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同住院 病房助一家团聚——聊城市四院用爱铺就患者回家之路】

2021年12月6日的下午,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撒进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房的走廊,恰好见证了患者徐某(化名)一家三口团聚的温馨时刻。走廊里,徐某一手牵着接近四年未见的儿子,一手牵着自己的老伴儿,一家三口的脸上都露出久违的笑容,一旁的医护人员们纷纷为这一家人的相聚感到由衷地高兴。

病情反复,父子同时住院

徐某今年66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境障碍10余年。10年前,徐某无明显原因和诱因地出现头晕、左侧肢体活动不灵等症状,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脑梗塞”并入院治疗,好转后一直情绪不稳,急躁易怒。4年前,徐某又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常常感到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之后就不停地辗转于不同的医院之间接受住院治疗,在家住的时间少之又少,愈后效果并不理想,症状一直时轻时重,伴情绪不稳。今年12月初,他的病情突然加重,双下肢乏力加重,行走不稳,需要人搀扶,还伴有声音嘶哑、头晕、耳鸣、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因病痛难忍加上妻子无力照料,于是来到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寻求系统治疗,被门诊诊断为“多发性脑梗死”,并进入神经内科二病房接受住院治疗。

入院后,科室主任崔山龙带领医护人员对徐某进行了认真细致地检查,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护士长陈芳带领护理人员每天都对其进行全面护理。医护人员发现入院一周以来,在大家的精心治疗看护下,徐某虽然病情正在逐步稳定,但情绪一直烦乱不安,食欲差,晚上睡眠质量也不好。为增进对徐某的了解,大家忙完手头工作后,总会找机会与徐某聊天,交谈中,大家才知道徐某有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徐一(化名),今年35岁,患“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已有9年多。刚开始的几年,徐一的症状比较轻微,只是孤僻,不愿与人接触,时常自言自语,后来因为5年前的一次车祸,徐一的逐渐加重,自言自语较前増多,还经常自笑,在家中到处逛,阵发性紧张、害怕,几乎不与家人接触,总认为家中有人通过监视器监视他,家里的监视器、电视和手机都被他拆了个遍,常在家里写写画画,一不顺心就骂人、摔东西,有幻视、幻听,说有人控制他,自己控制不住自己。3年多前,徐一开始不洗脸、洗澡,不换衣服,不理发,偶尔出门,在自己房间大小便,还因与父亲徐某发生争执,把家里的碗、橱和地板砖都砸了。因在家中无法管理,徐一被送到四院接受系统治疗,断断续续地一住就是3年多。

病房相聚,病魔无情人有情

3年多来,徐某一直因为自己的病情在不同的医院不断地出院、住院,而他的大儿子则一直在四院接受治疗,由于徐某行动不便,加上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影响,只有徐某的妻子姚某不时地往返两人住院的地方探望、陪护,父子两人虽然同在一个城市,却已经有3年多没有见上面了。此次徐某转到四院来住院,对儿子的思念和担心也与日俱增,一想到自己的儿子现在正在离自己不远的某个病房里住院,不知道最近恢复得怎么样了,徐某就不自觉地皱起眉头,脸上写满了思念和牵挂。了解到这一情况,为缓解徐某对儿子的思念,帮助徐某稳定情绪,促进父子两人的病情康复,经崔主任和陈护士长两人商议,神经内科二病房与徐一所在的精神科四病房取得了联系,选在了12月6日这天的下午,让父子两人在神经内科二病房见上一面,恰好徐某的妻子正在病房陪护,就这样,一家三口终于在两个病房的共同帮助下团聚了。

见面那天,徐某的心情特别好,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午休过后,夫妻两人就早早端坐在病房里等待儿子徐一的到来。徐一那边听说要见到父母了,也很兴奋,当天上午很主动地好好洗漱了一番,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下午3点半,一家三口终于见面,夫妻俩久久地牵住儿子的手不肯松开。

