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下二世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者,福州长乐人也。姓王氏。丱岁离尘,三学该练。属大寂阐化江西,乃倾心依附,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同号入室。时三大士为角立焉。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甚么?”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省。却归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问曰:  “汝忆父母邪?”师曰:“无。”曰:“被人骂邪?”师曰:“无。”曰:“哭作甚么?”师曰:“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同事曰:“有甚因缘不契?”师曰:“汝问取和尚去。”同事问大师曰:“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为某甲说。”大师曰:“是伊会也。汝自问取他。”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乃呵呵大笑。同事曰:“适来哭,如今为甚却笑?”师曰:“适来哭,如今笑。”同事罔然。次日,马祖升堂,众才集,师出卷却席。祖便下座。师随至方丈。祖曰:“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师曰:“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祖曰:“汝昨日向甚处留心?”师曰:“鼻头今日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师作礼而退。师再参,侍立次。祖目视绳床角拂子。师曰:“即此用,离此用?”祖曰:“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师取拂子竖起。祖曰:“即此用,离此用?”师挂拂子于旧处。祖振威一喝,师直得三日耳聋。自此雷音将震,檀信,请于洪州新吴界,住大雄山以居处。岩峦峻极,故号百丈。既处之,未期月,参玄之宾,四方麇至。沩山黄檗当其首。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黄檗闻举,不觉吐舌。师曰:“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去么?”檗曰:“不然。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师曰:“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檗便礼拜。﹝沩山问仰山:“百丈再参马祖因缘,此二尊宿意旨如何?”仰云:“此是显大机大用。”沩云:“马祖出八十四人,善知识几人得大机,几人得大用?”仰云:“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者尽是唱导之师。”沩云:“如是,如是。”﹞有僧哭入法堂来。师曰:“作么?”曰:“父母俱丧,请师选日。”师曰:“明日来,一时埋却。”  沩山、五峰、云岩侍立次,师问沩山:“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山曰:“却请和尚道。”师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后丧我儿孙。”又问五峰。峰曰:“和尚也须并却。”师曰:“无人处斫额望汝。”又问云岩。岩曰:“和尚有也未?”师曰:“丧我儿孙。”师谓众曰:“我要一人,传语西堂,阿谁去得?”五峰曰:“某甲去。”师曰:“汝作么生传语?”峰曰:“待见西堂,即道。”师曰:“见后道甚么?”峰曰:“却来说似和尚。”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老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曰:“某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乞依亡僧津送。”  师令维那白椎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聚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病人,何故如是?
食后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祗对一转语,堕五百生野狐身。转转不错,合作个甚么?”师曰:“近前来!向汝道。”檗近前,打师一掌。师拍手笑曰:“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沩山举问仰山,仰曰:“黄檗常用此机。”沩曰:“汝道天生得,从人得。”仰曰:“亦是禀受师承,亦是自性宗通。”沩曰:“如是,如是。”﹞时沩山在会下作典座。司马头陀举野狐话问典座:“作么生?”座撼门扇三下。司马曰:“太生。”座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问:“如何是奇特事?”师曰:
