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北京,在世园公园打卡全世界

春暖花开,我和小伙伴自驾去了延庆。
强烈推荐北京世园公园这个宝藏公园!
#不负好春光##北京人有多爱逛公园##春游季#

------

这里曾是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走在园区里,一步一景,大片的园林景观、亭台楼阁、水榭小桥,能让你充分亲近自然。

妫汭剧场临湖设置,彩色的天幕配上露天座椅,有一种校园清新的感觉。永宁阁位于园区的制高点,高大雄伟,非常壮观。

✈️中国馆、国际馆中华园艺展示区、世界园艺展示区..建筑和景观选取了当地代表景观,充满地域特色,在这里,不用出北京,就可以实现环游国内和世界的梦想。

植物馆顶楼平台是俯瞰世园公园的好去处,
长颈鹿浮木动物雕塑、中信书店超级出片!

------

✅景点信息:

名称:北京世园公园
门票:20元,可以使用北京市公园年票
⏰开放时间:9:00-17:00

⚠️游览小Tips:

自驾前往的朋友,车可以停在P4停车场,小型车停车费:20元/天。

世园会里面的植物园需要另外收费,门票价格40元/人。

【一生粉丝无数,却在93岁拍了一部最“心碎”的片子[心]】他出生在另一个时代。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旅中,他历经传奇,目睹过自然世界中最壮丽的奇景和最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时刻。

2019年,93岁的他拍了一部纪录片,时隔一年,又写了一本书,它们有同一个名字——《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这段旅程,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悲剧——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螺旋式下滑。因为遥远,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切地感知到自然世界的衰退,唯有他积累了厚厚的“证据”,因为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一生当中。

“若是我明明看到了危险却一声不响,我会非常内疚。”有生之年,他剩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世人发出一份自救倡议书。

这位现年9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大卫·爱登堡,这颗星球上的生物最年长的挚友。

因为看见 所以悲伤

爱登堡的一生,都行走在荒野中,他几乎踏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出于从小的爱好,他还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好运气。

26岁那年,他给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广播节目投去简历,被拒绝了。不过,有人看到他那份落选的申请信,邀他到BBC电视台工作,他选择了尝试。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他幸运地搭上了全球航空业起飞的顺风车,才可能去到那些隐世之地,从此享受来自大自然生命的馈赠,60年不曾间断。

很多人知晓爱登堡的名字,是因为他拍摄了许许多多享誉世界的自然纪录片。

《生命的进化》《活力星球》《生命之源》《植物的私生活》《蓝色星球》《冰冻星球》《地球脉动》……通过这些纪录片,很多人才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在他非同寻常的职业生涯里,他始终保持着幽默,充满活力,从未有隐退之意。

可就在《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的镜头面前,那张熟悉的脸因为衰老而“下沉”,他的眼睛不时时地离开镜头,不发一言,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悲伤之中。

这部纪录片和同名著作与他此前所有的作品都不同,这是他经过深刻地审视,把那些“最美纪录片”背后,来自自然的哀吟,以及他所亲眼目睹的拍摄对象发生的命运变迁,说给人们听。

“现在回看我早年拍摄的影片时,我认识到,虽然当时我自觉身处荒野之中,徜徉于一个原始的自然世界,但那其实是我的幻觉。即使在那时,很多大型动物就已经非常稀少。”爱登堡在书中写道。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爱登堡都在环游世界,拍摄一部梦想已久的纪录片《生命的进化》。摄制组前往39个国家,拍摄了650个物种,走过了约250万公里。而他们明显地意识到,有些动物变得越来越难找了。

1978年,他去拍摄山地大猩猩,在非洲中部森林深处,这种动物只剩下300只。当时,小猩猩的市场需求量高,非法捕猎者为了捕捉一只小猩猩,会不惜杀死数十只成年大猩猩。

爱登堡第一次见识到生态灭迹的情景是在东南亚。1950年代,婆罗洲有3/4的土地是雨林,能看到很多红毛猩猩。但到了20世纪末,婆罗州雨林面积已经少了一半,另一半变成了单种栽培的油棕园地,那是个已死的生态系统。

