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美国和欧盟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不断加码,然而它们制裁的不光是俄罗斯,还波及了世界其他国家——随着俄乌军事冲突的持续,另一场危机——粮食危机,已在路上。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俄乌冲突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供给减少,或让多国陷入粮食危机。#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面临多重危机,现在本应是国际社会在俄乌之间劝和促谈、携手应对全球挑战之时,然而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媒体却再次利用危机兴风作浪,从中寻找抹黑中国的“兴奋点”。“中国已出现粮食短缺”“中国在全球市场疯狂囤粮”……它们炮制了一个又一个耸人听闻的谣言。《环球时报》调查发现,虽然外部挑战严峻,但由于进行了周密且长远的部署,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4亿多人口不但能到点吃饭,而且越吃越好。各项数据都表明,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中国不仅“家底厚实”,还有宽阔的“护城河”。

“为打击俄罗斯,美国准备饿死全世界”

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之前,许多人或许并不了解,乌克兰其实是谷物、蔬菜、禽肉等食品的主要出口国,有着“欧洲粮仓”乃至“世界粮仓”的美誉。同样,俄罗斯也是小麦等农产品以及化肥的主要出口国。因此,俄乌持续的军事冲突引发了人们对多国是否面临饥饿风险的担忧。据媒体公开报道,目前俄乌两国黑海港口已经没有货物运输,乌克兰的粮食出口限制和俄罗斯遭到的大规模经济制裁正使全球供应链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小麦供应。俄乌两国都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环球时报》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俄罗斯小麦约占全球供应量的17%,俄罗斯和乌克兰合计占全球小麦出口的近30%。此外,俄乌两国共占全球玉米供应量的17%、大麦的32%、葵花籽油的75%。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乌克兰出口的小麦和玉米中,40%运往中东和非洲国家。亚美尼亚、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和厄立特里亚,这些国家几乎所有的小麦都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此外,土耳其、埃及、孟加拉国和伊朗等国也有60%以上的小麦来自俄乌两国。多家媒体的报道显示,俄乌冲突恶化后,上述传统从乌克兰进口小麦和玉米的国家已不得不寻找新卖家。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3月17日警告称,中东和北非地区已经出现食品价格上涨,相关影响正在向更多脆弱国家扩散。

俄乌军事冲突还使乌克兰的农作物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3月29日发出警告,称该组织在对乌克兰19个州进行评估后认为,随着冲突的发展,乌克兰能否收获现有农作物、种植新作物或维持牲畜生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联合国粮农组织紧急情况和复原力办公室主任保尔森表示,冲突可能会严重扰乱乌克兰数以万计小农的生产。为支持更广泛的救济工作,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呼吁各方向乌克兰提供5000万美元资助,但目前只有10%的资金到位。

“灾难之上的灾难”——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比斯利3月29日向联合国安理会做简报时,曾这样形容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并认为世界正在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粮食不安全。比斯利警告称,萨赫勒地区、北非和中东地区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可能在今年6月和7月恶化,因为这些地区的小麦和其他主要粮食供应大部分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而6月和7月原本应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小麦等农作物收获的季节。

俄乌军事冲突导致粮食供应量下滑,而更糟的是,美国威胁制裁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化肥的消息传出后,全球化肥价格开启新一轮上涨,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不安全的风险。据世界粮食计划署估算,美国对俄白化肥的制裁措施,或将导致一些国家的粮食产量下降50%以上。

要知道,俄罗斯对全球化肥市场至关重要:俄罗斯化肥年产量超5000万吨,占全球化肥产量的13%。在出口方面,2021年,俄罗斯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出口贸易值均位居世界前三,占比均在15%-20%,是国际市场重要的化肥供应方。

农业大国巴西对俄罗斯化肥的依赖度就非常高。巴西是全球咖啡、糖、大豆、玉米、棉花、小麦等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同时也是化肥的最大进口国,85%的化肥供应都来自进口,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合计占其进口总量的28%。《纽约时报》近期报道称,巴西近一半钾肥来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现在只剩下3个月的库存。巴西全国大豆农民协会已指示成员在本季节减少使用钾肥,而巴西大豆的产量也可能因此减少。

