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朝阳农产品市场现状# !回顾被封后的战疫时刻】“请带好会员卡,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证明,没有外地旅居史,方可入内。”

“唉,慢一点,慢一点!”

“师傅,请扫一下门铃码!”

“嘀嘀——呜——”

下午2点,朝阳农产品大市场北滨路1号门。三条查验通道人来车往,一片繁忙景象。走进市场内部,一个个标有数字编号的彩钢大棚底下,各色菜蔬分门别类码放整齐,等待着客商和小贩的光顾。(图一)

而就在半个多月前

那一天、那一夜

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

“朝 阳” 战 疫

“菜篮子”被封

急!

指针拨回3月23日下午5点15分,朝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君君(图二)接到疫情防控紧急指令:一名外地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张某强曾在市场内活动,朝阳农贸市场、朝阳农产品大市场必须立即封闭,同步排查其行程轨迹及接触人员。

“排查难度很大,张某强的车辆信息、手机信息、购买信息都不准确,由于涉及个人隐私,我们不能张贴照片寻人,只能向客商和供应商一一询问、反复筛查,逐步缩小范围。”张君君回想起当时的紧迫形势还历历在目。

“3月23日10点30分到14点40分,在朝阳农场品大市场地产菜区4、5号棚停留了4个小时,采购了蚕豆、马兰等菜品。”当晚7点49分,张某强的活动时间、活动范围最终被锁定。

这4小时,正是市场交易最活跃的时候,同时在场的客商、供应商、小工及工作人员等有数千人。这一状况让张君君的神经瞬间绷紧了。

根据市区相关部署,蔬菜水果两大市场临时管控,2000余人就地隔离,相关场所全面消杀,有序进行核酸检测……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悄然打响。

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张君君面前:这么多人的食宿,该如何解决?摁下心头的焦虑和不安,她迅速冷静下来,调动一切资源多方联系,终于连夜从惠山区调剂到2000余个睡袋,次日又从梁溪区借用了800个睡袋,满足隔离人员需求。

除了当晚第一顿盒饭由政府提供以外,此后封控区域内所有人员的一日三餐,均由朝阳集团安排。“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快落实相关指令,协助做好集中隔离全流程闭环管理。”

然而,就在封控、筛查有序推进的同时,另一个难题已接踵而至:市民的“菜篮子”被封,如何确保不断供?

3月24日晚8点,全市保供会议召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及朝阳、天鹏、盛阳三大市场主要负责人悉数到场。

保市场就是保住“菜篮子”,必须快速调运蔬菜,稳住无锡市场。各方齐心行动起来:市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与泰州、山东、徐州等农产品基地联系,紧急调拨590余吨蔬菜;市交通局连夜帮助保供单位办理应急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位于锡宁路8号的临时保供点亮如白昼,平整土地,安装网线、照明,布置防疫设施,迅速投入使用……

春雨淅沥中,一辆辆满载蔬果的卡车陆续抵达临时保供点。

“‘菜篮子’保住了!”尽管如此,在张君君的记忆中,全市保供会议依然每晚不定时召开,听取情况汇报,积极组织货源,没有丝毫松懈。她常常忙到凌晨才开车回家,换身衣服刚睡上一两个小时,就又有电话来了,有急事需要她立即处理……

保供攻坚战

难!

按照防疫要求封控三天后,隔离人员转运安置工作分批次开展,工作人员也在连续7天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于3月30日全部离场。

正当张君君以为可以暂时松一口气时,3月31发布的第97号通告将这场“保供攻坚战”推向下一个更严峻的战场。

当天凌晨起,我市多个小区被划为封控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按管控区管理,公共交通、线下教学、各类非必要营业场所统统关停。一股紧张的情绪在空气中蔓延,居民们蜂拥至超市、菜场抢菜囤菜,尤其是叶菜,甚至出现了“一抢而空”“一菜难求”的现象。

“31 日一早,‘朝阳到家’APP就爆单了,一小时之内下了 1400 多单。”张君君敏锐地察觉到了市场的不同寻常。

很快,当天10点45分,《无锡市疫情防控第98号通告》发布,如一颗定心丸,安抚着市民焦躁的情绪:“全市各级正加强货源组织,加大粮食、食用油、肉类、蛋类、蔬菜等日常生活物资市场投放力度,扎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全力确保各大超市、农贸市场正常运营。

