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精细化供暖如何降碳(乌鲁木齐晚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双碳”目标下,如何提高供暖能源利用率并最大限度节能降耗?
  源头采用超低氮燃烧技术;过程采用全网自动平衡调节等技术;排放采用烟气余热回收技术……2月12日,本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乌鲁木齐华源热力股份有限公司,探访企业如何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与管理创新,构建起多维协同的绿色发展路径。
  源头减排
  超低氮燃烧技术
  2月12日13时15分,在乌鲁木齐华源热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热源厂内,值班班长宋家斌正在电脑前查看燃气锅炉排放物的各项数值。
  “这个实时监测平台会对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气温度等排放值进行实时监测。”宋家斌说。
  “如今锅炉的超低氮燃烧技术实现了三级跳。”公司副经理金东海说,2012年煤改气时,公司购买了10台超低氮燃烧锅炉,将每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100毫克以下。2017年又采用了超低氮燃烧新技术,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从90毫克/立方米降低到60毫克/立方米以内,一个采暖期可减排9吨氮氧化物。近期公司又新建了三台燃气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可控制在40毫克/立方米以下。
  锅炉房内,记者看到每个燃气锅炉都加装了一组管网设备。金东海指着一个白色的盒子说:“这个就是超低氮燃烧锅炉的核心——燃烧器的控制器,相当于电脑的CPU,可以控制天然气和空气比例,还有炉膛内的温度、压力。”
  在大家的印象中,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为什么还会产生污染物呢?金东海说,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需要空气,而空气中氮气约占78%。常温下,氮气是一种很稳定的气体,但在高温条件下就会产生氮氧化物。
  “天然气燃烧温度超过1000℃后,就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金东海说,所以需要对燃烧机、炉膛进行改造,优化升级控制系统,降低炉膛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对14308蒸吨燃气供热锅炉实施超低氮燃烧改造技术,对持续改善我市空气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供热过程
  智慧供热+改造管网
  在公司的智慧供热中心,记者从大屏幕上看到,锅炉的运行状况、管网分布图、各换热站单位能耗、供回水温度、居民家的室内温度等一目了然。生产计划科主任王亚斌正查看着各项供暖参数。
  公司热源三厂厂长朱海涛介绍,传统供热模式中,由于建筑物围护结构、末端采暖形式、输配管线长度等不同,热量通过热力系统分配时,容易导致水力失调和热力失调等现象,人工调节难以实现热量的按需平衡分配。“我们现在一方面通过完善‘智慧供热’平台,让管理更加精细化,另一方面不断改造供热管网,补齐短板。”
  通过全网自动平衡调节、智能楼宇分布式混水节能、能耗精准管控等技术进一步提升供热质量,该公司探索出了一条热源、热网、热用户全系统节能、降耗、减排的发展新路。去年,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公布了2021年度供热行业能效领跑者名单,乌鲁木齐华源热力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通过采用智能楼宇分布式混水节能技术,可对楼栋差异化供热,实现流量、温度按需供给。目前该公司供暖区域的3000多栋楼全部装上了楼栋表,每分钟都可上传该栋楼的供回水温度、流量等数据,然后平台结合当日气象参数、热网运行参数、能耗基准、小区属性等进行综合分析。据初步计算,电耗可降低10%到20%,热耗降低3%到5%。
  富裕新城小区居民刘琴说:“采暖期供暖一直比较稳定,家里的温度差不多都在22℃-23℃。”
  在热的传递过程中,能耗损失比较大的就是二次管网。乌鲁木齐市从2009年起实施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工作,已累计完成改造老旧供热管网1483公里,改造完成后的供热区域,平均室温提高了2℃~3℃。
  如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硬约束影响力日渐强劲,能源结构低碳绿色化转型、技术数字智能化创新不断加强。
  锅炉排放
  深度回收烟气余热
  天然气燃烧后,会有“白烟”从烟囱中排放出去。朱海涛说,这些“白烟”其实是排出的水蒸气遇冷后形成的冷凝水。“它们会带出大量的热能,影响热企的供热效果,所以我们会给锅炉安装热量回收装置,减少热能的流失。”
  记者在现场看到,烟气余热回收节能器系统就像一个套在锅炉排气管道上的烟温过滤网。系统共有3套装置,分别为一网节能器、二网节能器、空预器。
  朱海涛解释,空气和烟气进入这套系统后,各走各的通道,通过交换室外的冷空气可直接进行加热,而烟气温度可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释放大量热能。这样,原本通过烟气排放走的热量回收后被送入居民家中,节约了燃气。
  记者在操作室内的电脑屏幕上看到,6号燃气锅炉一网节能器入口的烟温是92.4℃,一网节能器出口的烟温降到了50.7℃,二网节能器出口烟温进一步降到了42℃,而空预器出口的烟温则为35.1℃。
  “排烟温度从92.4℃降至35.1℃,意味着中间57.3℃所产生的热量已被回收利用。”金东海说,目前公司100万平方米的供暖面积都是靠回收的烟气余热供暖。实施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后每个采暖期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6.33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据了解,目前乌鲁木齐179台燃气锅炉都安装了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锅炉综合热效率明显提高,实现深度清洁能源供暖。
  “双碳”目标下,目前首府供热企业以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逐步实现热源的多样化和清洁化,为建立安全、经济、清洁、高效的供热系统奠定良好基础。

