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为什么跌跌不休?持有,买入 or 卖出?
芯片下跌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美联储加息缩表对于成长股的伤害是极大的,具体可以看我以前写的文章。成长型企业高成长,短期低回报,往往缺乏稳定的现金流,加息缩表会使企业融资成本提高。
(二)大多数芯片企业业绩增长疲软。从近期的业绩报来看,多数芯片企业增长出现疲软。这有可能是去年增长太多的原因,成长型企业业绩波动大。
(三)芯片产能过剩。看到这个你可能很好奇,不是一直喊缺芯吗?怎么又产能过剩了?缺芯缺的是高端芯片,包括汽车芯片,这些大部分是进口的,国内生产以低端芯片为主,低端芯片产能已经过剩了。

还有一些过去几年涨幅过大等原因就不提了。

那现在应该以一种什么态度面对芯片板块呢?

如果你不在车上或轻仓,观望为主,等待五月份美联储二次加息后的市场反应。如果你重仓了,可以考虑短线做T,降低成本。

不要一直跌一直补,永远不要去低估一个板块的底线,这是在股市生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熊市不猜底。

芯片有入场信号我会在群里说的,目前芯片侥幸还保持100%胜率。
#基金[超话]#

【#沈阳#沈阳站暂时关闭?谣言!】消息称,因疫情防控原因,沈阳站/沈阳南站自2022年4月11日20时起到另有通知时止,暂时关闭候车室、售票处;同时4.7日后网上预售票为调整为5天(含当天),恢复时间另行通知!沈阳站相关负责人员得知,以上言论均为谣传,目前,沈阳各大车站都在保持正常运转。据介绍,鉴于当前客流减少的实际情况,沈阳地区各车站按照“一日一图”动态调整旅客列车开行。沈阳铁路方面也请广大旅客关注12306官方网站的车票发售信息,并到票面注明的车站乘车。#沈阳[地点]# #沈阳最头条#

【环时深度: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美国和欧盟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不断加码,然而它们制裁的不光是俄罗斯,还波及了世界其他国家——随着俄乌军事冲突的持续,另一场危机——粮食危机,已在路上。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俄乌冲突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供给减少,或让多国陷入粮食危机。#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面临多重危机,现在本应是国际社会在俄乌之间劝和促谈、携手应对全球挑战之时,然而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媒体却再次利用危机兴风作浪,从中寻找抹黑中国的“兴奋点”。“中国已出现粮食短缺”“中国在全球市场疯狂囤粮”……它们炮制了一个又一个耸人听闻的谣言。《环球时报》调查发现,虽然外部挑战严峻,但由于进行了周密且长远的部署,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4亿多人口不但能到点吃饭,而且越吃越好。各项数据都表明,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中国不仅“家底厚实”,还有宽阔的“护城河”。

“为打击俄罗斯,美国准备饿死全世界”

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之前,许多人或许并不了解,乌克兰其实是谷物、蔬菜、禽肉等食品的主要出口国,有着“欧洲粮仓”乃至“世界粮仓”的美誉。同样,俄罗斯也是小麦等农产品以及化肥的主要出口国。因此,俄乌持续的军事冲突引发了人们对多国是否面临饥饿风险的担忧。据媒体公开报道,目前俄乌两国黑海港口已经没有货物运输,乌克兰的粮食出口限制和俄罗斯遭到的大规模经济制裁正使全球供应链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小麦供应。俄乌两国都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环球时报》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俄罗斯小麦约占全球供应量的17%,俄罗斯和乌克兰合计占全球小麦出口的近30%。此外,俄乌两国共占全球玉米供应量的17%、大麦的32%、葵花籽油的75%。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乌克兰出口的小麦和玉米中,40%运往中东和非洲国家。亚美尼亚、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和厄立特里亚,这些国家几乎所有的小麦都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此外,土耳其、埃及、孟加拉国和伊朗等国也有60%以上的小麦来自俄乌两国。多家媒体的报道显示,俄乌冲突恶化后,上述传统从乌克兰进口小麦和玉米的国家已不得不寻找新卖家。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3月17日警告称,中东和北非地区已经出现食品价格上涨,相关影响正在向更多脆弱国家扩散。

