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超70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 结构性存款最受欢迎

近日,工业富联公告称,将投资476亿元用于理财,消息一出,震动市场。

截至3月26日,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700家上市公司发布关于购买理财产品的相关公告,根据不完全梳理,认购金额合计超2220亿元,同比减少532亿元。上述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信托、基金等等,但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依然是上市公司主流的选择。

不过投资有赚有赔,去年有11家公司的投资收益出现过亿元的亏损,有些甚至对利润形成负面影响。

70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
3月22日,工业富联披露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及子公司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476亿元闲置自有资金投资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中短期(不超过一年)、保本的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在上述额度范围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

工业富联表示,在保证公司正常经营所需流动资金的情况下,公司以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和进行结构性存款,不影响公司日常资金周转需要,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且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收益。

根据该公司同时发布的2021年年报数据来看,工业富联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95.57亿元,同比增长1.80%;归母净利润200.10亿元,同比增长14.80%,营收、利润均创历史新高。此次用来理财的476亿元相当于该公司去年全年净利润的近2.4倍。

工业富联只是理财大军中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A股中已有700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购买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合计243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认购金额减少530亿元左右。

仅3月26日一天,就有实益达、安宁股份等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购买理财的公告。其中实益达更是一口气披露了18条理财记录,其中既有单位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也有金雪球添利快线净值型理财产品。

从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类型来看,包括结构性存款、国债逆回购、通知存款、证券公司理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产品、基金专户等。虽然琳琅满目,但结构性存款依旧最受上市公司青睐,有544家上市公司认购,认购金额合计超1600亿元。中信证券目前的认购金额最多,今年2月中旬,其一口气购买理财产品金额达80亿元,公告显示,中信证券的80亿元全部购买了华夏银行发行的定期存款。

私募排排网董事长李春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上市公司本身一直就有理财需求,尤其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上行的当下,上市公司扩张动力减弱,现金流增多,因此上市公司通过利用公司闲置资金理财,获取主营业务外收益来改善财务报表的意愿增强。

他还表示,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理财对收益要求并不高,主要追求抵御通胀的收益,但非常注重本金的安全,对流动性要求较高,因此结构性存款、逆回购、偏固收类产品以及货币基金等安全系数较高的理财产品会成为上市公司理财的首选。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同样认为,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往往企业竞争力强、现金流充沛,同时企业发展处于稳定期,短中期扩张性投资需求不大。

他表示,年初以来海外和国内资本市场震荡有所加剧,国内经济压力有所加大,短期市场风险加大和预期偏弱应该是今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意愿增强的主因。

其次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兼具安全性、流动性,收益也有一定保障,比较好的匹配了上市公司闲余资金的投资需求;

第三,部分理财产品在产品设计上有税务优惠的考虑,来增强吸引力。当然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主要还是为了避免现金留存活期账户形成的通胀折损。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通常不会太高,对上市公司即期业绩影响不会太大。

570家公司去年投资实现盈利
有投资自然会有盈亏。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3月28日,从目前已经披露年报的A股来看,有570家上市公司的2021年投资净收益录得正值,其中投资净收益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41家。

投资收益前四强的公司,均来自保险阵营,中国人寿的目前的投资收益最高,达到了2418.14亿元;中国平安的投资净收益紧随其后,达到1033.78亿元;接着是中国太保和中国人保,去年的投资收益分别为954.57亿元和628.35亿元。

此外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证券、中信银行和中国移动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投资收益都在130亿之上。

不过也有111家公司去年投资失利,出现浮亏。亏损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11家。

此外个别公司甚至因为“踩雷” ,对公司业绩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A股上市公司御银股份披露的信息显示,其预计2021年度亏损将达4500万至6500万元间,导致御银股业绩不佳的一部分原因正是其投资公募基金出现了亏损。

御银股份年报预亏中,关于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达到-2900万元至-4100万元,主要是公司证券投资亏损所致,而证券投资亏损的主要是公募基金产品,而且全部是偏股型基金。

根据这家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证券投资亏损最大的来源是国内某公募基金旗下的偏股型QDII基金,在去年斥资约2亿增持该QDII基金后,仅这一只基金产品上的亏损已达3720万元。

除此之外,在去年抄底港股市场的“潮流”下,御银股份也借道公募基金旗下的港股基金进入市场,买入国内一公募基金旗下港股基金约1.7亿元,报告期末该笔港股基金投资也亏损接近800万元。

