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争夺战”打响!美国公开抢人,中国变身成香饽饽



 

据墨写东瀛话春秋报道:

原创

2022-02-10 18:17 · 2021百大人气创作者 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谷爱凌的新闻都看了吧?前不久,她在北京冬奥会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获得了金牌。这个曾经是美国国籍的“天才少女”,如今却代表中国夺冠,漂亮国的“酸味儿”都从大平洋那边飘过来了。

大批美国记者、网友开始“攻击”谷爱凌,即使有媒体报道关于她的新闻,也会避开她的中国国籍不谈,只称其在美国出生。这些“酸溜溜”的行为,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如此优秀的“人类高质量女孩”谁都会羡慕。

不过,谷爱凌这样的人才离开美国,并不是个例。近几年,美国越来越多的高新科技人才开始转到国外寻求发展机会。仅在2021年,“电商巨头”亚马逊就有50位副总裁级别的员工离开,全体员工的离职率已经达到了危机水准。

“人才流失”、“人才荒”正在美国上演。

要知道,曾经的美国可是号称“人才磁石”。早在19世纪,他们就已经开始用吸引移民的方式招纳各类人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别的国家都在忙着撤离军队,美国却敞开国门,派飞机接走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000多名科学家。

随后,各个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推动着美国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得到了好处的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人才强国”的重要性。

但光靠美国培养的那些高知识分子,还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野心。几十年来,政府不断修改移民法,放宽人才移民政策,恨不得敲锣打鼓地把全世界的科学家和优秀留学生都招来。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后,在美国上学的许多留学生遇到了经济问题,马上就要上不起学了。美国政府立马伸出援手,砸钱为他们垫付学费、生活费,甚至连工作都给安排好了。

在各种福利政策、顶尖名校和高科技公司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人到美国寻找机会。1978年到2015年期间,光是中国的清北毕业生,就有两万人去硅谷工作。

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背井离乡跑到美国,有人想在自己国家守着亲人朋友怎么办?没关系,美国还有“人才本土化战略”。既然你们不想来,那我们把公司搬过去不就得了?

很快,美国开始发展摩托罗拉、杜邦等跨国公司,或是在别国设立“研发机构”,就地招聘本土人才,并提供极其高额的薪资。

总之,不管是美国的人才还是别国的人才,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得到。这样一来,美国很快就在科技领域走到了国际前沿。紧接着,他们开始飘了。

2018年8月,特朗普在一场满是企业高管的宴会上满嘴跑火车,大肆宣扬“中国留学生间谍论”。同年11月,美国司法部启动了“中国行动计划”,声称要抓捕“间谍”。

据统计,他们已经在83起案件中给华裔的科学家、学者定罪。2021年8月,又有三名赴美中国留学生刚下飞机,就因为手机里的军训照片,被美国认为是“间谍”,随后遣返回国。这剧情,恐怕只有喜剧电影能拍得出来。

近几年,中国崛起也让美国感到十分恐慌。他们特意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学术界的风险》,声称中国的发展,是因为偷学了美国的技术。

到了招生季,他们就想各种歪招,阻拦美国大学招中国的理科留学生,只允许他们报考文科,也就是读读写写诗歌、思考哲学啥的。

美国撒下了一张“大网”,努力拦截来自中国的人才。至于“人才计划”嘛,他们早就忘得没影了。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的防疫措施不当,每天都有上千上万的人被感染。而政府的印刷机没日没夜地运作,大量的美钞涌入市场,美国通胀严重,经济低迷。这块留学生和人才的“香饽饽”,变得越来越臭。

很快,美国政府排挤中国人才的做法迎来了恶果。2020年,光是中国赴美留学生的数量就直降了43%。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学者也都离开美国,另谋生路。毕竟美国这样大张旗鼓地挤兑中国人才,谁知道这把火会不会烧到别人身上?

要知道,21世纪的“人才”已经成为战略资源。眼看着人才流失愈发严重,美国急了。

2021年5月,拜登站出来高呼:欢迎中国留学生来美国读书!但他并没有废除“中国行动计划”,也没开展什么实际行动。想让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光说一句空话,这年头谁还会上当?