“碳”是生命的基础!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要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其实増施有机肥还有一项重要的作用、就是补充土壤碳元素!

我国许多农业区县的土壤调查显示,我国大面积农田经过四十多年“化学农业”耕作,土壤中的有机质几近耗尽。 

国家农业部门近两年进行的测土调查,每个县抽取4000-6000个土样。检测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2%以上的不足5%,有机质含量1.5%以下的占80%,还有近15%土样中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 

众所周知,有机质的碳系数是1.724,即1.724个有机质有1个碳。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意味着农作物基本上不能由土壤吸收到水溶有机碳。农作物从根部得不到碳供应,这就导致缺碳。

所以,碳对于作物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居于16种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首!但,却常常受到人们的忽视!

01

为什么忽视了?

作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有16种,分别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氯。按排序来说前六种元素是植物需要量最大的,因此称之为大量营养元素。而碳、氢、氧这三种营养元素在大气和水中广泛存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额外补充。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去关注碳元素。
正常情况下,植物通过叶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便能满足作物的基本需求,但这并不是作物碳的“唯一”来源,植物的另一个吸碳途径---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溶有机碳(有机质中含有的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碳)对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植物利用CO2(在阳光充足时)最佳浓度是0.1%,而自然界空气中的CO2平均浓度只有0.03%,植物光合作用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而现在设施蔬菜栽培的作物,冬季大棚通风差,再加上光照强度低或者阴雨天光照不足、作物光合作用弱,农作物缺碳更严重。如果此时土壤中若不能很好的供应碳元素将会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绝对的影响。

02

缺碳给作物带来的具体危害有哪些呢?

1、根系衰弱:根系靠什么促?首先是根的趋水趋肥性,使根系有一种内在的向外向下伸长的刺激,缺了有机质的土壤含水性差,各类肥料溶液向根部“表达”能力差,致使根系生长的内在刺激不足;

其次,土壤微生物同根系的互动,是根系生长的外源刺激。土壤中有机质不足,微生物繁殖所需的碳源不足,致使根际微生物群落稀疏,根系生长的外源刺激太弱,根系就失去了生长的外部刺激。

因此土壤缺乏能被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直接吸收的水溶有机碳——有效碳,直接造成农作物根系衰弱、老化。这就是农作物减产和抗逆性差的根源。

2、早衰:农作物早衰的原因,自然与根系衰弱直接相关。

这里要另外提到的是农作物其他器官和内部组织,尤其是木质素、纤维素和糖份,由根部吸收的有效碳转化所需的能量比较低,也即夜间和阴雨天,或大棚环境CO2不足阳光较弱的情况,这种转化和积累还可不停进行。

相反,根部基本上吸收不到有效碳的情况,农作物仅靠叶片的光合作用转化CO2,同样的积累所需的转化能就大得多。

在白天阳光充足时,能量得到供应,但在夜间或阴雨天,这种转化和积累就要靠消耗作物内部的能量来进行。

这种能量收支的规律失衡,是导致植物早衰的另一种原因。这种情况在生长期较长的瓜豆类蔬菜和果树尤为显着。

试验表明:在使用等量化肥的情况下,底肥加施充足的有机肥,四季豆、苦瓜、黄瓜、茄子等作物,收获时间可延长一至二个月,总产量提高30-60%;在河南某苹果种植区调查发现,种在村子旁边的苹果树,农民勤施农家肥,果树下面长满青苔,二十几年树龄了,还杆壮枝鲜,绿叶掩映,硕果满枝,一派勃勃生机。

这些果实大多达到9公分规格,香气可闻,又脆又甜,用精包装论个卖,一个苹果5元,供不应求,小车货车开到合作社门口等货。而村外梯田里的苹果由于缺乏施用有机肥,施肥季节只施化肥,年年如此。