市委市政府快速决策,紧急向宜兴、泰州、山东等周边地区调配百余吨蔬菜,连夜运往无锡。

“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从外地紧急调拨过来的货源,以最快速度铺往全市56家天惠超市。然而从前水到渠成的事,眼下却成了最难得的事。”张君君说,经历了3月23日的一波疫情后,朝阳农产品大市场面临着部分人员隔离管控、在岗人员满负荷运转的困境。

没有人手,菜来了也到不了门店、到不了市场,怎么办?朝阳集团临时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突击小队,全力以赴准备作战。

警车开道,当晚10点30分左右,第一批7车的宜兴保供蔬菜到达天惠供配中心。30余名突击队员奋战5个小时,卸货、分拨、装运,再由8名天惠超市驾驶员送往各门店网点。凌晨4点,泰州保供车也顺利抵锡。大家来不及停歇,又投入了新一轮的战斗……

这一夜,惊心动魄!

4月1日一早,当人们陆陆续续走进天惠超市,货架上早已摆满了各色蔬菜。2.9元一斤的蚕豆,2.99元一斤的春笋,碧绿生青的时令叶菜,都是马大嫂青睐的抢手货。

“后续我们根据市场需求继续调度,各类菜品源源不断进入无锡,超市供货频率从一天一供提高到了一天三供,日均销售蔬菜超200吨,比平时翻了一倍。”张君君直言,随着气温上升,蔬菜损耗变大,物流也水涨船高,成本已经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最担心的是来不及卸货和运送至门店,给社会带来恐慌。

好消息是,经市联防联控指挥部、市文明办组织协调,100 名志愿者火速到位,缓解燃眉之急。

“像小桌子那么长的大冬瓜,志愿者一个一个地搬,都累得向我大吐苦水;有的驾驶员出现了疲劳综合症,开车开到呕吐,我们就及时换人。”

首先是吃上菜,然后是稳价格。张君君每天坚持公布天惠超市的菜价,让老百姓最直观地感受到家门口的物价水平,同时在朝阳农贸市场设置了专职管理员,实施价格巡查管控。“每个摊位明码标价,毛利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违规现象严肃处理,坚决遏制哄抬物价。”

至4月2日,市场已经基本稳定。4日,菜量已经充足到1块钱买一大把菠菜的地步。

此次疫情发生以来,朝阳集团线上购物平台“朝阳到家”团队也承担起了社会责任,2500余份“防疫包”通宵达旦分装完成,送至空港开发区。

“每个‘防疫包’内要装40样物资,涵盖吃喝用,工序相当繁琐!”当晚亲自上阵的张君君感慨,分装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而这一夜的齐心奋战,也让她对这支由90后组成的年轻队伍刮目相看,“小伙伴们虽然年纪不大,但遇事能扛!”

堵防疫漏洞

愁!

吃一堑,长一智。想到阳性病例张某强曾在朝阳农产品大市场逗留了4个小时,张君君仍心有余悸:“如果不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到位,市场也不会被封,好在这次没有新增感染人数!”

庆幸之余,她更为清醒地意识到绝不能心存侥幸心理,必须实施更严密的防控措施。

作为无锡“菜篮子”的关键一环,朝阳农产品大市场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拥有900余名供货商,日均300余辆外地号牌货运车辆进入,人车货交流频繁……任何一次擦肩而过,都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如何堵上防疫漏洞?张君君为此焦愁不已,思虑良久。

首先,要实行闭环管理。将原先的临时保供点设为“查验区”,外地货车进入后要扫门铃码,查验行程码、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等,签署告知书和承诺书,在车门上贴好封条,才能进入“作业区”,由市场搬运工卸货转运至“交易区”。而驾驶员全程不下车,供货商“点对点”护航,即卸即走,不超过4小时。

其次,要强化实名交易。基于朝阳集团持续推进的信息化建设,落实实名制。供应商用交易卡,小贩用会员卡,凭卡交易。针对小工、保洁等零散人员,则通过人脸识别,有效限流的同时也能方便排查。

再者,要采取雷霆手段。对于未按规定“点对点”闭环接送外地号牌货运车辆的供货商及涉事车辆,全部列入市场“黑名单”,定期通报;对于未按规定佩戴口罩的行为,工作人员发现一次罚款500元,客商、小工、供应商罚款50元并进行书面保证;市场内辟出“健康管理区”,每天下午1点至5点,定时开展核酸检测。

只要疫情一天不散,防疫就一天都不能松懈!集团上下群策群力,花了三天时间,拿出一份长达24页的《无锡朝阳股份有限公司疫情整改方案》,对防疫消杀、人车管控等细节进行了重新梳理,重点是规范外地来锡流程,减少外地司乘与本地人员的接触面。

目前,这份整改方案已获市里审批通过,开始正式实施。“这也是朝阳集团实现动态清零的一个坚实举措。”张君君说。

树必胜信念

盼!

