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和人情起了冲突我们该怎么选!你们怎么看!!!!

本轮感染者破10万,上海救护车事件视频流出:除了愤怒,我们该反思什么?

这两天,上海的一位老人去世的新闻,引起很大争论。

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3月30日,老人突然哮喘发作,状况危急。

家人赶紧打了120和110,邻居和防疫工作人员也都来帮忙救治。

十几分钟后,一辆救护车来到楼下。

但那是二楼邻居叫的,按照规定,不能擅自改接老人。

所以,虽然二楼邻居状况不算紧急,也同意把救护车让给老人,但救援的医生还是坚持带二楼病人走。

老人的家人再三恳求,说老人情况危重,已经没有呼吸了,急需救命。

救援人员不为所动,而且拒绝把救护车上的除颤仪借给老人。

在求助者绝望的嘶吼里,医生关上了车窗,走了。

等属于老人的救护车赶来,已经无力回天。

视频被传到网上,激怒了很多人。

人们大骂医生没有人性。

官方很快做出回应:

这名医生当时虽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如此处置实属不当,已经停职。

这个处理又引起了很多不满。

有网友说,120的医生有严格规定,让接谁就得接谁,不能擅自行动。如果需要抢救别人,要急救中心指派才可以。

而且因为救护车本来要接的二楼病人是口头承诺同意先接老人的,如果他出了意外,是有理由起诉医生不按制度接诊的。

还有就是,除颤仪其实也救不了哮喘老人。

的确也有道理。

但是,道理很有理,现实却很荒谬:

一个老人生命垂危,急需抢救。

救护车正好来了。

却不能救助老人,而是把另一个不太着急的病人拉走了。

这显然不合情理。

问题出在哪里?

官方说这次的医生处置不当,那怎么才算得当?

这是一道必答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仔细研究,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这一次不探讨,不解决,事情就很可能再次发生,就还会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也还会有医生或者工作人员,因为遵守规定,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我个人觉得,需要讨论的有两点。

第一,制度上,能不能给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一点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情况做出紧急决定。如果他们做了符合情理的行为,万一出了状况,可不可以不担责。

第二,执行上,具体干事儿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判断力和同情心,而不是僵化冷漠地只求自保。

一个文明的社会,第一要有制度保障,第二要有温度托底。

二者缺一不可。

最近疫情严重,意外状况频繁发生。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完全想不到的。

3月中旬,深圳一个年轻妈妈,趁孩子睡觉时出去买东西。

不想,回来的时候,小区封了。

按照规定,她不能再进去。

可是孩子一个人在家睡觉啊。

她不回去,孩子怎么办?

年轻妈妈很崩溃,在小区门口歇斯底里地大叫。

但防疫人员坚决表示“没办法,现在是临时管控,进不去”。

按规定执行任务,本来也没错。

但是对于显然不合情理的情况,能不能“特事特办”?

妈妈后来进去了。和上面救护车案例一样,这需要制度给执行人员一点空间,也需要执行人员有基本的人情味。

还有一个货车司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也觉得挺值得关注的。

现在很多地方都查得严,只要行程码带星,就不让通过。

可是货车司机们全国送货,几千公里行程,途经多个城市,难免路过有疫情的地区,行程码很容易就被挂了星。

而因为这个星,他们就可能辛辛苦苦跑到目的地,却被直接劝返,要求“哪来的回哪去”。

他们拉着一车货,一路上辛苦不说,光油钱和过路费就花了几千,就这样被要求开回去,情何以堪。

关键这些人大多不算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也都有核酸阴性证明。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网上有很多骂声,骂某个城市,骂某些政策,骂防疫人员……

心情我非常理解,但其实抱怨和大骂都没什么用。

而且现在我们也应该明白了,没有哪个城市是完美的。

当疫情大规模爆发,无论上海、长春,还是武汉、西安,都会犯错,会力不从心,会手忙脚乱。

与其大加批判,不如想想如何改变。

我们最该做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里,一个又一个求助里,总结经验,想想下次如何避免。

疫情短时间显然不会过去,那么在下个城市爆发的时候,能尽量避免再出现这些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能只经历教训,不增长经验。

所以我想,一个城市在经历一波大疫情之后,能不能细致地复盘一次。

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每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而且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你曾经被封控,遇到很多麻烦,也有很多思考。