树叶早掉完了,远看果实累累,象无数串红灯笼,但近看果实都在7公分以下,口感酸涩,一斤才卖得0.8元,在地头一堆堆等过路车辆带卖。

这些树也是二十几年树龄,树体已老态龙钟,许多树枝杆布满腐烂的病斑,不少树杆已被“肢解”清除。

以上例子充分说明:有充足的有机碳,植物生命力就旺盛,就长寿就高产;反之,植物就早衰,就减产。

3、黄叶病和失绿症:阴雨天光合作用接近停止,空气中CO2不能正常被吸收转化,农作物的碳营养和碳能源双双下降。

阴雨持续,就产生黄叶落叶,有些作物的新叶表现为失绿。一般误认为是“水浸”,其实只有同时烂根才是“水浸”,一般并不是“水浸”而是缺碳。

4、亚健康:什么是农作物的“亚健康”,就是植株没有明显的病症,却萎缩慢长,或纤萡虚长,还有就是完全失去了原生态的气味。

亚健康的成因有许多,除了自然灾害后遗症外,还有种子质量、药伤肥伤后遗症、营养不良等等。

我们单讨论营养不良问题。当前一般农作物的化肥营养供应是充足的,但往往就是有机营养严重不足,也即缺碳。

又回到老问题:不是空气中有取之不尽的CO2么?请别忘记:空气中CO2在植物体中的转化,首先要靠光合作用。夜间这种转化几乎停止了,然而农作物还在新陈代谢,还在消耗能量。

如果有根部吸收水溶有机碳作补充,不但可继续进行物质转化和积累,还可供应新陈代谢的能量。

一旦缺碳,这种情况就不能进行,于是植株就日夜交替周而复始地出现间歇性“透支”,这就使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和完成物质积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5、削弱防病抗逆机能:许多专家的研究表明:植物对抗恶劣环境和防抗病害。主要靠自身产生的能量和“信息素”、“修补物质”。

在环境条件恶化的情况下,一般正常的光合作用也不能进行了,这时更需要由根部吸收有效碳来补充能量。

可见缺碳对于恶劣困境中的植物意味着什么。植物在病虫害胁迫的情况下,会施放某种“信息素”,使病害源“知难而退”,如果植物组织受到损伤,它还会制造“修补物质”来修补(或称再生)。

这些“信息素”和“修补物质”,无一例外地都有碳元素存在,有机营养素越充足,这些物质越浓烈,这就是为什么弱株比壮株容易得病的原因。

缺乏根部供应的有效碳,不但营养积累少了,而且防抗病害机制也削弱了,这是植物发生病害的内在原因。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缺碳是农作物的百病之源。

6、品质下降和物种退化:大家都能感受到:有机食品口感好,原生态气味浓,而化肥培养的农产品,口感平淡,有些甚至完全失去原生态味道。

当然这仅仅是表象,而本质就是:“化肥农作物”内含物中的物质组成比例变异,新陈代谢的异常衍生物使作物遗传信息的表达缺失或紊乱,这不但降低了农作物的产品品质,而且造成物种退化。

除了杂交品种外,一般纯种的农作物是可以代代相传的,但现在连一般农民都很少靠自己留种了,因为这种“相传”已经不可靠了。

我们相信,那些负责任的种子培育企业,在培育纯种(当然也包括杂交)种苗时,一定会重视足量有机肥的使用的。否则,他将很快收到“物种退化”效应的惩罚。

03

缺碳间接造成农作物的主要病害

(1)土壤板结和药害:土壤中农药残留严重,造成农作物多种病害,如果土壤中有机质丰富,或者对土壤施足有效碳,这些危害是可以减轻甚至是可以避免的。

有效碳不仅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可以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而且,有机碳化合物还是良好的解毒剂。

残留农药通过氧化和光分解,药性又会进一步降低,重新繁殖起来的微生物反过来会“吃”掉这些残留物。

(2)化肥的负面影响加剧: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是有机质的缺失,而不是由于使用化肥。这并不是说化肥对土壤板结没影响。

有机质缺失,化肥对土壤板结就更加明显。而有机质丰富,化肥被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化肥残留于土壤中的硫酸根、氯离子、亚硝酸盐等物质会因转化为水溶有机化合物,以及丰富的土壤微生物的多重作用而无害化,使土地可以永续耕作。

所以归根结底,化肥“使土壤板结”的负面作用并不是化肥之过,而是人们忽视了向土壤施用足量的有机肥料的结果。

04

碳元素为何如此难补?