回望这段战“疫”历程,“急、难、愁、盼”四个字是张君君的切身感受,“每天的心都是提到嗓子眼的。”

自3月23日以来,朝阳集团在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战时状态快速响应,争分夺秒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大局意识扛起重任,攻坚克难当好稳价保供“压舱石”。

战“疫”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来到临时保供点、天惠超市、朝阳农产品大市场等察看调研,反复叮嘱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闭环管理,做到保供、防控“两手硬”,同时要求属地和行业部门强化日常指导督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为群众和商贩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张君君也对“共克时艰”四个字有了更深的体会:“‘共’是上下齐心;‘克’是克服困难;‘时’是必须及时应对每天产生的新情况;‘艰’——这将是一场持久战,未来的路无疑是艰难的……”

接下来,朝阳集团将不断以新模式来适应新形势,用智慧和力量加强管理,竭尽所能守住现有的防疫成果,把市场的主体责任做到位,同时把保供稳价保安全的社会责任发挥好。

与此同时,一系列新思路、新方向也在她脑中生长、盘旋。比如将 “朝阳到家”与天惠超市资源整合,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更好地在疫情时代发挥电商的保供优势;通过建设数字“菜篮子”,强化科学调度、食品安全和价格监测,让市民拎得更稳、买得放心;在满足本地市场刚需的基础上,想方设法驰援上海……

“熬过去,就必胜了!”

“朝阳”,一如它的名字,给人以温暖、力量、希望和稳稳的幸福感。

眼下,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复杂,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但是,我们始终相信坚持的力量。

黎明的那道光,终将刺破黑暗!(无锡博报)

#无锡疫情防控第一线#

#知青往事#2008年,十几个兵团知青,一起重返故地黑龙江绥滨农场,追寻青春记忆。几个混得不错的农场老职工后代做东,邀请他们在宾馆吃饭。

席间得知一个当年没回城留在当地的老北京知青,混得非常不好,已经50多岁了,还在建筑工地扛水泥。这个消息传到了北京。

不久,这个未回城的老北京知青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那是他当年好友的电话,只不过好友当年返城回到北京后,提了干,当了军官,时间长了便失去了联系。

好友和当年一样的口吻:“这段时间你别往外跑,过了奥运,我就去看你。”

奥运过后,好友和一帮老知青到了绥滨农场。吃完饭后,大家在宾馆聊得热火朝天,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直聊到了深夜。

临别时,好友赠送了一支金笔和金表给北京知青。当年钢笔和手表,是知青金贵得不能再金贵得宝贝,而如今有条件了,好友大方地送了个金的给他 ,可见两人年轻时关系有多铁。

但奇怪的是,这个老北京知青并没有邀请他们到自己家坐坐,因为此刻他内心深深地自卑。但好友并没有注意到他的窘境,主动提出明天去他家坐一坐。

第二天一早好友夫妇两人一起到了他的家里,这家哪儿像家?老伴不在了,只有个女儿不在家,不要说招待两个人吃饭,连杯茶都泡不出来。屋里又脏又乱,一股说不出来的怪味,盖的是棉絮发黑,甚至连被套都没有。

好友顿时两眼擎泪,心如刀绞,听说了他过得不好,但没想到竟然过得这么惨,于是怒吼道:“你就这样活着?”

而北京知青羞愧难当,竟然说了声“对不起”。好友顿时一把抱住他:“当年你也是有志青年啊,你过成这样,怎么不早说?”

