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路上,一个面无表情的脑内“戏精”》 文|读者:马臭臭

我在北京工作,就职于互联网公司,用行业术语来做自我介绍的话,我的用户画像包含如下几个关键词:女生,90后,软件园,回龙观。我的白天与青春全都奉献给了软件园,夜晚则属于回龙观。不过我相信,命中以上条件的人群,肯定在不少数。

本来,我打算找个步行即可上班的房源,奈何公司附近人多房少,十平米的单间,房租大概要三千块,因此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将租房范围扩大,于是就搬到了“码农”密集的回龙观一带。

从我住的地方到公司,直线距离将近六公里,实际路程大概九公里。北京的交通四通八达,但这一段却没有一班可以直达的公共交通。

所以我的通勤方式有以下几种:我可以选择步行二十分钟或者坐两三站公交到达地铁站,坐一站四分钟的地铁在西二旗站下车,出地铁后步行几百米,到公司的摆渡车站点,再乘坐摆渡车行驶两公里到达公司;我也可以选择打车或者骑共享单车出行。这几种方式所耗费的时间差不多,均在一小时左右。

其实相比距离公司几十公里的同事来说,我的通勤算是便捷并且可选择的,而如何通勤,取决于多个因素:当天星期几,是否雨雪天,是否生理期,是否想“摸鱼”。

通勤,是每个身在北京的职场打工人不得不说的故事。

除了雨雪大风天气和身体不适外,我基本不会选择地铁出行,太拥挤。只有一个进站口,外面一侧墙见方的区域,被钢铁护栏隔成十几列,早高峰时段,还需要蛇形排队。

虽然地铁两三分钟一趟,但趟趟人满为患,车门一开,下车的人寥寥,看似只能容纳一两个人的空地,每次也都会有十个八个人硬着头皮挤进去,排在中间的,基本上脚不沾地就能被拥架上去,摔了都顾不上尴尬。人一多,就难免有人插队,插队的人本来排在队尾,未等前面的人行动,便瞬间窜过来,上不去就顺势站在第一位,很多时候,没有人指责,大概在互联网工作的人都有点“社恐”,也有可能是不想因此引发争吵,从而影响了一整天的心情。

胸闷、焦虑、怕跟别人踩着撞着,每当此时,我都后悔为什么不早些出门,但是被窝里真舒服,尤其是冬天,多躺一分钟就好像能多获取一小时的能量。早晚高峰的地铁里没有舒适的社交距离,总让我想代入《甄嬛传》里华妃娘娘的那句:可是去上班的人真多啊,多得让我生气,你试过从八点排队到八点半也上不去车的滋味吗?

我死命又漠然地盯着某个点,醉心于自己的胡乱琢磨——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大家都打算留在北京吗?当初我为什么来?想起来了,为了我的梦想与热爱。我喜欢这里浓浓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儿时课文书里提到的地方,可以抬脚就去;各种各样的话剧展览,第一时间就能感受欣赏;那些知名的公司企业,也会有去工作的机会。现在想想这些,我依然觉得无比欣慰。

作为地铁十三号线与昌平线的重要换乘枢纽,西二旗站的吞吐量,在整个北京都榜上有名,它就像互联网从业者的耶路撒冷,站内的广告位永远被各种招聘和职场类的APP占满,它就这样从早到晚,见证着无数人的加班升职,来往匆忙。

软件园里大厂云集,百度、新浪、网易、联想、滴滴,都只相隔一条马路,后来腾讯也搬到了这里,拥堵程度可想而知,两公里的路程,有时摆渡车要行驶半个小时,甚至不如步行来得快。

尤其在周五晚上。周末的序曲从周五下午拉开,辛苦工作了一周,彼时,同事们的表情和语调不自觉变得轻松欢快,互侃的频率较前四天直线上升,下班时间一到,大家从公司大楼鱼贯而出,地图上的路况显示瞬间变为深红色,但即使堵车,人们也不急不躁,刷着手机聊着天,仿佛周五晚上的时间无限长,可以随意挥霍。