俄乌军事冲突还使乌克兰的农作物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3月29日发出警告,称该组织在对乌克兰19个州进行评估后认为,随着冲突的发展,乌克兰能否收获现有农作物、种植新作物或维持牲畜生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联合国粮农组织紧急情况和复原力办公室主任保尔森表示,冲突可能会严重扰乱乌克兰数以万计小农的生产。为支持更广泛的救济工作,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呼吁各方向乌克兰提供5000万美元资助,但目前只有10%的资金到位。

“灾难之上的灾难”——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比斯利3月29日向联合国安理会做简报时,曾这样形容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并认为世界正在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粮食不安全。比斯利警告称,萨赫勒地区、北非和中东地区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可能在今年6月和7月恶化,因为这些地区的小麦和其他主要粮食供应大部分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而6月和7月原本应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小麦等农作物收获的季节。

俄乌军事冲突导致粮食供应量下滑,而更糟的是,美国威胁制裁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化肥的消息传出后,全球化肥价格开启新一轮上涨,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不安全的风险。据世界粮食计划署估算,美国对俄白化肥的制裁措施,或将导致一些国家的粮食产量下降50%以上。

要知道,俄罗斯对全球化肥市场至关重要:俄罗斯化肥年产量超5000万吨,占全球化肥产量的13%。在出口方面,2021年,俄罗斯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出口贸易值均位居世界前三,占比均在15%-20%,是国际市场重要的化肥供应方。

农业大国巴西对俄罗斯化肥的依赖度就非常高。巴西是全球咖啡、糖、大豆、玉米、棉花、小麦等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同时也是化肥的最大进口国,85%的化肥供应都来自进口,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合计占其进口总量的28%。《纽约时报》近期报道称,巴西近一半钾肥来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现在只剩下3个月的库存。巴西全国大豆农民协会已指示成员在本季节减少使用钾肥,而巴西大豆的产量也可能因此减少。

“为打击俄罗斯,美国准备饿死全世界”,俄罗斯《观点报》曾这样形容华盛顿对莫斯科的制裁。话语虽然有些夸张,但现实却着实令人忧心。

外媒恶意炒作“中国粮食危机”

在全球粮食安全面对极大不稳定性的背景下,一些外媒也找到了抹黑、攻击中国的新角度。在炒作所谓中国“粮食危机”的过程中,最常见的论调是“中国的粮食供应危险了”“中国已出现粮食短缺”。名声比较臭的“美国之音”在3月的一篇报道中声称,虽然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但是除原本就有的耕地流失等“内忧”外,俄乌冲突的“外患”也将使中国“缺粮危机”雪上加霜。《华尔街日报》发文称,俄乌冲突引发中国“粮食不安全”。印度TFI Global新闻网写道:“在中国,没有人想当农民。土地正在变得有毒,(农业)回报率很低,使得农民很难成为可行的职业选择。此外,来自中国农村的人正在向城市中心迁移,以寻求更好的生活。”

“俄乌冲突的确推高了国际粮价,但这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是很小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首先,从中国粮食的进口组成来看,大豆和小麦是中国进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但这两种作物都大部分来自美国,而不是俄乌。

陕西一所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吃饭。

李国祥表示,其次,中国粮食主要还是依赖国内生产。“前些年确实有农民觉得种粮不赚钱,但这几年情况明显改善,现在是农民到处抢地种。比如东北的一些农民告诉我,他们现在种一亩玉米可以赚1700-1800元。”李国祥称,“美国之音”等外媒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外媒炒作中国粮食问题的第二大论调是,中国在全球“抢粮、囤粮,推高全球粮食价格”。《日本经济新闻》声称,为缓解“粮食危机”,中国大量进口并囤积粮食,甚至导致一些国家出现饥荒。还有外媒污蔑“中国像没有明天一样疯狂囤粮”。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批驳。“中国其实并不缺少作为主粮的小麦,进口主要是为了调剂国内品种余缺,比如进口一些饲料用途的玉米和小麦,”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并不存在所谓的“粮食危机”,更没有“在全球疯狂囤粮”。