回到宾馆吃完早饭,几个女知青主动跑到了这个北京知青的家里,帮忙收拾打扫,床单被褥,内衣内裤甚至都给他买了新的。

这伙人里,大多数人和这个北京知青并不熟。打扫完,还给这个老知青讲道理,该怎么过日子?该怎么处理人情世故?千言万语就一句话:“希望你把日子过好。”

三天后,随着这帮老知青的依依惜别,本以为故事就要结束了。没想到的是,这个北京知青的好友夫妇反复商量后,做了一个决定,他是北京知青,当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回城,但是按道理他是可以也应该回北京的,所以一定要把他办回北京。这样不管有什么事,可以搭把手。

回北京?这个老北京知青想都不敢想。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自己户口丢了才没回得了城的。

1979年,自己父亲和弟弟户口迁往江西时,父亲单位就没能找到他的原始户籍证明,而打了一个户口遗失证明。而如今已经时隔30年,自己上哪找原始户籍证明去?就算找到,北京户口那也不敢想。

但是当一帮在北京的老知青们开始行动起来,到他曾经在北京居住的辖区派出所去翻档案底子去。你还别说,真就给找到了他的北京户口底子。

可是证明这人有北京户口没用,现在要证明这人是不是就是这户口底子上的这个人?所以好友打电话让他去农场劳资科开个北京知青的证明。

劳资科一翻档案,又麻烦了,因为现有档案材料可以证明他是知青,但无法证明他是北京知青。

而且就算证明了,回到北京没有房子和工作,也无法迁回。要知道那毕竟“北京户口”,而且好友一开始就打算好,迁不能只迁他一个人回来,还要把他一家子包括没结婚的女儿都迁回北京来,而且工作、退休、医疗、养老这些都得办回北京来,这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好友一开始也想不到这么多,只是不能让年轻时的挚友在那继续过苦日子了。但好友老婆以前在农场开小卖店的,所以心特别细,她从头就把所有问题都统筹好了,把哪些是在北京可以办的,哪些需要当事人处理的,一共列出了需要14项待办事项及材料让他去办。

结果这个在东北呆40年的北京知青,一看就傻眼了,心里就打退堂鼓了,这么麻烦?不办了,你们好意我心领了。

结果被好友痛骂,你知道你嫂子为你这事,每天到处找人,夜里还要整理材料,有多辛苦,你知道吗?

人家这么辛苦帮自己,图个啥呀?自己反而嫌麻烦?于是硬着头皮开始办理各种手续。14项靠自己办成了9项,剩下的还是人家帮忙办成的。

2009年6月,好友又打来电话:“呆在家别乱跑,你工作调动回北京的手续已办好,而且女儿一起迁北京,退休也在北京办,过几天就来接你回北京。”

怕他把“准迁证”弄丢,怕他处理不好人情世故,再节外生枝。好友在一帮北京的知青们的嘱托下,亲自开了2000多公里的车,到了绥滨农场,送来准迁证,并且帮他到当地处理各种手续。

至此,他已经离开北京整整41年了,他这辈子也没奢望过还能回北京,但最终却实现了,而成全这些的,都是当年自己的知青战友们的一片真情。

这个在北大荒呆了41年,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回城的北京知青,名叫邹雪生(图3左2)。帮他办回北京的好友,名叫叶明(图3左1)。

邹雪生和女儿户口迁回北京后,就挂在叶明家,邹雪生女儿问不是只有亲属才能投靠么?叶明回答:“战友就是亲属。”

2008年,十几个兵团知青,一起重返故地黑龙江绥滨农场,追寻青春记忆。几个混得不错的农场老职工后代做东,邀请他们在宾馆吃饭。

席间得知一个当年没回城留在当地的老北京知青,混得非常不好,已经50多岁了,还在建筑工地扛水泥。这个消息传到了北京。

不久,这个未回城的老北京知青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那是他当年好友的电话,只不过好友当年返城回到北京后,提了干,当了军官,时间长了便失去了联系。

好友和当年一样的口吻:“这段时间你别往外跑,过了奥运,我就去看你。”

奥运过后,好友和一帮老知青到了绥滨农场。吃完饭后,大家在宾馆聊得热火朝天,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直聊到了深夜。

临别时,好友赠送了一支金笔和金表给北京知青。当年钢笔和手表,是知青金贵得不能再金贵得宝贝,而如今有条件了,好友大方地送了个金的给他 ,可见两人年轻时关系有多铁。

但奇怪的是,这个老北京知青并没有邀请他们到自己家坐坐,因为此刻他内心深深地自卑。但好友并没有注意到他的窘境,主动提出明天去他家坐一坐。

第二天一早好友夫妇两人一起到了他的家里,这家哪儿像家?老伴不在了,只有个女儿不在家,不要说招待两个人吃饭,连杯茶都泡不出来。屋里又脏又乱,一股说不出来的怪味,盖的是棉絮发黑,甚至连被套都没有。

好友顿时两眼擎泪,心如刀绞,听说了他过得不好,但没想到竟然过得这么惨,于是怒吼道:“你就这样活着?”

