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调整 创新药产业或“苦”尽“甘”来】据统计,2021年我国获批的创新药达到61个,同比增长27%,为2022年创新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2021年12月以来,机构已密集调研50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其中华润三九接待调研频次最高,美迪西接待调研数量最多。

进入2022年仅半个月时间,10多家医药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关于药品注册进展的好消息,其中不乏国产创新药品种,为2022年创新药产业开局注入新动能。

尽管创新药板块在2021年“先扬后抑”让投资者感到阵阵苦涩,但上海证券报记者通过采访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感受到,加速创新研发的紧迫感超过了板块波动带来的焦虑感。“只有加快产品研发和转化,将真正创新有临床价值的产品尽快推向市场,才能为患者、投资者和企业带来实在的回报。”在迈威生物董事长唐春山看来,适度的调整和分化有利于创新药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据统计,2021年我国获批的创新药达到61个,同比增长27%,为2022年创新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记者从美迪西等一批CXO(俗称“医药外包”)公司了解到,目前各家公司普遍拥有充足的订单储备,国内外创新药项目应接不暇。

新药变“苦” 良性调整

一边是产业链“沉浸式”创新,一边则是整个板块遇冷震荡下挫,2021年的创新药吃起来着实有点“苦”。

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到,政策导向、事件驱动、情绪传导是让创新药变“苦”的三大因素。在瑞银证券中国医药分析师陈晨看来,2021年中国创新药板块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走势。整体来看,上半年形势较好,主要得益于一批国产创新药出海进展顺利,并且创新药公司陆续报出较好的临床数据,支撑了创新药及CXO板块的投资热度。

然而,以2021年7月为转折点,政策风向首先给创新药带来一轮降温。《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出炉,引发市场对“鼓励创新”趋势转变的担心。特别是2021年11月19日正式文件发布后,明确新药研发应以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为最高目标,直击当前创新药靶点扎堆、同质化竞争严重等“痛点”,CXO及创新药板块由此进一步震荡下挫,一时间让市场对创新药产生担忧。

个别国产创新药出海的临床数据在2021年下半年不甚理想,进一步诱发了二级市场看衰国产创新药。此外,国际环境也让市场对国产创新药出海产生了较大不确定性,再次传递了悲观情绪。

那么,创新药产业链真的不“香”了吗?记者从近1个月内密集召开的券商年度策略会上得到一个共同的“答案”:创新药仍是大势所趋。

陈晨向记者表示:“目前我们仍然看好创新药产业板块。一是经过一轮调整,估值基本下调,没有很多泡沫;二是各家创新药及CXO公司基本面相对上年同期有较大改善,性价比较高;三是对于国产新药临床数据能否出海的担忧,实际上仅代表少数公司,目前大多数公司的新药都在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其通过FDA审批的概率较高;四是中国创新药研发的技术路线基本与国外同步,甚至在细胞治疗、以PD-1为基础的双抗治疗实体瘤等个别领域还领先于国外。”综合来看,目前国产创新药发展态势较为乐观。

订单旺盛 研发提速

面对“真香”又不贵的创新药,敏锐的机构投资者已伺机而动。据记者初步统计,自2021年12月以来,机构已密集调研50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其中华润三九接待调研频次最高,美迪西接待调研数量最多。

机构蜂拥而至,自然满载而归。自科创板上市以来,美迪西CRO(即“合同研究组织”,又称“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的业务量伴随其品牌美誉度的提升与日俱增。公司实控人陈春麟坦言,2020年以来,公司持续加大药物研发新技术的投入,提高研发团队专业能力、效率和质量,夯实临床前一体化综合服务优势,不断提升研发服务能力,赢得客户高度认可,推动市场订单保持高速增长。

2022年伊始,在机构再次调研公司追问最新订单情况时,公司表示:“目前新签订单情况良好,公司的商务拓展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对于CRO板块快速增长的原因,公司直言,充足的订单储备为业绩增长提供保障,促进了产能利用率和人员效率进一步提升,人均产值有所提升。

记者进一步从公司获悉,为保障订单高效执行,加速研发进程,美迪西春节期间不停工,员工将以轮休的模式保障各实验室研发正常运行。

同样,专注于创新药医药中间体定制研发生产服务(CDMO)的博腾股份订单情况也被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总体市场保持强劲需求,公司也在持续推进前端业务开拓和后端产能建设,做好两者的动态匹配。”博腾股份日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2021年前三季度,制剂CDMO业务新签订单金额约3216万元;生物CDMO业务新签订单金额约1.1亿元,累计在手订单约1.5亿元。

此外,不少创新药企业储备的重磅新药研发进度、已上市新药市场表现等都为机构投资者所关注。悦康药业透露,公司1.1类化学新药羟基红花黄色素A二期临床结果比较理想,目前三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

泽璟制药首个商业化的创新药多纳非尼作为一个优效药,进入市场后销售正在逐步放量。此外,泽璟制药还启动了新一轮再融资,募集资金将用于布局大病种和罕见病,拓展和丰富公司研发管线;加快创新药物开发进度,进一步落实公司业务全球布局。

