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果禅师:初出家者,必住丛林,先修福本》

参禅人,首立冲天大志,出格大志,出世大志,成佛大志。人无大志,何事不能行,何事不能成。但志有向上志,有向下志,行人必强加研审。否则,被人谤曰:你吃饭的这点志向总没有,人何存世乎?

要知志心,为未动身手之初心,为行人志心。每有人发心作事,志未立坚,半途而废。有志不高上者,有某人无志者,甘为败类者。志之关系深远。

何为冲天志?言人作事,与诸行为,世人多未见过如此美满,于言谈,于知识,于仪则,于事实,超一切人上,故名冲天志。

何为出格志?此人在群众中,动转施为,不乐世乐,深求寂静,故特发心出家,知出家,超世间上,知出家,非出格志不能办到,是名出格志。

何为出世大志?一经出家,非行苦行,不为大功。行道一事,有两种行:一福,二慧。

知初出家,必住丛林,先修福本。福为成佛根本,福为人身根本,福为出苦根本,福为修慧根本,福为住缘根本,福为人缘根本,福为出家根本。是知福本,为最上福田,任何不修可以,唯不修福不可以。何以故?福为僧人本钱,财为世人本钱,世人任何不要可以,唯不要钱不可以。是名出世大志。

何为成佛大志?行人立志,要以成佛为大志。先修福,为成佛大志;后修慧,为成佛大志;清净三业,为成佛大志;严持圣戒,为成佛大志;谨守寺规,为成佛大志;永住丛林,为成佛大志;不染世缘,为成佛大志;专门修禅,为成佛大志;至开大悟,为成佛大志。是名成佛大志。