“独坐大雄峰。”僧礼拜,师便打。上堂:“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阿谁?”曰:“某甲。”师曰:“汝识某甲否?”曰:“分明个。”师乃举起拂子曰:  “汝还见么?”曰:“见。”师乃不语。普请钁地次,忽有一僧闻鼓鸣,举起钁头,大笑便归。师曰:“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师归院,乃唤其僧问:“适来见甚么道理,便恁么?”曰:“适来肚饥,闻鼓声,归吃饭。”师乃笑。问:“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如同魔说时如何?”师曰:“固守动静,三世佛冤。  此外别求,即同魔说。”因僧问西堂:“有问有答即且置,无问无答时如何?”堂曰:“怕烂却那。”师闻举,乃曰:“从来疑这个老兄。”曰:“请和尚道。”师曰:“一合相不可得。”师谓众曰:“有一人长不吃饭不道饥,有一人终日吃饭不道饱。”众无对。云岩问:“和尚每日区区为阿谁?”师曰:“有一人要。”岩曰:  “因甚么不教伊自作。”师曰:“他无家活。”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但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过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善恶是非俱不运用,亦不爱一法,亦不舍一法,名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恶、空有、垢净、有为无为、世出世间、福德智慧之所拘系,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情尽,不能系缚,处处自在,名为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问:“对一切境,如何得心如木石去?”师曰:“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著,作若干种解会,起若干种知见,生若干种爱畏。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自己一念,妄想颠倒,取相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一一诸法当处寂灭,当处道场。又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来不是凡不是圣,不是垢净,亦非空有,亦非善恶,与诸染法相应,名人天二乘界。若垢净心尽,不住系缚,不住解脱,无一切有为无为缚脱心量处,于生死其心自在,毕竟不与诸妄虚幻、尘劳蕴界、生死诸入和合,迥然无寄,一切不拘,去留无碍。往来生死,如门开相似。夫学道人,若遇种种苦乐,称意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名闻利养衣食,不贪功德利益,不为世间诸法之所滞碍,无亲无爱,苦乐平怀,衣遮寒,粝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聋,稍有相应分。若于心中广学知解,求福求智,皆是生死,于理无益,却被知解境风之所漂溺,还归生死海里。佛是无求人,求之即乖;理是无求理,求之即失。若著无求,复同于有求。若著无为,复同于有为。故经云:不取于法,不取非法,不取非非法。””又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界所缚,不被有漏所拘。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以无著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亦云应病与药。”问:“如今受戒,身口清净,已具诸善,得解脱否?”师曰:“少分解脱,未得心解脱,亦未得一切处解脱。”曰:“如何是心解脱及一切处解脱?”师曰:“不求佛法僧,乃至不求福智知解等。垢净情尽,亦不守此无求为是,亦不住尽处,亦不欣天堂、畏地狱,缚脱无碍,即身心及一切处皆名解脱。汝莫言有少分戒,身口意净,便以为了。不知河沙戒定慧门、无漏解脱,都未涉一毫在。努力向前,须猛究取,莫待耳聋眼暗,面皱发白,老苦及身,悲爱缠绵,眼中流泪,心里慞惶,一无所据,不知去处。到恁么时节,整理手脚不得也。纵有福智、名闻、利养,都不相救。为心眼未开,唯念诸境,不知返照,复不见佛道。一生所有善恶业缘,悉现于前,或忻或怖,六道五蕴,俱时现前。尽敷严好舍宅,舟船车轝,光明显赫,皆从自心贪爱所现。一切恶境,皆变成殊胜之境。但随贪爱重处,业识所引,随著受生,都无自由分。龙畜良贱,亦未定。”问:“如何得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祇明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若不能恁么会得,纵然诵得十二韦陀典,祇成增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但离一切声色,亦不住于离,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读经看教。若准世间是好事,若向明理人边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生死河。但是三乘教,皆治贪瞋等病,祇如今念念若有贪瞋等病,先须治之,不用求觅义句知解。知解属贪,贪变成病。祇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亦离于离,透过三句外,自然与佛无差。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祇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缚,不得自由。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被福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先立理,后有福智。若要福智,临时作得。撮土成金,撮金为土,变海水为酥酪,破须弥为微尘,摄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于一义作无量义,于无量义作一义。伏惟珍重。”  师有时说法竟,大众下堂,乃召之。大众回首,师曰:“是甚么?”﹝药山目之为百丈下堂句。﹞师儿时随母入寺拜佛,指佛像问母:“此是何物?”母曰:“是佛。”师曰:“形容似人无异,我后亦当作焉。”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唐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归寂,谥大智禅师,塔曰大宝胜轮。