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御银股份已经不是第一次进行权益投资,2019年其曾凭借投资,实现扭亏为盈,可能是尝到了“甜头”,所以近几年该公司一直都很热衷投资。不过投资本来就是双刃剑,市场好时,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一旦市场转弱,主营业务又不振时,可能会雪上加霜。#财经# #股票# #今日看盘# #理财产品#

2022年,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什么?
不是房地产问题,也不是潜在出口萎缩的问题,更不是生不生三胎的人口问题,而是——
就业。
对,就业,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2022最大黑天鹅。

01
有一个朴素的经济学原理——
宏观环境好不好,就看年轻人去了哪里。

一个高速增长的环境中,年轻人会优先选择哪里?
民营企业,创业公司,科技、互联网、新金融等新兴行业。
甚至是,独立创业。

但是,一个增速不振的环境中,年轻人又会选择哪里?
考公、考教、考研……
你卷任你卷,我考公务员。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22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1020万。

上千万的毕业生,都流向了哪里?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突破200万;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人数,突破900万;
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突破450万,相比较去年增长85万,达到历年最高。
1000万大学毕业生,200万考公,450万考研,900万考教……
以上数据,千载一遇。

02
接下来,是一组更严峻的数据。
截至目前为止,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
16-60岁的就业人口,总体失业率不到5%。
总体失业率看起来不高,而且还在不断下降。
但是,这不到5%的总体失业率之下,却藏着一个严峻的现实——
16-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为15%;
20-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高达20%。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1/5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

03
稳增长,保就业,是2022年的首要目标。
什么叫首要目标?
无论再大的问题,只要碰上“稳增长、保就业”,都要让路。

GDP每增长1%,就能带动130万人就业。
上面这个数据,来源于哪里?
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时任高层用三句话清晰的回答了GDP增速与就业的关系
——我们关注GDP,其实关注的是就业;
——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
——保证新增就业1000万人,需要7.2%的经济增长。
理解了上面这三句话,你就能理解明年一切工作的核心任务——
确保GDP保持中高增速。
确保1000多万的应届毕业生能稳定就业。

04
站在这个目标之上——
你所担忧的问题,其实并不是问题。

先把GDP稳住,先把嗷嗷叫的1000万年轻人稳住……
治大国如烹小鲜——
哪个锅里的菜先“眼看糊底”,就先起哪个锅。
因此,全面宽松要来啦。
在我看来,哪那么复杂——
就是就业下行了,要稳稳年轻人了。
先不管那么多,先把水灌进来。
把就业拉上来,把底层年轻人稳住。

接下来,全文最重要的部分来了!
稳增长、拉就业、把年轻人稳住,怎么稳、怎么拉?
古往今来,想解决这些问题,无非就那么三招——

第一,把水灌进来。
有了流动性,循环大水车转起来,把总的增量做上去。
这不,降准已经来了。
降息,大概率也会跟上。

第二,以工代赈搞起来。
从罗斯福新政,到08年的4万亿,再到新基建、乡村振兴……
归根结底,都是:
上面掏钱,上马大项目,让年轻人有活干,有钱赚。
这不,这次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专门提到了:
“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
——上面掏钱了。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新基建、都市圈、十四五重大项目落地”
——大项目上马了。

第三,预期按摩做起来。
社会流动性恢复,上马大项目,有活干有钱赚,只是让年轻人的身体稳住了。
想把心也稳住,还差一步——
针对预期的心理按摩。
什么叫“针对预期的心理按摩”?
年轻人嘛,年轻气盛,容易不平衡。不平衡多了,就容易有戾气。
如何去化解利器?
公平,至少是看起来公平。

共同富裕来了,保障房也来了。
这不,这次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专门提到了: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干一干无序扩张的资本,是不是稍微平衡点了。
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房建设。
——再给你一个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不是更平衡了。

05
综合以上,再做一波总结——
2022年,对于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首先,这是个大宽松之年。
你可以有一万个理由,去说“大宽松,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但没办法,一切都要为“保就业”让路,这是特殊环境下的必然。
你我,都无力改变。
其次,这还是个财政大年,也是个基建大年。
历数过往,有“流动性、大基建和财政大年”出现,企业都不差,具体的机会,将出现在哪里?
看流动性灌向哪里,看大基建落地到哪里!
流动性灌向哪里?
其实,大会中提到了——
新基建、专精特新、碳中和、光伏、新能源、第三代半导体……还是这些玩意。
大基建落地到哪里?
其实,大会中也提到了——
继续做大都市圈,继续做大核心城市群……