雨雪天比周五晚上更可怕,在雨雪天能顺利打上车,是需要很大运气的。有一次下班正逢下雨,我本计划打车回家,订单发出,显示前面还有一百多人在排队,预计等待一个小时,我便先去食堂吃饭,饭毕,终于轮到我,但页面提示附近司机较少,正在扩大派单范围,不过最后仍是无人接单,订单被系统自动取消。我欲哭无泪。

等我赚了大钱的,就在离公司最近的地方买个房子,什么堵车、打车都与我无关!这种时候我经常这么想。不过转念一想,赚了大钱之后我还会在这里工作吗?在这里工作会赚到大钱吗?好像都不会。我跟老家的朋友抱怨,朋友说要不要考虑回来,没有户籍限制,没有租房和通勤压力,朝九晚五,也挺舒服安逸。

但回到老家,我能干什么呢?如果不回去,我要一直这样工作吗?工作的意义仅仅是为了赚大钱吗?我想起《老友记》里的钱德勒,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师,他有着令人艳羡的独立办公室和极高的薪水,但这不是他喜欢的工作,尤其是在发现罗斯爱恐龙、瑞秋爱时尚、莫妮卡爱烹饪,而他们都在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时,后来他终于鼓起勇气,选择从事自己一直向往的广告行业。

扪心自问,我的工作是我热爱的吗?我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通勤途中,真让人迷茫。

因此多数情况下,如果天晴能扫码,我都会选择骑共享单车上班。一站直达,就不会思考太多无解的问题。九公里,正好与我们老家到县城最繁华地段的距离一样,所以骑车时,我经常能想起小时候去城里,我坐在自行车前梁上,那时我觉得路程好长好长,长到我昏昏欲睡,屁股硌得生疼。

如今,可能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对时间和距离的感受有了变化,也可能是参照物更多,数不尽的高楼商厦,路旁总有花,三月有桃花,五月有月季,七月有牵牛。四十分钟,我听音乐或听书,看经过的车牌,数红灯的秒数,想想三餐吃什么,总觉得路程没那么远了。

骑车通勤的人很多,回龙观有一条自行车专用路,这条路平坦开阔,抬头远眺,青山清晰可见,它有一段与地铁轨道平行,每隔几分钟,就有地铁隆隆而过,下班的时候,高楼里万家灯火,马路上霓虹闪烁。我不再想这个月的KPI有没有完成,也不会想买房买车,更不会想生活中的纷繁琐事,那一刻,我还是那个骑着单车的无忧少年。

五六年来,在软件园和回龙观这两点之间,地铁、打车、单车,各种通勤方式,我交替尝试。这条通勤路上,这段二三十岁的人生路上,每天都有无数的同行者,却又好像只有我一个。在路上,我从未停止思考,尽管我思考的事情,有的没有答案,有的毫无用处,但我同样享受其中。

2009年12月,央视《等着我》节目组带着61岁的黎远康,长途跋涉来到莫斯科,只为见一位80岁的老人。

这两位分离了55年的老人再次重逢,相拥而泣,彼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一直在找你。”

观众看着无不落泪,明明互相都在意对方,为何55年不能相见?

这还得从黎远康的爸爸说起。

1914年,黎远康的父亲黎怀玉出生在四川成都。当时国家动荡不安,黎怀玉小学没读完就四处打工。

13岁的时候,黎怀玉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兵工厂,专攻机械技术。俗话说熟能生巧,时间久了,黎怀玉成了机械方面的专家。