辩证法与马哲

《黑客帝国2》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桥段,男主为了拯救锡安找到了造物主,造物主告诉他Matrix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六个版本了。然后后面解释Matrix的发展史,我非常怀疑它说的就是近代哲学史的发展。

第一个版本天衣无缝,但是还是失败了,这个说的应该是近代哲学的唯理论,这种理论里面,真实存在的是一个完美的复合逻辑的世界,人们只要服从于这种由上帝创造的完美世界的必然规律,就可以获得自由,可以参考斯宾诺莎。

第二个版本开始更精确的反应人复杂多变的人性,这个姑且算是说近代哲学的经验论吧,虽然有点牵强。

这两种努力都失败了,然后有一个研究人类心智的程序,找到了失败的答案,因为Matrix只需要一种低等智能,或者不追求完美的智能。她偶然发现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给人选择。这个我猜大概率是指康德,研究人类心智大概就是纯粹理性批判了吧,给人选择指的应该是实践理性批判,只需要低等智能应该指的是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人是有限理性的存在这两个论断。

最后说这个答案虽然有用,但是由此产生的对立的系统变数,如果不加以改正将威胁系统本身。这里面对立的系统变数应该说的就是康德的二律背反,也就是发现了矛盾的存在。

在《黑客帝国3》里面,原来这一套不管用了,因为这一版本的男主更加强,同时系统为了平衡男主的强,作为男主的反面的反派角色也变得非常强,以至于会有可能会把系统搞崩。最后男主和反派还有先知融合了,男主和反派消失了,只剩下先知。

我猜这一部里面,男主,反派,先知,就象征了辩证逻辑的正,反,合三个阶段,然后先知最后的觉醒象征了矛盾的客观存在发现。三部作品代表着人类哲学从实在论,认识论,发展到了黑格尔的辩证逻辑。

在辩证逻辑之前,哲学家一直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想要通过理论来解决必然和自由的矛盾。必然和自由的矛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我想要飞,但是受到自然法则的约束,我飞不了。我想飞就是我的自由想象,飞不了就是自然法则的必然性约束。更一般的例子是人对理想世界的设想,但是受到现实必然性约束,无法实现出来。总之很多例子最终都可以抽象成自由和必然的矛盾。

在康德之前的哲学家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解决这一矛盾,到了康德这里,他通过四组二律背反指出了因为人类理性(形式逻辑)有限,无法把握矛盾。

随后的哲学家,从费希特,谢林最后到黑格尔,终于通过发现了新的逻辑,即辩证逻辑,才很好的在理论上解释了人该如何认识矛盾。

但是这些关于辩证逻辑的理论都太抽象了,马克思为这种辩证逻辑赋予了现实意义,并运用辩证逻辑推理出了共产主义是人类解决自由和必然的矛盾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社会形态。

一 自由和必然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是指具有选择的可能性。必然指的就是符合机械因果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必然性。

自由和必然作为人的本原性矛盾来自于符号语言的产生。这里的语言不仅仅指文字,说话的语言,还包括工具等。

符号语言包括能指和所指,所指就是某一个符号对应的事物,比如一个香蕉,猴子,或者一种关系,X吃Y。能指就是这一套符号语言所能表达的所有的内容。能指的量天然的大于所指的量,其中的剩余就是人的选择空间。

比如,一个人在生活中看到了猴子吃香蕉,人吃香蕉这两种现象。然后创造了一种语言系统用X代表鸟,用Y代表香蕉,Z代表人,—>代表某物吃某物,他就可以用符号表示这两种现象X —> Y, Z —> Y。X, Y, Z, —> 之间的一切组合就是能指,猴子,香蕉,人,吃就是所指。那么除了他看到的两种现象,他还能想象 X—>Z,即猴子吃人,这个组合就是一种剩余。用图论来解释大概就是自然界的现象是非完全图,但是为了表示这个非完全图所创建的节点和线所构成的完全图远大于已经发现的非完全图,剩余的就是可以想象的东西。

那么当想象空间大于现实的时候,人不满足于只是想象,想把自己的想象变成现实,比如哪天走到猴子面前,看看它能不能把自己吃了。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又受到自然法则的约束,有些想象无法实现,比如人不能飞。一旦符号语言产生,人甚至不能不做选择,不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由此构成了人的本原性矛盾,同时被自由和必然支配着,拉扯着。

二 共产主义为什么在辩证逻辑下是必然的?

辩证逻辑有三大规律,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量变导致质变。先说对立统一规律下的如何成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原始状态下的一个现实的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生命存在,并且能动的发展自然所赋予他的潜能。这两种目的在开始是内在统一于人的。随着生存的需要,人必然的与他人发生关系,形成社会分工。随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种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精细(贸易的比较优势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以至于大多数人由于屈从于分工和丧失了对生产力的支配权,而成为了抽象的人、丧失了个性的人,成为了单纯为了生存而劳动的个人了。最开始的两种目的就被分裂为了两种人,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和从事精神活动的人了。本来最开始人可以同时进行生产活动,也进行精神活动。分工导致了某些人专门去从事生产活动,某些人专门去从事精神活动的对立。这种分裂的根源就在于分工,私有制和分工是一体两面,一个是从活动上讲,一个是从活动产生的产品上讲。

