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把老藏锁 悠悠高原情】
慢慢洗去锁身上厚厚的油泥,繁复的铁剪银花纹重新现世。浦发银行拉萨分行援藏干部陈治龙脸上笑意满满,“又是个好藏品。”

藏锁,是一种冷门的收藏,但是陈治龙却乐此不疲。“进藏工作五年多,我总共收藏了近300把藏锁,少有人问津的老物件成了我的‘心头好’。”陈治龙说。

2016年进藏前,陈治龙从未见过藏锁。第一次知道藏锁,是2017年春节旅行期间,在书店翻阅一本讲述中国古代器物的书籍时,他偶然在一页上看到了藏锁。当时,陈治龙觉得书上的图片形制精美,和自己工作的地方又有些关联,就把它记在了心里。

没想到,缘分总是来得突然。回到拉萨后不久,他就在八廓街附近冲赛康的集市上与藏锁首次相遇。在一处摊贩前,他看到了主人在贩卖一个黑色的挂件,仔细一端详,正是一把藏锁。陈治龙当即向老板询问价格,买下了这把小小的藏锁。回到家,他把这个沾满了锈迹和油泥的藏锁认真清理出来,黑乎乎的小饰品变得光亮起来,不大的锁面上布满西藏特色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光,和在书籍上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

兴趣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几年间,陈治龙有空便去各种市场逛逛,收藏了许许多多形制各异的藏锁。“和其他地区的铜锁不同,藏锁多为铁制,不少上面有铁剪银(内地称为错银)纹饰。锁的大小不同、打开方式不同,就让这个简单的日常物件有了无穷趣味。”边说着,陈治龙边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藏品:一把长约20厘米的大锁,需要两把钥匙配合才能打开;一把小锁,需要用长条形的钥匙从一个特殊角度插入,再用巧劲儿才能打开;有的藏锁,上面铭刻着铸造的时间和使用场所,可以用于研究那个年代西藏的社会生活……

拿起一个拇指大小的藏锁,这是他的藏品中体积最小的一把,但锁的两面分别是精美复杂的阴刻和阳刻铁剪银纹饰。陈治龙回忆起自己与这把藏锁相遇的过程。最早他是在网络平台上看到一位内蒙古藏家在出售,看到这把锁的精巧尺寸,陈治龙马上就被吸引了,立即向卖家询问。没想到,藏友却告诉他,“锁已出售,图片仅供观赏。”

陈治龙感到有些失落,感慨自己和这把锁“失之交臂”。但是没过几天,在另一个朋友处,他又一次看到这把挂念的藏锁,原来正是这个朋友知道陈治龙的收藏兴趣,为他抢先买下了这把藏锁。

“网上和线下的朋友圈在这一刻产生了交集,让我觉得世界充满巧合。”陈治龙感慨。

这些藏品背后,不仅是陈治龙,更是有很多中国古锁具收藏家,通过共同的爱好到了一起,互相交流、探讨、研究。开始收藏藏锁后,陈治龙结识了很多朋友。在一个中国古锁文化推广群里,陈治龙遇到很多天南海北的锁具爱好者。大家在收到一个心仪的锁具,或者是遇到关于锁具收藏的问题后,常在群里留言提问,相互交流锁具收藏的心得体会与困惑疑问。如果群友有相关的知识,都会在群里积极回复。

藏锁,是这个群里的小众藏品。每当陈治龙把自己的珍藏发到群里,大家都会连连赞叹。藏锁源自祖国内地的传统广锁,又结合了西藏地域的特点有了不同的发展,锁身上錾刻的花纹热烈奔放,锁梁部分又特别短,和藏式家具的锁攀(家具上挂锁的部件)相适应,钥匙的形制实用又具有艺术感,很多内地锁具藏家都对藏锁感到很稀奇。“藏锁是一个能把民族的审美融入其中的日用品种类,藏锁不少工艺和其他地方的锁具有相通之处,中华民族器物工艺的交流交往交融,在藏锁中就有所体现。”陈治龙说。