“为打击俄罗斯,美国准备饿死全世界”,俄罗斯《观点报》曾这样形容华盛顿对莫斯科的制裁。话语虽然有些夸张,但现实却着实令人忧心。

外媒恶意炒作“中国粮食危机”

在全球粮食安全面对极大不稳定性的背景下,一些外媒也找到了抹黑、攻击中国的新角度。在炒作所谓中国“粮食危机”的过程中,最常见的论调是“中国的粮食供应危险了”“中国已出现粮食短缺”。名声比较臭的“美国之音”在3月的一篇报道中声称,虽然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但是除原本就有的耕地流失等“内忧”外,俄乌冲突的“外患”也将使中国“缺粮危机”雪上加霜。《华尔街日报》发文称,俄乌冲突引发中国“粮食不安全”。印度TFI Global新闻网写道:“在中国,没有人想当农民。土地正在变得有毒,(农业)回报率很低,使得农民很难成为可行的职业选择。此外,来自中国农村的人正在向城市中心迁移,以寻求更好的生活。”

“俄乌冲突的确推高了国际粮价,但这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是很小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首先,从中国粮食的进口组成来看,大豆和小麦是中国进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但这两种作物都大部分来自美国,而不是俄乌。

陕西一所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吃饭。

李国祥表示,其次,中国粮食主要还是依赖国内生产。“前些年确实有农民觉得种粮不赚钱,但这几年情况明显改善,现在是农民到处抢地种。比如东北的一些农民告诉我,他们现在种一亩玉米可以赚1700-1800元。”李国祥称,“美国之音”等外媒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外媒炒作中国粮食问题的第二大论调是,中国在全球“抢粮、囤粮,推高全球粮食价格”。《日本经济新闻》声称,为缓解“粮食危机”,中国大量进口并囤积粮食,甚至导致一些国家出现饥荒。还有外媒污蔑“中国像没有明天一样疯狂囤粮”。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批驳。“中国其实并不缺少作为主粮的小麦,进口主要是为了调剂国内品种余缺,比如进口一些饲料用途的玉米和小麦,”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并不存在所谓的“粮食危机”,更没有“在全球疯狂囤粮”。

相反,中国专家认为,中国的进口不仅有助于促进国际市场的稳定,还有利于保证中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对华贸易逆差国家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美国等国家总是对中国的粮食进口有很多意见。当我们进口粮食比较多时,它们说中国面临‘粮食危机’;当我们减少进口时,它们又说我们是贸易保护主义。”李国祥表示,美国舆论这种“逢华必黑”的做法实在是“让人遗憾”。

为何外媒热衷于炒作中国的“粮食危机”?CNN此前的一篇报道或许能让人们一窥它们的真正用心。去年11月,CNN援引中国商务部鼓励民众储存一定数量生活必需品的通知报道称,中国“粮食危机”引发民众焦虑和对政府“不信任”。专家认为,外媒对所谓中国“粮食危机”的炒作,本质上还是“中国崩溃论”的又一版本。恰逢俄乌冲突,西方试图借此向中国施压,让中国的态度向西方希望的方向转变。此外,外媒炒作中国“粮食危机”,有助于转移民众对本国国内经济状况的不满。

手握多张“王牌”,中国能保证14亿多人不饿肚子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的粮食供应安全吗?客观的数据会给我们答案。“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食、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算了这样一笔账。他介绍说,去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4公斤,今年达到483公斤,比去年增加9公斤,所以在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中国都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粮食产量已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实,中国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问题完全有切实保障。李国祥说,国际上对粮食的定义比较宽泛,国内对粮食的定义一开始主要包括大米和小麦等基本口粮,而现在玉米以及大豆等都被囊括在粮食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李国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粮食安全取决于供给,而供给主要由生产、库存和进口三者共同决定。截至2021年,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连续18年丰产,尤其是2015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目前中国粮食库存规模大,足够安全。”清华大学国际生物经济中心主任王宏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2021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的21%,眼下俄乌冲突或增加中国粮食进口成本,但不可能动摇中国粮食安全以及“吃饱没问题”的基本格局。李国祥也赞同他的观点。根据历年的数据,中国人均粮食年消费量上限未超过300公斤,中国人“年年有余”的祈福早已成为现实。