可能是觉得光“画大饼”没啥用,2月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2022年美国竞争法》,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理工科博士学历的人才申请绿卡时,几乎没有任何条件,接近直批。

美国的公司也开始为留住人才,采取了一些措施。前不久,半导体公司巨头“镁光”宣布,将解散在中国的研发团队,并为公司的高科技人才提供美国移民机会。

美国专家称,如果政府和公司的措施落地,中国顶尖科技人才将更容易流向美国,也能大大提高美国在“中美人才争夺战”的竞争力。

咱就是说,美国别的可能没有,自信这一点绝对是杠杠的。不少留学生、学者都表示,去美国干啥?是图“间谍游戏”?还是图那儿有疫情?

事实证明,美国的这些“招式”,效果一般。愿意跟随公司移民的人少之又少,赴美留学生的数量也只减不增。

而另一边的中国开始不断增加研究经费,大力支持科研人员的发展。近20年来,中国的科研经费增长了约13倍。

同时,各类公司还大力招募世界各国的人才。据报告显示,2021年,光是上海就已经有超过10000家企业被批准录用外籍员工,并放松了年龄、申请资格的限制。

2021年7月,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者帅克,全职加入到了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曾任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的比尔卡尔,也正式入职清华大学。

现如今,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高级人才流失严重。五角大楼前网络主管都无奈表示:美国已经在多个领域输给了中国,创新能力受到重创,科研人才正严重短缺。

不过话说回来,谷爱凌离开美国,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但她也算是一个典型代表。“人才争夺”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非要拿政治去搅和学术研究和科学发展,甚至是体育竞技,只会逼走越来越多的人才。

整天耍阴招,“别国栽树美国乘凉”的小心思,该收一收了。

老金:人才不但要招得来,还要用得好,留得住,发挥得极致!我们还离得远,还要持续努力!!!

搜索

12类紧缺人才

谷爱凌爸爸

投奔中国的外籍科学家

深圳cfa人才标准

谷爱凌父母婚姻现状

外交部谈谷爱凌

“人才争夺战”打响!美国公开抢人,中国变身成香饽饽



 

据墨写东瀛话春秋报道:

原创

2022-02-10 18:17 · 2021百大人气创作者 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谷爱凌的新闻都看了吧?前不久,她在北京冬奥会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获得了金牌。这个曾经是美国国籍的“天才少女”,如今却代表中国夺冠,漂亮国的“酸味儿”都从大平洋那边飘过来了。

大批美国记者、网友开始“攻击”谷爱凌,即使有媒体报道关于她的新闻,也会避开她的中国国籍不谈,只称其在美国出生。这些“酸溜溜”的行为,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如此优秀的“人类高质量女孩”谁都会羡慕。

不过,谷爱凌这样的人才离开美国,并不是个例。近几年,美国越来越多的高新科技人才开始转到国外寻求发展机会。仅在2021年,“电商巨头”亚马逊就有50位副总裁级别的员工离开,全体员工的离职率已经达到了危机水准。

“人才流失”、“人才荒”正在美国上演。

要知道,曾经的美国可是号称“人才磁石”。早在19世纪,他们就已经开始用吸引移民的方式招纳各类人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别的国家都在忙着撤离军队,美国却敞开国门,派飞机接走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000多名科学家。

随后,各个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推动着美国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得到了好处的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人才强国”的重要性。

但光靠美国培养的那些高知识分子,还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野心。几十年来,政府不断修改移民法,放宽人才移民政策,恨不得敲锣打鼓地把全世界的科学家和优秀留学生都招来。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后,在美国上学的许多留学生遇到了经济问题,马上就要上不起学了。美国政府立马伸出援手,砸钱为他们垫付学费、生活费,甚至连工作都给安排好了。

在各种福利政策、顶尖名校和高科技公司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人到美国寻找机会。1978年到2015年期间,光是中国的清北毕业生,就有两万人去硅谷工作。

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背井离乡跑到美国,有人想在自己国家守着亲人朋友怎么办?没关系,美国还有“人才本土化战略”。既然你们不想来,那我们把公司搬过去不就得了?