相反,中国专家认为,中国的进口不仅有助于促进国际市场的稳定,还有利于保证中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对华贸易逆差国家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美国等国家总是对中国的粮食进口有很多意见。当我们进口粮食比较多时,它们说中国面临‘粮食危机’;当我们减少进口时,它们又说我们是贸易保护主义。”李国祥表示,美国舆论这种“逢华必黑”的做法实在是“让人遗憾”。

为何外媒热衷于炒作中国的“粮食危机”?CNN此前的一篇报道或许能让人们一窥它们的真正用心。去年11月,CNN援引中国商务部鼓励民众储存一定数量生活必需品的通知报道称,中国“粮食危机”引发民众焦虑和对政府“不信任”。专家认为,外媒对所谓中国“粮食危机”的炒作,本质上还是“中国崩溃论”的又一版本。恰逢俄乌冲突,西方试图借此向中国施压,让中国的态度向西方希望的方向转变。此外,外媒炒作中国“粮食危机”,有助于转移民众对本国国内经济状况的不满。

手握多张“王牌”,中国能保证14亿多人不饿肚子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的粮食供应安全吗?客观的数据会给我们答案。“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食、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算了这样一笔账。他介绍说,去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4公斤,今年达到483公斤,比去年增加9公斤,所以在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中国都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粮食产量已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实,中国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问题完全有切实保障。李国祥说,国际上对粮食的定义比较宽泛,国内对粮食的定义一开始主要包括大米和小麦等基本口粮,而现在玉米以及大豆等都被囊括在粮食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李国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粮食安全取决于供给,而供给主要由生产、库存和进口三者共同决定。截至2021年,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连续18年丰产,尤其是2015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目前中国粮食库存规模大,足够安全。”清华大学国际生物经济中心主任王宏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2021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的21%,眼下俄乌冲突或增加中国粮食进口成本,但不可能动摇中国粮食安全以及“吃饱没问题”的基本格局。李国祥也赞同他的观点。根据历年的数据,中国人均粮食年消费量上限未超过300公斤,中国人“年年有余”的祈福早已成为现实。

除了持续稳定的供给,中国粮食库存也有“相当厚实的家底”,其中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了70%。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小麦分析师孙恒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以小麦为例介绍说,中国小麦完全能够自给,虽然每年也会少量进口,但主要用于品种调剂,用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前中国小麦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可以满足国内一年以上消费需求。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粮。去年,中国玉米进口出现大幅增长,但也是在这一年,玉米价格的上涨使得农民播种积极性得到提高——2021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达6.50亿亩,比上年增加3090万亩,增长5%,尤其是作为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东北地区,单产提高明显。2021年,玉米产量为5451亿斤,比上年增加238亿斤,增长4.6%,再加上进口和库存,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粮食储备,并在2008年粮食价格危机后开始稳步建立国家战略储备。

中国粮食安全还有一个重要的基础支撑,那就是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是中国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支撑。唐仁健在两会期间强调,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关键是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在耕地上,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在进口方面,公开资料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的粮食进口没有受到影响。《华尔街日报》援引农业市场数据提供商AgFlow的数据称,2020年,中国购买的谷物和油菜籽比2019年增加26%。2021年,中国粮食进口量增长11%,并在今年1月和2月继续呈同比增长。