“身体怎么样了?”徐某关切地问儿子。

“我好多了,医生护士对我都挺好,我们经常去练八段锦、到花园健身,你们不用担心我。爸,您的身体怎么样了?”徐一急切地问道。

“好,医生护士对我都挺好,经常给我听音乐、陪我聊天谈心,你不用担心我,你好好的配合医生护士治疗,你妈等咱一起康复回家”徐某拉住儿子悉心嘱咐道。

短短的相聚,一家三口用家乡话倾诉着思念,并给彼此以鼓励,希望能够早日康复。两个病房的主任和护士长也承诺,会尽病房所能定期让一家三口相聚。

年关将近,虽然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但是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朴素情怀,却是这寒冬里无比温暖的存在。

大爱无疆 用爱心铺就精神病人回家之路

抱朴守仁,不忘初心。作为大爱四院,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秉行“替政府分忧,为社会奉献”的办院宗旨,践行党委书记武建胤“不能让一位患者因为没钱而走出医院”的信条,积极发展公益事业,勇担社会责任。医院大力实施重症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救助工程,开展心连心惠民救助系列公益活动;推出“先看病,后付费”惠民诊疗模式;成立爱心基金会,开展慈心一日捐,对确实拿不出医疗费用的特困家庭进行帮助;开展“解锁行动”救助长期关锁的患者;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活动……一系列爱心之举,使住院治疗的贫困精神病患者生活费得到有效解决,减轻家属经济负担,温暖了每一位患者的心灵。

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全体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书写了长长的答卷。本着“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的服务宗旨,不断锤炼服务细节,创新工作方式,搭建医患沟通渠道,用心用爱为患者服务,温暖传递给每一位患者,用爱照亮患者的回家之路。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一一七集)2001/2/1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4-0117

  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接著講「五根」的第四句:

  【寂然調順。】

  十善業落實在「定根」所起的作用,就是『寂然調順』。世出世法若沒有定根,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沒有一個堅定的志願,於是他的心是浮動的,見異思遷,很容易受外界的誘惑而動搖心志,這是世出世間法都不能成就。「定」,簡單的講就是「胸有成竹」,自己內心裡頭有主宰。這個主宰不是成見,有些人成見很深,他也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這個跟我們此地講的完全不一樣。為什麼?我們這個定是從信、進、念而生的。前面有信、進、念,所以這個定是「正定」,決定不是邪定;那一種成見很深的人,好像有定力,那個定是邪定,不是正定。唯有正定才能夠建大功、立大業,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是我們應當要修學的。

  定,《教乘法數》裡面,這是一般的解釋,「攝心正助,相應不散」,這是通途的解釋。這個地方的經文給我們說「寂然調順」。「寂然」是心地清淨,清淨心自自然然就產生調順的作用。「調」是自受用,「順」是他受用,普賢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夠恆順眾生?我們沒有「寂然調」的功夫。「調」,用現代的話來說,是「調和、調整」。調整什麼?總的來說,調整一切分別執著。我們不能隨順眾生,就是因為自己有妄想分別執著。能夠把這些東西統統都放下,我們的身心調整了,與性德圓滿的相應。性德像水一樣,它能夠隨著地形,它沒有一個執著,地形彎它就彎著流,地形直就直著流,它決定不固執「我一定要這麼走法」,不會的。能這樣調適自己的身心,他就得大自在。跟一切眾生相處,順境很好,逆境也很好,什麼都好,這樣才真正能做到恆順眾生,於自己絲毫都沒有妨礙,自己的心永遠是寂然不動。

  我們跟一切眾生往來,自己心動搖了,這就大錯誤!如何能做到心寂靜不動?心裡頭就像《壇經》裡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它「無一物」,當然就不動。我們現在心裡是有物,不止一物,拉拉雜雜的無量無邊,所以心是動的,不是寂靜的。動是妄心,寂是真心。為什麼宗門強調修定?不但是宗門,大、小乘佛法,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也就是說,方法、手段不一樣,它的目標都是禪定。我們淨土宗是用執持名號這個方法修禪定,「一心不亂」就是禪定。如果這個法門與戒定慧不相應,這就肯定不是佛法。所以我們要揀別它是不是佛法,這是很簡單的一個方法:它與戒定慧相不相應?相應是佛法、是正法,不相應不是佛法,是邪法。不管哪一個宗派,不管哪一個法門,沒有例外的。所以心要寂靜,心裡頭不能有一物。