而北京知青羞愧难当,竟然说了声“对不起”。好友顿时一把抱住他:“当年你也是有志青年啊,你过成这样,怎么不早说?”

回到宾馆吃完早饭,几个女知青主动跑到了这个北京知青的家里,帮忙收拾打扫,床单被褥,内衣内裤甚至都给他买了新的。

这伙人里,大多数人和这个北京知青并不熟。打扫完,还给这个老知青讲道理,该怎么过日子?该怎么处理人情世故?千言万语就一句话:“希望你把日子过好。”

三天后,随着这帮老知青的依依惜别,本以为故事就要结束了。没想到的是,这个北京知青的好友夫妇反复商量后,做了一个决定,他是北京知青,当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回城,但是按道理他是可以也应该回北京的,所以一定要把他办回北京。这样不管有什么事,可以搭把手。

回北京?这个老北京知青想都不敢想。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自己户口丢了才没回得了城的。

1979年,自己父亲和弟弟户口迁往江西时,父亲单位就没能找到他的原始户籍证明,而打了一个户口遗失证明。而如今已经时隔30年,自己上哪找原始户籍证明去?就算找到,北京户口那也不敢想。

但是当一帮在北京的老知青们开始行动起来,到他曾经在北京居住的辖区派出所去翻档案底子去。你还别说,真就给找到了他的北京户口底子。

可是证明这人有北京户口没用,现在要证明这人是不是就是这户口底子上的这个人?所以好友打电话让他去农场劳资科开个北京知青的证明。

劳资科一翻档案,又麻烦了,因为现有档案材料可以证明他是知青,但无法证明他是北京知青。

而且就算证明了,回到北京没有房子和工作,也无法迁回。要知道那毕竟“北京户口”,而且好友一开始就打算好,迁不能只迁他一个人回来,还要把他一家子包括没结婚的女儿都迁回北京来,而且工作、退休、医疗、养老这些都得办回北京来,这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好友一开始也想不到这么多,只是不能让年轻时的挚友在那继续过苦日子了。但好友老婆以前在农场开小卖店的,所以心特别细,她从头就把所有问题都统筹好了,把哪些是在北京可以办的,哪些需要当事人处理的,一共列出了需要14项待办事项及材料让他去办。

结果这个在东北呆40年的北京知青,一看就傻眼了,心里就打退堂鼓了,这么麻烦?不办了,你们好意我心领了。

结果被好友痛骂,你知道你嫂子为你这事,每天到处找人,夜里还要整理材料,有多辛苦,你知道吗?

人家这么辛苦帮自己,图个啥呀?自己反而嫌麻烦?于是硬着头皮开始办理各种手续。14项靠自己办成了9项,剩下的还是人家帮忙办成的。

2009年6月,好友又打来电话:“呆在家别乱跑,你工作调动回北京的手续已办好,而且女儿一起迁北京,退休也在北京办,过几天就来接你回北京。”

怕他把“准迁证”弄丢,怕他处理不好人情世故,再节外生枝。好友在一帮北京的知青们的嘱托下,亲自开了2000多公里的车,到了绥滨农场,送来准迁证,并且帮他到当地处理各种手续。

至此,他已经离开北京整整41年了,他这辈子也没奢望过还能回北京,但最终却实现了,而成全这些的,都是当年自己的知青战友们的一片真情。

这个在北大荒呆了41年,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回城的北京知青,名叫邹雪生(图3左2)。帮他办回北京的好友,名叫叶明(图3左1)。

邹雪生和女儿户口迁回北京后,就挂在叶明家,邹雪生女儿问不是只有亲属才能投靠么?叶明回答:“战友就是亲属。”