那就可以说说,你认为封控策略如何调整会更合理,居委会如何服务会更高效。

大家各抒己见。

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有价值的讨论,肯定比破口大骂有意义。

整个3月,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了10万例,波及29个省份。

前几天,国家卫健委还说,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已经报告的感染者超过3.6万例,近期还会增加。

现在看,奥密克戎的传播是真的厉害。

跟原始的新冠毒株,简直不像一个品种。

上海的几番尝试也表明,一旦流传开来,小范围的防控很难搞定,最好用的清零手段,还是“大面积封控”。

最近新闻说,奥密克戎又出现了升级版“XE”,传播力更强。

所以我们短期内肯定还摆脱不了疫情,封控在所难免。

可一个“封”字,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就会出现上面的种种问题。

我们眼下最务实的做法,是尽量让封控的安排更合理,代价更小。

不能因为孕妇核酸证明过期4小时,而无法入院,导致流产。

不能因为隔离的老人不会团购不会接龙,就吃不上菜。

其实城市管理者应该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疫情期间,社会不得不制定一些应急措施。

而临时性的政策,大多不完美,一定会有极端的情况出现,比如妈妈出来买个菜就被封在外面了。

这种时候,还是要有“特事特办”的灵活性,不能两手一摊眼睛一瞪,用一句“要遵守规定”处理所有的情况。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人应该有人情味,有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前两天有个新闻,很触动我。

湖北黄冈,一位老人去世了。

儿子媳妇匆匆忙忙从上海赶回去,却必须要在酒店隔离,不能送葬。

老人火化当天,灵车特意绕行到隔离酒店。

儿子儿媳穿着防护服,跪在路边送别。

这场景让人泪目,也让人感慨。

其实按照规定,隔离人员是不能离开酒店房间的。

但工作人员允许夫妻俩穿着防护服,出来跟老父亲告别。

既保证了防疫,也考虑了隔离者的需求。

这就是人情味。

灵车特意绕行到酒店,让他们可以拜别。

这也是人情味。

病毒冷酷,但人应该有温度。

3月29日,吉林有一个不起眼的新闻。

防疫点,几个志愿者在工作。

一位车主特意把车停在他们附近,还在后车窗上贴了一张纸条:

车未锁,志愿者可进车休息!最起码挡风!

防疫人员们看到,都觉得很暖心,也真的进去睡了一觉。

我特别想给这个车主点赞。

疫情当下,社会亟需帮助。

有感染者需要救治,有辛苦的工作人员需要休息。

有隔离的孩子需要照顾,有买不到菜的老人需要帮助……

有很多的事情,我觉得都不是仅靠制度就能解决的。

在制度没有到达、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人性的温度。

确切地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提供做力所能及的帮助。

面对疫情,我们所有同胞都是一个整体。

我们都是局中人,都应该善意地去参与,力所能及地给困境之下的同胞以温暖和便利。

疫情的寒冬也许很久都不会过去,这就格外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小暖阳。

专家有智慧,领导有担当,执行者有善意,老百姓有素质。

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寒冬里,感受到暖意。

本轮感染者破10万,上海救护车事件视频流出:除了愤怒,我们该反思什么?

这两天,上海的一位老人去世的新闻,引起很大争论。

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3月30日,老人突然哮喘发作,状况危急。

家人赶紧打了120和110,邻居和防疫工作人员也都来帮忙救治。

十几分钟后,一辆救护车来到楼下。

但那是二楼邻居叫的,按照规定,不能擅自改接老人。

所以,虽然二楼邻居状况不算紧急,也同意把救护车让给老人,但救援的医生还是坚持带二楼病人走。

老人的家人再三恳求,说老人情况危重,已经没有呼吸了,急需救命。

救援人员不为所动,而且拒绝把救护车上的除颤仪借给老人。

在求助者绝望的嘶吼里,医生关上了车窗,走了。

等属于老人的救护车赶来,已经无力回天。

视频被传到网上,激怒了很多人。

人们大骂医生没有人性。

官方很快做出回应:

这名医生当时虽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如此处置实属不当,已经停职。

这个处理又引起了很多不满。

有网友说,120的医生有严格规定,让接谁就得接谁,不能擅自行动。如果需要抢救别人,要急救中心指派才可以。

而且因为救护车本来要接的二楼病人是口头承诺同意先接老人的,如果他出了意外,是有理由起诉医生不按制度接诊的。

还有就是,除颤仪其实也救不了哮喘老人。

的确也有道理。

但是,道理很有理,现实却很荒谬:

一个老人生命垂危,急需抢救。

救护车正好来了。

却不能救助老人,而是把另一个不太着急的病人拉走了。

这显然不合情理。

问题出在哪里?