然而,即使是专家,在战争年代也是要逃命求生存。内战开始后,黎怀玉便来到新疆谋生。也是在这里,他认识了比自己小15岁的苏联女孩瓦莲金娜。

瓦莲金娜是名护士,当时响应苏联号召支援中国,便来到了新疆。

黎怀玉生病住院时,陪护的护士就是瓦莲金娜。两人一见钟情,快速坠入爱河。同年,他们的女儿就出生了。一年后,他们的儿子黎远康也来到了这个世界。

尽管这段跨国婚姻不被看好,但他们却过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设东北,黎怀玉拖家带口来到了长春,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55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开始了大规模撤侨行动。瓦莲金娜也面临着和家人分开,回到苏联的问题。

看着年幼的孩子,瓦莲金娜一个都舍不得,只好偷偷地带着姐弟俩坐上了去满洲里的火车。

黎怀玉下班后,看到空荡荡的家,傻了眼。他连忙联系铁路部门帮忙截住瓦莲金娜,自己赶紧买了一辆最近的火车票赶到了满洲里。

在站台上,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不已,却依然改变不了分开的现实。

无奈之下,瓦莲金娜带着女儿回到了苏联,而黎远康跟着爸爸留在了中国。

黎怀玉既当爹又当妈的把黎远康抚养成人,内心一直渴望有朝一日可以与瓦莲金娜和女儿相见。

为了重逢的日子,黎怀玉心想着吃多少苦都值得,可老天爷似乎总要折磨这个中年男人。

1960年,中苏关系再次恶化,前景非常不明朗。黎怀玉明白了,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也许不再会有了。黎怀玉选择了再娶,可儿子黎远康却特别抗拒。

虽然当初的离别,黎远康不懂得分开的含义,但是他没有一刻不想自己的妈妈。

他获得奖状,希望和妈妈分享;他上学跳级,想告诉妈妈。他把所有的思念,都默默地藏在心底。直到他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通过各个渠道寻找妈妈瓦莲金娜。

他拿着一张老照片去找媒体、报纸报道,找海员打听消息,可始终没有任何进展。

虽说如此,他依然满怀希望,梦想着见到妈妈和姐姐的那一天。

可天不遂人愿,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黎远康不知道妈妈到底会在哪个国家。

正因为此,他暂停了寻找妈妈的决定,开始把心思用在经营家庭,培养子女身上。

2006年,黎远康退休后,有了大把的时间,他再次开始寻找妈妈。第二年,他得知一个朋友儿子在俄罗斯工作,便把那张老照片和其他的一些资料交给了他,最终传递到了俄罗斯的一档寻亲节目。

节目组发现黎远康的资料和一位哈萨克斯坦寻人的资料相似度很高,便记录了下来。可即使这样,黎远康还是等了整整两年时间。

2009年12月份,黎远康接到了央视《等着我》栏目组的电话,邀请他跟随节目组去莫斯科走一趟。

黎远康内心充满了喜悦,他预感到了要和自己的妈妈、姐姐团聚了。

12月28日下午,一档跨国寻亲节目在全球直播。黎远康见到了55年未曾谋面的妈妈和姐姐,三个人哭成了一团。

我们常说有国才有家,现实岂止是这样,国际关系也会影响着每一个小家庭。黎远康一家就是国际关系变化下的缩影。

良好的国际关系,孕育了他们的爱情;恶化的国际关系,拆散了一个本来幸福的家庭。关系的恢复,又让分开数年的亲人再次相拥。

现在的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如最近的乌克兰战争,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参战国家的人民,也包括远离战争的你和我。

#创作力计划#

#历史故事#

2009年12月,央视《等着我》节目组带着61岁的黎远康,长途跋涉来到莫斯科,只为见一位80岁的老人。

这两位分离了55年的老人再次重逢,相拥而泣,彼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一直在找你。”

观众看着无不落泪,明明互相都在意对方,为何55年不能相见?