  佛如是說,中國古聖先賢亦如是說。古大德講:「無為而無所不為,無所不為而無為。」「無為」是寂靜、寂然,「無所不為」是調順,你們諸位想想,是不是這個意思?所以無為是自受用,無所不為是他受用;無為是不變,無所不為是隨緣。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楞嚴經》上講「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是無所不為。雖然無所不為,他的心確確實實常住在無為,《楞嚴》上講「常住真心」,他用真心他不是用妄心,應化在世間還是用真心沒有用妄心,這是佛菩薩再來,佛菩薩應化,我們學佛要從這些地方學。

  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我們是初學,我們是凡夫,就用通途這個方法,我們這個心要定在正助法中。什麼是「正法」?淨宗法門,我們今天所依據的《無量壽經》、《彌陀經》,這兩部經都是主張「持名念佛」。《十六觀經》裡面就不一樣了,它裡面所講的有「觀想念佛」、有「觀像念佛」、有「持名念佛」,它說了很多讓我們選擇,不像這兩部經,它肯定教導我們就是持名念佛。那我就知道,持名念佛是正法,我們這個心要常住在這裡。什麼是「助法」?斷惡修善,這是助法。助法非常之多,我們也要抓到它的綱領。印光大師教我們用《了凡四訓》、用《感應篇》做為助修,從《了凡四訓》裡面醒悟過來,真正相信因果,「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善因決定有善果,惡因決定有惡報,所以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我們深明這個大道理,信心就堅定了。順境,絕不起一念貪愛之心;要知道貪愛是煩惱,煩惱就是障礙,障礙你開悟,障礙你往生。逆境裡面決定不生瞋恚,生瞋恚是造業,是嚴重的錯誤;逆境要像諸佛菩薩一樣逆來順受,「我受得很歡喜,甘心情願」,這樣子業障消了。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順境、逆境都是自己的好增上緣。你有智慧,你能夠辨別,你知道怎樣運用,佛家所講的「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我們才體會得到。你會,那真的;你不會,日日是惡日,時時是惡時。惡是什麼?造業。好日是什麼?積功累德。

  由此可知,外面境界有沒有善惡?沒有!好惡完全在自己的心。你以善心看一切法,一切法都善,世間沒有一個不是善人;你以惡心去看,諸佛菩薩都是惡人。這才說「境隨心轉」。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佛在一切經論裡頭勉勵我們用「真心」,真心是純善。「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諸位要曉得,這是純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是相對的,不是真善。這是真善,裡頭沒有善惡,惡也是善。我們要懂這個道理,要在這個地方修學,這都是屬於性德,一切眾生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來的。佛菩薩證得,我們迷失。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幫助我們,讓我們從迷失裡頭再把它找回來,如此而已。

  所以,心決定要安住在正助二法當中。二六時中,這一句佛號決定不能夠失掉,佛家講「失念」,不可以失念,念茲在茲。我們這一生當中只有一個願望:求生淨土,親近彌陀;只有這麼一個願望,有願必成。助修,我們這個身體現在還沒去,還住在這個世間,每天要跟許多人事物接觸,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完全依靠經典的教誨。善導大師講得好:「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去做;佛教我們不可做的,我們決定不要去犯。」

  從哪裡做起?從十善業道做起,「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 」,從這裡做起,這十句很容易記得。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常常想到,跟佛的教誨對一對,遠離十惡,勤修十善,念念都在十善當中,這是助道。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都是修十善業的。我們佛念得再好,如果沒有十善業,那個地方去不了。阿彌陀佛歡迎我們去,那個地方大眾不能容納;不是大眾不容,是自己沒有辦法跟他相應。

  由此可知,念佛得修善,不修善不行。我們每天反省檢點,就用這個做標準。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不殺生」這一條有沒有做到?有沒有傷害小動物?有沒有損傷他人的念頭?不但是行為上沒有,念頭上都沒有,念頭是念念愛護眾生。今年我們特別提出「愛的教育」,念念愛護眾生,決定不能有一念傷害眾生。別人傷害我,可以。為什麼?他不學佛,他還在迷。我學佛,我已經覺悟了,我不再迷了,縱然別人傷害我,我也不能有絲毫報復的念頭。我有這個念頭,依舊要搞輪迴,只有輪迴裡面才有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我們要想在這一生當中脫離輪迴,傷害一切眾生的念頭不能夠生。