官方说这次的医生处置不当,那怎么才算得当?

这是一道必答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仔细研究,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这一次不探讨,不解决,事情就很可能再次发生,就还会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也还会有医生或者工作人员,因为遵守规定,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我个人觉得,需要讨论的有两点。

第一,制度上,能不能给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一点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情况做出紧急决定。如果他们做了符合情理的行为,万一出了状况,可不可以不担责。

第二,执行上,具体干事儿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判断力和同情心,而不是僵化冷漠地只求自保。

一个文明的社会,第一要有制度保障,第二要有温度托底。

二者缺一不可。

最近疫情严重,意外状况频繁发生。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完全想不到的。

3月中旬,深圳一个年轻妈妈,趁孩子睡觉时出去买东西。

不想,回来的时候,小区封了。

按照规定,她不能再进去。

可是孩子一个人在家睡觉啊。

她不回去,孩子怎么办?

年轻妈妈很崩溃,在小区门口歇斯底里地大叫。

但防疫人员坚决表示“没办法,现在是临时管控,进不去”。

按规定执行任务,本来也没错。

但是对于显然不合情理的情况,能不能“特事特办”?

妈妈后来进去了。和上面救护车案例一样,这需要制度给执行人员一点空间,也需要执行人员有基本的人情味。

还有一个货车司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也觉得挺值得关注的。

现在很多地方都查得严,只要行程码带星,就不让通过。

可是货车司机们全国送货,几千公里行程,途经多个城市,难免路过有疫情的地区,行程码很容易就被挂了星。

而因为这个星,他们就可能辛辛苦苦跑到目的地,却被直接劝返,要求“哪来的回哪去”。

他们拉着一车货,一路上辛苦不说,光油钱和过路费就花了几千,就这样被要求开回去,情何以堪。

关键这些人大多不算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也都有核酸阴性证明。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网上有很多骂声,骂某个城市,骂某些政策,骂防疫人员……

心情我非常理解,但其实抱怨和大骂都没什么用。

而且现在我们也应该明白了,没有哪个城市是完美的。

当疫情大规模爆发,无论上海、长春,还是武汉、西安,都会犯错,会力不从心,会手忙脚乱。

与其大加批判,不如想想如何改变。

我们最该做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里,一个又一个求助里,总结经验,想想下次如何避免。

疫情短时间显然不会过去,那么在下个城市爆发的时候,能尽量避免再出现这些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能只经历教训,不增长经验。

所以我想,一个城市在经历一波大疫情之后,能不能细致地复盘一次。

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每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而且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你曾经被封控,遇到很多麻烦,也有很多思考。

那就可以说说,你认为封控策略如何调整会更合理,居委会如何服务会更高效。

大家各抒己见。

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有价值的讨论,肯定比破口大骂有意义。

整个3月,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了10万例,波及29个省份。

前几天,国家卫健委还说,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已经报告的感染者超过3.6万例,近期还会增加。

现在看,奥密克戎的传播是真的厉害。

跟原始的新冠毒株,简直不像一个品种。

上海的几番尝试也表明,一旦流传开来,小范围的防控很难搞定,最好用的清零手段,还是“大面积封控”。

最近新闻说,奥密克戎又出现了升级版“XE”,传播力更强。

所以我们短期内肯定还摆脱不了疫情,封控在所难免。

可一个“封”字,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就会出现上面的种种问题。

我们眼下最务实的做法,是尽量让封控的安排更合理,代价更小。

不能因为孕妇核酸证明过期4小时,而无法入院,导致流产。

不能因为隔离的老人不会团购不会接龙,就吃不上菜。

其实城市管理者应该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疫情期间,社会不得不制定一些应急措施。

而临时性的政策,大多不完美,一定会有极端的情况出现,比如妈妈出来买个菜就被封在外面了。

这种时候,还是要有“特事特办”的灵活性,不能两手一摊眼睛一瞪,用一句“要遵守规定”处理所有的情况。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人应该有人情味,有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前两天有个新闻,很触动我。