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2022年中国粮食安全仍然没有问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秦玉云2月25日表示,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此外,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1.65亿吨,第四季度超过3600万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将增加今年的市场供应。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保供稳价的物质基础非常扎实。秦玉云指出,中国能够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3月5日在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唐仁健表示,在粮食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中国都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民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也吃得越来越好。全文:https://t.cn/A66nQlGs(《环球时报》4月12日8版文章,作者 白云怡 倪 浩 沈维多 黄兰岚 林小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能是网络发达了,人工智能题材的作品,无论是电影、游戏还是文学看太多,能想到的套路和梗基本大家都搞过了,并没有带来很大的惊喜……这个表情包我都怀疑是我本人…太水
  • 相亲介绍基本资料出生年份:1995身高体重:168cm 55kg宗教信仰:无 对对方无要求文化程度:本科工作年薪:上市公司 20w+家庭情况:家庭和睦 有个弟弟
  • 我还真想不到他能有什么下家,个人表现再好没有俱乐部气运加持,别说球王了,金球奖都不可能。巴黎把他抬到了不属于他的高度,如果是在皇马那么还有机会拿到更好的成绩,但
  • 01. GPMA始于顾客价值在官方给出的资料里,传祺谈到了他们研发GPMA架构的目的,挺长,一共百来字,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后的17个字——“致力为顾客带来更安心
  • 明年玉米仍然是在围绕大谷物比价进行定价,目前看最大的替代品小麦供给确实少了,而且饲料厂还会再次涉及到饲料配方调整的时间差,所以明年玉米可以在比价上方运行一段时间
  • 然后开始期待你们的下一场比赛,然后知道你们一穿四意气风发的杀进了总决赛,然后每天都在期待总决赛,我太天真,第一次追竞,把一切都想的太简单,我以为会赢,结果并没有
  • 期待能够在2021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再次看到高晓攀的作品[憧憬]#我为太极拳打call#打call!太极拳申遗成功啦!春晚是每个艺术工作者的梦想,高晓攀也不例外
  • #每日一善[超话]#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眼前这两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拍摄的是34年前全总文工团曲艺队赴赣南钨矿慰问演出的场景,竟悄然勾起了我对那场至高
  • 肺的母亲是脾土,虚则补其母,所以,还得补土健脾,用谁最好?当归六黄汤,号称是盗汗圣药,跟一贯煎这一类滋阴方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加了“黄连,黄芩,黄柏”这三黄
  • 老板从温哥华过来,为什么不在大城市,而跑到这么个小镇来?反正也没人希望你“看得多懂得多”啦,安心当猪,你的下一代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烦恼”啦[亲亲][亲亲]#迷途
  • 价格不高,就这样吧,没有退了,不过这个配色应该不会作为出去炸街的首选了[摊手][摊手][摊手]思来想去,还是重新入氧化天使吧[微笑]#好物分享##yeezy35
  • 你的粉丝太多了,我就不发其他的了,因为我还在上学,所以我要睡觉咯,你也不要太辛苦了,提前祝你生日快乐吧,我期待的能见你的时候亲自对你说声生日快乐。每天都要照顾好
  • 12/09/21-确诊-疑似-疫情汇总 自1/20/20-记录 12/09/21-01/20/20累积记录689天 Agnes温和整理 官网资料: 1)国家卫生
  • 叹云兮(追剧中……[酷])若整个世界调谢,我会守在你身边,用沉默坚决对抗万语千言,倘若这世间一切都在无情的崩裂,我会用手中的线为你缝原,陪你看日升月潜,陪你看沧
  • 再说一次,16+和14+的区别主要是屏幕区别,14+屏幕更好些。我想到了大学时期蹭课时美术老师对每个人画画的评价,也总是带着欣赏和鼓励~ 今天下午的活动,让我
  • 他一抛硬币旁边儿妹子嗷儿的一嗓子[允悲]~有个姑娘一直喊“z z h,你不~要~在~散~发~魅~力~了~”(我也喊了[跪了])当天我出了几张hx搂着他腰的照片儿
  • 最近开始使用,是因为它比高德可以规划处更多更合理的充电桩,结果进入景区之后,它给我引出了景区,五台山景区人车分流,检票不容易,又来了一次二次进山,第二次就麻烦多
  • “夫人,”我接着又说,“我很感激您已经忘记了第一次的介绍,因为那时的我十分可笑,一定惹您生气了. 那是两年前,在喜剧歌剧院里,和我在一起的是欧内斯特. 德……”
  • 校车去松江,三个半小时读书会后坐我导的车回来没有原因就是开开心心我导儒雅博学温柔耐心认真负责[打call]每次开读书会都要给他儿子打电话问他为什么到家不给他打电
  • 对于喜欢自驾旅行的朋友来说,住宿是旅行中最重要而且需要每天都考虑的问题,每当节假期,带上三俩好友或一家老少来次驾车旅行,亲近一下大自然,预定客房并不是件轻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