  不要說對人,對一隻螞蟻、對一隻蚊蟲都不可以,牠也是一條命,牠也是一個眾生,造作罪業比我們重,投胎投到這些動物。殺一隻螞蟻跟殺一個人沒有兩樣,在佛法裡面講,完全相同。對於這些小動物的騷擾,不可以有厭惡心,要知道,牠今天來騷擾我,我們過去也騷擾牠,冤冤相報,理所當然。怎麼改進?用真誠心跟牠溝通,誠就靈了;真誠心跟牠溝通,真誠心是一個妄念都沒有,跟牠溝通,我們跟牠說話,牠懂。人真正在行道,小動物都會感動,牠也會護法,牠就不來干擾你了。我們各人有各人生活的空間,我們幫助牠,牠也幫助我們。不但這些小動物,連我們居住附近的花草樹木統統都護法,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共存共榮。花草長得特別茂盛,讓我們接觸到的時候心開意解,看到這些花草好像它都在笑,我們心境多舒暢!

  如果我們不修善,天天在造惡,小動物騷擾的很多。你看那個花草樹木,你仔細去看,它都好像有很不高興的意思,很不耐煩的樣子,能看得出來!有同修告訴我,他們到這裡來看到館長的照片,他說:「館長照片這麼嚴肅。」有些人看到:「館長照片笑瞇瞇的。」有些人看到館長照片:「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真的,這個道場大家如理如法的修行,館長那個照片笑瞇瞇的;如果我們這個道場所做的不如法,她的相貌就像生氣的樣子。同樣的一張照片,你仔細去觀察,確實不一樣,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我們細心就能夠體會到了。如果你心地清淨,那就更清楚、更明白了。

  所以用清淨、用平等、用真誠來調心,處事待人接物自自然然就能與一切眾生調和。調和到極處,「生佛不二」,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本來一體。這個「一體」是什麼?一體是真性。諸位要曉得,佛家講「真性」、講「自性」是一個,虛空法界都是這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見性之後,通了,所有一切障礙都沒有了,一切眾生起心動念,自己清清楚楚。為什麼?他性跟我性是一個性不是二性,怎麼會不知道?就像我們一個人的身體一樣,蚊蟲在手上叮一叮,我們全身都知道,在腳上叮一下、爬一下,我們全身也知道。為什麼?一體,不是局部,是全體。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知道明心見性的人,《無量壽經》上講極樂世界的人,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現在迷了,迷是什麼?迷就是麻木了。麻木不仁,蚊子叮都不知道,麻木了。這一塊麻木了,那一塊並沒有麻木,麻木是暫時的,它會恢復的。所以覺悟就恢復了,迷了就麻木了,就是這麼個道理。

  此地五根裡頭,我們講過信、進、念、定,末後一個是慧。「信、進、念、定、慧」,它有次序,就像五層樓一樣,它有次序,它不能顛倒的。所以這個定跟世間人所講的定不一樣,它必須要具足前面的條件。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成道者都要历经心性上的磨练。#道教知识#

道教修行中,尤为强调一个“真”字。所谓真,是指人们要在修行的过程中观照自我的本来真相,去除掉后天形成的种种欲求,从而证得心性朗然的结果。

道教的宇宙生成观认为,天地万物皆由大道运化而来。道祖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因为站在道的境界去看,天下万事万物都是道的体现,所以彼此间不存在利益的争夺。既如此,也自然没有了善恶的区分。

修行,便是要使我们的身心回到至道状态中,远离从各种礼教中附加而来的名利争杀,寻回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桃花源”。人们之所以会追逐于名利,在于无法控制心中因贪念、执着而生出的无限欲求。修行,是对自我心性和自我行为的一种戒持。

自古以来,成大道者都要历经心性上的磨练。如丘祖在“磻溪六年、龙门七载”的时候曾以搬石头和战睡魔的方法来修行,通过对身体安逸的挑战,使生理上的苦痛升格一场历劫,最终从苦中参悟到世间至乐。