我们为作物补充各种元素,原因很简单,这些是它们所需要的;目的更简单,就是为了让植物健康的生长。所提供的肥料就相当于植物的一日三餐。

试想,其他的元素我们都给予的“易消化的,易吸收的”,而唯独碳元素我们就给一块“难啃的骨头”,这样一来植物对碳的需求一直会处于一个半饱不饱的状态。

有的朋友会感到疑惑,我们大量施用有机肥,为什么还不能给植物补充到足够的碳呢?

有机肥是缓效肥料,它的有机质含量虽高,但大部分在短近期不能溶于水。大部分有机质以腐殖质形式存在,须经土壤微生物长时间分解才能逐渐释放出水溶性碳。 

有人曾试验:将有机肥兑4倍水混匀置于密闭容器中100天,测试其溶于水的有机碳仅1%!可见,施进土壤的有机肥,其当季被吸收的有机营养(主要是水溶有效碳)是非常少的。

有机肥之所以有肥效,一是它改变了土壤的结构,提高了土壤的物理肥力和生物肥力;二是它所含的N、P、K营养元素(一般在5%左右)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肥力。

而其短近期内发挥作用的有机质肥力——水溶有机碳则很有限的,这就说明:连续地大量地使用合格有机肥,才能保证农作物根部吸收所需的有效碳。

所以说我们要重视碳的补充,利于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农田土壤质量,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化工部行政司司长孙立文教授发明研制的“聚碳酶”则很好的解决了缺碳,碳难补等问题。聚碳酶具有加强作物吸附二氧化碳作用的专用酶。作物生长必须的大量元素是碳、氢、氧、氮、氮、磷、钾。碳是生命的基础,只有充足的养分才能保证作物生长良好。 https://t.cn/R2WxCaU

#直播新闻发布会#如何评价2021年安徽全年的经济形势?发布会问答环节,省统计局局长陈军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说,2021年,全省上下奋力拼搏、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颇为亮眼的答卷,全省经济“能级提档、产业提质、动力提升”,可以说“十四五”起步稳健、开局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综合实力较快实现“万亿级”跨越。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蹄疾步稳,2009年GDP总量破万亿,2013、2018年分别跨越2万、3万亿元台阶,分别用时4年、5年,2021年突破4万亿元,跨万亿级台阶进程缩短至3年;预计人均GDP达10900美元,我省经济能级和人均水平都跨上一个标志性台阶。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粮食产量超800亿斤,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4个行业产值超千亿元(其中家电、电子信息、建材、汽车4个行业超3000亿元),575户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超十亿元(其中42户超百亿元)。这些都表明,我省综合实力、行业规模、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主要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居第一方阵。2021年,全省GDP增速比全国快0.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速均快于全国、居全国前列,与前三季度相比,位次分别前移1、1、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快0.8个百分点、居第6位。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均快1.3个百分点,分别居第3、第10位,与前三季度相比,位次分别前移3和1位。

三是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取得良好成效。我省立足实际,瞄准高质量协同发展,不断做大做好三次产业蛋糕。202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7.8%、41%、51.2%。分产业看:一产“亮”。近年来,我省扛稳粮食生产责任、压实“米袋子”拎稳“菜篮子”,2021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9.3%、为2000年以来最高。二产“稳”。得益于我省各项惠企支持政策落地见效,二产稳定运行,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工业稳定恢复,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7.4%、比2019年高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行业增长面为68.3%,总体看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电子信息、汽车、家电、医药等重点行业支撑有力,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55.4%。三产“活”。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新兴领域蓬勃发展,线上经济热度提升,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城市配送等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近4成和5成。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新能源技术推广营业收入增长近1倍、物联网技术服务增长超5成。

四是创新驱动新经济加快发展。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新动能不断成长壮大。工业转型步伐加快,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比重由上年的40.3%提高到4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产值同比增长31%。目前,我省以合肥、芜湖为中心,以大众、蔚来、江淮、奇瑞、阳光电源、国轩高科等企业为代表,构建了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体系。新兴服务业发展向好,调查显示,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民营新兴服务业发展活力增强,2021年四季度盈利增加的企业较上季度分别提高6.8、5.1个百分点。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较快,加强数字赋能,积极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取得较好成效,2021年,我省数字创意产业产值增长20.6%。