湖北黄冈,一位老人去世了。

儿子媳妇匆匆忙忙从上海赶回去,却必须要在酒店隔离,不能送葬。

老人火化当天,灵车特意绕行到隔离酒店。

儿子儿媳穿着防护服,跪在路边送别。

这场景让人泪目,也让人感慨。

其实按照规定,隔离人员是不能离开酒店房间的。

但工作人员允许夫妻俩穿着防护服,出来跟老父亲告别。

既保证了防疫,也考虑了隔离者的需求。

这就是人情味。

灵车特意绕行到酒店,让他们可以拜别。

这也是人情味。

病毒冷酷,但人应该有温度。

3月29日,吉林有一个不起眼的新闻。

防疫点,几个志愿者在工作。

一位车主特意把车停在他们附近,还在后车窗上贴了一张纸条:

车未锁,志愿者可进车休息!最起码挡风!

防疫人员们看到,都觉得很暖心,也真的进去睡了一觉。

我特别想给这个车主点赞。

疫情当下,社会亟需帮助。

有感染者需要救治,有辛苦的工作人员需要休息。

有隔离的孩子需要照顾,有买不到菜的老人需要帮助……

有很多的事情,我觉得都不是仅靠制度就能解决的。

在制度没有到达、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人性的温度。

确切地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提供做力所能及的帮助。

面对疫情,我们所有同胞都是一个整体。

我们都是局中人,都应该善意地去参与,力所能及地给困境之下的同胞以温暖和便利。

疫情的寒冬也许很久都不会过去,这就格外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小暖阳。

专家有智慧,领导有担当,执行者有善意,老百姓有素质。

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寒冬里,感受到暖意。

谢谢你看完文章,还请点亮“赞”并“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关注新冠肺炎##上海疫情##疫情防控##好人好事#

#湖北健康早报#【#中医如何对战妇科病#】

21岁的女生突然发胖?38岁白领居然闭经?51岁的主妇经常脸红?……

@武汉市第三医院 中医科主任孙勤国表示,这些不同年龄,症状不一的女性患者,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门诊。在问诊过程中,这些女性求医者更多的都会顾虑:用中医治疗,会不会长胖?会不会疗效非常慢?我这么年轻,吃中药膏是不是不合适? 其实这是大家对中医的误解。

在孙勤国的门诊里,他作为一名中医专家,实际上是不排斥西医的,甚至更多的时候,他会让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结合,让整个治疗效果做到极致。

■ “花”季女孩,防“多囊”留下健康隐患

花样的年纪,却突然发胖,皮肤总长痘,汗毛也变粗了。一年前,21岁女孩小兰被妈妈带到市三医院中医科看月经不调时,被医生问出还有这些症状。

“抽血、做B超,检查下生殖系统和性激素水平。”详细问诊后,根据经验,孙勤国安排小兰做检查。结果显示,女孩卵巢增大、出现多囊样变,雄激素水平过高,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小兰和妈妈此前没有听说过这种疾病。孙勤国解释,这是育龄妇女常见病,主要与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有关,会令女孩体内的雄激素过剩,干扰排卵功能,影响今后怀孕。很多患者是结婚后长期不怀孕,看生殖科才查出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使用激素类西药可“治标”,帮小兰维持相对正常的生理期,但身体也会对药物产生依赖,一旦停药,生理期又可能紊乱。孙勤国建议: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用中药“治本”,为小兰进行整体调理。

根据小兰痰湿内阻、兼有肝肾不足的脉象,孙勤国定制了个性化的化痰祛湿、补肾调经药方。半年后,小兰终于迎来了正常的生理期。

孙勤国介绍,女性青春期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有些是生理性的、也有些是病理性的,需要及时干预;此外,若长期不来月经,会导致子宫内膜萎缩,增大治疗难度。因此,提醒家长和20岁出头的女性,如果3个月不来月经,就应当考虑到医院排查原因。

■ “果”季女性,别让“早衰”找到你

38岁白领何女士,同样有月经不调的老毛病。她从3年前开始经量逐渐减少,到今年年初,更是4个月都没来过月经。在朋友的推荐下,何女士找到市三医院中医科,希望改善自己的妇科问题。