如何“吃药” 新味要浓

2022年“吃”新药的方式、口味应当如何调整,才能把新药“吃”得好、“吃”得香?记者进一步采访上市公司、券商分析师寻得了三张新药方。

首先,要“吃”真正的创新药。“重点要看研发管线里是否有真正的创新药,而不是市场上‘内卷’严重的品种。只有真正的创新药,才能在医保谈判、国际化竞争中获得较好定价、较大市场份额。”陈晨告诉记者。

兴业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徐佳熹则注意到,当下一些新的治疗领域和需求正在兴起。随着60后人群逐步进入中老年时期,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如肾病、骨质疏松、眼科等领域具有较大市场,值得医药企业精耕细作。

其次,要“吃”国际化的新药。中信证券医药研究组认为,2022年,要重点关注创新产品的出海落地情况,以PD-1等产品为代表的海外申报与商业化落地情况将成为最大催化剂。其中,产品出海的进度以及FDA等海外监管机构对国内临床数据的认可程度将是衡量新药是否“好吃”的关键。

再次,要“吃”商业化强的新药。陈晨认为,目前国内大部分创新药都来自生物科技公司(biotech),biotech普遍研发能力较强,但销售实力大相径庭。未来随着新药产品陆续上市,创新药下半场的竞争将考验企业的商业化综合实力。

新药研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可谓九死一生。面对市场短期的调整,创新药研发者表现得较为淡定、笃行。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表示,相信市场会回归到理性轨道。真正有原始创新、全球创新能力,并有产品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也能为投资人带来持久的回报。

此外,也有创新药公司在市场切换中积极调配着自己的新药“秘方”。悦康药业巧妙地避开当前相对拥挤的抗体药赛道,通过收购天龙药业挺进核酸药物领域。目前公司基于小核酸的研发管线共有7个项目,进度最快的注射用CT102在临床一期,还有3个小核酸的项目以及3个mRNA项目在同时推进,重点覆盖心脑血管、抗肿瘤、传染病三个适应症方向。

现在60后老人们都开始给孙子辈的瞅学区房了,真不容易。早上接待的,开始都不想鸟,那么大年纪了,贷款都整不了,大师兄团队的过去给推新房,老人们拒绝了,说河西的买不起。看着老人们迷迷糊糊的追问,我才过去听听,原来是给孙子辈的来看房。老人搁这说,80后和90初的工作压力都不小,整天听子女们为孩子以后的学校搁家里较真,老人们心里难受,就说来看看情形,看看房子啥的,自己心里有个数,再帮孩子们选一下,等他们休息的时候再来看房啥的,能担待的起多少钱的,老两口再想办法,能帮多少是多少,尽力而为。咋说呢,感觉天下父母都是心疼子女的,甚至是隔辈疼爱,这个物欲纷飞的时代,对于普通家庭,六个钱包的成长,可能也很难跑赢资本的洪流,但是你说不跑了,谁也不甘心,特别是中产的家庭,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已经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哎,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在这种时间与市场的奔跑下,不得已重新迈开自己的脚步,能往前冲一把是一把,嗨能说啥呢,忽然觉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话真的是太虐心了。只是,我觉着,老人们的心态,嗨是要明白,不要用拿过去的年代去比了,现在的市场下,没有绝对的性价比,有的是你有多少钱,想要买房干啥,而不是我想要,又想要,还想要,更想要……因为,房东只想要钱,服务业的人只希望能成交。[并不简单]

2021年房价走势已定,未来5-10年房价走势如何?3点原因解释清楚#房地产#

第一,人口红利在消失

过去我国房地产之所以繁荣,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红利,商品房刚刚进入市场后,购房主力军是60后、70后,80后,这几类群体人口基数很大,住房需求集中爆发推涨了房价。如今这部分需求已经释放完毕,当下购房主力军是90后和00后,受计划生育和女性思想改变的影响,这两代人人口基数锐减,对住房的需求也在减少。

第二,供需关系大逆转

房子不同于普通的消耗品,用完了短期内还得再买,房子具有保质期长的特点,钢筋水泥混凝土搭建的房子,住50年完全没有问题。可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比较晚,1998年房改后商品房正式进入市场,到现在仅有20多年的时间,第一批建造的房子还没有被淘汰,随着这些年买房需求的逐渐释放,有住房需求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未来5到10年楼市供大于求的现象将来会越发明显。其实根据易居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我国百城楼市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供过于求现象,楼市进入买方市场,率先降价抢客或将成为开发商的主要手段。