他从60年前第一次见到红毛猩猩起,婆罗州的砍伐作业已将他们的数量缩减了2/3。

1990年代后期,爱登堡制作纪录片《蓝色星球》,海洋生态是它的主题。可自1950年代,大型商业渔船开始进入国际水域,捕捞世界各地的海产,到了20世纪末,渔船已捞走了大海中90%的大型鱼类。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开始消失,浅水区的海洋生态也渐渐消失。

1998年,摄制组无意间发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珊瑚礁白化现象。“期初我们觉得漂亮,后来才猛然惊觉,此景是个悲剧,因为眼前所见其实是一副副白骨。”珊瑚白化的原因是个谜,后来科学家发现,在多数发生珊瑚白化事件的地点中,都是海洋迅速变暖的地方。

2011年,爱登堡制作《冰冻星球》,那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他出生那年高出了0.8摄氏度,这一变化速度超过了地球过去1万年中任何时候的气温变化速度。

过去30年,北极夏季的海冰减少了30%,地球上的冰盖越来越少。

也是在那时候,爱登堡在沿俄罗斯的北冰洋海岸目睹了令他心碎的一幕:

海象的主要食物是生长在北冰洋海底几个特定地点的蛤蜊。在潜水觅食的间隙中,海象会爬到海冰上休息。

可是,现在供它们休息的海冰都融化了,结果它们只得游往远处的海滩。合适的休息地点寥寥可数。

于是,占太平洋海象总数2/3的数万头海象只能挤在同一片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海象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些海象只得顺着岩坡爬到悬崖顶上。

离开海水的海象视力很弱,但悬崖下方大海的气味是清楚无误的,所以它们就试图抄近路进入大海。一头3吨重的海象从悬崖上翻滚下来摔死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从爱登堡1950年代拍摄纪录片至今,世界上野生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了一半,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野性。

“这就是我的证词,这是我这一生经历过的地球退化的过程,但故事还没有结束,要是我们再不停下来,下一个时代出现的环境毁坏,将比我这一生所经历的更加严重。”

如何感知人类以外的生命

虽然爱登堡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粉丝,很多人甚至是看着他的纪录片长大的,但也许鲜有人能真正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爱登堡的独特,是来自他孤独和心碎的一面。”资深纪录片爱好者、青年作家邓安庆告诉《中国科学报》,“因为他比我们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活得更久,经历得更多。”

“爱登堡开始认知的世界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他最初选择从事自然纪录片工作,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想要去探索。然后通过镜头告诉人们,这个星球是多么的多元,多么的壮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亲眼见证了曾经的伊甸园一点一点崩塌,他视为珍宝的东西一点一点破碎,那种心痛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观看、阅读爱登堡的作品过程中,邓安庆意识到他的生命已经和自然融为了一体,“他对自然理解和思考的深刻性,远非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够触达的,这是有很高门槛的。”

爱登堡在他自传的结语中写道:“我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且不愿停下制作节目的脚步,最根本的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凝望自然世界并尝试去理解它,更为深刻的快乐。”

“与此同时,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如果人类再不努力,地球真的要走向危险了。而他自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想争分夺秒地去工作。”邓安庆说道。

难就难在,荒野对大众来说,太遥远了。爱登堡曾在《关于自然历史电影如何激励人们》中说过:“人们不愿意去拯救他们一无所知的东西。”

所以他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把科学家研究成果中的客观数字可视化,并最大程度地去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可即便如此,也未必人人都能感受得到。邓安庆的体会是,要真正与人类以外的生命产生心灵上的连接,最终要靠人们走进自然界,拉近物理距离,产生直接的接触。

不必是遥远的荒野,城郊的一片田、一座山、一条河足矣,前提是要学着观察、了解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迁徙……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产生了疑问,反过来再从更多的纪录片、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与自然的连接才会变得牢固,并且无论走到哪里,这个世界都是不枯燥的。

给全人类的自救倡议

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研讨会、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近年来,年过九旬的爱登堡带着他的纪录片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他发表演讲,参与电视访谈,为人类挽救自己的最后机会奔走呼告。

爱登堡说,他用一辈子探索生物世界,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重点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我们自己。”

当他站在3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废墟上时,他惊奇地看到森林取代了城市,野生动植物接管了那里的一切。

“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无论人类有过多大的失误,大自然最终都能克服一切,生物世界会顽强地活下去,人类却不能。”