这份乐远远超越了美食、华服、高屋以及女色所能带来的物质上的欢娱,修真之士从中体悟到的是独与天地之大美相往来的独特精神境界。

道家从道祖以道言教之初,便注定了其对人间俗尘的超越性质。其谈论的修行并不只是一世为人。在劝导世间众生与人为善、与己为善的背后,修行还有无穷的精神意蕴。

正如那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大道不言不争,却一直致力于润化万物于无形。因为心怀慈悲,所以才能“善利万物”;又因为懂得修真的隐意,所以才不会被天地万象迷惑了心神,更不会居功自傲。

把万化还给于万物,把自我返归于自然,把心性安然于心中。安守分、做自己,这才是道教修行的真要。

在千年的历史文明中,道教修真的概念影响了诸家言论。儒家有正己之说,释家有化性之谈,虽然各家言说之词不同,但归根于底还是要回到道祖提出的“自然”二字上来。

万物本来品类千般,想要从不同的体相中证得同一大道,唯一的法门便是从万物自我本然的心神出发,以其视角观其运化,才能明晓其展现出来的大道之方。

人们之所以会对同一个世界产生千变万化的不同认知,皆是从自己的立场去观众生,而非从众生的视角看众生。不过,南华真人却告知人们,人籁是以自我的标准去界定天地,而天籁却是世界的自然演化。孰是孰非,一语明了。

偏执本是人的主观意识在作祟。修行就是在化除因脾气秉性而带来的贪嗔痴怨,从自我之身中体悟到非色非空、不偏不执,这便得了大道真妙。

“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祖把婴儿发自于身心的自然需求,视为不加任何修饰的道的展示,因此强调人们修道要回到婴孩般的纯真。因为婴儿不曾以人的主观意识去看待他人、他事,所以也不会产生利益的引诱。

尽管我们都生活在物质社会中,但若能够保持一份如同婴孩一般的淡然心境,千缘万业也都不过是境遇一场。身是物质的,心是清虚的,只因无心于万物,便不染人间铅华,也就不存在是是非非的论断了。

即便是在日益商品化的现代社会中,这一修真法则也未曾改变。俗语有言,“生活即是修行”。乍眼来看,仿佛修真大事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仔细参悟会明白,这些日常琐事正是修心炼性的好道场。

修真,不只是要从深山老林中感知到与世无争的逍遥,更要从红尘中参悟出身心超越的法门。从万般苦难中证得人生大乐,这不正是丘祖遗训的现实写照吗?

道书中曰,修真之士最难降服的是自己的意马心猿。人们感知外界变化的枢机在于自己的起心动念,越是被花花世界牵缠,自身的欲求就越难平息。有很多修行人因为这一障碍而最终堕入红尘,真可惜也!

不管我们身处的社会如何变化,一个人唯有保持内心深处的纯然一念,才可以得悟真常。既然你我都还是人身,有了欲求、动了心念也并非全部都是坏事。正是因为我们的恣意任心且曾无觉悟,历代祖师才以身言教,谆谆教诲之外不乏悲悯苦心。

道教讲求慈心于万物,从对天地万物的慈念中感悟修缮本性的必然。偶有起心动念并不可怕,若是能够及时省悟并因此又生出一层精进心,修行之“修”便有了切实的意义。

经中有曰:“人心皆散乱,一念便纯真。”《清静经》中写道:“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修行的目标是要超越人生的困境,使自己的心性不受外界环境的牵累,进而炼心、炼形,从一介凡尘上升为得道高真。这一切的基础,建立在对自我心性的主动把控上。