这还得从黎远康的爸爸说起。

1914年,黎远康的父亲黎怀玉出生在四川成都。当时国家动荡不安,黎怀玉小学没读完就四处打工。

13岁的时候,黎怀玉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兵工厂,专攻机械技术。俗话说熟能生巧,时间久了,黎怀玉成了机械方面的专家。

然而,即使是专家,在战争年代也是要逃命求生存。内战开始后,黎怀玉便来到新疆谋生。也是在这里,他认识了比自己小15岁的苏联女孩瓦莲金娜。

瓦莲金娜是名护士,当时响应苏联号召支援中国,便来到了新疆。

黎怀玉生病住院时,陪护的护士就是瓦莲金娜。两人一见钟情,快速坠入爱河。同年,他们的女儿就出生了。一年后,他们的儿子黎远康也来到了这个世界。

尽管这段跨国婚姻不被看好,但他们却过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设东北,黎怀玉拖家带口来到了长春,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55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开始了大规模撤侨行动。瓦莲金娜也面临着和家人分开,回到苏联的问题。

看着年幼的孩子,瓦莲金娜一个都舍不得,只好偷偷地带着姐弟俩坐上了去满洲里的火车。

黎怀玉下班后,看到空荡荡的家,傻了眼。他连忙联系铁路部门帮忙截住瓦莲金娜,自己赶紧买了一辆最近的火车票赶到了满洲里。

在站台上,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不已,却依然改变不了分开的现实。

无奈之下,瓦莲金娜带着女儿回到了苏联,而黎远康跟着爸爸留在了中国。

黎怀玉既当爹又当妈的把黎远康抚养成人,内心一直渴望有朝一日可以与瓦莲金娜和女儿相见。

为了重逢的日子,黎怀玉心想着吃多少苦都值得,可老天爷似乎总要折磨这个中年男人。

1960年,中苏关系再次恶化,前景非常不明朗。黎怀玉明白了,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也许不再会有了。黎怀玉选择了再娶,可儿子黎远康却特别抗拒。

虽然当初的离别,黎远康不懂得分开的含义,但是他没有一刻不想自己的妈妈。

他获得奖状,希望和妈妈分享;他上学跳级,想告诉妈妈。他把所有的思念,都默默地藏在心底。直到他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通过各个渠道寻找妈妈瓦莲金娜。

他拿着一张老照片去找媒体、报纸报道,找海员打听消息,可始终没有任何进展。

虽说如此,他依然满怀希望,梦想着见到妈妈和姐姐的那一天。

可天不遂人愿,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黎远康不知道妈妈到底会在哪个国家。

正因为此,他暂停了寻找妈妈的决定,开始把心思用在经营家庭,培养子女身上。

2006年,黎远康退休后,有了大把的时间,他再次开始寻找妈妈。第二年,他得知一个朋友儿子在俄罗斯工作,便把那张老照片和其他的一些资料交给了他,最终传递到了俄罗斯的一档寻亲节目。