虽然,说的都是以工代赈。
但以工代赈的红利,还是被这些硬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和核心城市给吃了。
既然如此,作为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打不过,就加入。
我只能说到这里,把宏观趋势告诉你,具体怎么办,还得你自己选择。

【“卖一头亏几百”,农产品涨价令生猪养殖“雪上加霜” ,行业亏损延续】
农历春节后,本就处于下行周期的生猪养殖又迎来行业淡季。雪上加霜的是,国际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农产品价格显著上行,养殖户成本随之升高,亏损加剧。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伴随饲料成本上行,3月份以来国内生猪价格仍呈现震荡下行态势,养殖头均亏损超过300元。生猪出栏量环比增长背景下,市场供大于求现象仍存。

农产品涨价加剧生猪养殖压力

“这一段猪价一直不行,卖一头得亏大几百,上个月料价又涨了,越养越赔钱。”河南新乡一小型生猪饲养户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抱怨,经历了2021年末的一轮上涨,农历新年前后猪价再现持续下行,养猪再度陷入亏损境地,但又不能不养。为节省成本,养殖户们平日里都会买些替代性饲料来喂养,比如较豆粕价格更低廉的菜粕等。

“的确,近期受玉米、豆粕等粮食价格显著上行影响,正邦、新希望等多家饲料企业都宣布饲料涨价,涨幅多在每吨100元左右。”一不具名养猪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豆粕价格今年出现显著上行,目前现货价格已接近5000元/吨左右,短期内涨幅超过30%。而除饲料成本外,近年来随着养殖人工、水电、防疫等成本增长,目前整体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6%。自繁自养情况下,按照体重119.5公斤左右出栏计算,每公斤生猪养殖成本达到14.6元/公斤左右。“这个成本还是以当前出栏的生猪测算。一般生猪养殖周期在半年左右,所以目前出栏生猪前期饲料成本还是相对低的。如果是从去年年末开始饲养的仔猪,恰逢本轮粮价上涨明显的阶段,养殖成本会更高。”其称。

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也指出,由于现在玉米和豆粕涨势较高,豆粕已突破历史新高,玉米已接近历史历史最高,所以现在玉米、豆粕价格的上涨,已导致每头猪的饲养成本也上涨了近2元/公斤,这也直接蚕食掉了每头猪200元的利润空间。

3月14日,国内期货市场上豆粕主力合约2205收于4219元/吨,此前在3月9日更是最高达4266元/吨,较今年1月中旬最低3121元/吨,已录得最大超35%的涨幅。玉米主力合约2205近日虽有显著回调,但此前在3月7日也达到2932元/吨的高位,较年初低点也上涨近10%。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饲料原料43%豆粕、玉米、麸皮、高脂DDGS的月均价分别环比均有上涨,其中豆粕的涨幅最大,并接近历史最高点。从同比涨幅来看,豆粕和麸皮的价格涨幅较为接近,而麸皮价格涨至近年最高点;玉米和高脂DDGS的价格低于去年同期,但均是次高点附近。从自繁自养来看,饲料成本占比在2017-2021年不断冲击历史高点,其中2021年1月曾达到61.09%的高位,并且与玉米、豆粕价格高点出现时间比较吻合。2月份的占比虽然出现回落,但仍高达58%左右,在近年数据中也是偏高位置。为了应对饲料成本上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企业通过低蛋白到低豆粕再到无豆粕的方式降低饲料成本压力,综合利用豆粕、菜粕、棉粕来实现低豆粕的目标。

对于粮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新希望此前就公告称,原料价格增长对公司饲料销量没有明显影响,成本有些压力,但是定价转移相对容易,一定程度上消化了成本的压力。预计2022年上半年饲料价格仍在高位震荡。