因此,为了消除这种对立,必须要消除私有制,以达成重新的统一。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对立的产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也是积极的,且在逻辑上是必然的。消除私有制达到重新的统一也不是一种主观的想象,而是一种客观的必然。但只是逻辑上的必然,这种重新的统一是要有前提的,即前一阶段的对立的目的已经达成,也就是生产力极大发展的时候。否则强行重新统一,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对立的产生(比如改开?)。这种统一到对立再回到统一的过程,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重新统一的时候,较最开始得到了生产力的极大提升。

否定之否定规律下如何成立
前一部分是从单个人的对立统一的角度去解释的,这个部分从人类全体的角度来解释。有几个术语需要澄清一下。
1. 人的类本质:人类整体的本质。
2. 异化:主体成为他者,且他者和主体相疏远的意思。

一种异化现象就是宗教,人对终极关怀的追求和理性的思考创造了宗教,这是一个主体成为他者实现出来的过程。但是随着宗教的发展,反过头来又压迫了人的思想。整个过程我理解为一次自我否定。这里主体可以理解成代表人类共识的一种思维主体。

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的类本质在于能动的改造世界。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下,人的类本质异化出了私有制等一系列社会制度。然后这种社会制度,反回来又造成人在劳动中陷入被支配的状态,于是,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此为一次异化,或自我否定。在一定条件下对这种私有制的积极否定,就是对人的类本质的一种复归,历史表现形式就是共产主义。需要注意的是,私有制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同样也是一种积极自我否定。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和自己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分工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们无法避免被异化。”

三,经济学原理对计划经济的批判的反思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真的是动不动就要黑一下社会经济学,大体的意思就是说市场看不见的手,可不是计划经济能比得了的。

乍一听非常有道理啊,什么最大剩余,什么比较优势之类的,无法反驳啊。
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重大的逻辑陷阱,在康德那里已经显现出来了,就是人认识世界的框架是真实存在的么?

比如在康德所设想的时空框架,在这种既定的框架里确实牛顿定律就是对的,类比于经济学原理,在现在的商品价格框架里面,市场的看不见的手的规律好像确实是对的。但是不代表这个框架本身是唯一的。这就像在数学里面1+1就是等于2,定义如此,只不过有些规律不是从定义中显而易见的,但是改变不了框架本身只是一个模型。现在没发现一个更好的模型,不代表永远发现不了更好的模型。

经济学原理中的某些理论反而会加强马克思的推理的根基,比如贸易的比较优势规律会极大的促进社会分工的加剧。

四 期待?

还是很期待的,但是必然性的逻辑是需要在历史中实现出来的,不知道能不能等到前提的满足。

弘恩法师:
生命的安顿

归宿,
这是佛法
给出的答案

有人问:
生死是人生的大事,人生皆有死,不知佛法对生死、对生命最终的归宿有什么看法?

这的确是学佛的关键问题,此处正好可以说禅。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于拘尸那罗双树之间取于涅槃。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提前一月告知弟子欲取圆寂,弟子哭泣,

大师劝谕开示曰:
吾自知去处,若吾不知去处,必不预报于汝。

沩山灵祐禅师一日上堂说法:

老僧百年后向山下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右胁书五字,

曰 “ 沩山僧某甲 ”。

当时唤作沩山僧,却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却是沩山僧。

毕竟唤作什么即得。

从以上列举的公案,

且道:
过去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圆寂后,毕竟向什么处去?

若能道得过,即与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同参并肩,生死大事了毕,自然识得安身立命之处。

若道不得,还得继续绕路说禅,从理路上体悟领会。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曾说过: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

学佛的人如果不认识本心,

即不能明白生命之根本,

纵然广修六度万行,也总被妄想所迷,随业流转,轮回六道,不得自在。

唐朝华严宗的祖师圭峰宗密禅师开示过于生死之际,

人生有三种自在可以安顿生命:

第一 ,妄念若起,都不相随,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

虽有中阴
( 中阴身 ),

所向自由,天上人间,任意寄托,此为受生自在。

释意:
如果能够不随自己的妄想流转,就不会被业力所牵,

死亡之后,在中阴境界

( 从死亡到投生之间 )