节目组发现黎远康的资料和一位哈萨克斯坦寻人的资料相似度很高,便记录了下来。可即使这样,黎远康还是等了整整两年时间。

2009年12月份,黎远康接到了央视《等着我》栏目组的电话,邀请他跟随节目组去莫斯科走一趟。

黎远康内心充满了喜悦,他预感到了要和自己的妈妈、姐姐团聚了。

12月28日下午,一档跨国寻亲节目在全球直播。黎远康见到了55年未曾谋面的妈妈和姐姐,三个人哭成了一团。

我们常说有国才有家,现实岂止是这样,国际关系也会影响着每一个小家庭。黎远康一家就是国际关系变化下的缩影。

良好的国际关系,孕育了他们的爱情;恶化的国际关系,拆散了一个本来幸福的家庭。关系的恢复,又让分开数年的亲人再次相拥。

现在的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如最近的乌克兰战争,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参战国家的人民,也包括远离战争的你和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后,如果你敢离开我你就死定了[太开心]希望新的一年我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杨慢慢新的一年发光发热[鼓掌][鼓掌][鼓掌]感谢我的朋友和家人,希望我爱的人爱我的人
  • 一袋洽洽香瓜子,我一个人磕完了,一共1854颗,26颗是空的,混进来9颗带虫的,有6颗没炒开,是连在一起的,还有4个是苦的。一袋洽洽香瓜子,我一个人磕完了,一共
  • #pfm4#pfm#pattaya#pattayacity#pattayafloatingmarket#floatingmarket#floatingmarke
  • 第二点是,人们都希望有另一个世界如故事里一般,现实无法实现的,另一个世界都可以,那所有的人都把自己心中的完美形象包括内在,展现出来的都是有能量的,隐藏起来的,都
  • 有意者可致电:187-7313-7412 (微信同号) 陈女士 #长沙租房客[超话]#湘雅附二附近,省图书馆隔壁小区:银园公寓, 随时入住,不要中介费!有意者可
  • [月亮][月亮][月亮][微风][微风]我好想拿一个豆花标志的,结果豆花和炸房的时间都是45天,但我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各方面都不懂的豆花了[泪]电脑都不咋常开的
  • 《无忘》天上人间 那一面如初相见星霜荏苒 停不住 流年曾借过你的双眼 暖过最冷的瞬间不知谁曾借过谁的眼,谁又曾暖过谁最冰冷的心。她最近在健身,瘦了二十斤,我仔细
  • #EXO[超话]#各位,情况真的很‼️严‼️峻‼️赢一天不算什么!目前是打平手 从头开始❓为啥有不少爱丽的投票数量是两位 三位数既然参与了这项投票真的拜托尽最大
  • #人民日报评雷霆战将#是一家集槟榔采购、槟榔批发价格加工、生产、销售、科研于一体的大型槟榔批发价格食品企业,在本公司成立前,已将近年来槟榔行业了解透彻,并参与了
  • #小吴和小许# 发誓再也不和小许煲电话粥到三点半了 把他个夜猫子都熬困了我还精神着 下周开始上课我誓要十二点前睡觉今天一起看了电影 想看怦然心动 但是他没看
  • 关于农业,理论上这里回踩20/30日线都是模式内买点,但是之前万向德农那一波全都是急杀跌破再反拉的,如图,不过浙农不至于,这股我进去3次都是赚钱的,就近期三根最
  • #任嘉伦[超话]#rjl#任嘉伦粉丝的公益故事# rjl#任嘉伦公益正能量#「我们都会遇到一个穿越人海来拥抱你的人。」任嘉伦粉丝公益故事,“任”意绽放你的光和热
  • 不论是剧里的哪条线,都让我看到了“爱”让角色成长,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爱是盔甲,不是负累。 总有电视剧在讲爱,也多的是对爱的描绘,苍兰诀也是,但它让我体会到
  • #朴灿烈[超话]##朴灿烈帕尔玛之水缪斯# 【seulki_stacy 】220908 ins stroy更新灿烈相关一则 【2019.09.10#pcy #a
  • 那段时间,手拿数十项发明专利的谢海涛,还在大湾区多家企业寻找机会,彼时的他并没有想过创业。但看到很多企业并未把握住细胞基因治疗的“风口”最终谢海涛决定自己创业。
  • ②持戒之人,即为修行之释迦佛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家,当以了生脱死为要,当知戒能生定,慧从定生,戒定慧三学,持戒是了生死轮回的根本,即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
  • 2022#杭盖#「天上的风」Livehouse巡演#包头# | 为livehouse2022.12.10 周六 20:00 #呼和浩特# | WHOHOT LI
  • 此时“履”字的象形,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皮”字的象形,意思是指当时最好的鞋子是用动物的皮毛制作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皮鞋”;不知什么原因后来被人们讹写成
  • 传比亚迪拟在泰国建电动汽车工厂泰国工业地产开发商WHA于6日表示,该公司和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已达成了购买工业用地的协议,后者将宣布在泰国建立电动汽车制造工
  • 慷慨大方,喜爱春风,多学少成,幼年现灾,父母重拜;九流中人,夫妇无刑,儿女不孤,六亲少靠;女性贤良纯和,但求财心切,需体恤家庭。有人缘,有亲切感、能广结良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