除了持续稳定的供给,中国粮食库存也有“相当厚实的家底”,其中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了70%。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小麦分析师孙恒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以小麦为例介绍说,中国小麦完全能够自给,虽然每年也会少量进口,但主要用于品种调剂,用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前中国小麦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可以满足国内一年以上消费需求。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粮。去年,中国玉米进口出现大幅增长,但也是在这一年,玉米价格的上涨使得农民播种积极性得到提高——2021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达6.50亿亩,比上年增加3090万亩,增长5%,尤其是作为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东北地区,单产提高明显。2021年,玉米产量为5451亿斤,比上年增加238亿斤,增长4.6%,再加上进口和库存,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粮食储备,并在2008年粮食价格危机后开始稳步建立国家战略储备。

中国粮食安全还有一个重要的基础支撑,那就是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是中国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支撑。唐仁健在两会期间强调,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关键是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在耕地上,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在进口方面,公开资料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的粮食进口没有受到影响。《华尔街日报》援引农业市场数据提供商AgFlow的数据称,2020年,中国购买的谷物和油菜籽比2019年增加26%。2021年,中国粮食进口量增长11%,并在今年1月和2月继续呈同比增长。

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2022年中国粮食安全仍然没有问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秦玉云2月25日表示,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此外,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1.65亿吨,第四季度超过3600万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将增加今年的市场供应。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保供稳价的物质基础非常扎实。秦玉云指出,中国能够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3月5日在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唐仁健表示,在粮食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中国都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民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也吃得越来越好。全文:https://t.cn/A66nQlGs(《环球时报》4月12日8版文章,作者 白云怡 倪 浩 沈维多 黄兰岚 林小艺)

#去有风的地方电视剧[超话]#
我认为双方的理智粉应该都是这么想的吧?
别在这扯东扯西的了与其骂来骂去
不如正经安利大理风景云南古镇
舞来舞去的路人感观都差了
求求大家都别上头了黑粉和赚热度的都开心躲在旁边笑了
真不喜欢就取关或者别进这个超话
真的喜欢就走安利向不刷屏
希望大家都别做别人手中的靶子
也希望官博能做到承诺的别作壁上观
#李现去有风的地方##刘亦菲去有风的地方#

@微博 我想向你说明个情况,我前两天明明取关了wmm的微博,而且我的微博设置只推送关注的人,为什么我的微博首页还能看见wmm的最新微博?

本来发生这个事情,我以为我自己忘了取关了,就又取关一次,也没当回事儿。结果我的群内几个小姐妹居然也在抱怨发生这种事情!

请问大眼同学,我们明明取关了wmm,却又发现系统悄悄帮我们关注了,到底怎么回事?

请问大眼同学,好不容易取关了,首页明明设置只推送关注内容,结果还给我们推送wmm,到底怎么回事?

请问大眼同学,你为什么那么死心眼非要我们看wmm?为什么一心要帮wmm引流呀?

大眼同学,莫非你和我们也是同担,而wmm正在表演脱粉大战,你是希望我们都去看看她所谓的那些"爆料"吗?想帮我们也"清醒"吗?

这种引流是免费还是花钱的呀?免费的话,流量能不能给我来点呀[心]??

