍贵开而不贵闭。命窍开则天真泄,性窍闭则道心昧。一开一闭,天壤之别。命窍一闭,则可免堕地狱无尽之苦,跳出六道轮回之厄;性窍一开,则可望超脱滚滚尘世,直升圣域而位列仙班。命窍实而性窍虚,实要实闭,虚要虚开,全在运用,须由师指。

心空则性静,性静则窍开。一性空灵乃窍开有容,故能应于万物,内外相应也。凡人之性本虚本空,一入后天则化为实,实则窍塞而无,难以通也,故人天相隔,出生入死,难以超脱也。修行者,即须修性使之成空,窍复通而返先天也。先天之窍贵活而不贵死,死则难成后天万有也。

窍(竅)者,穴下有敫也。先天精满而窍动,先天炁足而窍开,先天神通而窍展也。三花满足,灵通窍成,一窍开通,窍窍光明。心有灵犀,一点即通;榆木脑袋,一窍不通。混沌一窍不通,天人合一也;聪明七窍贯通,天人各别也。坎水盈满而实,离火中空而虚,虚则开窍而现玄关也。虚成窍者,此窍非凡窍,先天真性真火使之开也。非心非意,故不可妄用心思也,拙中藏巧,以先天照心可察,后天妄心则难得也。

玄关一窍者,虚空之窍,至清之窍也,性光所成,先天之窍也。非后天,故不落形体之上,在人身上则难寻其踪迹也。然此窍亦不远人身,只是先后天之相隔耳。譬如在一粒种子上寻树叶,必不可得。须先使种子发芽,而后乃有树叶也。然若远种子而寻叶,又致偏也,此时之种子无叶,而彼时种子所成之树则有叶也。自然之理如此,而丹道之理亦如此。此理甚明矣,修行者岂可不悟乎!故《悟真》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

玄关一窍非凡窍,乃先天至清至虚之窍也。人体之虚窍,与天地之虚窍相通,此则天人合一之基也。窍开门显,可通先天妙无也。八门之中,休门乃玄关一窍之所在也。不得此窍,则终难入于仙道之门也。

无思无为开玄窍,寂然有感自通天。一明百了天机在,妙通万有玄中玄。一阳初动即玄关,玄关有象自非凡。潜龙勿用真机在,玄酒味淡夜半间。地下有雷天根在,天上有风月窟观。一窍开启天地得,窍窍随映日月圆。

玄关一窍可超凡,执著有相皆为幻。天地有窍乃可生,凡人窍开自通天。玄关一窍,为先天之窍,非在后天可求也。先天至清,后天则流浊也。先天虚而后天则实,实要实开,虚要虚开,开窍之不同也。

丹道性命双修之功,乾道首要守祖窍,亦用空而不落空也。守空莫应空,有空乃可容。切莫执实须用空,知而不守是正宗。似守非守乃得真,杳杳冥冥自可通。

虚中应实,小中见大,门窍相通,空而不空,此窍之运用不亦大乎!学者但能悟得其中真机,则窍门可窥矣。

注:修炼首重开启下丹田藏精之窍。男女情况不同,女性有物质性的凡窍,即子宫,此中自然精气氤氲,可以孕育儿女,也可以作为练功收取元精的地方,因此可以直接跳过开关展窍的阶段。男性则没有物质性的下丹田窍,因此需要开关展窍。开关展窍的方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阳性的方式,主要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利用心肾二气的交媾,如同搅动水起漩涡一样,制造聚合元精的无形窍穴;另一种是通过阴性的方法,神凝则窍启,此神非识神,而是元神,需要特定的火候才能开启。这两种方式,前一种是逆练,从低层次下手开窍,一种是顺生,从高层次入手开窍;普通人用逆练的方法比较容易掌握。