一些商家也看中了锁具及其配套钥匙的文创开发价值。在西藏经营着一家文创公司的方堃对陈治龙收藏的铁锁很有兴趣:“锁在中华文化中有看守财富的内涵,以藏锁和钥匙为原型做一些藏地文创饰品,一定会有不少人喜欢。”

这并非空穴来风。陈治龙记得,自己有一次看中了一把锁,但是锁具的钥匙却不见了。经询问,原来是一名外地游客在购物时,专门购买了藏锁的钥匙用作挂件,却没有把锁具带走。“这说明,很多人对锁和钥匙这类事物都有感情。”陈治龙说。

这些年玩收藏,陈治龙最大的遗憾,就是关于藏锁的文字记录几乎是空白,让他感觉“藏锁收藏是一个人在奋斗”。“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们也希望更多人进入藏锁收藏的行列,能帮助藏锁作为一种器物,找到其所处特定历史背景和时空价值。我愿意把我的藏品拿出来与更多研究者分享,我们共同发现藏锁蕴藏的文化意义。”陈治龙说,“专家说,铁匠在西藏历史上地位很低,所以铁锁没有太多文字记录。我收藏的铁锁,如果有机会让这些无名者在历史记载中留下痕迹,那就是对这些工匠作品最大的肯定。”

“未来我会把这些锁具都捐赠给博物馆。”陈治龙介绍,“让更多人看到西藏的传统工艺,让后人重视并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中发掘文化遗产的价值,这是我作为援藏工作者的心愿。”
#这就是中国风##出道吧新星#

百把老藏锁 悠悠高原情#格桑花开新西藏#

慢慢洗去锁身上厚厚的油泥,繁复的铁剪银花纹重新现世。浦发银行拉萨分行援藏干部陈治龙脸上笑意满满,“又是个好藏品。”

藏锁,是一种冷门的收藏,但是陈治龙却乐此不疲。“进藏工作五年多,我总共收藏了近300把藏锁,少有人问津的老物件成了我的‘心头好’。”陈治龙说。

2016年进藏前,陈治龙从未见过藏锁。第一次知道藏锁,是2017年春节旅行期间,在书店翻阅一本讲述中国古代器物的书籍时,他偶然在一页上看到了藏锁。当时,陈治龙觉得书上的图片形制精美,和自己工作的地方又有些关联,就把它记在了心里。

没想到,缘分总是来得突然。回到拉萨后不久,他就在八廓街附近冲赛康的集市上与藏锁首次相遇。在一处摊贩前,他看到了主人在贩卖一个黑色的挂件,仔细一端详,正是一把藏锁。陈治龙当即向老板询问价格,买下了这把小小的藏锁。回到家,他把这个沾满了锈迹和油泥的藏锁认真清理出来,黑乎乎的小饰品变得光亮起来,不大的锁面上布满西藏特色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光,和在书籍上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



兴趣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几年间,陈治龙有空便去各种市场逛逛,收藏了许许多多形制各异的藏锁。“和其他地区的铜锁不同,藏锁多为铁制,不少上面有铁剪银(内地称为错银)纹饰。锁的大小不同、打开方式不同,就让这个简单的日常物件有了无穷趣味。”边说着,陈治龙边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藏品:一把长约20厘米的大锁,需要两把钥匙配合才能打开;一把小锁,需要用长条形的钥匙从一个特殊角度插入,再用巧劲儿才能打开;有的藏锁,上面铭刻着铸造的时间和使用场所,可以用于研究那个年代西藏的社会生活……

拿起一个拇指大小的藏锁,这是他的藏品中体积最小的一把,但锁的两面分别是精美复杂的阴刻和阳刻铁剪银纹饰。陈治龙回忆起自己与这把藏锁相遇的过程。最早他是在网络平台上看到一位内蒙古藏家在出售,看到这把锁的精巧尺寸,陈治龙马上就被吸引了,立即向卖家询问。没想到,藏友却告诉他,“锁已出售,图片仅供观赏。”