要说花钱的话,谁会帮她花钱买流量了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生上述情况,真是好奇怪[可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日下午,2021未来生活节将在杭州湖滨步行街举行,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有5G智慧VR游戏体验,同时会有华数、天猫、工商银行、哈逻单车、蓝马甲等互联网品牌系统
  • 孔子诞辰日,再读《孔子的智慧》,感受高层1号人的睿智与现实,平凡与伟大,可爱与真性情。 高层1号是整合47的,因此儒家思想绝不是严肃的秩序,而是潇洒飘逸的,即
  • 为人处世须知,共勉吧! 01 话別说太满,人别熟太快。 02 别人自嘲可以,但你千万別附和。 03 可以嘲笑你的朋友,但不能嘲笑他喜欢的东西。 04 把
  • 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
  • 【“双圈”建设将迎来 新一波政策红利】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双圈”建设的进度、速度、节奏、
  • #娱乐[超话]#2020金鹰女神候选人公布!分别是:关晓彤、江疏影、李沁、李一桐、宋茜、谭松韵、吴谨言、虞书欣!此前,官方发布的海报上设置了关于金鹰女神候选人的
  • 国内首部聚焦独居女性安全的犯罪电影《门锁》发布全阵容海报,细思极恐#白百何白客范丞丞不对劲#!海报中每个角色的表情似乎都各有深意,而在五位主演之中更是隐藏着一个
  • 这一岁: 从元旦的成都天未亮出发到接管西南西北,横跨几千公里,上了山,也看了海,明白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一是做好事业,二是找对爱人;其实幸福取决于对生活的态度,而
  • 该为自己的下一步好好打算打算了 别再浑浑噩噩消极了 已经变得让自己都开始讨厌的样子了 恢复那段积极又向上的日子吧 谁没有过一段破遭遇呢 但是不能一蹶不振不是么
  • 今天美美的过生日啦,在十岁的时候我就想着我的二十,却也没想到二十会来的这样快,二十岁的我很普通,没有志向,没有目标,所幸是家人身体健康,也无大憾,生活也在慢慢变
  • #小浪话你知##香港吃喝玩乐# 一碗霧煙的糯米飯,是冬天街頭的一份溫暖。強記美食由1951年第一代的車仔檔起家,到馬師道開外賣店,至今已是三代相傳的70年老店,
  • 很多考研小白会把一些相近专业弄混?那么跟着文文学姐来重新认识一下吧 1⃣管理科学vs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物理学vs应用物理学 3⃣海洋科学vs海洋技术 4
  • #晚安,我的青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人群中想你成了我最擅长的事情。思念所达之地,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你。晚安! 缘起,在人群中,我看见你;缘灭,我看见你,
  • 这是我送老何的第一个礼物,一个超可爱的电炖锅,因为它颜值超级高,又很符合他爱做饭的天性。只是后来被他不小心砸碎了内胆…[笑cry] 最近他在养胃,我又入手了一
  • 周五做了台手术赶飞机去了上海,晚上跟几个很久不见的基友吃饭,信息量有点大。第二天开完会回来,今天值班,静下来想了想这几天的事情,感觉到了长成大人的压力。我遇到的
  • • 中午接弟弟跆拳道放学/骑电车有好好戴头盔 顺便买了年糕、火烧和奶茶(茉香奶绿好苦啊 !抹茶味真的爱不起来!啵啵霸气草莓忘记加冰里面也没有啵啵!! ) • 今
  • 肖战超帅,肖战正能量艺人,肖战引导粉丝热心做公益,肖战演技好,肖战唱歌棒,肖战颜值高,肖战暖心,肖战人品好,肖战有礼貌,肖战工作努力,肖战非常敬业,肖战尊敬前辈
  • 科学养兔守则: 1、不要挤到小兔,小兔很敏感,要保持安全距离; 2、兔兔有自己的工作,休息或者忙碌的时候被打扰,小兔也会很困扰,兔兔需要自己的空间,不主动露面就
  • . . . . . . . ๐·°(৹˃̵﹏˂̵৹)°·๐我又招到蟑螂困扰了。 最近我恶补了一通美短难养吗?养美短注意事项、猫不能吃什么?奶猫该怎么养(它才两
  • 前晚在林子里又遇到了济公老先生。老远就听他在黑夜的林中唱歌,学狼吼叫,声线挺专业。[呲牙] 看见我来,他十分欢喜,迫不及待的要给我用日语讲故事。这个故事是他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