世出世人,以此诸志为人,以此诸志作事,独能办到,诚离俗离僧之大圣。

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有缘人看见希望改变命运这里开始一、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自称孔先生(根据云南县志,此人是著名易学家杨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一书),精通皇极数预测未来,说他有当官的命,孔先生告诉袁了凡他某年应当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什么时候寿尽,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测。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变命运,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道德仁义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也可以自己求得,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命于天,听命于他人。从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笃信宿命论转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祸淫的人生观。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多做善事积累福报,在于自身的修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于是袁了凡开始积极改过向善,积累善业,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改命,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预测开始不应验。但袁了凡仍觉自己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袁了凡一直没有子女,就继续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于丙戌年再次遂愿,中了进士,授宝砥县长。原本孔先生所算定的一生,在努力行善改命后,完全改变了,连寿命也延长至七十四岁而终。
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时候,袁了凡的妻子见到袁了凡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袁了凡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袁了凡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上万的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二、改过之法
第二篇讲改过自己的办法,袁了凡认为改过自己要发三心:即惭愧心、畏惧心、勇猛心。惭愧心、畏惧心可以使自己认识到错误,有充足的动力进行改正。勇猛心是指虽然很多人知道道理,但是得过且过,或严重拖延,没有真正实行,而勇猛心正是改过、改命的关键,只有知道道理后勇猛实干才能真正获得益处。并且讲了改过的道理,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如果没有从理、从心,只是从事的表面强戒不好的事情,但病根还在,东灭西生。故袁了凡认为改过更应该从理、从心。从事改过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急需治标的时候仍可使用。
三、积善之方
第三篇讲积善的办法,讲述了十余个因为积善而获得好报的故事,有讲述其实善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善事要分为“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这七个方面,里面有引用几个经典故事。如引用了孔子的故事,子路救人拿了赏赐,孔子说子路做得对;而子贡赎人,没有要赏赐,孔子说做得不对,因为现行虽善,而其流风足以害入,那是似善而实非善。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而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其实却是善的。里面亦列举了十条可以行善的门类并作了相应解释: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佛法。第九、敬重师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第四篇谦德之效主要讲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讲述了“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福气,将要成功,就会自然而然有一股谦和吉祥之气外露,里面讲述了数个故事来证明。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命自我立,有了志向而努力,自然可以改变命运。书中名句:“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有缘人看见希望改变命运这里开始一、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自称孔先生(根据云南县志,此人是著名易学家杨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一书),精通皇极数预测未来,说他有当官的命,孔先生告诉袁了凡他某年应当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什么时候寿尽,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测。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变命运,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道德仁义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也可以自己求得,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命于天,听命于他人。从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笃信宿命论转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祸淫的人生观。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多做善事积累福报,在于自身的修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于是袁了凡开始积极改过向善,积累善业,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改命,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预测开始不应验。但袁了凡仍觉自己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袁了凡一直没有子女,就继续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于丙戌年再次遂愿,中了进士,授宝砥县长。原本孔先生所算定的一生,在努力行善改命后,完全改变了,连寿命也延长至七十四岁而终。
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时候,袁了凡的妻子见到袁了凡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袁了凡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袁了凡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上万的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二、改过之法
第二篇讲改过自己的办法,袁了凡认为改过自己要发三心:即惭愧心、畏惧心、勇猛心。惭愧心、畏惧心可以使自己认识到错误,有充足的动力进行改正。勇猛心是指虽然很多人知道道理,但是得过且过,或严重拖延,没有真正实行,而勇猛心正是改过、改命的关键,只有知道道理后勇猛实干才能真正获得益处。并且讲了改过的道理,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如果没有从理、从心,只是从事的表面强戒不好的事情,但病根还在,东灭西生。故袁了凡认为改过更应该从理、从心。从事改过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急需治标的时候仍可使用。
三、积善之方
第三篇讲积善的办法,讲述了十余个因为积善而获得好报的故事,有讲述其实善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善事要分为“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这七个方面,里面有引用几个经典故事。如引用了孔子的故事,子路救人拿了赏赐,孔子说子路做得对;而子贡赎人,没有要赏赐,孔子说做得不对,因为现行虽善,而其流风足以害入,那是似善而实非善。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而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其实却是善的。里面亦列举了十条可以行善的门类并作了相应解释: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佛法。第九、敬重师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第四篇谦德之效主要讲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讲述了“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福气,将要成功,就会自然而然有一股谦和吉祥之气外露,里面讲述了数个故事来证明。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命自我立,有了志向而努力,自然可以改变命运。书中名句:“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的努力和坚持还是有很多人看到的!
  • まーくん更ins テレビ朝日系全国放送「 BREAK OUT 」にて、舞台「暁のヨナ」の特集が放送されます! このメンバーで語ってます! 11/13 25:3
  • 小区内部:配套幼儿园、商业街扫码领取#中国旅游[超话]#宜昌中亚楠木林景区——楠木林风景区依托独特的峡谷山水和国内发现最大、种群最多的野生楠木森林资源,遵循生态
  • Being a law student is hard Being a med student is hard - look at all these hyp
  • 整本书写尽了褚老的一生,从旧社会到新社会,从旧体制到新体制,一路被时代和命运的洪流裹挟着,大起大落,经历了极盛极衰再到触底反弹,而这一路走来,始终不变的那份工匠
  • 话说回来,罗马的一小时游再次让我感觉到了这座城市几千年积累来的大气和底蕴,是小小的米兰经济再好也比不上的。他老公是英国人,但是brexit之后他俩因为觉得英国没
  • 成年人的爱情,已经不光光是感情这么简单了,大家都挺忙的,需要考虑的事情也都很多。 每个人生来都不是为了迁就对方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承担起另一个人的重量。
  • #汉服# #汉服约拍# 「逛一圈东周演义山中魏晋唐宋元明清 从那年同居长干里琅琅到关雎 #流光记[音乐]#」 里气 预警❗ 来看甜甜的爱情(不是)
  • #行走##淡淡地行走# 淡淡地行走,将岁月相看,携着笑容善待着自己。淡淡地行走,将岁月相看,携着笑容善待着自己。
  • 这种反差是有意思的,身为检察官,本应该探寻事实真相,可塔罗代表的,是深深的宿命感,所做的努力能否抵得过命运安排?……可他根本不敢表达啊,因为他的正义是对他的束缚
  • 站在人生的渡口,看尽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还是希望所有的相聚,都再无分离,快乐的时光,能够更多一些,愿有岁月可回首,你我初心依旧。愿岁月温柔以待,你我初心依旧,在前
  • ”我看着她的表情笑得更大声了我去拿了个镜头给她看“好不好看阿”女儿害羞的说:“好看”我还是继续笑她突然说:“看起来好搞笑阿,妈妈也好搞笑”哈哈哈哈哈哈哈《花火》
  • 江宁核心区热盘云逸都荟花园拿到新一批房源销许,共计376套房,均价约30300元/㎡!项目本次加推376套房,建筑面积约94-143㎡。
  • #华晨宇[超话]#今天是超级超级开心的一天,除了我那过不了的会计[允悲],中午去打卡了石太婆热干面,一开始我不确定是不是那家,我说看看图片确认一下,店主直接问,
  • 继续类空仓,看主力表演,看大盘跳水,个股上,如果不强的,不舍得放量的股必跌无疑然后主力就会被深套,把603815加入自选,明天2跌的时候关注抄底机会,今天主力打
  • 11월13일-2019년(济南一泰安)“很感谢秋天 因为在秋天我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星星’” ​​​两个月来第一次回家回学校 回到学校变成了准高三生 班里因为突
  • 连夜刷完 第四集真的好好看 无限循环 男女主太甜了吧 玻璃渣里找糖吃 半夜笑出姨母笑 “可以叫你一天吗...一天...”可以!!
  • 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 感谢那些还惦记着我的人儿们陪伴我一起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周期,这个蛋糕承载的愿望里,有你的幸福和健康。它带给我的仿佛只有更多的思考与成长,更包容的心境,对自己更深的
  • 走在秋的路上,凉风细细,时光走笔,夏已变成回忆了,慢慢的身边的风景都会变成秋天的模样,那又有什么关系,总有一天,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都会变成过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