心肾二气相交。普通人也是日日相交,只不过程度比较低,产生的元精仅供日常生理活动,不足以打开丹田窍。修炼的人,用气功的方法采气,用特定的方法聚能,都可以有效积累更多的心肾能量,以打开下丹田窍。
#涨知识##道教##生活##道教知识# https://t.cn/RTv4Ky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累劫众生,不就是因为难以突破这个无形业网而成的小我,不断轮回吗?就像蜘蛛一样,以我为心,织了一张业网,执着其中,穷其一生,为了几只蚊虫,得不偿失,食之即无,最终
  • 他们哭,他们笑,他们说那年时间将老,他们说未来这样也好,他们把日子过得无关痛痒,他们在梦里融化风霜,他们曾笑着说离开,他们也哭着说不爱,他们把日子揉进每一次睁眼
  • It's a good place to visit. There are so much lawn that people can fly kites, pi
  • 咱们一直团的,【杭州红人款 七章公园直播基地 autuzcci VHH牛仔裤95】在杭州的姐妹肯定知道啦,直bo基地这边出来的牛仔裤,都是给红人店做代工和贴牌
  • Hôm nay tệ vcl. Đáng lẽ ra, nay là một ngày vui vẻ mới đúng. Lịch trình đi chơi
  • 在纪实的镜头里掩饰不住的爱意、眼神交流的默契,所有情绪最动人的那一刻,都被一一收藏,浪漫不只是名词,更是具体的动词,爱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只有一种模样我们只想把对幸
  • 记者吴睿慈/综合报导南韩情侣档孙艺真、玄彬即将在3月结婚,婚礼虽以未公开方式进行,但韩媒还是曝光了相关细节,两人婚礼场地选在高级饭店WALKERHILL举行,时
  • 【9.13投融资科技环信早报】1、互联网家装平台「艾佳生活」获得10亿元B轮融资,由天图资本投资2、医美连锁「联合丽格」完成4亿元C轮融资,由远洋资本独家投资3
  • 我知道人不可以贪心,所以我没有太多奢求,我只希望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就可以了。如果我告诉你冲刺只需6本书呢?
  • ♡ VALENTINO华伦天奴17秋冬款♡ 原版购入顶级品质,各大微博红人必秀潮款,原版五金开模,鞋面订制进口小牛皮,鞋带双层打蜡皮贴合,油边处理。全手工制作
  • 我在梦里遇到了你,你还是这样美丽成熟。我在梦里遇到了你,你还是这样美丽成熟。
  • 可是不管多少只要有一点希望都要为怡打榜的哈O(∩_∩)O哈哈~O(∩_∩)O哈哈~一点都不好笑:-D好啦٩(ˊᗜˋ*)و 给你们献上怡宝美图(美图.文字)都是自
  • 坚持早睡早起,人到中年,养生必须排第一坚持运动锻炼,不管什么方式,哪怕散步也行坚持健康饮食,已经过了胡吃海喝的年纪坚持看书,随便什么书,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行坚持
  • #O姐来了# #江疏影欢乐颂# 第三季成功收官,温柔的硬核女科学家为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试问谁不想要拥有一个叶蓁蓁这样的闺蜜呢?#江疏影0901生日快乐# #
  • #袁冰妍[超话]#yby#袁冰妍落花时节又逢君# yby#袁冰妍倾城亦清欢#yby #袁冰妍祝卿好# yby#袁冰妍韩幼娘# yby#袁冰妍雷霆令# 遇见你满心
  • 在青康公路上旅行,在距离结古镇20千米的地方,可以看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纪念碑,旁边就是气势磅礴的通天河。#带着微博去旅行[超话]##遇见美好##带着微博去旅行
  • 求求这个世界放过我,太背了啊太背了!航班踏马取消了两次我还挣扎着改签,最后合肥说你是成都来的,落地还是只有集中隔离7天,给了我最后一锤暴击。
  • 然而,绿茶可以在炎热和干燥的季节帮助身体降温,因此在夏季将其添加到日常饮食中是有意义的。早餐或午餐时喝一杯茶,可以改善一整天的记忆力,增加能量和平衡情绪。
  • 心若计较,处处怨言;心若放宽,时时春天,若要计较,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让你满意。别人帮助了你,一定要心怀感激,永远记住别人的好,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否定别人的人品
  • 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发现,身边的朋友们,“退圈”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原先印象里的“社牛”“话痨”们,竟然也变得安静了。我不是一个看起来就很安静的人,相反,有时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