那么,人类究竟应当如何自救?希望并非渺茫。爱登堡在纪录片和书的最后提出了重新野化世界、保持万物可持续性的观点,并针对国家和个人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他引用了研究地球系统的顶级科学家约翰·罗克斯特伦和威尔·斯特芬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探索出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内部运作和固有弱点,发现了9条“星球界限”,包括了生物多样性损失、空气污染、臭氧层浩劫、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化学污染、化肥使用、淡水取水量、土地流转。如果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超过这些界限,生存就是可持续的。

如果人类欲壑难填,突破其中任何一条界限,就可能动摇生命支持系统,给大自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针对这些生态界限,爱登堡提出要转向清洁能源,科学地管理渔业、设立海洋保护区网,退耕还林,发展垂直农业,倡导更节制、更平衡的生活方式等等,而能真正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人类要超越自身对“增长”的执念。

不过,爱登堡勾勒的并非是一个“生态乌托邦”世界。因为他清楚地知晓,人类社会内部,依然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世界。

他特别提到,最近的一次研究估计,人类对生命世界的冲击几乎有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6%的人造成的。最富有的人在地球上惯常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可持续的。

“我们必须不仅学会在地球有限资源的范围内生活,还要学会如何更均衡地分享这些资源。”

他解释,具体而言,在筹划通往可持续未来的路径时,必须要考虑人类福祉的最起码要求,包括体面住房、医疗服务、清洁饮水、安全食品、能源使用、良好教育、足够收入、政治声音和公平正义。

在他看来,这些社会条件和之前的9条生态界限一样重要,只有同时满足了,人类才能真正维持一个稳定安全的地球。只讲生态界限,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老人给予这个时代最深切的叮嘱,让人无法不动容。#读书# https://t.cn/A6M2udpA

船员故事:德里奥.施文德纳(Dario Schwendener)

对于27岁的德里奥(Dario Schwendener)来说,环球航海就是一场终极修行。克利伯帆船赛环球比赛的同时,还给船员提供了环游世界的机会,他很喜欢帆船运动,而且还可以在极端的自然环境下挑战自己、历练团队精神和领导力。接受挑战、感悟过程,通过航海运动来获得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容错过的好机会。

德里奥出生在瑞士,是一名大学毕业生,此次参赛是环球全赛段,效力于勇往直前号赛队(Dare To Lead),对于在远洋上的比赛挑战和经历的各种新奇时刻,他用了一句简单的话语进行了概括:“生活的精髓是难以记录下来的,你一定要去感受其中。”

德里奥以问答方式分享了自己的克利伯帆船赛之旅。

你是如何得知克利伯帆船赛的,为什么想参加比赛、环球航海呢?

我对于离岸帆船运动很热爱,对于一个来自内陆国家瑞士的我来说,之前能够完成航海梦想的方式就是在网上玩虚拟帆船赛,我就是用这种方式关注了克利伯2017-18帆船赛的,从第2赛段开始直到结束。2019年理科学士(地球科学专业)毕业后,我马上就报名申请了2019-20赛季。

集合了历险、体育运动和船上工作等项目,在极端的自然环境下进行各种操作,国际化的比赛团队,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这样的组合对于我来说似乎是很完美的。对于此次的参赛经历,我非常的珍惜,对比其他的培训项目来说更加有吸引力。

作为一名有过帆船经历的水手,你如何评价克利伯帆船赛的培训?

培训内容非常的专业,而且非常有趣儿,从第一天起就一直是这样。规律性的从培训船长和安全大副那里获取反馈帮助我提高航海技能和心境,而且培训的过程还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从深层次历练自己,成为一名更加合格的团队工作者。

从技术上讲,即使是一名‘有经验’的水手,那么有机会长时间的在克利伯帆船赛这样的大帆船上出海航行也不是一件常事。对于身体要求很高,这一点我很喜欢。培训过程中,选择一套合适的航海装备是一项关键。我有机会在三月初、七八月和十一月份参加了培训,为我的环球海上之旅做足了准备。在第3级别培训的时候,我第一次经历了使用大面积球帆在英吉利海峡航行的体验。那一次经历真的是太真实、太刺激了,充满力量、振奋人心!

比赛起航之前,你参加过任何赛前活动吗?