孙勤国建议何女士先做体检,确认并非患上其他内分泌疾病。最终结合B超和激素检查,判断何女士遭遇卵巢早衰。身体不排卵、自然也没有正常的生理期。

根据中医理论,卵巢早衰多与脾肾亏虚有关。给何女士开出健脾温阳补肾、益气补血调经的药方,半年后,她的月经变正常了,最近连续3个月都是按时“报到”,何女士很满意。

孙勤国介绍,我国女性更年期一般发生在45岁—55岁之间,大部分女性绝经年龄在49岁左右。像何女士这样,提前10年就出现绝经的情况,实在太早。卵巢早衰会令女性雌激素分泌减少,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皮肤加速衰老,提早出现骨质疏松、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更年期常见并发症,从而引发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怎样预防卵巢早衰?孙勤国提醒,女性平时要避免久坐,以防影响盆腔、卵巢、子宫等的血液微循环;节食减肥要有度,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糖类及矿物质,确保营养丰富;陪孩子写作业不要有太大压力,少熬夜加班,保证充足的睡眠、愉悦的心情,可延缓身体衰老;还要尽量避免会损伤子宫内膜的手术。

■ “秋”季女性,平稳度过更年期

年过五旬,女性开始步入更年期,月经逐渐停止,雌激素分泌减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各种不适交替出现,令人焦虑、抑郁,甚至出现睡眠障碍,可谓“多事之秋”。如何平稳度过更年期,是这一阶段女性需要关注的健康重点。

前不久,孙勤国接诊了市民方女士,她刚进入更年期,上班时坐在办公室里,会毫无缘由地脸红、出汗,一天发作5—8次,还会感觉心慌、燥热。身体不适令她心情烦躁,在家也忍不住对丈夫、儿子发脾气,脾气过后又很自责,导致情绪低落。

“不用因此感到愧疚,更年期出现身体小状况、情绪不稳定,都是正常现象,需要医生调理、家人陪伴,度过这段特殊时段。”孙勤国劝解。

他给方女士开了滋补肝肾、交通心肾的药物,又给方女士的家人做了科普宣讲,上周回医院复诊时,方女士的身体健康、精神面貌明显好转。

有些女性误以为,更年期的种种症状都与雌激素分泌减少有关,补充雌激素就能缓解,甚至避免更年期综合征。孙勤国分析,盲目补充雌激素,会带来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的风险,甚至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不可随意照做。如果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很明显,还是要及时就医检查,对症用药调理。

更年期综合征能预防吗?孙勤国建议,女性朋友在45岁后,可多喝些枸杞、红枣、白木耳、阿胶珠汤,能帮助补益肝肾;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吃固元膏、桑葚膏、二至丸等中成药,肝气旺、肾气足,自然能身体健康、活力充沛。

关于传统医学这些都是误区

☆吃中药会长胖?

很多人认为,吃中药就会长胖,因此对吃中药心存顾虑。其实,吃中药本身并不会令人发胖。常用的大黄、番泻叶、当归等药物,本身具有泻下通便的作用,具有减肥降脂的功效。

只不过,很多患者生病后,饮食、睡眠受影响,还经常卧床休息。服药后肠胃消化吸收能力恢复,就可能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形。想避免这种情况,也很容易:增加活动量,代谢掉多余的热量即可。

☆年轻人不能吃膏方?

冬至进补吃膏方,是很好的防病、保健办法。在大家印象中,膏方总是和老年人联系在一起,甚至有说法认为,要到45岁以后才能吃膏方。

膏方并非老年人专宠,一些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疾病患者,也可以通过吃膏方来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力,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用脑过度,气虚血虚,正是膏方的调养范围。

☆中医是“慢郎中”?