就能够自由选择天上或人间受生,如此往来七次,就能成道。

这叫受生自在。

第二 ,若爱恶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细,此为变易自在。

释意:
受生自在的境界是能察觉妄念而不随之流转,此处连爱恶之念都不起,

修行到此,就可以用不入轮回,受一段段的生老病死之苦,

而是能于一身随缘变化长短粗细,所以叫做变易自在。

第三 ,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

即随机应化千百亿化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

此为究竟自在。

释意:
如果能究竟断除微细的尘沙惑、无明惑,

即能究竟成佛,是名究竟自在。

由上宗密禅师的开示,我们明白,欲得大自在,唯在制心一事。

佛在《四十二章经》中说:

“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即此意也。

因此三藏十二部,千经万论的佛法,归结起来,都是教化众生如何调伏自心,

如何善用其心的方法,而用心、调心之根本,即在明心见性!

若不明心,即不知心的起处与落处,就会被妄想所转,

这也正是五祖弘忍大师所说

“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 之苦心所在。

因此,欲识生命之归宿,首先要识心达本,明悟心性。

若有人听到此处,可能会心生怖畏恐惧,不知今生修行之归宿何在。

其实也不须担忧。

因为佛法慈悲圆融,用以度脱救拔一切有缘众生的苦厄。

佛陀在《妙法莲花经·药草喻品第五》中说:

“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

《涅槃经.如来性品》说:

“ 又解脱者,
名为一味。”

佛陀随宜宣说三乘十二分教无量妙法,皆随顺众生的根性欲乐,让众生得到随分随力之解脱,以安顿生命,长养善根,最终趋入究竟成佛之道。

略说佛法对生命的安顿,依众生的根性欲乐,可以概括为三乘佛法。

三乘是指人天乘、小乘

( 罗汉乘、辟支佛乘 )、

大乘
( 菩萨乘 )。

一 、人天乘。

这类众生不欣乐解脱圣道,犹自喜欢人天的五欲快乐。

人天乘属于世间的善法,可以解脱世俗的恶业产生的苦恼伤害。

五戒十善是人天乘的基础。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诳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二 、小乘
( 罗汉、辟支佛乘 )。

这一类众生厌患三界烦恼,偏于自度,不欣乐度化众生。

罗汉乘称为声闻乘,因闻佛之声教,明了苦空无常的道理,

修 “ 四谛 ”法,可以解脱三界之见思惑,而证阿罗汉果,故曰声闻乘。

辟支佛乘又称缘觉乘,根性稍利,

依 “ 十二因缘 ” 教法,修道觉悟,断见思惑,而证辟支佛果,故曰缘觉乘。

三 、大乘
( 菩萨乘 )。

此乘根性大利,从初发心,即具广大誓愿,发菩提心,

修行 “ 六度万行 ”,普度众生,经三大阿僧祇劫,证成佛果,故为大乘。

菩萨者,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译名觉有情,

以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之意。

在大乘佛法中,佛陀并为志意劣小的菩萨开示了净土法门,

如果担心将来会退堕,可以发愿往生诸佛净土,修行至不退转再入世间度化众生。

以上三乘,皆是佛陀开示的生命安乐之道,

亦皆是谛实可证之道,世间除此之外,鲜有安乐可寻。

但三乘皆是心外建立,所成就的是权乘位的果位,亦非生命究竟之归宿。

所谓究竟者,即是众生本具的灵觉之心。

此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量等虚空,含摄法界;

万法只是此心,古德云: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但皆因众生妄想执着而不能识得、不能证得。

众生在无量劫轮回中,攀缘外境,妄立能所情见,迷失本心,为妄想所转,故舍家逃逝,流浪三界。

今生有幸,得遇佛法,应当皈信三宝,发无上心,以期打破无明惑业,顿证本具之自心,如十字街头遇见阿爹相似,有多少庆快!