是的,我参加了船员分配大会、团队组建和起航之前的备战周活动,我把这些活动的安排时间刚好和朴茨茅斯的培训、伦敦圣凯瑟琳码头的起航仪式等活动连接起来,这样可以节省一些飞机票钱。团队组建活动结束后,我感到非常的兴奋,对于赛队的发展、共同目标和价值方向都深感同意,赛前的备战周更是实践的好机会,算是在赛前提前为海上的比赛和生活打了个样。

你的家人和朋友对于你参赛有何感想?

我父亲在六年前不幸离世,他生前也是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我想如果他还健在,他肯定会喜欢支持参加我参加克利伯帆船赛的决定。我妈妈和哥哥也都很喜欢帆船,所以说在说服家人方面,我是没费什么力气的。我女朋友吉利安有机会去伦敦站、埃斯特角城站以及澳大利亚的两个停靠站与我会面。她大力支持了我们的赛队,我感觉甲板上维护绞盘的活儿她干的比我还溜:)。我在瑞士的朋友们对于远洋航海不是很熟悉,对于我们比赛到访的目的地也了解不多。但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有这么多人每天都在关注比赛的进度。能够感受到家人、朋友甚至自己家乡人民的支持也是我参加比赛的一大动力。

距离新赛季起航已经过去一年多点了,当时在伦敦起航出发的时候,向家人和朋友挥手道别,即将踏上远洋征程,感受如何?

起航仪式真是太震撼了!那是我第一次在伦敦的市中心参加活动。邀请我的家人和朋友来到现场,向他们展示勇往直前号大帆船和起航现场,接下来的比赛中,这艘船就是我们海上的家。起航出发驶向远方去探索未知,大概这就是自由的感觉吧。这样的环球航海体验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难得、很珍贵的。

起航之后的第一场比赛很激烈,让我们初次尝试到了未来数个月比赛的日常规。开赛以后,我们在英吉利海峡上最初遇到了逆风,后来风向转变,我们升起球帆,速度升到了20节,比赛结束之前马上就要到葡萄牙的波尔蒂芒的时候还遭遇了风洞。在波尔蒂芒停靠站期间,我们进行了充分的休憩,享受了几日的舒适,并为下一段横跨大西洋比赛做好了准备。

你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一半的环球航行了,回忆一下之前完成的五个赛段中,你都遇到了哪些状况?

回想起之前几个不同的赛段,可以说我能够想象到的各种状况都出现了,甚至还在甲板上看到了雪花和结冰。赤道无风带的酷热和风洞中的徘徊,乌拉圭海岸线外持续12小时的闪电风暴,咆哮西风带海域疯狂肆虐的大浪,等等等等。在不同的气候带中航海真的是非常的考验船队,同时也检测船员们适应海上生活和天气状况的能力。

作为比赛的内容之一,参赛船员有机会到访很多美好的停靠站,在这其中有你第一次到访的地方吗?哪些停靠站你最喜欢?

因为之前我是没有去过这些目的地的,所以说比赛中的每一个停靠站对于我来说都是第一次到访。至于哪个停靠站喜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各具特色,我没法给它们做比较。非要说一下的话,那我觉得在南非停靠的时候,和我妈妈和哥哥一起去爬桌山是绝对的爽。还有澳洲圣灵群岛的白天堂沙滩,埃斯特角城的阿撒多等等,这些地方都很迷人。

最艰难的比赛是哪部分?

对于我来说,毫无疑问最难的就是第2赛段了。那一段比赛中,我们的赛队人数比较小,五天时间内连续遭遇了三场大风暴,十足考验了我们的各种极限。那几场风暴中,第二个是我们开赛以来遭遇过的最为猛烈的一场,比天气预报预测的还要厉害。晚上22点的时候,风速渐起,继而快速的提升,经历了月黑风高之夜,球帆使用的时间好像有点太久了。不到三个小时,我们降下了所有的船帆,包括主帆也降下来了。不走运的是,比赛开始的早些时间,我们的3号缩帆部坏了,不得不让帆横直接耷拉在甲板上。幸运的是,我们遵照培训中的流程仔细操作,船长盖.韦茨和安全大副休带领我们渡过了难关。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我们的平均时速仍然保持在了10节左右,时而还突破了20节,状态不错。

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度过这样难关的时候感受如何?