有观点认为,中医起效慢,生病了要想快速缓解症状,应当通过西医吃药、打针。其实不然。

对于急救、严重创伤的救治方面,西医确实更有速度的优势,但对于常见的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急病,通过中药、针灸、刮痧等传统手法,同样可以快速见效。(武汉晚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文化[超话]#有网友问我现在在哪里定居…简单的说几句: 1.我个人选择在武汉,是有综合考量的。教育和医疗这块儿,全国能超过武汉的城市,不多——而同等基础设施
  • 看了那么多,能死死地刻在我脑子里的还是《网红黑洞》这个系列的展品,“评论如同狂欢后的泡沫,转发就像再次肢解事件。」看着桌上的日曆圈起来的日子,抓着枕头捶了又
  • 实践队员来到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榆林庄村,在榆林庄村党支部书记郝洪恩的引导下参观了该村的村史馆,并了解到近年来榆林庄村结合运河文化与红色革命基因,在激活运河记忆、
  • 姐弟恋是当下电视剧题材中很好磕的一类,比如《理智派生活》、《良辰美景好时光》、《爱的二八定律》、《下一站是幸福》这类已播出的高人气作品。[悲伤]这也是剧方想要看
  • 大眾食堂 (體育西路店)一大早搭地鐵去到體育西路想著會很多人,去到還有一個小時才開門店內的裝修風格蠻好看的!!!適合拍照店員每次上菜都會問需要拍照嗎,帶了拍立得
  • 她这么个平凡到落入尘埃也荒芜的小虾米,怎么就刷新米虫记录,成了多次乌龙事件的女主角?就是除了泽村叔剧里没帅哥了[二哈][二哈][二哈] 还有真不喜欢同学和医生那
  • 腾x播放量教程:任嘉伦穆青 @任嘉伦Allen ​​​正式注入微博发作品的第1天,我的爱豆任嘉伦,我的理想任嘉伦,一生一世一嘉人,此生不负任嘉伦,就算负尽天下人
  • 2020年度中国网络诚信十大新闻 ↓↓01《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实施 为推进网络诚信建设提供制度遵循推荐理由:国家网信办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
  • 忙为消业、念为成佛,忙的都顺于所忙而更落入使自己更执着,只有在闲下来或是因缘不给予的时候才能回想起忙是为了什么,才能省察自己的心是不是随着事而逝去了。如今的立秋
  • #罗一舟树洞# 热闹又归于沉静的一天,接下来又要开始等待,好在正好可以争取收心高效率把重要的工作周拿下,过一个端午其实我关注内娱一直偏影视时尚,第一次看选秀搞爱
  • #九龙坡文旅资讯#【摄影展丨非正常暗涌摄影群展】人体摄影摄影在发展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创作出几次阶段式的“重新定义”从古典主义到观念与自我镜面的转变的过程中留下了
  • ☑得獎名單於2021/04/19公佈於粉絲團,請得獎者三天內私訊本粉絲團並提供相關證明☑著色完成後,作者必須與作品合照後上傳至此貼文下方即有參賽資格!☑得獎人與
  • 收到的时候还是生的,爷爷就会都帮我埋到米缸里去。大一米子明天就上学去了,记得你说的“先过好三次元”!
  • #ins壁纸[超话]#朋友圈沙雕文案 1、有人说我朋友圈没营养 咋滴 你在朋友圈炖骨头汤? 2、我每天都坚持做仰卧起坐 晚上一个仰卧 早上一个起坐 3、想
  • 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 印光法师  文:智渝法师 大家要想知道能不能往生,只要观察自己的心就知道了。问一问自己的心,清净不清净。如果心清净,没有其他
  • 在沧桑而又不完美的人生旅程里,感恩每一份遇见,珍惜每一份遇见,以美好的心态,祝福声声,送别一个又一个远去的背影…… #小酷Coola[超话]#我琢磨来琢磨去竟然
  • 白天还说2.28这个日子很特别,晚上你就离开了,真的很心疼你,不要怪我没有过去给你最后一个拥抱,我也想抱着你看着你安祥地离开,对不起宝贝。到上海后想让他睡了一觉
  • 他们的脾气好,什么方面都很好,就是在感情中不是很专一,他们的性格就是不喜欢那种拘束感,偏偏恋爱就会给自己拴上枷锁。总的来说水瓶座缺乏安全感,他们可以跟自己喜欢的
  • p1海关过了好久耶,今天收到的时候惊讶了一下这也太某果啦,爱果子爱新飞555,每次果果送给我的小礼物都特别喜欢也实用,我的小姐妹为什么都这么会呀不管是大妈的相册
  • 投保案例演示:林女士为3岁的女儿贝贝投保复星联合妈咪保贝(新生版)少儿重大疾病保险,勾选所有可选责任(身故或全残、疾病终末期选方式一“赔已交保费”)基本保额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