陈治龙感到有些失落,感慨自己和这把锁“失之交臂”。但是没过几天,在另一个朋友处,他又一次看到这把挂念的藏锁,原来正是这个朋友知道陈治龙的收藏兴趣,为他抢先买下了这把藏锁。



“网上和线下的朋友圈在这一刻产生了交集,让我觉得世界充满巧合。”陈治龙感慨。

这些藏品背后,不仅是陈治龙,更是有很多中国古锁具收藏家,通过共同的爱好到了一起,互相交流、探讨、研究。开始收藏藏锁后,陈治龙结识了很多朋友。在一个中国古锁文化推广群里,陈治龙遇到很多天南海北的锁具爱好者。大家在收到一个心仪的锁具,或者是遇到关于锁具收藏的问题后,常在群里留言提问,相互交流锁具收藏的心得体会与困惑疑问。如果群友有相关的知识,都会在群里积极回复。

藏锁,是这个群里的小众藏品。每当陈治龙把自己的珍藏发到群里,大家都会连连赞叹。藏锁源自祖国内地的传统广锁,又结合了西藏地域的特点有了不同的发展,锁身上錾刻的花纹热烈奔放,锁梁部分又特别短,和藏式家具的锁攀(家具上挂锁的部件)相适应,钥匙的形制实用又具有艺术感,很多内地锁具藏家都对藏锁感到很稀奇。“藏锁是一个能把民族的审美融入其中的日用品种类,藏锁不少工艺和其他地方的锁具有相通之处,中华民族器物工艺的交流交往交融,在藏锁中就有所体现。”陈治龙说。

一些商家也看中了锁具及其配套钥匙的文创开发价值。在西藏经营着一家文创公司的方堃对陈治龙收藏的铁锁很有兴趣:“锁在中华文化中有看守财富的内涵,以藏锁和钥匙为原型做一些藏地文创饰品,一定会有不少人喜欢。”



这并非空穴来风。陈治龙记得,自己有一次看中了一把锁,但是锁具的钥匙却不见了。经询问,原来是一名外地游客在购物时,专门购买了藏锁的钥匙用作挂件,却没有把锁具带走。“这说明,很多人对锁和钥匙这类事物都有感情。”陈治龙说。

这些年玩收藏,陈治龙最大的遗憾,就是关于藏锁的文字记录几乎是空白,让他感觉“藏锁收藏是一个人在奋斗”。“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们也希望更多人进入藏锁收藏的行列,能帮助藏锁作为一种器物,找到其所处特定历史背景和时空价值。我愿意把我的藏品拿出来与更多研究者分享,我们共同发现藏锁蕴藏的文化意义。”陈治龙说,“专家说,铁匠在西藏历史上地位很低,所以铁锁没有太多文字记录。我收藏的铁锁,如果有机会让这些无名者在历史记载中留下痕迹,那就是对这些工匠作品最大的肯定。”

“未来我会把这些锁具都捐赠给博物馆。”陈治龙介绍,“让更多人看到西藏的传统工艺,让后人重视并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中发掘文化遗产的价值,这是我作为援藏工作者的心愿。”