永嘉大师《证道歌》里说:

“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若能如是,始得不疑佛,不疑法,不疑僧,

始能显发生命本具之功德,至此时,方可谓归家矣。

文章来源:《佛教文化》杂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怎么画这么难看 哭了 怎么画怎么烦躁 以前的画法腻了看不顺眼 新的又不知道怎么去学 越画越萎 好不容易攒的一丁点想画画的动力一下笔就没了还变负了 一年不如一年
  • 戏水流年空自负,一年秋来冬月簇,更向晚,漂影白雪路边树、几翻缘旧,尘埃红颜妒,不求美人拥入良辰住,但喜一身白衣自不负,潇潇洒洒淡看尘世繁华落幕,美人韶华虚渡,名
  • 经初步流调,该人员于3月28日16:13-16:21,在通州客运站东北侧的“金沙汽车站站台”(位于新金西路南侧)候车。经初步流调,该人员于3月28日16:13-
  • 家里有两个嘴馋小鬼的结果就是全家一起出来爬山我和老婆:阳光真好 喜欢爬山两只小鬼:阳光真好 喜欢爬山 爬山完有水果吃[赢牛奶]于是把我和老婆拉练到山顶 又拉练下
  • 逝者安息吧[泪]To:刚刚成年的阿宋今天是你的生日哦,希望你一直都快乐,不止是今天愿你在新的一年里可爱依旧,笑声永存,欢乐常伴。#初春美食# 初春温暖的午后,发
  • 这涉及净水机产水量的问题,一般水处理器的产水量多能够满足厨房饮用水需要,推介可以直连厨房水槽龙头的厨房净水器,在原水水压0.2公斤、4分接口的条件下,其流量达到
  • 我渴望的幸福,平淡中带着安详就像冬日的暖阳,从天而降并余味悠长不求水月在手,不求花香满衣只愿光阴简约美好平淡素净任世间的风烟弥漫只在一盏茶的柔情里,细数光阴的淡
  • 这是小肖的小号,开通的目的是记录和森森宝之间[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可能不会那么及时,发啥都随心[兔子] 打心底希望我们两能长长久久,相互陪伴到老去,以
  • #每日一善[超话]# dm#阳光信用# [心]#人人公益节# 【带,1⃣5⃣字互动 ,不吞必回】What ever with the past has gone
  • 2000年,周传雄的《黄昏》在内地而走红,他也再次从幕后的音乐制作人重回歌手的身份,这期间周传雄始终没有放弃对于歌手的执念,因为这次机会让他重回歌坛,陆续推出了
  • 感染の状況最近1週間のPCR検査などの陽性率です。▽新規陽性者数のうち入院が必要な人が、発生届の翌日までに入院できている場合です。
  • “让我感觉新颖的是,第一次有学生用文言文写假条来给自己请假;而令人欣慰的是,这则文言文假条出自一名数学专业的大一新生之手,部分字句的语法虽有不妥,但意思表达基本
  • 【¥59.9 】2021冬季新款男士保暖男鞋潮流雪地靴休闲加绒马丁靴系带棉靴 黑色 44 [绿丝带]#我的心动好物# 过冬必备,优质耐脏鞋面,内里厚实绒毛
  • ​ 也是若干年前,这个三月季春时节,在“小婴儿之家”带午饭看护孩子们,有一位河南籍阿姨,带的是用嫩嫩散发浓郁春天芳香【茵陈】拌着玉米面成小团团蛋蛋蒸成,出锅后加
  • cien:#西川怜[超话]# 2022.3.17 23:14 twi遅れてしまいました。3連休ぜひ作ってみてね【ci-en】ねえみんなー!
  • 全都是最棒的回忆✨时隔许久再次穿上了它很开心今日 #シンデレラ10周年_ファイナルday1# で着た衣装は全部で5着その中でも久しぶりに着た衣装は、5th、乙倉
  • 又爆痘了!屡试屡爆痘的MAC定制无瑕粉底液,为什么全网都在带节奏说他好用对我来说一点都不好用!首先打开一股浓烈刺鼻的工业酒精还是什么工业用品的味道,加上闷痘爆痘
  • 【你坐网约车听到的安全提醒,就出自她的口[太开心]】“友情提醒您:注意交通安全,杜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开车乘车请先系好安全带,文明出行避免司乘纠纷……”当你坐
  • 科技·艺术 新材料与光影强强联手,伏线了空间的材料创新属性,以连续片段的造境目标,落笔格局、装置等空间着力点,科技,艺术,自然的张力尽现,暗喻航天标准,实力一眼
  • [给力][给力]】本周周总结,这周一共布局14单,13单获利,胜率完胜,共计获利(530+360+420+430+440)2180=个点,按普通的一手标准来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