很快,美国开始发展摩托罗拉、杜邦等跨国公司,或是在别国设立“研发机构”,就地招聘本土人才,并提供极其高额的薪资。

总之,不管是美国的人才还是别国的人才,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得到。这样一来,美国很快就在科技领域走到了国际前沿。紧接着,他们开始飘了。

2018年8月,特朗普在一场满是企业高管的宴会上满嘴跑火车,大肆宣扬“中国留学生间谍论”。同年11月,美国司法部启动了“中国行动计划”,声称要抓捕“间谍”。

据统计,他们已经在83起案件中给华裔的科学家、学者定罪。2021年8月,又有三名赴美中国留学生刚下飞机,就因为手机里的军训照片,被美国认为是“间谍”,随后遣返回国。这剧情,恐怕只有喜剧电影能拍得出来。

近几年,中国崛起也让美国感到十分恐慌。他们特意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学术界的风险》,声称中国的发展,是因为偷学了美国的技术。

到了招生季,他们就想各种歪招,阻拦美国大学招中国的理科留学生,只允许他们报考文科,也就是读读写写诗歌、思考哲学啥的。

美国撒下了一张“大网”,努力拦截来自中国的人才。至于“人才计划”嘛,他们早就忘得没影了。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的防疫措施不当,每天都有上千上万的人被感染。而政府的印刷机没日没夜地运作,大量的美钞涌入市场,美国通胀严重,经济低迷。这块留学生和人才的“香饽饽”,变得越来越臭。

很快,美国政府排挤中国人才的做法迎来了恶果。2020年,光是中国赴美留学生的数量就直降了43%。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学者也都离开美国,另谋生路。毕竟美国这样大张旗鼓地挤兑中国人才,谁知道这把火会不会烧到别人身上?

要知道,21世纪的“人才”已经成为战略资源。眼看着人才流失愈发严重,美国急了。

2021年5月,拜登站出来高呼:欢迎中国留学生来美国读书!但他并没有废除“中国行动计划”,也没开展什么实际行动。想让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光说一句空话,这年头谁还会上当?

可能是觉得光“画大饼”没啥用,2月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2022年美国竞争法》,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理工科博士学历的人才申请绿卡时,几乎没有任何条件,接近直批。

美国的公司也开始为留住人才,采取了一些措施。前不久,半导体公司巨头“镁光”宣布,将解散在中国的研发团队,并为公司的高科技人才提供美国移民机会。

美国专家称,如果政府和公司的措施落地,中国顶尖科技人才将更容易流向美国,也能大大提高美国在“中美人才争夺战”的竞争力。

咱就是说,美国别的可能没有,自信这一点绝对是杠杠的。不少留学生、学者都表示,去美国干啥?是图“间谍游戏”?还是图那儿有疫情?

事实证明,美国的这些“招式”,效果一般。愿意跟随公司移民的人少之又少,赴美留学生的数量也只减不增。

而另一边的中国开始不断增加研究经费,大力支持科研人员的发展。近20年来,中国的科研经费增长了约13倍。

同时,各类公司还大力招募世界各国的人才。据报告显示,2021年,光是上海就已经有超过10000家企业被批准录用外籍员工,并放松了年龄、申请资格的限制。

2021年7月,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者帅克,全职加入到了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曾任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的比尔卡尔,也正式入职清华大学。

现如今,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高级人才流失严重。五角大楼前网络主管都无奈表示:美国已经在多个领域输给了中国,创新能力受到重创,科研人才正严重短缺。

不过话说回来,谷爱凌离开美国,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但她也算是一个典型代表。“人才争夺”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非要拿政治去搅和学术研究和科学发展,甚至是体育竞技,只会逼走越来越多的人才。

整天耍阴招,“别国栽树美国乘凉”的小心思,该收一收了。

老金:人才不但要招得来,还要用得好,留得住,发挥得极致!我们还离得远,还要持续努力!!!