高成本下生猪养殖延续全面亏损

饲料成本压力正向下游传导,但当前猪周期依然处于低谷,猪价难有起色,这对于养猪人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春节过后生猪市场价格出现了急速下滑,月末有所回涨,但3月份市场再度出现震荡下滑走势,不过下滑幅度不明显,从月初的12.54元/公斤降到了11.94元/公斤,降幅有4.78%。”卓创分析师王亚男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春节后生猪行业步入传统淡季,终端消费不振,屠宰企业利润也不理想,下游订单减少,屠企压价意向明显。而供应方面,3月份市场整体生猪出栏计划较2月份依然增加,全国范围计划出栏数值增幅在20%上下。

她表示,当前价格下,生猪养殖行业处于全面亏损阶段。以自繁自养测算理论价格下,平均每头养殖亏损额超过300元,较月初亏损幅度加剧了76元。而此前在去年三季度,生猪行业也一度步入全面深亏,头均亏损理论值达到780-790元,有些地方甚至超过千元。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也显示,当前的生猪生产和供给充足,需求收缩,阶段性过剩较为明显。今年1月份全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23.6%,2月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8.2%。而2月第2周屠宰量为330万头,3月第1周增加到480万头,与春节前每周平均620万头的屠宰量相比,下降明显,表明春节后的猪肉消费明显偏弱。

搜猪网数据显示,近期国家两轮猪肉收储如期进行完毕,东北地区猪价率先小幅反弹,但持续时间不长,近几天再度趋稳在5.7-5.9元/斤的范围。加之近段时间谷物类价格飞涨,这也使得饲料成本也在不断提升,配合料价格成本已超3.8元/公斤,所以初步估算,大多数自繁自养条件下的养殖成本至少在7.8元/斤以上的位置才能够保本。目前全国区域已出现大面积亏损,头均亏损程度已达500元/头以上。北方地区是标猪价格最早跌破6元/斤的区域,也是亏损程度最高的区域,南方地区主销区域较多,整体亏损程度稍稍缓和。

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目前受供应增加和消费季节性减少双重因素叠加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下行,价格处于2020年以来的低位,养殖企业陷入亏损。2月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4.06元,已经跌破平均养殖成本线,出栏一头生猪亏损约150元,上周又跌到每公斤13.21元。

猪市短期低迷行情或持续

2021年以来,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整体下行趋势明显,市场关于周期将于2022年出现反转的观点频现。而如今一季度已近尾声,猪市依旧未有回暖迹象。

冯永辉认为,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官方数据来看,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在2021年6月份已达到顶点,且达到4600万头的母猪存栏量,而实际只需4100万头的基准数来保持平衡。从2021年7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已有超过半年左右的时间,但从现在回落的幅度来看,只有不到10%的降幅。能繁母猪的存栏数据会影响到一年以后的肥猪出栏供应量,所以以官方数据来推演,可能今年整体全年的生猪供应都不会出现短缺。

“目前市场产能相对充足,周期暂时还未触底。当前生猪价格还有下滑趋势,不过跌幅不会太大。”王亚男认为,卓创监测的二月份数据显示,当月能繁母猪数值环比微降了0.1%,暂时看这对猪价短线影响不大。由于生猪养殖周期比较长,从能繁母猪数量开始下降,到市场生猪出栏量回落,还需要历经半年多时间。

她认为,本轮周期价格低点可能会出现在今年五月末到六月初,全国均价最低点可能会到10元上下。近两年国内非洲猪瘟疫情控制的比较好,但还会季节性发生,在出现猪病时,散户面临亏损现状,难免出现弃养。不过目前淘汰进程并没有像预期的那么快。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3月3日,农业农村部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生猪企业座谈会,分析研判生猪生产和价格走势。会议认为,春节后猪肉进入消费淡季,能繁母猪存栏量尽管已回调到绿色合理区域,但生猪出栏仍惯性增长,生猪价格处于下行通道,加之大宗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猪粮比价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今后两个月价格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农业农村部相关人士也表示,去年底全国生猪存栏4.49亿头,同比增长10.5%。这些存栏生猪会在之后的6个月,也就是今年的1月份到6月份,陆续出栏上市。由此推算,今年上半年猪肉市场供给必然处于高位。目前市场下跌趋势还会延续一段时间,3、4月份猪价可能跌至每公斤12元左右的谷底,养殖亏损程度还会加大。