#历史故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涉及我市范围内的公共场所轨迹如下:病例14:10月10日:乘轮渡(鸭蛋山-白峰)至北仑、柴桥沃家西路16号;10月11日-13日:柴桥街道薪桥北路98号、薪桥北
  • 学到了仓库硬塞法哈哈哈哈太好用了 期待装修部队房巧克力肥实在是太可爱也是冷脸+LED眼(小肥版)可爱啊———想去刷哈迪斯的晶片和小宇一起刷了十几把然后突然给我刷
  • 唉,那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包容你咯(摊手)允许你保持演员的神秘感……好了,老夫老妻了,不多说了。王爷知道景翊的出众在于“套话”所以每次胡搅蛮缠的审讯都会安排景
  • 贝西又在芒果林下骑了一会,就会杂物房了,我告诉他需要给鱼缸换水了,他就去做了,他用瓶子把旧水舀出来,用小锅接住,再倒到外面,我提醒他不可以倒到路上。贝西说他下去
  • 搞笑男模+御姐设计师,高甜爱情越磕越上头 以往的影视剧作想让男女主角谈恋爱,一开场都要拖个十几集才能让他们正式在一起,但《姐姐恋爱吧》却是快节奏叙事,第一
  • 今天是一波回忆杀 哈哈哈 只能说年少轻狂不懂事呀1⃣️我以前居然被叫“帝皇侠”只能说服了浩渊这个老六了;和濛濛最爱的NANA,当时还一起买了粉色草莓杯,动漫里因
  • 我们不要强求对方去改变,你当初喜欢他,必定也没有考虑过三观不合,你还不是一样爱上他了。一定能过[打call][打call][打call]挽回和爱情共存我常说,挽
  • #阿清明晚20点开抢#【现货限时限量合集】先领券➕车,明晚8点开抢!阿清首页还在持续更新中~宝荭包 或搜【你是我的姐】jd宏宝戳每天能领3次!
  • 明确自己的界限,分清“自己需要负责的事”与“自己不需要负责的事”“自己能做的事”与“自己做不到的事”常会让我们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我为什么又迟到了”“我什么都做
  • #TFBOYS[超话]#我亲爱的三位小少爷,你们看到了我现在和朋友的聊天记录中每一句都不会离开你们三个人的名字因为你们三个是我青春中你到最靓丽的风景线,也是你们
  • ”疫情肆虐时,透过他们的文字和镜头,我们才得知了救治的进展,看到了相互的鼓励,共同期盼着春天的到来。我曾经在十年前的国庆节那天,被特许进入歼10的驾驶舱,深情地
  • #王源[超话]#好久之前就开始期待新歌了,终于来了@TFBOYS-王源 希望你的新歌可以吸引更多的歌迷,因为你的才华和好的输出去爱你也希望你的努力不会被辜负考公
  • 似乎没有任何人和事能让我情绪有较大波动,也渐渐开始理解,高中学过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开始接受这个世界的锋芒和不公。”走过千山万水,才渐渐明白,最好的生活方式
  • #王者荣耀[超话]##王者七周年# 不知不觉王者已经走过七年,它不仅是一个游戏,也是平时和朋友联络感情的媒介。有一次跟我朋友玩无限乱斗,我玩孙策,对面有一个嫦娥
  • 小好对葵的生贺在21年真的直戳我心,心情不好就发他的搞怪照片,带他出去散心,好像没有说什么大情话却能让你感受到我的爱意。为什么别人发这俩表情[裂开][黑线]就是
  • 在这美好的十月,我们愿为你吟唱,为你泼墨。 已不再需要守灯人了,他望向陪了他半生的,同他一样孤独的灯。
  • 最后的感觉就是酸酸甜甜的)ps:其实这样就很好喝了是柠檬水!最后再加一杯养乐多就大功告成了真的很好喝(我还加了那种小小的青柠这个可加可不加,柠檬的量和做出来的柠
  • “三蒸”武火复蒸,令苹果肉肉更有嚼劲、带来焦黄色的果实。 “三蒸”武火复蒸,令苹果肉肉更有嚼劲、带来焦黄色的果实。
  • 04 燃料油的消费情况低硫燃料油与高硫燃料油同属于残渣型船用油,在消费上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在IMO2020低硫令实施前,船舶在国际航线上排放尾气时面临的环境约
  • 难度系数0:金牛、巨蟹座 什么好吃聊什么,如果能准备好吃的见面礼,就更好了!难度系数10+:摩羯座无解,你们有什么方法拜托分享出来,谢谢了[作揖]▽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