搜索

12类紧缺人才

谷爱凌爸爸

投奔中国的外籍科学家

深圳cfa人才标准

谷爱凌父母婚姻现状

外交部谈谷爱凌

【圈态度】复盘2021:汽车后市场动荡中“进化”,展望2022年,方向逐渐清晰
天分享到:

时间飞快,2022年已过去了半月有余,圈姐在“圈里”这一年的时间,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简单地整理一下,让大家更清晰的认识到2021年的几大变化,更好地思考2022年要走的方向。

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一直未停住脚步,2021年仍然没有摆脱疫情的影响,但是整个汽车行业和后市场行业仍然顽强的向前迈进。回顾2021年车市,受缺芯的影响汽车厂商减产,科技公司看好汽车市场争相跨界造车,在多重挑战下努力让汽车市场实现恢复和增长。而汽车后市场也不平淡,表现为几个方面:第一,原材料价格几轮上涨;第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推进;第三,国家政策利好支持;第四,汽车后市场“国货”崛起。

因芯片短缺,汽车厂商减产、停产

2020年底开始爆发的“缺芯”潮至今还未平息,2021年由于“缺芯”,通用、福特、本田、丰田、长城等一线厂商受到缺芯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连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也被波及。另外,还有多家车企,如吉利、比亚迪、长城等,走上自主“造芯”之路。

更是因为缺芯的情况导致价格暴涨,据资料显示,各类型芯片价格普遍上涨了5倍到20倍,但尽管如此,依然“一芯难求”,这种现象持续到2021年第四季度,得到一些缓解,汽车供给趋于稳定,市场表现略好于三季度。但是恢复节奏比较缓慢,终端还是受影响,销量呈下降的趋势。

根据AFS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1020万辆。亚洲地区的汽车工厂受到的冲击是所有地区中最大的,汽车减产量超过360万辆。其中,中国的减产量约为198万辆,约占全球汽车累计减产量的19%;亚洲其他地区的减产量约为174万辆。北美地区紧随其后,削减了约310万辆汽车的生产,而欧洲也损失了近300万辆汽车的产量。AFS预计,全球汽车行业在2022年可能会比2021年要顺利一些。

总结:2021年芯片短缺是国内车市发展这么多年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状况。根据2021年的表现,预计2022年受芯片影响会逐渐减弱,有助于提振车市,使整体的国内车市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各种产品“涨”势惊人,轮胎、润滑油当属“明星”

2021年可以说是轰动的一年,年初全国各地建材、电子、消费、化工、汽车零部件等各行各业价格都出现了疯涨,从10%、20%、50%、100%一直到涨到1200%多,令人有些措手不及,成为行业焦点。

我们所在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芯片、轮胎、轮毂、润滑油频频发布涨价新闻,表现最为“疯狂”的当属轮胎和润滑油。今年轮胎市场呈现多次涨价潮,年初受天然橡胶减产的影响,多家轮胎企业发布了涨价通知,如赛轮轮胎、玲珑轮胎、正新轮胎、三角轮胎等,除本土轮胎企业外,普利司通、固特异、韩泰等外资轮胎企业也纷纷涨价,各家累计涨价幅度均超5%;年中,在原材料及海运价格上涨的倒逼下,部分轮胎企业进行多次调价,有的甚至超过5次。年未,自10月份以来,轮胎行业再次呈现一轮涨价潮,据资料统计显示,先后发出近300张涨价函。

而作为关系到工业生产和普通消费者汽车生活的配套必需品,润滑油市场的涨价浪潮也是风雨欲来,因上游价格特别是国际原油、添加剂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推动润滑油价格,从年初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现在涨价的声浪逐渐退去,但润滑油企业仍然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总结:2021年以来轮胎行业、润滑油行业涨价主要是基于成本的上涨逻辑,都经历了多轮提价后,多数厂家谨慎控价,也是出于对新一年价格体系调整的需要。2022年是否会持续上演涨价潮,取决于上下游的相互博弈。

新能源汽车“风口”强劲,二三线市场成增量市场

今年虽然说整体市场压力比较大,但是新能源的需求非常旺盛,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0%,扣除报废注销量比2020年增加292万辆,增长59.25%。并且,伴随销量不断地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正加深,2021年全年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14.8%,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现在,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的差异化特征,实现新能源车对燃油车市场的部分替代效应,通过用户的市场化选择证明了消费需求的变化,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除此之外,由于各地新能源牌照投放基本稳定,加之补贴正在缓慢退坡,新能源车的增量将主要来自于二、三线城市需求的释放。随着市场热度的不断提升,各大车企也相应推出了多款新能源车型,甚至有些车型出现了一车难求的局面。