五是保障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我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实在在体现在发展成效上、体现在增强人民群众切身感受上。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2021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增加3567、1748元。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1.5个百分点,城乡收入之比为2.34,比上年缩小0.03个百分点。民生投入和支出进一步加大,百姓关注的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投资分别增长27.5%和71.3%,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教育、卫生、社保、住房、文化等五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47.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双控”等政策推动绿色发展显成效,2021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4.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84.6%,均创有监测纪录以来最好水平。2021年1-11月,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7%,降幅比上年扩大4.4个百分点。

总的看,2021年,我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韧性强、活力足的特征进一步彰显。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省也和全国一样,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今年,我们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此刻我独领风骚” 真的特别出圈 还有负重一万斤长大 “美丽又不是她的错”共情能力真的太强了 喜欢看他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时代少年团-宋亚轩#宋亚轩[超话]
  • 一个是因为不会,另一个是因为.......我大大的wx头像就摆在网课桌面的正中央[允悲][允悲][允悲][允悲][允悲]这下全班都知道我是拿着狼牙棒说着“谁敢和
  • #洛阳24小时# 【洛阳市工业互联网建设跑出“洛阳速度”】洛报融媒记者1日从市工信局获悉,洛阳综合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建设一年来,平台注册企业2295家,标识注册
  • ’”未语又笑,话头顺着宝钗的托辞,也不强留,也虚陪一句“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
  • 而孩子直接对他们说:“我今晚不吃晚饭了,以后再有这种情况我也不吃。在亲子关系中,爸爸妈妈常常会以“这都是为了你好”的借口,来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
  • 在《W》的年度最佳表演專題中,這位35歲的以色列女演員討論了她的銀幕內外生活。在《W》的年度最佳表演專題中,這位35歲的以色列女演員討論了她的銀幕內外生活。
  • ?大家快来看看吧,现在第二季是1月新番,第一季73集,都在爱奇艺独播,49-63集是动画原创剧情可以跳过,喜欢声优的可以来看看,里面有很多大牌声优满足了,但如果
  • 2 、王朝“高科技产业”曾在“工城”发展在之前的报道中,我们详细介绍了二里头的“超级国宝”它们大部分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贵族墓葬中,而这些高端物品绝大部分是在官营
  • 流年比肩主事,食神透出,属羊人今年发展机会多,人脉广,灵感不断,创意十足,若能勤恳付出,则劳有所获;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未羊冲犯太岁,官星受食神所克,“又有耗曜
  • 这是我的生活方式,只要我愿意,它也可以是完全另外一种。以不同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善与恶,也会得到不一样的因果,伤害你的是为渡你而来的,爱你的是为温暖你而来的。
  • #天猫3.8节#发现好物#花知晓#予你美一刻钻关+@ 1位好友3.6-3.8期间每天揪1个晓宝贝送『小天使all in大礼盒』平+揪10人送#花知晓小天使# 单
  • 据了解,本次交易会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艺美术协会协办的2021仿真植物行业首展,预计全国26个省市地区的1000多家生产企业前来参展
  • 本届DesignInspire,小冰带来了面向公众开放的诗歌创作能力,多幅不同风格的画作,以及与日本小冰凛菜共同演唱的歌曲,让每位观众都能体验到人工智能创造的魅
  • 妾每每在想,这一生若能回秦,愿长伴于君之侧,已是无憾了,然这都是奢望罢了,终不能实现。人生百味,一步有一步的风景,一程有一程的感悟,不论时光如何流转,有些东西不
  • 平衡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议题,很多人也许都觉得失去了生活的平衡,本期以平衡、平等为主题,从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既有性别平等、社会平等等严肃
  • ✨简历可能是老师了解你的第一渠道,也代表了第一印象,所以真的hin重要~由于复试考察的是你符不符合一个研究生的标准,所以与大学时期或者求职面试的简历并不相同~建
  • 这时马坤却说道:“大家也知道,云南那家企业一直是由我联系的,是我的客户,要不是因为我前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沈玉也不可能谈得下来。这个世上本就没有什么公平可言,有
  • #南京鸡鸣寺樱花树将进入盛花期#】一场春雨过后,3月2日,南京鸡鸣寺路的樱花大多已有了开花的迹象,有几棵樱花树已开放了几十朵花,南京鸡鸣寺路的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
  • 事物可以满足,内心永远快乐;人们不追求,货物自给自足,保持一颗正常的心,一切都更轻松,生活会更加别致。工作总有喘不过气或者压力大的时候,但如果能够遇到温暖的人,
  • 【亚洲命运共同体系列讲座|第十讲】 讲座主题:妈祖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主讲嘉宾:潘宏立 (日本京都文教大学)日本京都文教大学综合社会学部教授厦门海外联谊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