第三,金融红利消失

过去我国房价大涨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回顾我国房价两次暴涨的经历,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的4万亿刺激政策推涨了房价;二是2015年棚改货币化安置代替实物安置,庞大的资金又一次流向了楼市,支撑着我国的高房价。可是金融资源过多地向房地产倾斜,一旦房地产行业撑不住崩盘,国民经济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威胁,正是看到了经济房地产化的危害,从今年开始国家多方位收紧房地产的金融政策,先是“三道红线”限制房企融资,接着“划五档”设置房地产和个人住房贷款上限,最近还提出要严格限制经营贷、消费贷等等等违规资金进入楼市,种种办法既限制了房企贷款,也抑制了楼市不合理需求,同时也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房地产金融政策收紧将是大势所趋,这也意味着楼市大利空来了,房价上涨愈发艰难了。#房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对马有铁来说,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曹桂英瞅着他的时候他也是喜欢她的吧,不然又怎么会羞的不知道往哪儿瞅呢,他疼她,会让她坐在驴车上走哪儿带哪儿,他维护着贵英的自尊,
  • #历史那些事[超话]#这张照片拍摄于1960年,照片里的人名叫索拉娅·巴列维,出生于伊朗贵族家庭,19岁时嫁给了伊朗的末代国王。弟弟查理九世即位,年仅10岁,依
  • 大家已经购票了吗ー?!
  • #可爱禁止令[超话]# 記第4⃣️批自制小卡背图(今天是哥)没有顺序,就是我自己喜欢的图优先‼️老规矩抱图评论区贴贴 ‼️ 拿图直接走人我真的会生气诶[奥特曼]
  • ……说到花,怎么能不提他无比认真的那句:有一个人当鬼,就让mh先吃饭,不杀他好吧。 昨天我颓在家睡了一天,做梦梦见你了,不过没看清你的样子,梦中你到了法院,有很
  • 4、 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遇见你是一场意外,新兵入伍的火车站熙熙攘攘,独立于这片热闹的十八岁的你就这样闯进了眼里,身穿一身军绿,胸前一朵大红
  • ——《撒野》3.上天从未眷顾人类,我们将独自走完征程——《不死者》4.“殿下,请别动——” “我不是来打仗,而是来向您求婚的。——《AWM绝地求生》8.别训练了
  • 而且宝宝平时喝的奶粉中也含有铁,还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吗?2. 警惕“过敏原”米粉在选择米粉时,一定要确认营养成分里有没有会导致孩子过敏的过敏原,这一点家长们尤其
  • 这里的矛盾就产生了,银行和资本还指望继续扩大生产,把产品卖给消费者,未来的利润还要从劳动者分走的这个零头里实现,很明显这是不可能持续的事,必然会产生供给过剩和需
  • 可小彭觉得对方蛮横,持械伤人,妻子为此受了苦,还花出去不少钱,故而提起诉讼要求小李和李奶奶赔偿。男孩被打哭后,其奶奶闻讯赶来与女孩母亲理论,二人发生争吵,矛盾不
  • #卢司令[超话]# 木苗今日利润❶❼❷❺有时候很佩服她在英国和我们相差八个小时倒着时差都在努力卖货 定居英国 也是一位代购曾经和我一样 看不上生活居家小东西也觉
  • 正门出去就是仲盛世界商城,B1家乐福,旁边莘庄菜市场,楼下小吃店奶茶店早餐店一条街,相当小康最近有住房需求的可以联系我Vx:FL931206,过不来的我可以拍房
  • 就是说任何东西命理有的,在现实的生活中只要努 力争取,终是有--机会得到的。只有等待大运或者是流年的引动了,如果大运中再不出现,那就真的成为剩女了,严重的会终身
  • 肺脏喜欢白色,肺是喜欢干净的脏器,所以它喜欢也是干净的颜色和食物,像百合、银耳等食物,有清肺的作用。肺脏喜欢白色,肺是喜欢干净的脏器,所以它喜欢也是干净的颜色和
  • (2019-09-02) 网友:不是玩游戏,只是以为这个是仓位管理或者机会成本的问题,没有想明白, 有些迷茫,希望能得到指导。我以前也为这个“观点”困惑过很长时
  • 11、非有想:指借他之身,以成自类,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可见这十二类众生都是迷失了自己本有的妙圆真常,心生无明,随业流转在六道中所出现的轮回相,这些轮回相皆
  • ⚡2022.10.20 战况简报⚡️ 来源wargonzo在赫尔松方向,俄炮兵对M-14公路附近的乌军阵地进行了大规模炮击,该公路的南边是米尔涅,北边是特尔诺
  • #牡丹籽油##好好吃饭##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将牡丹籽油用于日常烹调食物,不仅能够保持食物的原色原香原营养,还能够降低人体对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达到不易发胖,增进
  • 我推怎么天天遇到烂事 挂超话轮亏你想得出来,我推被骂了我都没骂你,我只是告诉都喜欢我推的家人们注意看注意看你老婆呢老公你孩子被人骂啦,别给她送钱,如果有人私信或
  • #TFBOYS[超话]##精彩才刚刚开始(天猫双11十年主题曲)[音乐]#今天发一个特别的文案,希望喜欢[笑而不语] 안녕하세요 저는 왕준캐 입니다 저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