在那个艰难的时候,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停止了比赛。整个赛队表现出色,各种状况下,我们尽可能的互相帮助。到了南非开普敦以后,大家都精疲力尽,但是都很健康安全,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我们的目标达到了!在逆境中一起成长,作为团队中的一分子,这是很重要的,团结就是力量。

有没有那些精彩的时刻让你觉得之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为什么会是这些时刻呢?

地球上的海洋令人着迷。当我们行驶到菲律宾海域的时候,一个平静的早上,大概日出的时候,就在我们帆船几米的远处,一头鲸鱼出现了,它侧翻了一下,向我们展示了白白的肚皮,事情发生的很突然,我们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看见这种大尺寸的哺乳动物就在眼前,那感觉真是太奇妙了。

在澳大利亚海域比赛的时候,有时候海豚会在晚上时间陪伴我们一起航行玩耍。由于光线和体表皮肤的缘故,那些海豚就像是在水中游动发光的鱼雷,伴随着我们的船体一起前进,上演了精彩的水下灯光秀。

生活的精髓是难以记录下来的,你一定要去感受其中。

作为我们本赛季中年龄最小的环球船员之一,作为一支国际化船员组合中的一员,感受如何?特别是作为一名环球船员,经常要欢迎新船员加入勇往直前号?

对于我来说参加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是一种特权和荣誉。和这么多优秀的、经验丰富的人士组队作战、日常操作、摸爬滚打在一起真的是受益匪浅。来自不同的社会工作背景和年龄段,这些人集合到一起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大,但前提条件是,每个人都需要发出声音。其中的挑战是,你经常会感到疲惫,压力很大,即使在冲突之中,也要保持尊重和积极的心态,这就是每个团队都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放弃或者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比较容易的办法。

比赛进行的时间越长,这些环球船员的指导作用就显得越加重要。能够 有机会把你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别人,并且要学会接受和面对这样的现实:你带的‘学生’将来有可能比你还厉害,这是团队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加比赛至今,你都学到了什么?

强有力的领导力并不是单纯的大声教唆或者是发号施令。船长盖就是一个强有力领导者的典范,他能够让队员们充满力量和担当,承担自己的责任。用于承认和接受自己的薄弱之处是一个非常谦虚的特质,这一点应该能描述我的感受,在已经进行完的比赛中,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学会了这一点。

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缘故,克利伯帆船赛推迟到了明年三月重启,比赛突然中断这样的经历让你感受如何呢?

实话实说,感觉像噩梦一样。这样不可抗力的情况出现,我们真的是举足无措。感觉是有点难以接受,尽管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了。不用说,我是非常想念我的赛队、帆船和整个的比赛氛围。做好各种准备参加为期11个月的航海比赛,牺牲是巨大的。我只想驾乘着勇往直前号帆船顺利返回英国。这是我们的使命,只要有机会完成比赛,就一定要完成,我坚信这一点。

在疫情管控期间,你最想念的船上生活是哪一部分?你一直与勇往直前号的队友们保持联系吗?

当然是船上的船员队友让我最为想念了。充满激情的队友每每说到‘加油,开始干活’的时候就是我们要取得胜利的时刻。与我的队友帕翠莎和贝蒂娜,还有另外一名环球队友,我们用三天时间徒步旅行了阿尔卑斯山,一次非常美妙的回忆。与我的朋友和队友帕翠莎,我时而和他们一起出去吃午餐,当你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差不多又到聚会的时候了。其他队友,我有时候写邮件或者打电话问候,或者是网上群聊。管控期间,我有时候有机会在瑞士的内陆湖中玩船,但说实话,和在70英尺帆船上用3号球帆在35节的时速下在大海中驰骋真的是没法比啊。

快问快答:
喜欢上风还是下风航行 - 侧舷风最爽

船上最喜欢的餐食 - 泰国绿咖喱

用一个词描述勇往直前号赛队 - 家

最喜欢在哪里值班,船头、桅杆、掌舵位 - 都喜欢

队友们相处的都对脾气吧 - 我的脾气一直很糟糕;-)