下载e公司app,获取更多上市公司资讯:https://t.cn/A6ITxCy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考了经济法与税法 虽然考得不尽人意 但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最后一场还是发着烧坚持完的 也算是无憾无悔了 回家后把注会的书籍全部撤离书桌 点了一碗混沌外卖 把家里
  • 下一秒:这个小孩没抢到必胜客鼠标垫被黄牛气死了,我上次帮他挑礼物在官网看见好多,他喜欢什么来着雷神公子万叶诶诶这个甘雨是他桌面我来看看有没有现货(我还没入坑啊我
  • 进入7月,富士康仍在继续扩招,深圳和郑州两大生产基地均在招工,开出的条件也相当丰厚。据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称,圣邦微电子(圣邦股份,300661.SZ)的组件已
  • #苍兰决##沉香重华##沉香如屑##星汉灿烂##月升沧海# 每当我们看完一部电影或一部剧时 总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他们的故事已经圆满结束了,而我们悲催的生
  • ”我们这里有工业园区的,但是好多的富豪在这里,像土豪绅士一样的,听说我们这里还有人修安置房在挖的时候死了一个,不过挺惋惜这个人的看来,本人以前被乡的几个年轻的警
  • 【你的GPA能申请哪些美国大学的研究生?】 美国大学也分三六九等,排在第一层的当然是小伙伴们梦寐以求的常春藤盟校了。美丽的pasadena,安全,优雅,充满文艺
  • 一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看到后,二话不说载着斯琴和同学来到内蒙古医院。一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看到后,二话不说载着斯琴和同学来到内蒙古医院。
  • 以后可能记录一些小运营的职场日常,周末的画与歌,书与花,不全是美好,但真实又鲜活。在从学生蜕变成独立的社会人之间,我也逐渐放下了曾经热爱的文具,开始了,无纸化办
  • [举杠铃]今日精彩对决马上开始,17:00锁定各大直播间来和阿桃一起见证天选时刻[打call]!今年新开的系列坑也有不少,S1的变种媚药题材,IP那个暴雨出差系
  • 3、表弟向小妙求助,求助内容是如何解决眼前局面(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怎么在暂时不离婚的情况下让小白能够和小能和平共处,过段时间再另谋他策,也就是离婚)小妙在和小能
  • 也太酸了吧 上次去西区的面包店老板就说他们的新店 当时可开心了 想着在东区也可以吃到西区的面包了 结果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啊 果然不能抱有太大的希望…她当时还推荐新
  • 《云边有个小卖部》张嘉佳|“愿生活中的每一个刘十三 都能拥有一个如外婆一样照亮你生活的光 遇到一个像程霜一般爱你的人”|我知道这个结局很难过,可是我没想过他的后
  • 走过的路,经过的事,看过的风景,已经随着光阴渐行渐远,不必哀叹,也无需伤感,珍惜当下,恬淡随意地生活,便是浅浅的快乐。我真的很喜欢北京的秋天和冬天即便我也很喜欢
  • 【社区来了家庭医生团队】#象山城事#8月8日,象山一院医健集团丹西分院全专融合家庭医生团队走进蓬莱社区,向中老年居民、慢病人群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医疗咨询义诊
  • 确诊病例(轻型)3:3月7日—11日,伊通县职业高中、永青公寓;3月12日,伊通一中附近聚鑫花甲粉店、在水一方小区“醉故里”店、一毛街南狮子座烧烤店、春光庭院、
  • 标签:双洁 甜宠 1v1 微剧透作者太太分了上下两卷两卷的主角都是小猫咪上卷是弟弟郁洛的故事,下卷是哥哥郁芒的故事,都是小甜饼,兄弟两个因为考核来人类世界工作分
  • 第二种衍生型号,因为和076两攻的功能重叠,而且设计改动很大,相当于重新设计一个新型号,而作战效能不如076两攻(076可以携带各种舰载机数量可超过40架)。第
  • 金属制梁柱式护栏金属制桥梁护栏的立柱和横梁是桥梁护栏的受力构件,需要具有良好的吸收车辆碰撞能量的特性,同时也要便于加工和安装,表5-1和表5-2是国内外最常用的
  • #纪念神仙般的加班日# 连着几天凌晨下班周六偷懒到下午才进公司某位默契的的同学帮忙备了 三分糖抹茶鹿角巷+牛油果寿司 真的是最近大爱的颜色和依旧喜欢的口味某小仙
  • [报税]看了那个表才发现自己真的好久都没正儿八经看过多少动画了,每周对我来说会去追的只剩下三大特摄,不然也是以前FF14刷东西的时候偶尔看点旧番补补。上一次看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