总结: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中国将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竞争市场,因此需要企业提前进入新的赛道,提前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

实施多项利好政策,助力行业良性循环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数智化”挺进之年,不论是政策利好还是供需变化,种种迹象表明,汽车后市场迎来了转型之年,一方面,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下,企业纷纷加紧脚步、追赶“列车”;另一方面,一系列利好频出,为后市场赛道上的“选手”们敞开了亮相的机会。

自2021年7月1日起,全市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重型柴油车,须符合机动车排放标准6a阶段要求。相比国五标准,国六标准对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量有了更加严格的限制,这也给发动机与润滑油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重型柴油车的国六排放标准实施之后,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限值将分别降低77%和67%,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为了满足排放要求,车企纷纷对柴油发动机的后处理器进行了更新,包括DPF(尾气颗粒捕捉器)、SCR(氮化物处理器)、DOC(柴油氧化催化器)、EGR(废气再循环)等环保装置被安装在发动机上。为了让车辆动力增强,同时排放更低,发动机上还升级了诸如超高压共轨系统与燃油喷射(高温高压环境)、钢制活塞等技术应用。

由国家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强调,汽车数据处理者开展重要数据处理活动,应当遵守依法在境内存储的规定,加强重要数据安全保护;落实风险评估报告制度要求,积极防范数据安全风险;落实年度报告制度要求,按时主动报送年度汽车数据安全管理情况。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的,汽车数据处理者应当落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制度要求,不得超出出境安全评估结论违规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并在年度报告中补充报告相关情况。

据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出台《规定》旨在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汽车数据合理开发利用。

总结:这是进步的力量,是时代的必然,在国家、企业多方努力下,助力企业稳步发展、促进市场良性循环。

后市场“民族品牌”崛起,打开消费增长新空间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快速崛起,消费者的品牌偏好正在转变,尤其以Z世代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势力态度的转变,正驱动着中国本土品牌的成长。

查看数据资料显示,2021年乘用车轮胎、机油市场规模均超1000亿,蓄电池市场规模近300亿。机油更换率超过150%,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空调滤清器更换率高于50%。2021年,机油、机油滤清器更换率超过100%。国产品牌配件市场份额正在提升,点火线圈、刹车盘、冷却液等品类已超外资品牌。

对比近两年1-9月份的配件销售数据可见,在多个品类上,国产品牌配件的市场份额正在提升。国产品牌减震器2021年市场份额达到38.52%,提升了13个百分点;在点火线圈、刹车盘、冷却液、控制臂、蓄电池、空调滤清器、空气滤清器这些品类上,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都达到50%以上,已赶超外资品牌。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深化,中国汽车制造业加快汽车制造与信息化的融合,中国自主品牌将在国内主流汽车市场中全面提升,销售占比2021年已超过40%。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增长迅速,其保有量占比也持续提升,国产配件需求增长较快。

点评:新经济发展加快行业发展步伐,汽车后市场企业线上线下齐发力,让本土品牌的路越走越宽,可见“国潮”品牌的兴起刚好满足新一代年轻人的需求。所以,企业只有认真打磨产品,专注品牌价值,用心聆听消费者心声,才能让本土品牌走得更长远。

如上所述,2021年的汽车后市场在存量时代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以消费者为核心,打造品牌价值、重视服务、结合新商业思维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相信2022年的汽车后市场将迎进一步的发展与突破,在2021年“活下去”的前提下去寻求新的创新路径。