真正的修,是从万千中化一,是从一切实有中参悟到真无的妙处。所谓玄妙大道,其至理正在于无中生有、有中含无,二者相生且不离。若是再进一层,堪破了有无皆是执念的重玄之意,也就更加明白散乱人心中的一性纯真是什么了。 https://t.cn/Evk4evd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否则大部分男人在没有走出阴影,没有放下的时候,这时候都不想自己会再和你讨论感情的事,你一定不要让他产生对你的戒心,这才是当下最理智的做法。否则大部分男人在没有走
  • #肖战[超话]##肖战顾魏# xz#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好喜欢我们肖战呀,歪着小脑袋好奇的银喉小山雀是他,走路摇晃晃的企鹅幼崽崽是他,奶声奶气伸出粉色肉垫的小橘
  • 毫无疑问,生存与应付世界让使人变得轮廓分明。【转载】#心情语录##情感##社会##生活##随笔#见过一些人,从前是很热心厚道的,可多年以后就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
  • 效果,是你自己买的膏药数量和你的配合度决定的。有连锁骨病调理馆嫁接葵花元气贴,客户可以在家依然享受我们的产品服务、与我们产生链接另外,客户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合作商
  • 西门的三联商厦是很多人买家电的首选之地,而后来西门的手机大卖场也是让很多人流连忘返。前方沒有進路,但幸運的是,也不存在迷茫的事 我想像歌詞中一樣,不回頭地向前前
  • 不过,如果博格巴与曼联的合同结束了,他个人更想要转会皇马,因为这是他多年的梦想.但是巴黎可以给他提供更好的个人条件.沃伦.邦多:我不想和南锡队发生冲突,南锡队培
  • 8月14日,也就是塔利班接管喀布尔的那一天,OSAC(美国海外安全顾问委员会)发布了针对阿富汗的安全警报,明确表示“撤离航班并不是免费的”所有乘客在登上撤离航班
  • 西集网:Lucca Baldi LB17030 女士链条单肩小方包,现价413.04元包邮,通过米饭粒跳转购买更有返利拿!这款Lucca Baldi小方包,拥有
  • #美牙仪[超话]# “关‮美于‬牙仪的市场‮解势优‬析” 〈16800¥的拿货‮资投‬的回报波比及周期〉 首先你‮单能不‬纯的看 低投资 什么几百几‮块千‬钱
  • 斩仙者 第一章 倒霉透顶 赤仙大陆,玄武东域。 东域——这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地方,东域之地贯穿大陆十万余里,危峰兀立,势如苍龙昂首,气势非凡。 天云宗,坐
  • 冲鸭~ #7-8月最高消费赏# 活动进入了倒计时,大家的高额现金券可以加快速度领起来啦!即日起至8月31日期间,累积所有于荷里活广场以电子货币消费之有效发票并成
  • 上述三步走之后,得以完善的香港选举制度将是什么模样,无疑是海内外所高度关注的,因为选举制度设计乃香港治理之本,事关良政善治,事关长治久安。草案提出“扩大均衡有序
  • 小时候学小主持人的时候我的代表作是诗朗诵《青岛风采》现在也能理解一二了。他的表情好狰狞,像在威胁别人,证明那时候他根本不觉得参拜靖国神社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跟他
  • 真沒有科学统计数据支持。游戏下载:#忘川风华录手游[超话]# #英格兰德国预测# 凌晨两场欧洲杯淘汰赛一场没落下的看完了结果就是现在困的一比吊糟我预测的是两场都
  • 总体来说,我体验是跟不上的..毕竟,瑜伽是最难的,讲求:身心合一、气念相随!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把握不好当下,未来必是一片虚无。
  • 她选的是可爱又搞怪的猫耳胡须贴纸,眨眨眼还会出现粉色小爱心,暖暖便挑了个最可爱的角度把他们都拍了进去,不知是卖乖还是撒娇般地嘟囔着为什么你要站在我后面呀。打开自
  •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 小巷子里只有少年一人,周围的树、石、雨、水似乎都成了他一个人的帮衬,在耳边浅浅地慢慢地熄了声,只剩下潺潺的钢琴声,越发清晰,越发动人。未等眼神透过被雨冲刷着的玻
  • 白子将军周保中是东北抗联的主要领导人、抗日名将民族英雄,他出生于大理市湾桥镇湾桥村,因家贫失血后,他决定远赴昆明投军,临行前,他在大门上写下“再穷无非讨口,不死
  • 四、系统停机期间,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普通门诊就医和“两病”就医的费用,如何办理医保结算?三、系统停机期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普通门诊就医和药店购药的费用,如何办理医