DAY141
今天去吃了之前敲掉的蛋包饭日~怎么感觉吾悦给的咖喱酱没有大洋的多啊,在大洋吃完留下的咖喱酱甚至够再吃一份米饭
师妹真的很喜欢花花~以后一定要养很多花花~
记一下师妹今晚想吃年糕和甜筒和烤鸡和花甲没有吃到,下次一定吃!怎么有人吃了两口蛋包饭就饱了呀
今晚喝了师妹两盒旺仔,还记得刚认识师妹的时候,师妹说“喝了我旺仔的人,每喝一盒就要还我一箱~”这不是得还两箱啦~
笑死,有人早早下班回宿舍就是为了学这个是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就是用一颗佛心的境界和善心的境界,去度化别人,给别人去讲做人的道理和善知识,以及用佛法慈悲的境界去改变人心,去放下所有自私的烦恼和自利的压力,以及人心的贪嗔痴,
  • 在平淡静默的时光里,爱就是愿意和你一起吃无数顿饭。当老去那一天,当所有一切都已看平淡,唯愿能够依旧陪在爱的人身边,一起看细水长流。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
  • 多么痛苦,好像爱在遗忘面前什么都不是,只有某些没有知觉无法开口的死物会成为两个人的铭记者。比较可怜的是生命有限的人,在如此短暂的人生里,竟然还是会忘掉重要的东西
  • 北京30万用户在关注@看房狗看房狗 获得房源推荐/室友推荐】#无中介费真房源##北京租房合租##北京求租##个人房源合租#以上房源为真实个人房源,要获得这个房源
  • (感觉自己笑起来会发光hhhh) 以前和别人聊天还会下意识的抿一下嘴唇,现在真是恨不能时时刻刻都把牙露出来 [doge]" #北京牙齿矫正/上
  • 作为美团商家就更容易理解了,百分之二十的扣点,钱都让美团赚去了,就连办会员的费用都要算在商家,做了一年一算账,赔钱,傻子才继续跟它合作呢!作为外卖小哥来说,现在
  • 从翻小账本心疼自己的难过到友谊的小船,好像就是一个认错+承认 赞美?正好在附近,亲爱的销售送了一个M22,准点下班冲过去安排上了!宁美丽的格子印提前做掉了哈哈哈
  • #真好# 今天是多多出生的第十三个月二十八天,我的多多宝贝今天回老家了,晚上从回来的路上开始就一直哼哼唧唧,不开心,哭闹,还不会说话的你,妈妈很难猜是哪里的问题
  • 凌晨五点刷朋友圈突然看到这张图 突然有一种孤独感 想起了18、9岁那些孤独迷茫的日子,那种内心深处想不明白的意义 人云亦云似追逐的爱情 和小马从夜晚走路去pre
  • [星星]你是否想要收集太空创意,将同学们的想法灵动变现,成为助力梦想的掌星人?CUIT“活动号”火箭将天梯放置你面前,它将接你去探索更丰富的大学生活,去寻觅更充
  • 非著名娱评人吴清功指出:其实应该是华晨宇站C位,他是当之无愧的华语乐坛新生代天王,甚至可以说是“90后一哥”。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
  • 下单》 【亲爱的自己,不要抓住回忆不放,断了线的风筝,只能让它飞,放过它,更是放过自己; 亲爱的自己,你必须找到除了爱情之外,能够使你用双脚坚强站在大地上
  • 对于老许的我最近就一篇论文很简单不忙的言论[二哈]亲爱的你太强了,你要是我导师我觉得我会死的很惨,虽然现在的导师也年纪轻轻就是个大魔王就对了[二哈]可怕的德国人
  • [晚间小菜]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过为琐事生气的经历,无非是为了争高低、论强弱,可争来争去,谁也不是最终的赢家。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不要把时
  • 】大部分来菲的小伙伴都是冲着种菜跟淘金周边的工作来的,我也不例外。客观来讲,在遍地是坑的菲律宾,我工作过的这三家公司总体来说还算是不错的。
  • 或许女孩儿想要的双向奔赴的爱情从来都不是那句“为你好”因为有这句的存在,就好像女孩儿就必须无条件的包容、宽容,忍下内心的伤痛一起重新开始,但曾经的裂痕又该怎么弥
  • ;绝了,好像做的每一个小决定都非要我付出最大的代价[微笑]【工人日报:#看展式社交渐成年轻一代交友新途径#】近来,逛展会在年轻人中间越来越流行。忘了做核酸,直接
  • 一觉醒来,是十年后也是现在,而你以为的离开,或许已经回来……-《少年吔,安啦!是冲动的逃离,是自由的呼吸是72小时跨越千里的相聚,也是亮灯回头你在身后的惊喜。
  • 午間教師會議,坐在下面趕材料,上面ppt放資料,要求記錄,於是叫著旁邊的蘭老師幫忙用手機拍一張“蘭老師啊,幫我拍張照”“哦,好的”然後繼續埋頭干,“拍好咯(・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