一个词描述你的克利伯帆船赛经历 - 改变人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然后这家煎饼是他从2-3岁开始吃的,去买自行车之前,他就要去这家考古,这不是生着气也还是要去买煎饼嘛,结果从开始看到煎饼,他就开始乐,一拿到那更是马上乐开了花,
  • 在离开王师傅家的路上,我们纷纷表示,要将这种家文化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港运公司的温暖和关怀。只有懂得了人活着的意义,时常在心田里修篱种菊,坦然自若地面对昨
  • m.tribe-m.jp/diary/timeline…#愛とはなにか#アリーナツアー本公演無事終了#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愛で溢れている#自分の身体かけてF
  • infp好像总是笨笨的 :infp宝贝总是喜欢发呆,看起来有点笨笨的。她身上有一种天然的澄澈感,眼神明亮又干净。这种呆呆的感觉是因为她们不喜欢动脑,虽然聪明但有
  • 窗明几净,烹饪烟火,照顾容易老去的身体,照顾能够发现美好的眼睛,收拾零落的往事和遗憾,将人生的不如意打包发走。╭︻︻︻︻︻︻︻︻︻︻︻╮ * 任嘉伦 *┇┇
  • —机械工程奖[印度、中国、马来西亚、美国]Te Faye Yap、Zhen Liu、Anoop Rajappan、Trevor Shimokusu 和 Dani
  • 博尔塔拉博乐市殡仪车租赁-遗体长途转运回家▓联系:400-895-1030 ▓接送服务:为有伤病员转运单位和个人提供专业转运服务。#殡仪车转运遗体山东华熙生物,
  • 如果说,平时的蒲熠星是一股往半人马座方向发射的微弱信号正在缓慢前行,那这次生日会,就是微波信号在漫游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反物质进行了一次短小的却又爆炸性极强的提速
  • 17.四月,有趣有盼,热爱生活,才是春天的正确打开方式。”|爱是“哈哈” @黄子弘凡_Lars今日份温柔干净的文案1.最好的友谊是各自忙碌又彼此惦念2.因为有很
  • 有个粉丝求助,她被“套路孕”现在非常难受|||⚠️今天讲解一下什么是套路孕,这是针对自身条件比较好的女性的新型骗局❓这是类似“带球上位”套路孕一般有点小颜值,但
  • 6、少阳证:外感六淫之邪,邪入少阳经,表现为胸胁苦满,往来寒热。若抵力大,压痛者为实,反之为虚;若动在脐上二、三横指处,动悸或可见者,多为水饮滞凝于胃脘;动在脐
  • 5️⃣6️⃣一个人每天华严闲逛实录7️⃣水中影终于买咯8️⃣论我工作室楼下就是雄兴烧鹅的诱惑9️⃣newWeeks 18拖延症大王被催更周六7个小时去6家建材店
  • [太开心]愿每个女孩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精致洒脱[喵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秋裤济沧海[喵喵]大雾四起,我在无人处爱你;大雾消散,爱你之事人尽皆知生活总是两
  • #秦霄贤[超话]#qxx#秦霄贤未来可期# qxx#秦霄贤我们仨# “沉浸在你的音乐里做你最忠实的听众” " "@秦霄贤 #秦霄贤[超话]
  • #李斯丹妮[超话]# lsdn #李斯丹妮0426生日快乐# @李斯丹妮 成都站 应丨援 线下应丨援礼包每天都是一件礼物我们把它称之为现在向你奔赴的每一步 和
  • 28,同事不愿意你走了而悲伤,最多说两句话,慢慢也就遗忘了。21,离职后,总有不少同事在背后说你坏话,哪怕关系再好也是一样。
  • 2.拍人物特写的时候,又想带到古建筑,最好整个画面有虚实。【5.6中午12.00上新】这次给大家带来了上❤浮力,希望大家喜欢具体见图5 青瓷莲花莲叶披风(限go
  • #TXT组合[超话]##TXT_名为明天的奇迹# 【声破天流媒】"Deja Vu"在声破天上的流媒现已超过3000万成为小档最快达成此目标的
  • [抱一抱]真的很喜欢霸总[二哈]注意事项:二改二传bp(转、评、赞三选一即可)台词本主要是为了方便剪刀手见评#英雄联盟# #2024lpl# Tes粉丝你们真的
  • #cba##篮球#【百年孤独经典语录】1、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