特别声明:本文系汽配圈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南宁旅游# #南宁身边事# #周末去哪儿##南宁[超话]# 唯壹造型染烫店 凤翔路裕信巷子里这家美发店好感满满~全程都不会有推销的哦!自动按摩25分钟哦~洗头
  • 随着几年时间的发展,现在浐灞二中在外面名气大增,这几年一直采用的是这种办法维持生源,至于考试选拔,是因为新学校想要出头彩,升学率是第一,所以没有办法才四处选拔优
  • 在前几期节目中两人在“拟音游戏”中默契十足,惊呆全场,更是让生米们认定“杨迪一定是周深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弟弟,不然怎么会如此默契”。在前几期节目中两人在“拟音游戏
  • 《谢谢你医生》可是上央视的正能量大剧哦,优缺点都很明显,所以才没火!而《爱的二八定律》中,杨幂的状态,还不如《谢谢你医生》呢,至少演医生还不太出戏,演律师就很违
  • 我以为破了揪出来拿纸擦擦还好没血当时就觉得这个触感不像以前牙龈嗝我的感觉第二天一看,小竹笋白尖出来了-出牙期真的很烦晚上总是突然大哭、睡眠倒退、咬手指…赶紧给她
  • 据了解,东山村的菊花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形式运营,完成100余亩土地流转,既带动周边农户50余人就业,也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合作社工作
  • #NBA新赛季2022#篮网要交易哈里斯了,湖人又有想法了?虽然本赛季哈里斯的三分命中率并不高,但他毕竟是个射手,而且又是大伤初愈,还是值得期待状态回暖的。
  • 细分为:1侍奉仙人的童男女或弟子犯错误,如“犯花”打下来的按照传统说法.2因为贪恋人间自己偷跑下来的.3天人福报享尽无奈投生人间.4民间庙里供奉的神鬼精灵或神鬼
  • 哪些东西是我真的爱吃的,什么东西是我真的想买的,什么事情是我犯懒就不需要去做的……意识到这些明显的个人偏好,也是花了我不少时间的。 当我尝试性的想,我没有决定什
  • 看到狗狗这么依赖和信任主人,还是希望大叔不要卖掉它。看到狗狗这么依赖和信任主人,还是希望大叔不要卖掉它。
  • 還有三位魔術師老爺爺表演小魔術,他們邀請話都說不清的小朋友上台當幸運觀眾,最後問:「你最喜歡什麼動物呀?」於是魔術師在Milou驚愕的表情中擰了一隻氣球小狗作為
  • ここにいるよ それだけ[作揖] 想想就觉得畑把红担养得很好(?これからよろしくお願い致します#金川紗耶[超话]##金川纱耶手机博# 2022.11.03 19:
  • #肖战[超话]#❤️肖战顺顺利利 xz 我喜欢肖战❤️肖战《光点》空降第二天,全球榜升至第二,一天飙升25名!太厉害了[彩虹屁][彩虹屁][彩虹屁]一天飙升25
  • 提前7天yu订,可享8折早订优惠~另外部分日期可享住4付3优惠哦入住包含 免费双人早餐入住期间一次双人午餐入住时视房态升级房型视房态提前入住&延迟退房免
  • ### 暮云归处 走出寓所,天空被我推开了一道门 人们人头攒动,涌向霞光万道中 暮云归处,抛弃多时的疲惫 抛弃一株狗尾草对命运的叹息 一场露天电影的快乐,多年
  • 马上快12月说一下约稿的事情最近收到很多约稿相关的私信,按原本的计划确实现在就能接了也是不久才知道毕业的时间,在这之前要把毕设搞完,我觉得时间还是很紧张的,所以
  • 今天中午也只打算吃个酸奶,倒也不是什么暴食后的惩罚餐,单纯就是肚子难受,太多东西了,感觉我的肚子已经不工作了,根本不在消化,估计也不会的,反正就让他缓两天。去年
  • #广播剧招募[超话]#笙梨有声出品,长佩文学鬼谷可爱多原著,现代纯爱广播剧《不用敲门了》第1期角色招募 策划:李鲤鲤 咸鱼团崽 导演:鸟鸟 编剧:择一 1.
  • #我的爱用 你们也要拥有# 周末,天气好棒,想给你们推荐一个特别好看的口红,颜色棒,也适合秋冬,最主要是新的可以让心情变得更好,扫去一切阴霾。今天的火箭展现了:
  • ——汤姆,7岁别忘了她的名字……那样会把事情弄糟的。 即使是在梦里也上演了幸福的结局,展现了观众们想要的画作,代为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